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静山的摄影艺术

朗静山的摄影艺术

 

一、郎静山艺术思想、美学观念对当今中国摄影艺术的启迪   郎静山是中华民族第一代摄影家,1892年农历6月2日生于江苏淮阴,由于受家庭的影响,从小就对中国传统绘画很有兴趣,14岁即爱好摄影。1903年进入上海南洋中学预科念书,从师李靖兰学习绘画、摄影、以及暗房工艺。郎静山在20世纪30年代经过艰苦的摄影实践,将欧洲摄影技术与中国的传统绘画六法理论相结合,开创了一条“集锦摄影”的创作道路,并取得极大的成功,因之长期驰誉于世界摄影艺坛。直到1995年以104岁高龄辞世为止,郎静山从事摄影艺术的岁月超过了九十年,这个惊人的数字恐怕是后人很难打破的。他为发展和繁荣中国的摄影事业奋斗了一生,是中国在世界上获得最高荣誉的摄影家。今天我们深入研究认识郎静山的艺术思想和美学观念,将对寻找中国摄影创作新思路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1.郎静山艺术思想的核心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郎静山是一个有思想有个性的摄影家,他内心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属性的认同和再创造,构成了他摄影作品的一种超然气度和独特艺术风格。他的“集锦摄影”创作,即是用摄影拍摄技法以及后期暗房工艺,集合自然界各种物景,选择底片中景物配合于一幅画面之中。再根据画面需要配合成章,舍画面之所忌,而取画面之所宜。朗静山认为:“摄影作品就应该有中国面貌与风格,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为宗旨。”“我做集锦照片,是希望以最写实,最传真的摄影工具,继承融合我国固有画理,以一种善意理念,实用价值,创作出美的摄影作品来。”在这种艺术思想的指导下,郎静山摄影作品所表现出的是空远和虚静,体现出阳刚美和阴柔美的交融,是自然美和与艺术美的完美结合。既是摄影作品又饱含画意,画影相随影中有画画中有影,传神空灵地表达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涵养与精神,闪烁着中国传统文人思想的光芒。朗静山与张大千之兄张善?是好友,并与黄宾虹、林风眠、齐白石等中国画大师均有密切往来。加之少年时又有中国传统国画的基础,这为他进行“集锦摄影”创作道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郎静山以摄影艺术语言为载体,根据中国传统国画意境精神,作品在形式上模仿中国画的写意风格,以丰富的黑、白、灰、影调融神气韵为一体。摄影作品题材、构图形式、表现手法等,都体现着强烈的中国传统绘画风格和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这使他“画意摄影”的名号不胫而走。美国摄影学会会长甘乃第认为:“郎静山先生是以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理念,应用到摄影艺术上的第一个人。”国际上摄影界广泛评论郎静山的摄影作品艺术风格,是最现代的同时又是最具中国文化特色的。郎静山一生热爱中国绘画艺术与传统民族文化,为了能够创作出反映灿烂中国文化的摄影作品,他下了很大功夫研究中国历史画论,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他读遍唐诗、宋词、元曲,能背诵其中的精篇名著。他努力把诗情画意中的文化精髓,融进摄影艺术作品中。他的摄影作品以“真”为本,以“美”取胜,突出对自然景物的个人内心感受,表现出高远、空灵、唯美、伤怀、优雅、朴素的古老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他的“集锦摄影”实际就是利用照相机及感光材料,替代了笔、墨、纸、砚来作画,并成功地进入中国传统绘画写意的精神诉求,使他的摄影作品成为经典的传世之作。因此,郎静山艺术思想的核心在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他的摄影作品是利用欧洲摄影技术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创造性继承弘扬的典范。郎静山作为生活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摄影家,其艺术思想和艺术追求必然受到特定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一个社会的发展状态,都会直接影响一个艺术家思想模式的形成。而一个艺术家的世界观,人生观,社会洞察力,文化底蕴,又决定其作品艺术思想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对郎静山艺术思想及摄影作品的研究使我们认识到,任何一种新艺术表现形式的胚胎,往往都取决于孕育艺术家成长的特定社会环境。取决于艺术家的生活经历,取决于艺术家思想观念和艺术修养,因此,今天我们研究郎静山的成长过程,以及艺术思想,创作价值观念的形成,将对我们继承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有深刻的启示作用。并有助于在新时期努力营造有利于出摄影艺术精品的社会环境,努力营造有利于出摄影艺术人才的社会土壤。   我们从郎静山摄影艺术作品研究中也感受到,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总是在继承与发展传统中形成的,传统民族文化的根基是建筑更高层次现代艺术的必要条件。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具有悠久文明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中国,弘扬民族精萃文化,打造具有时代品位,并占据世界摄影艺术的前沿位置,是当代中国摄影家面临的共同任务。继承与创新民族精萃文化,并主动融入世界摄影艺术,是中国摄影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是摄影事业发展的关键,没有创新,旧事物不会灭亡,新事物不会发展。同时,一定要把握我国摄影艺术发展的正确方向,要清醒地认识到新时期摄影艺术面临的形势和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要站在时代的高度,真实记录我国改革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全面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实现摄影艺术理论和摄影艺术社会应用价值的升华。   2.郎静山美学观念的精髓是将欧洲摄影技术与中国传统绘画意境的完美融合   美学观念是艺术创作中的根本性问题,它也是一切技术问题与艺术问题的精神归宿。摄影家主观认识和美学观念的形成,是来源于时代的整体对艺术家个体的作用。因此,时展的因素造就了摄影家的美学观念,摄影家的美学观念及创作热情在适当的条件下,就会如岩浆汇积并通过寻找一种适合的表现形式渠道而爆发。郎静山作为东西方文化与艺术交融的开拓者,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自己内心的美学理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他把摄影作品作为一种自身世界观的呈现与情感抒发方式,并体现了中国美学观念中的核心道气。他通过感受体验青山绿水、竹林村舍、山林小道、小桥流水、人物、花鸟等大自然物象,运用娴熟的摄影技巧,再造化为属于自己理想的摄影艺术表现形式。从而完成将欧洲摄影技术与中国画写意意境的完美融合,创造了一个完美主义者的理想美学观念神话。摄影艺术是一种视觉的经历,是被摄影家美学观念的激情和表现欲望所驱使的,它能触发摄影家思想萌动和情感波澜,从而酝酿出创作的意念和主题。而摄影家通过由美学观念形成的心理感受,结合摄影专业技能、实践经验,再经过理念加工创作出新视觉画面。这种新画面构成的视觉表现,则是发自摄影家内心生命感受的表达。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应该是将完美的艺术元素符号,构建在摄影技术技巧之上的,既让欣赏者体验到完美的艺术享受,又与摄影家达成思想情感上的共鸣。#p#分页标题#e#   郎静山摄影作品中创造的中国传统写意水墨画风格,是以结构画面与创造新的艺术元素符号为突出特点,是对新艺术空间次序的寻找与开拓做出的选择。而这种结构与创造,既深刻反映出摄影家生长故土的民族情结,又体现出郎静山内心深处的中国传统美学观念的视觉表达。摄影艺术是通过塑造瞬间典型视觉形象来把握现实的审美活动,摄影艺术作品具有特定的美学品格,并凝聚着摄影家审美情感。摄影艺术既是感性的和直觉的,又是理性的和思维的,是在实践基础之上感性认识与理性思维的统一。郎静山摄影艺术作品反映出的是,具有超越物我,超越时空,超越功利,是心灵纯真的流露,是美感的极致状态下的高峰体验。他的作品无论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人物、花卉等都令人陶醉,发人遐想,激人思索。每一幅作品都显示出他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体现出他追求美感,追求理想精神境界的大家风范。以致后来的一些美学家在评价郎静山的摄影作品时,将其称之为中国文人画的延续,以及中西文化融合的代表人物。中国传统美学是非常注重对客观自然美的认识和再现的,郎静山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将外来摄影文化吸取精华为我所用,创造了更接近中国自然和社会本质,易于解读的摄影艺术视觉语汇。他在摄影视觉审美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重大突破,也使摄影艺术具有了东方美学品格和特色。   郎静山认为:“摄影作品如果不是出自艺术家本身的原动力,那么不论如何努力,还是会沦为他人的文化殖民地位。”这就是他要极力恢复与宣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初衷,这也正是我们民族发展所必需的文化内核。郎静山根基于自己本民族传统美学观念所孕育出的平凡想法,最终创建出了不平凡的伟大成就。郎静山在世界摄影艺术之林中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和美学观念,以及他近百年的不懈努力和求索精神,无论对我国还是对世界摄影事业都是一种伟大的奉献精神。郎静山为我们做出了光辉的榜样,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二、郎静山创作道路对新时期中国摄影艺术创作的借鉴意义   郎静山将欧洲摄影技巧与中国画理融合为一的“集锦摄影”创作道路,体现他了深厚的民族情结,和本身本具备的深厚中国画造诣与修养。无论展示出这一摄影艺术特征的精神内涵,还是对传统文化样式创新的摄影艺术表现手法,对当今中国摄影艺术创作都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突出体现在以下两点。   1.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摄影是一种精确复制客观对象的技术手段,摄影的最大特点是记录社会生活。但社会生活本身并不是艺术,只有把社会生活当作素材进入艺术创作,才能成为艺术作品。摄影艺术要求对社会生活整合、提炼、加工,融入摄影家思想理念,在生活中发现和塑造典型艺术形象,达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郎静山在摄影艺术创作中,深入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将现代摄影技术与中国的传统绘画六法理论相结合,创作出轻灵飘逸的中国画水墨写意韵味风格的摄影作品。形成天人和谐的自然审美观。表现出自然美、社会美,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他的摄影作品有深刻的哲理和内涵,象征而又恢弘博大,这些都体现出郎静山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作原则。郎静山的摄影作品以表现山水、花鸟、人物风情题材居多。他之所以钟爱山水,除喜爱国画山水深邃之美外,更因山水源于自然美,适合将动态的中国山水画表现手法,移在静态的摄影画面之中。郎静山摄影作品虽是名山大川的写照,但与实际景物并非一模一样,很大程度是摄影家对自然景物的印象。   郎静山用“集锦摄影”创作方法,用散焦点透视方法经营,将不同地点的山,不同特点的云,将不同环境的花草树木集中在一起。他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前景,中景,远景,构筑理想画面景观,所成之画幅,构成一幅完整而具有典型气势之景像,取得非一般镜头实际拍摄能获得的画面效果。郎静山摄影作品风格是写实的,但内容却是主观的,超越了镜头前自然的真实,实现的是镜头真实背后的艺术真实。郎静山摄影作品以黑白居多,他善于把丰富多彩的大自然概括提炼为黑、白、灰的世界。画面以各自淡浓的取向入影。他的作品艺术表现力得益于暗房技术丰富多变,细致入微出神入化之功,以及对光影、点、线、面、构图等摄影艺术语言的运用与追求。郎静山擅长通过以纪录极其普通、平凡、简单的自然场景,去揭示人类生存的本质,去表现歌颂社会及自然生活中的真、善、美,揭露和抨击假、丑、恶现像。纵观郎静山的摄影艺术作品,即使在对山水,花、鸟等纯自然的客观物象的观察认识和表现中,也能做到与人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相联系,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他的作品无一不是用思想和情感在生活中浸泡过的艺术产物,又无一不是对自然生活进行高度艺术概括提炼的结晶。   摄影艺术作品有其一切艺术形式的共同特征,而这种特征在于揭示或解释其艺术个性和艺术美之所在。摄影艺术美的生成不能仅具备特定符号型态,还涉及到多维的思想认识结构。表示现象的作品形式和表示思想精神的作品内容,存在和意识,现象与本质,如同两个发展系列。在这些深刻的矛盾变化之中,作品才能获得有价值的平衡。摄影艺术创作直接传达了摄影家对自然生活的感受,以及对生命的洋溢和智慧的迸发。摄影家只有源于生活,不断探求吸取大自然的营养,才能产生高于生活的摄影艺术作品。我们当代摄影家应该学习郎静山的创作精神,用对生活的真诚,用自己的智慧,用真实的情感,用扎实的技艺,创作出反映出具有时代精神的优秀摄影作品。   2.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摄影艺术创作道路是艰苦漫长的,要创作出优秀的摄影艺术作品,摄影家就必须到生活中去向大自然学习。从大自然中吸收营养吸取精华,理解它,消化它,丰富它,选择题材及并确定适当的表现形式。形式和内容是相互作用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必须适合内容。当一幅摄影作品内容和形式都相对完美的时候,这个作品就可以被列为了经典。郎静山采取“集锦摄影”创作方法,克服摄影机械描摹客观自然对象的局限,集合多张底片有用之景共冶一炉放大而成。从画面布局,影调控制,取散点透视等,不拘泥于一时一地之景而采诸多景物,不求实景实意,而取意境深远幽静淡泊之旨趣,使其摄影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融合,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p#分页标题#e#   郎静山认为摄影作品要做到:“画面上的结构与层次有艺术性,相片本身内容具有深刻的意义,要做到余意无穷。”在创作实践中他正是努力实现这样的目标,无论拍摄何种题材的画面,他都会以细腻的构思,用符合内容的精练笔墨形式写出。他的摄影作品能沟通观众的感情,唤起内心的共鸣,引起对人生无限的联想。其中的蕴涵如同我国古代诗歌,语言精练,格调高雅,深刻感人,而又意味无穷。同时,他的摄影作品流露着真切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又是十分含蓄的,其中有对人生的思索、对生活的讴歌、对乡土的爱恋、对未来的向往,以及离愁别绪等等。《春树奇峰》是郎静山第一幅入选国际沙龙的集锦摄影作品,是表现黄山景色的。   此作并非实景实意,而是将所得之局部,加之人意而组合,并经过雕琢而复归于自然。根据黄山“树怪、峰奇、云阔”之特点,选择若干局部拼接放制而成。创意构思平中见奇,近取其质,远取其势,使画面景物之间形成相互为美的密切关系,充分地体现出峰峦浑厚,草木华滋的艺术风格。《湖山揽胜》是郎静山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大师运用中国画山水的构图方式,巧妙地运用在集锦作品上,从画面最右边的凉亭老翁远眺层峦云雾,到近景的奇石丛树,左边的孤舟,远处的村落及湖边倒影,使我们看到那种田园景色,感受到牧歌式的画面意境,作品就如同大师一生胸襟开朗,宁静与世无争。1934年《晓汲春江》是以三张底片集锦而成,给人以宁静单纯的感觉,是营造轻逸气氛的最佳作品。画面景物间以暗房曝光来融合整个斜线构图,近的树景底部以遮光之手法使其淡化,而能融入整个作品浅淡空旷的感觉,线的延伸,直到右上方的小山头,中间的岸土与近树相叠处,显出广阔鸟瞰的视野。而逐渐淡化的连山山脚又以遮光手法制造,感觉上形成无限的空间。1933年《临流独坐》是由山石树木与瀑布围绕而成的水潭,观者的注意力很容易会被不同层次的山石树木雪白的瀑布所吸引。作品的中央有一人状似正在安宁地享受听瀑之乐,而人的面前有一个水潭,这就是一个可以忘我的地方,意味着作者望清静远离烦扰尘世的情怀。1955年《蜻蜓知绿草》通过对生活深入而独到的观察,去粗取精,以巧妙的艺术构思,十分注重细部的刻画和描写,着重于表现出生活中的万物之情。使作品以概括提炼的笔墨,营造出动人心弦的意境和艺术效果。我们从以上郎静山摄影作品中感受到,他继承了中国画的立意精神,表现出一般只有中国画意境才能表现出的幽深与宁静的气韵。   他的作品是写实的,但内容却是主观提炼的,它超越了镜头真实,画面呈现的是他内心对大千世界的整体印象。他的“集锦摄影”其实是在相纸上作画,暗房就是他的画室。他的暗房技术丰富高超,从感光、遮光,到拼贴、合成挥洒自如,所有材料都是他的创作工具,所有的可能性都是他的创作精神元素。郎静山曾一再强调他的“每一帧成功的艺术作品,都是在窒闷黑暗的冲映室中的心血与结晶”。他努力把自己对时代对人生的感受,把崇高的审美理想,通过完美的表现形式融进了摄影画面中。结束语朗静山摄影艺术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宝贵财富,他以一种恒久时间性的存在和坚持,为中国摄影艺术获得一个气势恢弘的历史语境。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作品艺术价值,他的历史地位将逐渐变得更加醒目清晰。我们应学习他的艺术思想、美学观念,创作道路,使摄影艺术与审美理想,与整个中华民族积极向上的精神相呼应,让中国摄影艺术在世界影坛上树立更新的界标。   世界进入21世纪,伴随着数码技术的普及、影像传播和电脑网络的蓬勃发展,新的摄影视觉文化正在生成。作为世界文化交流的一部分,摄影所传播的图像文化信息,将更加显示无与伦比的活力,将发挥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作为东方文明的发祥地,是东方文化艺术中心。中国摄影艺术也必将在世界摄影领域展示自己的亮点。摄影艺术和时代科技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摄影作品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精神与面貌,又是一个时代的历史见证。中国摄影必须在时展的前提下,借鉴外来优秀艺术的有益营养。同时,我们应立足于民族文化的坚实基础,注重摄影在中国本土发展的新视点。从郎静山摄影创作所形成的价值观延伸出去,研究当代中国摄影艺术的走向和发展趋势,寻找对中国摄影具有借鉴意义的创作新思路。总之,今天我们研究郎静山艺术思想、美学观念及创作道路对当今中国摄影艺术的启迪和借鉴意义,将把摄影艺术推向更高的与科学现代化相结合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