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技术论文范例

铸造技术论文

铸造技术论文范文1

在进行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对建筑进行设计是进行建筑工程的重要环节,建筑设计主要是指设计者在建筑工程开展前,依照建筑的要求以及任务对施工过程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提前设定一些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通过图纸的形式将这些解决方案表达出来,用来对备料以及进行施工组织的时候提供参照。

2建筑设计过程中涉及到约束条件

社会人文的约束;历史背景的约束;科学发展技术的约束;美学理念的约束;有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可持续发展的约束。自然条件的约束;对土地利用的约束片;气候原因的约束;交通状况造成的约束;现存建筑的约束对建筑功能进行约束;工作能力的约束;社交需求的约束;以及居住性能的约束;还有休憩功能要求方面的约束。常规性在某一地区大同小异的地形,地质,气候条件约束等。特殊约束指某一建筑所特有的,区别于常规建筑的个性化约束条件,如社会人文环境约束,特定历史环境约束,自然物质环境约束,特定地形条件约束等。普遍约束指所有建筑所拥有的约束条件,如正常的经济技术支持体系约束。

3创造同约束之间的关系

正是因为有约束条件的存在,才能够促使建筑事业可以不断进行创新,从而满足不同的约束条件,让建筑可以与时俱进。现代的建筑是建立在传统的建筑基础之上的,在不同时期吗,也会有相应反映每一时期的建筑物。在特定时期内的建筑物很多都象征着相应皇权以及宫廷标志。在对建筑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也会相应的体现出统治者的喜好。比如说在东方建筑中对斗拱的设计。随着科技进步,建筑设计也更加的轻盈以及奇特了,比如巴塞罗那的德国馆就是具有极其简洁设计的代表,其主要是由几片墙以及钢柱所组成的,范斯沃斯的住宅同样是非常简单的,主要是由几片玻璃以及两块板以及八根钢柱所构成的。现代的建筑既不同于古代建筑中繁琐的工序,也不同过渡期内极简式的风格,更多的是出于对适用以及经济还有美观考虑。设计更加符合现代人追求快速高效的生活节奏。在不同时期,不同历史背景下会有不同的建筑设计,每一时期的建筑都是有着自己的灵魂的。在不同条件的约束下,设计师也探究不一样的建筑手段,因此才会有现在各种各样各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比如在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中就是对流动水流的设计,让静态的建筑变的具有动态。除了对建筑材料的选择以及不同墙面之间进行横竖的穿插,将自然同建筑之间进行融合。贝律铭在设计美国的国家美术馆时就是依据地形的特色,利用地理环境进行创造。在进行法国的卢浮宫扩建宫设计的时候,设计师也是巧妙的在建筑物中开除新的地下入口,后期在国家大剧院进行设计的时候也是采用的这种方式,只不过前者是选用了玻璃,后者是通过水面进行设计,制造出两种不同视觉上的效果。

4结语

铸造技术论文范文2

[关键词]金属材料;重点实验室;应用研究

随着科技迅猛发展及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与重塑,面对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我国确立了2020年建设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求是多层次、多方位的[1],由此,我国科技界正经历从“唯论文”到分类评价的转变[2]。特别是对于应用研究及技术开发类科技活动,正在践行“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3]。适逢其时,正式颁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建成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的要求。华南理工大学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具有鲜明“工科”特色的研究型大学,其基于科技创新的工程化应用研究成果势必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源头。本文依托该校建设的金属新材料制备成形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为对象,探讨高校金属材料类重点实验室服务于工程化应用研究的组织与实践。

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本情况

金属新材料制备成形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依托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及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进行建设。是华南理工大学“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同时也是“985工程”材料制备与成形部级创新平台。中心涵盖了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先进金属材料高效近净成形铸造技术、先进金属粉体材料高效近净成形技术、先进金属材料高效精密塑性成形技术。中心目前总面积22600m2,包括:基础研究基地2600m2,中试开发基地2000m2及产业化基地18000m2。共有设备1700余台(套),总资产达7000余万元。实验室具备了从事铸造、粉末冶金、塑性成形技术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中试、工程化研究的良好条件。

二、工程化应用研究的组织与服务保障

(一)先进的仪器设备配置。中心现有实验装置1700余台(套),总资产达7000余万元。由于所从事的研究多为开创性的工程应用研究,故实验设备具有鲜明的自开发特点。譬如:研制的40MN挤压铸造机为世界上吨位最大的挤压铸造装备,16MN挤压机和25MN卧式双动挤压机也为同类平台翘楚。材料制备与成形平台是为新金属材料研发、制备及成形提供服务,可分为铸造类实验设备、粉末冶金类实验设备及塑性加工类实验设备。对于铸造类实验设备,主要包含各类熔炼炉、挤压铸造机、连续铸造机及离心铸造机等设备。粉末冶金类实验设备主要包括大吨位系列粉末压机、烧结炉及喷射成形装备等。塑性加工类实验设备主要包括:卧式挤压机、矫直机、轧制等塑性加工设备。材料检测平台是对新金属材料的制备及成形后进行性能检测及测试提供服务。主要包含有美国Optima3000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德国SRV摩擦磨损测试系统、万能材料试验机、德国IM6ex电化学工作站等测试仪器。计算机仿真平台具有全套美国MSC公司CAE分析软件包、日本QUALICA公司铸造CAE软件包、计算机网格计算平台等,可为铸造、塑性成形、粉末冶金等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提供服务。

(二)服务于工程化研究的实验平台及场地保障。中心围绕金属材料近净成形技术开展金属新材料制备成形技术及装备的研发及工程化应用,在产品创新、技术辐射和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建立了包含粉末冶金、挤压铸造、精密塑性成形等新型金属材料从材料设计到制备技术、零部件成形技术、相关装备的制造技术以及检测评价手段等一整套完善的创新研究开发平台,形成了金属材料近净成形技术创新平台,使之能够为工程研究中心的运行提供必要的平台保障。同时,中心对现有实验室进行整合,形成了相对独立的金属材料成形及装备研究开发基地,主要包括材料分析实验室、成形工艺实验室、成形装备研发实验室、CAD/CAM/CAE实验室、工程化中试车间等。有力地保障了研发及工程化应用的顺利进行。

(三)面向工程化研究的团队构建及人才服务保障。为保障工程研究就成果推广的顺利进行,中心建设了一支年龄结构、学历层次、职称结构、知识结构合理,工程化研究开发与转化素质较高的百余人组成的高水平创新研究开发团队。研究团队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等一批杰出领军人才。同时,为了更科学的制定研究发展战略、研究开发计划、评价工程设计与试验方案及提供技术经济咨询与市场信息,中心建立了技术委员会制度并聘请了中南大学黄伯云院士担任技术委员会主任。在人才服务保障方法,建立宽松、开放和民主的学术氛围,根据学术骨干各自学有专长的特点,建立相互平等的合作关系,保持了相对稳定性。实行流动与开放的机制,在学校统一管理下采用优厚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在稳定基本研究队伍的前提下,创造人才合理流动环境。同时建立全开放和半开放的项目合作模式,吸引国内外相关企业中具有丰富工程技术经验的科技人员参与研究工作。

三、基于科技创新的工程化应用成果对产/行业的促进影响,以新型高强耐磨铝青铜合金制备及成形技术的推广应用为例

KK铜合金具有高强韧,抗冲击,抗疲劳,减摩,耐磨,抗咬合,高承载,低温升,优良的抗大气、淡水和海水腐蚀性能,特别适用于制造承受高应力、高比压(≥30MPa)、中速(≤10m/s)、中低温(T≤400℃)的各类耐磨零件。该成果早在1997年就获得了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依托中心的产业化基地,该项成果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KK合金研制成功后迅速实现了产业化。如阳西县某公司自1990年至2009年,应用KK铝青铜合金生产的蜗轮系列产品累计新增产值30多亿元,新增利税3亿多元。KK合金铸件最早用于替代进口的高档电梯曳引机蜗轮,近二十年来一直作为主要国产电梯的重要部件得到广泛应用,其中仅日立电梯(中国)公司自1990年至2009年应用该成果累计新增产值200多亿元、新增利税80多亿元。生产的产品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大量出口到欧美、日本、中东、东南亚和港澳地区,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该应用成果获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四、结语

通过对金属新材料制备成形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进行剖析,作为依托高校金属材料类重点实验室开展的工程化应用研究,应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聚拢优势,从实验仪器设备配置、实验场地保障及人才服务方面形成合力,保障此类研究的顺利开展并实现产业化。

参考文献

[1]刘有耀,蒋林,杜慧敏,等.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5):76-81.

[2]刘天星.实事求是破除“唯论文”倾向[N],学习时报.2020-04-01:006.

铸造技术论文范文3

[关键词]工科;研究生;多元化评价

一、引言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融合的大背景下,国家发展需要大量的工程类实践型人才。强调“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目前工科研究生的培养,已经由高层次学术人才向高层次专门人才转变,研究生的就业去向越来越多偏向于企业而非事业单位,但存在融入迟缓、成长较慢的问题,这也直接影响了研究生就业状况[1]。而社会实践是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可以增强研究生服务国家、服务社会责任感,同时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与能力[2]。针对目前高校内依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3],研究生缺乏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现状[4],为了培养工科研究生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工科研究生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亟须开展提高工科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新探索,为创新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以及创新技术和创新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研究生培养模式新探索

(一)搭建研究生社会实践平台。通过产学研结合,与企业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立以培养应用型研究生为核心、以促使研究生教育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目标的研究生培养新平台[5]。江西理工大学(原江西冶金学院)早在1958年建校时,就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建立了校实习工厂,下设机械加工、铸造、锻压、炼钢等教学实习车间。经过60多年来的不断的改进、扩建与发展,成为现在的工程实训中心。除了最基本的金工实习教学,还满足了学生专业综合能力与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的工程素质教育,成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的拓展型能力平台。此外,学校还有各种国家平台及其他重大平台,包括与江西铜业、中国瑞林、江钨集团共建的国家铜冶炼与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动力电池与新能源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钨与稀土工程研究中心等一系列新兴产业创新平台、协同创新中心及各种中试基地。这些都是研究生培养的社会实践平台,也是让研究生走向社会的起点。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校办资源,让研究生多多参与企业研发任务,是研究生开展社会实践的重要开端。

(二)引导研究生参与企业实践。跟企业需要紧密结合,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研究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意识,让研究生关注现实、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科研创新能力。2018年,江西理工大学与江西省鹰潭市人民政府共建了江西先进铜产业研究院,将逐步形成博士、硕士、本科教育于一体的多层次产学研体系。重点瞄准铜产业重大关键共性问题,以项目、技术、服务为纽带,积极联合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前沿技术研究,共同争取国家、部委及省市重大的科研项目及科技专项,服务鹰潭市铜产业的发展。学校以此为契机,引导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参与铜加工企业的科技研发工作,通过企业实践,有助于让研究生更好地了解服务社会,在培养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同时,提升适应能力、社交能力等综合素质。在引导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中,导师起到穿针引线的关键作用。我校材料冶金化学学部的电工钢课题组导师带领学生深入新能源汽车用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生产一线,进入新钢集团、中冶南方(新余)冷轧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开展技术工艺及生产装备调研,熟悉企业环境、进行数据采集、现场取样、完成跟踪实验,增加研究生与生产实践密切接触的机会,不仅让学生充分认识了课题研究背景,熟悉了生产工艺流程,也潜移默化增强了研究生就业能力。

(三)探索研究生能力培养新模式。将企业实践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必要环节,并设置相应的学分,规定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时限,建立学校和企业共同考核获得相应学分的培养制度、学校企业双导师制度以及企业额外奖励制度。我校为了主动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与江西铜业、江钨集团、晨光稀土、浙江海亮等企业联合培养定向就业学生。定向就业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企业分配的任务,参与企业策划活动、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等,在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提高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管理能力,从而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

(四)构建研究生多元化评价体系。通过提升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环节,将企业对研究生实践效果评价纳入评价体系当中,让研究生培养更接地气,毕业后更好地服务社会。作为高校教师目前面临着破“四唯”的人才评价改革,看重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度,要求高校教师走出“象牙塔”,把论文写在车间里,写在设备上,写在产品中。那么对于研究生评价体系,尤其涉及研究生各类奖学金评定,也不能仅仅把发表学术论文档次高低作为衡量研究生水平的唯一标准。对于从事基础研究,应该鼓励理论突破,不仅考察科研的生产率,更要考察科研的创新力、影响力、引领力、贡献力。对于应用研究,也要考察科研成果的转化、产业贡献情况,以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效果。构建既科学又辩证的多元评价体系同时,也需要建立合理的研究生评优评先制度。

三、结语

铸造技术论文范文4

关键词:科技创新平台;创新驱动;科技创新体系;需求导向

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创新平台具有聚集研发资源、促进关键技术研发、优化产业结构以及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等作用。宁夏地处祖国西北内陆,属经济欠发达地区,科技发展相对落后,建设好科技创新平台对促进地方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从1996年开始,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宁夏陆续组建了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开展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孵化、技术服务等科技创新活动。截至目前,宁夏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日趋完善,积极探索平台建设发展思路,对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平台创新驱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宁夏科技创新平台发展现状分析

(一)宁夏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状

截至2018年底,宁夏先后组建了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7种类型科技创新平台,共计420家。其中重点实验室35家(包含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8家(包含3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174家,企业技术中心89家,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39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家,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5家。依托单位主要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事业单位,并在全区5市均有分布,涉及工业、农业等社会发展的不同产业领域。从区域分布来看,银川市274家,吴忠市44家,石嘴山市41家,固原市40家,中卫市21家,首府银川因其特定的政治、经济地位,聚集了较多创新资源,地域优势突出,一半以上的创新平台坐落于此;从领域分布来看,工业领域215家,农业领域125家,社发领域80家;从依托单位来看,高校38家,科研院所14家,企业323家,其他45家,企业创新平台比重达到了76.7%,体现了企业作为创新活力的主体地位。此外,工业领域中,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创意是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三大优势产业和四大潜力产业。农业领域中,优质粮食、草畜、瓜菜、枸杞、葡萄是自治区明确的“1+4”特色优势产业。自治区紧紧抓住这些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启动了一批创新平台建设,将产业发展与科技支撑结合在一起。其中围绕工业战略新兴产业,布局了193个创新平台;围绕农业“1+4”特色优势产业,布局了66个创新平台。这些平台的建设在宁夏重大科研成果产出、高水平人才集聚、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重要平台和载体,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宁夏科技创新平台发展成效

本文研究抽样评价的对象为2017年底以前组建,已取得运行效果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主要技术创新中心,共计229家,占全区平台总数的54.5%。第一,科技创新平台R&D经费投入显著增加。2013—2017年样本平台的研发经费投入共计546296.3万元,其中,财政资金投入196544.3万元,占总投入的36%,依托单位资金投入349752万元,占总投入的64%。财政投入中,国家财政投入总额从2013年的11823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16228万元,年均增长8.4%,自治区财政投入总额从2013年的16138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44846万元,年均增长31%;依托单位投入中,经费投入总额从2013年的41553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119845万元,年均增速达到31.8%。R&D经费投入规模及力度稳定增加,推动了科技创新平台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第二,稳定、吸引和汇集了一批创新人才。截至2018年,样本平台共有固定人员8684人,固定人员数量逐年增加,已从2013年的4983人增加到2018年的8684人,年均增长率达14.9%;科研活动人员6574人,数量由2013年的3502人增加到2017年的6574人,年均增长17.1%。从人员结构来看,博士941人,硕士1503人,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占固定人员总数的比重为28%,高级职称人员2397人,高级职称以上人员占固定人员总数的比重为28%。第三,以技术前沿为主攻目标,取得了一批创新性成果。科研产出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体现形式。五年间样本平台累计授权专利2393项,其中发明专利928项;累计参与或主持国家、地方、行业、企业标准制定1136项;获自治区科技成果502项;申请专利3785项;发表学术论文6945篇,创新能力有了质的提高。第四,破解了一批技术难题,推动了产业发展。创新平台聚焦产业发展,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攻克了一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有效支撑了区域产业创新和自主创新,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2013—2017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累计实现技术成果转化收入27.2亿元,其中技术成果对外转让收入1049万元,成果在企业内部转化收入26.4亿元;技术创新中心累计实现技术成果转化收入51.4亿元,其中技术对外转让收入3550.9万元,成果在企业内部转化收入达26.4亿元。部分平台研发的关键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如:宁夏智能铸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攻的铸造3D打印产业化应用技术,攻克了工艺、材料、设备、软件及集成等技术难题,建成了万吨级铸造3D打印智能成形工厂,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宁夏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和产业布局不平衡

从区域布局来看,由于首府银川与银南、银北的经济发展差异程度较大,区内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多聚集在银川,使得现阶段一半以上的平台集中在首府。其中银川65.2%,吴忠10.5%,石嘴山9.8%,固原市9.5%,中卫市5%。平台在地域分布上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难以引领区域整体科技创新以及推动区域联合发展,政府引导建设与布局有待进一步完善。从产业布局来看,围绕宁夏工业战略新兴产业和农业“1+4”特色优势产业,全区共布局了260家平台,占全部平台的61.8%,比重超过一半,但各产业领域之间差距较大,结构与布局不够合理,面向产业发展与企业创新需求的导向不够突出,功能重叠与功能缺失局面并存。此外,各产业领域的平台分布不平衡,有的重点产业、重点领域投入不足,缺乏支撑性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而某些产业领域的平台资源处于闲置过剩状态,这种一方不足、一方浪费的现象致使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直接限制了关键领域的产业发展。若干新兴、交叉和重点领域布局甚至一片空白,无法得到产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支持。

(二)重复建设现象突出,聚集资源能力不强

宁夏现有科技创新平台分属科学技术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归口管理,管理和投入比较分散,缺乏统筹协调的机构对创新平台进行统一规划部署,导致不同部门牵头建设的平台之间布局重叠,功能定位交叉模糊,同质化现象严重,致使有限的科技资源不能发挥出最大支撑效果,降低了资源利用效率。经统计,目前全区有3家企业同时挂牌4类创新平台,15家企业同时挂牌3类创新平台,24家企业同时挂牌2类创新平台,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高校、科研院所及医院因自身开展多学科研究,不计入统计范围)。另一方面,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较多关注数量建设,往往忽视了质量管理。以技术创新中心为例,宁夏共有技术创新中心174家,涵盖瓜菜、畜牧、食品加工、材料、中药材、生物发酵、装备制造、化工、人口与健康等若干领域,其中涉及枸杞制品的有6家、设施园艺的有5家、林木种苗繁育的有4家等。同一产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平台研究方向重复,研究内容相似,突显出现有平台集成同领域或同类科技资源的能力较低,缺乏有效整合和提升。

(三)创新能力不足

第一,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受依托单位科研管理体制的影响,论文、专著和项目数量等指标是科研成果的主要体现和考核指标,技术服务、成果转化、经济效益等产业化指标要求较少,科研成果进入市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效果不佳,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力偏低。第二,依托企业组建的平台,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较低,自身开展科研活动较少,知识产权储备不足,对合作单位的技术成果依赖程度过高等问题,极不利于科技成果的产出、关键技术的突破及科技成果转化的实现。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例,抽样调查的74家平台中,7家没有有效发明专利,占9.5%,11家没有专利申请,占14.9%,16家没有发明专利申请,占21.6%,31家没有取得区级或部级科技成果,占41.9%,反映了部分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知识产权储备意识不强的现状。

(四)人才结构不合理,投入机制不完善

宁夏地处西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滞后,创新人才匮乏,创新动能不足。以技术创新中心为例,依托企业组建的148家技术创新中心中,高级职称人员占固定人员比重不足10%的达到了55家,比重在10%-20%的达到了31家。重点实验室虽然因为建设基础条件较好,人才水平较高,但仍有2家重点实验室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占固定人员比重不足20%。高层次人才仍然缺乏,人才队伍结构和规模不能很好地支撑创新平台发展。科技经费投入方面,目前自治区科技创新平台除了会在立项时获得30-100万不等的经费支持之外,没有其他稳定的年度建设经费支持,只能依靠争取竞争性项目经费维持生存和发展,部分平台科技创新活动往往难以持续进行。另一方面,由于经费缺乏,平台无法吸引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购置高水平的科研仪器设备,严重影响到高水平、实质性的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开展。从我们对100个自治区级创新平台骨干人员的调查来看,95%的科研人员认为缺乏稳定经费支持是影响创新平台科技创新最重要的因素。

三、提升宁夏科技创新平台引领作用的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整合优化资源

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应大力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作用,促进平台在地域、领域、产业、类型上合理布局,结合宁夏工业、农业主导产业和重点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创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加强顶层设计,从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出发,集中优势开展重点攻关。通过行业、区域技术创新平台的布局建设,使优势产业、优势技术成为组建科技创新平台的基础,反之,平台亦为优势产业、优势技术提供持续、稳定的技术储备和发展后劲,实现互为促进,从而为地方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全面、深层次的科技支撑,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应盲目追求数量上的增长,能够真正推动平台聚焦技术开发、促进成果转化,才是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的初衷。建议系统梳理评估现有科技创新平台存量,对于那些组建基础条件相同,功能相近,研究任务相同的平台,要逐步按照新的研究目标和功能定位,合理归并,优化整合,加强各类平台之间的相互协调和有效集成,科学合理布局全区科技创新平台,避免低水平、交叉和重复建设,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新建平台更应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运行高效的平台体系,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二)根据创新链部署资源链

社会经济发展各主要领域的重大、关键、核心技术问题需要产学研优势力量协同攻关,需要融合众多的相关交叉学科互为支撑,需要在一体化组织实施下才可以完成。科技创新平台集聚了人、财、物等大量科技创新要素,可以紧密联系产学研并能准确把握企业和市场需求。因此,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应注重跨单位、跨领域、跨地区的高校、科研单位和相关企业的联合建设,构建合作创新、协同创新和系统创新的合作模式。发挥不同创新主体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等创新过程中的优势,充分交流与合作,分享创新资源。依托创新平台凝练提出重大技术需求,牵头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制定产业技术路线图,贯通产业创新链条,加快研发速度和产业化进程,缩短成果转化周期,有效提高科技创新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粘合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真正为行业、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三)完善人才制度,拓宽资源配置渠道

注重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把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人才梯队的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作抓好,为平台的持续发展做好科研队伍建设和人才储备规划。注重科研团队培育,发挥团队力量,将研发队伍建设成为一支能够把握行业科技发展前沿方向,具有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充满活力的创新团队。此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和系统工程,充足的经费支持是科技创新平台正常运行和持续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建议继续稳定财政投入机制,逐步增加科技投入总规模,坚持以增量激活存量,尽最大努力调动平台资源,保障平台先进的科研条件和日常运行所需。同时,在科技创新平台资源配置中,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积极拓宽科技经费投入渠道,尤其是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类平台,应通过开展项目合作,横向课题研究,吸引社会资源投入到科技创新平台,共同参与平台建设与运行。

主要参考文献:

[1]李葳,王宏起.区域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与运行策略[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6):10-13.

[2]张玮,罗晖.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创新驱动能力提升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1):52-55.

[3]余唯,李海燕.科技创新平台共享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18(10):23-26.

[4]闫语葳,董大勇.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研究进展与综述[J].北方经贸,2019(9):24-27.

[5]董丽华,罗万有.宁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实践与评价[J].科技和产业,2019(9):78-82.

铸造技术论文范文5

关键词:科学道德;学风建设

科学道德是社会道德在科学技术活动中的表现,主要是指科研活动中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应具备的道德素质。学风主要是指在学术研究和知识学习过程中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态度,包括治学精神、态度、风气和原则等。在科研领域学风建设中既要包含治学的精神、态度和原则,也要包涵必要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不仅是推动学术研究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且对于倡导求真务实的社会风气,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高校中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工作甚为重要,对于帮助高校教师和学生在学术生涯阶段掌握科研工作的规范,确立严谨治学的品格,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引导传承老一辈专家学者的优良学风与品质,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引领社会风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导研究生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维护学术尊严,摒弃学术不端行为,努力成为优良学术道德的践行者和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快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科技人才支撑。

二、宣讲教育活动开展

每年年底,学校会组织开展研究生学术年会活动,以年会活动为契机,把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与研究生学术年会有机地结合起来,让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之风来规范、指导学术交流,同时在学术交流中又充分体现了学术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认真学习宣传材料

学校主管部门结合教育部印发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参考提纲(试用本)》,针对研究生教学的实际情况,精心编制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学习材料》作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宣传材料与交流媒介,供指导教师和学生学习、交流之用。

(二)宣传活动多种形式

在研究生学术年会期间,要求所有二级学院组织学生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宣传、学习、交流活动,把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之风吹到学术交流的每个角落。

(1)学者讲坛

借学术年会的召开之际,学校会聘请多名校外专家学者来校交流,他们以校友的热情、名师的风范、幽默的语言讲述了科学道德的重要性,对研究生树立科学精神、培养良好的学术道德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学者讲坛一般会从学术不端行为的定义、内容和范围等方面详细阐述“科研不端”这一科技工作者绝不能犯的错误,并通过大量典型案例警示大家要遵守科研诚信规范。

(2)教师交流

研究生指导教师是高校中最有活力,最有创造力、有发展前途的学术群体,研究生导师要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功能。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普遍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不仅对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方面进行指导,还要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品德修养、做人等全方位进行全面指导。可以说导师对研究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导师的做人态度、品格情操、学识水平、治学作风都会对研究生的学风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各学院积极组织骨干教师进行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教师座谈会,聘请有实践经验、学术上规范且带出过优秀硕博士毕业生的老教师来献身说法,让青年教师从中受益,引导教师热爱科学、追求真理,抵制投机取巧、粗制滥造、盲目追求数量不顾质量的浮躁风气和行为,强化广大导师的自律意识和自我道德养成,从而发挥楷模的教育作用。

(3)师生交流

作为学风建设的体现者和传播者,研究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不容忽视,因为他们内在的求学精神和动力,是端正治学态度和成长成才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学风建设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培养理念,强化研究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激发他们的内在求知欲望和学习动力。导师和研究生任课教师以其丰富的人生阅历、高尚的道德情操、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严谨的治学精神感染教化学生,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教育渗透到平时的课堂教学、课外实践和学术指导等活动中,增强了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4)学生交流

作为一名研究生,应该深刻认识到“营造优良学风从我做起”的重要性。以学院为单位的内部学术道德规范大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进来,通过学生们之间无缝的沟通,发现和了解目前存在于学生中不好的学术现象,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来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把一些学术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并把学生反映的学术问题以及一些比较好的解决方案反馈给学院,学校根据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

三、活动取得的成果

通过全校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广大师生表达了自己恪守职业道德、树立学术规范,做一名诚实、守信、合格的研究生的决心。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健全、净化学术道德之风,师生们就目前存在的各种学术不端的行为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和对策:

(一)重视科学道德建设

高校应该把科学道德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学术道德建设长效机制。要将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纳入高校校风建设的整体工作之中,主管领导要亲自抓学术道德建设,形成全面动员、齐抓共管、标本兼治的工作格局。要充分发挥学位评定委员会等学术管理机构在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明确其在学术管理和监督方面的职责,完善工作机制,保证学术管理机构的权威性、公正性。

(二)学术规范保障制度

制定规范学术研究行为的规章制度,在学科评估、职称评聘、项目立项、论文答辩、、著作出版、成果奖励等方面,建立和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科学的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建立强化高校党政管理人员管理职责的考核评价体系。在实施教师职务聘任制和岗位责任制的改革中,积极探索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形成有利于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制度环境和良好氛围。将教师职业道德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教师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其职务聘任、晋级晋职和评比先进的重要依据。同时完善研究生论文评价体系,引入“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研究生提交的学术论文进行联机检索,将检索结果返给导师,导师根据检索结果对申请人员的论文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修改意见。

(三)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传教育

大力开展学术道德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广大教师、学生学习领会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著作权法》、《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研究生指导教师的师德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研究生指导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强化研究生指导教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导师负责制,将教师职业道德、学术规范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作为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并纳入学生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指导教师要恪守学术道德、坚守学术诚信,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修身正己、自我约束,勇于承担学术责任和学术义务,努力做学术道德和良好学风的维护者、践行者和弘扬者。做好对学生教育、宣传工作,使学生养成诚信自律的品德,在治学过程中形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开放性求知探索品格;通过努力学习和独立思考获得知识、提升自我的品德;言行律己,学而修身的品行,自觉地去求知、求真、求善、求美。鼓励学生实事求是、严谨治学,忠于真理、探求真知,反对投机取巧、弄虚作假;要自觉遵守学术规范,潜心研究,努力铸造学术精品,反对粗制滥造、低水平重复;要正确对待学术荣誉,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反对抄袭剽窃、哗众取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

(四)完善评价机制鼓励学术创新

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创新,多出精品成果,克服“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把是否发现新问题、挖掘新材料、获得新数据、提出新观点、采用新方法、构建新理论作为衡量科研质量的主要指标,改变简单以数量多少评价人才、评价业绩的做法。

四、结语

高校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活动意义重大,学术繁荣和人才培养都与之有关,因此这项活动应该是长期工作。应努力探索建立全面完善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工作的长效机制,多方面渠道拓展宣讲教育活动,扩展宣讲教育活动的对象,将理论层面向实际层面转化,以促成宣讲教育工作的常态化,形成内外合力。

参考文献

[1]伍新德,张人崧.试析高校科研诚信危机及其防范机制的建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11):69-72.

[2]施晓琴.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工作的实践探索[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3(26):1-4.

[3]严明,王鹏宇,宁正法,等.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教育形式探索[J].高教研究,2018,1:47-49.

[4]何宁,王育坚,王金华,等.“立德树人”为本,加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J].教育现代化,2020,1(6):133-137.

[5]王健,胡晋林.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研究生学风建设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24):253-254.

铸造技术论文范文6

1统计源与研究方法

以2019年6月科睿唯安的SCI收录的213种中国大陆期刊为研究对象[7]。借鉴相关学者经验[3-5,14-15],采用普查法进行调查。通过微信通讯录中的公众号模块,对期刊中文名称或英文名称或英文缩写逐一检索并添加关注。为了提高数据准确性,通过输入“英文版”“编辑部”“期刊”“杂志”等关键词进行搜索,最后再通过纸质期刊、官方网站和主办单位网站等多种途径查找期刊的相应信息,添加或扫描成为关注对象,并通过历史消息的阅读获取运营现状相关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统计整理。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8月5日。同时,通过清博新媒体指数检索对应期刊的微信传播力指数(WCI),对比评价微信公众号的受关注度和影响力情况,调研起止时间为2019年7月6日至8月5日。

2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现状

2.1开通数量

据统计,在213种SCI收录期刊中,有124种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占比58.22%。按系统可查到注册年份或第一次推送消息时间进行数据分类统计。2015年和2016年是SCI收录期刊微信公众号注册开通最为活跃的时期,其次为2018年和2017年。总体开通比例高于不同类别的中文期刊,可见,近年来SCI收录期刊对于新媒体工作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

2.2基本信息

微信公众号的常用类型为订阅号和服务号。服务号的优势在于更多的接口权限,运用范围往往与职能、业务拓展等有更多的关联,消息数量限制为每月4条。订阅号倾向于用户的个性化服务,更适合个人、媒体和订阅者的交流,每天可1条消息[3]。如表1所示,124种期刊开通的微信公众号中,订阅号占比60.48%,远远高于服务号。基于服务号在接口权限方面的优势,可以和期刊官网、采编系统进行更有效的融合,服务号的开通比例应逐渐增高。在公众号名称设置方面,80个公众号使用期刊中文名称,12个公众号使用期刊英文名称,16个公众号使用期刊中文名称+英文名称或英文缩写,8个公众号使用期刊英文名称缩写。也有公众号如“清华大学出版社学术期刊”“浙大学报英文版”“中国激光”等是以出版单位或代表性期刊名称申请的,一个公众号同时负责推广宣传多个学术期刊。有9个公众号为同一期刊的中文版和英文版共用的微信公众号。更有如《JournalofDiabetes》的公众号名称为“亿糖网”,《InternationalJournalofOphthalmology》的公众号名称为“国际眼科时讯”,与期刊主体差别较大。基于笔者检索期刊公众号的实践,建议以期刊中文名或者英文名作为微信公众号名称,便于用户快速准确地查找与关注,有利于其微信公众号的推广与营销。在头像设置方面,61个期刊公众号使用期刊Logo,占比49.19%,54个期刊公众号使用期刊封面,和纸质期刊形象保持了高度一致,可提高用户对公众号的信息认可度。另有9个期刊公众号使用主办单位的Logo,用户在认定期刊时具有一定困难。在账号主体方面,115个期刊公众号的主体为单位,占比92.74%。在官方认证方面,92个期刊微信公众号获得认证,占比74.19%。认证后的微信公众号具有可信度高、搜索排名靠前等特点,同时将获得丰富的高级接口,并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多个性化服务,提高公众对微信公众号的认可度和关注度[14]。虽然实名认证率相比中国科技核心期刊、EI收录期刊和中科院主管主办期刊等[4-5,14]较高,但仍然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在欢迎语方面,45个期刊公众号设置并修改了欢迎语,其余79个采用系统默认的欢迎语或未设置欢迎语。在功能介绍方面,110个期刊公众号介绍较为翔实,涵盖了期刊的基本情况和公众号的功能设置。用户添加关注时最先看到的是欢迎语和功能介绍,尤其是其吸引关注的特色。笔者建议公众号应根据期刊特色和服务内容修改设置个性化的欢迎语和功能介绍,帮助用户第一时间了解其功能和作用。在推送消息的语言方面,110个公众号采用了中英文结合的方式,菜单栏、文章标题一般为中文,正文内容为中英文组合的形式。6个公众号全部采用中文的形式,其中4个期刊为中文期刊,仅摘要为英文。8个公众号采用了全英文的形式,包括推文标题、正文均用英文表述,其中3个公众号菜单栏的文字也采用英文形式。虽然SCI收录期刊多为英文刊,但考虑微信用户以华人为主,笔者建议菜单栏和标题可采用中文形式,便于吸引读者关注,正文可采用中英文结合的形式以保持一定的原创性。

2.3推送内容和推送频率

SCI收录期刊微信公众号的推送内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种类型:1)本刊录用及发表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期刊目次、文章摘要、HTML全文、亮点文章和学术专辑等;2)刊物动态,主要包括征稿启事、会议通知、编辑部公告和优秀论文及审稿人评选等;3)学术动态,包括行业资讯、学科动态和科研进展等。除此之外,还会一些关于SCI论文写作与投稿技巧、SCI数据库分类汇总、读者调查问卷、优秀文章评选投票、行业基金申请、学术团队招聘启事等内容。通过统计不同类型的推文点击率发现,编辑部公告、科研资讯、学术动态、亮点文章推送的平均点击率普遍高于期刊目次、摘要和全文,中文或者中英文结合的内容普遍高于纯英文的内容。有趣的是,我们发现读者对于编辑部期刊影响因子动态、编委会消息和优秀论文及审稿人评选等信息的关注度通常远远高于期刊目次和亮点文章,甚至高于部分学术动态信息。微信公众号推送信息的数量是衡量其活跃程度的重要指标[5,14]。考虑到微信公众号服务号每月最多只能推送4次消息,本文以4次/月为界,划分微信公众号的活跃程度。消息推送频次低于4次/月的为低活跃度账号,大于等于4次/月的为高活跃度账号。经统计,124个期刊公众号中有58个为高活跃度账号,占比仅为46.8%。56个期刊公众号消息推送频率等于或小于1次/月,有2个期刊公众号只推送了1次消息,还有3个期刊公众号已超过1年未更新消息,沦为“僵尸号”。高活跃度账号占比高于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EI收录期刊,但略低于中国科学院主管主办期刊[4-5,14]。

2.4公众号服务项目

微信公众号首页下方的导航栏菜单,可帮助使用者快速了解平台的服务功能和基本框架,也方便平台运营者分类管理和推送消息[3]。124种期刊公众号中,有102种设置了导航栏菜单,占比87.10%,根据其详细菜单栏设置分类数据按照开通频率从高到低依次统计如下:期刊介绍、过刊浏览、当期目录、编辑部动态、联系我们、热点文章、论文检索、作者查稿、投稿指南、专家审稿、编委会、分类浏览、官网链接、最新录用、优先出版和采编系统链接。在调查中发现,有3个公众号设置了关键词回复功能,占比仅2.42%。另外还有少数公众号开设了论文下载、微支付、在线订购期刊、微社区等服务功能。

2.5传播影响力

借助清博新媒体指数检索对应SCI收录期刊的WCI,统计时间段内平均WCI超过300的公众号有20个,其中位于300~400之间的有8个,400~500之间的有7个,超过500的有5个。由于部分公众号开通或认证的时间较晚,暂时无法查询WCI,但是其推送消息的阅读量和在看数都很高,如《HighPowerLaserScienceandEngineering》的公众号“中国激光”,《Horti-cultureResearch》的公众号“园艺研究”和《Engineer-ing》的公众号“中国工程院院刊”。对比中国科技期刊WCI榜单前10名[19]和医学类期刊WCI前8名的公众号[15],SCI收录期刊WCI排名前5的公众号在传播影响力上与它们非常接近。其中“电力系统自动化”和“机械工程学报”已进入中国科技期刊WCI榜单前10名。通过对SCI收录期刊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综合考虑传播影响力、学科分类和公众号推文类型,我们筛选出13种微信公众号作为典型案例,并对他们的常规推送内容和特色服务项目进行了整理和分类。将SCI收录期刊微信公众号按照推送消息内容分为3类:学术型、资讯型、学术资讯并重型。学术型围绕母刊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运作,延续母刊的学术特色,定位为母刊在移动媒体上的品牌延伸,代表性公众号有“中国科学化学”“物理学报”“药学学报”“中国工程院院刊”等。资讯型的信息不局限于母刊甚至跳出母刊内容进行运作,用微信公众号承担起科技期刊作为科技知识普及传播者的角色,通过资讯吸引扩大用户群体,从而提升科技期刊的品牌影响力。资讯型推文以科普和服务所有科研群体为目标,基本不或者很少与母刊相关的内容[9,20],代表性公众号有“浙大学报英文版”和“国际眼科时讯”。学术资讯并重型核心目标仍然是服务于母刊影响力的提升,内容通常定位于母刊擅长的学科领域的前沿资讯、学术动态、品牌国际会议、科研人物等,以吸引更多相关学科领域的读者的关注,同时也以论文写作与投稿知识,建立微站、社区,开展读者投票和调查问卷等方式来吸引普通读者的关注,代表性公众号有“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国激光”“神经科学通报”“铸造杂志”“航空学报”“机械工程学报”“高电压技术”等。资讯型公众号由于发文范围广泛,可选素材内容丰富,推文频率通常为每天1次,很多文章点击率可达到5000+或10000+,WCI平均值超过500;学术型公众号由于内容是基于母刊进行加工创作,素材相对单一,推文频率一般为每周1次,点击率通常在500~1000,WCI平均值为300~400。学术资讯并重型的推文频率则介于两者之间,其点击率一般在1000+,WCI平均值约为400~500。可见,微信公众号的推文频率与文章点击率和微信传播力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3SCI收录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3.1重视程度逐步提高,但开通率仍处于低位,基本功能建设有待完善

相比于其他不同类别学术期刊,SCI收录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开通比例、官方认证率、基本功能建设、推送频率和传播影响力等方面均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其总体开通率仍有提升的空间,特别是很多引证指标排名靠前的高水平期刊仍未开通公众号。部分已开通的公众号仍未通过认证或者采用个人身份注册,其次在公众号名称设置、欢迎语、导航栏设置、关键词回复和推文语言方面仍有待完善。公众号的活跃度亟待提高,传播影响力高的公众号数量仍然偏少。

3.2新媒体意识逐步增强,但缺乏专业的运营团队,运营效果一般

SCI收录期刊微信公众号的总体推文数量和质量都在不断提高,但是在排版、内容策划、图片美化设计、编辑加工等方面仍有待提高。相比于早期推文时仅将纸质刊物的文字粘贴复制作为内容推送的形式,大多数公众号能够对文章内容进行简单的删减和重组,再使用排版软件进行加工,修改字体、字号、颜色和添加外部链接等,保证内容适用于碎片化的手机阅读;但仍存在推送内容比较单一,缺乏吸引力,主要以图文方式,视频、音频、漫画等推送内容较少等问题。对于热点文章和热点话题,缺乏专业的策划和文案设计,只是简单地转发或者分享,在文章标题、图片设计、版式设计和内容策划方面缺乏专业创作,多数是模仿,发文内容流于表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多数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都是由期刊编辑兼职管理,缺乏独立的专业运维人员,更无专业的新媒体团队。

3.3推送内容和推送频率不断完善,但内容同质化依然严重

大多数期刊的推送内容主要集中在期刊目次、学术专辑和编辑部动态等方面。在推送内容和推送频率方面,期刊群体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律和共识。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期刊脱离读者需求,忽视挖掘自身学科特色和行业特点,缺少行业内动态和人文内容,内容比较单一,不能长期吸引相应的作者和读者群体。有的公众号虽然科普资讯的点击率很高,但是关于母刊内容的阅读量却很低。大多数公众号对于学术动态和热点新闻等多是采用转发分享的方式,缺少期刊特色的原创内容。还有部分期刊知识产权意识不强,偶尔会出现转发原创内容却未经过作者或版权方许可的情况。

3.4菜单栏设计和功能设置不断完善,但缺乏与读者的互动交流

超过87%的期刊公众号设置了菜单栏,多数可以提供稿件查询、论文目录、过刊浏览、论文检索、投稿指南和编辑部公告等服务项目,体现出该期刊群体在微信公众号的功能建设方面的不断完善和进步。然而,大多数期刊缺乏与作者和读者的互动,并没有重视用户的体验,仍然停留在单方面信息供用户浏览的传统媒体的状态。有8个公众号建立了微站和微社区,但是点击率和读者留言仍然很少。有6个公众号了作者投票评选优秀封面论文或公众号用户体验调查等内容。仅有3个公众号设置了关键词回复功能,2个公众号设置了官方微博的链接。

4提升SCI收录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传播影响力的策略

4.1完善基本服务和推送消息功能,建设专业的新媒体团队

完善公众号的界面和栏目设计,提升用户体验。采用中英文结合的语言推文,提升语言的可读性和吸引力。丰富固定发文周期,制定单个期刊微信公众号管理规范和实施细则,创作微信公众号内容策划、编排和使用手册。丰富推送文章类型,增加多媒体技术的融合,加强内容策划、图文制作和排版设计。实现专人管理微信公众号,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培训和学习,或采取和专业团队合作,或通过招募志愿者和兼职人员的形式来解决期刊人力不足和运营团队不够专业的问题。如公众号“中国天然药物”长期招聘具有美术设计和文案特长的兼职人员,组成了自己的新媒体团队,了很多基于学科领域特点的原创文章、漫画、诗歌等方式的推文,具有很高点击率和在看数。如果条件允许,期刊还可以在新媒体团队中融入技术支持和宣传推广人员,协助开发高级接口选项、管理和推广微信公众号。

4.2充分挖掘期刊特点,开设特色服务栏目

公众号应结合刊物和主办单位的特点和优势,找准定位,从作者的需求和行业的特点出发,充分挖掘刊物特色,搜集行业学科动态和人文内容,开设特色服务栏目,增加相关学科作者的黏性。如学术资讯型公众号可推送行业热点新闻、科研动态、会议通知、科研大咖介绍、论文写作与指导课程和国内外科研资讯等吸引本领域的研究人员。公众号“亿糖网”开设了面向糖尿病医生的行知讲堂,“浙大学报英文版”推送基金申请通知、评奖评优通知、论文写作与投稿指导和学术团队招聘信息等内容,并向作者提供英文语言润色服务。学术型公众号应重点挖掘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中国工程院院刊”重点推送院士访谈,“中国激光”会定期推送国际顶级刊物封面和亮点文章。学术资讯并重型公众号则可依靠其在某个领域的基础和优势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项目,“航空学报”汇集了航空学科相关的学术会议,“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依靠期刊国际部为作者提供专利申请、临床方案注册设计和专业语言服务。

4.3聚焦专栏和领域资讯,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微信公众号宣传推广

领域重点关注的热点文章、热点方向的专栏征稿通知和品牌学术会议信息,会吸引相关领域科研人员的关注,带来丰富的有效流量。利用电子邮件推送给作者群体,和领域国内外会议合作特刊,会议上发放宣传单,通过权威作者分享,借助作者和读者的QQ群、微信群分享,在网站或纸质刊物的显著位置设置公众号的宣传信息,均可以提高微信公众号的关注度。此外,定期编辑部公告,如SCI数据库更新、相关学科领域的SCI期刊的影响因子和分区信息、编委会换届信息等都会给期刊带来很高的阅读量和有效关注度。

4.4注重与用户的互动,提升微信公众号的友好度

将微信融入编校工作,可以实现快速发送文字、图片和语音等,可以实现与作者实时沟通、快速回复,提升作者服务体验和编校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公众号的关注度[14,17]。利用微信公众号的客户服务,实时回复粉丝咨询[21]。推文第一时间发送作者群、读者群和编委群,实现社群化运营[9]。实现菜单栏与微论坛、微站、微博和QQ群的联动。通过开通最新IF查询、编辑答疑、文献获取和留言功能,通过开展有奖征文[15-16]、评选优秀论文和审稿人、投票和调查问卷等活动,增加与读者和作者互动的机会,提升对于读者和作者的服务体验。

4.5集群化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相近学科、相近类型的公众号可以采用集群式的发展模式,建立微信联盟或微信行业矩阵,将各刊的刊载内容借助集群平台的栏目进行展示,共享和交流动态信息,进行整体营销,增加曝光度,树立学术期刊网络品牌[3,17,22]。“中国激光”建立光学机构、企业公众号微信矩阵,多个期刊共用公众号形成集群发展,快速提升公众号和期刊影响力。对于注册开通时间晚、关注度低和缺乏原创内容的公众号可以借助外力,转发和共享其他高影响力的科普类公众号的推文和服务项目及相关网络平台的资源,如科研学习工具、翻译润色服务、学术团队招聘服务和论文写作与投稿技能等内容。特别是行业学术动态和人文内容,原创需要花费太长的时间和过多的精力,可以以转载为主,前提是加入相应期刊微信联盟或矩阵,并与相应公众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转载时要注意进行内容把关和版权保护[15]。

铸造技术论文范文7

 

“超循环”是圈行系统中的各部分以及整体,产生周期性的变化与旋升。②它融合自然之道与社会之道、思维之道与存在之道、研究方法之道与研究对象之道,是世界万物生发的格局与态势。近代,尤其是近几十年以来,随着地球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西方人文学科领域生发了拯救人类精神生态,呼吁环境保护的生态批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西方生态批评开始传入中国,中国生态批评产生。中国生态批评作为一门新生学科,其生长态势自然也遵循了超循环之道。   一、“依生”视角下的中国生态批评———与中国对应学科“看似一体”   生态批评起源于欧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见端倪,九十年代兴起。在中国发出的最初声音是司空草1999年11月在《外国文学评论》上发表的《文学的生态学批评》一文。真正传入中国并引起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热潮是在2002年,以王诺教授的《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为标志。国内关于生态批评的综述文章主要有:李洁的《生态批评在中国:17年发展综述》以及其硕士毕业论文《生态批评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1999—2005》、周玮露的《欧美生态批评在中国》等,另外在鲁枢元教授的著作《生态批评的空间》和刘文良教授的著作《范畴与方法:生态批评论》中也提到了中国生态批评的兴起与发展。以上学者在阐释生态批评在中国兴起和发展的时候,一般都把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和生态文学归入生态批评的发展中来。李洁的《生态批评在中国:17年发展综述》,文章把生态批评兴起的时间定为1987年,其根据是文艺学家鲍桑葵1987年主编的《文学艺术新术语词典》中的词条“文艺生态学”;把生态批评在中国发展的时间定为1994年,其根据是有关“生态美学”论文的发表。[1]周玮露的《欧美生态批评在中国》一文提到了生态批评在中国起步的标志———司空草1999年发表的文章《文学的生态学批评》,这一说法是正确的。但她在提及国内生态批评文章和专著的时候把曾永成教授的专著《文艺的绿色之思》、鲁枢元教授的专著《生态文艺学》、姜澄清教授的专著《艺术生态论纲》和徐恒醇教授的专著《生态美学》列为生态批评的代表作,而且文章后面把国内的生态美学会议看成了生态批评研讨会,把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和生态批评看成了一体。[2]刘文良教授的《范畴与方法:生态批评论》一书中有关生态批评发展综述的论述在前言的第二部分———“当代生态批评在中国的崛起”,刘教授虽然没有把生态文艺归入生态批评,但是文中提到“2000年出版的鲁枢元教授的《生态文艺学》、曾永成的《文艺的绿色之思》、2002年出版的张皓等人的‘文艺生态探索丛书’、2000年出版的徐恒醇的《生态美学》、2003年出版的曾繁仁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等,都宣示着中国生态批评研究已经‘渐进佳境’。”[3]第三部分“生态批评理论研究的现状”,提到“国内学术界先后召开了几次有关生态批评的大型学术会议,鲁枢元的《生态文艺学》、曾永成的《文艺的绿色之思》、张皓等人的‘文艺生态探索丛书’(《中国文艺生态思想研究》、《老庄生态智慧与诗艺》、《20世纪中国文学生态意识透视》、《小说因素与文艺生态》)等生态批评研究的学术著作陆续推出。”[4]也没有把生态批评和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分开。然而,中国生态批评起步期为何会与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看似一体”?原因就在于这时候的中国生态批评是“依生”于西方生态批评、中国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而成长的。   二、“竞生”和“共生”视角下的中国生态批评———与中国对应学科“耦合并进”   生态批评在中国兴起后,马上引起了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两个学科专家学者的关注,这种关注有其必然性。首先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生态批评都是在地球生态遭到破坏的情况下而产生的,本是同根而生;另外生态批评与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彼此有着学科互补性,能够耦合交融。生态批评属于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的应用研究维度,生态批评的发展能够促进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的理论构建,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的理论构建又能反之为生态批评提供更好的哲学支点和理论规范。中国的生态批评是从西方引进的,而中国本土又有其知音———生态美学和生态文艺学,所以生态批评传入中国以后,其发展有两支主流。一支主流是最初把生态批评从西方引入中国的那一批专家学者,这批学者在研究生态批评以前大都是从事比较文学或外国文学研究,一般英语水平高,能直接阅读欧美的最新学术成果,及时了解西方的学术潮流。比如王诺教授还曾去哈佛大学做了一年的访问学者,《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为王诺教授在哈佛大学一年访问的学术成果。除王诺教授外,这一支流的代表人物还有韦清琦教授、宋丽丽教授、胡志红教授、刘蓓教授等。另一支主流是在西方生态批评理论传入中国以前就从事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文学理论等学科研究的专家学者,代表人物有袁鼎生、鲁枢元、曾繁仁、曾永成、刘文良等专家学者。   前一支主流我们主要看王诺、韦清琦教授的生态批评研究。王诺教授任教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在研究生态批评以前主要从事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开始发表关于生态批评的文章,主要有:2002年发表《雷切尔•卡森的生态文学成就和生态哲学思想》、《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2005年发表《先秦儒家思想的生态意义》,2006年发表《北美印第安神话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批评三人谈》、《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当代西方生态思潮的核心问题》、《“我们绝对不可等待”》、《从生态视角重审西方文学》,2008年发表《论华海的生态诗》、《从寄居意识看“圣经”中的生态尺度》、《“生态批评读本”述评》、《生态批评的思想文化批判》,2009年发表《生态批评:界定与任务》、《梭罗简单生活观的当代意义》、《“生态的”还是“环境的”?———生态文化研究的逻辑起点》,2010年发表《从表现到介入:生态文学创始人卡森的启示》、《生态批评的美学原则》,从王诺教授2002年到2010年发表有关生态批评的文章特点来看,主要有两方面转化:一是其生态批评逐渐把生态美学的审美性批评引进生态学、文化学批评;二是其生态批评不断扩展批评空间,从起初的对生态文学、自然写作作品及作家的批评扩大到了对整个西方文学、中国传统经典的批评。韦清琦教授任教于南京师大外国语学院,也是在2002年开始发表有关生态批评的论文。2002年发表《用生命铸造的生态经典———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的春天”》、《方兴未艾的绿色文艺研究———生态批评》,2003年发表《全球化时代的“非典”及生态学反思》、《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一枝奇葩》、《生态批评:完成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最后合围》,2004年发表《打开中美生态批评的对话窗———访劳伦斯•布伊尔》、《走向一种绿色经典:新时期文学的生态学研究》,2005年发表《生态意识的文学表述:苇岸论》,2006年发表《中国视角下的生态女性主义》、《生态批评三人谈》,2009年发表《农妇•剪纸•狼———重读贾平凹的“库麦荣”》、《生态批评家的职责:与斯科特•斯洛维克关于《走出去思考》的访谈》、《生态批评家的职责———与斯科特•斯洛维克关于“走出去思考”的访谈》,2010年发表《走向一种人文仿生学———论当代中国自然写作的一些特点》。和王诺教授不同,韦清琦教授较少的将中国的生态美学思想引入生态批评,韦教授对生态批评的研究一是努力将西方生态批评理论引入国内,以促进中西生态批评的融合;二是提倡生态批评对文本的解读,注重对生态批评的实践应用维度。#p#分页标题#e#   另一支主流我们主要看袁鼎生教授、鲁枢元教授的生态批评研究。袁鼎生教授是国内生态美学学科领域的大家之一,之前从历史、逻辑、应用、比较、元学科等五个维度系统构建生态美学学科。袁教授2009年出版著作《生态批评的中国风范》,2010年在《文学评论》上发表《生态批评的规范》。在《生态批评的规范》一文中,袁教授指出了“西方生态批评因强调生态功能的价值取向,忽略了文本审美批评的基础,忽略了文化批评与审美批评的结合,偏离了文学艺术本体批评的宗旨与规范。”[5]提倡中国风范的生态批评应当吸收中国生态美学的审美性因素,而构建一种文化、艺术、哲学等中和价值更为完备的新批评。鲁枢元教授是国内生态文艺学学科的创始人之一,发表过很多生态批评论文。主要有:2002年发表的《生态批评的知识空间》,2004年发表的《精神生态:批评理论与实践》,2005年发表的《生态批评的视野与尺度》、《现代都市:让我们失去了什么———关于现代都市生活的生态批评》,2007年发表的《生态批评的视域》,2009年发表的《生态批评中的“自然”含义》。鲁教授生态批评的学术思想主要集中于《生态批评的空间》一本书中,对生态批评研究的贡献主要在“生态批评的空间”这一范畴上。鲁教授指出了生态批评的知识空间是以生物学知识系统为背景的知识空间,它不同于之前的神学知识系统和物理学知识系统下的知识空间。古代文论的形态更多的体现为“精彩灵动的话语片段”[6];现代社会的文学批评让文学艺术创作服从机械的科学定律,其理论形态多表现为“冷漠坚硬的结构”[7];当代社会的文学批评应该是一种“既自成系统又充满活力的批评。”[8]鲁教授认为生态批评的对象“不仅仅是环境文学、自然文学和公害文学,表现人类在社会中地球上生存状态的整个文学系统都可以用生态学的眼光加以透视、研究、批评。”[9]两支主流在“竞生”和“共生”中“耦合并进”。进而为下一步中国生态批评在“整生”中的超循环发展做好了铺垫和准备。   三、“整生”视角下的中国生态批评———与中国对应学科“超循环”发展   “整生”视角下中国生态批评的超循环发展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生态批评的空间、对象的认同上;另一个是对生态批评原则、规范的探讨上。   (一)空间、对象认同的超循环   生态批评刚传入国内的时候,生态批评的批评对象一方面是自然文学、生态文学、环境文学及其作家,另一方面是中外的现当代文学及作家。前一类多以古代自然山水诗人的诗歌、生态文学、环境文学作家的文学作品及其作家为对象,比如何悦玲2001年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发表的《共生与和谐:人类家园的古典理想境界———〈花源诗并记〉生态美学解读》是对古代文学中自然山水诗人的作品的解读;张志平2001年11月于《名作欣赏》发表的《对一种生态伦理的诗意想象———贾平凹近作〈怀念狼〉解读》是对生态文学的解读;老树2004年10月于《森林与人类》发表的《草原尽头的狼风景———〈狼图腾〉与生态文化》是对环境文学的解读。以自然、生态、环境文学作家为批评对象的文章,例如李玫2005年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发表的文章《郭雪波小说中的生态意识》。后一类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解读的生态批评,如张艳梅2005年于《临沂师范学院学报》发表的《中国现代抒情性乡土小说的生态伦理叙事》;对外国现当代文学解读的生态批评,比如王育烽2005年11月于《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发表的《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自然生态意识》。随着对生态批评认识的加深以及生态批评学科生命力的日益显现,国内专家学者认识到了生态批评批评对象应该扩展至古今中外整个文学系统,显示出对生态批评空间、对象认识的超循环。鲁枢元教授的专著《生态批评的空间》中认为,生态批评的研究对象“不应仅仅着眼于文学作品的题材,仅限于环境文学、自然写作、公害文学的狭小范围内。概而言之,迄今为止的文学所表现的无外乎人类在社会中、在地球上的生存状态,都是可以运用一种生态学的眼光加以透视、加以研究的。从中国古代的《诗经》,到古代希腊的神话;从曹雪芹的《红楼梦》,到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从印度的泰戈尔到日本的川端康成;一直到中国当代文坛上的巴金、王蒙、张承志、莫言、王安忆、韩少功、张炜、阿来,无不可以运用生态学的批评尺度加以权衡批判。……甚至不只是文学艺术,还应包括一切‘有形式的话语’。生态批评不仅仅是文学艺术的批评,也可以涉及整个人类文化的批评。”[10]王诺教授在论文《生态批评:界定与任务》也指出“生态批评的研究和评论对象是整个文学,绝不仅仅是生态文学,绝不仅仅是直接描写自然景观的作品,更不仅仅是‘自然书写’。……从根本上说,古往今来绝大多数文学作品都包含了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思想文化因素,对它们进行生态批评完全具有合理性。……正因为如此,生态批评对文本的解读和评论不能仅仅局限于当代文学;传统文学,特别是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变迁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经典作品,也是生态批评的重要对象。”[11]王诺教授2005年发表的论文《先秦儒家思想的生态意义》以及2008年发表的论文《从寄居意识看“圣经”中的生态尺度》都是生态批评空间、对象扩展研究上的实践。袁鼎生教授在《生态批评的中国风范》一书中也指出“文学艺术批评的空间与质域,应由文本的审美批评、审美文化批评、艺术哲学批评构成。生态批评,则相应地由文本的生态审美批评、生态审美文化批评、生态艺术哲学批评构成,形成三位一体的质域。”[12]袁鼎生教授从生态学中提炼出生态艺术哲学、生态美学超循环理论和生态学术方法,将更有利于扩展生态批评的空间、对象,审视文本、社会、哲学、艺术中的生态关系。#p#分页标题#e#   (二)原则、规范探讨的超循环   2007年左右,国内生态批评研究的关注点开始转向中国生态批评的原则与规范,展示了中国生态批评的超循环发展。这方面研究的第一篇论文是刘文良教授2007年2月于《理论探索》上发表的论文《试论生态批评的原则》。文章提出了生态批评的四条原则:一是“以文化批评为本,但不忽视批评的审美性原则”;二是“跨文明,跨学科,多角度全方位审视”;三是“‘深层’透析,寻求人类‘内部自然’的回归”;四是“‘以人为本’为归指,‘生态为本’为内核”。[13]2009年4月又在《中国文学研究》上发表《本土精神:生态批评的创新之基》,认为中国生态批评的理论建构和批评实践,要立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凝练生态智慧,重视本土文学,拓展批评空间,彰显自主思维。[14]袁鼎生教授在《生态批评的规范》一文中,指出了“西方生态批评因强调生态功能的价值取向,忽略了文本审美批评的基础,忽略了文化批评与审美批评的结合,偏离了文学艺术本体批评的宗旨与规范。”[15]提出了“生态和谐标准”、“生态中和标准”和“生态大和标准”生态批评的三重标准,以及“艺术审美生态化”、“生态艺术审美化”和“生态艺术审美化”生态批评的三大规律。2006年王诺教授、韦清琦教授、宋丽丽教授在《三峡大学学报》一致认为中国生态批评需要以一种东西联合的精神进行研究,中国生态批评既要立足本体,又要突破本土而走向世界。[16]之后王诺在《欧美生态批评》一书中结合西方生态思想和我国古代生态智慧,列举了生态批评“生态美的自然性”、“生态审美的整体性”和“生态审美的交融性”三条原则。[17]鲁枢元教授认为生态时代中国学术将走向一个新格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开始发挥独立自主的作用,并成为构建当代世界生态批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18]   基于此,鲁教授在《生态批评的空间》一书中列举了生态批评的九大尺度:(1)“自然万物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大自然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2)“人类……不应为了一己的利益、尤其是为了那些已经显得很不正常的利益去无度地掠夺、挥霍大自然。”(3)“生态问题……同时也是一个诗学的、美学的问题。”(4)“不能忽视人的自然醒,人与自然的一体性。……”(5)“决不能把全球化单单看作全球经济一体化,更不能为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继续破坏全球生态一体化。……”(6)“……诗意的生存,是一种低消耗的高层次生活,是人类有可能选择的最优越、最可行的生产方式。”(7)“生态文艺批评忧患中不丧失信念,悲凉中不放弃抗争,绝路上不停止寻觅,……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文艺批评。……”(8)“生态批评……更是一种姿态、一种情感、一种体贴和良心、一种信仰和憧憬。……”(9)“……生态批评并不排斥包括形式主义批评在内的其它各种类型的文艺批评,因为生态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多元共存’。……”[19]可见,中国生态批评的当前探讨都一致性的强调了生态批评的审美维度、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并提倡借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学术资源。这将是对西方生态批评单调的强调生态功能的价值取向以及生态中心主义思想的一种超越,同时也是中国生态批评超循环发展的一种显现。   四、结语   中国生态批评的发展遵循“超循环”的生发路线主要经过了上述“依生”、“竞生”、“共生”和“整生”四个阶段。从“依生”、“竞生”、“共生”和“整生”四个视角统观而看,生态批评在中国的发展从起步时与中国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的“看似一体”,到后来与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的“耦合并进”,再到目前与中国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的超循环整生发展,显示出其健康的生长态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生态批评一定能够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体系完备、话语健全、具有中国风范的成熟学科。

铸造技术论文范文8

一个人不能只指望享受某一行业的特殊权益,却不愿意承担这一行业的特殊义务,当然这是以自愿为前提,如果某一位大学教师不愿意遵守大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完全可辞职。如果某一位求职者觉得自己不愿意接受大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或者自知做不到,那完全可以选择其它行业。其次,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师魂,师魂是指一位大学教师伟大而又高尚的灵魂。教师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敬业精神,高昂的工作激情,严谨治学的工作态度,对党和人民高等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积极进取,勇于拼搏,敬业爱生,乐于奉献,淡泊名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清贫廉洁的高尚品质。仰望师魂,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感受一位大学教师的精神,可以用“师爱”为魂,来概括其内涵,师爱为魂,“师爱”就是大学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

目前在高等教育领域高调提出强化师德教育与师魂精神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近些年来,在高等教育领域出现了一系列师德缺失、弱化、滑坡甚至沦丧的现象:⑴福建仰恩大学某教授做生意,想要成绩拿钱来。学生考试不及格,一科老师索要230元即可过关;⑵浙江大学某副教授8篇学术论文造假、剽窃、抄袭,一稿多投被开除;⑶云南大学后勤的某老师给女生免费充值水电费,但条件是女大学生要陪吃、陪唱、陪睡;⑷哈尔滨理工大学远东学院英语4、6级考试,向学校交纳1.2万元现金,可免作弊学生被开除;⑸华中科技大学某教授因科研成果造假被曝光,雇凶打伤打假斗士方舟子;⑹中国政法大学某教师因和女大学生关系不清,被女大学生的男朋友杀害;⑺江西九江学院政法学院的院长李长江被副院长张俊杀害;⑻北京大学的某教授在云南丽江给高三的女生见面后发展为情人关系,答应让其到北大就读;⑼西安交大、科技部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通告,决定正式撤销西安交通大学原教授李连生等人2005年所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是我国第一例因学术造假撤销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⑽上海交通大学2006“汉芯”科技成果造假;⑾个别大学的辅导员以及有关领导收取学生贿赂后答应发展为中共党员,大学生得了奖学金或困难补助,令其大学生返还辅导员或相关领导一定比例的获奖金额……综上所述,在大学教师队伍当中,虽然这些道德败坏的教师为数不多,但却玷污了大学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玷污了大学校园这片净土。

师德教育与师魂精神出现缺失弱化和沦丧现象的根源所在

首先,和上世纪末各大学实施扩招有关。自上个世纪末期开始,在高等教育领域出现了教育的局面,不少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各高校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国外一流大学比的是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在我国大学曾一度比的是占地面积和楼房的高度,校园的漂亮程度,以及办学规模,就是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规模也大都在15000人以上,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管理水平未能完全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水平能力参差不齐,学生没有固定的场所上课,有的学生一个月都见不到辅导员一面,班级例会无法正常召开,上级的精神以及学校的要求不能完全准确、及时的传达贯彻到位,老师和管理者疲于应付,是师德出现滑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部分高校教师个人意志不坚定。个别高校教师道德意志,道德信念不坚定,做好高校人民教师的意志薄弱,抵御社会不良风气的免疫力不强,不是精益求精地给大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千方百计在大学生身上做文章。再次,师德缺失、弱化甚至沦丧由社会大环境所致。邓小平讲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但现实告诉我们,物质文明抓住了,精神文明抓了,但没有抓死。总理最近和国务院参事在讨论工作时指出;“社会上一些商人丧失了道德底线”。马克思也讲过:“商人当利润达50%就会大胆,当利润达到100%就会铤而走险,当利润达到200%时就会不顾人间一切”。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周孝正教授在接受《?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说:“目前,我国政政务诚信,商务诚信,个人诚信,都不同程度的出了大问题,随着近年来社会结构的变化,中国社会诚信状况不但越来越差,有些方面甚至极其糟糕,已经成为一个显著的社会问题。在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和个人诚信方面,政务诚信是关键”。大学教师也是人,当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出现大问题的时候,高校教师的师德和师魂肯定会受到冲击,进而导致大学教师的师德缺失、弱化和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