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启示

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启示

摘  要:我们党的光辉历史,就是一部为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奋斗的历史,一部关注民生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演变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是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初成时期;二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是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在曲折中发展的时期;三是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六大,这是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大发展的时期;四是党的十六大至今,这是党高度关注并着重解决民生问题,人民生活大大改善,民生建设上升到体现以人为本、追求幸福感的新时期。我党的民生经验值得借鉴:一是必须始终将人民群众作为改善民生的主体;二是必须始终将发展作为改善民生的基本手段;三是必须将改善民生贯穿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四是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民生建设实践;五是必须将体现以人为本,提高群众幸福感作为民生建设的归宿和目的。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民生思想   经验

    回眸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史,就是一部为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奋斗的历史,是一部关注民生的历史。无论是在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重要位置,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工作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是一个有着丰富内容的思想体系,体现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与实践中。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考察和梳理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发展历程,探讨中国共产党服务民生的经验、教训及启示,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历史演变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初成时期。这一时期,党根据中国革命的参与主体是农民的现状,紧紧抓住土地分配等民生基本问题,形成了“人民翻身做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思想。

    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从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入手,针对封建的土地政策,响亮地提出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使农民从封建的土地关系中解放出来。根据地的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上有了改善,农民成为我们党早期革命的坚定支持者和拥护者,有力地调动广大农民参加和支持革命的积极性,为革命胜利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在抗日战争时期,为充分调动各个阶层投身抗战的积极性,支持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了“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及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1937年8月,洛川会议明确地主以减租减息、农民以交租交息作为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并将此内容写入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减租减息”政策,符合全民族共同抗战的需要,对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除了土地政策,党还提出了很多改善民生的政策和思想。1942年2月,在《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一文中指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我们的第一个方面的工作并不是向人民要东西,而是要给人民以东西。”为使税负建立在合理水平上,中国共产党还采纳了边区政府议员李鼎铭先生的建议,实行“精兵简政”的政策。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提出党进行革命的民生目标,他说:“我们这个队伍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为抓手,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1947年召开的全国土地工作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通过,使广大群众分到了土地,扫除农村中的封建关系,充分调动了农民参加革命的热情。同时,党还高度重视减轻人民负担。在《以自卫战争粉碎的进攻》中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使自卫战争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同时又必须使人民负担较前减轻,使我解放区人民虽然处于战争环境,而其生活仍能有所改善。”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为解决民生问题创造了根本的政治和经济前提。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在曲折中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采取了系列措施,民生建设取得全方位进步。同时由于、“阶级斗争为纲”等左的思想影响,也使我党的民生工作在曲折中进步。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旧中国留下的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了一个比较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生产条件发生显著改变,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城乡商业和对外贸易都有很大增长,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有很大发展,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上的位次明显提高。反复强调说:“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反映到教育方面,让广大穷苦孩子都能上学,普遍接受初中和小学教育。新中国成立时,全国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80%,学龄儿童入学率仅占20%,到1980年学龄儿童入学率占93.0%。 1956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扫盲运运动决议》,指出: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地有计划地有步骤地扫除文盲,使广大劳动人民摆脱文盲状态,具有现代化的文化,这是我国文化上的一次大革命,也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中的一项极为重大的政治任务。 到1964年为止,全国15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已经由解放初期的80%下降到52%,1亿多人摘除了文盲的帽子。

    社会保障事业快速发展。1954年,新中国制定了第一部宪法,并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社会保障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在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举办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群众卫生事业,并逐步扩大这些设施,以保证劳动者享受这种权利。”

    在医疗卫生事业上,新中国迅速消灭或控制了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流行病与传染病,如鼠疫、霍乱、天花等,使城乡大多数人的医疗基本有了保障;在城市里的国家干部和职工中实行公费医疗制,生病不论门诊或住院,都不要个人缴费;其家属和未成年子女享受半公费医疗,生病无论门诊或住院,不再交费。60年代的“六.二六”指示提倡“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医疗问题。人民群众积极相应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全民体质”,大多数人的体质明显增强。#p#分页标题#e#

    在社会福利方面,还提出福利的物质利益原则、福利水平与生产力相适应原则,中国初步建立和形成了庞大的社会福利体系。首先建立了社会津贴制度和职工福利补贴,提供城镇居民各种基本生活补贴和各种福利设施,如粮食补贴、食堂、幼儿园、低租金住房等。其次,兴办了各种类型的文化福利设施,如文化宫、图书馆、体育场馆等。再次,兴办了为特殊社会成员提供服务的福利设施,如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聋哑学校、盲人学校、疗养院、光荣院等。

    中国共产党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结合,形成了统筹兼顾的思想。在1957年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特别强调要“兼顾国家和农民的利益”,在工农业产品交换中要“采取缩小剪刀差,等价交换或者近乎等价交换的政策”“在合作社的收入中,国家拿多少,合作社拿多少,农民拿多少,以及怎样拿法,都要规定适当。” 这就很好地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总之,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解决民生问题进行了艰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成为国家主人,为解决民生问题奠定了政治基础和制度条件;中国人民走工业化道路,为解决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工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由1952年的28%上升到1975年的72%,工业总产值增长了三十倍。国民收入在1952年到1978年的25年间增加了4倍,保障了人民群众在温饱线下有饭吃,用占世界不到百分之七的土地养活了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当然,建国之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任务是巩固政权,建立国民经济体系等系列问题,有限的资源向基础工业、国防工业、重工业偏斜,再加上“”和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人民生活改善不是很快,在解决民生问题上走了弯路。

    (三)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六大,是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大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国力大幅提高的同时,有力地推动了民生改善,使之成为民生改善最快的时期之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党确立了“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也进入到民生改善的快速发展期。邓小平同志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 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发展和解放生产力,是这一时期我党民生思想的重要发展。不管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都极大地改善了民生。

    恢复、发展和重视教育。1977年恢复高考,是一个得民心、顺民意的一个重大决策,不仅改变了许多青年的命运,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国家的命运。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在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987年在党的十三大上,提出要“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高等教育的毛人学率已从1978年的1.4%、提高到2001年的14%。2001年,我国各类高校在校生人数达1300多万人,是1988年的3.4倍。2002年,研究生在校学生数达50.1万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达903.4万人。到2000年,中国义务教育普及率为85%。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共富,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有效途径。邓小平指出: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 他强调: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帮助更多的人富裕起来。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民生目标。邓小平指出:“我们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是共同富裕,那时候我们叫小康社会,是人民生活普遍提高的小康社会。” 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社会发展阶段,是一个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不断改善民生的阶段性目标。

    在改善民生的方法上,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激励作用。指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 只有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很好的结合,才能更有力的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才能更有效的解决民生问题。这样,运用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成为我党改善民生的重要思路。

    我党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到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的高度来认识,这是这一阶段我党民生思想的重大发展。就业是民生之本。指出:“就业问题解决得如何,是衡量一个执政党、一个政府的执政水平和治国水平的重要标志。” 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仍然是重要的民生问题。指出:“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不断改善人们的吃、穿、住、行、用的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进医疗卫生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四)党的十六大以来,党高度关注并着重解决民生问题,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大力改善民生,使全体国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人民生活大大改善,民生建设上升到一个新水平。

    把推进科学发展作为解决民生的重要手段。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改善民生作为我党工作重中之重,既是根据我国民生水平落后于经济增长这个现实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将改善民生、富裕人民提升到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偏离了民生,发展就失去了动力,国家强大就失去了根基。实践表明,哪个政府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哪个政府就得民心,社会就发展,人民就富裕,国家就强大,否则就出问题。

    取消农业税,统筹城乡发展。2005年,我党通过了废止农业税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 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必须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十六大以来中央实施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形成了体系,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农民收入,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p#分页标题#e#

    加快推进社会建设,成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 我党将就医作为民生之急。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全国城乡居民分别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范围,三年内参保率均提高到90%以上”。将社保作为民生之依。中央强调要大力发展社会保障事业,为人民群众提供可靠的安全网。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层次,增强统筹调剂的能力,力求做到“老有所养,困有所助,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残疾者皆有生活保障”。2009年中央财政拟投入社会保障资金2930亿元,比上年预计数增加439亿元,增长17.6%。”

    确立“以人为本”的民生理念。总书记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把制度建设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保障。改善民生,让所有人分享社会发展的果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这需要针对现实情况,进行制度创新。总理强调:“解决民生问题,要有制度的保障。我们免除农业税后农业特产税是立了法的;我们实行免费的九年义务制教育是立了法的;我们将要开始的实行覆盖城乡的低保制度也要用法制保障。我们正拟定城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最终也要建立制度。有了制度,就不会轻易改变,就不会因为政府的更替和领导人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二、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的基本经验

    (一)必须始终将人民群众作为改善民生的主体。

    解决民生问题和满足民生需求的种种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最终要靠人民群众自己创造。邓小平还多次指出并强调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  指出:“发展依靠人民,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始终把关注人民幸福、维护人民幸福作为执政职责。人民群众不仅是民生建设的受益者,而且是民生建设的实践主体。党的利益与人民群众利益是有机统一的,在这点上,党没有私利。

    (二)必须始终将发展作为改善民生的基本手段。

    民生问题实质上是发展问题,解决民生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发展。如果生产力水平低,社会物质财富匮乏,人民群众的生存需求就无法满足,人民生活水平特别是社会福利水平就难以提高,民生问题就不能有效地解决。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言,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我国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改革开发以来,中国共产党抓住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有效地改善了民生。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民群众虽然实现了温饱并总体达到了小康,但这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还存在城乡差距拉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阶层收入差距大等难题。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第一要义,是充分考虑到中国民生问题的解决必须靠自身的发展;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又好又快地发展,为民生改善创造物质基础。

    (三)必须将改善民生贯穿现代化建设全过程。民生改善是一个从生存权到发展权,从衣食住行到教科文卫体的渐进的工程。改革开放30多年,是我国民生得以不断改善的30多年。从改革初解决温饱问题,到90年代奔小康;从收音机、自行车到彩电、小汽车;再到今天全社会的教育、卫生、保健、福利等。可见,民生问题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升级的,解决了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就会有较高层次以及更高层次的民生需求,解决民生问题不仅仅只是满足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物质层面的东西,还包括了政治形态及民众精神文化等非物质层面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今天的民生问题,从发展的视角来解决今天及未来的民生问题。民生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时代的变迁而变迁,在不同历史时期,我们要针对民生的具体状况和需求,采取不同的对策和措施,不能千篇一律;既然民生的改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非一日之功,那么我们就不能急功近利,希望毕其功于一役,而只能稳扎稳打,循序渐进,分阶段稳步实施。

    (四)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民生建设实践。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党的唯一宗旨,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民生发展重大举措,从而使民生建设事业的基本框架得以确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在民生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新论断,从而为民生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理论支撑。中国人民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初步实现了小康,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20世纪90年代,我们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关注民生作为党长期执政的基石,强调必须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十一世纪,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重视民生的优良传统,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以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者的理论勇气,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p#分页标题#e#

    (五)必须将体现以人为本,提高群众幸福感作为民生建设的归宿和目的。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现阶段,我们要实现从经济本位、政绩本位向“民生本位”转型,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切实改善民生,实践和享用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真正的评价主体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民生工作做得如何,改善得好不好,最终要靠广大人民群众做出评判,他们是唯一的评判标准,还要落实到以人为本,落实到群众的幸福感上。目前有些单位、有些干部,出发点很好,但越俎代庖,在民生建设方面做了一些费力不讨好的事,这是应该提起我们高度注意的。总之,改善民生就是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从根本意义上讲还要靠他们去感受、去体会、去评判,党和政府在民生方面的工作,就是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真正将效果落实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和幸福指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