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对英语朗读学习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英语朗读学习的影响

 

一、解读信息技术   认知论语言学家(Tomasello,2003)认为,儿童的语言发展是天生能力与客观的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的语言发展依赖于对周围世界形成的概念以及与周围人的交流。这就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虽然没有交流英语的自然环境,但教师可以建立模拟目的语环境,并在其中设计面对面的、有具体交际目的的交流活动。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恰好为教师教学改革的尝试提供了契机。多媒体教学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将数值、文字、动态图形、声音等有机结合在一起,让传播信息者和接受信息者相互之间有信息的实时交换,为学习者,特别是外语学习者提供难得的真实情景、真实的语言。正如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在谈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决定和工作部署中明确指出:小学英语的开设,一个非常大的特色就是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上有新的突破,特别是要把现代网络技术运用到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来。   二、信息技术提升小学英语朗读教学水平   笔者认为,利用网络等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结合,能带来培养语感、规范语流、增强信心三大优点:   1.帮助学生在形象理解中培养语感。语感来自个体语言和言语实践,是语言和言语训练到一定程度时形成的。良好的语音语感是在语言环境中熏染出来的,而不是从眼睛看到的字符中学来的。传统的语言输入主要来自于课堂和课文,而且缺乏语言环境的支撑。在这种情况之下,教师利用一些非自然输入活动,如朗读,想象等方式,帮助学生通过形象思维在头脑中建立起一幅形象生动的画面,助其对课文能有更形象地理解,同时在朗读中建立英语词形、声符、语义和内涵之间的联系。   虚拟、丰富多彩的网络环境恰好打开了教师与学生们想象的空间。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将教学内容重新编排、认真筛选,事先编制好教学内容和程序,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使教学节奏明显加快,教学密度增大。因此,就能从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压缩出时间来进行大量的口语练习,使学生们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时间。另一方面,多媒体电脑的交互性和智能化,也成为医治中国学生“哑巴英语”这一通病的良药。学生们不仅可以和多媒体电脑设置的虚拟人物对话,还能依据电脑的评判(包括语音、词法、句法甚至习惯用语)修正自身的错误。在信息交互的过程当中,学生不只是知识的接受者,还是教学主题的参与者,他们能主动表达自己的思想,积极介入到教学活动中来,这些对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更为重要的是,结合每一课的课件中的跟读、模仿、问答练习、角色扮演等交互式训练,给学生提供练习材料,让情景的设置配合情景活动,为学生提供想象空间,创造进一步理解语言的条件,将所学知识变为己用,讲出来,让他们有开口的欲望,并真正说出口,进行语言交际,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形成流畅的语流和悦耳的语感,使学生对英语语言更有敏锐感觉,表达更流畅。“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千古名言就是非自然输入能培养语感,促进理解的佐证。   另外,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学生反复模仿、朗读和背诵,多次体味英语课文,不断地直接受到范文规范、地道、优美、带有英语文化色彩的语言文字熏陶,在大脑皮层就会留下连贯的、系统的、符合英语语言习惯的痕迹,这样大脑不仅能易于摄入言语,也能有助于言语输出得更流畅、正确。   2.提高学生在英语语言表达中流利与规范程度。汉语的发音系统与英语的发音系统区别甚大,汉语语音语调对学习英语语音语调的负迁移远大于正迁移。在这种情况下,朗读训练是帮助学生获得正确语音语调、提高语言流利程度的有效教学手段,能有效训练学生发音器官适应英语发音的需要。1996年,文秋芳说过,“中国人的发音器官和嘴里的运动肌肉都不习惯于英语的发音。如果不通过朗读,就无法训练嘴部肌肉的运动,很可能心理知道某个词,甚至能拼写,但舌头就是不听使唤,说不出来。”   学生英语朗读得好与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示范。这是给学生“先入为主”的朗读音调印象。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十分注重范读和领读。授课前,教师最好先自身调整音调,尽量与标准音保持一致。在自身(或音带)范读、领读时,教师可配以手势表示升调、降调、重读等,加深学生的理解。以后还可指导学生在课文上标音调符号。但由于我们教师也是英语学习者,为了最大限度地向学生提供正确、地道的英语学习模式,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化视听手段,通过有目的的任务活动设计,如选择有节奏的歌曲、韵文(chan)t、动画片段等原汁原味的语言材料,提升学生对英语口语的敏感度,使得零散、难以理解的文本知识直观化,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发音习惯。   无限的网络空间同时也为这种教学构思和学习方式提供了最大的平台。例如:在英语课前的几分钟,教师播放从网络中下载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简单易学、节奏鲜明的儿童歌曲,或是朗诵一些琅琅上口的英语小诗,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英语的良好境界。抓住这一时机,教师又在开始上课时的五分钟之内,对学生进行语音训练,充分利用录音设备,多听标准的语音,让学生在语音的学习中,感知语音的优美、语调的流畅,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再如,平时我也经常上网或从其它英语教师博客中,寻找一些有关儿童英语学习的资源,并把这些资源应用于日常教学,同时还教给学生一些寻找学习资源的方法和给他们提供一些好的英语学习网站,让他们在相关网站中体会原汁原味的英文原版故事或卡通片,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知识获得的广度,又有助于学生增进对所读材料的理解、诊断默读中存在的问题、增加词汇量、提高口语水平等。   3.改造语言环境,突破心理围墙,增强自信心。在语言学习中,语言习得能力与生俱来,其外化形式是语音,如果儿童发音不好,在同学面前暴露自己的“缺点”,就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消极影响。课堂教学中总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有一部分优生爱发言,讲起英语来很流利,而另一部分学生则由于受心理因素或表达能力的限制,常常“沉默”。久而久之,成为课堂上的观众或陪客,大大影响了他们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p#分页标题#e#   针对这种情况,网络等信息技术恰好为学习者创设了一种相互交流、合作学习的良好环境。学生可以与教师发生交互作用,学生之间也可发生这种交互作用,这种交互式的教学方式加强了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交流,有助于学生学习动力的提升和自信心的增强。   如:在网络课堂(语音课),有些素材需要学生从老师指定网站寻找材料,小组讨论后汇报。我常常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与乐于助人的尖子生在一个组,指导他们共同分担搜集材料、整理、角色分配等组内责任。在朗读方式上,采取个别与个别、集体与个别、集体与集体、连锁操练等类型。那些素材中人物个性对比鲜明的课文或对话,建议其组将个人朗读和集体朗读相结合。个人朗读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口语练习机会,而集体朗读又可以为胆怯害羞的学生进行大声朗读提供良好的机会,以营造一个积极、活跃的群体参与氛围。让每一位学生知道个人学习的成功与他人学习的成功是密不可分的,以此激发每个成员积极参与,互相帮助,谁也不能袖手旁观。让学困生感受动手操作的快乐,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并乐于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再如:在语言学习正式教学环境(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加强整合教学资源,如单元内容与朗读教学结合、与语法教学结合,并作为单元话题的内容延续。这些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整合策略可以使课堂预设空间更大,生成空间更广泛,而且也能够使课堂任务完成呈多元化趋势,也为每个学生个性发展创造空间,使其语言实践、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扩展和延伸,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   三、结束语   大量课堂实践表明,朗读等非自然输入对小学英语学习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对词汇习得、语感培养、语言的流利与规范程度的提高作用尤为显著。实践也表明,不断摸索利用网络等新的、适合学生的训练方法,帮助提升学生英语朗读的品位,提高学习的效率。网络等现代化教育技术是英语朗读教学的有效补充,是现代英语教学的科学配方之一,所以我们在探索新的教学理论与方法的同时,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从而有效地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