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教学在现代文学教学的作用

研究型教学在现代文学教学的作用

一、研究型教学方法概述

研究是新知识的产生、组织、评估和综合的过程。2000年春天,著名华人科学家、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长田长霖教授应邀在北京清华大学作“21世纪如何创新重组研究型大学”的演讲,从此把研究型的教学理念带到高校教学思路中来。研究型教学是开展基于研究和以探索为本、将教师与学生构成一个学习化社会的教学,建立一个以探究、钻研和发现为一切活动中心的教学,实施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中国浙江大学实施)[1]。所以这不是突兀的一个提法,实际上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有更极端的说法:培养一个杰出科学人才的最好办法就是“停止当学生”,直接成为研究者。教育要和研究结合起来,政府对研究的支持既是资助研究,同时也是对下一代人教育的投资;大学对教师的投资也是这样,高水平的研究将促进教学。目的就是要处理好以学生为中心和以研究为中心的关系,让教师和学生都是学习者和研究者,他们的互动形成健康和富有生气的学术氛围。

研究型教学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价值。特征就是注重能力培养:培养其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评价问题的能力;尤其是提出问题和评价问题的能力,包括发掘、梳理和分析有关信息资料的能力,在看来似乎没有关联的事物间建立联系的能力;提炼或提出有价值问题的能力(问题意识),包括未定义好的问题或没有大答案的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不只是习题)的能力;应变能力和决策能力;评价结果的能力[2]。整个学习过程从一个具体的实际情景或问题出发,经过学生自己的分析,得到可能的解决方案,并进行评价,以此使学生在教科书和现实世界间建立联系。课前:教师在开课之前就发表有关课程的目的、方法和对整个教学涉及的诗人名单作初步设想,然后提出讨论的倡议,由教研室各位同事和学生提出补充和修改的建议。确定具体的篇目,将所选出的作品和论文汇集起来,发给参与课程的学生们,让他们利用暑假和自习时间有所准备。学生需要自己或以团队合作方式发掘、收集和整理有关信息资料,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对问题以及采用的模型或近似进行评价。课中:在具体的课堂教学环节上遵循精讲—设疑—设计—实施—交流的步骤。课后:把教学内容的录音或视频资料进行整理,主讲人(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根据讨论的内容修改自己的解读,并进一步提供了解具体诗人诗作的参考资料[3]。

二、研究型教学方法在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的运用

为了适应大学文科教学改革的要求,教育部提出了大学研究型课程的课题,从而使“研究型教学方法”进入大学课堂。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作为基础必修课,必须在教学中适当实施这一教学方法。从1922年胡适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中作了“略讲文学革命的历史和新文学的大概”开始,朱自清于1929~1933年在清华大学讲授“中国新文学研究”,后依照自己整理发表的《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课堂教学的第一本教材。八十多年来在不同时期出现了众多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教材,现代文学史课堂教学都以这些教材为主,从而形成了固定不变的教学方法,即课堂上由教师来主讲,学生只负责听课记笔记就行,这是标准的单纯灌输的一言堂。但是反观多年来的教育理念变化轨迹会发现,虽然教材种类繁多,却并没有太多结构体例上的大幅调整。内容上并无根本不同,只是排列组合的顺序有所不同。从成果上看,这些教材大都注意“从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与历史联系中去分析各种重要的文学现象,重视文学本身的规律和特点,重视作品的实际艺术成就,以及艺术个性与风格的特点;注意对文学思潮和流派的历史考察,努力揭示各种文体发展的内在线索。并注意探讨现代文学民族风格与特色的形成过程”[4]。但是对于高校教育来说,仅仅满足于了解作品的时代社会背景、文学语境、作家生平及创作概况等知识、理解知识的含义还是不够的。现在研究表明,科研和教学存在正相关的关系,科研有助于教师保持在本学科的领先地位,活跃的研究兴趣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的教学效果依赖于教师的研究成果。因此,这种教学方法能更好地去培养学生敏锐的问题意识,使课堂由过去单纯灌输的一言堂变成师生共同参与的群言堂,让课堂教学符合大学文科教与学的特点,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去钻研问题,使他们能够通过课堂上的学习进入更广阔的知识领域。从事论文研究,从文献阅读到选择研究题目,从设计和安排研究过程到采用合适的研究方法,从数据或资料采集到整理成文发表,经历的是一个研究过程[5]。

中国现代文学是一门很复杂的课程,这一点讲授现代文学课的教师都有体会。很多问题是作家自己的思考,已经提升到哲学的高度,然而,由于现代文学本身就具有的启蒙性,使其创作和接受都很艰难。北京大学教授洪子诚曾经调侃过,说现代文学是古代文学的小弟弟,属于最没有学问的,原因就是就算不是专业的教学者和研究者,谁都能够很轻易地说出几位中国现代作家和他的作品,鲁郭茅巴老曹这谁都知道,也不以为然。当然,他绝对不是赞成这种观点的,否则就没有20世纪文学研究的那些优秀成功了。但是实际上,真正能够让学生去理解这些作家在中国文学现代性过程中的深度是不容易的。一个优秀的现代文学教师,必须是掌握了一种理性思维加上深厚的人文情怀和责任感才能完成这一重大的教学任务。比如,钱理群等著的《现代文学三十年》中把鲁迅先生列为单独一章,如何能够让学生在大学课堂上更深刻地理解鲁迅先生显然很重要。可是在应试教育过程中他们已经形成的对鲁迅先生的作品印象:难懂,不好接近,甚至厌倦。

鲁迅先生用文学的形式、审美的方法表现的是一个现代作家深刻的思考,也发现中国人的国民劣根性的很多方面,其中包括“瞒和骗”等。学生如果仅仅理解为谁做得好,谁就能当官晋爵,恩宠有加,做不好的就活该倒霉了,岂不是很皮相而可怕的事情吗?毕业后他们也去学瞒和骗就惨了。这不是不可能,鲁迅先生活着的时候就因为总说实话,拿着手术刀冷冷地看着人性的劣根而被排斥,死的时候留下一个刻薄的名声。时间过去近一个世纪了,人们似乎“原谅”了他,但实际上,正是因为国民的另一个弱点“健忘”———忘了他曾经怎样描状国人的丑陋,痛骂种种阿Q相:盲目自大、自轻自践、“主—奴”根性。鲁迅先生带着无边的愤恨离世,死前只有一个心愿“忘了我”。岂料大多数自认为对中国现代文学很了解的人就停留在此了。就是这一点人们记住了他的遗嘱,忘记了他,忘记了他说的其他的话,还有比这更悲哀的事情吗?最可恨的是,有人把阿Q精神转化成为一种“现代意识”,说其具有调整心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这样的学生并不是少数人。可见,鲁迅先生所言人死了之后的所遭遇的那种难堪就在现实中上演:该吃人的照样吃人,该阿Q的照旧阿Q,该启蒙的仍然在启蒙,概不接受启蒙的依然概不接受,“看客”们依然伸着鸭一样的脖子在看热闹,被看的依然故我地被看着,离开的即使归来也终究要离去。从前以为离开的永远都回不来了,其实比这更强大的事实是,即使想回去也永远都回不去了。鲁迅先生常常思考“……以后”的事,比如娜拉走后、死后、革命胜利以后等等,对于死后,鲁迅先生这样说,埋在黄土里,肉身已经死了,但是灵魂和感觉还在,于是,木头的独轮车从头顶压过的时候,虽不疼痛,但是仍能听见自己骨头咯吱吱被碾碎的声音,又过了一会,土里的蛆爬过来,在他的脸上借过,细弱的爪子把长在脸上的汗毛分开,在中间辟出一条路,它放肆地走着,似乎在向死了的人示威,如果它喜欢,还可以伸出来黏黏的舌头在死者的眼睛上舔两下。鲁迅先生何以能如此深刻?活着是没有什么乐趣的,从来如此,但是死则死矣,何以死后仍然要忍受如此不堪的世界?那么,一个人,到底该怎样活着,该怎样死去呢?提出这样的问题,提供有代表性的研究论文和著作让学生去阅读,在课堂上实施研究型的教学,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懂得鲁迅是青年人最好的朋友,最善良,也最可敬。#p#分页标题#e#

从而明白自己的使命是接过鲁迅先生未完成的启蒙任务。鲁迅先生是痛苦的,他是一个医生,能够看出来世界上最难确诊的病,却无法给出治疗的方法,他主张”韧”的战斗,绝望的反抗,最后也不得不颓于无力,“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他孤独,经常彻夜难眠,累极了才能在阳台的水泥地上躺一会儿,算做休息;他悲伤,只能在沉默的爆发后死亡。鲁迅先生死的时候只有七十四斤体重,留下无边的意义在尘世,又被尘世痛痛快快地消解了他无边的意义。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如果单凭着教师的热情去告诉学生鲁迅先生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绝对是效果不大,只有让学生具体地去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再由教师来带领他们进行文本细读,去体会鲁迅先生的作品的情节结构模式背后蕴涵的深刻哲学和现代意义,才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从而达到真正教书育人目的,用审美的力量来感化人。

研究型教学方法在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的运用具体实施办法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1.在上课之前就让学生参照以往的文学史教材和各种资料了解了作家是在怎样的个人和社会生活环境中写出作品的,对文学思潮流派的发生原因和经过,包括作家的个人命运遭际。学生想上好这门课就必须做好准备而来,因为课堂上不会在不太着力描述新诗发展线索时兼及具体作家及其重要作品,这些都是要学生自己去预先准备好的,客观上加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2.在课堂上的讨论充分发挥他们对文学史的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使他们在学习阶段就培养分析问题的意识,学会将问题分解,了解问题间的相互关系。因为许多文学史外部的构成因素如文学与其外部的社会的各种关系,如出版、市场、经济和各种社会制度并不能为文学的审美自身提供新质素,课堂上就不必要讲述了。在课堂上,教师的讲授重点是要突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演变的脉络的文章,借助学术性的论文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学术性。这样把主要精力放在探讨中国现代文学在发展过程中,如何通过其自身的历史体现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及其寻思,这才是更有意义的文学观照。

3.在课堂上教师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注重的是教学质量上的学术深度。在现代文学教学中要让这些新读者了解和检验现代文学创作中的问题和发展状况,以期待让曾经活跃于文学史上的那些作品能够在具体的解析中获得更多的意义。活的文学必须体现作家的巨大精神和探求动力,以此给读者以一种精神传统上的传承,所以为了这个崇高的审美目标,很有必要让学生在文学作品解读中体会人性自身的力量和理性,弘扬人文精神。

4.研究型的教学会帮助学生把当今世界科学的发展与我们教学的不协调越来越多地弥合起来。研究型教学方法就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因为他们在走出校园或者面对人生的时候已经具备了解决问题的自信和能力。

三、研究型教学方法在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应

注重的四个问题对于高校教学而言,仅仅了解知识、理解知识的含义还是不够的,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使他们在学习阶段就培养分析问题,将问题分解,了解问题间的相互关系和树立研究型教学,简而言之,就是研究功能与教学功能密切结合的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变成发现、理解、评价和应用知识的主动参与者。在课程教学中给学生研究式的学习训练以及将学习与发现和探索过程相结合的机会,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与终身学习的能力[2]。使学生的角色发生转变:从被动接受到自主学习;使教师的作用发生变化:从讲授到引导。而这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课前准备好问题,保证课堂实施高效的师生互动。

1.注重精读性。教师要选择出具有高水平学术价值的资料给学生课前阅读。总体上选择出来的文章要具有权威性、典型性、文学性、注重方法论。也就是说课前所选择的供学生阅读的论文在诗歌研究中具有代表性,角度新颖,视野开阔,富有原创性;议题在诗歌研究中具有典型性;并且所选论文要注重抽象理论都与具体文本圆融整合,能够借助理论提升欣赏的高度,但是不能因此损害文本的文学丰富性。最后文章在方法论上都能提供丰富的范例,能够启发学生在今后的科研实践中掌握在论题选择、思路流程、理论运用和书写形态上的创造力。例如,在穆旦诗歌的教学中,教师为了得到大多数学生对研究型教学的认可和响应,需要做很多的课前准备,选择出具有高水平学术价值的资料给学生课前阅读。总体上要求所涉及的作品都是名家名篇,研究者本人或者与穆旦是同期诗人,或者是在穆旦诗歌研究中具有代表性,角度新颖,视野开阔,富有原创性。

2.注重实施性。要求学生课前一定要认真阅读相关的背景资料,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包括新诗发展线索时兼及具体诗人及其重要作品,这些都是要学生自己去预先准备好的,更重要的是,强调要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参与到讨论中来。课后要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想象、推测、讨论,并且去跟踪查阅新知识,极大地发挥创新思维。

3.注重参与性,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提倡一种平等尊重态度,教师和学生利用大部分的时间来进行讨论,使冷冰冰的文学史讲述变成了活跃的思维空间。还是拿前面的关于穆旦的诗歌教学为例,到了真正的课堂上,教师的讲授重点是要突出研究中国新诗发展演变的脉络的文章,借助学术性的论文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学术性。在每个知识点讲解上,通过营造具有文化气息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研究型教学实践中注意对研究型的论文进行阐释,除了介绍相关作者和文章的出处,还要对文章的视角、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行文思路及其优缺点进行分析,要让学生了解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的方法,就是要在具体的学术文章中受益。而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提倡一种平等尊重态度,大致的思路就是由教师或者一些学生来主讲,然后留出大部分的时间进行讨论,这样就使冷冰冰的文学史讲述变成活跃的思维空间。同时培养宏观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推荐延伸性的阅读材料,提出问题让学生课后思考。

4.注重前沿性。在每个知识点讲解上,教师尽量介绍每个诗歌流派的知识点研究的前沿以及应用前景,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研究前沿。总之,研究型教学方法在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应用的目的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并在课堂上慢慢地唤醒他们对文学的爱好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