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安全论文范例6篇

能源安全论文

能源安全论文范文1

面对粮价上涨可能引发的粮食危机,西方发达国家的部分媒体和政要,如德国总理默克尔把主要原因归结为“中国人吃肉多了,印度人的粮食消费多了”,使粮食和谷物饲料供求紧张。此言一出即引起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不满,这仿佛一个锦衣玉食的富人指责刚解决了温饱问题的穷人过度消费。与此不同的是,中国、印度和OPEC成员国等发展中国家认为部分发达国家加速发展生物能源,特别是“美国用数千万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才是本轮粮价飞涨的始作俑者。这个观点在国际社会上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如,2008年7月,英国《卫报》报道,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认为“生物燃料对粮价上涨的贡献是75%”,一时间舆论哗然。当日,该报告作者Don•Mitchell即向《华尔街杂志》澄清,“文中的75%是指从2002年到2008年2月粮价上涨了75%,并不是生物燃料使粮价上涨了75%;引起粮价上涨的原因有很多。”

价格反映供求关系,要探寻粮价上涨的真实原因,首先要考察粮食市场的供求问题。从统计数据可见,近十多年来,世界谷物、小麦、稻米和玉米的产量逐年上升,大米和小麦的年均增长率都在1%以上,玉米在4%以上;同时消费量也在平稳增长,消费年均增长率与产量的年均增长率十分接近,个别年份消费增长率还略低于产量的增长率。虽然2000年后,世界粮食库存呈现出渐进式减少的趋势,但仍在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消费库存比17%~18%的安全线以上。这些数据表明,最近十几年的世界粮食市场供需基本平衡。其次,判断以“玉米制乙醇”为首的生物能源开发是否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粮食供需失衡?数据显示,2006和2007年,美国分别用5340万吨和6500万吨玉米生产了乙醇,但2004-2007年美国的玉米出口量一直增加,其中2007-2008粮食年度还以7680万吨的出口量达到历史新高。这说明美国玉米产量的提高足以应付生物能源开发带来的玉米市场的供需矛盾。更为重要的是,在此次全世界感受强烈的粮价危机中,恰恰是玉米价格涨势比较平稳(见表1)。

2007年3月-2008年3月期间,小麦的价格涨幅超过了130%,而作为生物能源(燃料乙醇)主要原料的玉米的价格涨幅不足40%,充分证明了生物能源对世界粮价危机的影响很小,不可能是“主要原因”。

粮食价格上涨的原因

时至今日,粮食价格已明显回调,对于当初的上涨原因,可做如下总结:

(一)市场的正常周期性波动被夸大

数据表明,1995-1996粮食年度国际市场粮价升至历史最高,同期全球粮食生产达到低谷。1996年以后,国际粮价走势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996-2000年,粮食价格处于下行阶段,并于2000年跌至近20年来的最低水平,比1995-1996年度的历史高位下降了55%~65%;2001-2004年,是粮价的低位盘整阶段;2005-2008年上半年,粮价逐步回升并达到新的历史高点。

鉴于国际粮价的长期过低,2005年以来粮价的渐进式上涨,在某种程度上是市场规律的正常表现。然而追求新闻效应的媒体却对粮价上涨及其原因做了略显片面的报导,造成并加剧了社会的恐慌心理,对粮价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国际能源价格上涨提升了粮食的生产成本

通过长期研究历史数据,不难发现国际粮食价格与石油价格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全球的粮价和石油价格几乎同步涨跌。其缘由不难理解,因为粮食种植、加工和运输过程中需要化肥、农药、塑膜和农业机械,化肥等是石油的衍生品,农业机械需要消耗柴油和电力,油价的上涨必然增加粮食生产成本。由于粮食的需求具有刚性,成本的上升注定会抬升价格。

(三)金融危机中出逃的资金扰乱粮食市场

自2007年夏天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欧美股市屡屡下挫,金融市场动荡不安。欧美等国家多次下调利率,释放出大量的“热钱”。由于股市低迷和美元疲软,存在上行预期的农产品市场成为这些出逃资金的新流向。据新加坡《星岛日报》报道,2007年商品指数基金通过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持有的玉米、小麦、大豆等期货合约增加了29%;而据芝加哥农业资源公司统计,2007年11月份到2008年4月,对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投资已从250亿美元猛增至650亿美元。大规模频繁交易使得粮食价格和波动率都创出历史纪录,华尔街的投资家们一度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囤积居奇者。

更能反映世界粮食市场有非正常资金进出的,是国际粮食价格的迅猛回落。以2008年7月国际清算银行研究报告宣称“次贷危机影响被低估”和拥有150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为标志,次贷危机从2008年6月以前的金融系统危机阶段进入了7月以后的实体经济危机阶段。此后全球性的通货膨胀预期已不可能存在,投资者增加资本效用的主要方式也从增值转变为避险。在这个时期,虽然没有任何国家宣布减少用于生物能源的粮食数量,但国际粮价却出现了戏剧性的大幅回落。FAS(美国农业部海外农业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1月初主要粮食作物的市场价格相对于各自的最高价跌幅都超过了40%(见表2),而且如此巨大的下跌都是在2008年第二季度以后突然出现的。这只能是投机者抽逃资金所致。

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建议

(一)全面认识并积极对待生物能源

生物能源清洁环保、可再生。不论是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巴西、印度、马来西亚、阿根廷、尼日利亚等发展中国家,甚至委内瑞拉等石油出口大国都非常重视对生物能源的开发和扶持。我国曾在2006年出台四项财税政策,大力支持生物能源产业的发展。此后,因为顾及“生物能源威胁粮食安全”的舆论,生物能源的发展受到了限制。但实际上,这种舆论忽视了生物能源对于粮食生产的正面作用:一方面,农业及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会因生物能源的需求而提高,有利于刺激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以及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另一方面,农民“卖粮难”的可能性会因此变小,有利于粮食政策的长期稳定和粮食的持续增产。此外,开发生物能源并不一定要消耗大量粮食,如巴西主要使用甘蔗,马来西亚主要使用棕榈油,中国可以主要使用薯类等非粮作物或农作物秸秆。总之,随着技术的成熟与成本的下降,发展生物能源既能控制环境污染,减轻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又能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现实选择。

(二)坚定不移地推行农业改革

“粮食安全”问题的出路在于提高粮食产量,而不是限制出口、压低粮价。保证和提高粮食产量的根本途径则是维护和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这必然要求粮食价格,即粮食相对于工业品、服务等的相对价格,要适时适度提升。实际上,农产品的供给完全不存在垄断,也不存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农民协议一致抬高农产品价格的可能性,因此,粮食等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只是供求平衡的正常表现抑或通货膨胀的中间环节。一切直接限制农产品价格的措施,只能压缩农民的利润空间,迫使农民减少粮食生产并且把预期升值的农产品作为“金融资产”囤积起来,进而在减少农产品供给总量的同时增大涨价压力。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印度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的名言:“粮荒和饥荒从来不会因气候原因而产生,更多是人为因素,即政府对自由市场的人为干预。”——说的正是这个道理。面对中国有13亿人需要吃粮的客观实际,中国必须比其他国家更加坚定地坚持农业改革的市场化方向,寻求从根本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途径。在此过程中,一切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产业,包括生物能源产业都应当鼓励而不能打压。

(三)关注金融与粮食市场的相互作用

本轮粮价危机再一次提示,如今粮食的期货和现货市场都已成为国际游资逐利的重要场所,金融机构有必要更加关注粮食市场,建立健全监测评估体系,尽早发现异动,提示风险。当前中国还应当研究增加粮食期货的种类和数量,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发现价格和规避风险的作用,给粮食生产者和经营者以更多选择,给国家宏观调控以更大空间。

参考文献:

1.财政部.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非粮引导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7]282号,2007

2.庾晋.生物燃料的主要作物及经济性分析.中国新能源网,2008

3.福特•朗格,本杰明•赛诺,官进胜.生物能源:发展趋势还是穷人梦魇.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8(2)

能源安全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1965年以来世界电网最严重的大停电都发生在自由复杂、不分层、不分区、负荷任意转移的电网结构,同步网愈大,大停电的范围愈大。最典型的是2003年美加大停电,波及美加多个洲的5000万人口,有史以来最大的超过7,000万千瓦负荷损失。我国八十年代贯彻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包括技术导则)以来,建成了分层分区的可靠电网结构和建立了防止大停电的三道防线,20多年来完全防止了大区范围的大停电。无论由原定的全国特高压联网或后改为华北-华中-华东特高压联网,实质上都是违反现行安全稳定导则,破坏己有的分层分区结构,不安全、不经济、不环保、危害深远。我国最高层的科研部门试图通过美化宣传特高压联网,称它仍然遵循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又称它采取分层分区布局、 根本不符合事实,这是实是求是的科学研究吗?因为电网结构是安全、可靠的基础,任何计算、仿真和控制预想都不可能改变结构的基本性质,更不可能通过安全对策研究就能解决特高压联网的不安全、不可靠的根本问题。 论文关键词:交流特高压;直流输电;电网结构;负荷转移;失步振荡 ………………………………………………………………………………… 2006年11月国务院领导批示“特高压一定要充分论证”,“要进一步研究论证特高压的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和对环境的影响等有关问题”。 为了论征,我们从40多年世界上最严重的电网大停电总结交流同步网的规律,最严重的大停电都发生在甚么样的电网结构?而且通过20多年来我国电网之所以能保持安全可靠的事实来判别特高压电网能安全、可靠吗?祗靠科研部门计算、仿真、控制预想作安全对策研究是不实际的,祗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 世界电网大停电的规律 重点分析了四十多年世界上最严重的九次电网大停电(每次损失800万千瓦以上): 1965年北美纽约大停电 - 损失 2,100万千瓦 1978年法国电网电压崩溃 - 2,900万千瓦 1982年加拿大魁北克大停电- 1,547万千瓦 1982年瑞典电压崩溃 - 1,140万千瓦 1987年日本东京电压崩溃 - 817万千瓦 1996年7月美西部大停电 - 1,058万千瓦 1996年8月美西部大停电 - 3,050万千瓦 2003年意大利大停电 1,421万千瓦 2003年美加大停电 - 7,000万千瓦 上述每一次大停电事故内容都己列在2006年4月26~27日北京“中国电力工业中长期发展与改革研讨会”会刊(中文)和2006年巴黎“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B5-207文章中(英文)。主要大停电的发展规律如下: (1) 线路过负荷跳闸或故障(如碰树)跳闸,负荷转移到并联的线路,特别增大无功损耗、电压下降,更易连锁反应的引起更多线路过负荷跳闸和更大负荷转移。 (2) 大量的负荷转移且叠加在联系阻抗增大的并联回路上,由於无功损耗突增,引起电压崩溃。 (3) 同样原因,同时或继而引起稳定破坏。 (4) 线路和发电机保护在失步振荡时乱跳闸,线路断开的都不是预设的解列点(自由联网根本无法设解列点),系统四分五裂,结果发电、用电不平衡,最后大停电。 从世界电网大停电的实践总结出直接影响电网安全的关键问题如下: (1) 电网结构是保证电网安全的基础,上述大停电都发生在自由、复杂的交流同步电网结构,和我国相比就是发生在不分受端系统、不分远方电源、不分大区間联络线,不分层、不分区的任意通过电网送电网的交流同步网上。 (2) 一个自由联网的交流同步网,即使研究任何高深的控制方法,它也是不受控制的。例如线路故障必然负荷转移、增大无功损耗、又叠加在联系阻抗增大的回路上,造成电压崩溃/失稳振荡。这些问题是由於电网结构的性质决定的。 (3) 交流同步网愈大,线路愈长,愈会出现复杂的技术问题,电压崩溃和失稳问题愈严重,一旦发生将立即波及全网,有发生整个同步网大停电的高风险。 (4) 直流输电不受交流同步网失稳振荡影响,如2003年8月美加大停电事故中,2002年投入的新的VSC直流输电使纽约长岛很快恢复用电。美国西部WSCC连续三次大停电都

能源安全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阐述了在水电工程施工中安全及其管理的重要性,并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在所承担的水电工程建设的监理过程中主要进行的几项有关安全的工作经验,最后提出了对安全监控的几点想法,供同行参考。 论文关键词: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对于大中型水电工程,尤其是巨型水电建设项目,其全部施工任务由某一家施工承包商独立承包已不可能,而往往是由数家承包商独立或组成联营体分别承担某一标段的施工任务。考虑到不同单位的安全管理体系及工作习惯不尽相同,不同单位的职工共同组合成联营体在一起进行土建、机电工程施工或业主授予的其它工作内容,必然会存在一定的不协调或矛盾。为了给企业创建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必须克服安全工作人人都管而又人人都不管的现象,通过对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我们在所承担的水电工程建设的监理过程中,主要作了以下工作。 1规章制度的建立 (1)完善监理机构自身建设。 为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我们在监理机构三控制一协调的职权范围内,又增加了一条安全控制。为此,特别增设了一名安全监理,并授予他可以在施工现场发口头停工令的权力,并由其负责协调承包商按照国家电力公司电源建设部、电网建设部和华中电力公司安全监察部联合出版的《电力施工企业安全性评价》的内容进行相关的安全评价; (2)加强安全生产法规建设。 从承包商一进场,就督促其建立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制度,以实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并尽力帮助承包商完善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目标管理工作制度、培训考核工作制度;安全产品和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标志认证和发放制度。凡属重大施工项目,承包商的施工措施和安全措施必须报工程师审批后方可实施; (3)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除加强监理队伍自身的安全知识培训和教育外,还着重加强了承包商有关领导、经营者、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以及民工的安全知识培训,并且不定期地在施工现场张贴安全宣传材料供职工学习; (4)开展预防性安全监督检查工作。 加强对承包商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劳动条件、隐患治理和职工上岗培训教育等情况的检查。同时还规定,对安全措施不到位的单位,安全监理人员有权停止承包商的现场施工; (5)加强伤亡事故统计和事故批复结案工作。 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对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造成较大财产损失事故的责任者,坚决进行罚款并令其退场;对于造成人员伤亡者合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2安全活动 (1)安全月活动。 通过安全月活动的举办,大力开展安全宣传和安全检查、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制定整改措施,使安全生产管理经常化、制度化。根据安装进度及施工环境的不同变化,分别进行不同主题的安全月活动。在施工过程中,业主、承包商和我们分别进行了如下主题的安全月活动:①消除隐患,遵章守纪,为实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而奋斗;②反违章,除隐患,实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③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预防为主、落实责任、加强法制。 (2)安全周活动。 根据具体的施工内容及环境,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查习惯性违章、查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查流动吸烟、查高空作业中的违规违纪等。同时,现场安全和施工监理人员每周分别到有关班组参加安全周会和安全活动,以促使其安全活动制度化。 在每周的安全活动中,协助承包商开展了如下主题的安全周活动:①遵章守纪、杜绝三违;②勿忘安全、珍惜生命;③治理隐患、保障安全;④遵章守纪、保障安全;⑤加强管理、保障安全;⑥落实责任、保障安全;⑦安全、生命、稳定、发展。 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思想,以周促年等。 3安全工作的研讨 安全工作是否成功,关键在于领导。为了切实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监理工程师不定期地和承包商的有关领导及安全管理人员共同进行安全工作的研究和讨论,并就下述论点达成了共识。 据有关专家论证:我国现阶段国民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提供80万个就业岗位;而现有生产力的安全运行能带来1~3个百分

能源安全论文范文4

一、 石油供应安全 (一)传统概念 石油供应安全是指石油的可获得性。对进口国来说,供应安全意味着任何时候都能以合理的价格获得足够数量的石油。石油供应安全多用石油进口依赖度来表示,石油进口依赖度越高,石油供应安全性越低。从20世纪70年代起,石油安全就是指减少石油消费和进口的依赖性,这是传统的石油安全观。 (二)石油市场的发展 自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和1974年IEA成立以来,国际石油市场有了很大的变化,主要是:供应者增加,探明储量和石油储备增加;价格变得灵活和透明,它由市场而不是垄断来决定;总体上世界紧张局势有所缓和;贸易发达、自由化和全球化进一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石油供应者没有使用石油制裁的武器,世界上也没有真正的石油短缺。即使一些石油供应者受到联合国或其他的制裁,也未影响世界石油贸易或产生短缺。 (三)新的论点 今天部分人群心目中的石油安全观在悄悄地改变,认为目前石油安全是进口国和出口国共享的问题。大部分进口国渴望有一个可持续的资源和市场来保证供应安全,出口国也渴望有一个稳定的出口市场,来保证可持续的收入。 高油价是一柄双刃剑,不仅伤害了石油消费者,也伤害了石油供应者。因为高油价既能使石油出口国获得更多的利润,也会促使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及替代燃料,从而加速结束石油在世界能源结构中的主导地位。 从而一些专家认为,石油已从战略性资源和武器回归到一般商品的属性,石油进口依存度的提高,没有什么石油供应安全的问题。动用很多的资金去搞石油储备,是得不偿失。 (四)石油安全的两点论 应该承认,产油国与消费国之间的关系正在向以互相依赖为共识的合作关系方向发展。因此,估计不会再发生石油危机的看法越来越普遍。但1999年5月IEA部长理事会发表的声明中指出:虽然故意中止石油供应的危险得到了缓和,但自然灾害、技术上的障碍以及政治混乱所引起的危险还是继续存在的。并且还强烈指出:今后如再发生石油危机其原因不一定是产油国的企图。过去发生的石油供应中断事例分析可看出这一点,最近的伊拉克战争所引发的高油价更是一个例证。 我们认为:石油安全观必须坚持两点论。一是国际石油市场有了很大的发展,石油安全形势有了很大的改进。二是这并不意味着大规模供应中断带来极大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已不存在。最近油价长期居高不下,已经一再突破每桶50美元的心理大关。所以,我们对石油安全问题必须提高警惕,丝毫不能麻痹。二、 为什么我国要关注石油安全? (一)石油需求劲升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石油消费量出现快速增长态势。据统计,1991~2000年我国石油消费年均递增6.9%,200l~2003年中国石油消费年均增长率高达17%,石油年消费总量已达3.57亿吨,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受资源条件限制,近年来国内原油产量增长缓慢,年均增长率从70年代的13%下降到80年代的2.7%,90年代以后进一步下降到1.8%左右,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石油需求,石油进口逐年增加。1993年,我国已由石油净出口国变成石油净进口国。近年来石油进口增长情况见表1。2003年我国净进口原油8299万吨,成品油1439万吨,进口占国内消费总量的30%以上。进口石油已成为弥补国内供应不足的重要来源。 1993 1996 1998 2000 2001

能源安全论文范文5

征稿栏目

1.前沿聚焦:发表农业、林业、环保、食品业、旅游业、资源产业学科前沿、生产实践前沿问题的观察性、前瞻性论文。

2.工作研究:发表农业、林业、环保、食品业、旅游业、自然资源产业等有关科研、管理、推广工作中的总结性论文或调查报告;行业和区域社会、经济、科技、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方法和经验性论文。

3.资源•产业:刊登农业、林业、土地、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及矿产资源规划、开发、利用保护;相关产业经营、创新与发展的论文。

4.环境•安全:刊登生态环境、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保护与治理有关各学科及其交叉学科的论文;以及森林安全、作物安全、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环境安全、人居安全方面的论文。

5.经济•管理:刊登生态经济、农业经济、林业经济、旅游经济、绿色食品经济、资源经济、环境经济各学科及其交叉学科的有关论文;行业管理、企业管理、科技管理、管理工程、管理咨询、管理控制等方面的论文。

6.生态•旅游:刊登绿色生态、生态工程、生态控制;生态旅游、旅游规划、国家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建设的论文。

7.园林•园艺:刊登园林设计、风景园林、园林工程、园林技术;花木园艺、果蔬园艺、育种栽培方面的论文。

8.动物•畜牧:刊登动物科学、动物保护、畜牧科技方面的论文。

9.农林•植保:刊登植物保护、植树造林、森林工程、土壤肥料等方面的论文。

10.建筑•材料:刊登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施工,绿色材料工艺、材料分析、材料加工方面的论文。

11.能源•技术:刊登节能技术、清洁能源技术、替代能源技术、太阳能、生物能源等方面的论文。

12.食品•加工:刊登绿色食品工业生产、质量控制、储运流通方面的论文;农产品加工、林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绿色加工技术等方面的论文。

征稿对象

欢迎全国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广大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硕士博士研究生、管理人员等积极赐稿!

稿件要求

1.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理论性、科学性、实用性。

2.文稿内容格式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等。

3.论文篇幅一般以3000-6000字为宜,参考文献不少于6条。

4.来稿文责自负,严禁抄袭和一稿多投。

5.编辑部在收到稿件后5日内回复,全部稿件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一个月内没有收到用稿通知则请与本刊编辑部联系确认。

6.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包括手机)、E-mail、邮编等信息,以便本刊编辑联系有关事宜。

7.投稿方式:来稿请通过电子邮件附件发送或通过邮局投寄,并请注明:投稿《绿色大世界•绿色科技》。

联系方式

编辑部地址: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中建大厦1804号邮编:430074

E-mail:

网站地址:Http:∥

能源安全论文范文6

[关键词]人力资源安全 系统支持 动态平衡

当人事管理走向人力资源管理的那一刻起,学者和企业家们就开始重新审视人作为资源的意义,人不再被作为简单的劳动力商品要素单纯地通过货币来交易,而是被认定为具有深度潜力的可再生资源,通过对其不断开发和挖掘,成为企业超额利润的源泉,拥有一批具有企业精神的高效能团队是衡量一个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指标之一,企业的人力资源更是决定该企业行业地位的重要要素。因此,如何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维护和提升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的安全性就成为了重要的时代课题。

一、人力资源安全的内涵

所谓人力资源是指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并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来表示的资源,是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劳动人口的总称,或这部分人口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具活力、最宝贵的资源。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为人力资本的投资》的报告中指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除了靠增加劳动力和物质投资以外,更主要的是靠人的能力的提高。20世纪70年代初期,经济学家们研究发现,一个国家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于民族的兴衰,对于有效地利用物质资源,实现经济增长,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最终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是物质资本或物质资源,而是人力资源。

安全(safety, being safety; freedom from danger)即平安、稳妥。安全科学技术对安全的定义是: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即消除能导致人员伤害、发生疾病和死亡,或造成设备财产破坏、损失以及危害环境的条件。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性是安全的隶属性。当危险性低于某种程度时,人们就认为是安全的。s.m.马拉斯基(1992)对安全进行了属性区分,即安全包括“功能性”和“状态性”定义,“功能性”定义是指消除能导致人伤害、疾病或死亡,或引起设备或财产破坏或损失,或危害环境的条件的属性;“状态性”定义可理解为“无危则安、无损则全”,即没有危险,不发生事故、灾害,不造成损失、伤害的状态。因此,“功能性”安全是一个过程、途径,“状态性”安全是目标、结果。

安全的概念最早运用于生产过程中,现有的研究对安全的内涵进行了扩张,它已广泛用于各个领域对该领域所面临的危机的一种客观描述,如粮食安全、技术安全、环境安全等。因此,广义的安全应该是人类在任何生产、生活或其他一切生存发展活动中不受任何伤害,没有尊严的威胁,能身心健康安全地从事活动。它具有四个特点,即有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之分;与危险性和破坏性有关;始终以人为本,与人的生命、生活、生产活动有关;具有一定主观认同性和相对性,不同主体、不同群体对安全的危险性和破坏性的主观心理感受不同。安全的本质属性应包括人本属性、优先属性、价值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相对属性等等,具有丰富的内涵。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现有研究中还没有正式对“人力资源安全”概念的解释,搜索到的相关概念主要聚焦于“人才安全”。人事部人才问题课题研究组针对国家人才安全立法提出了人才安全定义,即人才安全一般是指人才领域内当事主体(包括国家、地区、行业、单位、个人等主体)依据法定责任、义务与承诺(契约),维护各相关主体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保证人才培养、吸引、使用、流动和激励等相关环节的稳定、有序和高效运行,并面向未来的人才竞争为各相关主体提供综合、安全的环境保障。部分学者通过建构指标体系试图对人才安全提供评价依据和指导。此外,还有学者提出了“人本安全”“人口安全”等更为宽泛的相关概念。

通过对现有研究的综合分析,学者们对企业人力资源安全的关注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一般意义上的人力资源安全,即国家或行政区域内的人力资源安全,主要是指由区域内人力资源素质、人力资源结构以及人力资源流动情况等要素构成的安全等级;第二个层次是指企业的人力资源安全,是微观层面上的分析,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企业层面对单个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安全进行探讨和分析,并试图找出促进企业人力资源安全的相关措施。

从现有对人力资源安全微观层面解释的相关研究来看,大部分研究都侧重对人力资源现状静态结果的分析或评价,忽视了人力资源动态变化的特性。企业的人力资源是企业内部多人力因素的综合影响结果,它受到各因素的动力制约而保持着力量的均衡维系人力资源体表面的稳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外界力量的冲击导致内部力量失去均衡,使人力资源的内部网络结构解体,人力资源的要素重组形成新的高一级状态体,人力资源体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地“解体——融合——跃迁”螺旋提升且动态演进,如图1-1。

 

因此,企业人力资源安全不仅仅是企业现有人力资源力量作用结果的综合反映,更应该体现出这种力量结果的延续性,这种延续性能对组织未来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即能够为组织的战略发展和调整提供持续性的人力资源保证,通过培养员工创新力构建人才梯队和做好人才储备等。

基于此,本文从人力资源静态特征和人力资源宏观动态发展综合视角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整体把握和理论上的深层次研究,提出了人力资源安全这一概念。本文认为企业人力资源安全是对企业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系统的整体性描述,是企业内各类各层次的人力资源个体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企业人力资源的综合特征和属性,反映企业人力资源内部要素作用力的均衡状态,体现人力资源现有水平与未来竞争力大小,是其静态结果与动态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综合性概念。

二、人力资源安全的属性分析

鉴于企业人力资源安全的动态性,本文结合它对组织的功能差异的角度来理解人力资源安全的内涵,以便于本文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更深层次的结构性剖析和研究。本文认为一个企业人力资源是否安全应该从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体的综合实力是否具有对组织的系统支持功能和动态平衡功能这两个维度来判断,如图2。

系统支持功能是描述企业人力资源现有水平的属性,衡量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状态体是否能保持相对稳定、人力资源素质和结构是否适应企业所处行业的发展速度以及是否能满足现有组织绩效的需求、现有人力资源相关政策是否带来员工的满意度和促进人力资源的发展等,因此主要有稳定性和适应性两个二级维度。静态表象主要应该包括企业现有人力资源存量和现有人力资源结构等,动态表象可以通过组织内部人员配置的合理性和组织内外人员流动的有序性来体现。

动态平衡功能是描述企业为了提升企业预期增长力而期待获得自主创新和实施变革的能力从而对组织人力资源提出的更高要求。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只有具备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从而获得真正的安全。根据创新力影响的不同,分为基础创新力和开拓创新力。基础创新力一般是指企业在浅层次创新的角度进行的创新,体现为企业在产品样式或服务方式上的创新、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的改进、吸收或应用市场出现的新技术,而且一般技术改革的速度比较缓慢等;开拓创新力是指企业在深层次创新的角度进行的创新,如企业通过大的研发投入来拥有一批行业领先的高技术团队、在产品研制上经常引入新理念和新技术、在产品性能上进行创新、与同行业相比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甚至是行业新工艺技术的创造者,而且企业进行技术改革的速度快、面对市场企业总是能迅速调整自己的技术等。 

   

人力资源的系统支持力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它使企业能获得现有市场平均利润保持正常竞争状态,同时它又构成动态平衡力生成的平台,发挥其“社会助长”作用,组织可以通过团队的力量挖掘出成员的潜力,促进成员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动态平衡力也有利于系统支持力的增强。通过创新力的实现完善现有人力资源系统,促进现有人力资源体安全层级的跃迁,使整个人力资源系统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提高所在企业的竞争优势和行业地位,从而使组织成员产生强烈的组织优越感和依赖感,组织承诺得以加强,组织成员凝聚力增加,人力资源体更加稳定。

但另一方面,由于受到群体行为“社会抑制”和“从众效应”作用的影响,即在某些场合,有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工作时,工作效率并不会提高,根据群体行为这一特点,长期稳定的组织群体难以实现绩效突破,因此系统支持力会带来动态平衡力发展的瓶颈;其次,组织成员创新力的提高必然带来其人力资本的稀缺性,导致人员流动加速威胁企业稳定。组织内的人力资源个体一旦具有了高效的创新力,就会使组织成员产生强大的自我效能感,即组织成员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增强,“我能行”的感觉得以膨胀,从而引发员工对增薪、晋升和受重视的需求,而一旦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会产生流动意愿,从而威胁组织现有人力资源的稳定。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动态环境下人力资源安全内涵的界定,从对组织影响的角度提出了人力资源安全应该具有系统支持力和动态平衡力两个属性,而且这两个人力资源安全属性相互促进和影响,组织应该试图找出二者结合的力量平衡点,提高人力资源安全的综合性能。

参考文献:

[1]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

[2]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1004.

[3]安全科学技术词典[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

[4]s.m.马拉斯基.系统安全技术与应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2.

[5]徐国平.安全的本质属性及实现安全健康的途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10):103-105.

[6]苗伟伦.知识经济视野下的人才安全观[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4):12-17.

[7]董伦超,李春淼.我国人才安全政策法规研究[j].组织人事报,2005,(1):31.

[8]王红乾.略论“人才安全”的概念与基本特征[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1):23-26.

[9]赵琦.保障我国人才安全战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武汉大学,2005.

[10]薛晶.企业人才安全内涵及预警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大连:大连大学,2007.

[11]王文波,薛晶.生态位在企业人才安全内涵探讨的应用[j].价值工程,2007,(3):14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