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管理理论创新研究

图书馆管理理论创新研究

本文作者:王未 单位: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图书

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树立创新管理观念至关重要。衡量图书馆的标准,已不再取决于它拥有多少藏书、人员、设备,而取决于它是否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提高对信息的积累能力,获取能力及开发利用能力。图书馆呼唤管理变革,管理创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这已经成为图书馆界的共识。但如果将其置于更加广阔的范围和更高层次而加以考察,就会发现目前图书馆在观念、体制、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缺陷,工作普遍缺少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创新意识淡薄。有些领导思想僵化,观念陈旧,工作缺乏创新,事业发展缓慢。相当部分的工作缺乏开拓创新,不求效益,不求进取。图书馆工作人员只要坐在出纳台前为上门的读者服务就行,最多只满足于帮助他们检索出所需要的书刊资料。创新机制滞后。

有些图书馆停留在计划经济管理体制,馆员凭实践经验办事,毫无创新思维,馆员没有竞争意识,知识老化成旧,又缺少继续教育机会和自我更新的勇气。创新人才匮乏。在图书馆工作人员中知识结构、职称结构不尽合理。有相当一部分人员是靠关系走进图书馆的。学历层次低,工作只能简单应付。真正图书馆专业人员呈下降趋势。在信息服务中,缺乏信息、英语、计算机管理人才,更谈不上高层次创新服务,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创新认识上存在障碍。当今评价一个图书馆员是否称职,不是看他提供了多少次服务,而是看他解决了多少问题。有些馆员对图书馆的忠诚感在降温,缺乏组织协调能力。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图书馆的发展。因此,进行管理体制的创新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

1管理体制创新

1.1建立新的科学管理制度

一个好的管理制度是一种科学的制度。接轨外部,联络内部。形成一个合理、整体的系统激励约束体制。建立高效的组织结构是管理运行赖以支撑的架构。新的管理体制主张多功能一体化管理,寻求各工作环节的协调动作,指导图书馆重视机构,以适应知识经济要求。

1.2调整部门结构

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图书馆内部组织机构应从传统的采编、流通为主体的部门结构,转变为以业务基础建设部门和读者服务部门为主的组织结构。业务基础建设部门负责数据库建设和图书加工入藏工作。读者服务部门负责数据库的利用、咨询、检索和图书文献的借阅、流通管理工作。改变现有结构设置重叠、管理分散的局面,形成文献采编、文献开发一条龙的新格局。同时要运用先进手段,使每个员工在每个终端机上都能够上网,并作为一项考核指标,提高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

2提倡人本管理

2.1人力资源是图书馆文献资源之外的又一宝贵战略资源

人本管理立足点应当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能力,发挥人的创造精神,使人得到自我更新和自我表现。以人为本就是不断提升读者对馆员的满意度。读者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传统的思维模式,图书馆强调内部规模的发展,很少对读者的现状及未来需求趋势进行调查研究,极少考虑如何方便读者,主动为读者提供多样化服务,以书为中心,而不是以人为中心。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服务理念。一切工作应围绕读者这一中心来进行。

2.2因事设人,人尽其才

图书馆工作繁杂,各个工作岗位都有不同要求。管理者要善于对员工取得的成绩多加赞誉,使人具有成就感。同时还要善于运用市场规则,充分发挥人的能力,形成能者上、庸者让、劣者汰的竞争机制。

2.3要培养一批多层次、全方位、高素质员工队伍

必须建立一套严格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优化人员队伍,实行双向选择,优化组合。实行“等级岗位制,以岗定薪,薪随岗变”的薪酬制度。在职能问题上,应以反映学术水平,业务能力,工作实绩为依据,而不应再固守于论资排辈的自然晋升和职称终身制,以及平均主义的分配政策。要加强馆员继续教育,并以多途径,多种方式有效推进。要针对馆员工作以及要求的多样性和变化来进行。以培养一批广、博、精、专的优秀人才。

2.4创建造就人才、引进人才机制

当今社会,无论是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的竞争,还是图书馆与其他信息产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德才兼备的人才是图书馆的宝贵财富,是现代图书馆业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而当前,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许多图书馆转型发展的瓶颈。因此,重视知识和人才,造就优秀人才队伍是图书馆界面临的一项迫在眉睫,势在必行的战略任务。创新人才机制,首先要改善用人制度,引进竞争机制,实行平等、公开的竞聘上岗制。另外管理者要知人善任,量才适用,好钢用在刀刃上,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特别注意发现和重用那些具有信息知识、创新知识、管理能力、公关能力的人才。其次,要创造良好的人才引进环境,制定优惠的人才引进政策。千方百计吸引优秀人才到图书馆工作,成为图书馆的学术带头人和业务骨干。

3管理系统创新

3.1资源共享———管理模式的创新

伴随着数字化革命和因特网的发展,传统的图书馆开始向数字图书馆迈进。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共建是今后图书馆发展的趋势。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以藏为主,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各自为政,互不干涉。必须打破墨守成规的束缚。图书馆领导要多方呼吁,多渠道,多角度地将图书馆的地位、作用、现状反映到领导面前,取得领导的重视。加强数据库建设,树立信息观念、资源观念、竞争观念和效益观念,充分挖掘馆藏资源,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数据库,供信息用户使用,达到文献信息的共享共建。

3.2服务方式创新

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在图书馆广泛地运用,使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使文献的载体形式和传递方式多样化。在知识经济时代,用户的需求,用户利用图书馆的方式、方法也发生了变化。对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一方面,图书馆应努力改变原有的服务方式;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新技术开展新的服务项目,拓展服务范围。图书馆服务形式多样化按其性质划分可分为:传统服务与现代服务;馆内服务与馆外服务;一般服务与特色服务;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个性化服务与群体化服务等。

3.3技术手段创新

技术管理创新就是对与技术创新过程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的管理创新。在由传统图书馆到电子图书馆,以至到未来的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过程中,自然会遇到许多问题。如分类的适用性,编目规则对多媒体信息的适用性,全文综合数据库的编目、定位问题,MARC机读编目格式对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中文章的处理范围,以及使用超媒体技术将多种媒体整合的数据库的编程处理等。图书馆只有首先在技术处理上取得突破与进展,建立支撑知识管理的技术设施,如互联网、校园网、存贮机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收集、加工技术、传播技术、通信技术、检索技术、共享技术、联机分析与处理技术等,才谈得上建设21世纪的数字化图书馆。#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