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教培训总结范例

助教培训总结

助教培训总结范文1

本次培训的内容:

一、明确教研室主任的教学管理职责;

二、了解职业学校精品课程的内容及国家对精品课程评审的要求;

三、在宏观上掌握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背景,及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并在具体教学改革的具体操作方法;

四、中等职业学校在教育科研方面的研究的意义及具体操作方法;

五、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及教学设计;

六、学习并掌握了教师礼仪及领略了省内说课的最高风采。

本次培训的收获:

在这次培训当中,我主要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收获:

一、提升教研室素质,双师型教师向三师型教师转变。

三师型人才是指:有教师能力、专业技师能力、职业指导能力的人才。要想提高教研室的整体水平,首先要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加强双师型老师的培养,现在上级领导对我们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保证双师型教师的基础上向三师型教师转变,具备这种能力的人才是动态就业导向型教学的成功保障。

二、要有加强课题研究和教育教学反思的力度。

对于科研课题的研究,很多的老师不太喜欢研究它,因为它研究时间长,过程繁琐,费时费心,对于教师自身的需求,所用之处较少。而职业学校开展教育科研的意义不仅能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还能使学校的管理更加规范,从而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今后我们要重视科研课题的研究,并以各级研究课题为先导,进行教学研究,科研兴教,科研兴校。要重视县级及其以上课题的研究,要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要加强教学反思,组织教师认真分析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成功之处,以此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增强校企合作。

助教培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焊工培训;辅助教学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形式的信息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的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现代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使得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改革百花齐放。

一、在焊工培训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必要性

第一,焊接技术的进步,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迅速发展和大量使用,要求焊工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和技术操作能力。第二,多媒体技术为焊工的培训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现代化培训工具,是迅速提高焊工技能水平的有效方法,是焊工培训的一个新途径。第三,焊工培训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客观要求。目前,焊接培训中实习指导教师一般都是来自基层的焊工,没有经过正规的专业理论培训,更谈不上懂得教育理论和采用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教学方法了。

二、多媒体技术在焊工培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焊之培训技术含量很高、涉及的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技术比较复杂,在应用多媒体技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下。

1.提高水平

通过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焊工培训的教学水平和焊工的技术水平。

2.增强培训效果

通过多媒体技术再现焊接过程,并能够直观、细致、生动、准确地对焊接技术要领进行分步描述。从而缩短焊工培训实际操作时间,增强培训效果。

3.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

通过对多媒体技术发展现状的了解和分析,查阅多媒体技术在各类技能培训领域的应用报道,多媒体技术能解决焊工培训中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问题,将多媒体技术引入焊工培训教学中具有可行性。

三、焊工培训中多媒体技术应用构想

一个完善的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焊工培训的项目,应能涵盖教学培训大纲所要求的理论与实际操作两部分内容。具体设想如下。

1.系统地总结理论

可系统地对焊工所需理论知识进行总结描述,将单调、枯燥的理论知识放在设计精美的界面中,同时配合讲解,使理论知识的学习变得轻松、简单。

2.制作微课

可将实际操作部分的演示以微课等形式进行分步处理,并对演示过程提供播放、暂停、停止功能,有利于学员进行自主学习。

3.运用画中画技术

可通过画中画技术展示在焊接过程中焊条的运条方式及焊条倾角变化,使焊工能尽快掌握技术要点,做到操作规范化。

4.运用窗口技术

可通过窗口技术的运用,在实际操作的演示中设提示功能,更为详尽地对实际操作技术进行描述,使学员通过多次重复学习掌握技术要领。

5.反复观察、比较

可用动画展示实际焊接过程中熔滴送进熔池的位置,使学员通过反复观察、比较,增加对熔滴熔化过程的感性认识,从而促进其对实际操作技能培训要点的尽快理解与掌握。

6.制作焊接缺陷视频

制作各种典型焊接缺陷的视频文件、图片,使学员能直观、形象地认识焊接缺陷产生的机理、危害及克服方法,从而减少和防止焊接缺陷的产生。

7.安全演示

详细地对焊接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进行直观演示,增加学员感性认识,引起学员对安全的重视,防患于未然。

四、多媒体技术开发中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及解决办法

1.信息的采集与存储

在焊工培训的教学中应用开发多媒体技术,媒体素材制作包含的内容和信息种类比较多,一些信息(如语音、影像)的采集和存储相对比较复杂和困难,对此,可采取如下办法加以解决。影像部分,要将视频存储为被多媒体认可的视频文件。语音部分,可以请专业的配音人员为教学内容的讲解配音。在文件的存储上,在保证不损失画面质量及声音质量的前提下,可将数据压缩。

2.对象链接与嵌入技术

对于多媒体技术中出现的按钮、提示框等控件,在编辑时可全部采用嵌入式,这样就保证了不会由于修改其中的某一层面而使整个多媒体中内容出现的时序发生混乱。

3.视频文件的制作

对于在多媒体技术中出现的大量的视频文件,可以在素材库中进行筛选,再进行处理,使之符合我们的界面要求,给人以精致、美观的感觉;另外,对于演示画面,为保证声音与影像的同步,在制作过程中可分别对影像、声音提前进行处理,然后再将处理好的声音、影像合成,使之成为一个文件,从而保证声音与影像的同步。

五、多媒体技术在焊接培训教学中的应用开发与实践

依据以上思路和多媒体技术的特点着手进行开发,项目的实施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调研、收集资料阶段

通过对焊接方面的培训人员、技术人员、教师及焊工的广泛调研、论证,弄清培训对象的状况及需求,了解目前相关行业焊工培训的现状,收集所需的原始资料。内容包括焊工培训教材、资料及视频图片资料、教学大纲、操作规程、考核要求等。

2.教案及脚本的编制阶段

根据焊工培训大纲要求编写教案及脚本,在编制时注意在内容上涵盖焊工培训时所要求的内容,同时要注意收集焊工培训方面目前最新的知识及理论,以保证开发项目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3.界面设计、媒体制作、项目开发阶段

根据脚本及筛选出的媒体素材,由制作人员精心设计、制作各种所需的多媒体视频课件,并进行项目的总体开发。

4.测试及进一步修改、完善阶段

系统开发完成后,在经过制作人员精心测试后,邀请焊接培训教师、焊接技术人员及有经验的焊工对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项目进行使用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直至达到设计预期目的为止。5.验收及实际应用阶段笔者学校经过试用评价后的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项目已投入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六、焊工培训中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功能

1.可以向学员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

在进行脚本创作时,考虑到目前焊工学员理论水平偏低的现实,我们根据教学大纲及焊工考核要求,精心总结了理论考点和实操难点,其中包括焊工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及考核中涉及的相关知识,通过学习,可以使焊工更系统、全面地掌握理论部分的内容。

2.可以向学员演示焊接的全部实际操作过程

根据多年来的实际培训经验,我们制作了符合初学焊工实际操作需要的视频文件,同时又将具体操作中的焊接过程加以分步化,学员可以根据自身的水平来选择自己不懂或感兴趣的焊接技术要点进行学习和观摩,为实际操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辅助教学

学习者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焊接培训,可以更快掌握焊工要求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可以对实际操作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以前一个技术要点要想被学员掌握可能需要培训教师几遍、十几遍的重复操作、讲解,现在培训教师可以选取相关的内容为学员进行播放或由学员自主学习,这样既提高了培训效率,也大大减轻了培训教师的教学工作强度。

七、结束语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焊工培训教学中的应用,综合了多媒体技术的先进功能,将焊接技术培训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焊工培训向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一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培训质量和培训效率。随着多媒体技术在焊接培训教学中的普及运用,许多复杂的焊接技术变得通俗易懂,从而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社会效益巨大。多媒体技术在焊接培训教学中的应用为职业教育中焊接培训提供了新颖的思路和可供参考的依据,以此为契机,相信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将会得到较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海东.多媒体教育应用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助教培训总结范文3

骨干教师在成果提炼时存在着成果的理论基础薄弱且以经验型成果多、理论型成果少等具体问题与困境。为此,培训者设计了“教师论坛”“自选导师”和“主编面对面”三个工具,针对教师成果提炼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干预,帮助他们进行凝结式的成果提炼。凝结式成果提炼应遵循自下而上的教师成果生成规律以及以教师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作为研究者自主性的原则。

关键词:

骨干教师;教研成果;凝结式提炼

根据钟祖荣教授对教师发展阶段的划分,市级骨干教师处在“发展期”和“创造前期”,其在教学上的特点是经验丰富,有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特色,但还不够系统深入;其发展诉求是总结和提炼教学经验和思想,开展教育研究或实验,全面提高教改和教科研能力。针对这一诉求,笔者在2015年语文市级骨干培训班特别应用了凝结式成果提炼策略,即在培训过程中以成果提炼为目标,在为教师提供专时专用的写作时间保障的基础上,通过设计“教师论坛”“自选导师”“主编面对面”等契合骨干教师教研成果提炼内在规律的干预手段,帮助他们将成功的教学经验、散在于日常教学中的教学实践智慧凝结为可视化的成果。实践表明,凝结式成果提炼策略在帮助骨干教师教研成果提炼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骨干教师教研成果提炼的困境

“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个理念看起来很美,但操作起来却并不容易。在对100名北京市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关于教研成果提炼所遇困难的问卷调查中,笔者发现,教学任务繁重、工作琐事太多、没有时间和精力坐下来提炼成果等是骨干教师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理论基础薄弱、缺少发表渠道也相对比较突出;而书面表达对语文骨干教师来说并不是突出困难(认为有困难的人占39%,没有困难的占61%)。骨干教师已有的成果现状是怎样的呢?笔者对2015年北京市语文骨干教师研修班中23位学员的原有教研成果进行整理分类后发现,骨干教师已有教研成果呈现出“一多一少”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教学经验描述类、教学设计类成果多,分别占全部成果的43.5%%和30.4%。二是有理论支撑的教研成果少,如借助一些理论观点解释教学案例,或对语文教学有比较系统的阐释和思考的案例分析与教学论文,则仅分别占21.7%和4.3%。由经验型向理论型成果的提升是骨干教师教学成果提炼所面临的更深层的困境。基于此,笔者在语文市级骨干培训班特别应用了凝结式教研成果提炼,为骨干教师提供专时专用的写作时间保障,通过设计具体的干预工具,帮助骨干教师突破成果提炼困境,促进经验型成果向理论型成果的提升与转化。

二、凝结式教研成果提炼在骨干教师培训中的应用

(一)凝结式教研成果提炼的理论依据

骨干教师的成果提炼有怎样的自身规律?吴欣歆在《“金字塔”模型:破译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密码”》一文中指出,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自下而上的过程,即从最原始的经验积累出发,逐渐从沿着现象探寻理论,走向依据理论分析现象;逐渐从感性的判断发展为理性的分析,进而在经验、现象、理论之间建立联系,建构教学理论,形成教学信念。凝结式教研成果提炼正是遵循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下而上的内在机制,尊重教师自身教学经验、教有所长的兴趣点,促进其教学成果凝结固化与外化。本次凝结式教研成果提炼目标定位就是针对上述教师成果的原有发展阶段,设计相应的干预工具,帮助教师成果升级。

(二)凝结式教研成果提炼的具体干预工具的设计

为了达到成果由经验型向理论型升级的目标,本次培训专门设计了“教师论坛”“自选导师”和“主编面对面”三个干预工具,针对教师教研成果提炼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渠道的干预。“教师论坛”组织骨干教师通过讲座以自己擅长的口语表达方式向同行介绍自己成功的教学经验,对教学经验进行初步的梳理与提炼,形成讲座提纲、幻灯片等成果。“自选导师”针对理论补给的个性化需求,让教师自主选择论文指导教师,在导师帮助下形成有理论支撑的总结与案例。“主编面对面”则邀请杂志编辑介绍杂志的特点,鼓励教师根据杂志的具体定位发表自己的成果,帮助教师祛除杂志的神秘感和距离感。

(三)凝结式教研成果提炼干预工具的运用

1.“教师论坛”———先讲后写

“教师论坛”遵循的是“先讲出来,再写出来”凝结机制。骨干教师将自己在某方面的成功教学经验、教学设计、课例进行梳理,制作成讲稿或幻灯片,向全体学员做微讲座。通过论坛交流,教师们一方面对自己已有的成功经验与做法进行了梳理,另一方面通过与同行切磋碰撞提升写作动机,拓展写作思路。论坛的直接成果是讲座的讲稿或幻灯片,拓展成果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相应的教研论文。“教师论坛”推动了骨干教师成果凝结过程,A老师在做了“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与思考”的讲座后一个月就将同题论文初稿交给了指导教师。B老师在高中文言文教学方面经验独到,其讲座“考据、揣摩、文化浸濡———中学文言文学习”得到同行们的高度认可。B老师在讲座基础上撰写了论文《词语考据与专题研习———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探究》,论文获得项目优秀成果奖。在23个微讲座中(每人一个),直接从讲座中提炼或在此基础上深入思考形成的论文共有16篇。

2.“自选导师”———理论补给

“自选导师”是骨干教师通过聆听专家教授讲座,选择与自己教学领域相关的讲座教师为论文导师,在导师帮助下从理论上对自己成功课例或某一领域的成功经验进行解释,进而凝结成果。专家讲座在本次研修中被赋予双重功能:一是作为拓展理论视野的手段;二是为成功的教学案例或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撑的手段。通过聆听讲座,自主选择论文指导教师,迈出成果凝结的第一步;成果凝结的下一步即在指导教师的陪伴下撰写及修改论文。C老师曾经让学生以一名战国时代的新闻记者身份,选择站在秦国、燕国、齐国等某一诸侯国的立场上,写一则有关荆轲行刺秦王的新闻。学生们的热情高涨,作品别具意趣。这是一次成功的读写练习。听了“叙事学理论浅析与应用”讲座后,C老师很受启发,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依据叙事学理论提供的叙述者立场、叙述视角转换等概念框架总结出该练习背后蕴含的读写知识能力训练点,并在后续成果中阐明了这类读写训练对学生领悟读写知识,提升读写能力的意义。Z老师是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手头积累了一批成功的教学设计与案例。此次研修,Z老师希望自己在成果凝结中有所突破:我想把自己那些比较满意的案例总结概括一下,提炼出符合教育学规律的特色。指导教师认真归纳、提炼Z老师发过来的教学设计,发现其对基于学情分析的教学设计很有心得,可以作为提炼成果的一个线索。经过反复打磨,多次修改,最终完成了论文《从学生的疑点走向教学重点》。Z老师说:“通过这次论文撰写,我突破了自己的瓶颈,懂得如何提炼自己的教学设计的路径了。”

3.“主编面对面”———动机唤醒

许多语文教学期刊是一线教师的良师益友,但在这些期刊上发表文章却常令教师望而却步。因此,设计与杂志主编的面对面活动,邀请语文期刊编辑介绍杂志的定位、专栏的特点,帮助教师祛除杂志的神秘感和距离感,也就成了笔者帮助市级骨干教师凝炼教研成果的一个重要工具。从编辑角度给予的具体写作指导建议则能有效帮助教师突破写作瓶颈,唤起骨干教师凝结成果的主动意识及发表欲望。H老师由于担任行政管理工作,自己的教学研究成果一直作为原始积累沉默着,“主编面对面”活动有效地撬动其专业思维,唤醒了他的发表动机。H老师的《鲁迅〈忆韦素园君〉三则注释的补注》这篇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就这样在尘封中被唤醒,并顺利发表,成为H老师的显性成果。Z老师在教学中积累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并随时做了记录,但是要使自己的文章达到期刊发表的水平,Z老师感到有差距,但又说不清问题出在哪里。通过编辑老师用具体案例说明,Z老师理清了自己文章需要改进的问题,诸如标题含混、表义不清楚,需要换成醒目的具体的标题;文章思路缺乏内在逻辑性,行文需要以现象陈述———问题分析———理论提升———问题解决这种符合认知规律的逻辑展开等。有了上述具体指导,Z老师的教学实践智慧很快就变成显性成果。培训结束后,S老师利用寒假,结合自己给高三学生改议论文的经验撰写了《议论文论述跑题现象例析》并投了稿,送完这届高三毕业生,利用暑假,S老师又开始思考上述问题,打算进一步修改文章。培训虽然结束,但是很多老师像S老师一样开始走在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路上。

三、凝结式教研成果提炼的成效

(一)凝结式教研成果提炼有效解决了骨干教师教研成果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的困境

在凝结式教研成果提炼工具的干预下,培训结束时23名骨干教师每人形成一份教研成果。将结业成果与原有成果对比分析,我们看到,结业成果中经验型成果比例和理论型教学成果比例发生了巨大转变,由原来的经验型成果占主导转变为理论型成果占主导。其中,有理论支撑的案例分析在结业成果中所占比重升幅最大,由原来的21.7%上升至65%;理论建构方面的教学论文成果也由原来的4.3%提升到9%。而以经验描述、教学设计为主的教研成果则由原来的约74%下降至26%,经验描述型成果全部升级为上一层级成果类型。可见,本次培训中运用凝结式教研成果提炼有效解决了骨干教师教研成果由经验型向理论型成果转化的困境,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凝结式教研成果提炼工具对处在“发展期”阶段的骨干教师效果显著

数据显示,经过干预,骨干教师教研成果由经验型向理论型成果转化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有理论支撑的案例分析”,而对语文教学进行理论建构方面的“教学论文”虽然有提升,但不够显著。这一现象引起培训者的思考。一方面教师原有成果中“经验描述”类成果数量比较大,在下一级没有发展成熟的情况下很难跳跃到更高一层级的成果类型。这也从侧面证明教师成果提炼路径是遵循自下而上的规律。另外,本次培训班中,新晋级为市级骨干的学员占总数的80%,这些市级骨干教师主要还处在钟祖荣教授所定义的“发展期教师”,其在教学上的特点是经验丰富,有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特色,但还不够系统深入,其在教研成果提炼方面,需要经历由经验向理论发展的过程。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凝结式成果提炼工具对处在“发展期”阶段的市骨教师提炼成果的效果显著。通过分析,笔者发现,凝结式教研成果之所以能取得比较好的成效,主要原因,一是由匡正转向陪伴———凝结式教研成果提炼扭转原来的论文指导方式。以往的成果指导是基于结果的修改,指导教师主要是在文字、结构、论文规范上做指导。这种指导是匡正式的,不能深入了解文字背后教师的想法。凝结式教研成果提炼的方式是培训者在论文指导中基于对教师教学经验的理解,通过教师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凝结为讲座,来了解教师的教学经验,提供建议,进行碰撞,是基于陪伴的过程式指导。二是由经验总结转向观点提炼———凝结式教研成果提炼破解骨干教师成果提炼中的难点。骨干教师提炼成果难点在于如何将经验凝结成观点,原有的成果或者仅停留在经验描述上,或者观点与经验之间脱节。指导教师帮助骨干教师在经验与观点之间搭建恰当的桥梁。一方面通过帮助骨干教师梳理成功教学案例,提炼成功经验,并提炼出符合教育规律的原理。另一方面通过新理论、新知识的介绍,丰富教师原有的教学经验,使教师的做法有了理论或原理的依据。

四、凝结式教研成果提炼应遵循的原则

(一)凝结式成果提炼应遵循自下而上的教研成果生成的规律

“自下而上”是指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理论生成的路径,“教师论坛”“自选导师”“主编面对面”三个成果提炼工具设计与实施的背后遵循的是由经验到理论的路径。“教师论坛”尊重教师自身教学经验、教有所长的兴趣点,发挥教师善于表达的优势,将教师的教学经验凝结为讲座,帮助教师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在此基础上,经由“自选导师”,挖掘成功经验背后的理论依据,在经验与观念之间搭建恰当的桥梁;最后再经由“主编面对面”,促进其教学成果凝结固化与外化。这是一条由经验向理论提升的自下而上的路径,也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专业化发展路径。

(二)凝结式成果提炼应以教师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自主性

首先培训成果目标定位并没有统一硬性规定一定要写哪一类,而是以教师为本,基于教师原有的成果基础,促进其向上一级成果类型发展。其次,“教师论坛”的选题及最终成果撰写的选题都依据教师自身教学经验及教有所长的兴趣点。再次,本次培训改变了以往培训中随机分配指导教师的做法,采用“自选导师”的方式,而“自选导师”的前提是教师通过聆听讲座,主动思考自己成功的教学实践经验与讲座者理论之间的契合点,这是促进教师成果凝结的关键一步。

作者:卢杨 单位:北京教育学院教师教育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助教培训总结范文4

本文从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助教活动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入手,结合实际总结归纳当前助教学生在综合素质培养上的有效措施,力求更好的推进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教学的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

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助教活动;综合素质

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开展学生助教活动,能够丰富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利于学生整合学科的知识,提升专业能力,有效锻炼综合素质和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通过助教活动的开展,为国家培养综合性的应用人才,实现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的育人目标。

一、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助教活动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一)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利于学生情意素质的打造

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助教活动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学生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够深切感受到音乐所蕴含的高尚情操,便于净化助教学生的艺术心灵,使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艺术的鉴赏能力。特别是在思想和意境的培养方面,学生真切投入到教学中来,使自身对音乐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得到充分的释放,增加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尝试到知识、责任、担当的重要性,从而有效促进自己的将来事业和人生不断发展。

(二)有效提高学生的智能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助教活动,使学生在体验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在音乐上的灵感,对于提高学生的智能素质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在助教的实践中,通过音乐课程的梳理和对课程理念的实践,使学生在思维认识上得到充分的提升,增强助教学生的理解和观察能力,使教学的技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开阔学生的教学视野,从而使其在将来有着更好的发展。

二、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助教活动中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有效措施

(一)着力提升学生音乐基础知识的培养

只有助教学生自身学会了如何去欣赏音乐,才能通过自己的所学所感去启迪和影响接受教育的学生。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的授课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乐理知识基础,注重学生音乐素养和能力的打造。例如,教师要注意强化学生高音的音准感受训练,增强学生的耳力判断和音准控制;在乐理知识的学习上,教师注意拿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感受消化,在授课过程中的注意反复重复和温习,强化夯实学生的音乐基础,使学生全面了解当前音乐发展的基本历程。进而有效挖掘音乐教育中所蕴含的艺术潜能,深化了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素质培养,便于音乐教育的美学架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拓宽学生的音乐思路,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的授课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音乐基础知识的同时,拓宽学生的音乐思路,加强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例如,部分学生在入学之初可能不敢大声歌唱,高职音乐教师要适当的加入培训形式,通过绕口令、影视配音以及话剧段子等形式,使学生能够大胆尝试,激发学生的交流和表现能力。在音乐表演课程环节,教师可以适当的加入二度创作,注重在音乐的表演中深度体味音乐的情感和文化积淀,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和沟通能力,使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进而在助教活动的开展中,释放出更加符合自身发展的最高能力和水准,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三)注重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

在实际的教学中,高职高专的音乐授课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多从音乐中感受生活的真谛,注重音乐中的喜怒哀乐的情感表达和自我情感的陶冶变化,敢于直面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树立起正确的人生态度。例如,在欣赏贝多芬音乐交响曲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将欣赏的角度可以着眼于人性的态度上分析。《第九交响曲》的创作充分体现了人类对于共同情感的总结和表达。对欢乐颂合唱部分,要注意让学生放声歌唱,敢于表现情感的奔放和表达,同时也可以通过播放这段交响乐视频,或者贝多芬的个人传记的影像资料,使学生感受到贝多芬个人所表现出的人性的光辉,以及当他双耳失聪时所表现的对生命的执着。在流行音乐的授课环节,教师要尽量找寻符合学生成长阶段和当前喜闻乐见的音乐艺术形式,增强学生兴趣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鉴赏能力。例如,在课程的形式上可以适当开设情景音乐喜剧,通过不同的主题和舞蹈进行创作和表演,使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艺术所带给人们的情感释放和思想表达,全身心的投入到艺术的修改与鉴赏之中,无形之中学生的音乐修养便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助教活动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效性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学生通过助教活动能够运用当前的自己所学的音乐知识投身于教育实践之中,将理论转化为教学的过程和实践,促进自身的综合能力养成。同时,高职高专教师能够从活动中发现助教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能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优化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有效策略,促进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教学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洁.高职高专音乐欣赏课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南方论刊,2016,04.

[2]杨婷.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办学定位的实践与思考[J].柳州师专学报,2014,03.

助教培训总结范文5

对于已经在小学教学多年,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来说,他们大都已经在大学里接受过专业培训,他们的专业知识比较丰富,也已形成比较科学、系统的教学方法,但若他们就此停止不前,不去更新知识,只满足于当下,那么随着社会的不断更新和进步,他们掌握的专业知识将会逐渐落后于社会,跟不上社会的需要。所以,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身专业知识,灌入新鲜的教学理念,以此来“武装”大脑,避免被社会淘汰。

同时,由于社会比以前更为进步和开放,小学生对于世界的认知面比我们想象的要广泛得多,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速度也比较迅速。他们已不满足于教师单方面“灌输”知识这一单纯的教学方式,转而渴望有更为生动新鲜的课堂。这样一来,就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应该仅满足于已获得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而应该与时俱进,不断研究新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合理选用高效、有趣的教学方法。

而为了更好地帮助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一方面,学校要让教师走出去,参加一些短期培训;另一方面,学校也要出面聘请教育专家,在校举办培训讲座。通过这些措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帮助他们完善自己的知识架构,从而使他们将最前沿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最新的教育方法。

二、实践出真知

“实践出真知”,真理是经过无数次的实践才总结出来的。教师的专业发展,无论在何时都应该与教育实践完美结合,不能脱离学校的日常教学进程,也不能离开教学实践的主体——学生。同样,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也不能离开教育教学实践。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展示自己的专业知识,实践所学到的知识,并模拟课堂教学,以便积累经验。

比如,公开课就是一种很好的实践机会,可以大大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在许多专业教师面前站上讲台,展示自己的教学方式,这种压力会逼迫教师不由自主地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钻研和改进。上完一节公开课,教师也能得到很多专家或者其他同事的点评,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客观的点评可以帮助教师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结束语

助教培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设计

0引言

不可取代原则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中比较新型的教学手段,在使用中需要遵循不可取代的原则,教师要始终认为只有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最理想的教学手段,其他教学手段都不能够取代。简易性原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使用要以简易便捷为根本原则,教学软件的编制要便于操作,根据教学的需求能够及时调整,促进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长期的使用。简易性体现在教学课件的制作上,解决了教师长期备课的烦恼。互补性原则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的应用需要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融合,取长补短,各自发挥优势,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1]。互补性主要体现在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死板,利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对知识进行讲解与呈现。

1计算机多媒体课堂教学设计

对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多媒体课堂教学主要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1.1分析阶段

多媒体技术课堂辅助教学的分析阶段要重点注意:(1)充分了解多媒体辅助教学需要达到的目标,分析多媒体教学形式运用的根本目的,结合目标制定评估标准[2]。(2)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多媒体辅助教学主要通过声音、图像、动画等进行教学,该教学手段能够一定程度的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积极性,多媒体辅助教学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重点强调媒体内容的优化,需要对教学资料、画面等进行合理规划,最大限度的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3)教学对象要符合课件。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中,必须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在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时,需要对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行充分了解,分析学生对知识以及技能的掌握,了解学生的根本需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来制定相应的教学课件。

1.2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实现(1)分析教学目标:在设计阶段对教学目标的分析主要为了确定目前所学知识的中心思想,教学内容必须体现出教学主题。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分析能够得出各级目标之间的具体联系。总的来看,教学目标会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以及综合五个层次,各个层次的教学内容与目标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根据各层教学目标来制定二维层次模型,再结合教学大纲来划分不同的知识点。(2)教学情境设置: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非常大,运用多媒体技术对学习环境进行设置,包括对信息资料以及应用实例的设置,确保学生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习热情,运用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新知识进行判断与分析,给新知识赋予新的定义。(3)自主学习设计:多媒体辅助教学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学习主题设置,便于学生对学习情境进行选择,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进行学习时,需要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在不同的情境下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4)对教学效果分析与评估设计: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评估,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的功能。通过对教学效果的评估能够对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及时修改教学设计,促使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向更深层次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评估需要将教学目标作为重要依据,以客观资料为基础,通过科学的方法做出最有价值的判断[3]。

2多媒体辅助教学实现的主要功能

多媒体辅助教学实现主要功能体现在:首先,情境化,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通过情感场景来引导学生的感悟,在生动感人的环境下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扩张学生的思维想象力,使学生的道德情操得以升华。其次,趣味化,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打破传统课堂教学可造乏味的现象,可以以开展活跃的心理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求知状态,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立体式的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后,形象化,形象化的事物更能加深人们的印象,现代化的教学过程中会存在很多抽象内容,使学生很难理解,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抽象的事物更加形象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感知深切。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结构图如图2所示:在辅助教学系统中,教师可以通过控制机及服务器对对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控制,进行语音教学、监控教学、演示教学等操作。

3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教学研究

3.1对教学节奏进行控制

由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节奏比较快,基础差的同学会出现学习困难,对知识点难以理解,所以,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对教学节奏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学生对知识的充分掌握,提升课堂教学质量[4]。

3.2将教学主体转变为学生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大多以老师为中心,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到积极引导作用。不能一味的按照提前设计好的课件来进行授课,一步步将学生引导到所设课件的答案让其理解,而是要真正的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产生比较有创意的想法与答案,所以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过程中,必须撤掉固定的框架,真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3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学生进步的基础,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会参与其中,所以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能够加强老师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了解,不断拓展知识含量,进一步维护师生之间的关系,多媒体技术能够为师生构建开放式的互动平台,在互动过程中,双方了解各自所需[5]。

3.4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现代化的教育教学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实现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带动教学进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教学游戏,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使学生之间产生竞争性的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竞争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案例教学,可以通过案例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资料,起到带动学生思维、自主学习的目的。

4总结

在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大高校已经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以辅助的方式为教师的授课提供了很大便利,多媒体辅助教学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起到推动作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中所占据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但是实际的应用效果仍需进一步发挥,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来对多媒体辅助教学进行具体安排。

参考文献

[1]田忠彬,李平.基于Internet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25):192-193.

[2]黄燕.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系统设计与开发[J].电子测试,2018(9):74-76.

[3]王军辉,柳宏梅,万程.基于校园网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设计[J].建筑电气,2017(4):61-64.

[4]王海保.培训教室多媒体教学系统设计浅析[J].智能建筑,2017(8):61-64.

助教培训总结范文7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具体优势

计算机辅助教学很大程度地节省了教师们的教学时间。有了计算机多媒体这个大帮手,语文教师不用再在黑板上逐字逐句地写板书,数学老师不用再一遍遍地演绎结论的推算过程,生物老师也不用再费神费力地在黑板上画出细胞结构等。同时,教师们在学术交流会上交流起教学方法来也更加方便、生动。教师们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解决学生们在课上或是刻下遇到的问题,或者是更深入地批改学生们的作业,学习与教学相关的更前沿、更专业的知识,以期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也可以腾出时间来设计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课件。而且,有了多媒体,老师们可以少“吃”很多粉笔灰,从而使教师们的职业病相比以往也减轻了不少。可以说,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给课堂上的传统教师们带来了福音。

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综上可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不胜可数,但是到目前为止,其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小觑的问题亟待改善。有了计算机多媒体的帮助,教师不再局限于整节课站在讲台上讲解课本知识,而是可以简单地移动鼠标就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是从目前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在讲课时只是一味地播放教学课件,不仅忽略了学生们对教学内容的接受能力,而且忽视了和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互动。而且如果教学课件播放速度过快的话,学生们就不能够及时地记下课堂笔记,对课件中的知识点只是一扫而过。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长时间下来,学生记录下来的只是残缺的知识点,有很多重要、关键的内容都没有得到及时的记录。不但如此,学生们观看课件时的记忆也渐渐地变模糊,导致学生的考试成绩直线下降。另外,在课堂上,很多教师仅仅变身成为多媒体的播放者,教师和学生们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教学模式由往日的“人灌”变为今日高科技下的“机灌”。

为了使教学课件变得更为生动形象,许多课件制作者在课件里添加了许多效果,比如在文字弹出时添加各种声音,以及弹跳、缩放、浮动、飞旋等特殊效果;或者是在课件的配色方案上过于华丽,导致重点文字颜色不够突出;除此之外,很多课件还存在排版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额外多余的特殊效果,使得教学课件的主次重点区别不够明显,而且过多的课件设计效果还会分散学生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将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这些特殊效果上,而不是应该掌握领会的知识点上。长此已久,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力度还是难以得到应有的提高。

自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得到各大高校的广泛认可并投入使用之后,很多商家看准了这个新的商机,使得市面上涌现出了大量的各式各样的教学课件。有些教师为了贪图便利,或者是不能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以及自己的学科结构制作属于自己授课的专门课件,而是随意购买市面上的课件。购买来的这些课件往往比较粗糙,而且还存在着一些其他比较明显的问题,比如:第一,随意性很强,没有结合学生们具体的特点;第二,课件的内容结构框架不够完善,知识点堆砌性较强,并且实用性较差;第三,不够生动逼真,或者一味追求生动,图文并茂,而导致知识点主次不够突出,导致学生接受起来较难。

针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缺陷提出的改善措施

教师应针对自己的教学课件中存在的缺陷,及时进行改正和调整,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更高水平。以下将详细地探讨如何利用好计算机辅助教学这把双刃剑,使其能够更好地为教师和学生们服务。某些教师在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比较容易犯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错误,没有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及时与学生们进行必要的互动,以能了解学生们接受知识的程度,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率的降低。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当明白,自己肩负着教育后代的重要责任,在有了计算机这个高科技产品的帮助之下,应该充分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种种优势,积极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利用计算机表达知识点生动逼真的特点,使学生们对知识点的记忆更加深刻和牢固。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只是简单地点击鼠标、播放课件,而应该适时地提出一些问题,将课本和课件进行有机的结合,使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最高。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根据学生们的接受能力,以适宜的速度播放幻灯片,让学生们能够记下关键性的课堂笔记,并留出适当的空余时间,使学生们能够自己思考和消化课堂内容,并且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些空余时间为学生们解疑答难。而且教师甚至可以通过一定的输入设备,使学生和计算机进行互动。

为了避免过多的动画、图片、颜色以及声音等附加效果分散学生们的注意力,教师应适当地将课件进行适当的简洁化。做到课件主次突出,字体大小与线条粗细合适,颜色配置柔和等。以上措施不仅可以起到使课件生动、有趣,带动学生们上课的兴趣的作用,还有利于学生们将注意力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课件本身上,强化学生们对知识点的吸收。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师最好能够自己参加培训班,学习计算机软件、编程等,从而可以自主制作适合自己学生课件。教师之于学生,犹如家长之于孩子,只有教师才最了解自己的学生,所以也只有自己的老师才能制作出最适合自己学生的课件。购买的课件兼顾大片地区的学生,形式过于单一化,知识点涵盖过多,不适合具体使用。所以,教师应当参加计算机培训,或是在教师之间的交流会上请教其他教师,以期能够提高自身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的水平。在制作课件时,教师可以融入自己的创造力,根据自己对学生接受知识点的了解,为学生们量身定做,制作出最适合自己学生的课件。

助教培训总结范文8

关键词:在线互动平台;临床教学;辅助教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临床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熟练掌握临床技能、能够独立和规范从事诊疗工作的临床医师。为适应这项要求,相关教育工作者在教师和学生面对面交流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许多新的网络教学方式和方法[1-2],比如慕课、微课、在线直播等,来优化教学过程。但是目前多种网络形式的教学方法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尚未充分发挥,学生的疑惑有时不能得到及时解答,因此设计了一种以在线互动平台为基础的辅助教学方法,目的是加强对住培医师临床培训中的监督和管理,提升临床培训期间住培医师的临床工作能力,寻找一种灵活有效的教学形式。以在线互动平台为基础的辅助教学法基本过程分为3步,首先制订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流程和知识点,其次通过网络互动对住培医师进行全天不间断的工作学习管理,并且提升其临床能力、培养风险意识和服务意识,再次组织评价和考核。现将具体过程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以2018年1月到2019年11月进入我院消化科轮转的住培医师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40人,其中男16人,女24人;学历均为硕士研究生;年龄23~28岁;培训时间3个月。采取随机法分为两组,实验组20人,对照组20人,两组住培医师均按照《规范化培训手册》带教3个月。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实验组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利用微信等在线互动平台进行24小时的时时在线管理,内容包括学习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治流程思维导图和知识点、临床工作督促、病例分享和讨论等。

1.2方法

(1)制订培训内容。根据《规范化培训手册》和我科室就诊患者的疾病特点选出消化道出血、黄疸、腹痛3个具有代表性的消化科常见病症,制订出3种疾病的简洁接诊流程思维导图。这3个疾病的共同特点是我科常见,并且需要接诊医生快速全面地考虑到诸多方面的因素后才能做出恰当的处置。(2)在理论学习阶段,临床住培医师接受教务科安排的课程学习。在临床学习阶段,带教教师主动借助微信等网络平台与实验组住培医师进行互动,内容包括讲解思维导图和知识点、讨论病例、督促和管理临床工作等。具体做法有:①在每周一次的教学查房中布置思考题,然后在查房结束后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互动,讨论与思考题有关的医学知识,鼓励提问和查阅资料,督促每一个住培医师参与互动;②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日常医疗活动的辅助管理,分析、探讨、上传每一个住院患者的病情,随时完善每一个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细节;③安排教师进行在线小讲座,强化住培医师的理论知识,培养住培医师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小讲课的内容包括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幽门螺杆菌感染、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其合并症、肝硬化及其合并症、急性胰腺炎及其合并症、肝细胞性黄疸、梗阻性黄疸、炎症性肠病、胃管置入操作、腹腔穿刺放液术、消化内镜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等。(3)考核。两组住培医师在消化科轮转3个月后,统一组织考核。从考场一侧进入,考试结束后从另一侧离开,考场设3名教师作为考官,考核内容包括病例分析和操作技能两方面。病例分析考核过程为抽签选取一名患者病历资料,采用现场口答和评分;操作技能考核内容为腹腔穿刺放液术,边操作边口述操作要点。(4)统计学方法。考核成绩输入计算机,数据用(x±s)表示,两组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思维导图和知识点的掌握

制订消化道出血、黄疸、腹痛的思维导图和知识点,它可以快速规范住培医师的接诊行为。实验组在网络平台的监督和管理下,实现了对思维导图的深刻记忆和实际应用,能有条理、不急躁地处理消化科3种常见疾病。

2.2病例分析考核成绩

诊断与依据25分,病例分析与鉴别诊断20分,深入分析10分,治疗原则与具体方案25分,知识拓展(专家提问疾病相关问题)5分,临床思维与表达能力10分,辅助检查判读5分。本次考核结果,实验组病例分析与鉴别诊断、知识拓展、辅助检查判读成绩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2。提示在线互动平台辅助教学能一定程度提高实验组的临床能力。

2.3操作技能考核成绩

操作技能考核题目为腹水穿刺放液术,被考核住培医师面对模拟人,采用边操作边叙述形式,现场评分。评分项目为无菌操作30分,基本操作规范30分,操作步骤10分,完成程度10分,应变处理能力20分。本次考核结果,实验组无菌操作、完成程度、应变处理能力成绩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3。提示在线互动平台辅助教学能一定程度提高实验组的动手操作能力。

3讨论

3.1网络教学形式适合医学院校采用

网络慕课和微课教学,是利用互联网手段共享教学资源的典型的两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优质的教学资源,而且在学习时间分配上还为教师和学生同时提供了便利。为适应住培医师的临床培训,一些医学院校将部分医学课程安排在晚间进行,以网络课程形式对学生开放,从而充分合理地分配学习和工作时间;同时结合刷卡管理和随堂考核,实现了住培医师一边学习临床技能,一边加强理论知识。经过多年尝试[3],加强学生管理,使他们早期接触临床、适应临床、积极参加临床工作。目前,网络课程不仅讲授专业理论性的医学课程,还普及医学法律知识、医学心理、医患沟通方法、医学科研方法等。网络课程涵盖更加丰富的内容,从多个角度指导住培医师的理论与实践,促进学生向临床医师的角色转变。为适应这个形势,也尝试利用网络平台,24小时对临床住培医师进行督促和管理,促进住培医师综合能力的提高和角色转变。研究发现,网络教学可以应用到临床实践教学活动中,把疾病的床旁讲授和病情跟踪紧密结合,督促住培医师勤接触患者、独立分析病情、及时查阅化验结果、及时处置和记录。

3.2网络教学形式适合临床科室采用

医学是一门侧重临床实践的科学[4],住培医师在临床实践中会随时遇到问题,这些问题又不能及时解决,因此利用微信等网络平台24小时与学生互动,随时随地解决学生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大到一个疾病的PPT讲解,小到数秒钟的一个短视频,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同时利用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管理、督促,学生及时看化验和检查结果,及时根据新情况调整治疗措施,及时进行治疗期间的病情监测等,培养学生严于律己、救死扶伤、谨言慎行的品质。经过3个月的在线互动、指导和管理,学生病例分析能力和知识拓展方面有了明显提高,不再是机械记忆疾病的发生演变过程,而是通过病史、查体、独立分析疾病的内在联系,提出诊断和鉴别诊断,扩大思考疾病的范围,提高临床动手能力。腹腔穿刺放液术是消化科住院医师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往的授课方法是先给学生讲一遍操作步骤,然后带学生观摩手术或者做助手,在掌握操作要领后才能独立操作。这样培养出的住培医师往往操作流畅,但缺乏对细节的关注。针对这个情况,依靠网络平台,在操作前及时组织训练,操作中及时给予纠正,操作后进行及时总结,使住培医师的临床操作无菌观念得到迅速加强,有效避免感染、出血、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

4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