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制心得体会范例6篇

导师制心得体会

导师制心得体会范文1

关键词:“一对多”本科生导师制;“多对多”本科生导师制;内涵;优势;问题和改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0-0054-03

本科生导师制源于英国牛津大学,其基本思想是导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学生的学业、品行和生活等方面进行全程性个别指导[1,2]。导师制的实施可以使教师与学生在思想、智慧上相互交流和⒌希是一种师生交互式的教育方式[3]。我国自高校扩招及教育大众化以来,各高校逐渐开始探索和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继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率先开始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后[4],国内许多高校也纷纷提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本科生导师制模式[5-8]。综合来看,本科生导师制可细分为全程导师制、高年级导师制、阶段导师制、班级导师制和英才导师制等[9,10],其基本形式为一位导师指导多位学生[2,11],即“一对多”的指导形式。这种指导形式要求导师个人能力强、时间充裕、精力充沛。同时,对指导的学生人数也严格限制。然而,在我国师资力量有限及扩招后学生人数剧增的现实面前,这一形式的推行和实施显得力不从心,表现出诸如指导教师资源不足、优质师资欠缺、师生交流障碍等一系列问题[12,13],使得其实施效果大打折扣[14,15]。

长沙理工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系根据其自身的条件、特点及发展需要,于2008年开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经过多年的探索、完善和改进,到2012年,长沙理工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系提出并开始实施“整体培养+团队指导+专人负责”的导师制指导形式(简称为“多对多”),完成了从“一对多”向“多对多”导师制指导形式的转变,实施效果也显著提高。

一、“一对多”指导形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多”指导形式是目前国内许多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基本指导形式[16-19],其实施条件受到师生比的严格制约。牛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师生比为1∶3,普林斯顿大学的师生比为1∶6[20],因此它们才成为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引领者,并取得了极好的效果。我国目前的师生比一般为1∶13左右[14],个别热门专业可达1∶20,甚至更小。如此小的师生比,对导师能力、时间和精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对多”的导师制指导形式下,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和指导众多学生的双重压力极易造成教师精力和体力的严重透支。同时,还存在着由于导师个体差异引起的诸多不良后果。

1.教师能力差异引起的不良后果。教师能力的差异首先会影响“教师―学生”的双向选择。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常常会出现个别能力强的教师填报的人数极多,很多年轻教师很少甚至没有学生填报的情况。尽管有后续的调整,但调整结果很难尽如人意,难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意愿,使得部分学生在导师制实施的开始阶段即已失去参与的兴趣。同时,个别教师的积极性也受到影响。其次,教师能力的差异还影响了导师制的实施过程。能力强、课题多的教师可以提供学生参与科研的机会,满足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愿望。相比而言,部分教师由于缺少课题的支撑,导致其指导的学生常常因此产生一定的心理落差。

2.教师责任心的差异引起的不良后果。教师的责任心是本科生导师制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在“一对多”的指导形式下显得更为重要。责任心强的教师会时时关注和关心学生,尽可能地为其指导的学生提供各种锻炼的机会,师生关系融洽,指导效果良好。相反,责任心较差的教师不仅难以为学生提供应有的帮助,还可能因此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3.教师人格魅力的差异引起的不良后果。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在指导和被指导的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深深地印刻在学生的心里。轻浮、傲慢、自私、失信的人格不仅会打击学生的心理,还可能对整个教师队伍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于影响集体的声誉。而“一对多”的指导形式由于是一位教师指导多位学生,因此其个人品行的优劣更易使得这种影响扩大化。

二、“多对多”指导形式的内涵

“多对多”指导形式是在“一对多”的指导形式的基础上,通过导师团队的建立,以弥补导师个体差异和时间精力有限造成的影响,重点突出了团队的作用。“多对多”指导形式是整体培养、团队指导和专人负责三方面的有机结合。

1.整体培养。“整体培养”指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促进本专业各年级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整体培养主要体现在以系为单位定期和不定期的开展学术研讨、思想交流和师生联谊等活动,搭建各年级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平台,以增进本专业学生及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建立健康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团队指导。“团队指导”指将全系教师和学生分别组成为若干个小组(团队),每个导师团队负责对一个学生组的指导。导师团队的主要职责是以团队形式开展对该组学生在专业知识、学术问题和科研工作等方面的指导。每个导师团队和学生组均指定一位负责人。导师团队的组建需考虑教师能力的差异,尽可能做到分配均衡。每组教师要求老、中、青搭配,既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青春活泼、精力旺盛的青年教师。学生组也尽可能做到优秀学生和落后学生的搭配。

3.专人负责。“专人负责”指每个导师团队内又特别指定一位教师具体负责多位学生,其主要职责是重点关注学生的生活、心理和思想动态,并负责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导师―学生”的选择采用双向选择,主要考虑的是学生的意愿和兴趣。

三、“多对多”指导形式的优势

“多对多”的指导形式既较好地克服了师生比过小所造成的导师制难以推行的困难,也有效降低了“一对多”指导形式下由于导师个体差异所引起的不良后果,实施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其优势可以概述为以下几点。

1.“多对多”指导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师生比过小造成的影响。一位导师指导的学生太多,无论其能力和责任心多强,终将因为精力和时间的问题导致指导成效降低,学生也会因为得不到关注而逐渐失去兴趣。

2.“多对多”指导形式导师团队中每位教师各有所长、各有特点,可以满足学生的多方面需求。学生也不会因为自己的指导教师和其他同学的指导教师差异太大而产生心理落差。同时,当某位学生的指导教师因某种原因暂时法指导时,本导师团队的其他教师可以担当临时指导任务,保证了指导的连续性。

3.导师团队各位教师研究方向的不同,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见识上的差异,可以使得学生组在日常交流或学术讨论中接触到不同的学术问题,可较好地拓展学生的见识。

4.“多对多”指导形式由于团队的监督和均衡作用,有利于教师言行的自我控制和促进个别教师责任心的增强,能较好地降低一位教师指导时由于个人品行和任心问题所造成的对学生不良影响的风险。而由于学生长期受到导师团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其良好品行的形成、处事方式的锻炼及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健康和积极的促进作用。

5.“多对多”指导形式中整体培养的举措有利于克服“一对多”导师制及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中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之间沟通不畅的问题[19]。除团队指导外,每位学生还有专人负责,这样一来,学生既有较强的归属感,又有利于逐渐培养较强的团队意识。

四、“多对多”指导形式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措施

在“多对多”导师指导制实施的初期,由于经验不足及相关制度的不完善,“多对多”导师指导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使得各团队之间的实施效果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并进一步影响了各组学生的均衡发展。

1.由于导师团队中个别教师的积极性不高,对其负责的学生疏于管理,导致学生逐渐对其失去信心,或者游离于团队之外,或者不自觉地逐渐转向其他教师。这一现象不仅影响“多对多”导师指导制的整体实施效果,也无形中加大了部分教师的工作量和负担。针对这一问题,本系在细化教师工作量考核和奖惩制度的基础上,每月也在学生中开展一次网上问卷调查,每学期由学生组负责人组织开展一次对教师指导工作的评价,作为对指导教师进行考核的主要依据。

2.由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附强心理,学生会不自觉地趋附于能力强、课题多甚至于有行政职务的教师。这一问题不仅增加了导师制实施的难度,也使得部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产生心理落差,从而造成团队的不和谐,影响了团队之间的凝聚力。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导师团队中各教师的职责,并建立相应的导师分工细则和指导行为准则。根据本导师制中“专人负责”的理念,指导教师应当重点关注被指导学生的生活、心理和思想动态。而团队则重点指导学生的学业和学术问题。这样一来,指导教师各有工作重点,各有任务,即可做到相得益彰,和谐共处。

3.尽管相对于“一对多”指导形式而言,本导师制通过导师团队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师生比过小带来的问题。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不少指导教师仍感到工作量太大。以本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为例,专业教师12人,在校生124人,师生比为

1∶10.3。教师除了完成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外,还得分出部分精力和时间用于指导学生,无疑也将影响其指导效果。较好的做法是聘用校外导师及充分发挥研究生的辅助指导作用。

五、结论和展望

在当前高校师资力量不足、学生队伍庞大的背景下,探索和改革本科生导师制的指导方式将有利于导师制的推广和实施,从而有效地提高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长沙理工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系在深入研究现行导师制的基础上,通过理念更新与制度完善,创新性地提出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多对多”指导形式,较好地解决了“一对多”指导形式中师生比过小、导师个体差异、时间和精力有限及指导学生数过多所造成的实施效果不佳的问题。在实施的4年多来,推行顺利,效果良好。“多对多”指导形式是对现行导师指导制的补充和完善,适用性更好,可操作性更强,更有利于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妍妍.从牛津大学的本科生导师制看我国高校本导制的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9,(11):1-3.

[2]王辉,王卓然.牛津大学导师制发展探究及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9):23-25.

[3]何蒲明,徐辉.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1(17):98-100.

[4]张欣.工科院校本科生导师制度现状及思考[J].科教纵横,2011,(10X):290.

[5]陈宜大.本科生“双导制”的实践与理论探索――以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为例[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10,13(1):96-100.

[6]张莲清,鲁玉苗,付艳芬,赵媛,李占琼.大理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情况及效果调查研究[J].大理大学学报,2016,(5):86-89.

[7]汪斐娅.本科生导师制度文本透视――以海峡两岸六所研究型大学为例[J].新课程研究,2014,(11):7-9.

[8]仇丽琴,徐承刚,蒋在昆.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若干问题的调查与分析――以天津市部分高校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471):62-63.

[9]刘济良,王洪席.本科生导师制:症结与超越[J].教育研究,2013,406(11):53-56.

[10]董小倩,崔晓明.学分制背景下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2014,(1):19-20.

[11]徐承刚,仇丽琴.本科生导师制核心概念解读与运行模式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466):56-57.

[12]周伟,张晓霞,庞艳荣,杨丽颖,董小平.本科生导师制全过程实践与创新人才培养[J].广州化工,2016,44(12):194-195.

[13]石荣传.本科生导师制:类型、实施现状及完善对策[J].大学教育科学,2016,(157):70-73.

[14]闫瑞祥.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J].教育发展研究,2013,(21):73-76.

[15]张新伟.中国本科生导师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2):149-151.

[16]何晓芳.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现状及进展――以南京农业大学草业学院为例[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6,(05):96-98.

[17]张文博,张佳慧.林业工程学科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林业工程专业“梁希”班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6,34(1):8-10.

[18]王俊琰.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现状调查分析――以福州大学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2012,(01):41-45.

导师制心得体会范文2

[关键词]职业教育;导师制;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1 — 0138 — 02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可见,职业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但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许多问题。如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不高,吸引力不强;高职学生的荣誉感、自豪感普遍欠缺,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高职学生的就业还受到诸多歧视等等。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既需要国家继续从体制机制等方面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支持力度,也需要高职院校自身不断的变革创新,积极探索适应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新路子、新方法。为此,各高职院校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和市场需求变化,在积极地改革学校的培养模式和管理手段。在高职院校中全面推行导师制,即是完善学生教育管理方式的一种很好的途径。

一、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推行导师制的必要性

目前,许多高校面临填报志愿率低,报到率低的问题。就高职学生的就业而言,由于目前社会普遍的观点是“重学历、轻能力”,高职生的就业岗位还受到诸多不合理的限制,如不能报考公务员,许多行业和部门招考要求学历必须是本科,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从事工作层次还比较低等等。因此,老百姓不认可、不愿意送孩子上职校。 对于已经选择读高职的学生而言,高职院校就更有责任将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导师制由于是由具备专业知识的教师对特定的学生进行全面的辅导,这有利于学生全面的进步,有利于构建更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将来更好的就业和发展。

高职院校学生需要由专业的导师辅导,与高职院校学生的状况有关,也与高职院校全新的教学模式有关。就学生状况而言,总体而言,许多孩子上高职院校往往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普遍有一种自卑的心理。〔1〕到了高职院校后如不能及时的调节,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学习和生活。此外,有少部分学生之前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到了高职院校后往往无所适从。因此高职院校学生需要有专人对其辅导。

高职教育与一般的普通高等教育又有区别。其中最主要的区别是培养的目标不同。〔2〕普通高等院校重视基础理论教育。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的学生入学后能不能适应全新的教学模式,能不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能否实现至关重要。而对于刚刚入学的学生而言,相当多的同学没有自己的目标,不知如何学习,因此,需要有专门的教师予以辅导。

高职院校的任课教师课后一般较少与学生接触或只与部分的学生接触,而且这些学生与老师接触在多数情况下是单单因为学生本课程的学习问题。任课老师一般很少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心理等做全面的辅导。班主任虽然与本班的学生接触较多,但其工作重点往往在于对班级的管理,虽然也要对班级的学生进行辅导,但这种辅导主要是“点对面”式,其针对的是全班的学生,因此很难深入全面。而且,高职院校的班主任有的并不是专业课教师,其无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专业辅导。推行导师制有助于弥补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工作的不足。

从学生对导师的需求的角度看,高职院校的学生也强烈需要有专门的导师对其进行辅导。笔者曾对我校200多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92%以上的学生需要导师,不需要或无所谓的仅占8%。可见,导师制确有推行的必要。

二、高职院校应出台推行导师制的相关政策措施

高职院校应当出台推行导师制的相关政策措施,并确保这些措施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导师制的相关政策措施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

1.把专业课教师纳入导师的范围。在高职院校,教师的主体是专业课教师,而且专业课教师一般都是“双师型”教师,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实践经验。专业课教师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解疑释惑,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战本领。而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特别强调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动手能力,因此,由专业课教师担任学生的导师是非常适宜的。

2.明确导师的职责。导师的主要职责在于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成长方向的引导,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独立学习、独立发展的能力。与此同时,导师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思想发展、人格的形成进行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进步。具体而言,导师须全面了解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方面表现,落实对学生的“四导”:学业上的辅导、思想上的引导、心理上的疏导、生活上的指导,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导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情感、智能、志趣等方面的特点,鼓励和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发展;根据学生的智力基础、体质基础和思想认识水平,帮助学生坚定正确的发展方向,循序渐进地健康发展。

3.建立导师工作业绩的考核机制。导师制要想取得实效而非流于形式,必须建立对导师工作业绩的考核机制。学校或者系部可以建立相应的考核小组。考核的内容要公开透明且具有操作性。考核的方法主要是看学生的实际表现如何,即学生经过导师的辅导后,有无在学业、思想、心理、能力等各方面取得明显的进步。考核指标可以采用量化的方式进行。以学业为例,比如可以考察学生在班级的成绩状况、是否获得奖学金、是否参加技能大赛及获奖情况、自学考试通过的门数等。要建立对导师的奖罚机制。对于工作尽心尽力且所带的学生表现突出的导师应给予必要的奖励;对于因工作态度消极导致其所带的学生表现较差甚至出现违法违纪现象时,可以对相关导师予以适当的处罚。为了避免考核流于形式,学院可以组织各系部交叉考核。

4.给予导师活动必要的经费保障。导师要想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并取得实效,必须取得学生的信任,了解学生,因此,导师需要经常性地和学生交流。交流的形式不拘一格,如座谈,参加社会实践等,这或多或少会发生一些费用,这些费用如果全部由导师支付,不仅会增加其负担,而且会影响导师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学校或系部应当对导师的活动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以确保导师制能够顺利的运作。

三、导师在实践中的具体做法

导师制推行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全面的成长进步。不同的老师在具体实践中会有不同的做法。但我认为导师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会先做朋友,后做导师

导师应当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多与学生进行真诚的沟通和交流, 把学生当做自己的朋友,这样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才会把内心的所思所想告诉老师,老师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只有导师把学生当做朋友,学生才会把导师当做朋友,而只有学生和老师建立起平等的师友关系,学生才能信任老师,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让导师的辅导取得实效。

可以说,能否和学生建立彼此信任的朋友关系是导师制能否有效推行的关键。但与学生建立朋友关系也并非易事。老师应当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交流的形式多种多样。除此之外,老师要关爱学生,尽可能的帮助其解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总之,导师要让学生感觉到你是他真正的朋友,他才会从内心深处接受你的帮助和辅导,导师制才不会流于形式。

(二)导师必须加强各方面知识的学习,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高职院校的老师虽然一般都具有硕士学位,具备了相当的专业知识。但是作为学生的导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停的学习,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影响、带动学生。由于导师不仅仅是辅导学生的专业知识,还要对学生的心理、生活等诸多方面进行辅导。因此,导师要学习的知识很多,比如,如何与学生进行沟通。高职院校的学生是大学生,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导师采用说教的方式进行辅导不会产生较好的效果。采用说教的方式对学生而言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与学生有一种距离感,学生很难把真实的想法告诉老师。老师也无法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这里面就有一个与学生沟通的技巧问题。再比如,关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现在也是一个热点的问题。许多学生因家庭、学业、生活、情感等各方面的压力而产生各种不健康心理状态,表现为或自卑、抑郁,或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或态度漠然,对任何人和事都无所谓等等。因心理不健康导致极端事件发生案例也常见报端。心理不健康的危害是巨大的。作为导师,应当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自己工作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导师要积极主动的学习有关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其实,掌握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自己平时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也大有裨益。导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心理不健康的苗头,并及时加以疏导。

(三)导师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辅导方案

导师对学生的辅导内容有些是共性的东西,比如主要是学习方面,特别是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学习。此外,还包括生活上的帮助,心理上的疏导等。但由于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特点,其性格志趣不可能完全相同。导师应当和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针对不同学生各自的情况制定不同的辅导方案和培养目标,并督促其完成。比如,有的学生讨厌学习,导师就要和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了解其厌学的原因,帮助其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效率。再比如,有的同学羞于与人交往,导师就可以在如何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方面和学生进行交流,制定出相应的方案,帮助其提高交际的能力。

(四)导师要与班主任、辅导员及任课教师主动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

导师只有对其辅导的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和帮助。导师除了要与学生多接触以外,还应当主动与学生的班主任、辅导员及任课教师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生活动态。导师也要将自己辅导的学生的有关情况通过适当的方式反馈给班主任和辅导员。总之,导师与班主任或辅导员既要各司其职,又要相互配合,共同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导师制的具体实践目前还在探索之中,但最核心问题是导师必须具有高度的热情和责任心。学院和系部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为导师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参 考 文 献〕

导师制心得体会范文3

关键词:心灵导师;个性;导师制;人才培养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创举,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然而,它毕竟是一项新事物,独立学院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且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还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机制优势去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回避环境的威胁,努力形成自身特有的、明显区别于传统的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的特色,从而建立竞争的战略优势。同时应该实施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去挖掘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空间,提升竞争力,为独立学院学生提供优质的“个性化”服务,创立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导师制简介

导师制是世界著名大学牛津大学所创立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多人认为导师制是牛津大学这所顶尖大学皇冠上的一颗耀眼的明珠,这也正是牛津大学之所以卓越之所在。几百年来,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备受推崇,成为世界许多国家高等学校教学育人模式的样板。导师制是针对大学本科的一种独特的人才培养制度,是其进行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大学本质。导师制的主要内容是:大学在培养本科生时,导师一对一或一对多对学生进行辅导的培养制度。这种培养模式对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导师在国外称TUTOR,导师是所选科目的学者,他负责指导学生的品行,并协助安排学生的学习计划,指导他如何取得进步,学生在开学期间每周至少到导师那里去谈话一次,这种谈话叫“TUTORIAL”(个人辅导)。导师对学生成绩及品性负全责,不但要关心学生学业的进步和发展,还要关心帮助学生解决个人问题、心理问题、品德问题等。在这里的导师很敬业,也比较辛苦。

在导师制下,师生关系不是师道尊严,而是亲密无间的师友关系,学生和导师在一起,有一种与朋友或与家人在一起的感觉。这是导师制的一个重要前提,导师与学生有要好的私交,导师的个性与学生的个性要相互了解,这样效果就会很好。所以,导师制维持的是一种朋友或家人般的学习关系。

关于导师制,林语堂先生也如此说道:“牛津剑桥的学生所以好,得益于导师制度。”。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导师的指引和扶持下,从而避免了不顾学生学业及个性差异的“大班授课”的弊端。导师辅导时,信息量大,且讲究技巧,加之一对一的讨论,这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培养。导师制的价值还在于导师能够掌握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做到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能把每一个学生的具体问题得以解决。

在我国高等院校大力推行导师制的是研究生教育。但我们注意到研究生阶段的导师是重业务学习、轻思想政治。有教育学者声称:只教书不育人不能称其为导师。此话是说得非常中肯的。调查中发现:认为导师“忙于教学科研,只注重专业教育的”共占调查对象的71%,而仅有24%的研究生认为导师既能关心学生的学习,又能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 这样的导师制是人为把教书与育人分割开来,只重专业教育,而轻其他方面的教育。

二、心灵导师制

1、心灵导师制的提出

何谓心灵导师制?是我们借鉴西方导师制的教育模式,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所创立的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古人常说:心者,道之主宰。哲学家强调:人类不是被问题本身所困扰,而是被他们对问题的看法所困扰。心理学家指出:人类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进一步改造自己的人生。正由于一个人的心灵、心态对于一个人的成功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做好“个性学生”的转化工作也应采取“攻心为上”的战略。

同时国际培训师上游老师也曾经说过:积极的心灵像太阳照到哪里亮,我们就会激活心灵的力量去达成所有的目标。当激励一个人的心灵的时候,心就活了,这时梦想就会展翅飞翔;心活了,目标就更明了;心活了,一切都活了。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心灵导师就是洗涤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发现自我、找回力量,提升自信力,实现育人的目标。心灵导师具有示范作用和导向作用。导师们具备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卓越的才能、真诚的情感、美好的心灵等人格魅力,对“个性学生”有着较强的感染力、说服力、吸引力、震撼力。通过震撼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充满力量,同时还有可能受益一辈子。经过心灵导师的辅导之后,展现在“个性学生”面前的不再是云雾笼罩而是晴空万里。

我们给心灵导师制下一个具体定义就是:每位导师都负责和一部分学生建立长期联系,对自己的受导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中的各种问题给予及时指导,最大限度的保证导师与学生的充分接触,把教师的教书育人的职能真正落到实处。

2、职责

如何呵护、激活“个性学生”的心灵,如何打开心灵的大门,拿到开启学生心理的钥匙,心甘情愿的去接受导师的指点,为他们及时清扫心灵的垃圾,这正是心灵导师的职责所在。“心灵导师”要引导心灵,要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解开不利于他们心灵“健康发育”的绳索。有时我们对于一些学生的教育工作,说到底是“育心”,不能停留在统一的说教上面,而要深入到学生个性心理层面。爱每一位学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为此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我们可能要“额外”付出很多,但这种付出是值得的,因为有时会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

导师与受导学生是亲情化的关系。我们的导师是有亲切感的。人与人之间越有亲切感,心理距离就越贴近,心理就越相容。如果导师平常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让学生感到导师既是严师又是挚友,彼此没有心理隔阂,亲密无间,可以在一种非常和谐、愉快、充满信任的氛围中得到教育和指导,其效果远比在一种消极、对立的情绪中说教好得多。同时导师对学生是充满爱的。导师对学生是发自内心的尊重、信任和关怀,不失时机的消除他们心灵上的障碍,打开他们心灵的窗口。

在心灵导师制下,我们对个体加以格外关注。在这种模式下,要关注个体的生活,帮助人们理解个体生活的目的、价值和意义,引导他们在个体生活实践中形成完整的精神生活,把接受教育、加强个人修养作为自己生存、生活的形式,提高生活质量,丰富个体人生。在往常的教育模式下,一个教师要面对数十甚至数百名的学生,教育方式和内容是面对的大多数,对个别的疏漏是在所难免的。当代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物质的需求逐渐减少,而对心理上的需求却逐渐增加。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由于家境都较好,因此教育者对学生的物质帮助就减少,而却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关怀的增加。况且我们的教育不是以知识教育为目的,而更应关注的是学生的情感、意志、观念、态度等内在的问题。而心灵导师更加注重的是对学生心理上的关怀,因为对学生的德育离不开其“心理地基”,必须因材施教。 当所有的学生都有教师目光的关照和心灵的抚慰时,学生就会减少更多的迷惘,看到更明媚的阳光和更美好的前程,心灵充满活力。当这些学生的心灵被洗涤之后,就有一种豁然开朗和醒悟的清新感觉。

3、独立学院实施心灵导师制的可能性

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是应用型人才。因此我们应认真分析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基础知识的参差不齐、学习动力不平衡等实际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很难达到科学理想化的境界” 。而我们重点辅导的对象是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存在惰性、存在心理困惑、自制力较差、行为产生偏差、厌学等情况的同学。对于他们加强基础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另一方面,由于人的个体先天素质、后天环境和受教育的影响不同,特别是独立学院的学生在个人能力方面差异较大,这就要求在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时还必须把发展学生个性列为重要培养目标。

独立学院的学生一般家境较好,不少学生兴趣广泛,多才多艺,动手能力强,思想较活跃,善于交际,在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极性较高。他们的性格有自主性较强,但自制力较弱的一面。有时他们较自信,但有时会产生“二级学院的学生就只有二流水平”的想法,缺少拼搏的勇气和毅力。可以看出这一特殊的群体“个性”是较突出的。因此老师有必要深入学生生活,成为其生活实践的组成部分和主导部分。

对于在学习上、生活上、心理上特别困难的弱势群体的关心和帮助,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的任务。记得某位老师说过:只要能把一名差生转化好,哪怕花再多的精力也都是值得的。

三、建立“心灵导师制”的必要性

学校的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我们既要重视课堂教学工作,又不能忽视课堂以外的工作;既要重视个别学生的优势发展,又要加强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心灵导师制是一种新的培养方式。笔者认为是必要的。

独立学院的出现可以说是开启了中国教育大众化教育的一扇门。但我们看到在降分录取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些东西。我们看到教育的质和量的矛盾也逐渐显露出来。如何合理地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投入到有助于学生成长成才上面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例如辅导员的配置,有些学校远离教育部有关文件所要求达到的标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辅导员工作事物繁杂,涉及行政、党建、团委、教学等多方位的内容。加上独立学院的学生比一本、二本的学生的思想、行为更为复杂,终日只能被动的处理一些小事,而较少主动的根据学生的个性设计提高综合素质的方案,充分张扬他们的个性。

第二, 做学生思想工作只局限到个别部门或个人,如学工部或辅导员。这样的局面是一个老师要面对几百个学生,这样由于时间和精力的缘故,往往是力不从心,也不能对于每位学生进行全方面的接触和关心,无法深入他们的心灵深处,也无法倾听他们的内心世界,学生的一些问题也无法得到及时解决。为此,这种心灵沟通的缺失也成了桎梏了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一个瓶颈。

第三,一些辅导员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经验,在知识和年龄上缺少优势,从而在学生面前威信不够。有些辅导员对自己所带班级的专业知识不熟悉,没有高超的专业知识,对专业兴趣的培养以及就业与考研的指导方面等不能发挥较大的作用。这样影响了学生的发展,使学生不能对他们产生信服感和敬重感。

这种学生教育管理的主渠道的突出局限性就是难以充分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并且这种只靠学校单一的部门和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是远远不够的。

同时从心理学上也可说明关注个体的重要性。在我国的有关心理学教材中就提到“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得翁效应”。它常被用来说明教师对学生的特别关注所产生的积极的教育效果, 这种教育效果不仅仅指智力发展,对学生的其它方面的发展也有如此效应。

四.实施心灵导师制的意义及成效

导师制心得体会范文4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本科生导师制 有效性

 

伴随着学分制的普及,本科生导师制也逐渐被引入我国高校,有力地促进了学分制的顺利实施,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观念的变革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作为一个“舶来品”,它在本土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很多高校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自身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导致导师制的类型和指导模式过于统一,导师职责定位不清。由于制度缺乏严肃性和约束性,导师制在执行过程中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无法取得理论上和主观上所期望的效果,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制度本身设计和实施中的缺陷更使本科生导师制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只有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本科生导师制度,才能提高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效性。 

一、制度的顶层设计——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导师制的定位和类型选择 

1.基于一种基本教学制度的本科生导师制定位 

从国内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来看,无论是前期的补学分制不足之需还是现在的用于学生管理和发展,本科生导师制都是被定位在“教学管理”或“学生管理”上,并没有上升为一种独立的教学制度,更没有成为一种基本的教学方式。由此可见,我国现行的本科生导师制相对于传统的培养模式来说是处于从属地位的,是在不改变以班级教学为主导的前提下,试图提高现有本科生培养质量的一种措施,并没有占主导地位。因此,我国的本科生导师制在基本定位上也多是强调“辅助性”,其功用被淡化,在大学整个教学制度中处于边缘化的位置,师生对它缺乏足够的理念认同和地位认同。 

按照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的定位观点,导师制的定位要充分考虑学校的整体规划和想要导师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即定位的实质是要使导师制在社会公众的脑海里确定一个合理的位置,也就是导师制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位置。这种定位可以看做对导师制现状的一种创造性改变,也有可能只是一定意义上的修补,但实际上已经对导师制的定位作了改变:有时只是修饰而已,却能在学校和社会公众的心中得到有利的位置,这本身就是成功的导师制定位。因此,很有必要将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项基本教学制度确定下来,使它真正成为一种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只有当教师把导师的个别指导作为因材施教、个性培养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和手段,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人们才能从理念上认同本科生导师制。 

2.“分阶段双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的类型选择 

目前,我国高校的本科生导师制一般有三种分类方式:从导师的职责划分,有全职型导师制和具体任务型导师制,如导学型导师制、思政型导师制、管理辅助型导师制;从学习时段划分,有全程导师制和年级导师制;从指导学生范围划分,有全员导师制和优秀学生导师制。 

不同的导师制类型所要求的条件也是不同的,选择导师制类型的原则是:既要符合学校定位,又要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师资情况。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选择不适合学校实际的导师制类型,就可能达不到导师制的预期成效。现在不少新建本科院校推行的“全职、全程、全员导师制”,笔者认为是一种“高成本、低收益”的制度。 

一是“全职、全程、全员导师制”需要充足的导师资源作后盾,否则为大学一到四年级的每一名学生配备导师就只能是以增加指导学生数为代价,教师指导学生过多势必会影响指导效果。 

二是“全职、全程、全员导师制”对导师的要求更高,导师的工作量更大,指导任务也更繁重,从大一的入学指导到大四的就业指导无不涵盖在内,而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大多很年轻,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相对不足,专职教师的职称整体较低,教学任务又十分繁重,还有科研压力,对学生进行全程指导势必力不从心。 

笔者认为,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分阶段双导师制”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即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和学校师资力量的情况,由高校和社会联合指导学生。具体做法是:大一、大二时为学生配备校内导师,大三、大四时可根据专业性质有选择地为学生配备校外导师。从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资力量来看,“分阶段双导师制”可以有效缓解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的压力。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由于师资相对比较紧张,全程导师制显然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而“分阶段双导师制”由于实行分段指导,对校内教师的需求量相对少一些,比较适合那些导师资源比较缺乏的高校。 

在大学一、二年级配备校内导师主要是考虑到以下三种原因。 

第一,对整个大学生活来说,一、二年级的过渡和适应极其重要。一年级是大学新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一个过渡时期,大学生面临一个全新的环境,要开始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学会选课、了解专业,培养专业兴趣,这些都迫切需要导师的指导。进入大学二年级,专业学习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任务,这时教师在专业学习方面的指导就显得十分重要。 

第二,大学三、四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的大学生活和学习后,遇到问题时往往会通过多种渠道寻求帮助,更愿意通过同学、朋友、专业教师等解决问题。而低年级学生获取帮助的渠道和信息则要少得多,因此有必要为他们配备校内导师。 

第三,相对于高年级导师制来说,低年级导师制对导师的职称和具体要求可以适当放宽,只要工作责任心强、教育教学经验丰富、懂得教育规律、熟悉本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具有一定的专业指导能力都可以胜任,在职称上可以不作硬性要求。 

从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来看,“双导师制”充分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新建本科院校一般都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其人才培养的显著特点就是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地方产业需求,培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其“宽口径、厚基础、强实践、能创新”的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既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又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但现实中由于受制于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条件,加之教学内容有一定的滞后性,教学中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极大地影响了学生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采用“双导师制”则可以及时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调整培养内容和方式,与社会共同承担起培养人才的任务,把社会需求与学校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克服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不足。 

二、本科生导师制导什么——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导师制导师的职责定位 

对我国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师资队伍的整体情况限制了“全职型导师制”的实施,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要想确定科学合理的本科生导师职责,就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所区分和侧重,那种“大而全”的“全职型”导师职责定位必须改变。 

从学生实际情况来看,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城镇和农村,学习基础不扎实,高考成绩大多处于中下水平,自学能力相对较差,普遍存在自卑、厌学的问题,对理想和前途感到茫然。因此,调整学生的心态,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应用创新能力,往往比指导学生完成一项具体的科研任务更重要。 

考虑到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资结构和整体水平,导师的指导职责也不能太多,而应遵循“定位准确、重点突出”的原则。笔者认为,应以“辅学+辅用”为主,也就是说导师职责的核心和重点要放在对学生的学业辅导和实务应用操作上。校内导师的主要职责可以概括为: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明确学习目标,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指导学生领会教学管理制度,制订可行的学习计划;介绍学科及专业,包括研究内容和方向,使学生早日了解和明确学习方向,提高专业兴趣;结合专业特点指导学生选课,兼顾学生的兴趣和志向,合理搭建知识构架。校外导师的主要职责可以概括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指导学生形成初步的职业判断能力;针对课堂理论学习的不足,培养学生的实践认知能力和适应未来工作的能力。

三、从制度的具体设计和实施上提高导师制的有效性 

1.关于导师的选聘 

首先,就导师的任职资质而言,并不是每个导师都能被聘为本科生导师,只有那些责任心强,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个人素养均有较好评价的教师才有资格;在职称方面,师资较为紧缺的院系对此可以不作硬性要求。 

其次,为体现师生双方的意愿,应提高选聘程序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在选聘过程中注意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实行导师与学生“双向选择”。具体操作中可通过网站或选聘会的形式将导师和学生的信息公布,由学生先对导师进行“志愿填报”,每个学生最多可选择两个导师,并服从“调剂”,再由导师对选择自己的学生进行筛选,最终由职能部门统一调配。这样既能考虑到师生双方的意愿和要求,又有利于提高大家对本科生导师制的重视。生师比较大、本科生导师配备有困难的院系,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请,由学校从公共课教师中调配,或者由若干教师组成导师组共同指导若干学生,但导师组组长必须经院系推荐、学校考核后由教授担任,其他导师可由青年教师或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担任。 

2.关于师生

双方的交流互动 

一项完善的制度设计应对制度涉及的对象有约束作用,否则这项制度的效力就无法得到有力保证。本科生导师制是建立在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基础上的,如果说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师生互动少、交流不够,那么师生双方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实行导师制时要对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在时间、方式上作出明确规定,例如:导师要采取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每个月集体指导不少于一次,每个学期对每个学生的个别指导不少于一次。在规约教师的同时,也要从纪律和制度设计等方面要求学生遵从,使学生自觉按照学校的规定接受导师的指导。具体操作中可以要求学生做到以下五点:尊重导师,主动与导师联系,寻求导师的指导和帮助;每学期开学两周内与导师见面,根据导师的意见和本人的实际情况制订本学期的学习计划和综合素质发展计划;以主动、认真的态度参与导师制定的各项活动,不得无故缺席;完成导师布置的任务,积极向导师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每学年要客观、公正地对导师的指导情况进行评价。 

3.关于导师的考核激励 

为提高导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必须把本科生导师工作考核纳入学校教职工年度考核。 

(1)要制定合理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导师工作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导师工作评价内容也必须全面、具体,评价指标必须涵盖导师的整个工作过程和结果。除了要对导师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评价,还要对导师本人的人格影响、工作态度、工作方法以及对学生的指导效果等进行考评。在指标细化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过分推崇量化要求的指标而忽视指标中的定性描述。 

(2)要注意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评价主体除学生外,还要考虑导师自评、同行评议等,在评价方法上也要把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总结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结合起来,力求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3)要确保达到本科生导师工作考核目的 

对本科生导师工作进行考核不仅是为了统计导师的工作量,更是为了使考核结果作为导师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岗位聘任的条件,因此,要切实建立起与导师利益相关的奖励和约束制度。鉴于此,学校可建立向优秀本科生导师授予称号的制度或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对在本科生导师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被评为优秀本科生导师的教师除了享受学校颁发的专项基金,在岗位评聘时还可以享受特别关照,同等情况下优先被聘任;本科生导师工作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其当年度考核不合格,当年职务晋升资格被取消,低聘或暂缓岗位聘任;对于符合条件而拒绝承担导师任务的教师,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等级。 

4.关于导师制的管理和监督 

由于本科生导师制的推行是一个常态的、系统性的工作,涉及对象多,工作也比较复杂,因此,学校必须提供相应的组织和制度保证。 

(1)要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负责保证导师制的正常运行 

一般来说,可成立校、院(系)两级导师制管理机构。校级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制定导师制实施办法,定期就导师的工作情况、考核、评优等进行研究;院(系)级管理机构主要负责本单位导师的选聘、培训和相关工作。 

(2)要加强对本科生导师工作的日常监管,着力构建三个监督机制 

一是以学生为主体,建立以指导效果评查为中心的监督机制。这个机制可以采用学生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重在学生对教师指导效果的反馈。 

二是以院(系)为主体,建立以指导、记录、评查为中心的监督机制。通过检查导师指导记录、日志、作业批语等文字材料,对导师的日常工作及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跟踪管理。 

三是以学校为主体,建立以绩效考核为中心的监督机制,坚持对导师的工作情况进行学期、学年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记入导师本人业务档案,真正使考核与导师个人的奖惩联系起来,起到激励先进、奖优罚劣的作用。 

总之,只有结合学校特点和定位选择好适合本校的本科生导师制类型,根据学校的师资和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导师工作职责和方案,才能使导师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进而使本科生导师制真正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守华.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科院,2006. 

[2]高馨.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定位问题探析[eb/ol].hi.baidu.com/idealschool/blog/item/bfd36c94cc47

6343d-1135e8a.html. 

导师制心得体会范文5

关键词: 数学专业;以学生为中心;学业导师制度;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7-0213-02

0 引言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以约翰·杜威开办的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为代表,表现为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学生的需要,认为社会生活和学生的需要是教育的基础。教学往往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开始,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当今时代,高等教育飞速发展。在教学管理中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势在必行。本文就新升本科院校数学师范专业建立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管理制度进行探讨。

1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管理制度的内涵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制度就是在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中,充分尊重学生、服务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制度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引领和规范效果。新升本科院校数学师范专业招生压力巨大,生源素质和研究性大学或一般建立多年的本科院校比差距大。如何培养学生、提高其从师能力是数学学院所应考虑的问题。数学学院原有一套好的教学管理制度。伴随时展有必要建立一套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制度。

2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管理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谈建立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管理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2.1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管理制度建立是实现“以人为本”的需要 当今社会,以人为本被摆在合理位置。要实现国家的良好发展,就要以人为本。一个大学的发展,也要以人为本。在大学培养对象的特殊性造就了以学生为本的必然性。大学以教学为中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大学的所有工作必须围绕培养对象学生。一方面,教学管理的任务之一是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这需要良好的人际氛围;另一方面,教学管理制度要人性化。要坚持“人本管理”的思想,尊重教师和学生的权利。最后,要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作为大学的二级学院的数学学院建立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更应以学生为中心。

2.2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管理制度建立是打造精品师范专业的需要 数学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目标是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将举全院之力实现此目标。2011年国家颁布了新的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以此为基础,中学正进行全面的改革。作为培养中学教师的师范专业,数学专业在课程设置、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都要进行改革以适应新课标。教学管理制度无疑是实现目标的保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制度,把全院力量动员起来,培养优秀的中学教师意义重大。

3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制度内容

建立一整套制度,有多方面需要考虑。我们从选课制度、学业导师、教师奖励机制、教学评价、考试、技能训练等方面加以阐述。

在数学学院的教学管理制度中,学生选课制度遵照学校的原有制度执行。面对近三年来打造精品师范专业面临的诸多问题,高年级专业选修课改革势在必行。作者作为教学管理者,一直探索选修课改革。具体如下:

3.1 在《数学分析选讲》、《高等代数选讲》课程上“以学生为中心”选课 《数学分析选讲》、《高等代数选讲》课程是学生考取数学专业研究生的重要课程。面对学生选择的不确定性,近年来数学学院施行了在开课前学期选课、开课一周作为试听新的制度。试听后,放弃考研同学退出该课程课堂。

采取此种方式选课,是在学校教务处制度允许范围内的尝试。经过两年尝试考研决心强烈的、准备充分的同学选择了《数学分析选讲》、《高等代数选讲》课程。经过该课程学习在考取研究生、就业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

在学生选课制度上,我们建立了教师挂牌选课制度。该制度计划在2014-2015年施行。教师挂牌选课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良好体现。一方面,有利于调动教师积极性。给教师无形的压力,促进其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等思考。另一方面,学生上自己喜欢的老师的课程上课效果十分好。

3.2 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业导师到学业导师(班主任)转变 2011年我院建立了适应新的环境下了学业导师工作细则(制度)。该细则细化了学生学业导师的工作职责。把检查学生课堂出勤、指导学生技能训练和学生获取创新学分纳入学业导师工作职责。经过一年的执行,取得了好的效果。2013年初,面对学生管理的新问题、新情况。我们又在学校管理制度基础上,修订了新的学业导师(班主任)工作细则。该细则把学生管理工作纳入学业导师职责中。这样做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学业导师不仅知道学生学习、还要关心学生生活。相信经过一年的执行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学业导师职责具体如下:

①指导学生制定每学期学习计划,及大学四年职业生涯发展规划。②指导学生学习专业课,提供适合的专业课学习方法,及如何进行期末考试复习。③指导学生进行专业选修课的选课、及大三进行的专业方向选择。④指导学生组织开展职业技能训练活动,每学期对学生训练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地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结合学生的专业情况对学生进行考研方向和课程学习等方面的指导。⑤指导学生从事读书活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⑥指导学生如何获取创新学分。⑦指导学生了解并遵守学校和学院的关于考试有关规定。⑧关注学生思想和学生心理健康。⑨指导学生就业。⑩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外语、考研等热门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各种关系。{11}做好学生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3.3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评聘、评优、奖励机制的建立

数学学院在教师评聘、评优、奖励机制的建立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因素,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的满意度纳入了此类制度中。采取学生不满意一票否决制度。学生满意度由学生评教和学生评教师师德共同体现。评优、奖励要把学生认可、能力强的人选,使其脱颖而出。

建立教学成果奖励制度,对取得优秀教学成果的教师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采取奖励制度,可以发挥教师教学研究积极性。奖励项目包括:

①校级及校级以上的教材立项成果。正式出版且第一作者是数学科学学院教师的;②凡申报部级、省部级、校级各类教学质量工程项目获得批准并能完成建设任务通过验收且第一完成单位是本校者;③我院职工作为第一作者,第一单位为本校的部级、省部级、校级教改成果奖者;④获得部级、省部级教学名师、及校级教学能手、教学新秀称号者;⑤获得部级、省部级奖励的优秀教学团队;⑥中文核心及其以上教学期刊;⑦校级教师教学比赛或省级及以上类似于《微课教学比赛》获奖者。

3.4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评价制度的建立 数学学院一方面参考学生评教和学生评师德的结果,另一方面建立了教学信息员制度。通过教学信息员反馈教师教学情况。把学生反馈评价作为领导评估教师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该制度的实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更进一步。课堂教学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更能体现。

3.5 以学生为中心的考试制度的建立 数学学院的考试制度把学生评优、发展党员纳入其中。实行学生作弊评优、发展党员积极分子一票否决制度。通过施行该制度,有力的促进了学院良好学风的形成。开好考试会议是每次学生期末考试的重要内容。我们把大一、大二每学年召开一次全院的考前动员大会,学业导师(班主任)针对本班开考前动员会等方式纳入制度中。每次会议都苦口婆心和学生讲,使学生打消违纪作弊的想法。

3.6 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制度的建立

打造精品师范专业,实践教学技能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应注重教育见习、研习、实习一体化。另一方面,应在课余加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我院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职业技能训练制度。制度规定了训练内容、安排等。这为学生将来从师打下坚实基础。

3.6.1 训练的内容和要求 数学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包括:教师口语表达、规范汉字书写和应用文写作、课堂教学专项技能和课堂教学综合技能训练等。

3.6.2 训练的组织与分工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采取学生经常性、制度化的日常训练方式进行。根据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计划的安排,承载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任务的课程在教学大纲中安排具体的训练内容,确定训练方式和考核方式。按教学大纲要求有计划地组织训练。

各种技能训练是为相关课程服务的,是对正常授课环节的良好补充。通过组织数学科学学院的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为学生的《大学语文》、《规范汉字书写》、《中学数学教学论》、《数学微格教学》课程学习及教育研习、教育实习等工作打下基础。

数学科学学院教师职业技能训练领导小组工作职责:根据各专项职业技能训练计划和考核细则要求,结合本数学科学学院专业特点,配合课堂教学制定数学科学学院具体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实施计划,组织各班级有计划地开展职业技能训练活动。同时成立数学科学学院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督察小组,隶属系学生会学习部,负责协助职业技能训练管理小组组织、督促、检查数学科学学院学生的训练活动。以班为单位成立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小组,由学习委员任组长,全面负责本班的训练事宜。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后,如何得到有效实施是关键。提升教学管理队伍整体水平,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制度贯彻的关键。加强教学管理人员培训是下一步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钟根红,黄玉柱.浅议以人本管理为核心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J].科技信息,2012(12):37-38.

导师制心得体会范文6

德育导师制作为加强和改进职业教育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在促进每一个发展人和谐健康成长的教育理念下,把需要更多关心的学生的思想教育任务分解给德育导师,让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是德育工作者,让更多的老师关心、指导学生的思想、生活、心理健康和学习,形成全员参与管理的新格局和整体推进学员思想工作的新模式。

一、德育导师制的含义

德育导师制是把学校的德育目标、德育任务分配给所有班主任、所有任课教师、所有家长,通过整合多种资源、动员各方力量,以“学生成长为关注焦点”,建立“全员育人、育人全面”的体制。在学校教育方面,使全校教师在育人的同时,既管教又管导,形成整体合作、优化班级管理的教师群体,用良好的职业精神、道德风范、业务素质,去影响教育学生;在家庭教育方面,使家长成为学生的德育第一责任人,关注学生成长。

二、德育导师制的指导思想

以教育理论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系列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全员育人的新形式、新方法、新特色。遵循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家庭教育背景及思想品行形成的规律,加强针对性,注重实效性,提高教育性。充分突出“三个需要”与“四个结合”。“三个需要”即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适应社区文明发展的需要;适应学校持续发展的需要。“四结合”即把教育和时代要求结合起来;把教育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实现教育的生活化、人文化;把教育和体验结合起来,实现教育的亲人化、生活化;把教育和自主创造结合起来,实现教育的创新化、特色化。

三、德育导师制的实施办法

德育导师制要建立健全一整套制度,如导师评价制度、导师考核制度、规范建档制度、谈心与汇报制度、特殊案例会诊制度等,在此基础上具体实行。

按照“德育导师制”的要求,每名导师带3~5名学生,每周至少与学生谈心一次,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在学习时间、学习方法等方面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及时与各科教师联系,弄清学生的兴趣爱好、课堂表现、知识结构等。有效地舒缓学生心理压力、预防学生成长和交际中出现的发展性问题,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开发学生潜能。

形成“结对”程序。受教育的学生名单由各班主任推荐、德育处批准后确立。德育处将每一位学生按照经济困难型、学业困难型、家庭变故型、行为习惯随意型、心理状态失衡型进行分类,并有侧重点、有针对性地向学校推荐一位教师担任导师。原则上导师在指导本届学生期间保持相对稳定。

建立指导学生成长的档案,记录所带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不足点,对症下药,制订学生的改进和发展目标并指导其完成;每月与学生家长联系一次,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帮助和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建立导师工作记录,记录师生活动的全过程。

健全学生跟踪档案。导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每一位学生建立个人档案。应对学生本人及其家庭状况,包括家庭的结构(单亲、重组、挂靠的作为重点)、父母的文化程度。将家庭的教育方法、父母的工作状况以及学生的表现记录在案,制定出符合学生发展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并指导其完成。

建立“会诊”制。辅导员每月组织本班教师诊断学生,提出问题,找准方法,落实措施。对学生学科上的不平衡、思想上的不稳定、交往上的不恰当等问题各抒己见,取长补短,班主任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政教处每月召开导师碰头会了解情况,个别谈话与写信。

四、实施德育导师制的形式

个别谈话与写信;集体谈话;听课与上课表现;看作业并布置任务。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举行各种活动:比赛、游戏、演讲、辩论会、表演、唱歌等;家访或电访;设立读书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注重学生的德育体验。

五、德育导师制的保障措施

1.德育导师履行相关职责,应接受学校师德领导小组的德考核。

2.德育导师考核既要坚持标准,更要注重其先进性、示范性、指导性。考核结果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等。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导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3.每学期召开一次德育导师工作会议,交流带教经验。

六、实施德育导师制的意义与前景展望

德育导师制的实施充分注意到传统德育教育中的弊端,使学生回归到一个动态的活生生的人文世界,而不是一个抽象的、以僵死凝固的知性逻辑为基础的、纯粹科学的“客观世界”,体验着“活着”的“意义”,并通过“生活”不断揭示“生活世界”的“意义”。

德育导师制的实施促进了教育的合作。导师们关注到每个学生思想和心理的细微变化,并以学生的朋友、顾问身份作为其成长的指导者。主要体现在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和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合作。导师对学生各方面的严格要求,绝对避免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强制学生服从。倾向于内心的自动的流露,情感的投入,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审美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健全的人格等方面与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德育导师制的实施,实现了全员育人新局面。“德育导师制”充分挖掘了教育群体的潜在力量,改变过去辅导员孤军作战的、单一的德育模式,由于课任教师与家长的加入,扩大了教育者的范围,加大了教育力度,增强了教育的时效性、针对性。

德育导师制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增强教师神圣的使命感和无上的荣誉感,使教师真正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因此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以顺利实现。

总之,德育导师制承袭和发扬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保证教师真正为人师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圆满完成教育任务,推动学校多出人才、多出名师,谱写德育工作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程正方.现代管理心理学(第3版)[J].心理学系列教材,2004,(10).

[2]程黎曦.教师与新课程[J].基础教育课程,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