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美术中的线造型应用

幼师美术中的线造型应用

 

线条,是造型艺术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由于它的种类、形态、特征等异常丰富,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作为基本的视觉形式语言,它用来表现物质实体的结构,并贯穿于艺术幼师班基本技能训练中;同时它又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保罗+克利曾提出“用一根线条散步”即指出了它可挥洒“胸中逸气”的无穷乐趣。在美术教学中面对毫无基础的幼师班学生,如何在较短时间内让她们把握好线的造型,是值得思索的问题。通过不断摸索积累,笔者总结推出了线造型“三步法”,即:第一步,感悟线的特性;第二步,找寻线的魅力;第三步,投入线的表达。将其运用到幼师美术教学中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线造型“三步法”的诠释与意义   感悟线的特性是学好线造型的前提。线的特性表现在其形态与情感两方面。美术中的线不同于几何学中的概念,它的形态实际上是一条很窄的面,在画面上还指画的轮廓,各种工具画成的轨道和连点所成的细长形象。同时不同的线会传达不同的信息,具有情感调节功能。德莱顿曾说过“,最好的技巧都包含有放松、兴奋、情绪和乐趣”。   幼师班学生均为女孩子,情绪波动大,不太善于控制;易凭自己喜好左右学习,对前途没有清晰的把握,接触线造型之初普遍有畏难情绪。这时,只有激发其兴趣,使她们充分感悟线的特性,将她们轻松导入轨道,才有可能让她们今后全身心投入。   找寻线的魅力是把握线造型的丰厚源泉。学生对线条的微妙感受和体验,为幼师美术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找寻线魅力,吸取线的精髓,挖掘线的内涵,则使学生从外界获得对线条正面的肯定性的评价。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先人就在岩石上用线记事了。无论是绘画还是工艺,都能找得到线的踪迹,书法更是典型的线条艺术,且极为讲究线所传达的气韵“。运笔的轻重、疾涩、虚实、强弱、转折、顿挫、节奏、韵律,使净化了的线条如同音乐旋律一般,成了中国各类造型艺术和表现艺术的魂灵”。   以线造型比模仿性的写实语言更有表现力,更为自由,它既是人类最古老的绘画方法,又是最具现代意识的视觉语言。线造型的丰富悦目的形象可以使学生的体验更为深刻而全面,吸引她们释放创作的欲望,并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充满信心和激发其更大的创造力。   投入线的表达是实施三步法最为关键的一步。以感悟和借鉴作铺垫,除了精神上的提升,更是为了更好的实践,亦即投入线的表达。当线融入一定的状物意念时,线与线之间就有前后位置的差异,刚柔、虚实的变化,节奏、力度的区分等等,表达出来可以有多种途径。而幼师专业学生以后工作面对的是儿童,儿童思维不成熟,想像力丰富,有自己眼中的世界。现在儿童美术教学日趋完善,已由以往的临摹抄袭逐渐向创造性开发智力发展,也为幼师专业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学生必须具有开放性思维能力,同时用心思考,并采取多种训练渠道和方法,才能产生与线性相统一的线感表达。   二、线造型“三步法”的运用   感悟线的特性   感悟线的特性首先应引导学生认识在其形态。线不是单一的,它有刚柔曲直之分,它的特性折射在自然界及人们生活环境中,更具有极为丰富的形态。在引导学生进行类型不同的线条描绘的行笔过程中,笔者尽量将其思绪牵到自然牵到生活之中去,或直接带到课外环境中体验,并要求学生课下利用各媒介广泛收集关于线形态的有关图片,尤其是有新意的图片。   只要稍具慧眼,就会发现一些不引人注目的物体往往蕴涵了线的某种空间或气氛。路边高耸的楼房,岸边低垂的杨柳,构成或直或曲的线条;山石有纵横的肌理;蚂蚁搬家也会显示有趣的线型,等等不一而足。可以说线的视觉感受是无处不在的,应尽可能让学生体会其作用,挖掘其美的内涵。   其次是认识线条表达情感的丰富性。最有效的是作联想训练。如在一次上课前,笔者在黑板上画了几根规整的线条,又绕线团样的画了一堆乱线,并命名为“课堂秩序”,学生一下指出一幅表示纪律好,一幅表示纪律差,且兴趣盎然。由此可以轻松拓展线的情感性,水平线平静开阔,可联想到地平线;斜线会给人以动感,如猛烈的阵雨;直线阳刚气足,象男孩性格,如电线杆;而曲线柔软优美,富于女性气质,如京剧中水袖的摆动,运动操带的韵律等。   单画一条线是枯燥的,但情境的融入则不仅使学生了解了线的形态与表达情感的丰富性,避免了千篇一律的教条化线条,更激发了其兴趣,使其美术潜能处于活跃的状态。由于各人的气质性格及审美取向不同,更能找到适合自己个性表达的线条“。线条似乎变活了,唤起了各种新的关于自然的概念;例如一棵树的枝条显示出生命的纪录;一个人或一只动物的结构同样显示出发展的阶段———生命的时间,所以你看到了对线条及其意义的思考”。   找寻线的魅力   笔者试图引导学生在古今中外优秀作品中寻找线的魅力,体会不同艺术家的功力、个性风格,以及由此产生的线造型的多元性与丰富性。   这还可从东西文化差异入手进行进一步分析:中国画极为重视线的韵致和力度,它表现的是经过画家概括的形象,摆脱了单纯形体的界限束缚,而挖掘内在本质、生命感和力感。如高古游丝描如春蚕吐丝,行云流水描则用笔如云,舒卷自如等。   西方艺术中,线则常作为面的压缩依附于形体结构和明暗中,即在构形阶段涉笔成线,以线构形,再进入体与面的分析,以造型因素为主。其中也不泛用线高手,如凡高善用颤抖而扭曲的线作画,配以明亮的色彩让人体会到一种内在的张力。在分析与解读的过程中,笔者开设了“追根溯源”专题,即每次课抽出五分钟时间让一位学生分析她自己平时收集的最吸引她的线造型作品,并谈感受,其线性魅力在哪?能否运用于自己的画面?如何运用?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除了兴趣增强之外,主动学习的能力也大大提高。#p#分页标题#e#   总之,大量的艺术鉴赏可帮助学生逐步认识到线的无限魅力,也可有效提高学生对优秀作品的解读能力,并为学生掌握正确的造型方法准备了前提条件。   投入线的表达   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首先是创意绘画的练习。   笔者尝试让学生学会用不同材质来描绘不同性质的抽象线条,提炼线条的独立美感,表达个人情绪。   通过“涂鸦”可以从无规律的线条及偶然形成的笔墨中寻找具有审美意味的结构,产生直觉感受。   如一次命题为“贝壳之畅想”的课堂上,笔者带了几个贝壳让大家欣赏,并请大家猜测它还有什么形状,同时和大家一起观看“海洋梦幻”的影碟,并体会其情境,讨论看后的感受。并进一步设想:贝壳作为主体有千奇百怪的形状,能不能跟生活联系在一起,用简单线条给它来个大变身(如贝壳式摇篮)?或当它改变生存环境,甚至是非正常的不可思议的环境又会是怎样一番状态?学生思绪极为活跃,画好的线造型五花八门极具创意。当学生以一种更开放的心灵投入时,她们的潜意识便会充分显露出来,从而克服注意力仅集中于一点的单一思考,唤起灵感,刺激图形想象,调动创新潜力。   其次是基础造型描绘能力的练习。学生以后同样面临“教”的问题,故需要一定的写实造型能力才能收放自如。教育家契斯恰科夫曾指出“,永远不要看笔,而要看形,看由线组成的形体,看整个动向和各种关系”,这指出了用线造型的要旨。只有立体地全面地整体地观察,勤动脑,勤动笔,才能更好地把握其内涵而描绘好对象。幼师班美术课时间相当有限,应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其积极性。如鼓励学生树立“十分钟水滴精神”,即每天抽出十分钟画速写,坚持必见效果,水滴终能石穿。以速写加强线造型,是最不需要条件、最方便的训练手段,一笔一本能随时随地进行。同时每周挑选部分好的或进步快的作品张贴于墙上,附上点评或平时收集的速写优秀作品,并适时举行比赛。学生积极性大大提高,进步亦快,这样不仅纪录了生活素材,且锻炼了学生用线造型的能力、对形象的敏锐观察能力、提炼概括能力及动中取神的能力。   其三是拓展线素材的练习。前面都是平面造型描绘,其实只要稍动脑筋,还可利用生活中的线材做作品。如棉线、毛线、塑料管、纸条、火柴棒、牙签等都可以变废为宝,充分加以利用。线材运用于立体造型中轻快且富于空间感、速度感,利用剪、贴、缠、绕、转、折、编、粘等手段,可大大拓宽线的表达空间,使学生在线造型中更为游刃自如,经过巧手加工,化腐朽为神奇,变成众多具有极强审美价值和和实用价值的装饰品和日用品。   三、小结   经过不断摸索,在线造型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体会到了学生成长的乐趣,并越来越发现“,用一根线条散步”让人回味无穷。笔者认为线造型“三步法”可以培养学生更为宽容的美术态度,更为自觉的创新意识和更为丰富的审美感受,让其充满创造精神,如果这些与技能技巧训练达到一种更为协调的状态,我们的幼师专业美术教学必将有更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