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范例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范文1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微课程;中医思维方法;自主学习

1中医基础理论呼唤教学改革

1.1大数据时代学生的学习发生了变化

传统课堂中,教师发挥了主导地位,从策划到演绎,教师是整节课绝对的主角。虽有利于对课堂教学秩序的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把控,但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3]。网络时代的到来,具体知识的习得变得便捷、容易,唾手可得。因此,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在网络时代、大数据背景下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呼唤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的变革。学生希望能在网络平台和资源的帮助下,达成深度学习而不仅仅是听懂而已,同时也能帮助更多的中医初学者去了解中医,而这都要从中医第一课中医基础理论作为起始。诚然从网络课程兴起至今,有不少学者提出网络课程选课流失率、如何兼顾线上和线下学习结合等问题,但从已有文献来看也不乏学习成效卓然的实践,如:上海交通大学的核心通识课程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介绍了中国传统医药特色理论、思想及其产生、发展的自然和社会文化背景,2013年12月2日在Coursera,成为上海高校首批亮相于全球共享的慕课之一[4]。胡莉芳基于Coursera平台课程数据统计与分析,认为目前虽然在教学技术、互动方式等方面慕课开拓了线下课程、传统课堂所没有的领域,但它在课程的基本要素———教师、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创新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5]。已取得成效的研究提示我们还需要在网络课程的系统设计和资源建设上花时间、下功夫。

1.2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特点宜引入微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为中医专业学生入学的第一门中医类基础课程,是构建中医理论大厦的基石,是中医临床学习与实践的根本前提。中医基础理论和其他中医类基础课不同,讲授时常牵涉到大量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基本概念。而“大一新生”大多数逻辑思维能力较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功底偏薄弱。面对“阴阳五行”“气”这些相对抽象、深奥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如何真正帮助他们理解,进而搭建中医理论的框架?王琦认为:“中医学的思维模式与中国传统哲学有着密切联系,是一种原创性的思维模式[6]。”因此,帮助学生构建中医思维模式尤为重要。中医的特殊性源自其特殊的形成发展脉络、源自在中医理论构筑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古代哲学以及思维方法。而目前的教材限于篇幅,课堂教学限于学时,这部分内容阐述不够深入、系统。只有厘清这些问题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医,进而构建中医思维模式。因此,我们的微课程突破了现有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的框架,重新思考中医理论的发生与发展,不囿于原有教材的章节,转而以知识点为模块,对中医学科特点、性质及其历史演变做出概括性介绍的同时,重在介绍中医学独特的思维方法与文化理念,进而引导他们构建基于传统文化的中医思维模式,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其次,基础课不同于临床课。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多,又往往关涉传统哲学与文化,缺乏故事性与生动性,理解难度高。没有临床教学那么鲜活,内容相对枯燥,没那么有趣。同时,受限于教师个人PPT等多媒体制作技术,纯粹课堂的讲授很难将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某些抽象概念形象化地展现与表达,只能依赖教师语言、肢体动作等加以描述,学生们或有似懂非懂,一到运用环节,往往并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怎么让我们的课程生动起来?微课程为我们提供了现代技术的支撑。我们的微课程采用授课教师多机位录课,结合文字、动图、PPT等可视画面,辅以手绘动漫微课,从而能够立体、动态、形象化地阐释中医基本概念和内涵,必将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深度学习,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

2教学设计方案

2.1课程的目标定位与设计

DeeFink在《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综合性大学课程设计原则》一书中谈到,综合性课程设计应包括以下7个方面:情境因素、学习目标、反馈与评估、教学活动、课程结构、教学策略、总体的学习活动计划[7]。本课程主要对象为医学专业大学生、医学相关专业大学生。因此,我们根据历届选课学生的反馈意见,选择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中医学导论所涵盖的主要内容,构建了微课程揭开中医思维之秘。该课程从中医学思维特点入手,以知识点为抓手,设计了相应视频内容,同时规定了学习每个章节的时间节点,并结合弹题、练习、测试、见面课、论坛等形式评估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以期实现学习者有意义的自主学习。希望通过本课程的自主学习,帮助初学者在传统文化的视域中了解中医特色,夯实理论基础,启迪中医智慧,构筑实践桥梁,增强其学习中医的兴趣。

2.2课件及视频的制作

2.2.1知识点的选取

揭开中医思维之秘共设计7大模块:中医学发展脉络、中医学基本特点、气一元论与中医、阴阳学说与中医、五行学说与中医、意象思维与中医、中和思想与中医。每个模块再具体细分为3~7个视频单元。如:把阴阳学说与中医细分为:①走入阴阳———阴阳学说的意义与起源;②认识阴阳———阴阳的概念、特性与关系;③实践阴阳———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而将意象思维与中医再细分为:①意象思维的起源和概念;②意象思维的特点;③意向思维对藏象经络体系构建的影响;④意象思维在中医认识病因病理中的应用;⑤意象思维在中医诊断疾病中的应用;⑥意象思维在中医选方用药中的应用;⑦意象思维在中医治法方面的应用。

2.2.2以知识点为核心的脚本设计

撰写制作视频的脚本,设计相关动画画面,撰写视频讲稿。

2.2.3微课的制作

(1)主体部分。本课程共计600min时长,主体部分采用传统录课模式,仍以知识点为模块,授课教师现场多机位视频录制,再通过后期处理(包括视频剪辑、配套文字图片以及动图、解说词、背景音乐及PPT的添加)等,完成微课的制作。(2)动画部分。对于课程中涉及的比较抽象的概念,难以完全用语言、文字及图片等生动表达的部分,我们采用了手绘动漫的形式,以期达到立体、动态、形象化地阐释中医基本概念和内涵的目标。手绘动漫微课制作流程包括:①使用AdobeIllustrator画图。用软件记录下笔画顺序,此时,图片都是静态的。②使用VideoScribeDesktop给静态的图片添加手绘效果。此时,图片变成了视频,看上去有一只手把图片一笔一笔以手绘形式画出来。③使用AdobePremierePro将每一个单独的手绘视频剪切、拼接成完整的视频。根据需要,调整画面出现的先后顺序,时间长短,播放速度,视频特效等。④使用CoolEditPro录音。然后去除背景噪音、破音及其他杂音,使用简易混响修饰声音。⑤再次使用AdobePremierePro将视频和音频合成,并且制作字幕。⑥根据手绘图像时间,插入对应的配音,根据配音,插入字幕,最后输出成品视频。每个模块分别制作独立主题视频,每个视频时长控制在10min以内,共制作了5个以纯手绘动漫为表现形式的可视化视频。

2.2.4测评与互动

(1)阶段性自测。每节在不同位置随机设置一道弹题,防止刷屏;每章安排1套测试题,进行自测。(2)网上教学互动。针对每个微视频的思考题讨论,课后作业提交、讨论分析、点评。(3)网络直播。安排3次网络直播见面课,围绕1个任务(专题讨论、文献调研结果)进行,现场师生互动。错过网络直播的学习者,可观看录播。(4)学习效果评价。阶段性自测成绩,结合学生自评。(5)相关学习资料。提供本教材的相关电子图书、参考文献目录、参考书籍目录、授课PPT。(6)教学效果评价。满意度分析、调查问卷、质性分析。其中,选课学生的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平时成绩由学习进度、章测试、见面课、期末测试4部分成绩累加计入。

3微课程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截止2018年12月,我们在智慧树网络平台,运行揭开中医思维之秘微课程4个月,累计上海中医药大学校内选课人数达507人,外校选课人数40人,通过“知到”APP浏览学习社会人士达到600余人次,每位学生累计用于该网络平台的学习时间总长超过900min。通过对2018级预防营养专业选修该课程的69位学生的问卷及网站数据统计分析发现,98.5%学生能够高于教师预设学习进度完成自主学习。100%学生累计学习时间超过我们预先设定的总学习时长,说明学生们存在针对某一知识点模块反复观看、学习的现象,其中5%学生累计学习时间为我们设定时间1倍以上,结合最终学生闭卷考核成绩,发现这几位同学期末考试成绩优秀,可见反复观看学习并非因为不能理解,正如学生问卷所反馈的原因是“喜欢”“复习”“与同学讨论”等。最终网络综合评分87%学生达到90分以上。超过95%学生对于其中以手绘动漫形式表现的微课的质量和内容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期待在更多的章节进行此类微课程的学习。所有学生均反映对中国传统文化、古人的思维方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愿意作为资源分享给更多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朋友。总体而言,我们制作的微课程,包含了视-听-练-论-验的功能,具有如下特点:

3.1微课内容选取系统化

我们的微课程名为揭开中医思维之秘,选取的内容为中医学发展史、中医学基本特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3个模块,并把他们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域中展开。其中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我们的重点,其内容包括“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象思维”以及“中和思想”,涉及起源、内涵及应用。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并没有专篇讲授“气一元论”“象思维”以及“中和思想”的内容,之所以加入这部分内容,因为同属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医思维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引导功能,但课堂的讲授限于学时数,相关内容往往一带而过,缺乏系统的归纳与总结,故而我们结合多年来教学与科研方面的积累,系统梳理了这些哲学思想发展脉络并对其内涵加以解读,力图展现历史-文化-哲学-医学之间交叉渗透的关系,帮助学习者构建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中医思维模式。该内容受众广泛,不仅中医类院校在校学生可作为通识课程选修,非中医类院校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学生亦可以选修。同时,面向社会开放,通过手机APP,凡是有意了解中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关系的爱好者均可免费观看。

3.2视频方案设计模块化

时至今日,微课程的制作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微课程的核心是制作的理念与方案。我们在优化知识模块的基础上,从制作方案、脚本、配套PPT、讲稿都进行了精心准备和设计。每节微课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展开讲授,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力求逻辑严谨、内容精炼、博古通今。因此,其传递的信息量远大于同样时长的课堂讲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同时,系列化、专题式的微课组合,又给我们展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体系和框架,更有利于学习者在宏观上把握我们要表达、传递的主题思想。这种宏观与微观、框架与细节的结合,正是微课程的优势所在。

3.3微课制作模式多样化

目前,国内大多数微课程中的微视频制作仍然采用教师上课录像的方式进行,或为现场录像,或为植入背景(俗称“抠图”),或为教学现场录像辅以PPT,教师大多在镜头前比较拘谨,教学效果一般。我们的微课程主要采用了两种制作方式,一种是传统模式,大部分课程是教师录课,加上后期的剪辑制作完成;另一种还属探索阶段,我们在阴阳五行章节制作了纯手绘动漫形式的微课。目前已完成阴阳之美、阴阳之质、发现五行、走进五行4段微课的制作。对于微课中的医案部分,我们选择了钱乙医案一则,绘制了纯动漫形式的视频来讲述这个故事。其中阴阳之美、钱乙医案与教师授课录像衔接,直接纳入微课程中,另3段在课堂讲授时直接播放,作为补充课程资料。同学们普遍反映这种尝试,形式新颖、画面精致、音色清晰,避免了镜头前长时间定格为教师形象而引起的视觉疲劳,解说更为生动、形象,是他们更易接受和喜欢的方式。综上所述,我们的微课程以思维的引导,知识的阐释、拓展、深化与整合,理论与临床桥梁的构筑为目标,以期实现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深度学习。

4结语

中医基础理论范文2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案例教学法;教学改革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必修课,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中医学的学科属性和基本特点,其内容涉及中医学的哲学思想、生理病理学说及养生防治原则。中医理论主要来源于对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同时对临床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价值。学好中医基础理论,是掌握中医学其他基础及临床课程的前提,同时也为将来的中医临床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选择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初学者对于中医知识的接受难度,提高其学习兴趣,同时有助于实现初学者中医思维的逐步建立,提高教学质量。案例教学法(casebasedlearning,CBL)指的是利用典型事例作为教学媒介的一种教学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性素质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1]。

1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作为高等中医药院校系统学习中医知识的入门课和基础课,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对于构建学生的中医药思维、塑造中医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大多开设于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教学对象是基于现代科学理论体系培养出来的大一新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避免出现许多问题和冲突,如:传统人文基础背景的缺失,学生对于中医药相关知识的了解较为匮乏,固有思维与中医思维方式的较大差异,加之中医理论的抽象和深奥,往往使这些初学者将中医理论的学习视为畏途。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讲授若仍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极易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改革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树立和维系学生的专业自信,成为提高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质量的关键。

2案例教学法简述

国内多所中医药院校已经尝试了多项针对中医基础理论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包括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建立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分组学习、讨论式教学、以及开设“中医基础理论”实验课等,从不同角度对该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对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案例教学是中医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医药理论来源于临床实践,又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这就要求我们从奠基性的基础理论教学开始,即贯彻理论联系实践、重视实践的精髓。在中医学教育中,案例教学主要是以“病案”为重要载体,通过问题导向,给予学生自主探究与思考的空间,逐步深入对中医理论的认识。案例教学的本质在于将中医学理论与实践巧妙结合,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临床思辨能力。

3案例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3.1案例的选择

一般来说,中医学专业课程中的案例式教学多指医案。中医医案既是前人医疗经验的真实记载,也是后人学习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相衔接的桥梁。笔者认为,案例式教学除了医案之外,还应该包括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经验,以及授课教师的所见、所闻、所感。其中医案的选择又可以详细划分为古代的医案,现代的医案,名医名家的医案,以及授课教师提供的临床病例。不同医案的选择和使用,其作用各有侧重。如:古代医案一般言简意赅,具有极佳的说理性,能精准反应中医理论及其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现代医案则能够更好地体现中西医结合的特征,更能切合当今的临床实际;授课教师自己的医案则往往最为生动、活泼,同时便于和学生实现交流、沟通及切磋。案例的选择应具备真实性、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难度适宜、符合授课内容的需求[2],医案的选择可在一些正式出版的医案医话、验案精选及名老中医著作当中精选与授课内容相符合的案例,增加案例的可信度,避免学生出现难以理解的情况。

3.2案例的引入时机

案例是为课程内容服务,这是我们进行案例选择及引入的根本原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着眼于所讲授内容的需求,精心选择案例引入的适当时机。

(1)新课导入阶段。教师在新课导入阶段将案例抛出,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对所要讲授内容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此时选择典型的案例,进行讲解与分析,适时引入要讲的课程内容,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提升授课效率[3]。

(2)针对抽象理论的阐释。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的相当一部分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单纯进行理论讲解,学生往往觉得枯燥乏味,注意力不能较长时间的集中。此时教师可在课堂活动中适当穿插部分案例,既可大大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又能深入浅出,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使学生对教学大纲中要求掌握的教学内容有直观而深入的理解。如在“肺开窍于鼻,喉为肺之门户”的讲解中,提到“金实不鸣”“金破不鸣”的理论,学生往往感觉抽象。此时,可援引生活实例,如:钟楼的钟一般都是空心的,高悬于梁上,方能在敲击时发出清脆悠长的声音;若将钟的内部填实,或是置于地面之上,敲击时发出的声音就会变得低沉、喑哑。若将钟打碎成为碎片,其发出的声音也会大打折扣。以此解释导致声音嘶哑的虚、实两种病机。同时,引入精选病案“麻黄汤治疗外感风寒之喑哑”[4],以及教师行业多发的慢性喉炎、声带结节等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证,以临床验案和生活实例相结合的方式,更直观、深入地阐释“金实不鸣”和“金破不鸣”的中医学理论。

(3)重点难点内容的讲授。经过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笔者认为,在中医基础理论这门课程当中,“病机”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总体难度最大,除此之外,“治则治法”部分的“正治反治”部分与“病机”“阴阳五行”中的内容前后联系较为紧密,知识跨度很大,学生如果前期基础知识掌握较差,往往出现对教学内容难以理解的情况。因此,我们在“病机”这一章节“虚实真假”“阴阳格拒(寒热真假)”内容的讲授过程中,往往会采取引入病案的方式,如:引入名老中医验案中的“真寒假热”病案,以及引入授课教师本人所治疗的“真虚假实”的腹胀案、“真热假寒”的寒痹案例,同时可以适当引入“治则治法”章节中的“治病必求于本”“热因热用”“塞因塞用”“寒因寒用”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具体病案的分析,营造较为真实的诊治疾病的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病案分析的热情,适当采取小组讨论等模式,启发学生通过分析所举病案中患者的四诊表现,探究病因病机,对所应遵守的治疗原则及采取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所学概念的内涵,同时对以后要讲到的相关内容充满期待。

(4)授课内容的收尾总结。一堂课的最后收尾部分,往往需要对所讲授的课堂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对于下次课的内容有所提示,有一个起承转合的过程,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这个阶段,学生往往容易出现精神和注意力的松懈,课堂秩序容易受到扰乱。此时,可以适当引入一些案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堂的最后阶段,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预期。如:在“病理产物性病因”这一章节当中,讲到瘀血致病的病症特点,在详细列举了诸如疼痛、肿块、出血等一系列瘀血致病的病症共同特点之后,可以用授课教师自己不慎跌倒之后导致下肢大面积瘀伤,肿胀疼痛、夜间加重,服用活血化瘀的三七、乳香、没药之后夜间疼痛明显消失的例子,让学生有较深的印象,同时能够牢牢掌握瘀血致病的几个重要病症特点,实现课程的教学目的。

3.3案例分析和评价

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讲授内容、授课时间及讲授对象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案例的引入过程中,并不一定都要按照通常的“教师引入—小组讨论—学生发言—教师讲评”的程序,而是根据课堂讲授的内容,结合案例引入的时机和案例发挥的作用,以及学生听课状态、授课时间的长短,进行多种形式的案例引入。有时候寻找案例中的一句话,体现所讲授的某一个中医理论;有时候让学生直接找出案例的要点,引导学生对中医治则治法的深入直观的认识;有时候让学生以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组间评价的形式展开,教师只需简短点评,画龙点睛即可。总之,不拘一格,采用多种灵活的形式实现案例与理论讲解和阐述的完美结合,以提升课堂效果,加深对中医基础理论的认识为最高目标,而不仅仅是追求案例讲解形式的统一,从而避免案例引入的程式化。

4小结

中医基础理论范文3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迁移理论。而对此,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对迁移理论进行有效应用,有针对性引导学生进行教学,就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行有效提升,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1]。当前,为了有效提升教学效率,教师教学时多会对迁移理论进行有效应用,而其应用作用,主要可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学习中迁移随处可见,对迁移理论进行有效应用符合学习需求;第二,合理应用学习迁移理论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合理利用学习迁移理论能够使学习变得系统化和关联化,降低对新知识的了解和掌握难度。

二、在初中信息教学中学习迁移理论的应用

(一)精选教学内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也是教师对迁移理论进行有效应用的基础保障。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如果教师没有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没有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学生就不会提起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无法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了解和掌握,而无法对知识进行了解和掌握,即使出现迁移,学生也无法对其进行有效利用。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激发其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想要成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找到学习的乐趣和肯定自我存在的价值,其最好的就是在教学时对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教师所选教学内容,既要具有实用性又要新颖有趣,使学生集中精力于学习和实践操作上,在边学习边应用的过程中加强对知识的掌握。在此过程中,教师所选教学内容要能够主动引发学生进行迁移式学习。比如,在对PPT、Word、Excel以及FrontPage等Office办公软件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都设计到“插入”和“超链接”的学习,而通常情况下,教师在先对Word操作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都会对其进行讲解,学生已对其进行掌握。因此,在对PPT、Excel等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对Word中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利用,利用学习迁移理论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在进一步对Word功能中的“超链接”和“插入”进行掌握的同时,也自行学会PPT、Ex⁃cel等办公软件中的相关操作。

(二)营造和谐的竞争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生所拥有的求知欲望越强烈,其在学习过程中对迁移理论的应用效率就越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行有效激发。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最佳方式,就是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和谐的竞争气氛,通过和谐竞争,来激发学生心中的竞争意识和优胜意识,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引导或者暗示,去激发同学们内心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视起与其他学生的无声竞争,以此来迫使自己加强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同时,为了能够对学习迁移理论进行有效应用,教师还应该通过巧设问题情境,有意识对学生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引导,使其与学生新学知识进行引导,进而加强学习迁移理论的应用。比如,在PPT、Excel等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Word中知识进行应用和联想,进而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让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三)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的教学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只有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进行充分掌握之后,在学习中才能够通过迁移理论加强对新知识的学习。因此,在对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应该不断加强对基础知识和基础操作的教学,进而在原有基础知识和基础操作教学中引出新知识和操作方法,在新基础知识和基础操作中,加强对原有知识和操作的迁移应用,突出新旧两种知识的内在联系,比如,在学生对PPT、Excel基础知识和基础操作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将其与已经学过的Word基础知识和基础操作进行;如果学生对Word基础知识和基础操作掌握比较牢靠,就能够将其活用在PPT和Excel中,不仅能够加强对新基础知识和操作的学习,还能够进一步加深对原有基础知识和操作的掌握,一举两得。

三、结束语

中医基础理论范文4

关键词:水利项目灌注桩基础基础施工

1.工程概况

广州南沙新区明珠湾区工程,重点建设内容包含海堤达标加固、滨海景观带、东围尾水闸与东环涌南水闸、1座东围尾泵站(所处位置在规划纵一涌南端)、1座水上巴士码头(所处位置在东环涌南端堤岸外)。在整个工程建设中,桩基础为基础施工内容,包含灌注桩、搅拌桩等。根据地质情况及施工数量较大、工期短等特点,项目部选择HG200正反循环钻机进行成桩,泥浆护壁,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

2.灌注桩施工

2.1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前测量放出灌注桩的位置,然后用反铲对场地进行清理、平整,钢护筒埋设完成后冲孔机就位,进行冲孔作业、钢筋笼安装、水下混凝土浇筑,待强度达标后开展桩身检测及桩头凿除等工序。

2.2测量放线。在相关灌注桩所用到设备机械正式入场之前,负责测量工作人员可使用全站仪来依照已闭合导线点来对灌注桩所处位置进行放样与复测;完成该步骤后,即可在放出桩位线的同时,增加对灌注桩控制桩的设置并对其进行加固处理。值得注意的是,在选择控制桩位置时,必须要确保所选位置能够保持不变且相关施工车辆无法压到的地方。完成这些步骤后,则需上报给监理工程师审批,通过以后方可正式开始施工。

2.3护筒埋设。完成测量组放样步骤,要分别在横向与纵向每一侧位置引出2个间距为2m的控制桩,该施工步骤目的是在钻孔过程能够控制轴线偏位。在控制完毕桩引后,相关人员即可拉好十字线,并与此同时使用线锤来调整钻头位置,直达其位十字线中心为止。开挖埋设护筒,护筒壁厚5~8mm,护筒埋深深度≥2000mm,外露>30cm。护筒埋入后控制桩位十字线,用线锤配合钻机调整护筒的偏位及倾斜情况。规范护筒允许偏差5cm。护筒埋设好后拉十字线将控制点引在护筒上。人工使用黏性土分层夯实护筒周围。

2.4反循环钻机就位钻孔。钻机就位后,检测钻机支撑平台是否坚实、稳固、不下陷,必须保障钻机在施工过程中一直保持水平,且不位移、钻架垂直。测量人员用仪器复核桩中心坐标,确定是否有误,测量护筒顶标高并做好记录。将钻头对准钻孔中心,同时保证钻机底座水平、桩架垂直。开钻前在孔内存适量泥浆,将钻头提升至孔底约30cm,待泥浆循环畅通后开始钻进。反循环回转钻孔过程中泥浆通过泥浆管从钻杆外侧注入井孔,用泥石泵将钻渣从钻杆内吸出。开始钻进时采用低档位慢速钻进,以保证桩位的准确性,钻至护筒以下时则以正常速度钻进。

2.5清孔。施工时密切注意土层的变化,当发现钻进到达强风化岩层顶面时,通知监理、总包单位及设计等到场验证;当进入强风化岩层2.0m时,通知总包单位、驻地监理工程师和设计代表到现场验孔,认可后验收与记录隐蔽工程。当成孔工序已确认被验收合格,即可开始第一次清孔施工环节。第一次清孔采用换浆法施工,即终孔后以相对密度较低的泥浆压入孔内,并使用泥浆泵来有层次地换出孔内浮悬冲渣以及相对密度较大泥浆。控制清孔后的泥浆比重在1.03~1.1g/cm3,泥浆的含砂率<2%,黏度控制在17~20mPa•s,胶体率>98%。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清孔排渣环节来说,必须要维持孔内水头状态,从而有效避免发生坍孔现象。此外,如果在完成清孔后依然残留泥渣,则该部分泥渣需要通过泥浆泵来将其泵入已在地面建造完成的沉淀池中;该环节中,经沉淀后依然可使用的泥浆会在经过过滤后进入储浆池,而余渣用专用运渣车外运弃置。

2.6钢筋笼安装。由25t汽车吊吊起钢筋笼后,放入合格的桩孔中。在该施工步骤中,必须保证钢筋笼入孔后定位标高的准确性。

2.7灌注水下混凝土。灌注水下混凝土是钻孔桩施工的重要工序,应注重其质量控制工作。对于钻孔作业来说,确保其质量已检验合格,才能正式开启灌注施工流程:首先,在正式灌注水下混凝土之前,一定要测量并确定孔底沉淀层的厚度。如果沉淀厚度超过设计规范要求,用喷射法向孔底喷射3~5min,使沉淀悬浮。接着,把第一批次混凝土灌入孔底后,马上就要测探出孔内混凝土顶面高度,并与此同时安排专业人员来计算导管位于混凝土内部时应该埋置的深度,只有满足计算结果要求,才能正式开始灌注施工。然后,正式开始灌注之后,一定要保证灌注过程的紧凑性与连续性,且中途一定不能停止施工。在正式灌注水下混凝土时,一定要避免混凝土拌合物发生溢出漏斗顶部或者掉出漏斗外而掉入孔底现象。这是因为,该现象会造成泥浆内部因残留水泥而稠度变高且发生凝结,从而导致整体施工质量受到影响。同时,注意对管内混凝土下降情况、孔内水位升降情况进行观察,并实时对孔内混凝土顶面高度进行测量;与此同时,负责人员必须根据相关规范来确保提升导管和拆除导管工作的准确性。最后,为确保桩顶质量,在桩顶设计标高以上加灌0.5m。混凝土灌注到接近设计标高时,施工人员计算所需混凝土数量(计算时将导管内的数量估计在内),与搅拌站做好沟通,以免浪费。

3.搅拌桩施工

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不足,在正式施工前利用水泥搅拌桩加固处理。桩体的桩径设为500mm,固化剂选用普通水泥,强度等级至少达到32.5MPa。利用4搅2喷法施工,具体流程为:

(1)现场准备工作:全面清理桩位地表以及地下障碍物,待其保持洁净后再平整场地。

(2)测量放样:以设计图纸为准,在经过处理后的地面上测放每根桩的位置,并设置显眼的标记,以便后续根据该标志在指定桩位处施工。

(3)钻机就位:确定孔位后将钻机置于该处,经过调整后使钻杆头对准孔位中心,尽可能减小桩位对中偏差(该值不超过5cm);此后对钻机做水平校正,调整钻杆轴线,确保钻杆的倾斜度不超过1%。

(4)拌制浆液:在深层搅拌机运行期间,后台及时组织浆液的拌制作业,严格控制原材料的用量、水灰比等相关参数。产出质量达标的水泥浆后将其导入集料斗内,以便使用。

(5)正式钻进:钻机就位后启用主电机钻机,期间密切观察搅拌钻头的位置,待其接近地面时泵送水泥浆。深度尺盘的控制为重点内容,该值应等同于设计加固深度和桩基横移槽距地面高度的总和。经过钻进后,若深度尺盘达到标准则结束钻进作业,钻头反转。

(6)送料:开启阀门,开始喷送提前拌制好的浆液。

(7)提升钻头:随送料量的逐步增加,待浆液到达桩底后提升搅拌钻头,通常其在桩底滞留2~4min,以保证桩底浆液加固效果。待提升至设计标高位置时暂停喷浆施工,匀速提升钻头,全程速度不超过0.8m/min。待搅拌桩头到达桩顶时停止继续提升,在原位转动2min,目的在于保证桩头的均匀性。

(8)二次搅拌:搅拌桩头提升出原地面后开始第二次搅拌。

(9)停机:若搅拌桩头移动至地面以上且现场无异常状况,则停止主电机的运行,详细记录施工数据。

(10)钻机移位:按照前述所提的流程施工后完成一根桩的施工,此时清理残留在叶片和钻杆上的泥浆,再根据施工进度规划调整钻机的位置,使其到达下根桩位处,再按照前述所提方法施工。按流程重复施工,最终建成各灌注桩,形成完整、稳定的灌注桩群桩基础。

4.结束语

钻孔灌注桩在加固现场地基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其操作较为便捷、施工内容精简、成桩质量较好,因此在水利项目基础施工中取得广泛的应用。在实际施工中,应充分关注现场地质条件,合理设计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由专员将施工准备、钻机就位、钻孔、喷浆、冲洗、移机等各阶段的工作落实到位,并加强质量控制,最终建成满足质量要求的灌注桩群桩基础。

参考文献:

[1]郭明超.灌注桩群桩基础工程施工要点探究[J].四川水泥,2021(02):136-137.

中医基础理论范文5

近年来中药学学科迅速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在“中药学”一级学科之下,逐渐细化形成了中药学(临床)、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商品学、中药制剂学、中药资源学、中药药理学等学科分支。而这些衍化内容,在多数中医药院校中已被纳入到中药学院或药学院(系)的学科建设范畴;唯独中药学(临床)仍多隶属于“基础医学院”或“中医学院(系)”。为了更好地区别于“中药学院”的中药学相关分支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曾专门组织有关专家论证,提出了“临床中药学”的名称,并对其学科概念给予了初步的界定[1-4]。笔者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临床中药学》的相关概念,提出了《临床中药学》学科的三个桥梁作用,并初步探讨与之相适应的学科建设发展方向。

1临床中药学及其三个桥梁作用

众所周知,所谓中药是指“以天然的植物、动物和矿物为主要基源,以主产于中国并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类药物”。而中药学是指“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中药来源、炮制、性能、功效以及临床应用规律等知识的一门学科,包括临床中药学、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商品学、中药制剂学、中药资源学、中药药理学等多种分支学科”。临床中药学,属于中药学学科的研究范围,但又明显有别于中药学其他分支学科内容。笔者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将其进一步概括为: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研究中药性能、功效特点、应用规律、治病原理、用药禁忌等为主要内容,并注重研究临床药效与中药资源、加工、制剂等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临床中药学历经多年的发展,日益完善,为中药临床安全有效、合理应用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临床中药学双栖于中医学、中药学学科群中,既属于临床基础学科,又具有药学基础学科性质,是一门医药交叉的二级学科。其在中医基础、中医临床,以及中药学科中发挥着三个重要的桥梁和枢纽作用。

第一,是中药学与中医学密切结合的桥梁和纽带。临床中药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是中医“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中医基础理论“理法”为指导,又是方剂学组方配伍的药学基础。因此,临床中药学也属于中医学学科的分支学科,成为中药学联系中医学的桥梁和纽带。

第二,是中医基础理论联系临床的桥梁和纽带。作为与中医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临床中药学“以研究与临床应用相关的中药性能理论、功能特点、应用规律、治病原理,以及用药方法、配伍禁忌等知识为主要内容”。其理论为临床组方、防治疾病奠定基础,是中医临床各科防病治病的重要武器。因此,也就责无旁贷地发挥着中医理论联系临床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第三,是中药学各分支学科联系临床的纽带与桥梁。临床中药学与中药学密切相关,既是中药“资源学、鉴定学、药理学、炮制学、制剂学”等分支学科的理论基础,并与之共同完成研究中药的科学任务,又极为注重研究临床药效与中药资源、加工、制剂等的相互关系,是中药学各学科研究成果应用于中医临床的桥梁和纽带。

2临床中药学学科的建设目标

为了充分体现《临床中药学》学科的基础性质,紧密围绕其中的三个桥梁作用,适应临床发展的需求,总结本学科多年来的教学、临床和科研经验,制定如下建设目标:将《临床中药学》学科,分别在中药性能、中药应用药理、中药临床毒理、中药配伍、药材药效学等方面进行深入发展和建设。

2.1中药性能方面主要研究指导中药临床应用的基础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理论,以及各个药物性能特点、变化规律等内容。中药性能理论为临床中药学的基础理论,其内容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历经几千年临床实践,不断完善发展而来。其中,四气五味和毒性理论最早见于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而升降浮沉、归经理论则形成于金元时期。随着现代研究的逐步深入,其理论更加丰富,如毒药使用原则日益完善,四气五味理论的药学基础正在得到进一步揭示等,将为更好地正确认识药物,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

2.2中药应用药理方面主要研究中药的临床应用规律和治病药理机制。几千年来,随着临床疾病的变化,尤其是复杂疑难疾病的日益增多,中药学者研究发现,探讨药物的治病原理是临床中药学的重要内容。若秦汉唐宋时期本草学还主要侧重于用药经验总结,而到金元时期则已开始重视探讨治病原理。尤其是近现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渗透,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深入和扩大,治病原理研究已由简单到复杂、由宏观到微观,相关研究也已涉及到动物实验和临床药理,明显提高了中药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开拓了中药防治新的疑难病疾病的应用领域。

2.3中药临床毒理方面研究药物毒副作用及其与治疗作用的相互关系,以及有毒中药的使用原则与方法等相关理论。其中包括以毒攻毒原则、配伍炮制等控毒方法与原理、药后监控原则、药物中毒机制和抢救方法等。中药不良反应、毒副作用及中药药源性疾病研究,也将为临床安全有效与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中医基础理论范文6

[关键词]辩论式教学法;《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改革

《中医基础理论》(以下简称《中基》)是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等专业的主干、必修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入门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与现代科学理论存在差异,其学科属性具有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具有社会科学特性、受古代哲学深刻影响、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我国的中学教育目前主要采用直观形象教学法,偏重数理推论,学生们从中学跨越到大学,初次接触到《中基》课程时会遇到一些问题[1]。针对《中基》课程教学的问题,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改革,在辩论式教学法的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总结如下。

1辩论式教学法概述

辩论式教学法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某些有争议的内容归纳为问题,分配给学生,学生通过收集资料,研究分析问题,最后把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有效表达的一种训练过程[2]。辩论式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仍可以采用标准的辩论赛赛程,辩论赛程看似是一个直线过程,其实是一个循环过程。无论是前期准备阶段,还是比赛中与对方辩友辩述过程都会不断遇到新的问题,辩论双方需要再次搜集资料进行迅速有效的分析判断,再予以精彩表达。这个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事实上就是我们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所以,通过长期、规范的辩论训练,学生将逐渐具备出色的研究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

2在《中基》课程中引入辩论式教学法的必要性

传统《中基》课程课堂教学主要以灌输式教学为主,辅以多媒体手段。大部分学生习惯灌输式教学模式,能认真地听讲,期待从老师的讲述中获得知识。但是,中医学具有特殊的学科属性,绝大部分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没有接触过中医学的知识,很难全盘接受《中基》教材上的内容,逐渐在心理上产生了抵触,使得《中基》教学愈加难以深入。小部分学生能够接受中医理论,试图通过自学探索中医知识。由于缺乏认知基础,在探索中往往也是徒劳无功的。辩论式教学法以老师命题、学生思辨,既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中基》教材中重点、难点内容的教学问题,又可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弥补了学生对中医认知不够的缺陷。辩论式教学法符合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改革潮流,也是形成性评价的有效形式之一。《中基》教材以《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为内容蓝本,用现代白话文表述,采用分章节的编写体例。各章节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段落之间因果联系、前后连贯,文字表达平铺直叙、侧重说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觉难以抓住重点、内容枯燥乏味。引入辩论式教学法,以老师丰富的教学经验抓住重点难点、提炼总结辩题,学生围绕辩题积极思考、收集资料、整理论据再恰当表达。这个过程既可以将枯燥乏味的医学理论生动化,又可以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更有利于老师在学生辩论中发现学生认知上的错误,予以及时引导和纠正,使学生加深对重点内容、难点问题的理解和记忆。《中基》课程开设对象一般为大学一年级新生,长期的灌输式教育使得他们基本没有查找文献的习惯。辩论式教学法应用于《中基》课程教学,就可以促使学生在收集资料、整理论据过程中去查找文献,从大一开始养成查找文献的习惯,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查找和利用文献的能力。

3辩论式教学在《中基》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3.1辩题拟定

根据《中基》课程教学大纲中确定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各专业的特点,拟定辩题、制定学期辩论计划。如《藏象》章节中的五脏是重点内容,中医对五脏的生理功能的认识是难点。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和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同时也学习了《正常人体解剖学》,中医与西医对五脏的认识不完全相同。根据以上重点和难点,结合专业课程学习的需要,可以拟定辩题“五脏功能认识更重要还是形态认识更重要?”通过辩论,引导学生明白中医所认识的五脏是“形态功能合一”的概念。

3.2辩论前期准备

学期初,将辩题和辩论计划公布给各班全体学生。委托学习委员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随机分成两个组。每组确定1名组长,再推选出3位辩手,其他同学负责收集资料、整理论据。每场辩题由抽签决定所持立场,确定辩论正反双方。

3.3课堂辩论实施

任课老师担任辩论赛主评委,邀请3位高年级学生担任评委。指定1名学生担任辩论主席,选定1名学生评委兼任计时员。正反双方辩手辩论过程包括立论陈词、攻辩、自由辩论和总结陈词4个环节,评委从4个方面给予评分,再结合回答评委提问情况给予附加分。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按标准辩论赛赛程计时并适时提醒辩手,评分结果当场公布。双方的辩论成绩是由去掉1个最高分,1个最低分,其余求平均数得出。

3.4点评与总结

任课老师根据评分结果和选手表现点评和总结本场辩论。首先,点评各组的团结协作情况。再点评每一位选手的表现,包括语言表达、文献引用、观点对错等。最后,对《中基》课程相关内容进行总结。指出同学们在辩论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关于该部分内容理解上的错误,指明该部分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4辩论式教学法在《中基》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辩论式教学法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运用于中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是有效的,如何形成体系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一部分,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以辩论赛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实际上是一个扩展学生知识面的过程、也是一个训练学生中医思维能力的过程,还是一个培养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最终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中基》课程课堂教学中引入辩论式教学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4.1老师拟定辩题需反复斟酌

《中基》课程内容涵盖面较广,拟定辩题时以突出课程大纲中的重点概念为主、以帮助学生透彻理解课程难点内容为目的,不宜涉及医学流派问题、各家学说观点等较难、较偏的内容。

4.2评判标准要重过程轻结论

进入21世纪以来,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3]。辩论式教学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氛围、加深对课程相关内容的认识,而不仅仅是评判学生辩论技巧。任课老师要从学生们在《中基》课程课堂教学中的辩论表现,去发现学生掌握某方面内容时出现的偏差,及时纠正、积极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中医思维方式。

4.3因材施教促进辩论式教学法的深入开展

遴选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主席和组长、选拔语言表达能力较好的学生担任辩手、安排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论据,因材施教、各取所长,让每一位学生在辩论中体现自己的价值、找到自己的定位,将会有利于辩论式教学法在《中基》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孔沈燕.中医基础理论教育现状分析及革新探讨[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6):142-143.

[2]卯明艳.辩论教学法在《护士人文修养》的应用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8):202-203.

中医基础理论范文7

1.1研究价值被广泛认同

一个学科独立存在,首先要具备独立的学术与社会文化价值。中医文化研究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从微观方面看,有利于中医学的学术繁荣。中医学兼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属性于一身,但中医学的现代研究大多属于自然科学研究,对于中医学的文化研究则起步晚、成果少、影响力不大。中医文化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中医研究的偏差,弥补现代中医研究的不足。从中观方面看,有利于总结中医学发展规律,为中医学发展提供动力。通过对中医文化内涵及发展规律的揭示,来传承传播中医文化核心价值,保存与发展中医学原创思维,为中医学术发展提供方向引领与动力源泉。从宏观方面看,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复兴。“中医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原创思维方式,融合了中国历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精华,凝聚了古圣先贤和儒、道、佛文化的智慧,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大力弘扬中医文化,大力发展中医文化事业,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和重要途径。

1.2学科内涵认识趋近

学科内涵是一个学科明确研究对象,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中医文化学是研究中医文化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关于中医文化的界定非常关键。由于对文化本身认识的多元性,给中医文化的界定带来了复杂性。目前的代表性观点有:“所谓中医文化,不是或主要不是指中医作为科学技术本身,而是指这种科学技术特有的社会形式、文化氛围,也即中医学发展同整个社会文化背景的联系以及中医学中所体现的特有的文化特征”。这是从中医文化与中医科学技术区别角度来界定的。另外一种是广义文化上的界定,即“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还有一种是从文化的具体层面来界定,如“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学内在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外在的行为规范、器物形象的总和”。几种界定尽管角度不同,但对于中医文化的研究对象却基本达成共识,即中医文化以中医学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医学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及中医学自身的精神文化、行为文化与器物文化。

1.3学术研究成果向综合集成

中医文化研究热首先是由传统文化热推动的,中医文化研究早期成果集中在中医学与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哲学、易学及儒学、道学、佛学的关系上。关于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医学关系,如刘长林的《内经的哲学与中医学的方法》;关于易医关系,如杨力的《周易与中医学》、张其成的《东方生命花园———易学与中医》;关于中西医文化比较,如何裕民的《差异•困惑与思考———中西医学比较研究》、祝世讷的《中西医学的差异与交融》;关于中医与儒学、中医与道学、中医与佛学方面的研究专著,如薛公忱主编的《儒道佛与中医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历史研究不可或缺。中医学史早已经成为一门较为成熟的独立学科,从中医学术史过渡到中医文化史是中医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转向,也是中医文化学独立的一个重要基础。马伯英的《中国医学文化史》是中医文化史研究的奠基之作。中医哲学作为中医文化的核心内容,中医哲学史研究自然也成为中医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一个重点内容。程雅君的《中医哲学史》计划四卷本,目前已经出版二卷,是中医哲学史研究的扛鼎之作。另外,由南京中医药大学牵头组织编写的《中医文化研究》三卷本,从中医文化源流、中西医文化比较、中医文化复兴三个方面对中医文化进行了开创性研究。随着中医文化研究的深入,中医文化教育在高等中医院校中广泛开展,编写教材、构建中医文化与中医哲学知识体系成为中医文化教育工作者的另一项工作任务。《中医药文化基础》《中医哲学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中医文化导读》等教材不断创新,有的列入国家规划教材,有的成为省市精品教材。从分化走向综合,是学术研究与学科发展的规律,也是学科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1.4学科队伍不断壮大

中医文化研究最初是由两部分人员构成,一是哲学工作者,从中国哲学角度探讨中国传统哲学对于中医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以及中医学思维方式特征,或从科学技术哲学视角探讨中医学方法论及其发展规律;二是中医医史文献专家,医古文、中医史学是这一群体的先觉者,还有一些中医文献学专业工作者也加入到中医文化研究队伍中来,目前许多研究机构的中医文化学科带头人同时也是中医医史文献专家。随着中医药机构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为满足中医文化教育、宣传与传播的需要,一些中医药管理工作者、中医临床专家、中医基础理论教师、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外国语教师也介入到中医文化研究与教学中来;同时越来越多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生如哲学、语言学、传播学、教育学的研究生也开始关注中医文化,甚至将中医文化作为自己的学位论文。

1.5学科建制基本成形

随着中医文化研究的深入,中医文化研究机构也开始先后成立。南京中医药大学1994年成立了全国首家中医文化研究中心。1999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成立了中医文化研究中心,2014年该中心更名为独立建制的国学院、中医药文化研究院。随后山东省、上海市、福建省、安徽省、河南省、湖北省等省市也先后成立了中医文化研究与传播机构,其中有些研究机构已发展成为省级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有的机构成为学校2011年协同创新中心,还有的中医文化研究团队成为校级或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99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正式成立,从此中医药文化研究有了自己独立的学术团体。2007年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成立,联合中国哲学史及中医基础理论学者,积极开展中医哲学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专业学术期刊是学科成长的重要平台,也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医古文知识》《上海中医药杂志》《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等中医学术期刊相应开设“中医文化”专栏,《中医杂志》的“学术探讨”栏目也积极发表中医文化研究成果。

1999年《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这是目前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学报中唯一的社会科学版学报。2006年原《医古文知识》更名为《中医药文化》并正式创刊,成为目前国内唯一专门研究中医药文化的学术期刊。近几年几乎每年都有多项中医文化研究课题被立项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甚至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重大招标项目,有的还立项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标志着中医文化研究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此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十二五”学科规划中将中医文化学作为了重点建设学科,包括安徽省、南京市、山东省、上海市、北京市等地多家研究机构入选。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将中医文化学列入重点建设学科,标志着中医文化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具有了合法性。安徽中医药大学等高等院校在中医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中医文化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招生点,南京中医药大学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率先在中医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中医文化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招生点,专门培养中医文化研究高级人才。

2中医文化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中医文化学作为一门学科虽然已初步成型,但由于学科发展时间短,还存在学科界限模糊、研究内容过于分散、研究队伍有待提高等诸多问题。

2.1学科界限模糊

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中医文化学与中医史、医古文、中医文献学、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一些内容的交叉渗透难以避免。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中医文化学必须进一步明确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否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多个学科去“争抢”研究,导致中医文化学科被淡化,甚至学科独立存在的必要性遭受质疑。因此,在保持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的优势前提下,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研究重点,划定自己的学科界限非常必要。

2.2研究内容过于分散

在中医文化研究的早期阶段,研究内容分散无可厚非,但作为一个独立建制的学科,则需要将研究视野集中到解决中医文化学科核心问题与关键问题上来。另外,中医文化研究还存在着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现有研究虽不乏精品,但低水平的所谓‘研究’却也占据了相当比例。这种研究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中医文化研究的整体水准,使其整体研究状况与其深远的现实意义之间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中医文化研究重点应从过去“回溯性”研究,转向到解决中医发展的现实问题中来。

2.3研究队伍有待提高

由于中医文化研究者来自众多学科领域,受学科视野限制,学者们往往选择自己熟悉的问题,运用自己的学科方法开展研究,而缺乏文化整体视野的观照。目前中医文化研究主体,一是中医药学者,一是文史哲学者。中医药学者研究中医文化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但部分研究者由于缺乏人文理论素养,不熟悉文化研究方法,导致研究成果容易滞留在医学层面,而未能够深入到中医文化内核。而一些文史哲工作者长于文化研究方法,但缺少必要的中医学知识储备,研究成果容易滞留在文化表层,未能切入中医内部。两个研究主体由于处在不同学科领域,缺乏必要的交流、沟通与理解,所以培养一批热爱中医文化事业、具备深厚中医文化功底的中医文化专职研究队伍刻不容缓。

2.4引导作用未充分发挥

中医文化研究时间不长,在没有统一的理论范式引导下,对中医文化研究中的重大问题并没有取得统一认识,许多问题尚处于见仁见智的阶段。《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提出,要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将中医药文化建设纳入国家文化发展规划,并将其提高到与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并列并重地位。中医文化的作用在于引导,但由于学术内涵研究不足、实践研究不够,其在引领中医教育、医疗、科研、保健、产业与对外交流合作方面的作用发挥不尽理想。

3加强中医文化学科建设的建议

3.1加强学科内涵研究,厘清中医文化学科与其他学科关系合理界定中医文化学科内涵是中医文化学科建设的一个基础性工作。尽管目前对中医文化学科内涵的认识趋同,但如何从中医文化本质、要素、结构、功能等方面分层界定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医文化学科内涵界定既不能广泛无边,否则难以体现中医文化特色;也不可过于狭窄,否则难以起到引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作用。界定中医文化内涵,除了需要处理好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系外,还需要处理好中医文化学科与其他中医药学科的关系,厘清中医文化与中医文献、中医史、中医基础理论等学科的界限,在保持为其他学科提供文化背景、思想源泉与发展动力的前提下,保持和维护学科自身的特色与独立性。

3.2聚焦重大需求,解决中医文化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中医文化研究涉及面广,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本学科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同时还需要解决中医药传承传播领域重大实践问题。在中医文化学科理论问题研究中,除了合理界定中医文化学科内涵外,还需要解决中医科学性、中医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医学思维方式等重大理论问题。中医文化需要解决的重大实践问题,着力点应放在中医文化的保护、传承与传播上。

3.3加强中医文化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中医文化专门人才

中医基础理论范文8

1.汉方医学教育培养目标与体现

在汉方医学教育培养的目标上,各医学院校存在偏重医学教育与偏重药学教育两大类。李丹溪等分析了日本15所医学院校,发现前者占33%,后者占66%,进一步分析,发现偏重医学教育的院校重视对针灸理论与技能的掌握,偏重药学教育的院校重视对汉方植物药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药效机理的理解。如前身为明治针灸大学的明治国际医疗大学,在针灸教学方面颇具特色,1~4年级都有针灸的各种相关课程,包括经络经穴学基础、针灸医学、传统针灸诊断学、针灸临床实习、针灸经营管理法规等。大阪大学、独协医科大学等以现代医学教育为主的院校也很重视针灸学习。北海里大学药学部于第三学年下学期开始开设汉方医学教育课,除了东洋医学概论、汉方医学循证之外,其他都是关于汉方药物的课程。

2.汉方医学教育课程内容、教材及教学形式

据统计分析,日本汉方教育课程内容包括汉方医学概论、汉方医学史、汉方医学理论与诊断学、针灸学、汉方药学、方剂学、汉方医学循证、方药副作用、东方医药处方药物研究、针灸经营管理法规等。汉方医学概论几乎是每个学校均有的课程。系统分析15所医学院校课程设置,可以发现其中31%课程较为系统,19%以药学课程为主,44%以针灸课程为主,6%仅有概论性课程。以明治国际医疗大学为例,该校开设汉方教育课程时间最长(1~4年级),第一学年时有经络经穴学基础、针灸医学,第二学年时开设有传统针灸诊断学、针灸医学、生活习惯及其预防,第三学年时有运动营养与健康,第四学年有针灸临床实习、针灸经营管理法规、东洋与西洋医学结合的研讨。庆应义塾大学,该校将汉方医学教育分为基础药理学与基础理论两个阶段,并且二者按先后顺序进行。第三学年时有必修课10节,内容以汉方药的基础药理学为中心,并结合现代药理学进行阐释。第四学年有必修课8节,讲授临床如何应用。目前日本汉方医学教育统一教材正在制定中,授课内容以课堂讲授市售教科书或自编讲义为主,皆重视汉方医学基本理论。还有实习、讲座、研讨等教学形式。《和汉药概论》《入门汉方医学》等教材是很多医学院校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

二、日本汉方医学教育现状分析

“文化如家长,科学如孩童”。中华文化是中医药学形成、发展的土壤,日本岛国文化的外源性特征,使其在文化创造过程中体现出强烈的“拿来主义”。基于国际医疗发展方向及日本国内存在的医疗问题,日本医学界对汉方医学教育愈来重视,以将“汉方医学融入医学教育”为重要课题,以各种形式开展的汉方医学教育不断增加。汉方医学教育在日本得到长足发展。调查数据显示,日本医学生及民众对汉方的认可度也在逐渐提升。但是在其岛国文化基础上,选择性地吸取中医药学形成的汉方医学与中国本土的中医药学有着明显的不同,因此汉方医学教育与国内中医药教育相比,也有其显著的特点。

1.中医药学天生就有融合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特点,日本汉方医学更多地选择、体现了中医药学自然科学的特点。明治以来,日本汉方医学的发展主要以开业医师与药剂师为支撑,受“废医存药”思想的影响,日本汉方医学界对中医学理论重视不够,临床治疗以“辨病”为主,轻视“辨证”。与此同时,汉方教育也存在只偏重汉方药与针灸的学习,相当于中国中医药教育“中医基础理论”的“东洋医学概论”经常被很多学校学生轻视。从明治国际医疗大学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其医学教育主要集中于针灸方面。宫崎大学则只开设了“东方医药处方药物的研究”。

2.汉方医药在日本属于补充、替代医学,日本汉方医学教育重视继续教育,很多院校采取先西后中的“高起点”教育,重视汉医学与现代医学的结合运用,且与理论知识相比,更多地采用重视实践的教学模式。这样可以加强东、西方医学的比较,体现了汉方实用性,但很容易使汉医学被当做是西方医学的替代与补充。纵观日本各医学类院校汉方教育模式,发现存在师资力量不足、课时过少、课程安排不合理、临床见习与实习时间过短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