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茶文化差异分析(7篇)

中西茶文化差异分析(7篇)

第一篇:中西茶文化比较分析

摘要:

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我国是茶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本文从茶的起源说起,分析了茶的多维意义,通过对中西茶文化的比较进一步揭示了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

茶;茶文化;中西比较

我国是茶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茶源自自然,集天地之灵气,被赋予了丰富深厚的思想内涵和象征意义。在古代中西贸易中,茶被出口到西方国家,在中西贸易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变迁,中西方贸易的不断发展扩大,茶已经成为一个极具东方特色的文化代表,在进入西方国家之后,茶也在不断的演变中融入了西方文化特色。

1茶”英语的起源

茶在英语中被译为“tea”,这是一个汉语借词,最早来源于福建闽南地区的方言发音。我国是茶叶的最早发源地,也是茶叶的主要生产地,随着茶叶的不断流行,中西贸易发展日渐频繁,茶叶被出口到西方国家,早期的茶叶也是从福建等地向其它国家输出,因此,在茶叶出口到其它国家后,仍然沿用了这一方言,而这一发音也一直使用至今。随着茶叶的出口,西方国家开始关注这一饮品,茶叶逐渐得到普及和推广。

2茶的多维意义

在十六世纪时,茶被出口到欧洲国家,而茶这一词语也一并进入了西方国家。随着西方经济的发展和变革,茶一词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词义变得更加复杂化。交际功能是语言的主要社会功能,国外对词义的划分有多重标准,其中主要包括了概念意义、联想意义、内涵意义等,本文主要对其中的几种意义进行分析概述。

2.1概念意义

概念意义又被称为认知意义,是将词语中与外部现象所关联的部分意义。一个词语中的字面意义就是其概念意义,这也是词语本质的意义。概念意义既是核心的词语意义,也是最基本的语言交际意义。例如茶这一词语,在字典中的解释为,茶有两种含义,其中一种是指茶叶,另一种是指以茶叶做成的饮品。在英语中,茶被译为“tea”,其中除了中文中所解释的两种含义之外,还有两种含义解释,即一种是指招待舞会,另一种是指西方人所指的午后的休闲时间。此外,茶还可以作为动词使用,被译为喝茶等。由此可见,茶这一词语在中西语言中,基本的概念意义是对等的。

2.2内涵意义

内涵意义是指在词语的概念意义上附加一定的意义和价值,使人们对该词语的使用赋予了更丰富的情感以及表示某一种态度。茶在中国人心目中并不仅仅被看作一种饮品,而是被赋予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也就是说茶具有深厚的内涵意义。在古代,茶是文人雅士中重要的情感寄托,茶与山水清泉有着同样的意境之美,象征着高洁典雅、明静质朴的人格品质,彰显了古代文人潇洒飘逸的心境,寄托着他们对理想生活的无限向往。茶的内涵意义被无限延伸,成为人们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的追求与体验。在西方国家,茶的内涵意义也十分广泛。在茶最初进入英国时,由于茶叶价格昂贵,因此只在王室贵族中流行,上流社会以饮茶作为身份的象征,只有实力雄厚的贵族才能享受茶这一奢侈品。随着英国茶叶进口数量的增多,茶在英国普通百姓中也逐渐流行起来,成为各个阶层都可以享用的饮品。随着时展和变迁,茶的内涵意义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西方的茶从最初的奢侈品过度为大众饮品。因此,在中西方文化语言中,茶的内涵意义并不对等。

2.3搭配意义

搭配意义是指某一词语在不同词组或语境中所代表的意义。在英语中,在不同的词组搭配中,经常会出现一词多义的现象。例如英语的“tea”与之相搭配的词语就有近200个,其中一部分的词组与茶的概念意义有关,有一些词组与茶的概念意义完全无关,因此,搭配意义也更加丰富多彩。例如茶叶袋、茶点面包、茶点、茶树、茶杯等茶语的搭配,所表示的都是与茶相关的内容,是在与茶的概念意义搭配中形成了与茶相关的含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与茶的概念意义完全无关的词语搭配,例如同性恋聚会场所、爱交际的男子、喝醉迷幻等词语,其中虽然有茶词语,但与茶的概念意义完全没有关系,词组的含义也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变化。这些词是不能完全从字面上来理解的,而应该从西方文化的根源上进行探究。例如hound的名词含义是指猎狗,动词含义是指不断侵扰,这一词与tea结合在一起使用时,就被译为喜欢在社交场合追求漂亮女人的花花公子,这种词语的组成是一种比喻手法的运用。再比如TeaParty,首字母大写的词语是指在美国独立战争史上最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如果将首字母小写,则词语被译为吸大麻聚会,此外,小写的词语还有其它意思,可见,tea与词语的搭配十分广泛,而搭配意义与其所处的语境和词组是息息相关的,这也是西方茶语最显示的特征。

2.4联想意义

联想意义是指人在运用语言交流中所联想的现实体验,是人在使用语言时所流露出的真实情感。词语的联想意义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特征,也体现了词语的发展变迁历程。在十七世纪的英国,茶叶是昂贵的物品,饮茶也是身份的象征,在英国王室贵族中十分流行泡茶、饮茶。上流社会的贵妇们常常随身携带一把小钥匙,这是茶箱的钥匙,十分精巧,而这把精致的茶箱钥匙也代表着财富。每当名媛贵妇们与友人小聚时,就会取出茶叶泡上一壶好茶招待客人,他们泡茶总是亲历亲为,绝不假手他人,其原因只是为了防止佣人偷茶,可见,茶叶在当时是十分名贵的,因此,由此产生了相关的词语alltheteainChina,从字面意思看是中国所有的茶,意在代表这是巨大的财富。随着词语的演变,这一词组更多地以否定形式存在,例如,即使给我中国所有的茶叶也不做某事,意指再高的代价我也不做某事。联想意义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与时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时代性最好的体现。在十七世纪时,英语中的茶与稀罕、珍贵等词是同义词,提到茶叶,人们就会联想到珍贵等感觉,这一词语含义也一直被保留了下来。此外,除了将茶叶与珍贵、稀罕相联系,茶也被赋了最喜爱的东西的含义。由于西方人对茶叶十分喜爱,尤其是英国人,每天饮茶的频率非常高,茶已经完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因此,英国人对茶的喜爱之情也被融入到语言当中,指代最喜爱的东西。在词语的词义标准中包含了多种意义,其中,概念意义是词语最核心的本质意义,而内涵意义、搭配意义与联想意义等都是在此基础上的意义附加和延伸,更多地反映了词语的文化思想内涵。所以,从本质来看,除了概念意义,其它意义都是词语的文化内涵的体现。从不同的意义表现可以看出,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文化是语言的基础和内涵,语言是文化的表达和体现,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3西方诗歌中的茶文化

西方国家从中国进口了茶,同时也将茶文化一并引进,在不断地发展演变中,融合了西方文化特色。中国茶的出口不仅使中国与世界的贸易合作更加频繁,提升了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同时也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向世人所展现。在英国的诗歌文化中,茶的引用也十分丰富和广泛。茶被视作一种美好的事物,被赋予了理想的形象。例如英国作家彼得•安东尼•莫妥曾创作的《赞茶诗》中,将茶与酒作对比,酒能够使人失去理智,而茶则能平息怒火,平抚人的心灵,缓解压力。英国诗人埃德蒙•沃勒在1663年创作的茶歌《OnTea》中,赞美了茶具有较高的文化内涵,能够给人以无限创作灵感。在西方作家和诗人的文学作品中,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被广泛地运用到文字中,他们赞美茶、歌颂茶,希望可以通过茶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展现高雅的精神品质。茶已然成为一种文化内涵的象征。由此也可以看出,西方对中国传统茶文化有着无限向往。

4中西茶文化内涵

中西茶文化既有共通之处,也有迥异之处。从茶名的起源到茶的多维意义分析,再到茶的多重词义分析,可以充分感知中国茶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文化内涵。中国茶文化始于神农,到唐宋时期达到鼎盛,一直延续至今。茶已经从最初单纯的饮品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化范畴。中国茶文化与儒家、道家和佛家相融合,形成了以哲学为基础的文化理念。中国人喜欢饮茶,清茶一杯,舒缓压力,释放情感。中国人饮茶更强调茶性,即从饮茶中体味茶之深刻意境和思想内涵,以获得精神的升华与审美的体验。西方人喜欢喝红茶,饮茶习惯也十分讲究,分为上午茶、下午茶等,饮茶时配以茶点,不仅可以休闲娱乐,而且也形成了一定的礼仪规范。西方人更追求茶的实用价值,注重茶的物质特性,以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可以说,中国的茶文化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与精神意义,更追求一种茶文化的意境与韵味,这也是东方文化所特有的形态。西方的茶文化反映了西方文化中的礼仪与用途,更强调一种具体的实质特性,这也是西方文化所特有的系统性和结构性特点的体现。

综上所述,语言与文化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从中西茶语言及语义中可以对中西方茶文化有更多的了解。中西茶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各自的文化习俗的影响和渗透下,彰显出各自独特的茶文化特色,为世界茶文化的共同发展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作者:王宏燕 单位:宣化科技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朱亚夫.意义的七种类型和英语词汇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005(9):28-30,35

[2]马晓俐.茶的多维魅力———英国茶文化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8.

[3]王霓.跨文化视野下的中英茶文化比较[J].人民论坛,2011(A12):142-143.

[4]柳菁.目的论指导下的茶名外宣翻译问题与对策研究[J].语文学刊,2014(4):51-54.

第二篇:茶文化中西方涵义刍议

摘要:

茶叶以及伴随着茶叶而形成的文化,在中西方的文化表述中有一定的差异。通过分析茶文化中西方表述中的异同,让我们更为深切地理解中国的茶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影响作用及地位,对于中国的茶文化研究是一项极有意义的事情。

关键词:

茶文化;中西方;涵义

茶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距今五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对其药用价值有了一定的认识。时至唐代,我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有关茶叶的经典著作,即陆羽所著的《茶经》。在这部茶叶专著中,陆羽对茶叶已有的种类及名称进行了条分缕析的考查辨别,对于茶叶中一些名称含义不太清楚确切的,则选其通称进行整理。中唐时期,饮茶已经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事情,正所谓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可见一斑。而且,对于茶的本质也有了更为准确的定位,将茶归为木本科,而不再将其划分到草本科。这从汉字的“茶”由过去的“禾”字部改为了“木”字部也可得到说明。关于茶叶的饮用方法,其实在春秋时期人们是将茶叶作为蔬菜来搭配饭食吃的,并不是冲泡作为饮品喝的。将其作为饮品冲泡是从西汉时期开始的,从那以后,茶叶的冲泡方法开始有了各种变化发展,并且逐渐讲究冲泡的色、香、味等等,中国的茶叶自此开始,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在西方的文化中,也有着茶文化发展历程。即使到了现在,英国人依然保持着喝下午茶的风俗习惯。由此可见,茶文化,作为一种有着历史传承的文化,在中西方的历史文化中都占据着自己特有的位置,有着民族历史所赋予的独有的文化内涵。

1“茶”的概念意义

根据中文汉语对于茶的概念意义的阐述,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着如下的解释:1)常绿灌木,叶子长椭圆形,花白色,种子有硬壳。2)用茶叶做成的饮料。3)某些饮料的名称。4)指油茶树。英文的“茶”即用英语单词来表达的“tea”的概念意义,同汉语“茶”所指的意义有所不同。最为明显的变化就是含义的扩展。在英语中,“tea”所指五个概念意义,即“茶叶”,用来饮用的“茶水”,“茶树”,还有各种用茶叶制作成的没有茶叶的饮料,“茶点“”茶会”在英文中也用“tea”来表示。美国俚语还用“tea”来表示喝茶、吃茶的动作,有着用茶招待客人的概念意义。

2“茶”的文化内涵

2.1英语“茶”一词的来源

世界上所有的关于“茶”一词的源头,都可以追溯到中国。英语的“茶”也不例外,都是源于我国广东福建一带的方言土语的音译。早在16世纪初,中国的茶叶经由葡萄牙人从我国的澳门不远万里带入欧洲的贵族当中,与茶叶一起带入的就是“茶”这个词。因此,“茶”这个词语的域外传播最早出现在葡萄牙语中,在英语中的出现,是在此后的四十多年之后。而《牛津英语大辞典》中关于“茶”这个词语的记载,则已是17世纪初了。当然,就我们现在来看,英语的“茶”同汉语的“茶”无论是从拼写层面还是从发音方面,已经看不出任何一点的关系。究其原因,其实同最初的汉语的方言发音有着极大的关联。福建,是中国最早的茶叶之乡,厦门,则是当时葡萄牙人进出口的主要贸易港口。18世纪前,葡萄牙、荷兰商人基本都是携带着福建产的茶叶从厦门出港到欧洲各地的。在19世纪之后,有英国的商人开始同中国做茶叶贸易,将中国的茶叶运到欧洲的市场。而其最主要的茶叶贸易集地就是中国的福建、厦门,因此“,茶”的发音,也就必然受到福建厦门一带方言的影响。我国福建厦门一带方言中“茶”的发音是“tei”,因此,英语单词“tea”的最初的发音也是“tei”,是在后来的语音演变中才发展变为[ti:]的。

2.2由“茶”构成的独特的文化意义

2.2.1英国的下午茶

时至今日,英国的下午茶依旧蜚声世界。中国的茶叶,伴随着荷兰葡萄牙商人的海外贸易进入到英国人的生活中,并且深受大家的喜爱,渐渐地饮茶成为英国人的一种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习惯、风俗延续至今。英国下午茶的文化传统,据说源于贝德福德公爵夫人。英国人的饮食习惯是一日两餐,即每天只有早餐和晚餐两顿饭,其中晚餐是正餐,一般极为丰盛,且吃饭时间花费较长。这样,在两餐之间相隔的时间就比较长,于是,贝德福德公爵夫人在下午的四五点时邀请三五好友聚在一起喝茶,并且同茶饮一起搭配一些蛋糕、三明治等甜品,既可解渴又可果腹,同时还营造了极好的聚会氛围。贝德福德公爵夫人下午茶的习惯很快就在当时伦敦的上流社会盛行开来。每日下午,女主人邀约数个好友相聚一堂,煮一壶热茶,盛几碟甜点,再用精美的中国瓷器盛放莹莹茶水,闲适恬淡,是一种极好的联络情感的方式。也因此,英国人喝下午茶渐成习惯,并一直被延续至今。

2.2.2波斯顿茶党

在美国,提到茶文化,同波斯顿茶党有着密切的联系。时至今日,就连美国的小学生,对于波斯顿茶党这一同茶叶紧密相连的历史事件都是耳熟能详的。因为这一有关茶叶的历史事件,也是引发美国独立战争的缘由之一。1773年时,英国为了在北美殖民地倾销自己已经过期的、价值将近两万英镑的茶叶,由东印度公司将这批茶叶运往美国的费城、纽约等北美殖民地,但是,遭到了北美人民的激烈反抗。费城、纽约人民拒绝上船卸货,与此同时,在波斯顿,为了抵制这批过期茶叶进入波斯顿而组织起一支所谓的波斯顿茶党,这支波斯顿茶党秘密化妆后登上东印度公司的运茶船,悄悄将这批已然过期的茶叶倒入大海。由此开始,在北美其他殖民地也先后发生了倾倒茶叶事件。自此,英国与北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愈发激烈,各种公开性的冲突频频发生,直至一年多后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独立宣言》通过美国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世界历史风云自此改变。而在美国,波斯顿茶党,也被赋予了独立、自由、反抗的文化内涵。

2.2.3冰茶、袋茶

无论是冰茶还是袋茶,其发源地都是美国。冰茶,源于上世纪初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一次商品展销会。在这次展销会上,一名茶商用开水冲泡好茶叶打算免费提供给会展人员,以此来推销自己的茶叶。令人遗憾的是,滚烫的茶水遭到了冷遇。茶商随机应变,将一块冰放到滚烫的茶水中,没想到这一临时泡制的冰茶在会上受到热捧,自此,茶文化史上的第一份冰茶诞生了。时至今日,在美国提到茶水,在大多数的地区指的就是冰茶,也就是加了柠檬、味道甜美的冰茶。袋茶,即将茶叶包装在以薄布或者是过滤纸做成的小袋中制作而成用于冲泡的茶叶。这种茶,同样源于美国。上世纪初,美国一位茶商看到饭店冲泡茶叶时,先将茶叶置于小袋中然后再用开水冲泡,于是,这位茶商抓住商机,向饭店老板提供这种用袋包装好的茶叶,称之为袋茶。袋茶携带、冲泡方便,同时,还可以避免茶叶的残渣流入下水道,卫生便捷,很快在全世界流传开来,直至现在。

3由“茶”构成的英文词语的茶文化含义

3.1中国茶名在英语文化中的表达

中国是茶叶之乡。这些体现着茶叶品性的茶名进入到英语文化的世界中,用英语文化进行表达,无非就是通过三种方式,即:音译,把中国的茶名用汉语拼音拼写出来,如我们常见的龙井茶,就直接用汉语拼写为longjingtea;意译,即根据中国茶名的含义来进行译介,如我国的红茶,根据含义将其用英文表达为blacktea;还有一种表达方式是音译加意译,如有着浓厚的中国地域特色的祁门红茶,英文的表达就为qimenblacktea。

3.2由茶构成的词组、成语在英语文化中的表达

随着中国的茶叶以及茶文化传入到英国,在英语的表述中也出现了很多与茶有关的词语,这些词语同汉语的含义表达方式一样,一种就是直接由“茶”作词根、保留“茶”的本意而构成的词语,如茶点,茶会等;另一种是由“茶”构成的引申义,如tearoom,由字面的“茶室”的意义引申为“同性恋聚会的场所”。因此,在英语文化中,我们就不能仅以英文的字面意思将其简单地理解为“茶室”了。伴随着中国的茶叶在英国社会生活中长期浸淫形成了英语文化中的茶文化,因此,一些含有“茶”的成语开始出现在英语文化的表述中,尽管这些成语为数不多,但却体现了一定的文化含义。一般来说,这些为数不多的含有“茶”的成语,基本很少是“茶”的字面意义,如notbesb'scupoftea,其意思是指不喜欢的人或事。在这句成语中,我们就不能根据其字面意思曲解为“不是某人的一杯茶”。由此也可见茶文化在中西方含义中的差异性存在。

结束语:

时至全球化的当下,研究中国的茶文化,我们需要以世界性的眼光来进行观照。在中国,茶叶及随之而形成的茶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而在世界的民族文化之林中,伴随着中国茶叶贸易远销海内外的足迹,茶文化也成为世界民族文化中独特的一份存在。尤其是当中国的茶叶融入到另一个民族的日常生活,成为其日常生活所需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时候,在这一民族中就必然形成与之等同的文化习惯。就如英国的下午茶文化,在中国茶文化原有的基础上,融入到了英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习俗中,从而形成了具有英国民族特色下午茶文化特色。而在美国,茶更是被赋予了历史、政治的色彩,并且在长期的风俗习惯中形成了独具美国自由、随性民族特色的冰茶文化、袋茶文化。这些与茶相关的文化的形成,在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中,更加彰显出茶文化的历史特色及其世界性的独特存在。更为甚者,茶已经浸润到了民族的语言文化词汇当中,用“茶”来进行各种表达,这未尝不是茶文化构成的一个重要有机部分。通过这些含有“茶”的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对于中国的茶文化及其世界性地位,我们有了一个更为深刻地清醒认识。

作者:胡瑞娟 单位:河南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白靖宇.文化与翻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葛传.陆谷孙等.新英汉词典(增补本).上海译文出版.

第三篇:中西方茶文化与英语教学手法差异

摘要:

由于文化和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在茶文化和英语教学手法上都存在着很多的差异,虽然是不同的事物,但两者之间却存在着很多内在的关系。本文通过分别对中西方茶文化和英语教学手法的差异的研究,寻找出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对中西方茶文化和英语教学手法的交流和融合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茶文化;差异;英语教学手法;内在关系

自古以来,中西方在茶文化上就具有很大的差异,而近现代以来出现的中西方英语教学手法,也因为不同国家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具有很大的差异。中国的茶文化和英语教学手法是根植于中华文化产生的,西方茶文化和英语教学手法是根植于西方文化产生的,所以,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和中西方英语教学手法的差异本质上都是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这种差异具有很多关联性。我们将先从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入手,探寻中西方茶文化差异和英语教学手法差异的内在关系。中西方都有自己的茶文化,并且各自都很有特色,也是各自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最早发现和使用茶叶的国家,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西方,人均茶消费量非常大,并且还拥有了优雅的英式红茶文化,开创了英式下午茶的生活方式。中西方由于其文化背景的不同,所以衍生出来的茶文化也有很多差异,从品茶方式、饮茶的礼仪到茶道精神,中西方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茶文化。与此同时,语言作为人类文化沟通的桥梁,其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从近代开始,就试图学习英语,期望通过英语的学习,能够更加便捷地和西方人交流沟通,能够了解、学习西方的文化。改革开放以来,英语更是作为中国学生最主要的三门基础学科,受到的重视可见一斑。不过,西方英语教学是以学生为主,是一种启发式的教育,由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中国的英语教学则是以课堂为中心,将考试作为目的,是一种灌输性的教学。中西方英语教学手法的差异本质上也是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主要包括教育价值观的不同、教学目的不同以及教学角度的不同。茶文化的差异和英语教学手法的差异,这两种看似不沾边的差异其实具有很多内在的相似性。

1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与西方的“个人主义”思想带来的茶文化和英语教学手法差异

中国历来讲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在茶文化上也可见一斑。中国的饮茶方式分为“清饮”和“混饮”“,清饮”是不在茶之中添加任何别的配料,品尝茶本身味道和清香,冲泡方式为开水清泡。在中国,茶的“清饮”方式占据着超过九成的人群,这与中国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不无关系,人们都追求和自然的零距离接触,希望自己能够融入到自然当中,这种茶的“清饮”方式就是能让人以最好的方式“品尝”自然的味道。另一种品茶方式为“混饮”,这种方式多集中在少数民族中,他们常常根据自己的个人爱好在茶中加入糖、奶、桂圆、红枣等物,调制出自己喜爱的茶饮品,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和西方有些相似,不过这也是由于少数民族对于中国道家思想的了解较少造成的。在西方,一直传承至今的“个人主义”思想始终影响着西方人的生活方式,西方人在生活中追求精致,希望生活的方式、节奏都能够按照自己的喜欢的状态进行下去。西方人最开始是饮用绿茶,但后来大多数人都爱喝营养有别的红茶。这是因为绿茶性寒,而红茶则性暖,西方很多地区都比较阴冷,气候的原因决定了当地人的习惯,于是西方人则偏爱喝红茶。在品红茶时,西方人喜爱加入牛奶和糖,以便去除茶的苦涩味道,西方人还在茶中加入蜂蜜、肉桂、黄油等他们喜爱的东西,创造了很多种口味,让红茶变成受人们喜爱的饮品。此外,西方人还对茶进行了改造和升级,使得冲泡方式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这种潜藏在饮茶方式中的“个人主义”思想是西方人生活主旋律。于此同此,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与西方的“个人主义”也带来了英语教学手法的差异,这种中西方思想的差异带来的英语教学手法的核心差异就是教育价值观不同,而由于观念的差异,会演变出很多教学手法细节上的差异。在英语教学手法上,西方主要是以学生为出发点,将学生的“个人”作为一切教学的中心。西方英语教学旨在锻炼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将学生培养成各不相同的个性,按学生自身的情况开发学生自身的特点,教学手法丰富多样,强调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注重素质教育而不是考试成绩。而中国的教育在于所有人的统一性和相似性,往往形式和教学手法都过于单一,多为特定的模式,试图将学生都培养成相同的模式,缺乏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2中国的“非理性”思维与西方的“理性”思维带来的茶文化和英语教学手法差异

一个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会带来非常明显的民族差异性,在西方,人们认为只有通过逻辑推理,遵循正确的逻辑步骤才能找到真理。中国人受到传统佛教思想的影响,并不认同理性和逻辑能找到真理,中国人相信静默、沉思、等待之后,真理会自己找上门来。这种“理性”思维和“非理性”思维的差异也带来中西方茶文化和英语教学手法的差异。西方人相信喝茶可以振奋人的精神同时饮茶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方式,所以很多西方人对茶则比较依赖,喝茶的风气也比较浓厚,他们每天至少要喝四五次茶。早上起来会喝一杯早茶,目的是为了清醒大脑面对一天的开始,中午则以茶配上点心,而吃午餐的时候则会来一杯奶茶,下午五点钟左右就是他们著名的下午茶时间了,大家一边喝茶一边交流工作,晚上入睡前还不忘再喝一杯。而中国人喜爱“静”,认为喝茶是一种安静的行为,用于陶冶情操,缓解心情,中国的茶道精神不是用来娱乐和消遣的,更多的是用来修习一种心灵的感受,中国人将茶作为一种精神寄托,蕴含着哲学的味道。中国的“非理性”思维与西方的“理性”思维给中西方英语教学手法带来诸多差异。中国的英语教学的非理性思维主要体现在教学目的上,本质上英语的学习是为了加强中西方的交流,但是在中国已经将英语变成学科,以考试为目的,统一化的模式,以课堂为单位,安排固定的老师固定的方式,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强调应试教育和记忆模仿,老师讲得多,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少,在课堂上通常都是老师将知识点罗列在黑板上,学生做笔记并学习,老师试图用反复的练习来强化知识点。虽然这种方式也能够让学生记住许多知识点,但学生由于思考过少不能够融会贯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足,其实根本上是和语言的功能背道而驰。在西方,英语教学主要是站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以启发学生为目的,是一种启发式教育。西方英语教学手法多种多样,课堂生动有趣,老师讲的时间少,留给学生的时间多,课堂上学生经常自由讨论,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中西方茶文化和英语教学手法的交融

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和中西方英语教学手法的差异本质上都是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这种差异是各国文化的差异历经千年的发展之后的一个必然结果,没有好坏之分,各有优缺点,只有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完善与改进,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中西方茶文化差异和英语教学手法差异各有各的优缺点,西方茶文化轻松愉悦,便于人们接受和喜爱,但中国的茶文化蕴含的意味则是西方茶文化所没有的,中国人喜爱在品茶的过程中陶冶性情,不仅是在品茶更多的是对人生的一种感悟,通过茶的苦涩品味出人生的甘甜。不过,中国茶文化应该学习西方茶文化的轻松愉悦的精神,将茶文化更多的带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中西方英语教学的手法也各有优缺点,中国英语教学虽然形式过于单一,但是效率很高,能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很多的知识点,强化学生的记忆。应试教育也能锻炼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勤奋的学习精神,而西方的英语教学手法虽然对学生各方面都有锻炼但效率不高,学生学习起来进度较慢,记忆不深刻,知识储备量不够。中国的英语教学手法应该吸取西方教学模式,在自身的模式中多注重对学生思维培养,更新教学理念,因材施教,将传统传授知识点的教学手法转变为教授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模式,实现人才个性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同时,在教学手法上要灵活多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4结束语

一个民族,无论是茶文化差异还是语言教学手法差异,都是文化差异经过长时间发展之后的必然结果,我们要做的是加强对外来文化的学习,通过不断的交流和沟通,学习国外的先进文化,让自己的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传承。

作者:侯蕊 单位: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燕,.浅论中西方文化差异与商标汉英翻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0:185+235.

[2]庄红玲,阙紫江.论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及中餐菜名的英译[J].外语教育,2005,00:160-164.

[3]唐利芹,梁秀娟.论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影响[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2:108-110.

[4]马丽研.论中西方文化差异在非言语交际中的体现[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08:74-75.

[5]王朝容.论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与学生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培养[J].海外英语,2011,13:268-269.

[6]李媚.从文化选择性论中西方译者翻译《论语》的差异[D].东北林业大学,2009.

[7]周蕾.论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J].科技资讯,2007,16:163-164.

第四篇:中西茶文化旅游英语交际能力培养

摘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西方的茶文化差异,同时谈到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利用旅游英语课程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几点看法,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中西茶文化;旅游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方式

茶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通过中英茶文化的对比,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中英两种文化之间的异同,这对于高校旅游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

1中西方的茶文化差异

中国的茶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中华儿女自古以来就有着饮茶习俗。起初,茶这种饮料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享用,茶叶饮品在唐朝中期才开始走进平民百姓的家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当然这一事实可以在相关历史文献中得到佐证。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曾提到唐朝以前与饮茶风俗有关的典籍和文献。相比之下,英国的茶文化历史较为短暂。十八世纪前,只有英国皇室成员才有资格享用珍贵的茶叶饮品;十八世纪后,中国的茶叶传入英国,从而带动了当地的饮茶之风。随着茶叶在英国国内的普及,平民百姓才有权享用茶叶。目前,五分之四以上的英国人都有饮茶的习惯。在当地所有饮料的消费中,茶叶饮料占了一半的比重。虽然英国不是产茶地,但就事实结果统计显示,每名英国人的年均茶叶消费量为3kg,在世界上排名第一。相比之下,虽然中国是茶叶起源地,但是每名中国人的年均茶叶消费量为0.4kg。就饮茶种类来讲,中国人更喜爱绿茶,而英国人更喜爱红茶。和绿茶相比,英国人的红茶进口量远远大于绿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绿茶也得到了英国人的认可,英国的绿茶进口量也呈现上升趋势。从饮茶习惯的角度来说,英国国内有上午茶和下午茶之说。英国人在饮用红茶时,通常会在茶水中加入牛奶和红糖,很显然这种饮用方式和中国国内传统红茶饮用方式有着本质区别。在中国,人们喜爱在饭后饮用开水冲制好的绿茶。

2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今世界全球化的趋势已愈发明显。英语成为世界上适用范围最广泛的语言。但是由于地域差异和生活习俗的不同,这就使得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显得十分必要。

2.1跨文化交际能力概述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有着语言文化差异的人们的交际活动。换句话来说,中国人在和外国人交流的过程中,需要了解语言交际的注意事项,这样才能够使交流变的得体。从字面上来看,跨文化意识是人们在理解文化差异后进行得体交际的意识和理念。

2.2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组成要素

交际主体在进行交际的过程中,首先要具备一定的动机。除此之外,交际主体还需要了解交际知识,并掌握一定程度的交际技巧。所以,交际动机、交际知识以及交际技巧是构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要素。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划分方式,但是却都在自己的理论中提到了知识和技能。事实上,这些要素共同作用于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了解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组成要素,才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方向。首先,目的语学习必不可少。其次,跨文化交际者还需要学习目的语的特殊文化,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自身的跨文化意识。最后,跨文化交际技巧的掌握也关系到整个交际过程的有效性。

2.3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意义

一种语言不单单是人们日常交流的工具,同时透过语言本身,我们可以看到该民族的历史文化。这也从侧面说明语言是文化载体的客观事实。要是不了解目的语的文化差异,那么在交流中就会出现误会。我们只有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才能够将自己的观点准确表达出来,而不至于产生歧义。教师在教授旅游英语的过程中,不仅要讲解英语知识,还应该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当然,传统意义上的英语教学往往只是为了应对考试,很显然,在实际能力的培养方面较为欠缺。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在实际交际中规避一些问题,使交流活动变得更为得体。旅游英语是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新课程。从课程大纲的要求中,我们不难看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正是教学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符合该专业学科的要求,同时还满足现今市场趋势和旅游行业发展需要。

3利用旅游英语课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具体措施

3.1注重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意识观念决定人的行为。同样地,要想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就需要培养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对比中西茶文化,我们不难发现文化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跨文化意识培养才显得尤为重要。当然,教师需要给学生讲述本专业的英语词汇和句型,但同时教师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将跨文化意识融入到教学中。教师不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而成为另一种文化意识的传播者。教师应该从客观上讲解两种不同的文化意识形态,帮助学生认清文化之间的差异。在新形势下,教师应该将文化教学元素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情景导入的方式,在讲解与茶有关的语言知识时,可以首先向学生普及西方的茶文化。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英国下午茶的传统,这样学生就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跨文化意识,从而能够在这种特定场合下做出适当的反应。

3.2提升文化调适能力

文化调适能力会受到民族中心主义和文化定势的双重影响。文化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却又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学生在学习旅游英语时不应该陷入文化定势的泥沼,同时也不能形成民族中心主义。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西方风俗习惯,使学生能够在文化冲击后及时调整自己。比如说,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出国经历或者与西方文化接触的过程。当然,以茶文化为例,教师也可以向学生展示外国茶文化工艺品,并向学生展示导游服务短剧,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文化交际的氛围。同时,教师应该培养旅游专业学生的全球视野,使学生掌握更多文化知识。比如说,英语中为什么要将“红茶”称为“blacktea”,而不直接叫做“redtea”?教师应该从异文化的角度,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自身的语言服务技能。和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目标相比,这种培养方式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但却适应当下的具体形势。

3.3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目前,高校旅游专业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教师逐渐意识到原有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于是提出分层次培养等相关教学理念。以往,教师比较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文化知识的导入。由于文化知识对跨文化交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文化课程。教师在安排文化课程时应该将文化大纲作为参考依据。茶文化也是英语文化的一个构成要素,教师可以以茶文化为例进行讲解。比如说,教师在讲解中外饮食文化时,就可以将中西饮茶习惯拿来比较。教师可以以英国人偏好红茶为例,向学生讲述英国茶娘以及茶座等文化特色。除此之外,教师也不应该忽视文化体验的作用。“文化体验”是一个较新的概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体验所学英语文化知识。比如说,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附近的茶业博物馆和茶文化博览园,使学生通过实物在大脑中构建茶文化概念。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该定期组织一些茶文化讲座,并组织学生去国际酒店参观。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该和学生共同讨论茶文化事件,让学生了解并学会欣赏西方茶文化。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更能够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帮助学生掌握茶文化内涵。教师通过以上方式,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从而为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3.4培养交际实践能力

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最终阶段。交际实践能力包括三部分,分别是交际策略能力、语言交际能力以及非语言交际能力。教师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容易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自身的问题也不断凸显,比如很多学生虽然能够流利地说英语,但是却和老外交流的过程中频频出现尴尬状况。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交际交流中。教师不妨以西方饮茶场景为例,和学生进行对话交流。教师扮演外国人,和学生用英语交谈,教师在交谈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的语言表达情况,并在交谈结束后予以纠正。当然,教师还应该在教授旅游英语时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除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培养包括手势语等副语言在内的非语言交际能力。为了给学生提供更为真实的教学环境,学校还应该聘用外教对旅游专业的学生进行小组教学。在这种纯语言的浸泡式环境中,学生的交际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增强。

4结语

从本文的分析中,我们得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能简简单单地从语言本身着手,还应该注重文化因素。教师在教授旅游英语的过程中不应该只考虑到英语本身,还应该采取以上方式帮助学生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作者:明星 单位:三亚理工职业学院公共基础教学部

参考文献

[1]乔洁.中西文化对外语教学的影响[N].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6(6):29.

[2]张同乐.中西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N].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

[3]郭晓燕.中外合作办学下基于双语专业教学的基础英语互动教学模式研究[J].才智.2010(04):243-244

[4]邹薇.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N].长沙大学学报.2010:1.

[5]黄真真.浅谈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1(4):108

第五篇:多媒体网络翻译中西方茶文化传播应用

摘要: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茶文化传播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中国的茶文化也传播到了国外,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阐述了多媒体网络翻译辅助模式,深入分析了茶文化的传播途径,重点讨论多媒体网络翻译辅助教学应用于茶文化传播的模式。针对多媒体网络翻译辅助教学模式的特性,提出了未来发展革新的趋势,这对发挥网络媒体的优势,促进中西茶文化交流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多媒体网络;翻译辅助;茶文化

茶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能反映社会的精神风貌和经济条件。在茶文化发展和传承过程中,彰显出茶文化独特的魅力。随着当今互联网行业对社会生活的深入影响,多媒体技术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促进中西方茶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我们应该抓住机会,重视网络传媒对茶文化的传播影响,增加中国茶文化的推广,研究如何利用网络技术促进中西方茶文化的传播。

1中西文化的“沟通”———茶文化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影响着其他国家茶文化形成与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中西方之间茶文化的沟通交流也变的更加频繁。

1.1“自上而下”的茶文化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很注重礼仪的国家。在礼节的推行当中,衍生出茶文化。沏茶、敬茶的规矩是茶文化礼仪中必不可少的,这体现出中国礼仪中的待客之道。中国茶文化的历史,不仅形成的是一种饮食文化,更映射出一个具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民族精神特质。中国的茶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集合了整个茶叶发展中物质与精神财富,融合了中国古典哲学的思想和文化精粹,糅合了朴素的文化价值和取向。它的具体形式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凝练。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其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哲学思想,慢慢地渗入到现代人的心灵深处。

1.2“由内而外”的茶文化

茶文化是体现中国精神文化的一个方面,具有较强的民族特性。中国茶业,最初在巴蜀之地兴起,而后向东部和南部传播,直到传至全国。到了唐朝,传到日本和朝鲜,16世纪后期被西方国家引进,随后在全世界传播开来。中国的饮茶习俗及制茶技术,伴随着茶文化的传播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如今饮茶更成为世界性的风尚,引起人们的兴趣,茶的足迹遍布全世界。中国的茶文化对西方人的生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成为与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1.3茶文化的发展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成为世界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推动了各国文化的交流。中国茶文化内涵丰富,包含许多深刻的哲学思想,蕴含丰富的人生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推进了社会的改革与进步。中国的茶文化与西方乃至世界的文化融合在一起,加深了彼此之间的联系与沟通。面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交往更加频繁,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显得更为重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茶文化,让茶文化走出中国,走向国际,进而推动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促进世界的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更应该重视发展中国传统茶文化,研究其蕴含的价值观念,探究茶文化对人的影响,对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2茶文化的传播途径分析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人们能够更多、更快的获取信息。这增进了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也开启了茶文化传播的多媒体网络翻译辅助教学模式。

2.1传统的传播模式

茶文化的传统传播方式,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经济贸易的开展、组织文化的交流以及大众传播,理论依据是古代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及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传统的传播方式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茶文化传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后,与当地的本土文化相融合,产生了自己的特色与属性。由于当时交通、通讯技术不发达,这种传播方式也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通过移民的方式将茶文化传播到海外,这些移民大多来自中国的南方沿海,他们将茶文化带到了海外,促进了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经济贸易的传播方式虽然带有一定的商业色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各种组织的建立,为茶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茶文化的传播。利用儒佛道家思想传播茶文化,将这些富含哲理和人生价值观点的思想,融入到茶文化中,对人类的思想和行为起到一定的影响。文学作品中充满了丰富的内涵,增添了茶文化传播的活力,丰富传播的形式。这些传统的传播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2新型传播模式的变革

多媒体传播传统茶文化模式变革,侧重点是重新构建网络环境的传播模式,使传播途径更加便捷。从表面上看,多媒体网络翻译辅助教学模式,与传统传播模式都是通过媒介进行传播。但它们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传统传播模式的主体相对独立。然而,多媒体传播模式中的各要素都是紧密相关的,共同推动着茶文化的传播。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中国茶文化也借助多媒体的力量来进行推广,这种新的模式改变人们传统的理念,实现着中西方茶文化融合,加深中西方茶文化之间的交往。多媒体网络翻译辅助教学模式,作为文化信息传播的先进工具和载体,加深了其他国家对中国茶文化的了解,为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3多媒体网络翻译辅助教学模式在茶文化传播中的应用

多媒体网络翻译辅助教学模式在茶文化传播中的应用,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传播文化理念,它有发挥着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成为最先进的传播手段之一。多媒体互联网能及时、迅速地向公众传播信息,也通过电子邮件、网站等途径,为茶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3.1多媒体网络翻译辅助教学模式的特点

多媒体网络翻译辅助教学模式具有信息传播的综合性、快速性、互动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多媒体网络信息内容丰富,包含各行各业,可以满足人们对信息资源的不同需求。在中西方茶文化交流过程中,人们通过多媒体网络进行翻译,了解他国的茶文化习俗。在多媒体网络传播中,人们可以利用网络交流意见,通过网络新闻、网上论坛、电子邮件等方式,将内容翻译成自己熟悉的语言,以便更理解其中的含义。多媒体网络传播方式集各种特点于一身,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它的发展蔓延到人类的文化领域,使得茶文化的传播呈现网络化、现代化的趋势。多媒体网络的发展加深了中西方茶文化之间的交流,促进双方的进步。

3.2多媒体网络翻译辅助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多媒体网络的加入使得茶文化传播的更加迅速,范围更加广阔,带给人们一种前所未有的新鲜感和体验,中国茶文化也借助这一媒介,将其中蕴含的思想与哲理传播到西方甚至全世界。网络的兴起,摆脱了传统传播模式在时间、空间上各方面的限制,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资源共享,也提高了茶文化研究者的工作效率,在此基础上,茶文化学科更快地发展起来,使茶文化得到广泛传播,成为世界性的精神和文化财富。

3.3多媒体网络翻译辅助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在现代信息社会,多媒体网络传播成为今后文化交流和信息流动的一个趋势,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加强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工作。一方面,传统的传播方式也不能抛弃,要汲取其长处,巩固茶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要将传播的范围扩展到多媒体网络上来,充分发挥其优势和特长,构建中国茶文化的网络框架,丰富其内容。借助多媒体网络翻译辅助教学模式的力量,将中国的茶文化发扬光大,增进中西方之间的合作和互相了解,提高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多媒体网络翻译辅助教学模式,将语言和文字通过网络翻译成本国的语言,更有助于人们的学习与掌握,这已经成为今后茶文化发展的趋势。它能更快、更好、更全面的传播茶文化。这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尽可能地转变旧的观念,接纳新鲜事物,及时掌握不断更新变化的多媒体网络环境,以便能够更快地掌握自己想要了解的文化信息,在茶文化传播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4结论

多媒体网络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对其发展有深远意义。借助多媒体网络时代带来的良好契机与空间,加快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做好各项传播工作,加深中西方之间茶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中国茶文化内涵丰富,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也有助于推广中华文化。多媒体网络翻译辅助教学模式的发展,为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景,我们应当重视起来。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优势,为中西文化交流搭建良好平台,促进其融合与发展。

作者:张燕霞 田淑森 谷吉敏 于丽红 单位:承德医学院外语教学部

参考文献

[1]俞晖.试论网络时代中国茶文化的传播[J].农业考古.2006(2):445-446

[2]沈学政.传统的茶与现代的传播[J].农业考古.2008(5):678-679

[3]景庆虹.论中国茶文化海外传播[J].国际新闻界.2012(12):119-120

[4]梁晓宇.中国茶文化的特征[J].乌蒙论坛.2014(2):76-77

[5]张晓林等.网络化数字化基础上的新型学术信息交流体系及其影响.图书馆,2000(3):1-4

第六篇:中西茶文化差异下英语文化教学

摘要: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随着中西方文化发展的日趋频繁,英语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外语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培养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成为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本文通过对中西茶文化的差异对比,详细阐述了文化在英语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对文化教学提出了看法,希望能够对大学英语教学及中西方文化融合和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中西茶文化;文化差异;大学英语;文化教学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茶文化也发挥着重要的媒介作用。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也从传统的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逐渐转变为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水平。对英语的学习离不开对英美国家文化的学习和了解,英语学习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学习过程,而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及异域文化认知能力的提升,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充分融入文化教学是十分重要的。

1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主要工具。文化有着广泛的含义,是科学、艺术、法律等多学科内容的集合体现。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背景和依托,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人们只有通过语言才能了解文化,语言的学习实际上是文化的学习;人们只有了解了文化才能更好地学习语言,脱离了文化的语言是不存在的。大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也是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学习,通过对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历史风俗、宗教信仰等文化的理解和认知,从中获得语言学习的基础。英语教学并不是单纯的语言教学,而是文化的教学,只有透过文化的学习才能更好地实现语言学习,这一认识也成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师的共识,并在英语教学中得以体现。

2中西茶文化的差异

茶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不仅受到国人的喜爱,也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饮品。茶最早起源于中国,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在不同朝代,茶体现出不同的历史特色。在十八世纪二十年代,中国茶出口到英国,随即引起了一阵饮茶风潮。英国也成为世界上茶消费最多的国家。中英两国人民都有饮茶习惯,但是茶文化也存在着一些差异。我国有着悠久的饮茶历史,在唐代,茶文化进入繁荣发展时期,茶从最初只在王室贵族中流行,逐渐普及至平民百姓当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中国的茶文化越来越丰富。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著作,其中系统地记载了与茶相关的各种活动,从种茶、采茶、煮茶、饮茶等各个环节都进行细致的描述,该著作为中国茶文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史料。《茶经》中记载,在唐代以前,我国就出现了关于茶的文献资料,据统计,从唐宋到明清以及近代,茶诗有近2000首以上,可谓丰富多彩。而在十八世纪以前,茶叶对于英国来说还是新生事物,由于茶叶最初进入英国时,价格十分昂贵,饮用之人极少,因此只在皇室贵族中饮用,茶叶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皇室贵族以饮茶作为高雅时尚的体现。随着英国从中国进口茶叶数量的不断增加,茶叶也逐渐普及到英国普通百姓当中,茶也成为英国人最喜爱的饮品,英国的茶叶消费量和进口量跃居世界首位。据统计,英国人每年人均消费茶在三公斤以上,超过了世界上其它国家。而中国虽然是茶叶的发源地和主产地,但是茶叶消费量却远低于英国的消费水平。中英两国人民对茶叶的种类也各有偏好,中国人喜欢喝绿茶,因为绿茶清心明目,对身体十分有益。而英国人更喜欢喝红茶,他们喜欢红茶的浓郁和醇香。早期,从中国出口到其它国家的茶叶主要以红茶为主,近年来,绿茶的出口量也有所上升,由此可见,绿茶在西方国家也逐渐得到认可。中英两国人民的饮茶习惯也有所不同,中国人喜欢在饭后饮一杯清茶,不仅解腻提神,而且放松心情。英国人习惯喝午茶,并且分上午茶和下午茶,相比中国传统红茶,英国的饮茶方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中国人饮红茶只是用沸水沏茶叶,而英国的红茶则要加入牛奶和糖等调料,同时佐以茶点食用。这种饮茶方式不仅丰富了茶文化,而且也成为饮茶文化的重大变革。从中英两国饮茶方式可以看出,饮茶文化经历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在不同的国家体现出不同的茶文化特色。

3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角色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外语教学开始兴起文化热,它最突出的特点是与中国发展进程密切相关。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国与世界交流越来越频繁,语言是文化交流的基础和媒介,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实现文化的交流与经济的合作发展。文化在语言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和影响作用,如果对文化模式不了解,就无法学习真正的语言,更谈不上掌握和运用语言,可以说,文化是语言的背景,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依靠文化这棵大树,语言才能更好地成长。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只有真正了解西方英语国家的文化,才能了解和学习英语。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只有对西方文化背景有更深入广泛的了解,才能教好语言,教师教授的并不是语言本身,而是文化元素的内涵。当前的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无法理解英语的语法特点和知识结构,而这些困难正是来自于对文化的陌生,如果对西方文化背景及风俗习惯等内容不了解,就无法体会到中西方文化差异所在,也就不能顺利地学习语言。当前学生学习英语的困难除了英语本身外,对西方国家文化的不了解是一个重要原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只有充分融入文化教学,发挥其效用,使学生对西方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在文化了解中学习英语,掌握英语技能,提升英语综合能力,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4文化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合

大学英语教学是高校教学任务的重点所在,教师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教授学生单纯的英语知识,而是应充分考虑其文化因素,使文化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充分融合在一起,发挥语言的文化功能,使学生对不同文化下的价值观及认知理念有清晰的认知与区分。文化教学是高校英语教学的基础和重点内容,教师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中,首先要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有清晰的认知和了解,使学生能够在文化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白中西方文化理念的不同,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的不同规范和语法结构等内容,使他们在英语学习中更加顺利自如,使英语交际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英两国茶文化有着巨大差异,将中西茶文化的差异对比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增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特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将中英两国茶文化的比较融入到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就茶文化中的一些新的词汇进行讲解,通过词汇讲解可以让学生对中英茶文化的异同和相关背景知识加以了解,由此使新的词汇得以延伸。例如绿茶一词,英译时采用了直译的方法,从字面翻译很容易使人理解其含义,而红茶一词,被英译为blacktea,英语翻译时并没有按照字面意思进行直译,而是采用了意译的方法,这一译法也充分体现了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由于中国人喝茶注重茶汤的颜色,而英国人喝茶更注重茶叶的颜色,茶文化背景的差异也充分体现在英语翻译当中。如果对英国茶文化没有一定的了解,在英语学习和翻译中很容易出现错误,也无法进行恰当有效的交流沟通。通过介绍英国人的饮茶习惯,学生能够对新词汇有更深刻的理解,在阅读和听说英语材料时就会更加顺利,不会产生误会和困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外来文化的导入是一个重要问题,直接影响着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文化导入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需要通过循序渐进的过程层层推入,首先是对英语的语言结构及基础知识进行讲解,消除学生学习英语的文化障碍,教师要重点讲解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对文化的认知更加清晰,为语言学习打下基础。其次是系统地导入文化知识,教师可以根据英语教材中的课文知识和内容,归纳出全书的文化框架,使学习过程更加系统化,层次更加清晰。最后,导入更加广泛的内容,其中包括了西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背景与哲学思想等,对某种文化的表现形式及价值体系进行综合概括。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对英语教学中的语言现象、文化语境进行全面分析,使学生的文化认知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完善,使教师引导地位、学生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增强师生的互动交流。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对英语有更深刻的理解,提高英语应用能力,而且也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获得更理想的学习效果,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总之,英语学习离不开对英美国家文化的学习和了解,文化教学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对英语教学发挥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作用,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核心。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异域文化认知能力,而且也成为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

作者:刘俊杰 单位:周口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乔洁.中西文化对外语教学的影响[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太原2006(3):132-133.

[2]刘德娟.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研究[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82-83.

[3]梁镛.跨文化的教学与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5]张忠良.中国世界茶文化/经典文化系列[M].时事出版社,2002.

第七篇:差异性大学英语中西茶文化教学

摘要:

语言是文化构成中的一部分,体现了民族特色。语言要在具体的文化中理解,特殊文化赋予语言深刻的含义。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使学生正确掌握好英语的使用方式,还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背景知识,增加学习积极性,努力成为对外交流的使者。所以我们以中西茶文化为例具体分析了文化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

中西茶文化;差异;大学英语;文化教学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是人们互相沟通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它是人们思想碰撞的媒介,对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同时语言又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语言,如汉语、葡萄牙语、英语、阿拉伯语等等。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之一,也是最为广泛使用的语言。文化教学有利于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更好地理解英语使用方式和含义,所以文化教学在大学英语中很有必要。我们以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为例具体分析文化教学。

1实施文化教学的意义:基于茶文化的视角

拉多在《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1964)中指出,文化上使用不当比语言上使用不当更加不可原谅。成功掌握好一门语言,不仅仅是掌握其词汇和语法,还要了解这个国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历史,充分掌握这门语言背后的内涵,而不是简单的造句。因为文化的差异,在语言的使用上往往会出现很多差异,很多学生无法理解一整篇文章的含义,遇到关于风俗习惯的内容感到陌生,而进行文化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和运用词汇。因此,文化教学起到关键的作用:

1.1有利于学生充分的掌握文化知识,正确地使用英语

语言和文化是联系在一起的,语言记录了文化,文化丰富了语言。语言中蕴含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又反映了现实社会。但文化对语言又有制约作用,特定的语言只有在特定的历史文化下才能理解,脱离了具体的历史背景,特定的语言就毫无意义甚至不被理解。例如在茶经翻译中缺失了“伊公羹陆氏茶”的翻译,以为无关紧要,却是犯了大忌。“伊公羹”是一个典故,是陆羽表达自己思想精神的引用。伊公是商朝的伊尹,擅长在鼎中做羹,他借调鼎中羹向商汤表明治国之道,这不是陆羽自己为官之道,而是通过茶道来阐释人道和王道。而在翻译中缺失这个部分就不能完整地体现陆羽的思想和茶经所包含的哲学道理。所以学习历史文化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理解语言所处的语境,能够正确地使用英语,在与国际友人交流的时候,能够准确流畅地表达个人观点或是介绍中国文化。

1.2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文化教学需要向学生讲解语言所处的语境,有时会利用生动形象的故事解释某句或是某段英语的内涵,这种具有情节性的教学方式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充分理解语言历史文化后,能够较快地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如果不了解特殊的文化背景,就没有办法理解语言逻辑,从而增加了学习的难度。例如,在茶经中使用“酪奴”一词作为茶的别称,咋一看,认为茶是奶酪的奴,比奶酪低一等,这是错误的理解。当王肃对答高祖“茗饮何如酪浆”时说道“准茗不中与酪作奴”,其意为茶的品味不在奶酪之下,不能给奶酪做奴,即茶比奶酪更胜一筹。但是缺少文化底蕴的人,看到此句,就会以为茶不如奶酪而翻译错误。但在教学中通过酪奴的故事讲解,就能让同学们正确辨析特定茶用语的翻译,所以文化教学能够促使学生主动了解语言背后的历史故事,积极寻找合适的英语用词并尽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2中西茶文化差异———以中国和英美茶文化差异为例

茶在汉语中的解释是茶叶或是没有加工的茶树。在英文中“tee”基本意思与中文一致,但还含有其他的解释:作为动词喝茶的意思;贵妇们的下午茶hightea;聚会或是茶会teeparty。在美国英语中tee还有兴奋物如大麻的意思,常用的词汇有teepad(大麻窑窟)。Acupoftea不仅仅是一杯茶的意思,还是喜欢什么的意思,如notmycupoftea可以理解为不适合或是不喜欢;anicecupoftea指一个人很不错;anothercupoftea指另一回事。为什么茶(tea)在中西方有不同的使用方式呢?中国地大物博,因为土壤和阳光的条件不一样,生产的茶叶品种也不同,有红茶、绿茶等,中国人根据地理位置和饮茶习惯的不同,品尝不同的茶叶感受不一样的滋味;英国地处地中海,本身不适宜生产茶叶,又因常年受地中海气候的影响,所以偏爱浓厚而甘甜的红茶,最著名的英国茶文化当属下午茶(afternoontea)了。东西两大国的地理位置的不同,使得两国的饮茶习惯也就不同。中国古代的经济体制是封建小农经济,在满足温饱的条件下,人们就开始考虑精神上的提高。在封建社会的影响下,饮茶成了一种风雅之事,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茶由一种商品逐步发展成茶学、茶道,最后融合为茶文化。在这种稳定的小农经济里,饮茶是一种悠闲的生活方式,需要人心如止水、心平气和,慢慢品尝,感受茶的宁静和芬香。英国人一天最重要的是晚餐,中午的饮食就会相对简单,而又因两餐间的时间相隔很久,由此就有了下午茶这种形式。下午茶不仅是喝茶还有糕点水果之类的甜品。英国的茶文化讲究的是茶具好看、高贵,茶味甘甜浓厚,在聚会中衬托出贵妇们优雅的气质和优越的社会地位,这种讲究实用性的饮茶方式恰恰体现了工业革命带来的现代化的特点。速溶茶就是工业革命的产物。英美这样发达的工业国家随着技术的革新,也将茶叶的外形和用法随时代变化而改变。茶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与儒道佛三派的思想相融合,形成了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精神,也要求饮茶之人修身养性,提高修行。这种种要求展现了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讲究淡泊、豁达、内敛的品质,而英国的茶文化更多体现的是贵族的礼节和仪态,展现了英国绅士的风采。

3茶文化维度下加强文化教学的主要措施

3.1文化教学要贯穿英语教学中

实际生活中,经常出现因为不了解语言文化背景而出现词义、语法等使用错误的现象。在英语教学中不能仅仅教授词汇和语法,要在教学的各个阶段有意识地讲解文化背景和历史故事,发挥文化的教育作用。在我国,上课的学生人数很多,在实际中真真能够用英语流利而准确地交流的机会很少,而且教师通常将重点放在应付考试的部分而忽视了背景知识的讲解。这样会使学生囫囵吞枣不甚了解。因此,实施文化教学在学习“tea”这个单词时,可以向大家讲述这词发音的由来,是有闽南语中茶的发音改变而成的;在讲解“anicecupoftea”这个短语时,补充说明“tea”在英语中有着重要的使用方式。茶在英国象征着财富,直至今日的英语表达中出现这样的句子wouldnotdosomethingforalltheteainchina,意思是给我再多的钱我都不会做的。茶还有大题小做的意思:astormintheteacup.

3.2通过各种方式补充学生的语言背景知识

教师除了课堂教学以外,可以通过推荐大家各种英美书籍、杂志或报刊,让大家在课余时间里主动了解英语的文化背景,更好地理解英语的使用习惯及与我国语言使用的差异。比如,我们可以分析中外翻译者对《茶经》的不同译本来体会中国和外国运用语言的习惯。原文:用银为之,至洁,但涉于侈丽……,中国翻译者翻译:Silverwokswouldheextremelyclean,yettooextravagantandexpensive.外国翻译者翻译:Forlongusage,cauldronsshouldbemadeofsilver,astheywillyield,thepuresttea.中国的译本基本上是坚定提倡使用铁器的,在字里行间中体现崇尚俭朴的精神,但是外国的译本认为不可使用铁器,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流露出对铁具的负面情感。除此之外,还可以安排外藉教师与同学们互动交流,口语交流可以找出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3.3提升授课者自身的修养,积极发挥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

教师应当正确地引导学生学习词汇语法以及文化背景知识。首先,让学生转换思维方式,从中式向英式转变;其次,引导学生辨证地看待中西方文化差异,有选择地汲取知识,不带有色眼光看待事物;最后,让学生对比中西方语言的差异,认识不同语种的优缺点。

总之,英语教学不只是教授学生基本的语言知识,还要培养他们不同的思维方式,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使其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内涵和感受英语的魅力。不要将我们的学生教成只会默写和背单词的死读书形式,要将学习乐趣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愉快有意义地学习英语并熟练地掌握这门语言,积极成为对外交流的使者。

作者:蔡海燕 单位:重庆城市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李亦桃、朱晓东,英语中“茶”话探微—兼议中国与英美茶文化的跨文化比较[J],2007(6):211-213

[2]兰冰,浅议西方茶文化及英语茶[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1(1):118-211

[3]乔洁,中西文化对外语教学的影响[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6-6(3):132-133

[4]刘德娟,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研究[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82-83

[5]薛红果,从中西文化差异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72-75

[6]赵丽,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中西文化差异对比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77-81

[7]张显,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对文化差异策略之研究[D],.西南大学,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