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资产评估范例

总体资产评估

总体资产评估范文1

实现对无形资产评估的结构构建,对无形资产的价值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这是对资产评估体系建设的有力补充。运用资产价值评估的主体性能够促使资产评估能够体现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可以为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指引方向。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并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对资产评估体系在资产管理中的有效性进行说明和阐述。

关键词:

资产评估;资产管理;有效性;研究

资产构建思想的创新性以及构建原则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资产评估体系中,重视对无形资产的评估结构的建设工作;第二,实现对总资产的价值评估,并为资产评估体系在资产管理中的有效性研究提供资料。

一、提升无形资产评估结构的地位

1.体现创新性

目前,资产评估体系在各方面的努力下,正在不断得到完善和提升,尤其是有形资产的评估体系构建,更是在不断发展。与此同时,无形资产的评估体系也得到了延伸发展。将无形资产的评估作为资产评估指标的组成部分,充分显示其资产评估体系在整个资产管理中的有效性,并推动了资产管理科学化和系统化的进程。对无形资产评估指标结构的创新性思想,对资产评估的指标体系的元素进行研究和分析,利用综合分析的方式,并科学的排列指标,来彰显无形资产评估体系构建所具有的作用性,进而对资产评估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提升。

2.建立新原则

对无形资产评估体系建立新的原则,就是把无形资产的评估体系作为资产评估体系的主体,从而强调无形资产评估体系的地位的资产评估体系更具有科学性和全面性。要充分的利用无形资产评估的有效性,并不断地延伸评估主体的指向性,这就是资产评估体系构建的新形式。

二、运用资产价值评估的主体性

1.明确与创新

明确资产价值评估体系,对总资产的评估进行创新。要想实现资产价值评估体系的科学合理构建,就需要从资产管理的总体出发、大局出发,科学探讨和研究评估过程和评估目的。要细致的分析资产评估对人才培养所具有的作用,研究评估的价值和意义,总结资产评估所具有的作用。在这一过程当中,要明确价值、目的明确、目标明确、范围明确。这样就能不断的强化资产评估体系。

2.注重社会效益评估

资产价值体系新原则的构建,要求的就是创新性,注重对总资产评估价值的社会价值的研究,并社会价值评估纳入到评价体系构建整体当中,并以此来增强资产评估体系的社会作用。根据资产价值评估体系的社会性原则,对总体资产进行社会价值评估,这样就为资产管理的投资方向和发展方向起了引导作用。对于一个注重社会效益的事业单位,对其价值的主要评价标准就是社会效益,因此社会效益的评估十分重要。根据社会评价的结果,可以对资产管理的优势和劣势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可以为后期资产投入提供方向,全面体现资产评估体系所具有的价值。这是资产评估体系的创新性原则对资产评估体系的推动作用,并且也利于资产管理形成清晰的发展思路和科学的对未来的规划。

3.重视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的作用

对于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主要针对的对象是软件资源,其评价的主体主要是教师队伍、软件程序设计组、科研队伍建设,对这各个方面的资源展开全面而又系统的评价。在资产结构中的软件资源的评估中,主要是评估任务有三方面:首先,对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能力水平和科研水平已经应用软件的能力进行科学评估,对教师队伍对人才的培养和社会价值的贡献进行全面的评价;其次,对教师队伍的教学研究水平进行评价,对软件开发和研究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和研究环境进行整体的评价,这样可以总体体现资源的整体发展情况。最后,对软件教学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进行评价。通过这三个方面对无形资产的评估体系进行构建,对人才培养应用性价值进行全面的评价具有很大的指导性作用。

4.进行阶段评估

应该对资产价值利用情况进行阶段性的评估,为接下来一段时间的资产管理和发展方向提供一定的依据。由于,资产进行阶段性的评估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工程,所以,要确定具体的指标、评估对象、评估标准等等,以提高资产价值评估体系在资产管理中的有效性。

三、有形资产评估是重要组成部分

要以资产评估额目的为主要出发点,为有形资产的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提供保障;要对有形资产的发展价值以及其人才培养的贡献进行评价;要形成明确科学的有形资产权属,提升有形资产权属所具有的目标性;最后,要利用阶段性的方式进行资产评估,提升资产评估体系在资产管理中的有效性。

四、结语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从提升无形资产评估结构的地位、运用资产价值评估的主体性、有形资产评估是重要组成部分,这三个方面来研究资产评估体系在资产管理中的有效性。

作者:佘杨 单位:湖南医药学院

参考文献:

[1]黄瑾.农业技术型无形资产评估人员胜任能力模型的构建知识经济时代如何提高政工干部素质[J].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2015(48).

[2]张国春.“新常态”呼唤资产评估转型升级[J].瞭望(下旬刊),2014(35).

总体资产评估范文2

关键词:资产评估;信息共享;核定标准;会计信息

1房地产企业存在的财务会计现状剖析

1.1员工欠缺资产评估认知水平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目前部分房地产企业员工的资产评估意识比较淡薄。一些老员工秉持着传统陈旧老化的思想,认为资产评估对于企业的发展无足轻重,不应该在资产评估中投放过多的资金。这些思想无疑会阻碍企业自主资产评估的顺利进行,最终影响财务会计水平的综合提升。

1.2财务信息共享不及时

目前,随着房地产企业的迅猛发展,企业的财务管理形式趋向于多元化发展,财务核算过程开始复杂化。这些问题容易导致企业财务制度出现不统一,财务信息共享不及时的现象发生。主要体现在:首先,部分下属房地产企业仅仅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没有考虑到企业的总体利益,凡事只追求眼前价值,而忽视了企业的整体布局;另外,由于财务信息沟通不及时,分享不顺畅,也会导致公司财务总报表数据填制产生一定的误差或者上报数据缓慢,间接导致财务管理人员不能实时得到准确的财务信息,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预判。

1.3资产评估系统单一化

目前,在房地产企业资产评估过程中,会运用到不同的评估方法。但是,我国房地产企业资产评估系统过于单一化,并没有具体细化到某一个评估方法,这就导致了房地产企业在资产评估中因使用不同的资产评估方法而发生细微的差别。

1.4核定标准不一致

通过调查研究得知,房地产在资产评估中应用的大量数据均来自于内部的财务分析数据。但是,由于在计算某些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过程中,企业财会人员与评估人员所采用的折旧方法或者成本计算方法不同,所以结果有时会出现偏差,这就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究竟应该是以那个机构的测量结果为准。所以,制定一个统一的评估核定标准势在必行。

2房地产企业资产评估中财务会计问题成因分析

2.1认知水平过低

当前,由于部分房地产企业对于资产评估存在错误的认知,认为资产评估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举动,不具有任何的经济价值不说,还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所以,对于资产评估往往重视程度不够。这对于资产评估过程中财务会计问题是致命的。比如说,在企业进行自主资产评估时,财务管理人员如果思想上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是想浮皮潦草,走个过场,那么,提供的数据必定是不够严谨、准确的,这样就会阻碍资产评估的顺利进行,继而影响房地产公司的整体财务会计质量。

2.2共享关系滞留

众所周知,企业资产评估的真实与否,财务会计信息的准确程度至关重要。准确,详实的财务数据信息是企业资产评估的重要依据,如果资产评估的数据虚假,将会严重影响评估工作人员对于企业资产的判断力。举个简单的例子,在资产重组中,如果被收购一方的会计数据有问题,势必会影响评估人员的判断力,严重者会导致并购的失败。所以我们说,只有评估数据真实、准确,才能保证评估机构做出科学的判断,保障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反之,如果财务信息虚假或者错误将会对评估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

2.3评估系统不完善

虽然经济水平在不断提升,但是资产评估系统还不完善。我们必须健全资产评估系统,才能最大限度提升企业资产评估的准确程度。比如说,当某一个房地产企业需要企业重组或者改制时,就需要提前建立起有效的资产评估系统,针对企业的资产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以便于促进企业的改革。我们一定要采取多元化的评估方法,建立完善的资产评估系统,保障资产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

2.4核定标准不统一

目前,各个房地产企业和评估机构缺乏统一的核定标准,所以,在进行资产评估的时候,就会因为使用方法的不同,出现计量上的偏差,导致企业的资产价值无法得到准确的测算。另一方面,在资产评估时,只重视有形资产价值的计算,忽视了无形资产的评估。这也会影响企业资产价值的客观性与准确程度。要想因势利导,转变企业的困境,实现企业的改制重组,就必须要制定规范统一的评估标准,才能有效的开展资产评估工作。

3房地产企业资产评估中财务会计问题的对策分析

3.1提高企业人员对资产评估的重视

首先,对于目前企业人员不重视资产评估的现状,我们必须要开展定期的讲座,通过微信、微博、公众号等形式让财务人员转变思想意识,认识到资产评估对企业的重要作用。其次,我们要提升资产评估质量,首要的就是要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水平。加强对于房地产企业内部财务人员的会计理论知识学习能力,提升其对于财务会计信息的全面分析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3.2加强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质量

众所周知,企业资产评估的数据来源于内部的财务会计数据,因此,财务数据信息的真实有效与否至关重要。但是,不可否认,为了躲避税务机关的检查,偷税漏税,有些房地产企业欺上瞒下,故意篡改企业财务报表的数据,以便于达到少缴税或者是不交税的目的。这样,评估机构所依据的数据难免有失偏颇,导致资产评估出现巨大差异,所以,我们必须要从源头抓起,重视财务信息数据的准确性,保障企业未来顺利发展。另外,在保证财务数据信息准确的同时,我们也要提升资产评估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他们可以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可以对于企业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作出准确的预判,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率与有效性。

3.3完善企业的资产评估系统

针对于目前资产评估系统不完备的情况,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要想办法,针对当前的形势,制定出统一、科学合理、完善的评估系统。我们应该吸取国内外房地产企业的经验和教训,精准出击,吸取他们的精华,摒弃其中的糟粕,完善房地产企业的规章制度,加强资产评估的理论建设。建立健全统一、科学的资产评估方法,保障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更好地促进资产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

3.4制定合理的企业资产评估标准

由于企业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估标准,所以评估结果往往不能客观地评价企业的资产价值。这就需要我们制定一个科学合理且统一的资产评估标准来保证资产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处理资产评估问题时,我们可以依托重置成本法,辅之以真实的评价,制定统一标准的资产评估准则,以收益现值法为依据,依照书面法则法规的形式,列入资产评估类型与评估准则。如果统一了资产评估标准,就可以解决因为评估方法不同导致的数据偏差问题,也就可以获得真实、有效的资产评估数据,确保企业评估工作得以朝着一条正确化的道路前进。

4结语

综上所述,资产评估对于企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要认真对待。本文对于企业在资产评估中出现的财务问题进行了成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对策,我们必须要制定完善的资产评估系统,确保资产评估的财务信息数据更加的真实有效,促进房地产企业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雪琼,赵书瑶,姚巨亚.关于企业资产评估中的财务会计问题探析[J].财会学习,2016,(12).

[2]刘玭,宋明.企业改制过程中会计问题及处理[J].现代商业,2014,(11).

[3]邱宇.企业资产评估中的财务会计问题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6,(11).

[4]宋岩洁,吴丹红.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控制举措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5,(10).

[5]赵薇薇.我国资产评估行业问题剖析及对策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4,(5).

[6]刘秋杰.关于企业资产评估中的财务会计问题探析[J].现代商业,2014,(2).

总体资产评估范文3

一、云计算概述

1.云计算的定义。

云计算这一概念最初是由Google提出的,后由于其优于传统的计算模式而迅速发展,众多的云计算厂商相继推出自己研发的云计算服务平台。渐渐地学术界也开始结合云计算的现实背景深入研究其成本、应用、性能优化等,发展自己的理论,并取得一定的技术成果。对于云计算的定义,各专家众说纷纭。已知的最早定义是美国印度裔教授RamnathChellappa在1997年提出来的,他从经济学研究的角度把云计算定义为一个新的“计算范畴/范式,其界限由经济的合理性来决定,而不是由技术的局限来决定”。后来的学者认为他的定义与2006年开始的云计算浪潮“歪打正着”。而另一个早期简单定义是“云计算是指任何能够通过有线和无线网络提供计算和存储服务的设施和系统”。网格计算之父LanFoster认为云计算实质上就是网格计算的商业化延伸和发展。CloudCamp的创始人ReuvenCohen认为“云计算是一种基于Web的服务,目的是让用户只为自己需要的功能付钱,同时消除传统软件在硬件、软件和专业技能方面的投资”。维基百科对云计算的定义是“一种能够将动态伸缩的虚拟化资源通过互联网以服务的方式提供给用户的计算模式,用户不需要知道如何管理那些支持云计算的基础设施”。中国云计算专委会认为,云计算最基本的概念是“通过整合、管理、调配分布在网络各处的计算资源,并以统一的界面同时向大量用户提供服务”。综上所述,对于云计算的概念,学术界和众多的运营商有着基本的共识:云计算是并行计算、分布式计算和网格计算的融合和发展;同时,云计算也是虚拟化、效用计算、面相服务的架构等概念混合演进的结果。作为一种计算模式,云计算实现了对共享可配置计算资源的方便、且按需的访问;这些资源可以通过极小的管理代价或与服务提供者的交互作用而被快速地准备和释放。

2.云计算的特点。

2.1低成本、绿色节能。

虚拟化可以整合现有的应用部署,使云计算的设备利用率大幅度地提高,并节省设备数量,从而也极大地减少了用电量,一方面保护环境,另一方面也节省了使用者的费用。

2.2快速满足业务需求。

云计算的使用,可以帮助使用者节省大量财力和精力,使其能够将建设和管理的重点放到内部资源和业务的构建上。而对于硬件选择和软件开发等事务,使用者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购买服务,同时,云计算还能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灵活可扩展的资源。通过动态部署、动态调度、动态回收等高效的运作方式来平衡不同时段运行峰值的资源需求。

2.3有利于提高资源管理效率。

第一,云计算通过采用虚拟化技术使得跨系统资源的统一调配和集中运行成为可能。对于管理员而言,只需要通过一个界面就可以监控虚拟化环境中各个计算机的使用情况,也只需要一个命令就可以实现对所有机器的操作。第二,云计算服务器和存储资源池的专业管理,使得维护人员可以专注于特定领域的维护,这种专业化、针对性的维护模式有利于提高维护的质量。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概述

1.固定资产管理在高校管理中的地位。

随着高等教育的全面可持续发展,高校越来越离不开“财”和“物”的基础支撑,而且对“财”和“物”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发展。渐渐地,固定资产管理成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点。而伴随着资产管理部门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管理职责也相应变得更加重要。资产管理已经由单一的“管物”逐渐扩大到采购管理、调配管理、绩效考评等综合的全方位管理。

2.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

2.1资产管理有效。

建立高等学校资产管理运行机制和网络系统,以现代化技术手段为资产管理和决策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据。

2.2资产配置科学。

制定公正合理的高校资产配置标准;按照承担的教学、科研及管理任务工作量与资产配置标准制定资产配置预算;将资产购置纳入预算管理,实现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

2.3资产使用合理。

建立高校资源共享机制,保证资产得到充分有效的使用;建立与资产使用部门挂钩的资产利用效率评价制度,保障资产使用合理。

2.4资产监督公正。

建立健全高校资产管理制度和资产监控考评体系;发挥学校内部审计的作用,加强对资产使用情况的审查与核实,保障资产安全与完整;建立多层次的资产管理责任制度,使得全过程管理都可以落到实处。

三、云计算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

1.降低硬件设备成本。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往往都需要安装软件,但由于经费紧张,许多高校的计算机硬件配置难以满足软件更新的需要。然而通过使用云计算,可以把高校里因硬件配置问题而无法升级或因无法安装新的软件而被淘汰但硬件本身还能继续工作的旧计算机利用起来,从而降低硬件设备的成本。

2.节省维护的费用。

众所周知,高校数据中心运行的载体是基础设施。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云计算服务收费低廉,有些甚至免费,这样我们就可以既方便又廉价地采用云计算来进行基础设施云的部署和管理。一方面可以节约用来购买商业软件授权的资金,另一方面,作为客户端的高校本地计算机,可以在浏览器上运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软件,这样既可以享受云服务,还不需要担心使用的应用软件是否是最新版本。

3.云共享。

各大高校可以合作建立高校区域资源云,并通过同步的方法构建云资源共享系统,这样大家可以共享由大量系统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基础设施,同时,用户也可以通过云终端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查询其所需的固定资产资料。

4.提供大容量的数据存储中心。

在互联网时代,病毒越来越猖獗,因此,数据存储的安全问题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有些高校由于缺少信息安全方面的专业管理人员,电脑上存放的数据容易因硬件的损坏而丢失或被病毒侵入,而在使用云计算服务后,因为数据均在云端存储,就能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另外,高校也不用再发愁日益增长的固定资产数据资料因没有地方存储而一直购买数据库服务器了,因为这些问题都可以交给提供云计算的服务商去解决。

作者:蒲晓婷 雷霞 单位:西安工程大学

第二篇:以人为本为核心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以人为本”的必要性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后,各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与规范,但由于我国诸多高校建校历史悠久,固定资产管理历史遗留问题广泛且突出,使得高校国有固定资产的管理成为一项复杂的任务。面对新形势下的高等院校改革发展,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仍存在薄弱环节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固定资产管理理念陈旧,科学管理手段缺失。其外在表现为制度的不健全,必然导致资产配置效率的低下。资产管理手段的落后又加重了资产配置效率的降低,而资产核算手段的落后又是由于管理理念的缺失造成的。管理人员专业素养不高,是管理理念缺失的内在因素,同时制度不健全、资产配置效率低下、核算手段落后又不利于管理人员专业素养的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的核心问题是人的因素在主导资产管理的成败,因此,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全面激发和调动资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构建以人为本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途径

1.构建高素质的专业管理队伍。

对学校而言,为了淘汰原本低水平的管理方式,务必先构建一支管理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团队。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展开:一方面,由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具有涉及面广、岗位敏感以及责任重大等特征,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会更高,尤其是道德水平与政治素养方面,这样才能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做到照章办事、坚持原则以及克己奉公。从业人员既需基本经济、法律、财务以及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还应对固定资产的采购、账目管理、维修、报废以及调拨等环节的相关规定与流程熟练掌握。因此,高校在选拔与录用管理人员时,务必严格把关,提高聘用门槛,将作风踏实、行事稳定的专业人才引入到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队伍中。另一方面,应注重人才培养,对录用的人才应增加适当的考核机制与培训机制,当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工作。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也应有针对性的对人才进行培训与学习,以提升其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

2.加强二级管理,形成管理网络。

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中,二级管理人员即基层的工作人员。各高校中的二级管理人员一般不直接隶属于资产部门,多为兼职人员,却是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为二级管理是高校资产部门与其所在部门的纽带与桥梁,紧紧维系着二者的联系。二级管理人员的工作是否落实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政策是否能够顺利实施,各教学科研机构的资产需求是否满足,及资产管理的效益是否得以体现。基层管理者在管理固定资产的工作中,常常承担管理主体的重任,但对学校而言,管理者就变成了管理中的客体,由于管理者的特殊性,在工作中可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推行有效、平衡的管理。而高校的主要职责便是建立二级管理部门同高校专管部门之间的管理网络,不仅能提升管理工作的统一性,更可以增强二者的联系与交流。

3.构建情感交流、信息互动的平台。

与政府行政机构不同,高校具备了特有的学术定位以及教育功能,也决定了其不同的本质属性。高校的全面发展便是围绕着学生、教职工以及科研人员的利益展开。而“以人为本”观念的主要表现在行政管理的权利不应高于“人”的权益,在高校的管理过程中,也越来越趋向于行政化的方向。将“以人为本”观念贯彻到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即以谦恭的姿态、平和的心态对待工作,并充分尊重与重视基础管理人员的自主性,要彻底摒弃原本官僚化的作风,注重感情的投入。尤其在制度规则时,应多听取基层的意见与反馈,要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当工作中遇到分歧时,也应及时妥善的处理。除了工作中的联系外,高校应构建一个信息互动的平台,创造机会来增加联络与感情交流。

4.完善激励机制。

当今竞争市场中,最宝贵的是人才,只有尊重人才,并且善用人才,社会的经济才能得到发展,社会才能得到进步。在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对优质服务以及科学管理的需求日益加剧,因此,务必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同高校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相适应。为了充分挖掘管理人员的潜能,必须完善相关的激励机制,从而调动他们的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激励机制主要包括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两方面,物质激励即提升管理人员的工资,使管理者的收入同自身的工作责任与工作量成正比,与此同时,还应对表现突出、业绩优秀的管理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这样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精神激励具体表现为对管理者展开定期的培训或外出学习与交流,以及为管理者提供发展空间,如职级晋升、职称评定等方面。总而言之,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即唤起管理人员的幸福感与社会价值感,使其充分认识自我的存在价值与意义,在完成工作的同时又成就了自我,从而激发出管理者的更大潜能。

三、结语

在“以人为本”的管理过程中,应重视人的需求与利益,但这并不表示制度无法约束人的自由。刚性的管理制度与手段依然是必不可少的,而柔性化的管理手段则作为管理中的补充,刚性与柔性相结合,能共同推进高校全面、和谐的发展,实现教师、学生、行政人员以及科研人员等不同群体的价值。

作者:陈亚敏 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第三篇:高校资产管理问题及应对举措

一、高校资产管理的范围及内容

高校资产是指归属于学校使用,且在法律上归国家所有,而且能用货币来计量的土地、校舍、实验室仪器设备、办公设备、图书资料、车辆等固定资产以及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等。此外,高校还有一部分物资,其价值尽管没有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它们也应列入高校资产范围内。对这些资产的管理工作,笼统的讲,是合理计划购买的数量等以及规划好如何使用,在充分满足高校教学科研活动的基础上,减少投入费用。随着高校扩大规模及科研需求的增加,高校资产的投资内容和比例也相应增加,如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实验室建设、仪器设备的购买等。这些资产的购置渠道主要有:国家财政及科研合作单位的拨款、企业或个人捐赠款、高校自筹经费等。

二、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现状

高校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促使高校资产管理方式随之发生了很多变化,主旋律是逐步迈向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逐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高效利用率,最终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随着对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展开,开始呈现以下新特点:高校开始进行清产核资的工作、由之前的“多头管理”转变为“统一领导”;管理手段趋于现代化,如开始使用计算机。

三、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资产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

一直以来,高校对于资产管理,往往比较重视钱,当钱换成物之后,管理就开始疏忽了。其实管理人员应该认识到,当金钱转变成物资之后,是其金钱价值和效益的延伸,应加强对其管理和使用。大部分高校资产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所以不计折旧,也无需进行成本核算,这也导致部分资产管理人员对其成本核算问题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此外,不少高校领导忙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忽视了对资产的管理工作,直接导致制度不完善、管理混乱、清产核资不真实、管理手段不能与时俱进、资源浪费等问题的存在。

2、资产重置、闲置现象严重

不少高校为了吸引更多生源,盲目扩张,大搞基础建设,比如有些高校已经有运动场,又建设新型体育馆等;餐厅足够用,又筹措资金兴建豪华的餐厅,而这样的场馆或餐馆如果被闲置或是利用率不高,就是资产和资源浪费。

3、管理失当,造成资产流失严重

资产流失是很多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目前,很多高校资产管理模式因其管理制度不完善,缺少必要的协调、执行、监督机制,使很多工作仅仅流于形式。如只有总账没有细账;资产管理缺少必要的监督机制;甚至存在没有正常的登记、保管、日常养护、损坏丢失赔偿等制度。资产购入时,高校资产管理部门只登记资产的原本价值,没有按照资产的使用年限计算折旧率,而又因缺少完善的资产报废制度,一些常用设备,往往没有达到报废年限就开始报废,如电脑、空调等,甚至有公物私有现象存在,还有对校外出租校舍、设备,租金被占为己有等现象,导致高校资产投入无法达到得合理补偿,造成固定资产的流失,资产的保值增值也就无从谈起。

4、管理机构不完善、职责不清晰、监督机制不完善

大部分高校资产管理机构是独立的,账物分管,如设备仪器归设备部管理,成本核算归财务部管理,校舍归后勤部管理,图书资料归图书馆管理……这些部门都是相对独立的,分管领导也不同,这就导致资产管理缺乏统一性,造成资产的实际流动与财务成本核算、折旧核算相脱节,各种资产管理部门与其使用部门相脱离,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这种管理模式,最终导致高校资产出现账物不符、资源浪费、流失等问题的存在。

5、会计使用的核算方法不恰当

大多数的高校,现在对资产核算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的方法,,按照这个方法核算出的是资产的历史成本,无法反映资产折旧程度,造成财务报表中出现成本核算不准确、虚增资产等问题。

6、资产管理软件不完善

目前,不少高校资产都利用计算机统计、管理,但这些管理软件只侧重于资产的录入和统计,对于一些资产,如房屋建筑、图书馆、体育场等无法录入,自然也就无法完整的记录高校资产。

四、加强高校资产管理的应对举措

1、认识到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思想是行为指南,只有树立正确的意识,才能切实做好资产管理工作。高校领导急资产管理部门领导必须首先数量正确的意识。可以通过加强对资产管理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转变高校领导及师生的思想观念,改变重视金钱轻物资、重视购置轻视管理的惯有认识,充分认识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重视资产管理队伍建设

高校资产管理工作是一项对业务要求很高的工作,因此,要将管理队伍的建设作为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来对待,需培养一批有责任心、熟悉业务、擅长管理、政治觉悟高,可保障资产安全、完整性的人才进行资产管理工作,这是做好资产管理工作的保障。

3、加强对资产使用程序的管理

资产管理人员要树立科学使用资产的意识并自己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这也是保证资产安全性的前提。资产使用过程的每个程序都应有相应记录,即使是有人员变动,也应该及时对资产进行盘点,核对无误后进行交接。对于资产的调配及转让、出租等,都要有相关手续,使账物相符。

4、实现统一管理,做到责权清晰

做好资产管理工作,高校还应在本校的实际情况下,由专人统一进行领导,再实行分级管理,使资产的购置、分配使用、报废等各个环节都实现统一管理,应积极实行高校领导、分管领导、资产管理者、使用者各自直接负责,让每个责任人都明确自己的职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资产安全性及其合理的使用率,发挥其最佳效益。在权责方面,应及时让各部门明确自己的职责,如财务部门负责核算资产的价值,核算好折旧率等,做好财务监督;资产管理部门登记、调配校舍、仪器设备、图书等;具体各使用部门保证资产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等。而且各个部门都应明确自己的责任,资源互享且相互监督、制约。

5、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及监督、考核机制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对资产进行管理和使用的前提,也是确保资产安全的前提。高校应从本校实际出发,建立健全符合自己情况的资产管理制度,使资产管理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首先要实行科学的采购制度,对购置资产进行论证,先进行本校内的资源调配,以避免重复购置造成资产浪费;还要进一步完善资产的清查,对此,资产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资产进行清查,及时掌握资产的盘盈、盘亏情况,对调出、报废、依法转让的资产执行严格的审核程序,真正做到账物相符。如发现资产损失,及时追究责任人责任。此外,资产管理部门和各使用部门要重视资产的使用和维护情况,定期检查其完好性,高校审计部门也应参与到整个过程中,监督购置、调配、使用、报废等情况,保证其合法性。

6、借助网络平台优势,引进现代化资产管理软件

高校资产管理方式落后是制约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高校资产管理人员应借助信息量大的网络平台,引进现代化的管理软件,实现对资产的网络化管理,最终实现每项资产都由多个相关部门进行监督,做到信息的共享和共用,各个管理人员都可以在网上进行查询、办理等管理工作,使高校的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具体使用部门同时掌握资产的情况,并接受网络的公开监督,这样的模式也提高了高校资产管理的效率。

7、将高校资产重置、闲置问题列为重点

针对高校资产中存在的重置、闲置问题,管理人员应认识到资产重置、闲置是浪费,更是一种对工作不负责任的表现,自觉摒弃购置不当资产的行为。这就要求资产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和审批资产购置制度,只购置必需的、确实对高校建设有积极作用的资产,对于无关紧要或是可以在其他部门调配的资产则应予以拒绝购置。此外,资产购置后,还要及时监督其是否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作者:吴民 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资产管理处

第四篇:高校资产评估体系资产管理有效性研究

一、着重无形资产评估结构发展,体现评估体系对资产管理有效性

1.确立指标体系构建的标准化思想,对无形资产评估形成有效性分析。

高校资产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在原有“硬件”指标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对“软件”资产评估指标进行不断的延伸及拓展,将“软件”资产所具有的发展性价值作为指标构建的全新要素,充分展现出高校资产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所具有的全面性及科学性,从而对资产管理的系统化发展形成有效的推动作用。结合无形资产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思想创新性,对指标体系构成因素进行深入挖掘与分析,将模糊综合分析作为重要途径和手段,对指标权重进行有规律的排列,以此来说明无形资产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所具有的作用性,为高校资产管理有效性的不断提升提供指标因素基础。

2.建立无形资产评估新原则,不断提升对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作用性。

高校资产评估体系构建将无形资产评估作为根本主体,强调“软件”师资的评估具有较强的全面性及科学性。充分结合高校“软件”资源,不断延伸评估主体的指向性,体现出高校资产评估体系构建模块的系统性发展。这是高校资产评估体系构建的新原则,增强对无形资产评估的构建力度,突出无形资产评估对高校整体发展所具有的作用性,形成以无形资产评估模块为基础的总资产评估体系构建新思路。由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发展特点可以看出,无形资产评估模块的构建从实际价值方面进行充分挖掘,使无形资产的管理与投入的准确性能够得到充分保障,增强资产管理的作用性,在使资产评估体系构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同时,也满足新形势对高校资产管理工作开展的具体要求,展现评估体系构建对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二、结合资产价值评估为主体,对高校总资产管理系统性充分保障

1.立足资产价值评估体系明确性,体现总资产评估所具有的创新性。高校资产价值评估体系的构建,从资产管理角度出发,对评估过程以及评估目的形成明确性探究。全面体现资产评估对高校人才培养所具有的保障性影响,深入挖掘评估标准以及评估价值,整合与总结出高校资产评估结论。在这一基本过程中,强调高校资产评估的明确性主要体现在价值明确、标准明确、目的明确以及范围明确等四个方面。价值明确,即强调资产评估对高校硬件及软件设施对人才培养所具有的推动价值,有效衡量高校时代社会发展潜力。标准明确则是结合资产评估指标的选择准确性,使评估标准所能够反映的基本现状更为直观。目的明确主要集中在资产评估的基本目的性上,对资产评估体系构建所具有的发展性空间进行科学衡量。范围明确主要体现在评估主体的全面性以及评估对象所具有的指向性两个部分。从这四个方面的明确性来看,高校资产价值评估体系构建明确性不断强化,从价值层面中对资产管理形成了更有说服力的客观价值反映功能,以此能够对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及投入的方向性形成详细说明,充分展现出总资产评估所具有的创新性理念。

2.遵循价值评估原则创新性,形成高校总资产评估体系构建新原则。资产价值评估的基本原则针对创新性提出明确的要求,将总资产价值评估的社会发展价值融入到评估体系构建的总体中,以此强化高校资产管理所具有的社会发展作用。针对高校总资产价值评估的社会性原则,将高校有形资产以及无形总价值进行社会性评估,对其社会发展作用进行全面评价,进而有效引导高校资产管理与投入的整体方向。结合社会价值,充分展现高校总资产所存在的优势及缺陷,指向性提升后期资产投入及建设方向,全面表达高校总资产评估所具有的客观价值。这是高校资产评估创新性原则对资产评估体系构建所具有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有利于高校资产管理工作形成具体化、清晰化的发展思路,体现出当今高校资产评估体系所具有的内在功能及价值。针对高校资产总体投入现状进行具体评价,由此得出的综合评价效果对高校的整体社会发展所具有的推动力更为明显,能够有效保障资产管理工作系统性开展,同时也为高校“硬件”及“软件”建设提供长足的保障性措施。

3.针对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结构,全面阐述人才培养的应用价值。

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的主体结构指向高校软件资源的整体评估,以教师队伍、科研力量以及软件教学资源为评估主体,对各方面价值展开全面而又系统的评估过程。在进行软件资源评估结构的构建中,一是针对教师资源的应用能力价值进行系统评估,对教师所具有的推动作用进行全面评价,促使软件资源评估的主体性能够得到充分展现。二是针对教学科研能力进行综合性评价,对高校软件环境的发展以及软件资源的研究能力进行详细而有针对性的评价,使其结论能够体现高校软件资源的总体发展状况。三是针对软件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方面进行系统评价,科学体现软件资源的整合与应用价值。从这三个方面对无形资源评估体系结构进行具体构建,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应用价值性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出评估结论具有相应的指向性作用。这样无形资产评估结构的构成就能够为资产评估的总体构建提供积极补充,更为直接地作用于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过程,达到高校资产管理的清晰度不断增强的最终目标。

4.通过有形资产价值评估标准,科学表达人才培养的发展价值。

有形资产价值评估主要通过对已有可见资产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应用价值以及发展价值进行全面评价,使资产评估对象的价位更为明确。从价值评估的标准角度来看,有形资产价值评估标准主要结合以下两个方面评价指标。一是经济价值指标中要体现出基础设施的基本经济价值,而这一部分经济价值强调的是地面以上具体价值以及占地面积所具有的经济价值两个方面。二是应用价值评估指标包含应用性以及作用性价值两个方面,建立应用价值评价标准。发展性价值指标要包含发展可行性指标、对今后发展所具有的作用性价值指标,从而建立相应的发展价值评估标准。结合上述有形资产评估的三个评价指标,综合确立相应的评价标准,使高校有形资产评价标准的建立更为准确,能够表现出对高校发展以及人才培养所具有的基本发展价值,从硬件水平上为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积极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展现出高校资产评估体系构建中评估标准所具有的客观事实反映功能,为资产管理的有效性提供强有力的基础。

三、将有形资产评估作为重要组成,强调高校资产管理过程的完善性

1.以资产评估目的为出发点,为高校有形资产管理的准确性提供保障。

高校资产评估的主要目的是对资产管理工作的积极开展提供保障性作用,为有形及无形资产的建设方向提供相应的引导及说明功能,从客观角度反映出当今高校社会发展中所存在的具体优势及相应的薄弱点,对社会发展价值的充分挖掘形成至关重要的直观体现。针对这一方面,资产评估体系的构建目的应保持高度的准确,科学优化及补充有形资产评估结构与无形资产评估结构,使评估结构更全面。针对有形与无形资产的价值及作用进行具体分析,对评估标准以及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过程进行模糊综合评价,以层次分析法为主要手段,不断增强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性,使评价指标的整体构建形成高度的准确性及方向性。此外,还要将评价原则作为评估体系构建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促使资产评估体系模块构建具有较强的合理性,体现出高校资产评估所具有的发展价值。由这一层面可以看出,高校资产评估体系的构建以目的性创新为基础,结合价值、功能以及发展目标对总资产的发展空间进行具体的阐述,为高校资产管理有效性的不断提升提供积极促进作用。

2.针对有形资产发展价值,对高校资产管理的推动作用形成有效评估。

有形资产评估结构的构建,针对有形资产的发展价值因素进行深入挖掘,以此为评估的切入点,对有形资产所具有的功能性价值以及作用性价值进行全面评估,进而使有形资产的发展价值得以充分体现。由此可以总结出,高校资产评估体系的构建将有形资产发展价值模块的完善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突出资产评估中发展价值所具有的推动意义,提升高校资产评估体系构建的合理性及完善性。从高校资产管理角度分析,针对有形资产的发展价值进行评估体系的构建,能够体现高校有形资产自身对推动人才培养所具有的推动作用,结合这一模块对高校资产评估体系进行科学补充,使资产评估更客观,从而促使高校资产管理能够实现更为直接有效的管理目的,推动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将有形资产发展价值模块作为评估体系整体构建的重要组成,展现出高校资产管理的全面性,以此不断强化资产管理工作开展所具有的保障性及创新性因素,满足当今高校资产管理的全新发展要求。

3.科学明确有形资产权属,全面提升有形资产管理所具有的目标性。

有形资产的产权所有问题是资产评估体系构建的主要难点,针对高校有形资产权属进行具体分析,得出高校有形资产所具有的经济价值以及发展价值,同时针对并非高校自身所有的有形资产所具有的应用价值进行具体分析。结合这些非高校所有权属的有形资产对高校人才培养所具有的应用及发展价值进行全面评估,总结出有形资产的总体经济与应用及发展价值。在高校资产评估体系的构建模块中,全面构建有形资产权属方面的模块,将有形资产权属独立分类,将分类结果作用于相应的价值评估模块之中,使有形资产权属价值更为具体,不同有形资产权属所具有的功能及价值更为直观化。这为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具体细化开展提供有效的前提参照,使资产管理所具有的清晰度更高,为高校资产管理的有效性提供更为直接的作用性条件,确保高校资产管理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4.以阶段性评估为手段,强调资产评估体系构建在资产管理中的有效性。

总体资产评估范文4

关键词:会计核算;资产评估;影响

1会计核算在资产评估实务中的产生的影响

1.1企业价值方面

在企业资产评估实务中,遵循资产的历史成本原则,将其作为依据进分析。在该发展下,企业的文化、建设机制以及人力资源等将给企业经济效益带来很大影响,无法对其确认,将引起信息失真等问题,也不会更为有效地对资产、实际盈利情况进行评估,从而影响企业决策工作和积极发展。比如微软企业、可口可乐企业,具备的商业价值高于资产负债表上的数字。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商家难以单独产生现金流,还在实现资产的减值预测,从而导致对其评估的时候,无法真实反应。资产评估工作的实施,是通过相关依据进行思考的,如企业文化、管理机制以及人力资源等,实现科学预测,都能对资产有效评估。当前,在会计核算工作不断完善下,企业在价值分析上,使用资产评估,将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也能为其发展提供更为科学的决策。

1.2资产的公允价值问题

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公允价值在评估期间主要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对主体具备的活跃市场进行分析,选择和市场价格相同的进行评估。第二,对主体评估以外的资产市场因素进行分析,分析公允价值评估中存在的各个因素和参数,保证将资产具备的公允价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对公允价值进行评估的时候,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将受到不确定因素和未知因素的影响,所以要为其选择出合理的估值模型。因为在资产评估中,估值为主要核心,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将给财务报表的稳定性带来很大影响。所以,在经济发展下,需要实现科学、全面评估,以促进工作意义的实现和发挥。

1.3会计质量的提升

在会计核算工作中,最为主要的任务是保证财务报表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但由于会计工作中相关规则受到一定局限,导致企业还在基于传统的概念对利润进行调节,无法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也无法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有效决策,从而引起违法现象。对于一些国有企业,当经济效益发展不够好的时候,都是基于抵押、投资等方式,产生的损失更明显。并且,一些企业无法承担一定费用,无法准确分析出已经存在的费用和损失,从而导致利润增加问题的产生。在资产评估的时候,是按照预期收益的发展原则来实现的,其存在的待摊费用完全无法促进未来收益效果的实现,从而产生不确定资产。为了对人为操作方式进行预防,如果会计规则不够全面,无法实现准确评估,当引起资产的严重流失,无法实现等价交换,给我国的发展利益造成很大损失。所以,要提高会计核算工作质量,促进工作的积极完善化。

2会计核算在资产评估实务中的应用

资产评估与会计核算工作存在相互联系,在整体上具备一定的科学发展态式。在资产评估工作中,是基于财务报告来实现的,根据会计数据,发挥有效的参考和利用工作。会计工作的实施,也需要资产评估结果,保证在整体上为其提供保障。所以,资产评估河会计工作两者存在紧密联系,当在资产评估中应用会计核算的时候,需要对会计工作做出详细分析。会计工作的执行,其存在的规则、资产计量方法、核算方法都较为统一,在使用一定方法进行资产评估的时候,将降低人为因素受到的影响。在资产评估工作中,使用的会计审核工作更全面,使用的方法也更科学。但是,受多个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人为的主观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误差。所以,要详细对不同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对其认真研究,保证两者的结合应用,以达到整体的进步和发展。为了在资产评估工作中应用会计核算,需要在两个方面进行完善。第一,加强会计反应机制的完善性。基于对资产评估结果的详细分析,要提高会计核算工作质量,能基于会计指标体系,对企业的整体价值和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第二,加大力度对企业的资产评估工作进行推进。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下,随着相关体制的完善化,资产评估成为一种新行业,在各个方面都不够完善、不全面,不仅缺少法律制度的支持,在行政干预、业内等都存在明显的不公平竞争和评估质量不合理等现象。第三,要加大力度立法,对评估标准体系进行完善,对各个行业进行监管,还需要提高人员的思想道德,保证整个工作在实际执行期间,能按照一定标准进行科学完成,促使各个工作职能的充分发挥,以保证资产评估质量的提升。因此,在资产评估工作中,应用会计核算,确保信息数据的准确性,能为资产评估工作的积极发展提供合理依据,也能促进整体工作的积极开展。在整体发展下,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也具备十分重要的作用,能确保实务工作的积极开展和稳定建设,以达到总体的提升。基于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资产为经济活动发展中的主要资源,也是会计核算中的主要部分。对资产进行科学、准确评估,能在管理工作中将企业的经营活动充分展现,也能为其发展提供更为合理的决策意见,以促进工作意义实现。但是,当前的会计核算在资产评估中,受多个方面的制约,影响管理工作和决策工作的执行。所以,在我国资产评估工作中,需要基于科学理念对其完善,促进会计核算质量的提升,使其在会计工作、管理工作中达到积极发展意义。

参考文献

[1]郑栋.信息化条件下会计核算方法的新选择[J].中国市场,2016(27).

总体资产评估范文5

品牌资产是一种无形资产,它是品牌知名度、品质认知度、品牌联想度以及品牌忠诚度等各种要素的集合体。以S公司为例进行案例研究,从品牌资产要素和评估管理、品牌资产评估指标体系、品牌资产评估实施流程和品牌延伸管理四个方面阐述了品牌资产管理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

品牌资产;S公司;品牌资产管理;品牌延伸

0引言

现阶段房地产行业、企业对于品牌资产的管理相对薄弱,企业在重视品牌资产的基础上,如何进行品牌资产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与实际。但品牌资产的管理是个长期性与综合性的过程,以个案形式进行研究比较切合。本文以解决实际管理问题为导向,以房地产企业的品牌资产管理为研究对象,以S公司为例进行案例研究,详细说明了S公司的品牌资产管理的核心内容,将有利于促进S公司的品牌资产建设,进而促进S公司的发展。

1品牌资产

1.1品牌资产的定义

品牌资产是20世纪80年代在营销研究和实践领域新出现的一个重要概念。(1)DavidA•Aaker在《管理品牌资产》(ManagingBrandEquity)(1991)一书中将品牌资产定义为:“与品牌、品牌名称和标志相联系的,能够增加或减少企业所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的价值和(或者)顾客价值的一系列品牌资产与负债。”(2)现代品牌理论认为,品牌资产(BrandEquity)也称品牌权益,是指只有品牌才能产生的市场效益,或者说,产品在有品牌时与无品牌时的市场效益之差。因此从竞争者角度来说,品牌资产是与品牌、品牌名称和标志相联系,能够增加或减少企业所销售产品或服务的价值的一系列资产与负债。

1.2品牌资产的构成

DavidA•Aaker认为,品牌资产与负债“必须与品牌名称以及品牌标志相联系。如果品牌或者标志发生变化,即使是改为新的名称,某些或所有的品牌资产或负债将会受到影响,甚至消失。”将品牌资产概况为为五个方面:品牌忠诚度(Brandloyalty),品牌知名度(Nameawareness),品质认知度(Perceivedquality),除品质认知度之外的的品牌联想(Brandassociation),以及品牌资产的其它专有权—————专利权、商标、渠道关系等。

1.3品牌资产的特点

(1)品牌资产的无形性和依附性。品质资产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品牌资产依附于消费者,而非依附于产品。(2)品牌资产形成的长期性和积累性。品牌资产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积累过程,培养一个企业品牌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不断积累。(3)品牌资产的增值性和波动性。通过经营者的经营,可以使得品牌资产增值,但同时受到多种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可以造成品牌资产的波动。如市场容量、市场结构、行业生命周期、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品牌经营者运营水平等都对其产生影响。(4)品牌资产会影响消费者的行为包括购买行为、以及对营销活动的反应。

2S公司品牌资产管理

S公司品牌资产管理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了品牌资产要素和评估管理、品牌资产评估指标体系、品牌资产评估实施流程和品牌延伸管理四个方面的内容。

2.1品牌资产要素和评估管理

品牌资产可以通过吸引客户、帮助客户树立购买信心、创造产品附加值、降低营销成本和提高客户满意度为公司创造价值,它也是现代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

2.1.1品牌资产要素

品牌资产是由品牌名称及标识而给公司或目标客户带来的价值的一系列资产,它代表了产品的附加值。S公司品牌资产项目包含了四项主要指标:(1)品牌忠诚度———客户重复购买或推荐S公司产品的次数和程度。(2)品牌知名度———客户对S公司品牌的熟悉程度。(3)品牌形象———客户记忆中对S公司品牌联想所反映出来的直觉印象。(4)品牌认知———客户对以往与S公司品牌有关经历的确认能力。

2.1.2品牌资产评估管理

(1)评估组织———由品牌发展部和审计监察部组成S公司品牌资产评估小组,或委托外部专业咨询公司,每隔2~3年对公司品牌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估。(2)评估方案———在实施评估计划之前,由评估小组向公司总裁办公会提交品牌资产评估方案,具体内容应包括:评估目标、评估指标体系、团队分工、时间进程安排表、外部合作伙伴和费用预算。

2.2品牌资产评估指标体系

资产评估体系是一系列调研步骤的组合,其目的是为了给公司决策人员提供品牌资产的来源及产出的信息资料,为市场营销人员提供有关品牌及时、准确和可利用的信息。S公司品牌资产需要建立一套由四项品牌资产评估维度组成的指标体系,而销售额、成本、边际收益、利润和资产回报从财务当期指标反映了阶段性的经营状况,是品牌资产评估体系的补充。四项评估维度从不同的角度衡量了公司品牌战略执行总体状况,如定位、核心价值和品牌识别,具有衡量品牌功能性利益和情感性利益的意义。未来企业在实施评估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定量和定性调研分析,并根据调研结果调整和改进评估指标。

2.3品牌资产评估实施流程

实施公司品牌资产评估需要按照品牌管理计划,在确定了预算的前提下开展,另外也要配合公司整体发展战略和阶段性品牌推广,具体步骤流程:(1)第一步要制定计划,说明为什么要评估,在什么时间、针对什么问题、花多少费用达到什么目的,特别说明由谁来实施;(2)第二步最重要的是确定评估指标体系,四项维度是否都需要衡量,每个具体指标又包括哪些定性和定量的指标,需要根据实际需求确定;(3)编制调研方案时要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不断调整和改变原有的调研方案;(4)在实施问卷调研的同时,可以同时进行客户重点访谈;(5)在正式实施调研之前,要进行调研人员培训和小范围的试验性调研,以保证调研的效果;(6)品牌资产评估报告之后,可根据品牌资产状况,相应调整品牌战略,如品牌定位、品牌识别和品牌策略等。

2.4S公司企业品牌延伸管理

品牌延伸是母品牌资产保护和增值的重要手段。S公司品牌延伸是指将母品牌延伸到新的产品线和跨行业类别中,并且使用同一品牌名称。品牌是否延伸、如何延伸,公司相关部门和控股企业需按照下述规定和流程执行。(1)品牌延伸规定。无论是公司还是控股企业,未来S公司母品牌延伸只限于房地产行业,如果有特殊情况需将公司品牌实现横向或纵向延伸,都必须按照流程向公司品牌管理部门提出申报计划和实施报告,具体内容包括:①品牌延伸和目标市场的认知;②品牌延伸的可行性;③实施品牌延伸的营销计划;④延伸结果对母品牌的影响。(2)品牌延伸管理流程。品牌延伸中方案的提案者为项目开发管理部或控股企业,审议者为品牌发展部,决策者为总裁办公会,执行者为公司项目开发管理部或控股企业,品牌发展部实施监管和专业指导。

3结束语

品牌资产的建设与管理是个长期性的积淀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品牌资产管理也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工作,而且因行业、企业等的情况不同而异。房地产企业明显以项目导向为特征,它有别于其他行业的企业,同时,同为房地产行业中的企业,虽然都有项目导向的共同特征,但是因为不同企业的战略定位、企业文化等不同,其品牌资产管理也没有统一的模式。因此,选择个案形式进行详细的研究,是个适合的有新意的研究视角。本文的研究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在S公司品牌资产管理方面,是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与明显的应用价值的,它将十分有利于促进S公司的品牌资产发展,进而促进S公司的发展,这是管理实践创新之处;而就品牌建设与管理问题本身来说,本文也提供了一个详尽的研究案例,具有较强的参考借鉴之处。

作者:周莉 单位: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美]大卫•A•艾克、埃里克•乔瑟米赛勒(曾晶译).品牌领导.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2]DavidAaker,BuildingStrongBrands,TheFreePress,1995.

[3][美]斯科特•戴维斯.品牌资产管理[M].刘莹,等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4]张有峰,王玉洪.房地产企业品牌构建研究.经管空间,2009.11.

[5]翁全华.T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品牌战略研究.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6]邓旭东、杜晓娟.培养品牌生态环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经济,2005.

[7]杨树聪.房地产企业品牌经营战略体系构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

总体资产评估范文6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广告业的发展,无形资产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有些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已经超过有形资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无形资产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但是,无形资产在其生产经营中有其自身的特征,表现形式各种各样,不象有形资产那样直观地在生产经营中发挥作用,其收益难以确定,历史成本与实际价值严重脱节,往往在国内甚至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相同的市场价值作为参照.因此,对无形资产是否实际存在、反映是否公允合理,难以找到合适的审计方法。如何对无形资产进行审计,成为我国审计界的一个重要课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一、无形资产审计目标   无论作为一般目的的会计报表审计还是作为特殊目的的验资,其目标都是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认定的公允性、合法性及一惯性发表意见。所谓公允性是指被审单位管理当局的认定是否公允地反映了被审验单位的财务况状及整个会计核算期间的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合法性是指被审单位管理当局的认定是否遵循了会计准则及国家有关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一惯性是指被审单位的会计处理是否符合一惯性原则要求。   从我国审计理论与实践看,无形资产审计目的都强调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是否遵循了财务会计准则和其它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以及是否遵循了一惯性原则,是对合法性和一惯性表示意见,并未对其公允性表示意见.   公允性的核心应是会计报表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即企业的会计报表应能反映企业资产负债状况及其变化以及盈利能力。具体讲,它应包括以下几点:(l)财务会计信息的搜集和处理符合公认会计原则;(2)帐薄中信息的描述符合公认会计原则;(3)不同时期运用会计原则的情况得到了适当的披露;(4)有限的会计报表格式和符合公认会计原则的财务信息要求之问的矛盾得到适当的解决;(5)报表所揭示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与企业的实际水平大体一致,就全部会计报表面言足以提供参考而不会严生误导。   根据我国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无形资产是以费用的形式记入当期损益或以实际成本作为资产入帐,按直线法进行摊销。无形资产的帐面价值不能反映企业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摊销额也不能反映其真实折耗程度。由于公认会计原则落后于实践,较好的合理的会计处理方法未能及时纳入公认会计原则,而一些过时的、不适当的会计原则未能废除,致使遵循了公认会计原则的会计报表也无法公允披露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达到审计准则的公允性。因此,无形资产仅仅从合法性和一惯性审计以代替公允性的审计没有任何意义。   综上所述,我国无形资产的审计目标应以公允性为基础,将公允性与合法性和一惯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无形资产审计基础   无形资产审计应对公允性表示意见,财务报表也应公允地反映无形资产的价值。现行无形资产审计之所以难以进行,关键是缺乏应有的审计基础。无形资产审计基础至少应包括两个方面:   (一)会计核算基础   无形资产具有巨大的魔力,有时微小的投资奋只要使用保护得当,便会形成价值较大的无形资产,得到巨大的收益。相反,有时巨大的投资只能得到较小的收益.可以说无形资产的投资与所形成的无形资产价值之间几乎没有联系。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方法不能反映企业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而以费用入帐的处理方法则根本没有反映。由于没有相应的会计核算基础,因此,注册会计师对无形资产进行审计时,无法对无形资产的列示是否公允地反映了无f形资产的价值作出判断,而只能对其合法性和一惯性表示意见.   加强对无形资产的审计监督,必须加强其会计核算基础,在会计报表中公允地反映无形资产的价值。我们认为对无形资产价值的反映可以采取分步走的方式进行。首先,在现有会计理论和实务的限制下,无形资产不可能按其实际所代表的价值入帐,但可以用会计报表附注的形式披露企业无表资产的真实价值,审计人员对无形资产进行审计时,关键是对无形资产价值反映的公允性表示意见。其次,可大力促进和完善社会责任会计,将社会责任会计理论运用到会计实务中,社会责任会计对企业人力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特别是无形资产进行反映和披露,审计则从社会责任的角度对企业无形资产反映的公允性进行判断。最后弓随着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将无形资产所代表的真实价值列入财务会计报表,从我国目前的会计实务来看,采用第一种方法是完全可行的。   (二)无形资产的评估基础   会计报表必须正确反映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   而我国无形资产或作费用处理、或按成本记作资产,都不能正确反映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作为会计核算基础的弥补手段,可进行经常性的无形资产评估。   按我国法律规定,只有产权变更或企业改组时才能进行资产评估。这一点,严重制约了我国无形资产审计。无形资产的价值与无形资产的保护利用存在极大的关系,越是保护利用得好,其价值愈大,即使作费用处理的无形资产,也有可能为企业创造极大的财富。相反,如果保护利用不当,无形资产价值则有可能大跌,今年无形资产的价值井不能代表明年无形资产的价值。因此,无形资产应建立经常性的评估制度,以评估价来修正无形资产的价值,以利反映企业资产的全貌。   资产评估方法主要有重置成本法、收益现值法、现行市价法和清算价格法四种。由于无形资产的价值与其实成本严重脱节,又无类似的市场价格可以参考。因而,一般情况之下,无形资产的评估方法只能以收益现值法为主。   企业利润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企业进行正常生产经营获得的社会平均利润,二是企业拥有某些无形资产的竞争优势所获得的超额利润。企业利润减去同行业正常的社会平均利润所得的超额利润即是企业无形资产的收益(商誉)。审计人员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时,可根据企业若干年的超额利润,测算出企业无形资产的收益现值,作为无形资产评估价值。#p#分页标题#e#   有时,企业拥有多项无形资产,则必须根据每一项无形资产在生产经营中发挥的作用,将无形资产总体价值摊入单项无形资产。

总体资产评估范文7

(一)实证性相关文献

夏宁在《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制度的财务审计研究》一文中,针对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这一传统问题,在财务审计视角下进行了讨论。在文中他提出,因为股票期权与企业的业绩相关性较强,因此,在向公司个人实施股权激励时应通过财务审计来摸清每股收益。这一文献的视角十分新颖,也为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制度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但该文并没有从整体视角来考察上市公司的财务审计问题,更没有探讨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的财务审计问题。但文中所提出的论点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实施IPO财务审计的重要性。

(二)纠偏性相关文献

赵卓在《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及审计路径研究》一文中,就当前上市公司实施财务舞弊行为的特征和内容进行了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施财务舞弊的动因。在对策构建上,该文提到了从总体应对、提升识别技术和重点项目审计等三个方面的措施。将视野转换到IPO财务审计问题时也不难发现,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发生不仅根源于审计人员的有限理性使然,也归因于上市公司管理层所实施的隐蔽性行为,而该文献对本文主题的讨论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三)展望性相关文献

在仅有的一篇有关IPO财务审计文献中,陈羽桃在《从IPO改革视角看财务审计与资产评估的发展》一文中提出,在促进资产市场改革的大背景下,需要实现财务审计与资产评估之间的分野,从而最终形成分工合作的局面。从中不难理解,财务审计与资产评估的职能存在差异,工作对象也存在不同。财务审计的价值取向在于取消资产价值水分,资产评估的价值取向在于精确资产价值。可见,在合力作用下将能提升上市公司资产评估的绩效。以上从三个方面所归类的文献都对本文的论述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因目前缺少针对行业的文本资料,这也使得上述理论观点是否适用于服装行业也值得商榷。因此,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需要具体化到服装行业的特征中来。

二、服装行业IPO财务审计存在的问题

根据笔者的调研并结合主题,以下选择性的从3个方面来提炼出当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成本核算存在的财务审计问题

目前,我国具备上市的服装企业大都具有较强的品牌效应。在推动公司集团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下,都会根据现阶段的网络化分工形式采取业务外包模式开展生产经营。因此,在成本核算领域就会面对生产成本和流通成本两大范畴。针对生产领域的成本核算,又会因技术的不可分性而导致重复计算;针对流通领域的成本核算,因“冰山原理”也促使成本核算面临着漏算的状况。这就在客观层面对服装业IPO财务审计带来了难题。考察服装集团公司组织资源来看,其不仅具有资本密集型的特点,也存有劳动密集型的特质。从而,在对资本折旧审计和劳动力成本财务审计上往往会面临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干扰。

(二)涉税项目存在的财务审计问题

随着针对成本财务审计问题的出现,就必然会带来涉税项目在财务审计上的问题。其中,主要涉及到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根据现有资料反馈,服装集团公司可以在财务账面上调高成本项目的数额,以及通过增大债务的方式来压低所得税的交纳金额。从目前上市公司担保融资的业务状况来看,服装集团公司可以借助向分公司提供担保融资的事项,来进行内部化财务技术处理来拉高总公司的成本总额。增值税作为流转税是针对产品增值部分所征收的税种,但目前对产品增值额的确定存在着争议,且上市类服装公司一般具有一定的品牌价值,因此品牌溢价的确定也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

(三)资产产权存在的财务审计问题

作为IPO公司都应具备科学、合理的内部治理结构和机制,但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下,仍存在着股东资产所有权与法人资产所有权混为一谈的情况。这样一来,在对服装集团公司进行资产类财务审计时,便会受到两类权利混搭所造成的干扰。在抬高股价的目的驱使下,服装集团公司可以借助股东资产所有权内部转移为法人资产所有权来实现。这样一来,所折估值就会出现虚高。在对净资产这个问题上,按照目前税法,未分配利润或者盈余公积折股,视同股利分配,企业需代扣代缴20%的个人所得税。然而,在财务审计上却会出现直接以审计后的净资产作为可折股净资产。当然,除了上述三个主要问题外,在票据处理上也会存在着财务审计问题。但就优化服装行业的IPO财务审计而言,需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来着力破解以上三个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除了受到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影响外,还受到现有制度环境的干扰。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些影响因素。

三、应对问题的思路

从本文开篇对IPO的定义中也可以知晓,针对首次公开募集股票的公司进行财务审计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因社会对该公司关注度不够高而会出现信息上缺失问题。再者,以服装类上市公司为财务审计对象,还会因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经营环境和特征不甚了解,而出现财务审计上的问题。由此可见,IPO财务审计是一项复杂且综合性较强的业务项目,通常项目周期很长,涉及到企业的改制以及上市申报的方方面面,尤其还要跟多方中介机构合作,因此,相关业务难度也较高。结合上文的问题分析,应对问题的思路可从以下4个方面来构建:

(一)了解行业背景

我国服装行业从整体上看仍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类型,与国际知名品牌服装企业相比,我国服装公司仍处于品牌价值链的低端。同时,在价值转型原理下可以知晓,服装行业的平均利润率是低于高科技行业的。这是基于这些经济原因,使得我国上市公司中鲜有服装企业的存在。为此,在开展服装行业的IPO财务审计事务之前,需要全面了解该行业的背景。包括:产成品的变现周期、技术系数、生产与流通特点等。了解行业背景的途径,可以在网络上来查询相关信息,还可以与企业方进行交流。

(二)掌握成本特点

针对服装行业的IPO财务审计还面临着成本核算上的难题,从而就使得上市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利益需要来调整账面上的成本项目。为了减少因此而带来的财务审计难题,注册会计师需要深入把握服装行业的成本特点。根据从整体到局部的认知原理,首先应将成本项目轨迹为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等两大板块。然后,再分别深入把握这两大板块的成本特点。为了适应现阶段服装外包生产的现实状况,可以将外包费用作为一个独立的成本单元进行核算。

(三)规制涉税项目

针对服装行业的IPO财务审计工作,其中一项便是监管企业的纳税事项。在与服装公司进行利益博弈时,需要规制涉税项目的成本调整行为。如,当审计调整涉及到企业以前年度所得税时,对原始报表与申报表的差异进行列报,在发现相关差异的当期进行调整,并补征入库。针对增值税项目,除非是金额特别重大,否则没有必要调整增值税,尤其是小额的进项税额或者销项税额,调整的结果会影响税金的账面金额与纳税申报金额,给纳税情况专项审核报告带来不便。

(四)防范产权转移

如果说,企业的股东是个人,那么用分红手段时得充分考虑其税收成本。但也有些操作人员认为,通过形成新的资产来隐藏旧的不良资产,在账面上会显得漂亮一些;个人并不提倡后一种作法。鉴于此,特别强调一点,审计调整不要也不能产生需要后期消化的资产,比如有些审计人员认为企业的部分票据不合规,将其已列支的费用或者成本调减,挂其他应收款或者预付账款;但往往是事后仍然未能取得合规的票据,因此,实际上这种调整会给后续的审计带来更大的麻烦。以上从四个方面所做的应对思路仍有待商榷,但在问题导向下上述思路也是值得实践的。针对服装行业的IPO财务审计仍有许多问题有待深化,但只要在解决上述现实问题后才能为接下来的深化提供平台。

四、展望

下面再就今后的财务审计工作进行展望:展望一:改制净资产折股的税收问题。笔者在与一些券商在谈及这个处理时,他们的意见也都不一致,但不纳税的依据总体上可以归结为两条:(1)对净资产折股的征税理解上各方存在偏差。有人认为这种净资产折股并没有带来法人实体经济利益的流出,因此,并不能简单等同于正常的对股东分红,让企业去承担或者股东个人去承担这块税收成本有些不合理;同时,有些企业主动积极去咨询所处地市的财政税务部门,相关地市的财政税务部门对净资产折股的征税执行上也有差别;(2)净资产折股的缴纳对象是企业的股东,企业只是代扣代缴义务人;而在已上市的企业中,当存在一些不符合"大税法"的地方特色税收优惠政策时,只要股东承诺对后续的影响可以由股东承担经济后果。因此,参照此类作法的结果是,在操作过程中,告知股东存在这方面的义务,同时由股东层面对其个人应履行的纳税义务情况出具书面承诺,以免给企业带来不利的影响。展望二:审计程序的选择及底稿的要求。(1)总体分析。对于申报财务报表,当拿到报表未审数或完成审计初稿时,应关注各期、各个报表项目的结构、比例等方面的比较,同时对相关项目的变动做出充分且恰当的说明,以避免对一些重要科目的审计程序有遗漏。(2)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之间的勾稽核对。现金流量也是各方关注重点,因此在复核(或者代编)现金流量表时,尽可能做出调整分录,以清晰反映三张表之间的勾稽关系。(3)内控审核。与正常年报审计相比,IPO项目的内控审核可选择的资料较多,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律师的专项核查意见以及券商的工作底稿供参考,可以一开始就与企业约定,提供给律师及券商的除专项资料外,其余均额外复印一份给注册会计师,很多资料均可以作为内控审核的直接或者间接依据。如员工劳动关系核查等,可以作为薪资守环测试的底稿。(4)重大合同的摘录。通常情况下,在审计中可以合理安排一至两名助理人员,完成对重大采购、销售以及融资、投资合同的摘录工作,项目负责人可以根据企业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栏次来摘录,对相关资料做好索引,并将摘录的合同条款与相关科目的测试相结合。

五、小结

总体资产评估范文8

1.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和制度不完善。

高校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归属国家,使用权和管理权分散归属于学校的不同部门,国资处、财务处、后勤处,图书馆和各教学院系等都具有相应的管理和使用权。从调查结果来看,河南省大部分高校,管理机构的设立都比较规范,符合内部控制的需要。但由于缺乏权威的领导管理部门,容易导致多头管理、管理机构和部门重叠的现象,致使国有资产管理组织部门之间协调困难。在管理制度方面,现有的制度主要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高等学校财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准则》等,采用收付实现制核算各种经济业务,制度观念略显滞后。管理制度中存在“重购置轻管理”“、重钱轻物”的现象,对资产信息管理不重视,信息化程度不高。调查中发现,大部分高校的国资处、财务处和各教学院系之间缺乏统一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同高校之间的制度更是千差万别,制度不完善的现象较为普遍。

2.国有资产配置不合理,使用效率低。

河南省部分高校的国有资产配置并不是严格依照按需分配的原则,导致购置的资产无法被充分利用。一方面,由于高校校内各部门的资产管理具有相对封闭性,资产的购置又缺乏严格的购置标准和预算规制,造成资产重复购置;另一方面,在使用过程中,部门之间特别是高校之间的资产缺乏统一协调机制,资源难以共享。这反过来又使得各部门愈发强调对资产的绝对占有和存储。

3.国有资产核算和评估不足,账实不符。

从河南省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整体来看,未能实现与财务管理的紧密结合,缺乏日常性的核算和检查,导致账实不符的现象出现。例如,部分高校的相关部门利用本部门有偿服务取得的资产,未办理入账验收手续,使这些资产排除在学校国有资产账目之外;类似的还有高校接受捐赠的资产,入账不及时也造成一定的帐外资产;有的资产已经被使用部门报废了,但并未及时履行财务报废手续,造成账实不符。

4.无形资产管理环节薄弱。

河南省高校普遍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不够重视,存在管理盲点。实际上,高校是无形资产的富集之地,河南省高校的科研成果也相当丰富,但高校的无形资产管理缺乏科学严格的规章制度,造成无形资产的总体价值不清,管理混乱。例如,部分高校教师将科研成果据为己有,而且缺乏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擅自将科研成果转让给其他单位和个人;高校在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中,没有进行准确的评估,或未能严格履行财务程序,转让收入未及时入账,造成无形资产的流失。

二、河南省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管理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高校对国有资产的地位、作用和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国有资产权益保护的主动意识。从表面上来看,这是由于高校的资产管理仍然沿袭着传统的管理理念,“重人轻物,重购置轻管理”,在思想上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加强学校资产管理,发挥资产的最佳效益,不仅是保障教学和科研的基本要求,也是谋求高校长远发展的题中之义。但从本质上来看,高校的双层委托设置导致国有资产主体缺位,对二级者高校管理者的监督不力才是高校管理者管理意识单薄最根本的原因。

2.管理体制存在弊端。

从体制上看,河南省许多高校尚未建立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就由各教学院系、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等进行监督和管理,缺乏一个权威的机构进行统一协调和整合;有的高校虽然建立了专职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但该部门和资产使用单位没有很好地对接,无法实行有效的控制、检查和监督的职能。由于高校管理体制不健全,使得学校的资产管理各个环节衔接不紧密,从购置、使用、维护到报废的各环节相互脱节,有的环节出现无人管理,而有的又出现交叉管理的状态。国有资产多头管理的模式,削弱了资产管理的权威性。

3.监督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不健全。

高校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对闲置浪费、随意挪用、资产流失等现象的处置不够严格。由于没有建立系统的规章制度和约束机制,资产管理没有建立单位或个人责任制,造成管理责任无法追究,资产的效益和价值难以提升。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不科学,奖惩机制不合理等现象比较普遍,容易造成国有资产闲置和流失。

4.风险控制管理体系不到位。

河南省高校对国有资产浪费和流失等风险控制管理不到位。尽管高校建立了资产评估、监督核查、财务和审计等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但并未从风险控制方法、风险控制内容和风险控制指标等方面建立完整的风险控制管理体系。高校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仅仅停留在实物对账层面,现行会计账面不计提折旧,导致资产存在隐性风险;由于缺乏资产定期清查制度,导致国有资产提前进入待报废状态;国有资产对外投资的过程中,产权模糊,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的制约,带来很大的资产流失的风险。另外,对国有资产监管者和使用者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也缺乏有效的控制防范措施。

三、强化河南省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1.增强国有资产管理意识,树立现代资产管理理念。

作为内陆欠发达省份,河南省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意识和理念相对滞后。强化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首先是要增强国有资产的管理意识,广大师生和员工要明确各自的权责意识,严格遵守国有资产管理政策法规和制度,树立产权观念、效益观念、竞争观念和动态观念;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等现代资产管理理念,把风险意识根植于每位教职员工的脑海中,使他们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风险、预测风险、评估风险和应对风险,使风险降至最低。具体而言,高校各级领导和职工要形成重视国有资产管理的共识,遵循把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和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价值管理、绩效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原则,将国有资产管理作为学校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形成国有资产管理的校园文化。在资产购置、使用等管理过程中,注重遵循市场竞争的规律,树立投入产出的效益理念;在校办产业经营和科研成果转化的过程中,促进国有资产管理效益的提升。

2.创新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完善资产管理体制与制度建设。

我国高校国有资产实行“国家统一所有,财政部综合管理,教育部监督管理,高校具体管理”的管理体制。河南省高校应根据国家政策,建立“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各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创新。比如进行管理体制改革,促使国有资产管理由原来的行政管理向产权管理转变,资产管理机构以产权管理为中心行使资产的监督权、投资权和处置权等;促进国有资产管理由“归口管理”向“集中管理”转变,设立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协调和监督。与此同时,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建设。具体来说,高校应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资产配置制度、资产使用制度、资产处置制度、资产评估与资产清查制度、资产信息管理与报告制度、资产管理绩效考核制度、资产监督管理制度等。制度建设始终是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点。

3.升级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提高资产管理现代化水平。

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完善国有资产数据库建设,实现资产的网络化和电子化,是实现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必经之路。信息系统的建设有利于及时掌握资产的数量,价值、分布和经营状况,为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和清查提供决策依据。首先,由学校资产管理部门统一规划,在教育部对高校资产分类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统一的国有资产信息管理数据库,并使其能够包括学校资产的全部内容。其次,基于校园网的硬件和技术基础,建立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或购买适用于校园网的资产管理软件,并使学校各部门领导和员工可以根据权限了解到自己的相关资产信息。再次,将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对接和信息共享,如财务部门、预算部门、审计部门等,实现资产从购置到报废的全过程的动态信息管理。不断升级与完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及各项功能,提高资产管理效率。

4.加强无形资产管理,建立无形资产评估核算体系。

针对河南省高校无形资产管理薄弱的现状,应当加强无形资产的管理,建立科学的资产评估和核算体系,防止无形资产流失,提高资产管理效率。第一,提高无形资产的管理意识,认识到无形资产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性,并在国资管理部门中设置专职的无形资产管理机构。第二,建立并完善无形资产管理制度,如产权制度、财务制度、对外合作转化制度、开发利用制度、资产收益分配制度等。第三,建立无形资产评估核算体系,将高校无形资产要素纳入财务核算范围,确保高校会计信息真实完整,重视无形资产投资转让时的评估工作,保障学校无形资产的权益。

5.强化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评价,建立风险控制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