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社会转型与成人教育发展

失地农民社会转型与成人教育发展

摘要: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经突破50%,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势必会带来失地农民数量的增长。失地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面临巨大的社会转型,包括就业、生活方式、身份和社会心理等四个方面的城市化、市民化。面对这样的转型,失地农民在思想观念、综合素质、职业能力、社会资本等方面还存在障碍,影响了失地农民面向城市的转型。为此,成人教育应该发挥其优势,对失地农民开展思想教育、科学文化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和社会资本教育,从而提升失地农民融入城市社会的能力。

关键词:失地农民;城镇化;社会转型;成人教育

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经突破50%,在高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失地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加。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在2015年年底的《中国城市化发展报告》中披露的数据,我国从2011年以来的失地农民达到5000万人,且每年以400万-500万人的速度增长。按照这种发展趋势,到2030年我国失地农民的人数将会在1.2亿人左右[1]。失地农民的出路基本上是走向城市,但由于其缺乏资金、技术、技能,导致其成为城市社会的弱势群体。面对如此庞大的失地农民数量,农村成人教育作为提升农民技能、素养、素质的基本教育形式,理应在时代大潮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通过构建系统化的培育策略,促进失地农民市民化。

一、失地农民社会转型的方向

所谓的失地农民就是在城镇化及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其土地被依法征收,全部或部分丧失土地或土地承包权的农民。这部分人的土地原来是集体土地,由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需要,变成国有土地,进而失去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按照国务院的标准,凡是家庭人均耕地低于0.3亩以下的均属于失地农民的范畴。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始于改革开放初期,到2013年城镇化率就已经突破50%,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失地农民的数量肯定也会不断增加。按照当前的增长速度,到2030年失地农民的数量将会占到农民总数的1/6,这是一个基数庞大的群体,安置好这部分农民的生活和就业是政府、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从当下看,很多失地农民面临困境,即“无地可种、无班可上、无社会保障可拿”,因此,推进这一群体的市民化进程,既是失地农民转型的基本方向,也是城镇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显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失地农民市民化、城市化是其身份转型的必然过程。但失地农民转型为市民,过程是复杂的,也是艰难的。从狭义上看,就是这些农民由农村户口变为城镇化户口,具有城市居民身份,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权利。从广义上看,失地农民市民化是一个再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户籍、权利的变化,还是其认知规范和行为习惯的变化,需要改变其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习惯,从身份、思维、观念等方面全方位地市民化,进而成为真正的城镇居民。这种转型的内容和方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就业岗位的非农化。失地农民失去土地之后,其就业方向必然会向非农业岗位转变,从原来的农业劳动者变为非农业劳动者。通过文化知识、技能技术的学习,能够获得在城市立足,在城市从事一份能够与其职业能力相匹配的工作。第二,生活方式的非农化。当农民失去土地之后走向城市,其必然要对其传统的生活方式进行调整,逐渐形成能够适应城市生产方式及城市文化的生活方式。这种生产方式迥异于其原来的生活方式,其不仅需要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及人际关系,还要在生活质量、习惯、水平等方面逐渐向城市居民靠近[2]。第三,身份的市民化。当前,大部分省市区户籍改革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的差异,但城乡二元分治制度还是存在的。失去土地的农民的出路必然要打破这种二元分割体制,实现其向城市流动。这种流动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变化,还是一种社会阶层的流动,由社会底层走向社会中上层,获得与城市居民一样的生活权利及待遇,进而形成自我的市民化身份认同。第四,社会心理的城市化。失地农民走向城市,在就业、生活方式、身份等方面走向非农化,但由于其长期生活在农村,一时还不能适应城市生活,市民化的心理意识形成还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这需要通过生活、工作、学习中的素养、习惯的提升和改变来完成。

二、失地农民社会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无疑,失地农民市民化、城市化是其转型的基本方向,但要完全走向城市化、市民化还需要时间,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这种市民化和城市化是一种包含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身份行为、心理习惯在内的复杂过程,难以一蹴而就。在转型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能解决,势必会影响失地农民的社会转型。

(一)传统思想观念的存在影响其社会转型

思想观念是个体在社会中的行动指南,对社会个体的行为有着指导作用。任何社会个体的思想观念变化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与其所处的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对于失地农民来说,要接受城市文明的影响,要实现身份、生活及生产方式的市民化,其思想观念是个巨大的障碍。显然,当前失地农民的思想观念不能适应其城市化、市民化的要求,在很多农民的内心深处还有很多传统的固守农业、农村的意识,而依托于传统乡土社会中的人伦道德、风俗习惯等观念与城市社会文化要求的思想观念有很大的差异,这会大大影响其转型的过程[3]。具体而言:第一,传统的小农意识的影响。中国农民的小农意识是千百年形成的,这种思想观念与城市的开放性有较大的冲突。比如,很多农民进城之后,将小区的公共绿地据为己有。第二,农民保守思维的影响。对于农民而言,思想保守是其重要的观念,很多人不愿意进城,害怕城市生活的竞争,难以抵御城市生活的压力,对转型有天然的抗拒心理。第三,传统的生活习惯的影响。习惯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思想观念,生活习惯最能够体现其思想的动态和变化性。土地对于农民而言是重要的,在当下很多农民思维观念里,土地是其家庭生活的来源,没有了土地就失去了保障,这种长期固守土地的观念和习惯,使得很多失地农民不愿意离乡离土,对于市民化转型有长期的抗拒心理。因此,对于这些思想观念,需要加以引导和梳理,否则会影响失地农民融入城市生活。

(二)自身综合素质偏低影响其社会转型

从整体上看,失地农民难以融入城市生活,难以成为城市居民,其科学文化素质偏低是主要的障碍。综合素质的偏低会使得他们难以在城市中实现可持续发展,难以适应城市生活、工作节奏的变化,制约了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学习能力。具体而言:第一,失地农民的文化程度偏低,在城市顺利就业较为困难。由于他们的受教育年限较低,整体上的文化层次及综合素质不高,极大地限制其职业选择的空间,迫使他们不得不从事一些对文化层次要求不高的职业,从而进入城市中的次级劳动力市场,要融入城市生活更为困难。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在全国失地农民中,初中及其以下水平的人占大多数,达到82.9%,高中以上水平的只有9.7%,其余的是文盲[4]。如此低的学历层次,自然就会限制其职业发展。第二,失地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较为单调,文化融入比较困难。文化融入与职业融入相比,是更为关键和重要的,社会阶层的分工尽管是个经济学意义上的概念,但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制于文化层面。当失地农民进入城市后,在尚未解决经济问题之前,难以有闲暇的精神文化生活,难以有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与城市居民的文化审美有较大差距,自然就会形成社会分层,融入就更加困难。第三,失地农民的法律意识较为淡薄,规则观念较差。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农村,多按照约定俗成的农村方式为人处世,进入城市后,没有法律、规则意识,既不遵守法律和规则,也不按照法律和规则办事和维护自身权益,是城市社会治安的重大隐患,城市居民对其有较强的排斥感,这也会影响他们融入城市生活。

(三)失地农民职业技能匮乏影响其社会转型

土地对于农民而言,无疑是其安身立命之本,一旦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主业,也就失去了生活来源,只有到城市实现其再就业,才能保证其社会转型的顺利实现。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城市中有大量的工作岗位,但失地农民的职业技能匮乏导致其无法适应城市的就业岗位,这是制约其市民化的主要障碍之一。具体来看:第一,大部分的失地农民是没有一技之长的,职业技能不足,难以在市场竞争条件下获得就业空间。因为他们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对于复杂型、社会分工细致型的工作难以胜任,只能适应那些薪资低、工作条件差的体力劳动力岗位。如此就导致他们在城市中的职业不稳定,最终难以形成对城市生活的归属感,容易陷入生活困顿之中[5]。第二,失地农民基本上没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无法进入城市就业体系中。在城市中就业,尤其是从事技术型岗位,职业资格证书是必备条件,既是一个人职业技能的载体,也是用人单位招聘的依据。但对于失地农民来说,他们长期从事农业劳作,农村的成人教育及其他职业教育并没有这方面的教育内容,因此,他们进入城市之后就难以从事一些技术性工种。当前,尽管有很多地方针对失地农民开展了职业技术资格培训,但是由于其综合素质不高,参与性不强,很多时候难以顺利拿到职业资格证书,这就阻碍了他们融入城市之后谋求一份令其满意的工作。

(四)失地农民的社会关系网络狭窄影响其社会转型

城市社会是陌生人社会,加之社会分工的细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相对于农村会更为频繁。在交往过程中,基于时间成本的考虑,多数交往关系具有隐名性和陌生性特点。对于长期适应农村熟人社会的失地农民而言,一时间难以适应这种社会关系网络的变化,导致其逐步在城市中边缘化。按照社会资本理论,社会关系网络是一个基本的社会资源体系,其规模的大小、网络层次的高低和范围的位差皆会影响到人际交往关系的运行。具体来看:第一,就网络规模大小来说,失地农民原先是在农村生活,当进入城市之后,其熟人社区被打破,城市中人际关系的陌生性,使得新的社会关系网络难以建立,使得他们的人际交往关系成为真空。陌生的社会环境使其难以适应这种真空状态,自我边缘化就会加速到来。第二,就网络层次的高低而言,当其所达到的高度越高,个体拥有的资源就会越丰富。当然,人际关系网络的这种资源具有互换属性,人与人之间通过各自交换资源来维持这种关系网络。而失地农民刚进入城市,手中并无资源,其与城市居民自愿交换的可能性较小,自然会限制了其向网络层次上游攀升的可能性。第三,就网络范围的位差而言,社会关系网络的范围大小是由资源的多少决定的,失地农民传统的社会关系网络是基于血缘、地缘或亲缘而成的,这种关系网络基础在城市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位差本身就是边缘的,其交往范围只能是同质性的失地农民,这种关系网络就会日益内卷化、边缘化,无法扩大其范围。

三、失地农民社会转型成人教育的应对策略

有学者曾言,成人教育既是帮助人们应对新环境所进行的最好教育方式,也是促进社会个体发展自我的最好方式[6]。确实如此,成人教育以其丰富的内容、灵活的方式,是失地农民改变自身境遇、适应城市社会的一种较好的教育方式。因此,应该发挥成人教育的特点和优势,因势利导地积极促进失地农民的成人教育顺利开展。

(一)加强成人教育的思想教育,帮助失地农民转型思维观念

如前所述,失地农民融入城市社会的首要障碍是思维观念问题,要破除传统思维观念的障碍,就要求他们能够适应城市社会多元化、开放性的思想体系。在这方面,成人教育可以发挥其优势,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大众媒体,加强对失地农民的行为和观念方面的引导,通过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其宣传城市文化的内涵、方式、规则及意识,从而使得失地农民能够认识到观念转变的重要意义。具体而言:第一,成人教育应该发挥其思想教育的优势体系,通过思想教育体系来帮助失地农民认识到思想解放的重要性,通过课程学习和引导,培育他们开放、兼容、包容观念的形成,树立起自我发展的意识。第二,成人教育应该发挥其联系社区教育的优势,通过社区教育体系的引导来帮助失地农民形成独立、宽容的思想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农民本身的勤劳、质朴等传统美德,强化其对城市生活的适应感和认同感。第三,成人教育应该发挥其办学点多的优势,让城市居民能够理解失地农民的难处,形成对失地农民适应城市生活困难的认知程度。成人教育在城市社区、学校有众多的办学网点,这些面向城市居民的办学点,通过相关课程的设置及教师的引导,激发城市居民平等对待失地农民的意识,帮助其形成一种平等、公平对待失地农民的文化氛围,进而帮助其转变对失地农民的偏见,主动帮助失地农民融入城市生活中。

(二)加强成人教育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提升失地农民的综合素质

无疑,失地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偏低、综合素质不高是影响其融入城市社会的主要障碍因素。成人教育正好在这方面可以发挥其优势,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教育模块,提升失地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注重他们的实用性知识需求。具体而言:第一,充分发挥成人教育的补偿教育功能,对失地农民积极开展文化知识教育。在这方面,失地农民在融入城市社会中的最大受限条件是其学历层次偏低,综合素质不高,因此,成人教育在办学过程中,应该积极针对失地农民的实际状况,安排合理的课程体系,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为失地农民的顺利就业打下知识、学历方面的基础。第二,发挥成人教育联系社区教育的功能,对失地农民开展精神文化教育。精神文化教育尽管不能带来实用性知识,但其是不可缺少的。农民与市民的最大差别是精神文化追求的差异,因此,这方面的教育应该是通过社区教育的形式展开,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积极培养失地农民的理性精神、公民精神及社会责任感,在提升文化内涵的情况下,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及品位,增强其对城市社会的融入感和归属感[7]。第三,发挥成人教育形式灵活的优势,对失地农民开展法治教育。可以说,失地农民是一个不稳定的群体,如果在教育上不加以矫治,很可能就会成为城市的边缘群体,成为城市治安的隐患,严重者滑向犯罪的边缘。因此,成人教育应该开展法制课程,加大对失地农民法律法规、城市规则的教育,帮助其树立遵纪守法、明辨是非的观念,增强其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以及能够按照法律、规则办事的能力。

(三)加强成人教育的职业技能教育,增强失地农民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条件下,职业能力是每个个体踏入社会的基础性条件。失地农民只有掌握了适应社会分工的职业技能或职业资格,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的就业环境下立足,进而改变其在社会分层中的地位。因此,成人教育应该积极发挥其优势,加强对失地农民开展职业技能的教育培训工作。具体而言:第一,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失地农民要想融入城市社会,第一步就是就业,只有有了稳定的工作和岗位,才会有融入城市社会的可能性。因此,成人教育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之前,应该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按照失地农民自身的意愿、综合素质条件,结合当地的城市产业结构现状,开设一些针对性强的实用技术课程,拓展失地农民的技能和技术,帮助其更好地就业。第二,积极开展针对失地农民的“订单式”教育培训。失地农民大部分是在企业中工作,成人教育机构应该主动与这些接纳失地农民就业的企业建立联系和合作关系,针对企业具体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将失地农民培养成为企业所需的技能、技术型人才。成人教育机构可以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将失地农民的职业技能教育和职业技术资格教育合二为一,既能够拓展其在企业中的职业技能,又能够帮助失地农民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从而实现就业和职业转换的结合。第三,注重对失地农民的创业技能和能力的教育培训。对于很多失地农民来说,就业只是一个途径,除了就业之外,其还有创业的意愿。因此,针对这些群体的需求,成人教育还应该强化其创业技能、素质等方面的培训。显然,创业技能是极为重要的,是失地农民开展创业活动的前提条件,在对其职业资格进行培训的同时,并要加大对其经营能力、管理知识等方面的系统教育,有条件的地方还应该由相关的企业经营者或管理者对其提供创业实践方面的培训和咨询,帮助其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而从整体上提升他们的创业技能、能力和素养。

(四)加强成人教育的社会交往教育,帮助失地农民提升其社会资本

有学者曾说,教育是通过社会规则和规范传递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一种基本形式,所有的教育形态均具备这样的功能[8]。如此,成人教育同样也担负着传递社会资本的功能,其也可以发挥其社会交往教育的优势,来帮助失地农民实现社会资本的提升。一直以来,成人教育是一种面向“成人”的教育,其较为注重社会性教育,关注成人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参与,可见,成人教育在社会交往教育方面独具优势和特色。对失地农民而言,要提升其在城市社会中的社会资本,必须通过成人教育的社会交往教育来实现。具体而言:第一,成人教育可以发挥其教育范围及教育面向广的特点,对失地农民开展多层次、多样性的社会交往教育,提升其适应城市社会的能力以及适应城市社会关系网络的能力。失地农民通过社会交往教育的学习,会逐渐改变过去乡村社会的交往模式,培育他们逐渐适应城市社会中的异质化、兼容性、陌生性的交往方式。比如,在前述的订单式培训中,成人教育机构可以和相关企业举办联谊活动,为失地农民提供交往演练的平台,拓宽其交往渠道和范围。同样的,成人教育还可以发挥其联系社区教育的优势,在社区范围内帮助失地农民提升其社会交往能力,拓展其与城市居民的交流空间和渠道,为其社会交往网络的形成创造条件。第二,成人教育应该发挥其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立交桥作用,加强对失地农民学习型团体的培育,帮助他们树立终身教育的学习理念。失地农民在成人教育学习过程中,需要确定团体意识,团体成员之间的合作和示范效应是极为重要的。由此,成人教育机构在具体教育活动中,应该培养失地农民的团体学习意识,从终身教育的角度,来拓展失地农民的社会关系网络。通过建立各类帮扶团体,如失地农民之间、失地农民和城市居民之间,通过帮扶和交流构建学习型团体,在终身学习的理念下,帮助其形成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的交往关系,进而提升其社会交往资本。

参考文献:

[1]杨继绳.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3:136.

[2]宋立平,马海洋.成人教育促进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1):154-156.

[3]刘奉越,花月.基于失地农民市民化的成人教育策略[J].职教论坛,2014(24):37-41.

[4]赵传兵.新型城镇化中失地农民的教育需求及应对[J].成人教育,2013(7):43-45.

[5]霍玉文.失地农民角色转型之障碍因素及成人教育对策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6):17-18.

[6]王晓君.失地农民市民化及成人教育的因应举措[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聂西.成人教育:提升成人弱势群体社会资本的有效途径[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4):10-13.

作者:夏秀梅 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