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毕业总结范例

中医毕业总结

中医毕业总结范文1

关键词:中医临床专业;专业学位研究生;“三阶段一体化”培养方案

中医因其自身的复杂性,导致中医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没有符合自身的正确规划,各个阶段培养缺乏明确的目标,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不能实现临床课程、规范化培训和科研论文三者之间的平衡,因此实行临床教学改革、制订独具特色的阶段性计划培养教学方案刻不容缓。对中医专业学位类研究生来说,经典学习、师承教育、临床实践缺一不可。因此需要改变传统临床教学模式,制订以“中医为本,师承为主,创新为先”的指导原则,以临床实用性为评判标准,以提升学生自身能力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改革方案,推动未来中医事业发展。故针对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尝试联合多种临床教学方式,设定阶段性计划培养目标,对此进行改革并取得初步成效,现总结如下。

1中医临床教学背景

现代医学教育标准化改革始于美国1910年的弗莱克斯纳报告(FlexnerReport)[1-2]。在医学学科高速发展和医学生就业压力逐年递增的背景下,教学改革同样是大势所趋[3]。2015年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在全国推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研究生学位教育并轨的“双轨合一”模式,研究生学历教育和毕业后教育同时进行,我国正式进入“双轨合一”的新时代[4-5]。但目前存在部分高校重临床而轻教学,忽视课程教材、师资队伍和科研能力的建设;部分高校重教学而轻临床,偏重于教学管理方面的发展,忽视医学教育的本质属性,因此改革现有的临床教学模式刻不容缓。为了保证国家规培政策顺利落实,中医类临床教学需要根据中医自身特点,制订出具体的适应于不同科别研究生的临床阶段性计划培养方案。与此同时,随着社会公共卫生事业、教育医疗事业的发展和创业压力、就业压力的增大,给每一位面临就业的医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

2现阶段中医临床教学方案

第一阶段通科轮转,研究生的必选轮转科室包括中医内科(心、肝、脾、肺、肾等五脏相关疾病和肿瘤、内分泌、血液、神经、风湿等)、中医外科(肛肠、皮肤、疮疡等)、中医妇科、中医儿科、针灸推拿科、康复科、中医骨伤科、中医五官科、辅助科室(心电图、影像、中药房等),轮转时间为24个月。第二阶段专科培训,主要是第二专业方向相关科室,轮转时间为9个月。研究生入科前,医院规培办提前组织研究生及以导师为代表的指导小组共同制订33个月的轮转计划,学术导师、规培导师、规培基地、学院、研究生处依次审批。为保证临床培养的合理性和独特性,前3个月为“导师制”培养,重点是跟师学习,通过病案讨论、专题讲座等,以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个体化培养,再从内、外、妇、儿各科室整体出发,合理规划轮转顺序。关联度较高的科室安排在一起轮转,有利于学生对此类疾病的整体把握;病房的轮转安排在门诊之前,了解基础用药后才会随证加减化裁;急危重症科室安排在后期轮转,学生基本掌握临床常见疾病的诊治后,在面对各种多发疑难危重病情时,才能迅速正确地采取紧急处理措施。轮转结束后主要以试卷考核和现场技能操作方式来检验研究生临床培养是否合格,同时参考每一轮转科室日常病案书写和临床技能水平及出科考试评分,主客观考核相辅,决定最后是否同意出科。

3“三阶段一体化”培养

临床医学属于应用性、衔接性很强的学科,就中医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来说,还存在中医、西医双重临床任务和患者治疗方案个体化差异性的难点。因此可将研究生3年划分为3个过程,同时不能忽视整体性特点,实行“三阶段一体化”培养方案。2013年国家卫计委联合多部门印发了《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将研究生规范化培训与学位培养进一步衔接,贯穿研究生教育的始终[6]。规培轮转与临床教学两者的矛盾是教学改革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三位一体化”培养方案实行的最大挑战。在国家规培计划的要求下,有的科室存在轮转时间不足、接触患者数量较少的问题,这就会造成研究生的整体知识体系遗留空缺,为将来临床工作埋下隐患。合理的案例教学可以有效弥补这一不足,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临床常见病、典型病,避免学业与规培两者间的矛盾。具体可以通过各科室协作,增强师资力量,制作培训案例,提高教学效果[7]。另外,可以创造随时可学的条件,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案例教学深入研究生的日常,或将案例教学与学生标准化病人相结合,角色互换,既能加深学生对临床知识的理解,又可减少教学支出,让学生体会真实病例诊治场景,提高医患交流沟通能力,克服传统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8-9]。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以临床任务形式对案例教学项目进行考核,评价学生处理临床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把临床胜任力作为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及考核体系的标准[10],对于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和中医类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1第一阶段———夯实基础

临床实践建立于理论基础之上。对于第一阶段的研究生培养计划应以重视基础学习为主,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深入研究所学领域的过去和现在,总结现代医学对本专业方向的认识,同时要精读古籍,探寻所学专业方向的发展历程及历代医家治疗此类疾病的心得体会和经验总结。另外,要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建立正确的时间、知识、心理观念。随着学业要求的提高和社会压力的增大,应重视研究生心理教育。引导学生建立对学习、生活正确的认识,合理规划时间,在遇到变故时能及时应对处理。同时,重视跟师学习,在学习导师处方用药的基础上,还要掌握与患者交流的方式方法。通过初步问诊掌握患者病情,辨出疾病类型及相应证候,总结导师所开立方药中的基础方并分析其加减应用,同时要养成及时整理典型案例的习惯。跟师学习期间接触的典型患者,要在总结的同时进行分类,找出同类患者中的差异之处,善于发现某类疾病特有的指标,或者某些指标因素与某种疾病的关系,进而统计得出有价值、有意义的临床数据。我校在研一期间同时开设了为期5个月的日常培训课程,包括心电图、X线、CT、MRI的检查及判读,中医基本技能培训操作,临床技能培训操作,急救技能培训等,课程建设中应充分发挥网络在教学中的优势,不占用研究生日常的临床实践训练,合理安排授课时间,使学生获取知识不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此类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整体性把握,并在临床实践中及时应用,极大地增强了教学效果。现阶段我国各类医学院校基础知识的教学仍以讲授法为主,即教师单向传授,通过板书、PPT、口述等方式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该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易造成学生课堂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等问题[11-12]。广大一线教师对讲授法的弊端有所共识,但因多方面原因限制很难放弃,因此急需探索多种教学模式灵活结合应用的新教学方法,拓展出新的临床教学思路[13]。如案例式教学联合经典传承教学,以案例式教学为重点,在此基础上寻找中医古籍中的理论支持,在临床学习的同时总结探寻古代医家治疗这一疾病的理论原则,分析对比古今差异,融会贯通得出自己对这一疾病的认识;或将问题导向式教学与学生主导式教学相结合,由导师提出问题及思路,以学生为主导展开学习,使其由被动变主动。同时,也可探究全新的结合模式,如情景模拟教学与互联网技术、临床路径式教学相结合,将教学工作与现代技术融合,转变教学理念,由单纯学习为主的方式向理论应用和创新与研究相结合转变,提高临床思维的教学效果。临床教学与其他教学模式联合的改革,将为中医研究生临床教学注入新的生命力。无论哪种教学方式,其最终目的均是在打牢基础之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应充分发挥各种模式的作用,让多种模式结合的教学方式参与到医学教育改革中去[14],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规范中医临床教学方法,突出中医理念与思维,强调临床实用性与规范性[15],寻找出更适合于中医临床研究生的新的教学模式。

3.2第二阶段———提升科研

临床医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专业水平高、综合素质强的全方位应用型人才。在“双轨合一”背景下,基于临床实验证据的精准化医疗成为当代医学的主流方向[16-17]。第二阶段中医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以提升科研思维能力、提高论文写作水平为主,训练实验思维的逻辑性和写作表达的准确性,掌握独立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学位论文水平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18],也是一个人整体知识结构是否全面、科研思维能力高低的体现。此阶段应倡导学生通过看、读、感来寻找由知识结构所决定的专业方向中适合自己的研究领域,阅读相关论述专著或教材,掌握基本概念的内涵,从选题—研究—撰写—答辩每一阶段提升学位论文水平。通过问卷星对本校中医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问卷调查发现,78.89%的学生一半以上的时间精力用于临床,80.12%认为毕业时很难,且其中的73.65%的学生更倾向于综述类写作,60.12%的学生的开题报告为对某一方药理论、临床现象的观察,仅有8.79%的学生为新方向、新理念的研究探索。从统计结果来看,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时间投入不足,科研思维意识不强,学术能力训练缺乏,这一现象的出现让真正意义上的研究生培养背离其基本理念,研究生的学术身份被弱化,中医的特色被忽视,培养出来的是纯粹的“看病医生”,而非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综合性医学人才。针对此现象,我校于2018年进行教学改革,对2019级临床专业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发表刊物档次进行提升,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为基本要求,科研选题需紧密联系临床,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同时组织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开展临床科研方法、论文写作教学,训练研究生的临床科研思维。同时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及讲座,并在导师带领下以团队为单位开展临床前沿性临床科研项目,要求各科别导师组定期和学生进行前沿学术方向探讨,开拓研究生科研思维。

3.3第三阶段———全面发展

第三阶段中医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以培养综合素质高、实战能力出众的专门人才为目标,与第一、第二阶段不同,此时临床教学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都应转变,采用与时俱进的精英教育、高端教育。培养学生向临床医生角色转变,临床初诊患者时,针对患者的特点,先由导师为患者确定治疗方向,再由学生为其开具具体的药物用量,导师审核后执行。这一措施可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提高临床处理能力。后期再与导师讨论诊治过程中开立方药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实现自身的提高。实行名老中医跟师学习计划,中医是一门十分重视传承性的医学,口传心授成为继承中医望、闻、问、切和辨证论治精髓的必经之路。随着从业时间的积累,工作30余年以上的名老中医在诊治疾病时除了基础方的加减应用,还形成对某些疾病的原创方和涵盖本人思想的理论体系。师承教育是中医传道授业解惑模式的精髓[19],以言传身教的方式直接教学,目的性强,效果明显,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中医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但在实践应用过程中仍表现出来一定的不足:部分院校师承教学只重过程,缺乏考核;门诊学生呆板抄方现象严重,缺乏思考;理论临床两者不能有效衔接,最终导致师承学习只流于形式。师承教育虽多为个人传授,但应以院校教育基地为基石,兼收并蓄、博采众长[20],计划性实施学生培养教育方案。对此,在新时代背景下以传承为基、创新为先,以“重经典,多实践”为指导目标,将短期交流与定期轮换相结合、效果评价与实践考核相补充,改变传统模式,推进学生长远发展。

4结语

中医毕业总结范文2

近年来,我国的中医药院校发展较快,本专科院校在校生人数猛增至49万余人,各中医药院校二级学院异军突起,改革创新的成效鼓舞人心。它加快了高等中医药教育大众化、现代化的进程,有效缓解了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与国家、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经调查,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具有青少年所具有的普遍性的情绪特点,例如,情绪情感既有积极性也有消极性;既有丰富性又有易受感染性;既具有稳定性也有强烈的冲动性。同时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的情绪特点还具有其群体特殊性,具体表现在自卑、失落、压抑、疲惫、焦虑、紧张、抑郁、苦闷、无成就感等方面。造成以上情绪特点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中医药院校专业学习针对性极强,学制长,课程多并安排紧凑,中医要背、西医要学、临床要上。二是中医药院校的生源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身上肩负着家庭“望子成龙”的强大压力。三是中医药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很多毕业生因无法走上专业较对口的工作岗位而纷纷转行。所以,能否使这些情绪得到良好的管理,直接影响着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二、中医药院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情绪管理工作的方法

1.明确自身在大学生情绪管理工作的角色

辅导员在大学生情绪管理工作上主要有三种角色“:学生情绪变化的发现者”“良性情绪的传播者”和“负面情绪的疏导者”。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及思想变化时期,且缺乏社会生活的磨炼,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薄弱,情绪变化比较频繁。这时辅导员就是“学生情绪变化的发现者”,因为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最多、最直接,获取学生信息的渠道也最广泛。情绪具有传播和感染性,通过辅导员“良性情绪的传播者”这一角色,让个体情绪变为集体情绪,可以促进学生之间互相理解和互相关心,提高人际关系的和谐,同时也可以有效地促使学生化解不良情绪。面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负面情绪,辅导员又要成为“负面情绪的疏导者”,通过个人疏导或团体辅导等方式传授学生情绪管理的方法,做好心理的调整和情绪的控制,从而让学生能够情绪稳定并转化为良性情绪。

2.辅导员要掌握大学生情绪管理理论知识,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并增强自我情绪管理能力

辅导员需要掌握情绪波动的原理、大学生的情绪特点以及外在的情绪表现,掌握情绪控制的方法等相关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接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理论知识,并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总结出一些具体可行的工作经验。同时,在工作中,高校辅导员也要学会自我情绪管理。作为与大学生密切接触的一线工作者,辅导员的情绪状况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情绪状况,因为在辅导员与学生的交往中,学生会不知不觉地受到辅导员人格魅力和对工作、生活所持态度的影响,正所谓有其师必有其生。所以必须强调,辅导员要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和乐观开朗的情绪。

3.着眼分析学生个体的现状,因材施教

辅导员应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在引导大学生进行情绪管理之前,从年龄、性别、专业、家庭条件、人际关系、学习状况等差异出发,分析学生的情绪现状是必要的。只有认清所辅导学生当前的情绪状况,才能针对不同的群体和个体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提升因材施教的准确性。辅导员如果分析出现偏差,采取的情绪管理方案也会相应的出现偏差,进而影响到情绪管理的结果与预期出现偏差,甚至产生相反的效果。

4.以培养、传播良性情绪为手段,加强大学生的情绪管理教育,强化大学生的情绪管理意识

(1)为了培养更多的正面情绪,辅导员首先应学会“打动人心”,进行情绪管理。辅导员要充分了解新时期中医药院校学生的需要,例如,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树立起短期的学习目标和中长期的发展目标,并且充分运用自身的条件和资源帮助学生向着预期的目标发展。当辅导员的指导和学生的需求达成一致时,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

(2辅导员应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例如“校园话剧”“学术论坛”“心理文化节”等,营造高雅、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增强学生相互关怀与帮助的意识,从而培养集体的良性情绪。

(3)辅导员要重视建立学生情绪互助机制,可定期组织学生对可能会引起情绪问题的一切话题进行讨论,寻找解决的方案,让学生平时对这些问题就有思想准备,避免突然面对问题时手足无措,从而导致情绪问题。

(4)辅导员也要尽可能地使用校刊、校报、广播、网络、板报、橱窗等宣传媒体,开设诸如“心灵港湾”“榜样的力量”“快乐大家谈”“情绪宣泄室”等专栏或节目,宣传典型案例、先进学生事迹、优秀校园活动,广泛传播良性情绪,影响和感染更多的学生,自动化解消极情绪,形成“自愈”能力。

5.积极疏导,转化学生的负面情绪

常见的学生的负面情绪主要源自家庭经济和学习的压力、就业现实低于预期、感情处理、同学之间的个性冲突导致相互怨恨等,对于学生中的潜在负面情绪,辅导员要善于觉察先兆———和平时比有什么异常,然后尽量让其将心里话谈出来。辅导员在面对学生的负面情绪时,也应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能以怒对怒,要让学生知道你对他的关心,仔细倾听学生说些什么,并从教师角度表示同情和理解,冷静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成才成长。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负面情绪并不仅仅具有破坏性,许多时候它是迈向更高境界的一个踏板,并且如果利用得当也能对学校管理工作带来促进作用。例如,学生向辅导员表达对学校某项工作的不满,这不正是为学校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吗?所以,对于学生的负面情绪,只要我们能正视它,防患于未然,改进我们工作的方式方法,将负面的东西从学生心里挖出来,然后积极的东西才会溢满心田。

三、总结

中医毕业总结范文3

虽然中药学各专业学生就业出口不在临床一线,但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又离不开临床,所以他们也需要丰富的临床用药知识,而药学各专业课程设置都没有中医临床课,因此《方剂学》在使得中药学各专业学生获得临床用药知识方面就尤为重要。然而,当前多数中医药院校中药专业《方剂学》教学课时设置反而比中医专业少。因此,我们重点研究了如何适当调整中药学院的《方剂学》教学方法、内容及与之适应的教学大纲,使中药专业学生在掌握《方剂学》基本知识的同时,兼顾与本专业特点有关的《方剂学》相关知识,又能拓展与就业有关的实用的知识面,在应用能力上有提升,即保证学生在《方剂学》有限的学时里获得最佳的知识结构。在保证学生毕业时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实力,又不缺少持续发展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方面,充分发挥《方剂学》课程应有的作用。

2教学改革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我们认为,中药学各专业的《方剂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将《方剂学》核心知识与中药学院学生的特殊需求有机的结合,使学生在《方剂学》有限的课时内获得最佳的知识结构。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在较少的课时内完成更为丰富的教学内容,在保证核心知识、基本知识讲授的基础上适当兼顾专业需求。

3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本研究旨在使中药学院的学生通过《方剂学》有限的学时获得最佳的知识结构,为了既保证在有限的课时内适当兼顾就业市场对中药专业学生的特殊要求,又保证学生能系统掌握《方剂学》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核心知识,我们采用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和统计分析法进行了以下内容的研究。

3.1教学中必须保证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授课内容

我们认为《方剂学》的基本知识和核心知识对于各专业是相同的,但是由于各专业《方剂学》学时设置不同,学生将来要进入的行业也不同,因此对基本知识和核心知识的讲授,其深度和广度方面又有差别。为保证研究结论准确和严谨,有必要通过文献研究和经验总结等方法再次确认《方剂学》教学中必须保证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授课内容。首先,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提炼出《方剂学》的基本知识和核心知识:纵向方面,研究建国以来各版《方剂学》教材,了解《方剂学》内容的变化情况;横向方面,研究国内知名中医药大学针对各专业《方剂学》的教学大纲,了解各学校各专业都重视的《方剂学》教学内容。其次,进一步访问教学管理部门对《方剂学》课程设置的建议,访问资深的《方剂学》教师以了解前贤和同仁在《方剂学》教学中总结的经验及发现的问题。再次,总结作者个人多年的经验。其对方剂学的知识体系和对中药专业学生的知识需求都有切身的体会。通过以上方法确定了《方剂学》必须讲授的核心基础知识。

3.2学生所需知识的特点以及与《方剂学》的相关性

(1)调查研究中药学各专业学生培养方案,以及《方剂学》在各专业课程设置中的比重,并调查中药学各专业在校学生对《方剂学》学习的需求和教改建议。(2)了解中药学院各专业的就业出口,调查已毕业学生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对已学《方剂学》知识的应用情况及所需补充的相关知识。(3)调查用人单位对中药学各专业毕业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的需求,并分析确认其中哪些是《方剂学》教学能够给予学生的。

3.3中药专业《方剂学》的最佳知识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案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将各种研究方法得到的结论进行归纳和总结,将《方剂学》必须讲授的核心基础知识与中药学院各专业学生对《方剂学》的特殊需求有机地结合,得到适当调整《方剂学》教学内容的方案,制定了适合中药专业的教学大纲。

4本研究的结论

4.1《方剂学》核心知识和基本授课内容

比较建国以来历版《方剂学》教材,发现各版教材的章节设置基本一致。比较我国比较知名的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课程的教学大纲,发现基本内容一致但是细节有差异。结合总结个人《方剂学》教学经验,我们认为《方剂学》教学内容的核心是相同的,中药专业也不例外。当然,中药专业《方剂学》的课时较少,而且中药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工作与中医专业确实有所不同,因此中药专业《方剂学》的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确实也需要有自己的特色。一般说来,《方剂学》课程的主要内容,总论中包括方剂学发展史、方剂与治法、方剂的组成变化、剂型和用法,各论是经典方剂讲解。

4.2中药专业《方剂学》课程总论教学的特点

药学生出口不论是药师,药品推介还是医药研发企业等,都是通过药与临床密切相关,因此任何一专业和行业都必须掌握方剂学基本知识,理法方药缺一不可,因此总论中方剂的组成变化,也就是组方配伍理论和法度,是方剂学教学重点,是必保的核心知识。考虑到中药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工作特点,从剂型与成药关系密切角度考虑,总论中除治法和组成变化外,还应该重视剂型的讲解,应把剂型讲解提到一个高度。中药专业的《方剂学》课程通常在三年级开设,在此前的两年中,中药专业学生基本都是在学习与中药相关的课程,如中药学、中药化学、中药炮制等,因此中药专业学生对单味药的理解和记忆比较深刻。然而临床等应用领域中,中药的治疗作用是以方剂的形式实现的,所以《方剂学》总论的教学中还应该强调中药和方剂的联系与区别,以理法方药方剂配伍思路为重点,讲解其用药知识,这对于中药专业毕业生将来开发新成药或者作为药品推介师向临床医师讲解宣传自己的产品都是很有好处的。

4.3中药专业《方剂学》课程各论中的选方原则

考虑到中药专业《方剂学》课时相对较少,各论中所能选择的经典方剂的数目相对就少,必须采用少而精的选方原则,主要是注重方剂对治法的体现:“方从法出,法随证立”,“以法为纲,以纲为目,纲举目张”。

4.3.1体现法度的方剂

依据“方从法出,依法统方”的理念,选方和授课时注重以方表法,重点是能表达配伍法度的方剂尤其是一方多法的方剂,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并不强调对每一张方剂面面俱到。如麻黄汤,麻黄配杏仁,表达了宣降相因的理肺法度,对肺系疾病的处方和肺系新药配方的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

4.3.2目前临床常用的中成药药方

药学专业培养目的不是临床医师,通过方剂学学习侧重的不是培养其处方能力,而是实际应用能力,中成药的使用不可忽视,因此在正方和附方的选择中尽量选择一些已经具有中成药剂型而且使用频率较高的中成药的方剂,这一特点特别适合于药店的药师。

4.3.3近年新开发成功的药方

近年来,新药研发人员将一些经典方剂剂型加以改革,成功开出新的中成药,这些成药成功的走向市场,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为制药企业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如由安宫牛黄丸研发为清开灵就是一个剂型改革的成功案例;又如逍遥散是疏肝解郁,健脾养血的传统名方,今人在此基础上去生姜加香附、丹皮、栀子增强方剂疏肝解郁的作用,又可治疗肝郁化热,成功的开发出中成药舒肝颗粒,舒肝颗粒疗效稳定,使用安全,价格便宜,已纳入非处方中成药目录。这是一个方剂配伍改革的成功案例。因此,为培养学生在药品开发企业的就业竞争和长足发展的能力,应多选对古方剂型改革获配伍调整取得明显成功的案例,并重点说明其成功的原因和关键点。

4.3.4《方剂学》教学的实践环节

中医毕业总结范文4

关键词:中医教育;非医学专业;继续教育;高级复合型人才

人才的培养在一个学科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原有的中医科研人才培养模式,尤其在高级复合型研究人才的培养上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结合传统以及现代中医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经验,如何将其他学科的优秀人才吸收到中医的科研工作中来,丰富中医科研团队的学科背景,提高整个中医学科的科研能力水平?让非医学专业的人才通过继续教育,基于其本科非医学专业的学科背景进行有目的地培养,然后将这些本科非医学专业的中医人才投入到中医理论的科研或实践领域中来,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良好构想。

1历史上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对现在的启示

中医从四大经典完成至今,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并成为了一门实践与理论高度结合的医学体系。回顾中医教育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传统中医的培养模式主要有民间传授、官方办学以及自学成才。这些方式虽各有不同,但都说明一个问题,中医对知识广度和个人文化水平的高度要求。

1.1民间传授

这其中包括了师承教育、家门传承,直到近代,这种模式一直为中医人才的主要培养模式。根据对《山东中医学院学报》“名老中医之路”专栏在1980—1982年所刊载的较为完备的66名有突出贡献的全国名老中医的统计发现:通过家传师承学习中医者在所调查的名老中医中占了绝大部分(54.69%)。说明中医先驱者的言传身教对于一名中医成长之路的重要作用[1]。历史上诸多名医也有明确从师学习的记载,如扁鹊师从长桑君;“医圣”张仲景师从张伯祖;叶天士更是有师从十七人而成一代大家的美谈。其余医家更是不胜枚举,都足以说明这一教育模式在我国中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1.2官方办学

我国官办医学教育最早可追溯到刘宋元嘉二十年(443),据《唐六典》记载“刘宋元嘉二十年(443),太医令秦承祖奏请制医学以广教授”,虽该医学学校在十年后即元嘉三十年(453)宣告停办,但为我国古代中医官方培养这一全新模式积累了大量经验。从隋代开始,当时的封建政府正式设立“太医署”作为官方的医学教育机构,历朝历代也多有沿用。但由于古代各种条件有限,导致这种教育模式规模有限,难以推广,很难满足社会需求。

1.3自学成才

这一部分医家并没有明显的家传师承,有的凭借自己的爱好和孜孜不倦的求知欲望终成一代名医,在我国古代“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思想感召下,他们往往有着较高的文化修养和知识水平,转而学医,其中的代表人物为唐代孙思邈。有的则是因为自己或家人被疾病缠身而学医,如晋代皇甫谧,近代恽铁樵。

2现代中医培养模式及作用日益凸显的继续教育

2.1成果斐然的现代教育及其存在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自1956年全国四所中医高等教育学府的成立,标识着我国中医人才的现代培养模式的正式开始。经过五十年的发展,随着党和国家的日益重视,如今我国的中医教育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多形式、多层次的现代中医药教育体系。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积累了大量基本人才。但这其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人才的学历结构需要调整。低层次教育仍然占较大比例。我国中医药人力资源结构中还主要以中专、大专学历为主,其次是大学本科学历,这3种学历的中医药人才资源占全国中医药人员的81.5%。2003年我国中医药人力资源中获得博士学位的有576人,在全国的中医药人力资源中占比0.2%;硕士学位3140人,在全国的中医药人力资源中占比1.2%[2]。研究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单一,很多人在学校中一直接受的都是中医教育,缺乏多学科背景,不具备多角度思考能力。特别就理论研究型人才来说,这种单一学科的知识背景是很难支撑其长远进步的。我们急需要各个学科的人才进入中医领域,以丰富对中医理论的思考和研究。

2.2日益重要的继续教育

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扶持下,我国中医的继续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形成了诸多不同形式,如硕士教育、博士教育、在职进修教育、函授、广播电视大学、夜大、各种培训班、学术交流会及在职自学等[3]。而这些学习形式也成为了我国中医工作者拓展业务能力、提高知识水平的重要形式。对于提高我国中医工作者的整体水平,有着不可替代且日益重要的作用。

3对非医学专业的人才进行中医继续教育以丰富中医理论人才队伍的展望及问题分析

由于中医学本身的学科背景和其学习过程的长期性,和基于对古代中医的各种培养模式的经验总结,可见中医从古至今都要求学习者具有丰富的文化涵养和领悟力,所以部分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中医时,本身就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来自于哲学、古汉语、中药等专业的学生。当这些专业的本科非医学专业的人才基于兴趣,再通过继续教育进行有目的性的培养,很有可能会在中医上取得不俗的成绩。正所谓:秀才学医,笼中捉鸡;便是这一思路的最好体现,在过去几千年的中医教育历史中,更是不乏半路出家却终获大成的医家。其次随着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不断发展,产生了很多更为专业的学科分支,而日益频繁的学科交流,也使培养高级复合型中医人才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需求,所以在中医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借鉴其他学科的先进经验,并吸取来自于其他学科的人才到中医理论的研究中来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一方面恰恰是目前中医学的理论研究比较缺乏的,与之相对,西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就离不开来自于其他学科人才的努力,如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实际的教育和人才培养中经常被提及,一些中医分支学科或与中医发展相关的专业也逐渐受到重视,中医人才的培养模式,尤其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基于当下主流的中医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中医领域难以吸纳来自于其他专业领域的人才,且缺乏对高级复合型研究人才的培养经验。从传统中医学全面发展的角度,尤其是在中医理论研究领域,如何将其他学科优秀人才引进到中医领域的研究;以及他们的进入,究竟会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关于这些问题,其中最早的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尝试是2001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联合颁发的《关于开展非医学专业本科生毕业生攻读中医学研究生试点工作的通知》。随后的2002年起,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开始招生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学学位,探索培养中医药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新模式。但随着北京和南京非医攻博项目的陆续停招,如今只有广州中医药大学和上海中医药大学还在勉强进行,其中暴露的问题是值得我们深思的[4]。而这些问题,也是中医学在今后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中不可回避,亟待解决的。

4小结

学科交流的日益频繁和人才培养的日益多元化,是未来中医学发展的一个趋势。如何将其他学科的优秀人才引进到中医学的理论研究中来,并利用这些人才本身的多学科背景对中医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研究,就是应对这一趋势所带来人才短缺问题和提高整个学科科研能力的有效解决途径。但我国的中医人才培养在这一方面却一直没有一个相对完善的经验。非医攻博的四所中医药大学,或成功或失败,其中的经验和暴露的问题,都是未来中医学人才培养上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若能有效系统地总结其经验教训,并运用到未来非医学专业的中医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上,通过中医继续教育这种模式对非医学专业的优秀人才加以有意识、有目的的培养,必定能为未来的中医理论的研究输入大量的优秀人才,并运用他们已有的学科知识,为推动新时代中医学发展注入新的能量。本文只是根据历史上中医的一些教育方法结合本课题组老师的教育经验和一些学校已有政策(非医攻博)提出了一个假设,但这过程中还有大量问题需要我们去总结、解决,希望我们课题组能在今后进一步的调查研究中,针对今后发现的问题提出更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参考文献

[1]王新陆,付先军.名老中医成长因素分析及对中医人才培养的启示[J].中医教育,2003,22(1):7-12.

[2]翟双庆,石琳,李蔓荻.中医人才培养的历史、现状与展望[J].中医教育,2007,26(5):14-18.

[3]奚旭枫,王欣国,李建刚.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及成效评估研究进展[J].卫生软科学,2014,28(6):372-374.

中医毕业总结范文5

关键词: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大健康健康服务与管理

专业是2016年国家教育部新设立的本科专业,至今已有百余所高校纷纷设立了此专业。作为一门隶属于管理学的新专业,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是因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而产生的,专业建设也在探索中不断完善和成熟。

1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服务业已然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托育、文化、旅游、体育、物业等服务业,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扩大覆盖全生命期的各类服务供给。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作为近年来教育部新设立的本科专业,是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发展所急需的新兴专业。健康管理在20世纪80年代从美国兴起,随后英国、德国、法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也开始效仿和实施健康管理。进入21世纪后,健康管理开始在我国逐步兴起与发展[1]。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相关信息,目前本科专业目录尚无健康管理学专业,与之相关的为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属于管理学门类。2016年,广东药学院、成都医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滨州医学院、山东体育学院5所高校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健康服务与管理”新专业;2017年,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等21所高校设立了此专业;2018—2021年,分别有35所、25所、23所、15所高校设立了“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根据各大高校对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介绍内容来看,该专业的主要课程由3个部分组成:医学基础知识、健康辨识与干预知识、管理学知识。人才培养目标为应用型复合人才,就业方向主要有医疗卫生单位、健康管理公司从事健康评估与干预工作,或者从事管理工作。该专业的培养周期为4年,与医学类专业五年制的培养周期相比,既要掌握医学健康方面的知识,又要掌握管理学的知识,时间较为紧迫,对学生来说压力较大。虽然在健康评估与干预服务中,不可避免会涉及部分医疗行为,但该专业授予的是管理学学士学位,无资格报考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因此该专业毕业生择业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2健康服务与管理的专业建设原则

目前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尚无成熟的模式,每年虽有多所高校因应时展和自身人才培养的需求开设了该专业,但如何能够更好地开展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育尚无可供参考的成熟经验。总结近几年来专业建设的各种探索,笔者认为本专业建设需要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2.1中西医协同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建设首先要遵循“中西医协同”的基本原则。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这不仅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总方针,也是我国医疗卫生政策的基本纲领。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国办发〔2021〕3号)中提出,2021级起,将中医药课程列为本科临床医学类专业必修课和毕业实习内容,增加课程学时;在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中开设中医基础与适宜技术必修课程;临床、口腔、公共卫生类别医师需接受必要的中医药继续教育。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同样需要把中医药学的相关内容作为必修课。中医药在养生保健及健康管理方面具有独特的理论优势和丰富的技术手段,两者的交叉融合是学科发展的必然。2016年,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填补了中医在健康管理领域内的空白;随后《中医健康管理学》《中医健康管理》《中医节气养生与健康管理》等著作相继出版,这些都为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中西医协同”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2.2医教协同

作为一门与健康息息相关的专业,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建设要做到教学与临床紧密结合。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的分类,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是在管理学门类下的公共管理类专业,为四年制本科专业,授予管理学学位。但开设该专业的大多为医学类高等院校或者具有医学类专业的综合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也主要以医学健康类相关课程为主体内容。因此,临床实践是专业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对于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来说,临床实践主要是在了解临床各科的常见病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集中于健康管理服务的实践。目前,医疗机构中的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中心、中医治未病中心都是属于该专业的实践地点。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建设同样需要强调教学与临床的双向能力培养。只有教学队伍具有相对较强的理论与实践相互贯通的能力,才能够引导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2.3医药协同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建设要注重医学和药学并举,两者不可偏废。《“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覆盖的目标人群是“健康全周期、生命全过程”,不仅仅包含了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同样也包含了慢性病人群。在慢病管理服务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慢病人群的用药咨询与指导,因此基本的药学知识同样是该专业必学的内容之一。此外,中医药领域中有大量药食同源的中药,选用具有一定功效的药膳方法来进行干预是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应具备的实践能力之一。因此,掌握基本的中药知识和常见的药食同源的中药使用方法是有必要的。与中医学专业相比,该专业对中药的学习主要侧重于中药基本常识以及药食同源的中药材的内容。

2.4医文协同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培养要做到医学知识与文化背景相结合。对于医务工作人员来说,医疗水平固然重要,但对患者的医学教育同样不可缺少。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专业范围内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养生文化作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切入点,则更能够使个体或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提高认知水平和技能,建立起追求健康的理念。中医药养生文化是中医药文化中的精髓,也是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健康管理的概念及服务理念来自于西方,而真正能够在我国落地扎根还需要充分结合我国的文化背景。中医药养生文化源于几千年来中国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其理念更易被普罗大众接受,其技术简、便、廉、验,更易操作执行。因此,将中医药养生文化融入健康管理服务,是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的重要原则,同时也是中医药养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良好例证。

3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路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是近年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本科专业,各高校结合自身资源优势与特点,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为该专业的建设探索出不同的发展之路。

3.1紧扣相关国家政策,专业建设与课程思政相融合

相关国家政策是专业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基本方向。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建设首先要紧扣国家相关政策的导向。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为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中明确指出,推动建立融入中医药内容的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开展高危人群中医药健康干预,提升基层中医药健康管理水平;加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室建设,为群众提供中医健康咨询评估、干预调理、随访管理等治未病服务,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于一体的中医健康保障模式。《“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5],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将中医药优势与健康管理结合,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中医健康保障模式。因此,探索中医药与健康管理交叉融合的“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即为该专业发展的基本方针。2021年3月25日,在闽江学院考察时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0年5月28日,国家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对于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来说,树立中医学“大医精诚”“仁心仁术”和西医学“救死扶伤”“敬佑生命”的思想和价值观是专业建设的基本前提。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疾病谱变化、生育政策调整等问题的日益突出,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正确的思想与价值观是人才培养的首要内容。

3.2紧跟时展步伐,社会需求作为专业建设导向

社会需求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基本导向。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是近些年来因应健康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和健康产业的极速扩张而产生的新专业,是解决目前健康服务业专业人员严重匮乏、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管理水平整体混乱等问题的有效解决办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后疫情”时代我国未来社会的发展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为主要方向。新冠肺炎疫情后,得益于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普通大众对于健康越来越重视,对中医药在健康服务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发展势必在未来呈现良好势头。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以下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同年,教育部等4部门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推动“1+X”证书试点工作进一步落地实施。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属于应用型的本科专业,近年来,湖南医药学院等部分高校也引入了“1+X”证书制度,在做好学历教育的同时,将与该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纳入培养计划,如:健康管理师、公共营养师、小儿推拿师,等等。这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正是健康服务业所急需的,同时也强化了该专业毕业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了专业竞争力。

3.3凝练专业发展方向,合理定位专业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层次划分遵循了“金字塔”的结构特点,即金字塔尖代表了高层次顶尖人才,而塔底代表了技术应用型专业人员。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首先需要明确其专业定位。该专业是属于应用型的本科专业,主要目标是培养一批健康服务业急需的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需要明确的是,虽然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与全科医学的课程设置均涉及医学各科内容,但两者有各自的定位,培养目标也不同。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的分类,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目前是四年制管理学专业,因此毕业生不能从事医疗服务,主要侧重于不涉及医疗行为的健康管理服务。全科医学目前还未列入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多数高校则是以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的形式来培养,因此属于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的是临床各科的医疗服务。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以应用型专业人才为主,科研方向也宜以应用型研究为主要方向。结合近年来互联网、5G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新技术,可对智能健康管理系统的研究、健康管理适宜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康复适宜技术和产品的研发等进行探索,这些科研成果的转化也正是目前大健康行业所急需的。

3.4强化创新创业意识,积极拓展专业就业渠道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建设需要突破传统专业的建设思路,强化专业人才的创新创业意识。在大健康时代背景下,健康相关专业所涉及的就业领域很广。除了传统的医疗、养生保健、健康管理等服务行业之外,科普宣传、技术研发、产品销售、互联网运营、教育培训等与健康行业相关的领域都可以是该专业的就业渠道。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相关精神,目前大多数高校均设立了创新创业学院。结合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就业需求,充分利用高校中的创新创业学院的资源,开设创业课程,定期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并对优秀的项目进行孵化和资助,对于健康服务和管理专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近年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医疗健康领域带来重大变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提出,实施“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行动,鼓励依托医疗机构发展互联网中医医院,推动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和远程医疗服务。目前互联网中医院的发展经营模式尚在探索中。相比于传统中医医院,互联网中医院的经营模式更加灵活、覆盖面更广、服务内容更加适合中医健康管理服务的落地实施,同时也为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打开了全新的就业渠道。

4小结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从诞生至今仅仅5年时间,但从各大高校开设该专业的情况来看,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在未来的发展势头强劲,是目前的热门专业之一,如何办好该专业,还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在确保符合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方向的前提下,不同高校应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与特点,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探索不同的专业建设道路。这不仅是社会需求多样化的体现,同时也是“因材施教”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此外,根据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及时修订专业培养方案,让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真正符合大健康市场的需求,是该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参考文献:

中医毕业总结范文6

关键词:人文素养;医学生;医学教育

总书记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就是一种文化,教育的本质是以文化人、是人与文化之间的双向建构。在“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的视域中,培育人文素养都是一个重要元素。医学兼具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属性,医学生人文素养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福建中医药大学在系统总结60多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不断锤炼“精诚、至善”精神,紧紧把握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校园文化3条主线,紧密围绕校训精神、办学理念、校园建设、教学改革、社会实践5个方面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取得一定成效。

1现实与困境:中医药教育在人文素养培育上的缺失

随着中医药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中医药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在2020年初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中,大批中医药院校毕业生投身抗疫一线,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中医药教育的人文属性不够彰显,有的学生在素养方面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科学素质不高、文化底蕴不深、学习意识不够、中医思维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等现象。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个。

1.1单科性院校人文学科相对薄弱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高等中医院校基本上是单科性院校,专业设置主要以中医药为主体。截至2018年,全国24所独立设置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共开设78个专业,涉及9个学科门类、31个专业类[1]。这也直接决定了大多数高等中医院校教师主要是毕业于医药类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学力量相对薄弱。高等中医药教育的专业目的性及职业倾向性,导致文化通识课处于相对次要和从属地位。虽然随着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逐渐趋于合理化,但教学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仍然存在重视医学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培养,忽略人文教育的现象,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的交叉作用没能很好发挥。

1.2中医药人才的人文底蕴亟待加强

长期以来,医学被界定为自然科学,医学教育过分强调科学技术和专业教育,忽视人文素质教育。我国现有的医学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偏少,比例仅占医学教育课程的8%左右,远远低于美国(20%左右)等西方国家[2]。“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推进,对中医药学生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进一步夯实人文底蕴对于中医药学生这一专才的培养尤为紧迫。中医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更需要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以不断把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1.3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尚需不断推进

就中医药院校而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最终要通过培养高质量的中医药人才来实现。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与整个社会的人文环境密切相关。当前,社会环境对中医药人才人文素养培养的正面作用尚未得以有效发挥,原本中医药文化中的人文优势还无法得到充分继承和发扬,导致中医药教育应有的人文属性薄弱。有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医学生人文素质先天不足为普遍现象,大部分医学生只能通过参加人文社科类的选修课接受人文素质教育,接受教育途径有限,对于人文素养更深层次的意义缺乏足够的认知,学习效果也并不理想[3]。

2内涵与意蕴:精诚至善文化解析

“精诚、至善”是中医药学生人文素养的灵魂,是中华传统文化在育人领域的时代表达。“精诚”出自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的“大医精诚”,倡导精勤不倦、精益求精,追求德艺双馨、德才兼备;“至善”出自《礼记•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鞭策学子潜心研读、力求卓越,追寻完美、臻于极致,综合表现为文化素养、科学素养、学会学习、中医思维、创新意识。“精诚”体现着中医药传统文化,“至善”体现着我国传统教育文化,将二者应用于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中,不仅能够使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内容更加丰满,也能够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也为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精”即精学、精求、精勤,是对中医药学生在校期间学业方面的要求,始终贯穿于医学生的日常教学和实践。“诚”即仁心、仁德、仁爱,是对学生未来走向社会的职业要求,始终贯穿于培养学生的全过程。实施“精诚”文化,旨在通过对学生的全程培养,实现学校教书和育人的双重责任。通过对“精”的追求,强调要“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奠定中医药学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对“诚”的追求,强调要“普救含灵,志存救济”,铸造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至善”即追求卓越、追求完美、达到极致,是对学生在校学习和服务社会在各方面“度”的要求。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如果仅仅满足于按部就班地接受教材中的现有知识,不尽可能地追求卓越和完美,其结果只能是“安于小成,狃于近利”,对一些重要问题的探索和突破则往往“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实施“至善”文化,旨在鼓励学生在扎实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善于发现问题,质疑权威,培养其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

3突破与超越:中医药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策略

高等中医药院校是传承传统文化、培养中医药人才的重要基地,人文素养的培育对于中医药学生这一特殊专才尤为重要。人文素养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既包括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教育中人文素质培养,也包括其他一切有利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的教育活动。福建中医药大学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通过强化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和人文环境的熏陶,使之内化为中医药学生的人格、气质和修养,在承担救死扶伤、守护健康的职责时,能够把“精诚、至善”奉为最高守则。

3.1设计第一课堂推动教书育人

课堂教学永远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将培育学生人文素养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核心与关键。福建中医药大学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注重突出学生在人才培养过程的中心地位,将提升人文素养作为中医药专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提出“五不定、四要有”教学改革理念,“五不定”为“教无定法、教无定性、教无定量、教无定时、教无定书”,“四要有”是“有目标、有计划、有总结、有升华”。将“精诚、至善”贯穿课堂传授的整个过程,提高人文课程和选修课的比重,融传统文化教育于专业教育中,增进医学与人文的融洽性和统一性。将培育学生人文素养贯穿于课程建设的始终,注重推动课程体系改革,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分解与重组部分主干课程。培育人文素养必须依托一定的课程,但绝不是一系列不同名目课程的简单叠加,而必须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效果。根据中医药专业文化底蕴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重新规划和顶层设计,从4个方面推动人文素养培养向纵深方向发展。(1)传统哲学思想课程:开设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易经导读等。(2)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开设公共艺术、国学经典精读、中国古典文学鉴赏、太极拳、礼仪等。(3)医学特色人文课程:开设中医哲学专题理论、医学三字经、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等。(4)医学实践改革课程:首创中医诊断临床模拟训练,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突出接诊的人文关怀,提升交流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

3.2优化第二课堂推动实践育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理解,实践就是知识转化为素质的中介和桥梁。美国学者对“大学是怎么影响学生”进行研究后,得出2条重要结论:学生成长一是取决于学生个人的努力;二是取决于学生融入大学文化氛围的程度[4]。福建中医药大学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文活动,以传统节日为契机,与朱子研究会、福建汉服天下等学术研究或民间团体形成良好互动关系,不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到校开展学术交流与民俗文化活动,把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密切结合,将社会实践作为锤炼学生“精诚、至善”文化精神的原动力,反哺第一课堂。(1)形塑大医风范:开展医学生的入学宣誓仪式教育、传冠授帽仪式等礼仪文明活动,使学生一进校就感受到大医风采。(2)丰富社团活动:开展海峡两岸中医药传统文化研习营、宋慈湖畔话中医、修园讲坛等文化系列活动,促进学生将“精诚、至善”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3)开展社会实践: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让学生获得真实具体的体验,将专业素养与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培育统一起来。(4)推进创新创业:搭建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大学生创业中心、大学生创客咖啡厅,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结合中医药学专业特点,开设中医药承创堂、美容馆、推拿馆等,研发河洛系列产品。

3.3精耕校园文化推动环境育人

加拿大教授斯蒂芬•利考克认为:“对大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生活环境”。不同大学有不同的校园环境,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与环境相得益彰的文化品性,犹如普林斯顿大学前校长伍德罗•威尔逊所言“普林斯顿不像哈佛,也不希望变成哈佛那样,反之,也不希望哈佛变成普林斯顿”。校园文化是确保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引导和教育学生的重要渠道。校训是大学历经时变而不衰的精神灯塔,是学校师生精神面貌的凝练表达,凝结着学者的智慧结晶、沉淀着学生的奋斗精神。福建中医药大学确立“大医精诚止于至善”校训,发挥校园文化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不断提升人文素养。“精诚、至善”文化存在于学校的标志性建筑、校徽、校园景观、亭台楼阁乃至花草树木之间,让前辈们经常走过的小径和坐过的长椅,都会成为学生们津津乐道的精神坐标,学生的精神风貌和教师的言谈举止也都镌刻着大学文化的印记。(1)彰显浓郁文化特色:整体面貌体现“天人合一”的中医药文化精神内核,营造学生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之境,让学生在行走间感受中医药文化魅力,让校园环境在历届毕业生中深入人心。(2)构建“一步一景”校园:挖掘中医传统文化资源,以融教学、科研、科普、旅游、休闲于一体,将孙思邈、李时珍、陈修园、宋慈等名医巧妙命名于校园建筑,让楼、路、馆、所都成为“会说话的教材”,使传统文化跨越时空与学生对话,厚植学生文化自信的根基。(3)建设文化传播基地:百亩药用植物园———时珍园和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一园一馆)已成为传播中医药文化的窗口,也让培育人文素养从课本知识的学习延伸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实现传统文化的滋养时时在、处处有。

4结语

中医毕业总结范文7

[关键词]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成就;经验

1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成就

1.1实现了传统教育方式向现代教育方式的转变

以1956年高等中医学院成立为标志,现代中医药高等教育正式出现,从此中医药教育步入了国家高等教育的轨道。1993-1995年,北京中医学院、上海中医学院、广州中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5所学校更名为大学;1996年,黑龙江中医学院和山东中医学院2所学校更名为大学;2006年,湖南中医学院、天津中医学院、辽宁中医学院、浙江中医学院、长春中医学院5所学校更名为大学;2010年,福建中医学院、湖北中医学院2所学校更名为大学;2012年,广西中医学院更名为大学;2013年,安徽中医学院、江西中医学院更名为大学,同年,教育部批准河北省独立成立河北中医学院。至此,全国独立建制的中医药高等院校达到24所,其中17所更名为中医药大学。除了独立建制的中医药院校外,还在暨南大学、厦门大学、河北联合大学、扬州大学、三峡大学等综合性大学与南方医科大学、宁夏医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医药院校或农业大学中成立了中医(药)学院,开设了中医药类专业。不断发展的中医药高等教育,说明院校教育已经成为中医药高等教育的主体,院校教育所具有的开放性和科学化、法制化、多样化,促进了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规模化、标准化和教育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使中医药高等教育有效融入了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实现了传统教育方式向现代教育方式的转变,这一转变对于塑造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2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做出了积极贡献

60多年来,中医药高等教育培养的医疗、科研人才已经成为中医药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力量。据统计,到2011年,全国卫生机构、中医机构有中医执业医师267,225名,中医执业助理医师42,047名,中药师(士)100,116名。2011年,在中医药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者占研究人员总数的65.66%。这些人员绝大部分为中医药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他们在国家医疗卫生、科学研究领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除了这些在医药卫生领域工作的中医药院校毕业生之外,还有很多中医学专业毕业生从事中医药教育、对外交流等工作。此外,中医药院校培养的非医药类专业人才也在管理、经营等领域作出了贡献,还有的毕业生自主创业取得了成功。因此,中医药高等教育为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提高国民素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有力的支持了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

1.3成为社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中医药教育机构为社会提供医药咨询服务。近年来,中医药院校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方面的课题研究,相继出版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教材和普及读物,组织师生走进社区、开展“三下乡”活动,进行防病治病的宣传教育,提供免费的医药咨询服务,在流行病、慢性病防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其次,临床教学基地直接为社会提供医疗服务。临床教学基地是中医药教育的组成部分,随着一大批具有专科特色的现代化大型中医综合性临床教学基地的建成,其在承担教学工作的同时,为社会直接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再次,中医药教育机构为社会提供专业领域的信息服务。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中医药教育机构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中医药文献、期刊、会议论文、中药数据、方剂应用等信息服务,搭建了中医药成果咨询的平台。

1.4获得了多项科学研究成果

中医药科学研究对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医药院校作为科学研究的基地,近60年尤其是近10年来,在坚持中医药特色方向研究方法与手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医、中药、针灸、中西医结合领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科学研究成果。中医药科学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其一是继承传统中医药理论的精髓,推动中医药基础理论的研究。《中医大辞典》《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华本草》《中医方剂大辞典》等一批中医药工具书相继问世,为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二是研究形成新的诊疗方法和药物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医诊疗过程中的应用,如CT、MRT等技术手段提高了中医对人体微观世界和病理变化的认识,在中西医结合诊断疾病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电学、光学、纳米技术手段与中医传统的针灸、药物治疗相结合,在物理治疗、中药剂型改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三是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和专项,创造性地开展了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取得了一大批令人瞩目的科技成果。在中医文献研究领域,1992年,由天津中医药大学领衔的《素问整理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至今为止,中医药领域获得的唯一的一个文献整理、校注研究的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中医临床研究领域,“益肾化浊法治疗老年期血管性痴呆的研究”;在针灸研究领域,“针刺法治疗中风病临床及实验研究”“项针治疗真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研究”“经穴效应特异性循证评价及生物学基础研究”;在中药方剂研究领域,“辽东葱木的研究及应用”“复方丹参方的药效物质及作用机理研究”等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励。此外,在中医药信息化研究领域,2011年,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专家团队负责制作的北京中医药数字博物馆,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信息峰会大奖。世界信息峰会大奖被认为是全球互联网领域的最高奖项。该项目获此殊荣是将中医药与信息技术完美融合的成果。近10年来,中医药科学研究成果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4项。其中32项研究成果由高等中医药院校主持或参与完成,占整个获奖数量的62.80%。

1.5促进了优秀中华文化和中医药在世界上的传播与交流

伴随着人类回归自然的趋势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来华留学生数量不断增加。据2012年《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白皮书统计,中医药已经输出到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在澳大利亚、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和我国的港、澳、台地区,中医药已经被纳入正规的医学教育体系。中医药对外教育的发展,推动了中医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了政府间在中医药管理、科研、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合作,促进了中医药的对外贸易;开设孔子学院和中医孔子学院,广泛开展文化交流,有力推进了中华传统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交流,有效拓展了中医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领域与范围。

1.6民族医药教育为增进民族团结,促进民族经济文化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民族医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发展民族医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方式。从1987年民族医药教育设立藏医学、蒙医学2个本科专业开始。至2013年,民族医药专业已经拓展到了藏医学、蒙医学、维医学、壮医学、哈医学、傣医学、藏药学、蒙药学8个本科专业。民族医药教育的发展,在培养民族医药学人才,为本民族人民身心健康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增进民族团结,促进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事业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2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

2.1政府支持发展,主动服务于医药卫生事业全局

60多年来,中医药高等教育从体系的诞生到改革发展,始终都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指导,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在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中医药高等教育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法律法规。2009年4月21日,国务院又专门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党和国家的系列支持中医药的政策,保证了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中医药高等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在服从我国教育事业的全局、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关系的同时,按照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战略和指导方针,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和任务。中医药高等教育是保证中医药事业高水平、健康、永续发展的基础。中医药是我国医药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服从医药卫生事业的全局。中医药高等教育要适应中医药事业的需要,顺应形势,把握机遇,适应社会需求,努力培养合格的中医药人才,为国家医药卫生事业服务,才能在为国家作出贡献中发展自己。

2.2坚持特色发展战略,突出中医药高等教育办学优势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卫生事业的特色和优势,切实继承和发扬中医药的学术内涵、学术本质和特色优势,是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存在之本、发展之本。离开了中医药的学术特色,中医药高等教育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坚持和发扬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是由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立足于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遵循中医药学术的发展规律,建立了体现中医药学科主体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医药高等教育坚持了“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多学科交叉,协调发展,以支持、服务中医药学科(专业)发展、鼓励各院校特色发展为宗旨”的正确方向,在保证中医药学科特色的同时,努力营造中医药的学科交叉、学术创新、学术争鸣的学术氛围,调整、优化中医药学科(专业)结构,开阔学生视野和思路,拓宽中医药人才的知识面,不断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正是由于中医药院校坚持了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办学之路,才使中医药院校办学特色鲜明,具备了良好的发展根基与发展前景。

2.3坚持以院校教育为主体,积极推动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的有机结合

1956年,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建立,标志着我国中医药教育事业跨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经过60多年的发展,中医药院校教育已经成为中医药高等教育的主体,实现了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规模化、标准化和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师承教育作为院校教育的重要补充,不失为培养优秀中医药人才的有效方式。由于师承教育强调实践性,重视临床能力的培养,注重因材施教,符合中医药的传承规律,故而沿袭至今。中医师承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临床实践贯穿教学的始终,将课堂与临床合二为一,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医“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培养方式和特色。师承教育特别重视中医基础理论及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学生尽快形成中医思维模式;积极接受良师的教诲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悟性,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理论。师承教育的不足在于易受门户学派的影响,而且个体传授的教育形式难以大规模地培养人才。目前各中医药院校均开设了各种形式的中医传承班、经典人才班,并普遍实施导师制培养中医药人才,积极实施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的有机结合。实践证明,中医药院校教育互补师承教育,两者的有机结合有利于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对中医药学术的发展、学科与课程的建设等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4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努力提升办学核心竞争力

学科建设,特别是重点学科建设是高等中医药院校发展核心竞争力的标志。教育部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对高等中医药院校进行了重点学科建设,首批批准的部级重点学科6个,分别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和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之后,定期开展了部级重点学科建设。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根据中医药学科发展的实际,开展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主管部门、卫生主管部门、人事主管部门也相继开展了省级重点学科建设,各院校也建设了校级重点学科等。到目前为止,高等中医药院校有部级重点学科3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83个、省级重点学科206个。这些重点学科建设对推进高等中医药院校发展和进步产生了重要的作用。首先是对高等中医药院校综合实力的提升产生了重要作用,对高等中医药院校培养高层次人才,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提升科学研究能力,增加社会服务功能,传承创新中医药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构筑了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其次是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才,这些人才对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进中医药学术发展,促进中医药学术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再次是通过重点学科建设,构筑了中医药学科群和中医药课程体系,使古老的中医药学增添了新的活力,也为中医药学科未来的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实践证明,坚持学科建设为龙头是建设高水平中医药大学的根基。

2.5坚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确保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建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视质量为生命,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全面推进质量工程建设,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逐步实现了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在具体工作措施上,一是牢固树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贯彻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二是积极尝试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创新与改革;积极探索促进教师发展新模式,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积极推动教材建设和教学基本设施建设等,全面改善了办学条件。三是完善了体制机制建设,建立了质量保障管理机构,设置了督导组织,进行了评教、评学、评管。四是依据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项目要求,开展专项质量建设工作,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教学名师队伍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特色专业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等;中医药院校积极申报“质量工程”建设项目,通过项目驱动,有效提高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基地水平,对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6坚持以建设一流中医药大学为目标,积极追求高水平和可持续发展

自“十一五”尤其是进人“十二五”以来,各高等中医药院校积极吸收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和先进的办学模式,本着特色、开放、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坚持更新教育思想观念,转变发展模式,努力建设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和声誉的、国内一流的中医药大学。为实现这一目标,高等中医药院校一是努力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以内涵建设为宗旨,以发展为主题,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科学研究为主线,以社会服务为目的,以文化传承创新为根本,不断完善大学功能。二是在办学定位上,坚持从单一的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研究教学型和研究型大学转变发展。高等中医药院校建校伊始,大都是教学型院校,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目前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己有一批从单纯的教学型转向了教学研究型,还有一批迈向了研究教学型大学,更有部分高等中医药院校拟在几年或十几年办成研究型中医药大学。三是坚持开放办学,提高合作办学的层次和水平。积极开展与国内外高水平院校的交流,积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积极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教育合作已成为中医药院校高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事实证明,积极追求高水平和可持续发展,建设一流中医药大学的目标,不断为中医药高等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为中医药院校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

3小结

中医毕业总结范文8

1.1拓宽医学视野,更利于疾病认识

西医学与中医学分属不同医学理论体系,并且在治疗方法与医学思想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不过中、西医学所面对的对象与最终目标是相同的。在《外科护理学》的教学中,恰当引入中医护理理论,将中西医优点相结合,可有效拓宽医学学生知识面,养成中西医相结合的逻辑思维,如胆结石、肠梗阻等病症的治疗措施讲解时,可在西医学病理讲解的前提下,引用中医里不通则痛,而通则不痛的医学理论进行解释。又如肿瘤治疗措施讲解中,可强调中医的治疗措施,同时结合西医中的放化疗及手术治疗,这样能有效减轻患者放化疗中的毒副作用,积极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1.2中西医优势结合,更利于患者护理

在现代护理学中,向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整体护理是主要内容,外科护理教学中,将中医护理理论引入护理程序当中,让中医护理与西医护理更好地结合渗透,可为患者解除病痛打下坚实基础,例如,我国中医里的四诊合参,可融入现代护理的评估环节,运用健康评估方法获取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文化等资料,并运用望闻问切等方法,全面获取患者资料,便于护理人员能及时发现病患问题。在护理方法上,可把大量简便有效的中医护理方法引入到外科护理教学当中,例如,乳痈可应用大剂量的炒麦芽水进行煎服,也可运用芒硝进行局部外敷,以终止患者乳汁的分泌。又如为了促进患者外科腹部术之后,恢复肠蠕动,除鼓励患者进行早期活动外,还可用针刺患者的足三里穴位,以缓解患者的腹胀问题。

2中医护理理论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1做好中医护理理论与外科护理相结合的教学计划

在教学当中,教学计划是教学活动具体的预先安排,教师只有充分认真准备,教学才会收到预期效果,在外科护理学的各章节教学中,应仔细剖析每章节内容,尤其是基本的概念及重难点等,将中医护理理论方面的知识有机融入其中,并尽量用最准确文字进行层次归纳整理,从生理解剖至健康教育、由浅入深、从理论至实践,逐层展开,让有关的中、西医理论点充分展示,并且条理清楚。

2.2中医护理理论知识的贯穿应用

在护理工作中,护理评估是项连续系统的资料记录过程,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将西医学中的交谈法、观察法与护理检查等和中医护理中的望闻问切四诊相结合,对外科护理学中的各章节进行护理评估,让护理资料收集更为客观全面。同时,可用中医学里的护理知识对外科护理进行内容补充,尤其是中医里的辨证护理及整体护理观念,可与现代护理观念相融合,便于护理诊断的确定。在护理计划当中,可把中医护理基本原则有效融入到护理计划中,其实中医西医的护理诊断排序原则大致相同,都是根据首中次优来设置先后顺序,把中医的急护其标,缓护其本,标本兼治等原则有效融入外科护理讲解中,对于患者现存生理心理及社会问题进行启发,采用中西医中的有效护理措施,并运用中医护理方法对护理措施进行充实。同时,依据外科疾病特征,将中医特色和现代护理理论的优势进行结合,如饮食调护中,可突出辨证膳食护理,尽量做到药食相辅,病食相宜,以提升疗效。

2.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贯穿中医护理理论

在《外科护理学》的护理教学中,其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及学生共同完成的,教师对学生的护理认识起引导作用,教师可将中医里的整体观念与人本思想贯穿到外科护理工作中,将传统中医护理理念与外科护理理论进行结合,以培养学生在护理工作中的分析解决能力。同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思维方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可运用情景模拟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及角色扮演等教学法,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护理知识,教学中,也可原文引用,激发学生对中医理论学习的兴趣,如说明饮食护理方面的重要性时,可引用中医著作《素问•热论》中的原句进行说明。又如讲解脑卒中的护理知识时,可运用典型病例的讨论法,向学生提供具体的病理,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对病例中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在讨论当中,能使学生的总结、分析归纳及语言表达等能力达到综合运用,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2.4在实践教学中融入中医护理理论

外科护理学的见习与课堂教授大致是同步开展的,我校的见习医院师资力量是较为雄厚的,也是经国家相关教育部门进行过教学评估的,其临床实践也更为规范,在各科室当中,均有教学秘书、专职教师来带教,学校教师依据见习疾病特征与护理原则,对教学内容、目标与方法进行合理设计,尤其是在实践过程中,要合理贯穿中医护理方面的理论,如乳痈疾病,学生对病患实施评估、健康教育及查体的时候,教师要给予指导,尤其是中医里的四诊八纲理论,教师要适当给予启发,利用不同方法进行不同病情的辨证护理,把课堂理论知识应用至临床实践当中,以强化学生的护理知识,锻炼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给毕业生奠定良好基础。在学生毕业实习时,也强化中医护理方面的知识,为外科护理教学提供中医护理时间方面的可能,当学生在西医医院进行实习时,可侧重外科疾病手术前的准备与手术后的护理工作,并参与重症、急病患者的监测工作,积极参与腹腔引流管及胸腔闭引流管等管道护理工作。当在中医医院进行实践时,要突出中医方面的护理特点,如对于晚期的肿瘤患者,可用水针治疗法,这比镇痛剂注射效果好;对于肩周炎患者,可采取中药熏蒸的治疗法,让中医护理法在临床上充分发挥优势,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实践结束的时候,让学生用中医理论思维书写份外科护理病历,以巩固学生的护理知识。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