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能力对研究生培育质量的重要意义

导师能力对研究生培育质量的重要意义

作者:臧明玺 熊承娟 单位: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变革,城市化、工业化和全球化导致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疾病的常见危险因素明显增多,发病呈增长态势,这对现代医学提出了挑战。基础医学研究是现代医学发展的根本和核心,因此培养基础医学的高素质人才已刻不容缓,而基础医学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重任,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对于我国在医学领域步入国际前沿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导师的指导能力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本文对导师的指导能力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系加以思考和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1影响导师指导能力的因素

1.1导师的科研水平某种程度上,导师的科研水平决定着其指导研究生的能力。对于有些年龄偏大的导师来说,知识陈旧,不能经常查阅国际前沿领域的文章,不知道先进的科研方法,所以指导学生的能力欠缺。但对于某些年轻导师,有时面临着科研经费的欠缺,或者指导经验的欠缺,所以指导研究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这两类导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才能更有效地指导研究生[1]。

1.2导师的管理水平作为导师,即使科研水平很高,但在指导研究生时,还面临着管理艺术的问题。现在的研究生大多是80年代后期出生,有的还是独生子女,家庭的溺爱使他们缺乏吃苦精神及无私奉献的精神,而且往往比较“自我”,或者总是以一种索取的姿态去面对一切。所以,当导师安排课题时,他们总想着是给导师干的,甚至讨价还价,这使导师管理课题组变得比较困难。而导师的说话及思维方式都带有自己成长时代的标记,这样,就与学生产生了“代沟”。这种情况对于刚开始指导研究生的导师来说,更加严重,因为他们刚刚完成了博士或博士后的研究,心理上还没有从“自己是学生”的认知中走出来,便成为导师,所以,他们一开始并不知道怎么带研究生,怎样严格要求,怎么做研究生的思想工作提高其科研积极性,因此这些导师可能因为管理经验欠缺而不能有效地指导研究生。而一些年龄偏大的导师,管理现在的80后研究生时,仍一成不变地沿袭以往的管理经验,因而存在着观念陈旧,方法落后等问题,这同样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1.3导师的责任心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的责任心尤为重要。目前,有些导师丢失了做科研的严谨态度,在经济大潮中迷失了自己前进的方向,把招收研究生仅当做是一种“好名声”,从没有认真思考过怎么带,怎么培养他们。更有甚者,把学生当成自己低薪的打工者,这些导师很少过问或从不过问学生的课题进展情况,有些学生甚至半年也见不上导师的面,学生对自己毕业论文的完成完全是“自导自演”,导师所起的作用甚小。再者,导师自己的一言一行,也会影响到学生的素质培养。所以,缺乏责任感的导师,同样培养不出优秀的研究生[2-3]。

1.4基础医学的生源和质量近年来,临床医学人员的福利待遇明显提高,与基础医学教师人员待遇形成了显著反差,目前真正心甘情愿报考基础医学,专心于做科研的学生越来越少,大多优秀学生都愿意报考临床,因为毕业后临床医学人员的收入高。这种情况造成每年报考基础医学的研究生数目大幅度减少,生源匮乏[4]。以基础医学院为例,近三年来基础医学研究生招生经常因为生源不够而招不到研究生,往往需要通过调剂才能够完成招生计划。在生源没有保证的情况下,导师优中选优的机会根本没有,又怎能培养出优秀的研究生呢?另外一方面,调剂来的学生质量常常得不到保证,这令许多导师想培养出优秀学生的愿望破灭。

1.5研究生的科研态度导师的任务是培养研究生成材,这是双向的,总结为以下3种情况:①导师的科研能力很强,学生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并且对科研有强烈的兴趣。②导师的科研能力一般,但学生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并且对科研有强烈的兴趣。③导师的科研能力很强,但学生“混”字当头。④导师的科研能力一般,学生对自己的要求也不高。在上述四种情况中,只有第一和第二种情况的研究生能成为佼佼者,脱颖而出。可见,在研究生培养中,导师只是外因,要想成为优秀的研究生,关键还是要靠研究生自己的努力。目前,大学生就业已成为一大难题,因此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考研大军,成为研究生中的一员,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科研毫无兴趣,只想早点混毕业,找个好工作。这样的结果便是许多学生对科学的钻研精神不足,学风浮躁,急功近利,纪律松散,科学素养差,创新动力不足[5]。这样的科研态度,令导师感到“牛不喝水强按头”,从而使培养出优秀的研究生沦为空话。

1.6学校的学习氛围在北京、上海等名校中,优秀生相对集中,研究生大多有自己明确的人生目标,所以,科研气氛非常好,大家都分秒必争,非常珍惜读博士、硕士的机会。而在一些省会城市院校,科研氛围不是很好,学生们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将做课题视为苦,以玩乐逛街为乐。这样,即便是导师要求的再严,学生们也会无形中横向比较,甚至产生愤愤不平:为什么他整天什么也不干,就能拿到学位,而我这么辛苦才能拿到学位。这样的大环境给导师的管理带来了难度。

2提升导师指导能力的关键因素

2.1提高导师的遴选和考核标准,实行淘汰制以郑州大学为例,每两年遴选一次导师,每两年也考核一次导师,但很少淘汰过导师,这就造成导师数目的增加和质量的下滑,因此,只有提高导师的遴选和考核标准,实行淘汰制[6],才能提升导师自身的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增强导师的责任心,为培养优秀人才打下基础。

2.2提高研究生毕业标准,实行淘汰制目前基础医学的生源和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很多学生受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风气的影响,仅仅是“混”毕业而已。针对这种现状,仅靠导师个人的严格要求还远远不够,学校应该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提高硕士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的毕业标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总之,导师的指导能力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7],但导师的指导能力又受自身科研水平、管理水平及责任心的影响,同时,研究生的质量和科研态度也影响着导师的指导能力。只有一方面提高导师的遴选和考核标准,对导师实行淘汰制;另一方面,提高研究生毕业标准,对研究生实行淘汰制,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高层次基础医学的人才。#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