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价格上涨对输出贸易的作用

能源价格上涨对输出贸易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能源问题尤为突出。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能源工业产能趋紧,一些地区出现限电、缺煤、缺油和缺气现象,能源工业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根据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27.5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5.2个百分点,增幅回落0.4个百分点;能源消费总量为30.7亿吨标准煤,增长5.2%,增幅提高1.3个百分点。在产量增幅下降、消费量增幅上升的情况下,能源供需缺口不断增大,能源供求关系不平衡。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对能源税收和能源补贴的改革方案逐步推出,这主要是由于能源本身在开发、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碳排放等外部性问题,而我国之前的能源税收和补贴政策并未对此做出有效的价格调节以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企业的成本内部化,导致能源的名义价格是不完整的市场价格,而改革将使之逐步向实际市场价格回归。从统计数据的分析看,我国主要能源品种的价格近年来持续走高。以消费结构中占比最大的煤炭为例,其价格除在2009年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出现短暂的回落外,均表现出价格持续上涨的态势(见图1)。同时,石油、电力等能源品种的价格也呈现大致相同的走势。   一、我国能源价格上涨的原因   无论是从能源供求关系的角度,还是从能源价格调整机制改革的角度看,在不考虑大的影响因素干扰的情形下,未来我国能源价格继续上涨的趋势是确定的,原因如下:从供求关系看,在我国未来能源需求继续上升而能源供给增长有限的情形下,随着能源价格机制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能源价格上涨是大势所趋。从能源价格调节机制看,节能减排既需要从根本上改变能源价格的形成机制以调节市场供求,也需要将能源税收和能源补贴作为重要的能源价格调节手段。能源税功能的发挥就意味着能源生产或消费环节的税收负担将增加,从而使能源要素的成本上升。相应地,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能源补贴的规模和方式将有所转变,这一方面会减少能源生产企业的利润,使能源生产企业试图通过价格上涨来弥补损失;另一方面,补贴的减少会导致能源产量的下降,使市场价格趋于上升。因此,未来能源价格呈上涨趋势。   二、能源价格上涨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能源作为一种基础性生产要素,其价格变动对经济发展有较大的影响。能源价格上涨不但会通过生活资料的渠道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消费成本,而且会以原材料和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的形式,从工业产业链的上游传导到下游,最终影响到商品的价格。能源价格上涨对一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引发出口企业的物流成本和生产成本的上升,进而导致出口商品价格的上涨,使本国相对于国际市场的出口贸易优势被削弱。   (一)能源价格上涨引发出口企业运输成本上升   从出口商品的成本构成看,运输成本占较大比重。目前,我国出口产品的运输方式有海运、陆运和空运等形式,出口企业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当能源价格上涨时,物流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只能通过提高运输费用来进行成本转嫁,出口企业作为最终运输费用的承担者为维持自身合理的利润,也只能提高出口商品的销售价格。如此一来,能源价格的上涨便通过运输成本的上升间接地影响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二)能源价格上涨引发出口商品生产成本增加   无论哪种商品,能源要素在其生产过程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投入比例大小的差别,所以总体来说,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能源价格的上涨,给一国几乎所有行业的生产成本都会带来压力,其中对能源密集型行业的影响尤甚。从我国的出口贸易现状看,无论是加工贸易的出口,还是一般贸易的出口,能源密集型产品都占据较大比例,能源价格的上涨带来的冲击将不可避免。我国加工贸易主要以机电产品为主,这些产品大多属于高能耗产品,在整个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源投入。此外,在一些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产品在我国境内生产加工的环节也主要是集中于能源消耗较多的部分。在未来能源价格上涨的趋势下,我国以高能耗、高排放为特征的出口贸易必然受到制约,多年积累的在国际贸易分工体系中的已有地位可能被动摇。总之,能源价格上涨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发展会产生不利。一方面,它大大增加了出口商品的运输和生产成本,压缩了我国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对企业而言,如果要保持总利润不变,就需要出口更多数量的商品,这就必然消耗更多的能源。另一方面,能源需求的上升反过来又会推动能源价格上涨,提高能源成本,进一步降低利润率,以致陷入恶性循环,最终影响我国的出口竞争力。[1]   三、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方向   在当前能源价格上涨的背景下,出口贸易导致大量能源的间接出口,使一些人认为能源价格上涨对出口贸易发展进行“有效的抑制”是顺应市场规律的行为。但从全球贸易分工体系看,尽管我国出口贸易规模较大,但仍不是控制全球市场的主体力量,我国在全球贸易分工体系中只是从属和辅助的角色。事实上,不断扩大的规模只是“量”上的积累,在“质”上的提高才是实现我国出口贸易在全球贸易分工体系中地位提升的重要手段。从简单的“量”的积累向“质”的提升转变需要政府和市场两种机制的有效融合和协调。因此,未来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方向是:维持在国际贸易分工中的现有地位以实现资本与技术资源的积累,进而通过与贸易分工体系中其他国家的互动实现优势的动态提升,最终在国际分工体系中获得有利且稳定的贸易地位。   首先,维持我国在全球贸易分工体系中的已有地位。从全球贸易分工体系的视角看,我国目前的出口产品大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和能源密集型的低端产品,相比较而言,发达国家在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上的优势,使其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高端产品上占据较大优势,国际贸易利益的分配与贸易格局的控制权都掌握在“价值链”的高级环节,我国当前的贸易优势并不是稳定和可持续的。因此,我国只有在巩固现有出口贸易地位的基础上,实现资本与技术的积累,实现在全球分工体系中价值链的攀升。#p#分页标题#e#   其次,利用贸易方式的转变实现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发达国家利用资本优势和技术优势,不断开拓新的贸易市场空间,同时将价值链上的落后环节通过外包形式转移到新兴国家,这些环节的承接成为我国与一些新兴国家获取新的贸易发展空间的机遇,因而中国与一些新兴国家间存在着一定意义上的竞争。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上的天然优势使其未来势必会成为发达国家外包的重要承接地。因此,我国应创造良好的外包承接环境和条件,以承接发达国家的外包业务;在竞争的同时加强与新兴国家的合作,在技术和资本积累上互通经验;发展中国家是未来我国贸易转型的承接市场,应充分利用其能源优势使其成为我国在贸易方式转变中的合作伙伴。   最后,通过资本与技术的积累实现国际分工地位的升级。一方面,我国要通过出口贸易的稳定发展来实现资本与技术的不断积累,为贸易分工地位的升级提供基础保障。另一方面,要加大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推动我国贸易质量的提升,最终实现国际分工地位的升级。当前,尽管我国出口贸易取得一定成绩,但未来要在国际贸易分工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还需要出台相关政策,对贸易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和引导。面对当前能源价格上涨的压力,合理地缓解其对出口贸易的冲击,并主动采取相应措施引导企业积极应对是理性的选择。   四、能源价格上涨趋势下保障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对策   在当前能源价格上涨的趋势下,综合能源政策措施与出口贸易政策措施来思考保障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对策意义重大。   (一)积极采取有效的能源政策措施,稳定能源价格   能源要素的价格上涨对出口贸易的冲击需要一定时间,对能源价格上涨步伐的控制会最大限度地减少短期的冲击,同时给长期出口贸易发展升级提供缓冲时间。具体措施包括:   1.加快能源价格市场竞争主体培育。促进能源行业竞争机制的形成,让更多的、符合一定资质的企业通过竞争的方式获得平等的机会,通过有效的竞争促成行业的良性循环。行业的良性竞争会形成合理的市场价格,避免价格的大幅波动与垄断价格的形成。   2.加强对能源行业定价的监管。对不合理的能源定价予以纠正与惩治,维持市场的正常秩序。这样,既可保证能源从价格管制向市场化过渡的平稳性,又避免因为价格机制改革形成的制度漏洞,使企业以此来谋求不正当的超额利润,进而避免对经济稳定发展的冲击,使其对出口贸易的影响降到最低。   3.建立市场价格平抑机制。建立国内能源储备机制,用于平抑短期市场的过度价格波动。无论从维护国内经济稳定增长的角度还是从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角度看,这一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4.逐步发挥能源税收机制的作用。考虑到能源税实施对能源价格构成的影响,可在兼顾经济发展的情形下,设定能源税的税率,从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低影响的行业入手进行征收,逐步扩大征税范围,使其一方面在节能减排上的作用得以启动,另一方面兼顾行业差异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给出口贸易结构的升级留下缓冲时间。   5.渐进改革能源补贴方式。未来能源补贴政策可以考虑改生产侧补贴为消费侧的补贴。如,依据能源效率改进技术投入补贴,这既不大幅度提高企业生产中的能源要素成本,同时又将能源补贴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加以激活,从生产者的角度增加了生产的成本压力,但从消费者的角度增加了改进节能技术投入的动力。补贴对能源成本的较小影响可缓和短期内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和冲击。   (二)采取积极主动的贸易政策,保障出口贸易的顺利进行   1.主动采取措施促进出口结构调整,缓和能源价格上涨对能源密集型产业出口的冲击。将部分高能耗行业列为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政策以限制和控制为主;对由于客观原因无法进行限制的行业,应加强技术改造和升级工作。能源价格上涨对属于重点出口扶持对象的低能耗出口行业冲击较小,对本身出口绝对量较少的行业,应在出口政策上予以倾斜,促进其出口额的增长。对出口额较大、已成为我国出口的主要力量、但属于能源密集型的行业,出口政策应以维持行业出口地位为主,同时从节能角度加强技术改造和升级,促进行业节能的发展。视行业性质及重要性而定,也可考虑逐步减少出口,最大限度地缓和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我国应积极引导企业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排放、高技术含量的新兴产业,合理利用税收、补贴等手段促进国内企业在这些领域迅速发展,从产业分工的角度为未来国际间的贸易竞争占据有利的制高点。   2.通过贸易方式转变,协调能源价格上涨与出口贸易发展间的冲突。我国应采取措施控制部分加工贸易的增长,尤其是以能源寻求为目的的加工贸易,引导高污染、高能耗加工企业进行转型和退出,实现出口贸易方式的逐步转变。另外,我国还应支持条件成熟的企业到海外开拓市场,使其通过“走出去”的方式来替代部分能源密集型产品的简单出口的贸易形式。国内能源价格上升导致能源成本增加、能源优势丧失,到目标市场进行能源寻求性生产,既有利于出口贸易避免因能源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冲击,同时也可在国际范围内寻求能源资源,以缓解国内能源压力。   (三)加强对节能技术研发的投入和人力资本的培养   技术进步是我国出口贸易规模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未来继续保持增长的动力,是今后我国贸易战略升级的保障。我国的出口贸易要在未来能源价格优势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实现稳定发展和战略升级,鼓励企业加大节能技术研发的投入。人力资本是引导出口贸易技术外溢和促进能源效率改善的重要因素,继续加强人力资本上的培育是改善能源效率、实现出口贸易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