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活动设计

行业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活动设计

摘要::随着行业发展,行业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活动在多校区背景下趋向细化和多样化,其活动设计原则包括实践原则、生本原则、行业原则和属地原则。鉴于此,从顶层设计、核心框架、活动平台、活动载体和活动方案等方面提出多校区行业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活动设计理念,为行业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开拓思路。

关键词:行业高职院校;多校区学生管理;职业素质教育活动

在职业教育的定位和理念得到社会各方面认可、高职教育逐渐走向深入的过程中,社会各行各业对高职教育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全面。而部分高职毕业生在进入各行各业初期表现出的诚信意识、敬业精神、人际适应等职业素质方面的问题经常引起企业和学校的关注,但这方面问题的引导教育只能提前进行[1]。因此,高职院校只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水平,才能帮助高职学生提高择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的能力,进而达成社会生产需要。

1行业高职院校多校区职业素质教育活动的内涵

职业素质教育是为了培养个人职业适应、发展需要的基本品质而实施的教育理论实践活动。为了使职业素质教育内容得以顺利实施,构建高职院校自身特色的职业素质教育活动、教育模式势在必行。随着高职院校教育规模扩大,许多高职院校也像其他普通高校一样多校区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因此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活动也呈现出逐渐细化、多样化特点。多校区管理视域下的行业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活动作为一种特定环境下的教育实践活动,目标就是进一步推动学生职业素质发展。

2行业高职院校多校区职业素质教育活动的设计原则

2.1实践原则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类型就决定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核心素质地位。相较于专业知识技能前期的理论基础支持,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活动要围绕活动实践理论、活动引领感受和体验活动的过程。活动设计上要注意学生的实践性,强调活动实践过程的充分程度、丰富程度、深刻程度,学生的亲身体验和主观感受应成为职业素质教育活动设计的重要方向和途径。

2.2生本原则

职业素质教育活动从根本上说是全体师生参与的学生教育工作,而教育要求我们始终树立“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使人人都有所收获”的育人观念。学生素质教育活动设计也必须围绕学生、服务学生。真正的生本导向,要根据学生现实需求和年龄特征来设计、组织活动,要考虑每项活动的大众化接受程度、专业化特点和参与面等问题。只有立足于生本原则的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活动才能调动学生独立自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2.3行业原则

高职院校中的职业素质教育活动是一个开放的课程领域,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活动方式等都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在活动方式的选择和教育资源的开发上就要充分利用高职专业所对应的行业岗位特性[3]。岗位核心要求的现场展示、场景、行为模拟、职场思维训练等元素应该是职业素质教育活动设计的核心元素,要尽量把行业的核心素质要求传达给学生,通过实践内化为学生的职业素质。

2.4属地原则

职业素质教育活动内容和形式的选择还是要考虑地域性特点。即使是面向全行业的高职院校,高职生源和就业渠道一般会有集中区域。要利用好优秀人物、优良风土人情、当地民俗、传统竞赛、方言学习等属地文化要素设计训练活动,让学生带有一定的优秀文化符号并借此教给学生融入以后职场属地文化环境的能力素养。这个设计原则对于多校区管理模式下的院校更有指导意义。不仅各区域人文环境不同,学校的各个校区文化特征也是有区别的,城市中心的校区和偏远山区的校区职业素质教育活动条件不可能一致,所以要注意属地化特色,不丢失本源文化土壤。

3多校区行业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活动设计思路

3.1统一认识,顶层设计,提升对职业素质教育活动的认识

高职教育工作者应积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摒弃只重职业知识技能课程的封闭式教学模式,转变为开放式的职业教育。全员努力营造职业综合素质学习氛围,支持通过职业素质技育活动促进学生不断发展,通过多方面的职业教育内容使学生胜任未来的岗位工作。在形成全员共育职业素质的思想基础之上,学校领导应牵头组织策划全校的职业素质教育活动,顶层设计出自上而下、层层落实的职业素质训练框架。在这个顶层设计之下,专业知识技能课程与素质训练活动并行不悖,相辅相成。只有学校做好宏观计划,职业素质教育活动才能准确定位,顺利策划、实施并最终培养出合格的职业人才。

3.2行业入手,核心挖掘,凝练出职业素质教育的核心框架

高职教育紧密依托职业岗位所在的各行各业,职业素质教育活动的训练核心必须是行业公认的职业核心素质。行业有核心职业素质要求的表述,高职院校要悉心的理解吸收,在整个行业的高度上潜心挖掘核心素质内涵,形成易于理解、发散、深化的素质内涵模块,便于作为职业素质教育活动的设计内核。在有些行业,专业岗位的素质要求特点不突出、偏于松散和通用的情况下,深入慎重地论证挖掘核心素质则更为重要,只有行业核心素质的恰当理解和组合、分解所形成的职业素质教育活动框架才会具有指导意义,而不会弱化为普通的学生活动。

3.3学生为本,问题导向,搭建有效的职业素质教育活动平台

在设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活动时,考虑行业核心素质的引入之外,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基础。根据学生的区域、年龄群体特点,更有针对性地对行业需要且学生欠缺更明显的素质项进行重点养成,例如:民航业核心素质要求之一是“优质服务”,这一素质要与当前90后、10后独生子女学生群比较自我,抗挫折力弱等特点相冲突,学生习惯了接受优质服务而不习惯服务于他人,因此,“学生为本”在此项素质的体现则应该加强训练学生的服务意识。设计更深入的优质服务意识和行为活动,让学生去实践并理解怎么做到“优质服务”。而现阶段在校学生已有的活泼有主见等特性则在对应的素质模块中适当弱化,教育活动则可以简化一些。以学生为本,问题导向就是结合学生实际对基于行业素质要求框架中各项各点进行权重设置,搭建出一个契合企业与学生双方实际的素质教育活动平台。

3.4丰富形式,多元素融合,打造恰当的职业素质教育活动载体

在确定了各素质要点的活动策划权重之后,就要为“这一副肥瘦不均的活动骨肉披上外衣,让其被包裹并生动起来。”这一设计步骤就是要选择丰富的形式来体现素质要求的内容。模拟、参观、交流、游戏等活动形式很多,选择形式时就要注意多种元素的融合,要注意社会热点问题,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媒介形式等关键元素。这一点上也要充分利用区域性原则来设计活动,把多校区所处区域及周边的文化元素放进职业素质教育活动中。例如,珠三角粤语粤剧的元素被纳入众多活动中得以训练并内化成职业素质。此外,对于多校区院校,做主校区和分校区之间的职业素质教育活动策划要注意以文化氛围较为浓厚的主校区为中心,各分校区以核心专业群和周边条件,凝练更有偏向,而又不能脱离行业素质要求的职业素质教育特色活动。

3.5实践修订,追踪管理,制定务实的职业素质教育活动方案

职业素质教育活动方案形成之后,同样要经历实践来检验。一个活动的可操作性、实效性一定要在班级等学生群体中实施之后,通过及时和延时的跟踪调查,科学分析,现实效果才会呈现出来,把职业素质教育活动方案作为一个项目来组织管理,一届学生,一级学生,一个专业学生,多维度群体实施效果的反馈和整合,持续地修订活动方案,才能逐步打造出一个适合特定行业高职的多个校区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活动方案。

4结束语

行业高职院校在多校区办学的背景下,应重视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活动的设计原则,基于校情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多角度着手制定出符合学生素质发展培养方案。就目前而言,达成统一认识是活动开展的前提基础;从行业入手,以生为本则是关键;打造活动载体和制定活动方案则是根本。培养高素质的高职院校学生,特别是在“一流”高职院校的建设背景下,依托其职业教育活动设计,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当成为行业高职育人工程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1]朱浩松.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的培养[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4):50-52.

[2]王璐,梁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5(05):70-71.

[3]刑敏.关于高职院校构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思考[J].当代职业教育,2016(1):31-33.

作者:李英 方少灿 单位: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