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德育论文范例

职校德育论文

职校德育论文范文1

中国人民历来崇尚气节,注重情操。两千多年前,孔子就经常以“文,行,忠,信”教育学生。在《左传》中有“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临患不忘国,忠也”的句子。就是这个“忠”字情结,使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爱国志士、民族英雄。其中时间最早、影响最深远的当属战国时代的屈原。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他忧国忧民、矢志献身祖国。他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永远激励着中华民族不断地探索前进。陆游68岁在家乡躺着的时候,还在想着为国家保卫边疆。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近代虎门销烟、严惩列强的林则徐,勇歼敌舰、为国捐躯的邓世昌,呼唤着“少年强则国强”的梁启超,发出“振兴中华”第一声呐喊的孙中山。当代“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这些英雄志士无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后人,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后人,我们有着五千多年的光辉历史,我们是一个强大的令人骄傲的民族,在任何困难险阻前,我们绝不低头,我们也会用自己的行动捍卫它的尊严。同学了解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了解了许许多多革命烈士为了保卫家园而献身,他们深深感动了,在我播放视频,讲述一个个动人故事的时候,很多同学们都潸然泪下,他们在心底播下了爱国的种子。可见,把传统文化渗透到职校的德育工作中去,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是何其重要。

二、从学习传统文化中提升学生的行为素养。

早在两千多年前,曾子就提出“吾日三省吾身”,古人一直崇尚“修”、“仁爱”、“礼仪”、“信”、“义”、“廉耻”、“自省”、“慎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内容,如果老师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让同学们了解其中的含义和内核,他们就自然而然地有了自己的基本生活准则,也能对他们遵守学校的日常规定和社会规范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可谓事倍功半。经过一段时间的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学习,我发现我班有很多同学都能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学会反思,提高了自己的行为素养。大部分学生都能文明用语,相互谦让,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尊敬师长,主动问好,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等。

三、从传统中学习孝敬父母、尊敬师长。

“孝”是中国社会基础性的道德价值观。《孝经》中,子曰:“夫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本也”,“夫孝,德之本也”,“孝慈,则忠”。古人所讲的“百善孝为先”、“仁爱孝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特色的思想精华。对于尊敬师长,“曾子避席”、“程门立雪”是一些非常著名的故事。如果学生对养育自己的父母和教育自己的师长都不尊敬,又怎么能爱他人、爱社会、爱人民、爱祖国呢?因此,我们必须以此来教育学生,在家庭要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在学校要尊敬师长,尊重每一位教师;在社会,要敬老爱幼,助人为乐。落实在日常生活中,我要求他们凡事和父母商量,多理解他们,多听取他们的意见。生活节俭,珍惜父母所给予的,在家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四、讲一些古人们刻苦学习的事例,来激励他们努力学习。

如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自幼苦练书法成为“书圣”的故事,还有“凿壁借光”的匡衡、“负薪挂角”的朱买臣和李密、“悬梁刺股”的孙敬、“卧薪尝胆”的勾践、“闻鸡起舞”的祖逖、“程门立雪”的杨时等故事,表现了古人有一股为实现理想而甘愿吃苦的决心和恒心,这无疑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华。通过这些传统文化中一个个鲜活的成才的小故事讲解,让同学们明白了成功是要付出努力和艰辛的。在古时候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古人们都能克服一个个生活的困难最后取得成功,对于现在衣食无忧的同学们,寄予着父母们的期望,在老师们的关心下成长,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一点困难有什么理由退缩呢?我所执教的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很多同学都认为努力学习和他们没有多大关系。于是我经常在德育课上通过讲传统让他们明白,学习优秀并且技能领先是职业学校学生的责任,只有这样,同学们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虽然同学们现在选择了职业学校,但是要知道无论将来在哪个岗位上,成功永远属于努力拼搏、永不言弃的人。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同学们的学习态度逐渐端正,有些同学还被评为校园之星,成为其他同学学习的榜样。

五、结语

职校德育论文范文2

1.传统观念的影响依然存在。传统观念认为:德育课即所谓的政治课,就是讲大道理,搞什么假、大、空的那一套,上课就是让学生学理论、学概念,下来就是背条条,考试就是考条条。在实际的运用中起不到任何的作用。再加上除德育教师之外不少的老师不知道或不了解中职德育新课改的情况,以及在平日的德育管理工作中德育教师没有起到相应的思想教育和管理责任等因素的存在,导致学校不太重视德育课。在笔者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也听闻不少的班主任抱怨:德育课教师可有可无,他们的教学工作基本上帮不了班主任的忙,班级的管理和学生的思想德育工作还得靠班主任。因而,出现德育教师不管班级,不管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班主任不配合德育教师的情况也是情有可原。同时,还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我们都会认为:德育课教学归德育课教学,学校的日常德育工作归学校的日常德育工作。德育课教学是德育老师的事,只管完成教学任务,只管上完课,只管学生考试合格就可以了,至于学生在德育课教学中是否真正养成了相关的良好素质,形成了相关的良好意识和良好习惯等与德育教学无关。学校的日常德育管理是班主任、德育处等部门的事,与德育教师无关。这便严重影响了德育课主渠道作用的发挥。

2.德育教师自身的因素。现实的教育教学中,从事德育课教学的教师不少人确实存在没有把德育课上好的情况。表现在德育教师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掌握的信息量有限,对职业中专学生存在片面的认识,长期的德育课教学工作产生了所谓的职业倦怠,因而出现了过多的理论说教、单一的教学方式、单一的考核方式等弊端,导致德育课教学质量的下降。加上一些德育课教师本身的责任心欠缺,只管自己的教学工作不管学校的德育工作、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等。再者经笔者对不少中职学校的调查,发现德育教师的“老龄化”(指教龄在15~20年之间者)现象严重,教学方法技巧老旧,思想观念不够开放。刚毕业的老师大多社会经验、教学经验比较欠缺。甚至还有不少是行政领导兼德育课教师,他们经验丰富优势较多,但有的人专业并不对口,加上工作繁忙就耽搁德育课的教学工作。另外,德育教师“充电”不足。专业教师每年都会有区、市、省甚至是部级的不同级别培训,而德育教师除了少量的校、区、市的教研培训外再无其他。由于对德育教师的培训培养不够,加上自身“凭老本”吃饭的陈旧观念,使得他们的知识量有限、视野狭窄、教学方法手段老旧,直接影响了德育课主渠道作用的发挥。因此,德育教师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

3.德育教师中不少的人远离学校的德育工作队伍。常言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德育课教师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不少人只管担任传统的教学任务,只要自己不在德育管理队伍就与学校的德育工作无关。现实中,德育课教师不少人远离学校的德育工作队伍的现象确实存在。表现在他们多数没有担当班主任,没有在学校的德育管理部门担任工作,没有进入学校的德育管理活动中去,据了解,不少学校在每年一度的德育工作联席会议中竟然没有德育课教师参加,也就自然而然的造成了德育课教学与学校的德育工作脱节。

二、发挥主渠道作用的几个思考

1.充分明确德育课教师的职责定位及素质要求。德育课教师除应具备国家法定的教师资格外,还应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较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和从事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能力。这是国家对从事中职德育课教学教师提出的职责定位和素质要求,我们从事德育课教学的教师要非常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是“塑造灵魂”的主要力量和专门力量,认清自己的职责定位,自觉的按照国家的要求严格的要求自己,不断地完善和增强自己的实力,并按照国家的要求努力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以符合德育教师的职责要求,圆满的完成自己的“教书育人”工作。忠实履行德育教师的起码职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是一位称职的中职德育课教师,发挥德育教师应有的作用。

2.切实从思想上重视德育课在学校德育管理中的地位。思想上的重视十分重要,这里包括两方面:作为德育教师,我们首先要看得起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认识到改变人的思想和灵魂是最重要的事,我们的工作是伟大和崇高的,是了不起的。所以德育教师必须自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深入钻研社会科学知识,广泛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知识技能,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当中,从而增强自己教育教学的能力。作为学校也应该真正认识到德育课的重要性、认识到德育教师的重要性,切实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重视德育课、重视德育教师。

3.切实加强德育教师培训,提高德育教师的素质。前面提到在职业中专中大多数专业教师每年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同级别的专业提升培训,班主任也能得到相应的骨干班主任培训,而德育教师得到的培训几乎为零。这样不利于德育课教师的成长和专业能力的提升,也不利于德育课教学的有效开展,从而影响了主渠道作用的发挥。因此从学校的角度或相关部门的角度来讲,都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德育教师的培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发挥他们的作用。

4.尽可能让德育教师进入学校的德育队伍或参与学校的德育管理活动。让德育教师尽可能的担任班主任、年级长,进入德育处、保卫处、团委等德育管理队伍中。使他们在诸如学校班级开展的日常班会、常规教育、法制、、安全、青春期、爱国主义、文明上网、慎重交友、就业创业指导以及文化体育活动、社团活动、重大节日活动、劳动实践活动、公益活动、环保活动、学生实习实践等各种综合性、常规性的活动,各种日常性或专题性教育活动中发挥优势和作用。在以上提到的这些教育活动中,德育教师可以有效地将德育课程中的思想理念传授给学生,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

5.对学生德育成绩的考核要尽可能全面、客观、公正。在德育课程大纲的评价与考核要求中都提到了:客观、公正、全面。笔者在拙作《增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实效性刍议》中也曾提到我校在评价考核学生学科成绩的做法:“学期末的总评成绩包括学生平时学习综合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大部分。其中平时学习综合成绩包含七个评价内容: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单元测试、期中考试、校技能培训或竞赛、市省国家技能竞赛,每月做一次月评成绩。在期末的总评成绩中平时学习综合成绩占40%,期末考试占60%。这一做法既客观又合理,避免了单纯按纸笔测验来评价学生的片面做法。”评价办法为:学生自评、小组互评、考评组评。

三、总结

职校德育论文范文3

一、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德育教育方法单一

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多是通过课堂灌输的教育方法来进行的,方法单一,手段落后。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指出:“灌输既不是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方式难以把德育内容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处,违背了德育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教育的基本规律。对于德育的工作方法,著名学者潘懋元曾有论述:“德育方法上的问题主要是形式化、简单化而不甚讲求实效。”这一深刻论述全面总结了高校德育工作方法存在的严重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2.德育工作体系不尽完善

目前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体系尚不健全,这主要表现在:学校管理层的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激励、保障和评价等各项机制没有系统地形成;德育工作的规章制度不完备;德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另外,学校的教育力量难以和社会、家庭等因素形成合力,不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

二、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对策思考

1.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工作理念

“德育是人对人的活动,是使人成人的事业。”以人为本是使人成人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始终要把学生作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时期的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者更要顺应时展的要求,彻底清除头脑中不合乎当前形势的陈旧德育理念,树立德育工作新观念,打破陈规,只有在科学的德育理念的指导下,学校的德育工作才能有效的开展,并取得理想的结果。

2.丰富德育工作内容

(1)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最基本的方式之一,关系到学生的科学观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立,这就需要联系社会发展的实际,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思想特征及各学习阶段的特点安排德育教育内容,形成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核心的、相对稳定的德育内容体系。(2)重视职业道德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院校承载着直接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的任务,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外,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也为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同时,适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为日后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3.改进和加强德育课程教学方法

(1)改变传统德育教学方法。高职院校德育教学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2)加强德育实践活动。德育实践是个体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也是将德育从理论付诸于实际的主要途径。高职院校要针对学生的特点精心安排和设计德育实践活动,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依照德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探索,使学生通过实践来认识养成巩固的良好的道德意识与行为习惯。

4.构建完善的德育工作体系

首先,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各部门统一思想,团结协作,这就要求学校党委要高度重视这一工作,切实把德育摆在工作的首要位置,同时要求相关部门主动参与、密切配合,真正做到齐抓共管。其次,建立和健全德育工作管理机制。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进一步推进德育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只有真正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系统教育理念,才能真正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再有,重视家庭和社会对德育工作的作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高职院校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进行,又要发动社会参与,调动家庭中的积极因素,使学校、社会和家庭形成有效的三方合力。

三、总结

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德育工作,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对于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作者:施文博 李国芹 单位: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

一、健全人格是高职院校时代所需

社会中的很多人以及对学生影响最多的家长片面地追求物质发展的环境,很多人都忽视了自身精神和思想的发展需求,更多的是强调作为每一个个体要想更好的发展,必须依赖社会的存在现实,而忽视了每一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的自我存在性。在新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他们的人格教育以及生命关怀始终在一个较为动荡和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不断地碰撞和摇曳,让学生的个人发展陷入比较明显的个人发展目标举棋不定与社会发展目标突变的怪圈之中,让很多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呈现出比较明显的自私、狭隘、迷茫等人格发展的缺陷。因此,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德育教育或者是心理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认清学生的现实状况,看到每一个学生的较为强烈的自我意识,但又缺乏较强的自我约束监督和控制能力。他们虽然有着非常鲜明的个性,但是又不能够很好地与他人与社会进行有机的有效的协调与沟通。每一个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渴望自己能够成功成才,但是很多学生却缺乏与之相应的艰苦奋斗的精神。不少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在社会各个方面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但是却缺乏与之相应的能力和经验。

二、德育教育健全人格是成功发展的关键因素

很多的学生把成功与才华和机遇联系起来,其实除了这些,人格是学生成功快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对学生进行人格的塑造和整合,及时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也是让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进行较好的优化自身素质不断促进自己道德境界提升、综合能力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成功的关键。但是当前的高职德育却普遍存在着对学生人格教育的重视不够的现象。不少学校把子女的智力教育替代人格教育,使得很多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人格缺陷。过分强调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使得很多的人格教育渐渐变成了形式主义,让学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功利化倾向。因此,作为德育工作者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尤其是要把学生的人格教育和德育工作有机结合,构建完善的德育体制,确保德育工作细致到位;防止出现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观教育,杜绝出现机械化的德育教育过程;坚持学生德育教育的多元化评价,实施具体化的德育教材内容。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格,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能够找到准确的自我定位,让学生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注重对学生的全面德育教育,增强学生的反思能力,培养学生的感恩意和分享意识,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塑造学生完美健全的人格,提高高职德育教育工作的具体性、时效性。

三、健全人格的培养也是高职德育教育应有的题中之义

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认为“德育是健全人格之中坚”。20世纪后期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现代人文主义思潮在我国社会当中逐渐出现,开始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开始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更加注重人际关系和人际沟通的重新建构,更加注重人的独特性以及不同人的多元性。人们在发展经济追求社会进步的同时开始不停地思考“自我”,开始强调“自我实现”,长期被忽视的“人的意识”开始觉醒,生命个体发展的需要开始更加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让每一个生命个体能够在社会存在中更好地展现自我,并且能够全面发展,就成了德育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逐渐由传统的单一的社会发展功能向个人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相结合的形式转型。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高中学校的德育教育也要进行相应的变化,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教育,更为重要的是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从法律、人文、心理等方面更多地学生进行”大德育“教育。这就给高职德育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发展空间,在教育过程中更加关注人,发展人,成为高职德育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成为德育教育的重点。

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未来职业需求,帮助学生能够重新认识自我,正确认识自我,形成良好的个人心理品质,并且养成坚强的意志。同时,让学生具备刚毅的性格,以便于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人才。通过德育教育加强学生的人格塑造,加强学生高尚人格的培养,提高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能力,能够让学生在工作中更好地展现自己的品格,发扬自己的独立个性。具备一个现代化社会建设所需要的职业人才所应有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基于这样一个认识,高等职业院校德育教育更加注重人的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个人的生存、生命和价值,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这是当前高职德育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也成为高职德育教育中应有的题中之义。

四、总结

职校德育论文范文4

1健全工作机构,构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体系

从健全德育机构、形成德育网络、创新德育机制体制等方面,构建“校企共育”、“五位一体“(家庭、社会、学校、企业、社区)、“四维融通”(教育、管理、文化、心理)的德育工作模式及企业参与管理的评价模式。如我院与湘电集团共同组建以院领导为组长,主管学生工作的院领导与湘电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为副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学院德育工作开展;领导小组下采取一对一、多对多相结合的形式,由学院党委、学生工作处、团委、公共课部与湘电集团党委、团委、人力资源部、企业宣传部、企业文化部配合,共同完成德育具体工作。制定和完善各项德育规章制度及激励考评机制,形成高效、团结的德育服务体系。校企双方协商制定实习实训学生的德育计划,明确德育目标;制定德育实施方案和德育工作管理条例,确定顶岗实习中德育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教育管理人员的德育工作要求及德育教育的方法、内容和评价,使学生实习中的德育管理工作职责分明、范围清晰、奖惩严明,使生德育工作达到严而有序、疏而不漏、情理交融。

2利用企业平台,建立“双师型”德育队伍

建立由主管领导、学生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教师、专业教师、企业外聘教师组成的“双师型”学生德育教育队伍。培养拥有丰富的企业工作经历与高超的教学水平,既熟悉企业文化,又熟悉高职校园文化的德育教师队伍;将教师去到企业对应车间进行培养。如我院辅导员老师去到湘电部门进行学习,风电专业教师培养到湘电风能、电机事业部风电车间、微特电机20KW风机组生产车间、湘潭世通电气有限公司等合作进行实践锻炼,参与项目开发和课题研究等,提高专业实践能力。机电一体化的老师去到湘电集团海诺电梯制造车间等。深入企业内部感受企业浓厚文化氛围,增强自己的业务知识,同时也增进与企业职工的了解。开展企业文化培训班,将企业的文化精神生动的形式植入教师的脑子。我院每年新进来的教师都需参加企业文化教育培训,要求能够诵读、背诵公司宗旨、公司精神、熟悉集团的发展历史,熟悉其核心产品,并且会唱湘电之歌。定期与湘电集团团委开展各项活动积极交流学习活动经验及时进行总结,如通过开展素质拓展活动,与学生一起开展的趣味运动会等等,并将活动开展情况在全院及企业内部进行广泛宣传。搭建企业导师队伍。邀请企业优秀职工代表作为学生班级荣誉班主任,参与学生的日程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等,参与学生教育的全过程。组建企业文化企业导师团,开展以董事长为首的领导班子宣讲企业历史及企业办学历史,以总工程师为首的工程师团队宣传技术改革及创新,企业优秀职工代表团宣传敬业精神、诚信精神及质量意识等,以人力资源专家宣传企业招聘及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等。定期以讲座或者客座教授的方式对全体学生进行企业文化教育。

3开展文化建设,营造浓厚企业文化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企业文化中拥有丰富的德育资源,因此,校企之间实现“全程、全员、全方位”的立体式文化融合,是校企合作背景下发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有效途径。如我院将湘电集团的企业标志、核心理念、应用理念、行为识别等文化与理念融入学院整体形象设计方案,用湘电集团对口企业名称命名班级,如“湘电电机班”、“湘电莱特班”、“湘电重装班”等,使湘电集团企业文化与学院校园文化水乳交融,建立学院形象识别系统。做好校园内部“力道”文化墙、湘电集团杰出校友墙、湘电集团优秀实习教师及实习学生照片墙及专业文化长廊等建设。建设融合校企文化的雕塑群,引入6S等现代企业管理文化的实习实训室;建设学院校史室,组织力量,挖掘整理校企合作办学校史资料,研究和编写校史资料展现学校在湘电集团帮助与支持下的各个时期的办学过程。以湘电集团优秀代表性产品及企业文化命名校内主要建筑及主要道路的名称,并统一悬挂中英文对照名称及内涵解说。利用报栏、展板、标语、名言警句、励志牌等宣传手段,营造浓郁的校园企业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企业精神、竞争意识、责任意识、行业准则等,如借鉴湘电集团推行8S管理的成功经验,开展9S(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服务、满意)运动,使全院师生的卫生意识、安全意识、节约意识、服务意识和持续改善意识得到有效培养,精神文明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将其渗透到校风和学风建设,形成校园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4增加企业文化课程,校企共同参与德育课程体系开发

增加企业文化课程,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进行改革。我院增加《湘电集团“力道文化”》课程、以湘电集团优秀职工事迹、湘电集团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调研报告等为主要题材编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案例集”,将湘电集团的发展史融入“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扩大课堂范围,对心理健康与教育课程进行改革。设立企业职工心理咨询中心,接待企业内部职工,对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疏导及沟通,提高为企业服务的能力。引入职业导师指导,对就业指导课程进行改革。就业与创业指导课在遵循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规律的前提下,通过招聘模拟演练,模拟工作情景、模拟创业、“案例教学法”,帮助学生掌握实际求职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组织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由专业老师、就业指导老师、企业的优秀老员工组成职业导师队伍,帮助新员工快速成长。

5利用入学教育与顶岗实习,培养学生接受并主动学习企业文化

入学教育——“湘电力道文化”启蒙教育。充分利用企业文化的优秀资源,在学生中开展广泛而深入的校企文化融化行动,让学生们充分学习各项企业文化,成为一个具有市场营销观、科技创新观、质量管理观、生产管理观、成本管理观、安全管理观、现场管理观等观念的新时代学生。我院在新生入学教育期间安排湘电企业文化教育,参观湘电集团厂区及展览馆,观看湘电发展历史记录片等。顶岗实习——“湘电力道文化”渗透教育。荀子说:学莫便乎近其人。在学生实习之前邀请企业优秀毕业生作创业教育报告,增加榜样的感染力。给学生布置实习任务,要求学生主动带着德育课的内容到“工”的过程中去体验。如在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程中,让学生带着“爱岗敬业与工作成绩”、“职业兴趣与社会需求”等10个问题到企业体验并互相交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社会,走向企业,从实践中领悟和体验,使德育课在“工”中延伸。实习过程中排忧解难,督促指导。

6开展学校、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学生德育实践活动

校企对接,共同育人。通过校企合作,积极宣传优秀企业的文化理念,以众多成功企业的经营案例、企业文化选粹为素材,大量充实和应用于教学活动和学生第二课堂中。经常邀请一些企业老总、人事部经理等走进校园,有针对性地介绍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企业价值理念、品牌文化、行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预测等情况,引导学生了解自己、了解职业、了解社会。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节、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职业礼仪培训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和正确的职业观,锻造学生优良的职业质量。通过校企联合开展文体活动、技能竞赛、职业资格鉴定、科技讲座等,共同丰富学校和企业文化。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环境中形成既各具特色,又能共荣共生的文化氛围,形成德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进步。

7总结

社会参与,全员育人。开展社团及社会实践服务,拓宽社会实践管道,加强青年大学生文化建设,联合企业大力开展社团及社会实践活动,我院通过举办“社团文化艺术节”、“科技进社区服务千万家”等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活动,让同学们走出校门,与社会接触,了解社会;在学院周边社区及湘潭市建立社会实践点,并重点联系常德津市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创品牌,创效益。充分利用学院地理优势,以韶山故居、刘少奇故居、故居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挂牌并定期组织学生或学生干部到基地进行实地观摩、开展活动及实施教学;广泛开展志愿者服务,培养学生“为人们服务”意识。真正发挥社会育人功能,真正实现全员参与,全员育人。

作者:钟冲 单位: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部

第二篇: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探索与实施

一、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困境

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困境,突出表现在全员德育的高期待与学生对德育的低认可度以及德育低效度形成强烈反差;德育工作者的德育热情与大学生道德冷漠形成强烈反差。前者的强烈反差在于教育者一厢情愿的品德教育对受教育者感同身受的忽视。由于受传统德育和主客二分机械论的影响,学校的师生关系一直被诠释为“主体一客体”关系,即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在这种德育模式指导下,占主体地位的是教师主导的德育要求和各种既定的道德规范和要求,学生只能处于接受者和被塑造的客体地位,无形之中成了盛装知识的器皿,德育似乎成了一种“物化”教育,在这种“物化”德育之下,学生虽记忆和积累了许多规范性德育知识,但体验不到德育对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涯的丰富性和鲜活性,德育工作因此表现为具有十分明显的约束性和限制性。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如果不改进方法,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将会陷入非常尴尬的局面。

二、走出德育困境的方略

(一)重新解读“能力本位”,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如今,高职教育正处于嬗变和转型的过程中。如何步入教育的中心舞台,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不仅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而且逐步渗透到高职院校的办学实践中。社会不仅需要传统意义上的学术型、工程型人才,同样需要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因此,将“技术应用性人才”作为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定位,并倡导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培养模式,不仅是一种理性思维使然,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对现代经济生活的一种对接与呼应,无疑是一种进步。然而,人们在界定“能力本位”这一理念时,却把能力简单地理解为“职业能力”,这无疑走入了认识误区。它无异于将高等职业教育这一本来充满理性思维而又富有人文关怀的教育行为蜕变为一种职业工具,其结果很可能将自身引入歧途。在教育实践中,能力可以分解为品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审美素质和生理心理素质五个方面。在这五种素质中,能力素质虽是核心,但并不能替代或包含其他四种素质,更不能把能力素质理解为“能力”的全部,而忽视对学生作为个体人的塑造,否则将会使学生在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上误入歧途。只有从“有生命的个人”出发来关注学生个体,才是当前高职教育德育工作真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能力本位的重新审视与把握,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仅是高等职业教育在文化转型与变革中的一种觉醒,更是在目标追求和价值取向上的觉醒与回归,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赖以生存发展的魅力所在。

(二)唤醒学生的主体人格

现代教育培养的人应该是有主体性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然而,在当前的教育实践过程中过分偏重实用性和教育工作者“师道尊严”传统观念的束缚,使得现行的高职教育步入了扭曲人性、压抑个性的歧途。这种教育模式铸造的是或循规蹈矩缺乏灵性与创意的物化的工具人,或内心孤独冷漠、漠视道德规范的问题学生。既谈不上自由全面地发展,也谈不上健康幸福地生活,更谈不上丰富的个性。基于此,在实际工作中,德育工作者要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德育目标,变“管”为“导”。

主体性表现为自由和解放,但它又不能脱离客观实际。因此,首先要确保班级管理规章制度是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制定的。要把班级管理规章制度和评优办法交给学生,变过去的被动接受为主动讨论。对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要及时改进,对不甚合理的意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解释说明。这种做法既使得学校的各类规章制度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在实施过程中又能得到作为主体的学生的认同。这一过程同时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

2.建立学生自我管理体系,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全过程。

建立学生自我管理体系需要学生参与班委的成立和监督。班委这个核心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它在学生中间有没有权威。提高班委权威的根本方法是让学生参与选择班委的全过程。由全班集体讨论竞选班委的条件,集体讨论班委名额,公开投票,民主选举。最后由班委对全班同学做出承诺。

3.开展各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自我教育。

将学校教育系统与整个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把学生从学校引向广阔的社会,通过课外、校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和思维,从而加速学生主体性的成熟,缩短对社会生活的适应期。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由学生自主组织各种活动,如青年志愿者、学雷锋等活动载体,既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引导学生领略生命的意义

1.以感恩教育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学生能在校园接受教育,背后承载了父母的血汗和爱。因此,感恩教育正是适合我校学生德育工作的最好切入点。学生入校以来,我班先后举办了“感恩父母优秀书信评展”、“记住父母长辈的生日”等一系列感恩教育活动,教育学生尊重父母,感恩亲人,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感恩培养自己的老师、关心和帮助过自己的同学,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调动学生内心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以信心教育激发学生的潜力。

高职院校学生因为底子差,对自身和未来自信心不足,有的学生甚至自暴自弃,放弃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了充分挖掘学生内蕴的巨大潜力,强化学生的信心教育,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注入活力,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情化管理,给学生创造一个心理安全的环境。教育者要放下架子,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把学生放在心上,关心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只有在这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能真正地肯定自己,相信自己,开掘自己的潜力。

三、对“以人为本”德育工作的深刻认识

(一)摈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人格特征

“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要求在教育实践中要贯穿合作教育的基本思想,创设和谐、平等、自由的教育情境,表现在师生关系上是对权力和服从的摒弃,教育目标上注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学生作为现实社会的个体存在,是有见解、有情感、有渴望、有能动精神的人。因此,我们要一改“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超越“传道、授业、解惑”的局限,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人格特征,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虑和异想天开的探寻。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成长,在独立探索中起飞,在自然发展中成熟。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要研究学生心理,尊重学生人格,挖掘学生潜能,鼓励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空间,从而在变化万千的社会生活中获得广阔的生存空间。

(二)创设全面发展的人文环境

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学校的教育环境、管理环境和人文环境,而人文环境在学生人格健全、个性发展中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学校人文环境又与学校目标导向、价值取向、教师素质、办学氛围以及课程体系和校园环境息息相关,我们必须从学生全面成才、全面发展的高度去关注和重视高职院校的人文环境,倡导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把人与人相互包容、尊重、合作、团结、互助的群体精神,自尊、自立、自重、自强的独立精神,公平、公正、守约、诚信的道德精神,注入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洋溢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气息中,在能力提升和人性开掘的和谐统一中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作者:高庆雷 单位: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高职院校德育生态诊断分析与对策研究

一、高职院校德育生态诊断

1.调查设计。

为系统分析长株潭高职院校德育生态现状,本文设计和制作了“高职院校德育生态调查问卷”(分为教师版和学生版)分别对长株潭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调查。德育生态作为一个理论体系,对其科学理解至少存在3个层面:一是解析德育结构生态所需要的调控方式,涉及到从现实迈向德育生态的管理手段和治理工具;二是探索德育功能生态所隐含的运行机制,涉及到德育与教育的其他内容之间的内在依存关系和德育与生活生态的关联性;三是确认德育生态所追求的理想状态,涉及到德育生态系统功能的核心表现。因此,基于上述的理论,本文从德育结构生态的调控、德育功能生态的运行、德育生态系统功能的表现等层面设置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德育内容的表现、德育教育中学生的价值观、德育规则的制订、德育制度的内容合理性、德育秩序的判断、德育教育中师生的活动状态、德育教育中学生间的关系状态、德育教育与组织文化、社会文化的适应性等9大方面。调查对象是来自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湘潭职业技术学院等长株潭三所高职院校的全体教师(不包括中层领导)和学生(一年级和二年级)。教师的问卷发放300份,回收255份,回收率85%,其中有效问卷249份,有效率为97.6%;中学生的问卷发放600份,回收582份,回收率97%,其中有效问卷575份,有效率为98.8%。

2.结果分析。

2.1德育结构生态的调控。

德育是以多种形式进行的教育活动,学校的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要途径,同时学校的管理和服务也是进行德育的重要形式。在高职院校德育的整体推进过程中,教学——德育生态和管理——德育生态是高职院校德育结构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2.1.1教学——德育生态。

教学——德育生态是推进德育进程、提高德育效果的合理理念和正确方法,以德育内容表现和价值观形成为其核心表征。高职院校选择德育教学的主体内容调查表明,69.7%的师生认为选择了中国传统德育内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0.2%的师生觉得选择了多元化的德育内容,认为选择了现代西方德育内容的师生仅有5.4%,觉得德育内容混乱的师生仅占4.7%。这充分证明了长株潭高职院校德育存在着思想统一与价值多元的矛盾、德育政治化与德育生活化的矛盾以及传统德育与现代德育的矛盾。

2.1.2管理——德育生态。

学校作为系统实施道德教育行为的专门机构,其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管理——德育生态的效应考察可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德育规则的制定,二是德育制度的建设。德育规则制定的调查表明,认为德育规则是由教育主管部门制订和由高职院校领导制订的师生为65.5%,认为是由教师制订的师生只有9.6%,认为是由学生制订的师生更少,只有1.4%,认为是由各方共同参与制订的师生达到23.5%。

2.2德育功能生态的运行。

在德育的生态体系中,德育与教育的其他内容在功能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有机的生态体系。同时,德育与生活密不可分,离开生活,便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德育,所以德育生态必然包含着德育与生活的生态关联。德育功能生态的运行维持涉及到德育与教育的其他内容之间的依存性和德育与生活生态的关联性,即涵盖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生态和德育——生活生态两个方面的表现。

2.2.1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生态。

调查表明,超过70%的教师和近75%的学生都认为在当今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德育并没有置于首位。从总体上看,73.6%的师生都认为在当今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德育并没有被置于首位;32.2%的师生觉得德育具有与智育同等重要的地位;27.4%的师生支持德育与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保持同等重要的地位。这说明长株潭高职院校德育仍面临“德育无位”的困境,也说明育人“以德为先’’原则并未落到实处。

2.2.2德育——生活生态。

德育——生活生态集中反映的是德育主体间的内在依存关系:一是师生关系,二是学生间关系。师生的活动状态调查表明,49.4%的师生认为德育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认为师生平等互动的师生只有35.4%,12.3%的师生认为学生是在教师帮助下探究,认为是学生独立发现的师生仅仅2.8%。这表明长株潭高职院校德育主体关系存在不和谐。

2.3德育生态系统功能的表现。

德育生态系统的核心功能是适应,表现为对社会道德生态系统的适应,也是对整个社会生态系统的适应,而对社会道德生态系统和整个社会生态系统的适应,可归结为一种文化适应。而这种文化适应性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即德育生态的学校文化适应性和德育生态的社会文化适应性。德育生态的学校文化适应性调查表明,40.6%的师生认为德育与学校组织文化很适应和比较适应,未达到半数。这个调查结果表明长株潭高职院校德育生态系统对学校组织文化的适应性未充分发挥出来。由德育生态的社会文化适应性调查可知,51.4%的师生认为德育对我国社会文化很适应和比较适应,未达到50%。这个调查结果表明长株潭高职院校德育对我国社会文化的适应性尚未充分发挥出来。总体来看,长株潭高职院校现有德育体系存在一定程度的生态偏失,表现在德育结构生态的调控方式偏失、德育功能生态的运行机制偏失、德育生态系统功能的内蕴表现偏失。这也充分说明长株潭高职院校道德建设、教育实践必须赋予德育以生态性。

二、高职院校德育生态偏失的原因分析

1.德育结构生态的调控方式尚需完善。

德育结构生态的调控欠佳在于教学——德育生态和管理——德育生态的不合理表现。一方面,我国高职院校德育的价值取向多偏重社会需求,对人的个体发展重视度不高,这种取向表现为从属国家利益的教育政策观占据主导地位,在本质观上,显示出政治性重于技术性;内容上,是大德育的概念,即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但是,不同学生的价值观的内容和结构均是存在差异的,对此缺乏认识而强行要求学生完全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会导致学生价值观的不健康。再者,高职院校德育制度建设的低民主化程度,表明其更强调德育对国家政治秩序和社会稳定的价值,而没有直面学生的道德面貌和道德生活,这都无益于学生健康的道德成长。

2.德育功能生态的合理性有待提升。

德育功能生态的运行不畅在于德育秩序确立和德育主体关系的不合理。一方面,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普遍,导致学生知识结构的残缺、文化视野的狭隘、道德素质的贫乏,也缺乏创新精神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缺乏对高职院校德育主体关系的整体把握和研究,导致师生间、学生与学生均缺少双向互动、交流。由于把高职院校德育仍视为教师对学生施加道德的影响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道德品质的活动,在德育系统中仅仅是对社会道德的建构,学生的地位和作用依然被忽视,只重视教师与学生间关系,而学生与学生间关系也没有得到真正的关注。

3.德育生态系统的核心功能发挥受限。

在文化多元发展的时代,高职院校德育功能不再局限于其政治功能,德育的文化适应功能已成为德育功能的本质特征和核心表征,唯有重视德育对学校组织文化和社会文化的生态性把握,使其达到一定的平衡状态,才能真正发挥德育的实效性功能。由于对生态整体性认识缺乏,德育实践忽视了德育显隐结合途径的价值,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在学生品德培养方面的作用难以形成有效合力,导致学校文化氛围和教育理念出现凝滞的现象,可见德育的生态性危机最终还是由于文化在传播、生成、融合、发展过程中的非生态化造成,表现为德育生态的学校文化不适性和社会文化不适性。由此可见,长株潭高职院校德育面临的困境,不是由单一方面、单一因素促发的,而是一种生态性、整体性的危机,是一种缺乏生态基础的表现,需要完善德育结构生态的调控方式,提升德育功能生态的合理性,充分发挥德育生态系统的核心功能。

三、优化高职院校德育生态的策略

基于以上的调查结果和归因分析,要解决当前学校德育生态在功能发挥的内蕴表现、功能生态的运行机制和结构生态的调控方式等方面存在的深层次生态偏失,就必须在德育生态功能发挥上以创设良好的德育生态系统文化适应性为基础,实现德育生态的文化属性;在德育功能生态上以保持德育秩序的合理性为目的,以提升德育主体的生态互动性为表征;在德育结构生态上采用德育生态化教学和实施德育生态化管理,关注教学——德育生态和管理——德育生态的合理性,以重构强调整体性、有机关联性和动态平衡性的德育生态体系,从根本上激发德育活力、提升德育效力、实现德育的可持续发展。

1.实现德育结构生态的优化。

高职院校德育结构生态的优化在于教学——德育生态的多元共生和管理——德育生态的多元参与、整体融合。教学——德育生态的特征是通过教学与德育相互渗透最大限度地激发受教育者的天性、潜能、思维,特别是在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上,要结合当前区域社会开放和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背景,真正传授学生体现多元化价值观的德育教学内容,切实地反映学生的生活需要,置他们于主动地位,以有利于其主体性发展。同时,德育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建立在真实的环境中,融合多种教育资源,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各方教育力量的组织和配合,形成德育的整体合力。鼓励学生参与道德的建设,从中获得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才能让学生自觉地培养自己的德性,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因此,高职院校德育结构生态的优化提升,离不开管理与德育间的良性互动与生态和谐,必须在高职院校德育实践中,寻找学校管理的道德性与德育价值的结合点,形成管理——德育的有机生态,在二者的辩证互动中实现德育和学校管理的协调推进。

2.保障德育功能生态的运行高效。

在高职院校德育的生态体系中,德育与教育的其他内容应在功能互为补充、互促共进,从而形成有机的生命体。保持德育秩序的合理性,在于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等在功能上和谐互补、生态互动,以促进高职院校德育生态整体的现实建构。而德育功能生态运行是否高效,必须要回归生活世界,回到师生共同的生活中得以检验。在生态性的德育系统中,学生和教师均占据一定的“生态位”,因此在德育秩序与德育制度的建设中必须明确师生在德育生态建构过程中的平等关系以及学生相互间的和谐交往,并通过借助、发挥生活中的道德学校机制,在具体的生活中培养自身的道德反思力和判断力,在生活中形成真实的、整体的德性。

3.发挥德育生态系统核心功能。

当前还存在着对高职院校组织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以致德育生态的文化适应性还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高职院校组织文化是基于长期的学校教育实践和与各种环境要素的互动过程而创造和积淀下来为其成员认纪律、教与学的行为方式等行为规范体系,以及学校布局、校园环境、设施设备、符号等物质风貌体系,在学校发展中具有目标导向、软约束、激励等基本功能。要使德育生态系统的文化适应功能充分发挥,就需要对学校组织文化的理念文化、符号文化、行为文化等的内涵进行清晰的阐述,以维持德育生态的的动态平衡。在此基础上,开展德育建设要从文化规律出发,利用组织文化因子,应发挥区域社会文化的价值整合功能,进而实现德育目标、内容和途径的整体优化,以提升德育对学校组织文化的适应性。

四、结语

职校德育论文范文5

以生活实践为主导的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遵循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规律,在受教育者积极参与的良性互动中,培养、发展和巩固其良好品德的活动过程。鉴于此,高职院校的生活实践德育必须以一定的平台为支撑,如搭建文明养成、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主题的平台,让生活体验、职场体验、社会体验为主线贯穿其中,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道德行为的乐趣、意义和价值。

(一)搭建三大德育实践平台

1.以文明养成为主题的平台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样,良好的习惯也是文明道德形成的基础,学校的德育实践工程分别从自我修养、行为规范、文明礼仪、文明习惯四个方面组织开展针对性活动,通过开展礼貌教育、礼仪教育、守时教育、诚信教育、尊重教育、美的教育、爱心教育、孝道教育等,促进学生养成文明习惯。如制定校园文明行为“十提倡十反对”,着力打造校园文明素养教育文化(包括楼梯文化、走廊文化、宿舍文化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提升文明素养,成为言说得当、行皆中矩的人。

2.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平台

将德育实践与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相结合,在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着重培养学生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具体通过加强专业技术社团建设,如汽车之家、机电之友、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所有的社团归各学院负责,由学院安排专业教师指导社团开展活动。同时,依托团学工作平台组织技能竞赛月、社团成果汇报等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在社团中获得提升专业技能的机会。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开创性、个性发展的教育环境和良好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技能和专业竞赛活动,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和扶植具备自主创业条件的大学生进行实践,形成了以专业为依托,以项目和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3.以社会实践为目的的平台

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绝不能仅仅依靠在学校里和书本中去感悟提高,而应该更多的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为此,学校为学生组织了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假期见习、毕业实习、“三下乡”及深入农村、城市、企业开展社会调查等。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打破学校相对封闭的格局,让学生有机会面对社会各种道德实践的情境和场景,德育内容也由学生单纯的道德知识的学习转化为道德知识学习、道德认识能力培养、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统一。组织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督促学生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从学会奉献开始,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作为宗旨,大力倡导“随手公德”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助残敬老、爱心助学等活动,让学生在服务社会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让敬老助残、爱心帮扶、关爱未成年人、文明宣传、道德实践等服务活动成为学校学生业务生活的主旋律。

(二)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三个德育实践体验阶段

不同年级的学生存在差异性,因此,对学生德育效果的提升也是一个渐进和逐步提高的过程,鉴于此,学校德育实践活动设计根据学生年级不同分为三个不同的体验阶段。

1.生活体验阶段

这一阶段,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从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入手,从学会做人开始,根据行为规范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学生的成长规律,确定实践体验目标。围绕学生校园生活,设计出了各类德育实践活动监控办法,活动也以学生生活体验为主,如校园内公共区域的卫生打扫、协助门卫安全督查、学业上一对一辅导低年级学生、系院安排的劳动周活动等。而这个阶段的学生布置给他们的假期实践任务就是让他们每天在家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1个小时,开学后,学生们都表示已经深刻地感受到父母的伟大和自己个人的不足。在这样的生活体验中,学生不仅学会守时、守纪、自我控制、尊重他人等基本道德规范,培养了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养成了互相合作的良好习惯,而且掌握了处理日常生活事务的本领,拥有了自律、处理应急事件等关键能力,为今后走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职场体验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学生入校一年以后,我们根据“职场体验、实境训练、顶岗历练”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逐步引导学生将实践转移到职场上来,利用组织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岗位见习、顶岗实习,既锻炼学生的岗位技能,又让学生了解职场,形成职业道德;同时,利用学校团学工作平台组织职业生涯规划、校园职场招聘等活动,突破了传统就业指导模式,邀请企业专家、行业精英为学校人才培养诊断把脉、建言献策,将校园文化活动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完美融合,让学生逐步适应职场生活,培养学生的自信、自立、自强意识。

3.社会体验阶段

这个体验主要是面向临近毕业的学生。学生之前已经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服务社会的活动,如“三下乡”、“四进”社区及其他扶贫帮困、义务劳动等体验到了服务社会的快乐,也对社会有了一定的认识。到了临近毕业的最后一年,学校将德育实践活动与学生的社会体验结合在一起,紧紧围绕暑期实践、公益性服务,让学生走进社会去实践,去体验,参与社会管理,促使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我,提升思想境界。如安排学生走进街道社区担任助理,协助社区开展各项活动等,都有助于学生通过实践提高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

(三)落实德育实践的三项举措

由于德育实践的核心是强调学生的实践体验,因此活动要求以每个学生为主体,自主完成规定的德育实践活动。在德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上既有围绕活动目标设计的个体活动,又有通过社团平台、志愿团队等开展的集体性活动。为确保该项工程实施到位,我们可在实践体验环节通过以下三项举措来进行落实:一是过程记录。对于学生的实践活动,首先要自我记录在特定的“德育实践证”上;其次每项活动都须有相关的认定人(见证人)核实签字,认定人可以是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门卫、宿管员、保洁员、社区负责人、家长、系院部门领导、各班班长、团支书、劳动生活委员等。二是成果统计。每学期的德育实践活动的统计汇总工作,辅导员(班主任)为统计汇总的责任人。辅导员(班主任)可以在每周班会上询问每个学生完成的情况及体会,进行交流并提出指导意见;每月小汇总一次,在班内公布;每学期总汇总一次,上报学工处。三是考核奖励。根据要求,每学期每生需完成一小时的德育实践活动(分为四次完成,一般活动每次按十五分钟计算),完成的为合格,未按时完成的为不合格;德育实践不合格者将取消在校期间的一切评优、评奖资格,如“三好生”、“奖学金”等,对在德育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学校给予表彰奖励。

二、“生活德育”模式的几点创新

职校德育论文范文6

师德在德育中的启动价值

学校的德育工作从师德开始,结合鲜活的社会生活与德育实践,以引导帮助学生塑造美好生命和培养健全人格,进而形成强大的道德合力,推动社会的发展与人类进步。在学校德育工作过程中,内在地包含着一个重要环节———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接受活动。教育接受是受教育者出于自身需要,而对教育者传递的教育信息进行理解、择取、整合与内化以及外化践行的过程。学生的“接受”意味着他对于教师传授内容的认同和确信。在这一活动中,德育的特别之处在于思想品德教育与其他一般知识教授不同,它是对人类价值认识成果的接受,它受制于接受主体———学生的价值倾向性,这种价值倾向性决定了学生在多大程度上接受道德教育。这不仅要求学生能够自觉有效地接受思想道德教育,更要求教师对学生实施的道德教育具有可接受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在德育工作中主导作用的发挥是品德教育能够有效进行的起始点。

师德在德育中的示范价值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衡量德育工作效果的关键是看德育目标转化为个体品质的程度。道德素质的构成是复杂多样的,它是知、情、意、行等多种品质的综合。道德素养的形成并非是从认识活动、情感交往、意志培养、道德行为等单一道德交往形式中一一对应实现,它们是交互融合发挥影响的。教师劳动与其他劳动的重要区别之一就在于教师主要是用其思想、学识和言行,通过示范方式去直接影响教育对象。在校园生活中,师生交往是教育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交往形式,一切宏观水平上的社会关系都要通过师生之间的直接交往来表现。因此,师生之间的交往关系比单纯的人际交往更为复杂,因为这种交往关系不仅仅是主体间知识、信息的传达,而且包含着精神世界的相互作用。在师生长期的接触和交往中,师生彼此从观察、理解对方之中学习其思维方式、情感体验方式、处事态度、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从这个角度讲,师德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具有感染效果。同时,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中,相互间具有较强的渗透力和感染力,而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主体,是一种受激发、诱导和帮助的主体,即非独立性发展的主体,一般都具有向师性。因此,师生交往关系中,特别是道德交往中,学生更需要教师的示范、引导和帮助。教师的政治立场、思想观念、治学态度、价值取向、品德修养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师生互动中,学生把对教师的崇拜之情升华到“像老师那样做人”的神圣目标,这便是成功的道德教育过程。如果教师的良好德行能够内化为学生的品质,外化为学生的实践,那么,在这“润物细无声”中,德育的效果便得到了强化。

当前强化师德价值呈现的路径选择

对高尚师德的追求由来已久,而在每个时期又有其鲜明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色。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改变着我们的教育,迫使我们认真思考师德建设的要求和内容、方式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以期最大化地发挥师德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价值。在多元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一方面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师德建设和学校德育工作;另一方面要注重师德建设的内容多元化,设置不同层次的师德目标。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作为师德的要素,教师的价值取向将对学生人格、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我们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细化到教师日常思想行为准则当中,使教师能经受多元文化冲击的考验,抵御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诱惑,坚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以学生为本的道德观,坚持德才兼备的教师培养方向,注重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的双提高。多元化的社会现实也提示我们,在师德建设的具体工作中,还应把握师德结构的层次性,实现先进性和广泛性的有机结合。教师也是社会人,其业务水平、思想境界各有不同,如果用一个标准、一种规范去要求所有人不仅不符合实际,而且也容易诱发各种矛盾。因此,师德建设要针对时代特点和教师实际设置不同层次的师德目标,确立“上有目标、下有底线”的师德标准,把最低要求和最高理想结合起来,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发挥其鼓励先进、肯定正当、带动后进的作用。

学校可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将提高教师个人师德魅力与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相结合,将完善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与创先争优活动的长期性相结合。党员教师是教育事业工作者,作为教师个体,他承担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直接面对全体师生;作为教师群体,在学校教师队伍中处于领头地位,党员教师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其形象和素质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可以把师德建设融入到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中来,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坚定理想信念,全面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以渊博的学识征服学生,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道德和制度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师德培育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它不仅依靠舆论宣传和教师的自我修养,更要通过建立健全必要的制度保障来实现。我们应该用制度权威来规范、奖惩相应行为、弘扬正气;开展优秀基层党组织和教研队伍评选活动,树立典型,提高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探索科学的宣传教育机制,加强对广大党员教师师德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师德建设工作成为广大党员教师的自觉行为,以高尚的师德作为推进各项工作的内在动力。

职校德育论文范文7

这样的教学都不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产生最积极的和最有效的意义与价值。其中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在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进程中,教师往往忽视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和人格尊严,忌谈人性和人格尊严,无视他们生命情感中的丰富性和心理的多样性,过多地强调大学生应该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服务,过多地引导和强调大学生应该遵从已有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这样的教育方式和思想理念,从根本上直接导致道德教育目标和法制教育目标彼此偏颇,双方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强调社会生活和建设的稳定,忽视、否定甚至抹杀个人内在的社会需求。其中另外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在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功能发挥上,不能呈现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不是重视大学生在促进人的个性、特性发展方面的个体性功能,而是过多关注和强调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在促进人类群体发展方面的社会群体性功能,因此,不能使大学生正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失去了最初的宗旨所在。

2高校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有效结合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具体体现之一便是高校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有效结合。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宗旨是帮助和促进大学生实现个体化和社会化,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过程是育人、育心、育德的文化教育活动过程,这一过程直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引领和创造学生的幸福人生。实际上,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因为他们在促进人的发展、促进人的价值的实现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方面的目标是高度一致的。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导大学生认识道德中所蕴含的善,认识道德所蕴含的社会崇高理想、完善提高自我意识以及实现自我的一种方式,道德激励人们去不断地超越自我并且去实现自我,在这一过程中能促成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然后再不断超越自我,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和贡献社会。而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目的是让他们认识和了解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增强对法律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宿感,进而敦促他们自觉地维护和恪守法律观念,帮助他们尽快地适应和融入社会,更快地实现超越自我。培养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是道德教育的理想结果,培养一个知法、守法的人则是法制教育的理想结果,还可以进一步引领、加强、促进和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和精神的健康、稳定发展。

3高校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效结合的路径

3.1高度重视和有效利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继续发挥这一门课程的重要载体作用,进而促进大学生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

具体措施如下:把大学生道德与法制教育从传统的常识教育提升为素质教育;让学生深刻地领略和体会到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有机结合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所展现出来的的实际效应,让大学生感受到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从根本上改变以往的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彼此相互独立、相对线性的静态发展状况,促使二者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动态发展过程,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把道德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具体的法制社会的实践活动充分结合起来,探索多元的教学方法,合理和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使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尽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积极认真地解决他们成长和创新发展过程中不断涌现的现实问题,以便增强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道德素养。

3.2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促进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生动的有机的融合。

职校德育论文范文8

(一)《标准》的基本理念更加突出小学教育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基本理念一,倡导以师德为先,把师德作为小学教师的第一要素。儿童具有的“向师性”等特点,特别要求小学教师应注重以身为范,做好儿童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著名学者钱穆曾说过“:德育是中国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培养人的德性是教育的最终归宿”。因此,承担着传播德育主要责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促进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师德发展方面,有着其他课程所无法比拟的作用和优势。基本理念二,强调以学生为本,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儿童发展问题上的具体体现。它要求小学教师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树立“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需要,关爱儿童,关注儿童的健康发展。这也体现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和教育观。小学教育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这些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使未来的小学教师们能更好理解“生本”理念,并贯穿于自身专业发展始终。基本理念三,提出能力为重,重视小学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教育理念、专业知识的载体,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强化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把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不断实践、反思,是其专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而理论联系实际本身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的原则之一,对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课程应有目标之一。基本理念四,要求小学教师践行终身学习理念。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观在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要求中的具体体现。这种终身学习是在不断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中对自身的充实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的教育中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把握这一理念,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要求,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修养,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自身的专业发展,与时俱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标准》的基本内容要求小学教育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创新

《标准》的基本内容从三个维度对小学教师的基本素养和要求进行了细致、专业的梳理和规范。在“专业理念与师德”部分,强调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要求小学教师要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突出了儿童的生命教育,服务于儿童生命成长的需要,有效地转变教学观、学生观、师生观,让儿童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在“专业知识”部分,从小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四个领域提出具体要求,教师应了解关于儿童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把握小学教育的综合性特点,掌握广博的通识知识,提升自身整体素质。在“专业能力”部分,从教育教学设计、组织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五个领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具体要求,教师应尽可能跟上时展的新需要,把握教育新理念,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方法和技术,培养反思与发展能力,增强沟通与合作能力。三个维度的要求提供了小学教师培养的目标参照,也对小学教育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提供了背景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既要从现有的普遍共性的角度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辩证思维等能力,更要突出小学教师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的特殊性问题,这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在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创新,切实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从课程的角度降低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升小学教师的培养质量。

二、基于《标准》的小学教育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一)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具体教学目标,紧扣生本观念

《标准》通过倡导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大基本理念,设置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涵盖十三个领域,提出五十八项基本要求,明确了一名合格小学教师的道德坐标、知识坐标与能力坐标。围绕这一坐标体系,小学教育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在现有的教学目标基础之上增加体现小学教师专业特色的特殊化、具体化的教学目标,突出以儿童为本的理念。比如:

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儿童发展的有关知识,包括儿童身心健康知识、有关保护儿童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儿童的安全防护知识等,增加学生专业认知度。

2.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反思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使学生能思会研,适应现代教育需要,促进其专业水平发展。

3.帮助学生更好认识个人。一方面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自我,定位于本专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帮助学生认识儿童,懂得如何处理教师与儿童之间的关系,最根本的就是要理解儿童,尊重儿童,把儿童的发展摆在目的的位置。

4.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激发学生为小学教育事业发展而不断奋斗的动力,引导学生更好把握小学教师教育规律,为儿童发展服务。

5.强化学生师德修养,做富有童心、爱心、耐心和责任心的“启迪学生心灵”的高素质小学教师。

(二)增补相关教学内容,体现小学教师专业道德专业化特征

《标准》倡导师德为先,实质是从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小学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的核心地位。以德育为主阵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针对小学教师道德专业化的特点,在教学内容上有所创新,促进学生构建起专业道德体系,并能够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自发的对专业道德全面践行。

1.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关于职业道德与职业理想的理论部分,增加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的学习。除了一般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外,尤其是针对《标准》的要求,增加小学教师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体现专业化特征。其次,开展有关儿童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政策及法律知识的学习,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知识,尊重儿童独立人格,懂得保障儿童的合法权益。

2.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补充儿童哲学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蹲下来看待儿童的世界,更懂得儿童的世界之美,并学会呵护这美的世界,实现生命的润泽。同时在课程的学习中加强学生批判、反思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3.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加强对国情、党情、形势政策的了解,突出科学发展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学习,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使学生理解、形成“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素质修养。此外,还可通过开设伦理学、普通逻辑等配套选修课程,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三)强化实践教学,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培养

小学教师专业的“全科性”、“综合性”决定了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多实践、会实践,以实践求真知,以实践促专业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也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十分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小学教育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把实践教学作为必需的教学环节加以强化,将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有机统一,在教学实践中使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得到充分的训练和发展。课内实践要充分利用课堂,既联系课程的教学内容,又结合小学教师专业特点。譬如,在课内实践方面可开展以下活动:主要探讨当前小学教师教育方面的热点话题的辩论活动;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手抄报比赛;学生自主选择一段课程内容试讲的活动……多样的课内实践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营造良好课堂氛围,训练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等,为学生提供专业道德培养、能力训练的平台。课外实践活动则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公益劳动、社会服务、社会调查、假期社会实践等,要求学生通过活动力争有所为,有所思,有所得,真正将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标准》提出了小学教师在专业能力方面要尽可能跟上时展新需要的要求,如“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根据小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活动”,“发挥小学生主体性,灵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运用到教学中”,等等。因此,在小学教育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教师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不拘一格,不断创新,不仅能有效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还能够对学生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引导学生探究和掌握教学技能。比如,除传统的讲解法、讨论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之外,情景模拟法,是一种能创设情境、锻炼能力、培养道德意识的较好的教学方法。学生以表演小品的方式演绎教学内容,一方面使枯燥的道德规范以生动活泼的方式被学生接受、内化,另一方面则使学生创设情境的能力得到有效锻炼。此外,一些灵活的方式方法也有助于活化教学内容,帮助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达到《标准》所提出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要求。比如通过学生诵读马列主义等经典,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做一些如“同舟共济”的拓展小游戏,培养沟通、合作等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在教学手段方面,则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要求相适应,充分运用多媒体实施教学,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说服力,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利用好网络这个工具,以论坛、QQ群、博客、电子邮件等方式和学生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沟通与联系,随时关注学生发展。

(五)构建综合考评机制,引导学生树立科学评价观

《标准》提出小学教师要改变评价观念,由过去对儿童的单一评价向多元的动态发展的评价转变。小学教育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应顺应这一变化,改变过去只注重检测学生学习结果的考评方式,建立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综合考评机制。考评的内容主要从知识、能力、信念、行为四个方面全方位展开,将学生的日常行为考核和课程的期末考试考核相结合。日常行为考核从学生的课内、课外表现进行综合评定,主要侧重学生的能力、行为、素质考核;课程的期末考试考核在内容上紧扣时代脉搏,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等。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