土地承包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土地承包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土地承包论文

农村抵押贷款经济学改革实践

摘要:

推进农村“两权”抵押贷款改革对我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是,针对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问题,必须通过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土地产权交易平台、构建合理有效的政府投入机制、大力推进农村信息体系建设和充分发挥金融机构自身的作用等多种途径,有效破解制约改革进程的障碍性因素。

关键词:

农村“两权”;抵押贷款;双重失灵;对策

一、农村“两权”抵押贷款改革历程

我国的农村承包土地(指耕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以下简称“两权”)抵押贷款改革经历了一个从严格禁止到逐步松绑的过程,即便在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的《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中,仍然规定“家庭承包方以其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或者抵偿债务的,应当认定无效。”2006年,福建明溪县和宁夏同心县等地开始探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试验,首次突破农村耕地不能作为抵押物的坚冰。此后,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陆续制定了一系列文件,积极推进开展“两权”抵押贷款改革试点工作。2008年10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意见》,组织在中部六省和东北三省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其中,辽宁法库县首推“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模式,进而引发试点县市纷纷开展耕地抵押贷款试点。2009年3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开办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2010年5月,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出“探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2014年2月,出台了《关于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积极稳妥推动辖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2016年3月,出台了《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制定了金融机构、试点地区和相关部门推进落实“两权”抵押贷款试点的具体管理办法,并公布了“两权”抵押贷款的试点县(市、区)名单。此外,“两权”抵押贷款改革近年来也逐步得到了中央政府层面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在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前提下,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做好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贷款试点工作”。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稳妥有序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尤为重要的是,2015年8月,国务院了《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开展“两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试点任务。2015年12月,全国人大授权278个土地流转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地区暂停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184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37条关于耕地、宅基地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的相关法律条款,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495个县级行政区开展了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贷款余额241亿元。[1]

二、农村“两权”抵押贷款改革动因

阅读全文

农村经济薄弱地区发展模式研究

1江苏省农科院科技服务的三种主要模式

1.1戴庄模式

1)戴庄模式发展历程。2001年,江苏省农科院下属的镇江农科所科技人员在镇江句容茅山老区最贫困村之一的戴庄村,探寻科技促进经济薄弱村发展途径。经过10多年发展,戴庄村建立了有机农业示范园,改变了贫困村面貌。2)戴庄模式主要帮扶措施。一是做给农民看。镇江农科所4名科技人员每年有280天左右驻扎戴庄。科技人员在生产一线提供指导服务,做给农民看,帮助农民及时解决种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科技人员在戴庄指导推广农业技术达60多项,其中,有机大米、有机水蜜桃等技术和项目都获得巨大成功。年培训当地农民1000余人次,培养出农业技术能手20多人,并组织其赴日本学习,邀请日本农业专家到戴庄村传授经验。二是带着农民干。2006年在科技人员帮助下,戴庄村成立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科技人员兼任副理事长,带领农民一起干。在他们帮助下,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申请项目经费等途径投资500多万元建成大米加工厂1座,引进日本大米生产线1条,兴建农作物秸秆炭醋厂1座,引进高校专利技术多项。三是帮助农民销。科技人员帮助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设计并申请“野山小村”商标,帮助其做大做强。科技人员带领该合作社在周边地区开设农产品销售专柜,建立产品直销配送系统,积极结合句容市茅山、九龙山和戴庄村乡村旅游,直销有机农产品,并努力开拓上海市、苏南地区市场。3)戴庄模式帮扶效果。科技人员引领农民发展有机高效生态农业、加工流通业和观光旅游业,大幅提高了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2013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万元,是2003年的5倍多,高于句容市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村集体收入190万元,是2003年的10倍多,村固定资产1300万元,有42户贫困户实现了增收脱贫,全村达到小康水平。

1.2仰徐模式

1)仰徐模式发展历程。2007年6月,江苏省农科院下属的沿海农科所整合科技、人才和信息等资源,在盐都区仰徐村建立现代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此后仅用3年多时间,就引导仰徐村完成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成为盐城市现代农业、城乡统筹、乡村游和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和地方名片。2)仰徐模式主要帮扶措施。一是科技团队下乡入股创办农业科技示范园。2007年年底,沿海农科所派出科技人员驻村,在仰徐村流转46.7hm2土地,建设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所集体、科技人员和村级企业按3∶4∶3投资比例投资200万元合作创办仰徐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科技服务平台运作科技兴农项目。科技团队下乡入股,承担驻村专家和公司股东的双重角色,使创新成果直接转化成富民成果,打造一支长年驻扎农村的“不走的科技队伍”。二是帮助发展高效农业。科技团队帮助仰徐村发展高效农业,培植草莓、葡萄、番茄和优质稻米等多个特色产业,培育形成千亩设施葡萄园、千亩设施草莓园、千亩设施蔬菜园、千亩景观园林园和千亩优质稻米园,培育出175个科技示范户,帮办6个合作经济组织,注册7个果蔬产品商标。积极开拓“农超对接”,缩短“从田头到灶台”的流通环节,开辟了专家下乡服务新思路。三是帮助开拓市场。驻村专家协助创办“兴民草莓专业合作社”,并申请注册了“采红”牌草莓商标和“仰徐”牌葡萄商标,积极引导果蔬种植户走向市场,扩大产品的影响力。科技人员还多方争取资源投资兴建果蔬贮藏低温库,使当地果蔬产品特色产业形成生产、包装、加工、贮藏和销售一体化,延长保鲜和销售时间。3)仰徐模式帮扶效果。2013年,仰徐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0743元,高出盐城市农民人均纯收入7399元。盐都区番茄、草莓和葡萄产业迅猛发展,2013年农户增收22.38%,位居盐城市前列。科技项目实施有效壮大了当地特色产业规模,种植户普遍得到实惠,辐射并促进整个盐都区果蔬品种和栽培方式的更新换代。

1.3宿迁模式

1)宿迁模式发展历程。宿迁市是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中经济最薄弱的地区。2011年,该市被列入全省新一轮农村建档立卡低收入的农户有99.5万人,占全省的24.2%,省定经济薄弱村360个,占全省的23.5%。宿迁的扶贫开发是江苏省“两个率先”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2010年,宿迁市政府与江苏省农科院签署全面科技合作协议;2011年,江苏省农科院选派5名优秀科技人员到宿迁市5个县(区)挂职任副县(区)长;2013年,双方开展第二轮院地合作,该院又派出6名优秀科技人员赴宿迁市挂职。2)宿迁模式主要帮扶措施。一是帮助制订农业发展规划。挂职人员先后帮助宿迁编制《宿迁市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市建设规划》、《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发展规划》、《沭阳县高效花木产业发展规划》、《泗阳县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以及《宿豫区特色蔬菜产业发展规划》等,对于宿迁加快建设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市,起到引领和促进作用。二是带着项目下乡做给农民看。挂职干部围绕宿迁市粮食、水产、畜禽、花木、果蔬和食用菌6大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存在问题和需求,针对性地实施科研创新和示范推广项目近60个,总经费3000多万元。挂职干部精心选择项目实施地点、实施载体,制订实施方案,全程参与指导项目实施,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并在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品牌创建和市场营销等方面提出建议。三是积极为宿迁农业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在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宏观决策中,挂职干部积极建言献策,受到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例如,在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把握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保障和实现农民土地财产权能、探索传统农业大市新型城镇化路径及探寻农业大市乡镇特色化发展之路等方面提出宝贵建议,被采纳后,发挥了积极作用。四是积极搭建研究和转化平台。通过挂职干部牵线搭桥,江苏省农科院先后在宿迁市成立了宿城蔬菜研究中心、沭阳花木研究中心、苏北农业科技服务中心、泗阳蔬菜研究示范基地和泗阳博士服务工作站等研究平台,将该院科技人才优势与当地产业优势紧密结合起来,促进该院科技成果转化和提高服务“三农”能力,以便更好地支撑当地农业发展。3)宿迁模式帮扶效果。挂职干部在宿迁市实施了一批科研项目,引进了上百个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解决了大量农业生产难题,带动了一批地方农业优势产业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该市第一产业增加值由2010年187亿元提高到2013年23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6975元提高到2013年10703元,有56%贫困人口脱贫。

阅读全文

政治文明新型城镇化建设评析

摘要:

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全国各地各种纠纷,尤其是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恶性事件不断发生,为城镇化建设敲响了警钟。政治文明强调文明的主体回归,为城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表现为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全民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市场,采取“顶层设计”和“动力推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诸如征地模式的“单选”向“双选”转变,新型农村建设由“散点布局”向“线性布局”发展等制度创新,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价值理想。

关键词:

政治文明;新型城镇化;建设评析;制度创新

基金项目:

安徽高校人文社科项目,促进安徽省农民职业化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编号:SK2016A0040;安徽财经大学科研项目,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可持续性问题研究,编号:acky1531。

一、引言

阅读全文

促进农业科技改革的途径选择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耕地减少、农业用水紧缺问题会更加突出,水土流失、草原退化等问题的根本解决需要相当长过程,农业发展的资源要素刚性约束将长期存在并日益增强,依靠大量消耗资源的传统生产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已难以为继。特别是人口增加和耕地减少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农产品消费增加的趋势将长期存在,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处于紧平衡状态的压力也将长期存在。解决13亿人口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与此同时,随着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农业劳动力成本迅速上涨,依靠大量低成本劳动力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空间逐渐减少。为此,迫切需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防灾减灾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突破资源环境的约束。

1围绕突破生态环境压力瓶颈,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目前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公布的资料显示,全国受污染的耕地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2010年完成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污染排放已占到全国的“半壁江山”,农村排放的化学需氧量占全国的43%,总氮量占全国的57%,总磷量占全国的67%,长江、黄河等七大水系和许多江河湖泊、水库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1]。在广大农村,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一方面,固体废物垃圾愈积愈多,侵占了大量土地;另一方面,固体废物以及渗出液会破坏地表植被,影响土壤生态平衡,降低土壤活力,如果进入河流湖泊、渗入地下,会损害水体环境,危害人的健康。实践证明,现代农业的发展,依靠持续消耗水土资源已没有余地,再依靠持续增加化肥、农药使用更难以为继。迫切需要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发展节约型、循环型、生态型农业技术,同步推进农业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只有依靠科技进步,依靠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2强化实施三大根本性战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创新是源头,应用是目的,制度是保障,人才是关键。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必须突出强化实施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和科技人才培养三大战略。

2.1强化实施体制机制创新战略,加快农业科技改革步伐

顺畅的农业科技体制和农村推广管理机制,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制度保障。因此,要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的体制环境,不断创新科技进步的运行机制,合理配置农业科技资源,着力突破农业技术瓶颈,在良种培育、节本降耗、节水灌溉、农机装备、新型肥药、疫病防控、加工储运、循环农业、海洋农业、农村民生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实用科技成果。①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优先突出种业发展。种子是农业科技的重要载体,种业竞争力决定了农业竞争力。农业国际竞争的核心和焦点是种业的竞争。只有增强种业原始创新、自主创新能力,培养一批以高产、优质、多抗、专用为导向的、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突破性农业新品种,才能在发展上赢得主动,跻身于世界农业强国之列。农业科技创新尤其是种业创新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做到“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立地”,就是要坚持产业需求导向,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力争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只有这样,才能将农业发展的主动权和产业安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②深化乡镇农村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建立健全基层公共服务机构。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是实施科技兴农战略、防控动植物疫病、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沿阵地和“神经末梢”,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依靠力量。要按照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的要求,加快健全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明确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定位,细化公益性职能并落实到每个工作机构和每位农技人员身上,确保各种农技职能有效履行,进一步完善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管理体制。加快三权归县的改革步伐,将县乡两级农村推广机构的人事、劳资、财产权全部收到县里,由县农业局统一管理,实现管人与管事的有机统一,发挥县乡农村推广服务机构的整体功能,做到服务在乡、管理在县,抓纲带目、纲举目张。彻底改变过去乡镇管人不管事、县局管事不管人的交叉局面。③要进一步明确中央、地方各级财政对农业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建立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GDP、政府科技投入、政府财政收入挂钩联动的长效机制。保证农业科技投入强度高于全社会科技投入强度,农业科技投入增长速度高于国家财政科技投入和国家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明确政府在农业科技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公共财政在农业科技投入中承担主要责任,并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科技。要优化农业科技投入结构,财政投入要突出保基础、保基本、保基层,农技推广支出重点向基层农技推广服务倾斜,保障其既能“养兵”、又能“打仗”[2]。

阅读全文

失地农民社会转型与成人教育发展

摘要: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经突破50%,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势必会带来失地农民数量的增长。失地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面临巨大的社会转型,包括就业、生活方式、身份和社会心理等四个方面的城市化、市民化。面对这样的转型,失地农民在思想观念、综合素质、职业能力、社会资本等方面还存在障碍,影响了失地农民面向城市的转型。为此,成人教育应该发挥其优势,对失地农民开展思想教育、科学文化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和社会资本教育,从而提升失地农民融入城市社会的能力。

关键词:失地农民;城镇化;社会转型;成人教育

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经突破50%,在高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失地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加。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在2015年年底的《中国城市化发展报告》中披露的数据,我国从2011年以来的失地农民达到5000万人,且每年以400万-500万人的速度增长。按照这种发展趋势,到2030年我国失地农民的人数将会在1.2亿人左右[1]。失地农民的出路基本上是走向城市,但由于其缺乏资金、技术、技能,导致其成为城市社会的弱势群体。面对如此庞大的失地农民数量,农村成人教育作为提升农民技能、素养、素质的基本教育形式,理应在时代大潮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通过构建系统化的培育策略,促进失地农民市民化。

一、失地农民社会转型的方向

所谓的失地农民就是在城镇化及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其土地被依法征收,全部或部分丧失土地或土地承包权的农民。这部分人的土地原来是集体土地,由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需要,变成国有土地,进而失去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按照国务院的标准,凡是家庭人均耕地低于0.3亩以下的均属于失地农民的范畴。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始于改革开放初期,到2013年城镇化率就已经突破50%,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失地农民的数量肯定也会不断增加。按照当前的增长速度,到2030年失地农民的数量将会占到农民总数的1/6,这是一个基数庞大的群体,安置好这部分农民的生活和就业是政府、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从当下看,很多失地农民面临困境,即“无地可种、无班可上、无社会保障可拿”,因此,推进这一群体的市民化进程,既是失地农民转型的基本方向,也是城镇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显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失地农民市民化、城市化是其身份转型的必然过程。但失地农民转型为市民,过程是复杂的,也是艰难的。从狭义上看,就是这些农民由农村户口变为城镇化户口,具有城市居民身份,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权利。从广义上看,失地农民市民化是一个再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户籍、权利的变化,还是其认知规范和行为习惯的变化,需要改变其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习惯,从身份、思维、观念等方面全方位地市民化,进而成为真正的城镇居民。这种转型的内容和方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就业岗位的非农化。失地农民失去土地之后,其就业方向必然会向非农业岗位转变,从原来的农业劳动者变为非农业劳动者。通过文化知识、技能技术的学习,能够获得在城市立足,在城市从事一份能够与其职业能力相匹配的工作。第二,生活方式的非农化。当农民失去土地之后走向城市,其必然要对其传统的生活方式进行调整,逐渐形成能够适应城市生产方式及城市文化的生活方式。这种生产方式迥异于其原来的生活方式,其不仅需要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及人际关系,还要在生活质量、习惯、水平等方面逐渐向城市居民靠近[2]。第三,身份的市民化。当前,大部分省市区户籍改革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的差异,但城乡二元分治制度还是存在的。失去土地的农民的出路必然要打破这种二元分割体制,实现其向城市流动。这种流动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变化,还是一种社会阶层的流动,由社会底层走向社会中上层,获得与城市居民一样的生活权利及待遇,进而形成自我的市民化身份认同。第四,社会心理的城市化。失地农民走向城市,在就业、生活方式、身份等方面走向非农化,但由于其长期生活在农村,一时还不能适应城市生活,市民化的心理意识形成还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这需要通过生活、工作、学习中的素养、习惯的提升和改变来完成。

二、失地农民社会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无疑,失地农民市民化、城市化是其转型的基本方向,但要完全走向城市化、市民化还需要时间,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这种市民化和城市化是一种包含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身份行为、心理习惯在内的复杂过程,难以一蹴而就。在转型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能解决,势必会影响失地农民的社会转型。

阅读全文

自然保护区社区管理对策研究

摘要: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大,范围广,社区居民多,居民对资源的依赖性极强,使得保护区资源保护与社区之间的冲突也十分明显。如何正确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社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保护区与社区经济和谐发展,是自然保护区面临的严峻挑战。通过对祁连山保护区的社区调查,提出了当前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在社区管理中所面临的问题,并针对保护区管理特点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促进生态保护和社区经济共同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不稳定耕地;利用对策

自然保护区和周遍社区是相依相符,不可分离的,而生态保护和社区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却始终困扰着保护区管理部门和社区居民,如何处理好这对矛盾,对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了促进自然保护区和社区经济共同发展的具体管理对策,为大型自然保护区社区管理提供参考。

1自然保护区概况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森林和野生动物保护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的祁连山北麓,东邻永登县,西接肃北县,南靠青海省,北临河西走廊,地理位置为东经97°25′~103°46′,北纬36°43′~39°36′。地跨张掖、金昌、武威3市的肃南、民乐、甘州、山丹、永昌、凉州、古浪、天祝8县(区),东西长600km,南北宽50~120km,总面积265.3万hm2,是全国大型自然保护区之一。区内森林资源丰富,主要分布有西北特有的树种-青海云杉,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林,是保护区的重点保护对象。区内栖息着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据调查野生脊椎动物共有28目63科286种[1],分布有雪豹、马麝、藏野驴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4种,甘肃马鹿、蓝马鸡、猞猁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9种;保护区还是我国雉鸡类集中分布地区之一,据调查有11种。特有昆虫分布有20种,其中祁连山高山绢蝶为世界珍稀种。此外,保护区内分布有焉支山4A级旅游景区、马蹄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天祝三峡国家级森林公园、“七一”冰川等优美的生态景观和悠久的人文景观,为开展生态旅游创造了有利条件。

阅读全文

新媒体特殊群体社会管理研究

摘要:

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及在社会领域的广泛运用显著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作为特殊群体之一的农民工群体,也自然加入到与新媒体环境融合的浪潮中。从传媒社会管理功能角度看,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工社会管理问题需要进行科学设计,精准发现农民工群体与新媒体环境之间的关系变化,为传媒产业升级和社会管理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本文以特殊群体中的农民工群体的社会管理问题为研究范本,着重探讨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会管理问题,以及面临的新情况,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会管理创新提出完善建议。

关键词:

特殊群体;新媒体环境;社会管理;农民工

随着微信、微博、网络直播等新技术手段的发展,融入百姓生活的新媒体成为当下最受欢迎的信息渠道。繁华都市中的农民工群体,一方面在逐步适应和融入新媒体环境,一方面也受到行业身份特征的制约,在社会生活中的层级和内容方面具有局限性。农民工原本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他们远离土地,劳动场所转变为城市,因此,社会管理和政府职能应对此有所回应。

一、农民工社会管理的路径和措施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农民工社会管理的路径分为三种:

阅读全文

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

摘要:产业是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以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农业与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形成以农业为核心的产业集聚进而推动农民就地城镇化发展,是新形势下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实现全面小康和解决“三农”难题的新途径;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机理与城镇化发展的动力规律具有内在契合性;加强政策支持、制度供给、农村教育及小城镇建设有助于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

关键词:农村产业融合;就地城镇化;路径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资源环境的制约使得大中城市难以再承受大规模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同时,传统的以大工业为推动力带动农民“进城”为主的城镇化衍生出的“城市病”和“农村病”愈发凸显。在此双重背景下,探索以农业自身发展为推动力,带动农民“不离土不离乡”就地城镇化,将成为新时期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亟待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农村产业融合与就地城镇化的内涵

(一)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

农村产业融合是以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拓展农业产业链条和产业功能,形成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流通、农资销售和农业休闲旅游等新兴业态,借此推进农村产业协调发展和农业竞争力提升,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1]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一产是基础,二产是水平,三产是引领,即农业为二三产业发展提供产品基础,农产品的加工、特色农产品开发等第二产业通过对农产品的加工带动一产的种植业和第三产的餐饮业、住宿业、旅游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现代服务产业、休闲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审计,增强了种养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后劲。可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与二、三产业共赢与发展的过程,是当前我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选择。

(二)就地城镇化的内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