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造力的升华论述

艺术创造力的升华论述

作者:梁智龙 单位: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艺术思维是发散式的,它不同于逻辑思维的严密性。艺术思维最大的特征是跳跃式、非空间性、非时间性。这种跳跃性的艺术思维,来源于艺术家对于视觉艺术的广阔性和包容性的认识。世间一切能够被我们眼睛感知的物象都可能成为具有美感的载体;艺术家的职责是发现美,并通过艺术手法创造美。一切自然存在的物象都有可能成为艺术家的道具,艺术家创作艺术的手法也必然是多元化的、跳跃式的和非常规的。特别是在后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下,艺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广阔性和包容性。当代视觉艺术家已经不安分于静态的平面作品和具象再现,他们把艺术变成了自由的实验室。装置作品、行为作品、观念性作品、多媒体作品,以及利用高科技呈现出来的综合艺术形式表明:艺术家可以跳跃性地利用一切符合视觉审美的物象作为艺术语言,也可以利用不同时空和不同维度来表达思想[1-2]。

艺术的情感体验是艺术家对所处自身环境和周围世界的认知程度,是艺术创造的源泉和母体。艺术家只有亲自参与到生活和社会活动中,他们才能完成艺术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是暗藏在社会现象背后的,它超越了人类的物质利益,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审美追求,它是人类对于自身存在意义的反思和对于求真、求善、求美的本能需求。艺术家对社会认识越深刻,就越容易接近艺术命题的本源,其作品的创造力就越大。在当代视觉艺术中,艺术家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艺术家从原来的画室画家变成了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并试图改造社会的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他们冲破了历史和自身的束缚,在自由、民主、创新的思想鼓舞下,比以往更加自由地实践艺术创造,作品中呈现的艺术思维也变得更加鲜活。那些以往隐藏在作品背后晦涩的含义被艺术家旗帜鲜明、极端、甚至是宣言式的艺术理念所取代;艺术创造手法亦变得多元而丰富,从抽象形式主义的绝对表达到对哲学思考的观念作品;从单一模式的艺术语言到多元化高科技手法的艺术综合。总之,艺术家的思维从此被插上了自由地翅膀,他们比其他任何时代都自由地实现了艺术的创造,这也正是观念艺术家博伊斯所宣扬的当代艺术的意义所在[3]。

创新的艺术观念成为当代视觉艺术前进的思想动力

视觉艺术家不同于其他职业,他们是利用艺术作品创造视觉经验,传达艺术观念的人。艺术创造力是艺术家的生命。艺术家通过艺术形式表达对于世界的认识和看法,艺术便有了存在的意义,而艺术作品又是艺术思维的承载和表达途径,是艺术观念的完美物化。纵观艺术史中那些有成就的艺术家,他们的艺术观念必然是创新的和迎合时代方向的,他们是对未来提出追问的人。而艺术观念的新旧,决定了艺术家自身创造力的强弱。那些具备革命性和批判性思想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也一定是最深刻最彻底的。在视觉艺术史的不同时期,标志性的艺术家及其艺术观念会引领后世几代人的审美追求。这些例子屡见不鲜:早在中国的魏晋时期,六朝三杰顾虎头、陆探微和张僧遥就创造性地提出了“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的艺术观念,它直接左右了后世中国艺术家的美学观点及审美追求的形成。到了隋、唐,绘画大师吴道子、王维、张璪等人以“外事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追求进一步影响了五代、宋元以来的中国传统院体艺术之风。五代山绘画大师提出的“神、妙、能、逸”四品无疑为中国文人画艺术风格的诞生创造条件。宋四家、元四家,以及后来的吴门四家、浙派和“四僧、四王”都一脉相承于这些艺术思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浙派大家董其昌以及他宣扬的“南北宗论”和石涛的“一画论”,促进了中国的文人画艺术走向辉煌的顶点,它代表了东方风格的“尚意蕴”的思维方式和艺术表现手法就此彻底形成[4]。

西方艺术文明起源于古希腊,这一时期的雕塑大师波流克列斯、菲迪亚斯等人的雕塑作品,以“数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艺术观念作为他们追求的最高艺术准则,这一理念的提出为后世欧洲的雕塑和建筑艺术发展点亮了明灯。经过黑暗的中世纪,正是以乔托、马萨乔、波提切利等为代表的艺术家们用“宗教之美同世俗之美相结合”的艺术主张为即将到来的文艺复兴谱写了辉煌的序曲。而文艺复兴三杰以“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为艺术追求引领了整个欧洲的文艺盛世。从杨•凡艾克到荷尔拜因,从格列柯到委拉斯凯兹,从提香乔到卡拉瓦乔、鲁本斯,从伦勃朗到戈雅,一直追溯到19世纪的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达维特、安格尔和德拉克罗瓦等人,艺术大师们传承下来的伟大艺术思想,一直为后世艺术家所敬仰和追随[5]。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到当时现代主义哲学和美学的主张影响,西方后印象派艺术家们从对于外部世界的关注转向对自身的情感和观念表达上来;艺术表现手法从写实的再现物象转向了对于艺术语言自身的探索和提炼。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再到今天的当代艺术。这一百年的发展过程中,现代艺术之父塞尚、达达主义代表杜尚、观念艺术教父博伊斯、波普艺术代表安迪•沃霍等人的前卫艺术思想对于当代艺术前进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视觉艺术方式从此走上了两个不同的方向:一个方向是弱化、甚至否定作品背后的思想表达,使艺术趋于纯粹的形式探索,导致抽象艺术的出现。另一方向则是为了强调艺术作品的含义及艺术家的观念性,故意弱化艺术手法的技术第5期梁智龙:浅论艺术创造力在当代视觉艺术中的升华77性和审美规律,强调艺术的平民参与和非精英化,以宣扬“人人都是艺术家”。这一主张的直接代表是波普艺术和贫困艺术流派。正是以这两个方向为主流的影响,使当代艺术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换和更替。一批又一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流派接踵而至,产生,终结,再终结,再产生。这些艺术家的艺术理念为当代艺术开辟了广阔的天空,他们的艺术创造力使当代艺术变得比任何时代都丰富多彩[6]。

当代视觉艺术是现代人实现自我价值和抚慰心灵的精神家园

当代视觉艺术具备如下特征:1.当代艺术家从自我的情感关注转移到关注更多的客观世界,艺术形式也由过去对艺术技法的强调转变为更加注重对艺术创造过程的体验。2.艺术实践形式更趋向于同工业、高科技等现代手段的结合,“综合艺术”成为目前最时尚的艺术实现手法。3.当代艺术家更加关注对新艺术实现形式的探索。求新、求变成为这个时代艺术最明确的象征。4.当代艺术家实现了身份的转换,从艺术家变成了观念的鼓吹者和社会改革者。而艺术也由强调“精英文化”的极少数变成了强调大众参与的平民艺术。正是由于当代视觉艺术的开放性和创新特征,使得它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互相促进,吸取营养。伴随高科技、新媒介、新材料的出现,当代艺术越来越走向与科技相结合。使大量新兴艺术方式得以出现。今天的当代艺术是真正意义上的视觉解放,任何可以利用的手法都会成为艺术家的创作手段。受到波普艺术理念的影响,当代艺术已经从以往的精英艺术走向了大众艺术。“艺术方式无处不在”、“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波普艺术理念,使艺术植根于最广泛的创作源泉之中。当代艺术家强调的艺术大众化、艺术同大众的参与和互动主张,使我们每个人都有参与艺术创造的可能[7]。#p#分页标题#e#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当代社会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人类物质文明日益繁盛。受到价值规律作用,人类社会的价值取向都自觉不自觉地被经济价值所衡量。这一价值取向同时也深深影响了人类的精神活动。特别是全球人口爆炸、自然资源日益枯竭、世界财富分配严重不平衡的今天,世界经济体系比以往变得更加脆弱;经济、科技实力、人才和社会资源的高度竞争,使人类面临日益激化的生存压力。社会生活中的高度程序化已经使人类变成这个社会链条中只能按既定法则运行的一个个零件。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人类使自己变成了物欲的奴隶,社会生产链条的机器,而精神上我们却变得比任何时期都贫乏和孤单。然而作为有思想的高级动物,人类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却从来没有停止。从人类孩童时期,艺术创造就伴随我们成长,给我们的童年带来无穷快乐。今天,艺术创造仍然是化解我们心灵孤独的首选方式,也是放松我们压抑精神和疲乏躯体最好的手段。我们通过艺术行为既释放了现实世界带来的诸多压力,又使自身心灵得以净化。在艺术创造中,人类可以真正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在艺术天地中实现对自由、对“真善美”的美好追求。而艺术活动的创造过程也使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找到了实现自身价值的最佳途径。今天,艺术已经成为社会压力的缓冲器,它的存在也给解决诸多其他社会问题带来可能的途径。当代艺术家们正是利用自己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人类创造了一个自由的精神家园,我们的世界也就变得不再单调孤独,并充满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