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中的政治教育探析

企业管理中的政治教育探析

安全对企业来说是一个根本话题,也是一个永恒话题。因为没有安全作为基础和保障,企业谈效益和发展都必然是空中楼阁。大量事实表明,安全事故已成为影响和制约企业生产和发展的羁绊,这一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而安全事故往往是由于员工的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素质匮乏造成的。从某种程度上讲,员工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思想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企业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最基本、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思想问题是认识和意识问题,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来解决。从这个角度来说,企业安全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换句话说,做好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优势,不断夯实企业员工“安全至上”思想理念,全面提高企业员工安全素质,从而为实现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一、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理念“以人为本”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应该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企业安全管理的切入点归根结底就是“以人为本”,因为安全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管理人首先要尊重人。解决人的思想意识问题,必须注重人文关怀,做好心理疏导。对企业而言,安全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把重视人的生命视为企业安全管理的第一需要,充分发挥每位员工在企业安全生产每个环节中的安全主体地位和作用,教育员工珍惜生命,善待自己.增强自我安全意识,提高自身安全素质。

企业安全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生产理念,一方面要树立“安全至上”理念。“发展是硬道理”,但是“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绝不能以牺牲员工的健康甚至生命为代价,从安全管理层面来看,“发展”必须是“安全”的。“安全发展”的本质,就是要把发展建立在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安全生产状况持续改善、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切实保证的基础上。另一方面要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理念。安全既然是企业发展的基础,那就必然就是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安全这个基础不仅能给企业带来的长远的效益回报,还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因为只有生产安全了,才能减少事故带来的经济、信誉损失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企业才可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优化安全文化环境,营造企业安全文化氛围

任何一种活动总是同一定的环境联系在一起并形成互动,良好的环境对活动的开展起积极推动作用,反之则起消极阻碍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注重环境优化。对企业而言,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必须高度重视优化企业安全文化环境。文化的内涵是丰富而广泛的。从广义来说,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安全文化是指“人类在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存的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这个定义出发,我们可以把企业安全文化理解为由全体企业员工共同参与的,以企业安全生产理念和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观念文化,它是企业在安全生产和管理实践中所创造的、目的在于保护企业员工的人身财产安全、企业安全生产顺利开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财富的总和。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工作的最高体现,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企业员工在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过程中对待安全的态度和行为由被动灌输到主动接受,到潜移默化,再到自觉行为的过程。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说,这一过程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由“内化”到“外化”的过程。

作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最高体现的企业安全文化,对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不断优化企业安全文化环境,积极营造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通过企业安全文化较强的潜移默化作用,为企业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和舆论保障,使员工真正受到安全理念的熏陶,使安全理念入脑人心,并指导员工的日常行为,从而进一步构建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强势安全文化并形成良性循环。而构建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强大优势,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宣传优势、组织优势、群团优势等,努力营造安全氛围,形成“人人关心安全、事事关注安全”的良好企业安全文化环境。

三、重视思想灌输和渗透,强化安全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理,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不可能自发产生的,不可能不学而知,不教而会。因为人的行为受人的思想所支配,而支配的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从政治层面来讲,缺乏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必然导致民众价值观念的混乱和社会秩序的失范;

从企业安全管理角度而言,没有持之以恒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员工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必然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安全事故,从而影响企业正常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加强企业员工安全思想的灌输和渗透,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企业员工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参差不齐,如果不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加强安全思想的灌输和渗透,非常容易使员工认为安全工作不重要或者知道重要但又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或技能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安全教育和培训是防止和改变企业员工的不安全行为的重要方法,它的目的在于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员工的安全素质、使员工掌握安全技能,充分认识事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从而确保安全生产。

安全教育和培训的内容应该包括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安全素质的提高以及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安全态度的教育和培训等。思想认识问题属于意识问题,必须重视日常灌输和渗透,因而决定了这种教育和培训必须常抓不懈,绝不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

当然,思想灌输和渗透也是讲究方法的。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灌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先进工具和方法,客观上为实现从落后的、简单的传统灌输手段向具有更多科技含量的现代灌输手段转变提供了现实条件。比如电化教育、多媒体、网络等现代传播手段,既新颖快捷,又覆盖广泛,运用这些手段,使丰富的灌输内容寓于各种活动之中,让员工乐意接受和掌握,解决了以往思想政治教育中灌输方法单一、形式呆板等问题。#p#分页标题#e#

四、超前预防,开展警示教育,增强教育的深刻性和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超前性”是指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注意对人们的思想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把握人们的思想发展变化趋势,针对不同人群、不同时期的思想特点进行教育、引导,把工作做在人们思想变化发展或思想问题产生之前。对企业而言,加强“超前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求企业在做安全生产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积极适应安全生产的需要,总是想在前,做在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调压器”的作用,牢固树立以预防为主的安全思想,变事后处理为预先分析,变事故管理为隐患超前预防管理,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做到“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努力增强工作的预见性,掌握工作的主动性。

超前预防,需要充分发挥警示教育的能动作用。企业开展警示教育,一方面要深刻总结其他企业安全生产中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引以为戒;另一方面深刻总结本企业安全生产中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吸取教训。一般来说,安全事故如果不是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很少有人感到那种切肤之痛,甚至会有人觉得那是他人“倒霉”,那是“偶然”事件,嘘嘘之余,事故似乎与自身毫无关系。因此,必须加强安全事故警示教育,通过事故分析,举一反三,警钟长鸣。相对来说,由于安全事故属于活生生的反面、典型教材,甚至是血淋淋的惨痛教训,因而这种警示教育肯定比日常的正面宣传、教育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因而这种警示教育也必然更加深远和深刻。

五、坚持物质利益原则,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物质利益原则是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关系是人的思想变化的直接动因,人的行为根本动因在于利益需求。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呈现了经济成分、利益主体多元化,分配形式、生活方式、理想追求多样化的变化趋势,这在客观上必然影响企业员工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在于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要求在以安全生产为目标的大背景下,企业必须承认物质利益对员工的思想行为的重要作用,必须根据人性需求理论,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在建设思想文化主阵地过程中打破惯性思维的束缚,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向物质利益领域拓展,坚持精神与物质、义与利的统一,不断创新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统筹处理好各种关系。

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角度来说,坚持物质利益原则,就是要在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及时、全面掌握员工心理特点,真正了解员工在想什么、说什么、干什么,切实减轻员工思想压力,要细致入微观察、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做到“上班看情绪,下班看效果,开会看发言,平时看表情”,当员工因压力产生不稳定情绪时,要积极实施员工辅导工作,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等,做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帮助引导员工科学地进行压力管理,自主做好心理调节的同时做到自我管理,树立良好的自我管理意识。另一方面,要坚持“员工利益无小事”,针对员工反映的实际困难,开展深入走访、座谈等活动,了解员工的工作、生活情况,倾听员工的呼声,关心员工的疾苦,诚心诚意地为员工排忧解难,扎扎实实为员工解决思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除其后顾之忧,使员工真正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增强员工的团队精神和归属感,激发员工的内在积极性和凝聚力,为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目标而不懈努力。

总之,在当前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企业的大背景下,要实现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角色和地位,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和多方优势,真正做到使其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