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为本论文范例

育人为本论文

育人为本论文范文1

在政治思想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理念,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员工能够感受到关心、理解、尊重。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都希望能够被关系、被理解、被尊重。政治思想工作离开了关心、尊重、理解,就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其次是必须要坚持以正面引导教育为主。正面引导教育应该作为一种常用的政治思想教育方法。这种方法更能够受到广大员工的欢迎。同时相比批评教育,更能够被接受,同时更能够让员工感觉到被认同。正面引导教育员工能够发现自己的优秀品质。然后是需要坚持以身作则。孔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政治思想工作者想要对他人进行教育,就必须要端正己身,才能够去教育他人。政治思想工作者是否以身作则,将会直接影响到政治思想工作的的效果。只有政治思想工作者以身作则,他们的言辞才更有说服力、感召力,更能有效的对员工进行影响,让真理的力量更能够发挥作用。

二、在政治思想工作中体现出“以人为本”

(一)要树立起依靠员工办好事业单位的观点

事业单位的发展是建立在员工的基础上的,员工是办好事业单位的根本保证。事业单位发展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都需要员工去创造,因此必须要将员工放在重要地位。一个事业单位对待员工的态度会直接的表现平时的政治思想工作中。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在想问题、做决定、办事情的时候都应该积极的吸纳群众的观点、走群众路线,必须要相信和依靠员工,积极的贯彻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理念,最大限度的发挥广大干部和员工的聪明才智。同时,还必须避免各种官僚主义、刚愎自用等一些列的坏毛病。事业单位要将政治思想工作中的各种政策原原本本的交给广大员工,要将各种问题和困难向员工坦白,将单位的发展前景清清楚楚地告诉给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准确的把握员工的情绪,让自己成为员工学生的模范,对员工进行说服教育。政治思想工作者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激发出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为事业单位发展献计献力。

(二)工作机制中体现“以人为本”观念

事业单位应该对工作机制进行改革,让工作机制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观念。机制改革是事业单位为政治思想工作增加活力和生机的需要,同时也是新时期对政治思想工作进行改革的迫切需要。事业单位的党委必须要意识到自身在政治思想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每一个事业单位都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与干部职工们的思想变化,充分的发挥出基层党支部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规范与科学的保障制度,从而做到真正意义是上的客观、公正、公平,完善政治思想工作的管理机制体制。

(三)政治思想工作中体现“群众利益无小事”

一个事业单位,想要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就必须要充分的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作用,让他们在政治思想工作中发挥更多效能。同时还必须要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对单位内的员工给予高度的重视,要及时的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在生活、工作中存在的困难,要对他们的想法、需求、特点都进行掌握,在工作中做到因人而异,因事制宜,让政治思想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充分的体现出“以人为本”,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出他们的创造力,让政治思想工作的宣传、教育收到成效。如果在政治思想工作中对员工所表现出来的疾苦视而不见、不闻不问,就业从心理打击员工群众的积极性,让他们产生消极思想情绪,并会使得这些消极思想情绪漫延扩散。只有在政治思想工作中,树立起“以人为本”的观念,从细微处着手才能够让从平凡的小事件中,体会出单位领导对自己的关心,同时还能够进一步的增强管理者的亲和力。这样的事业单位才更具有凝聚力,更加的和谐。

(四)准确把握员工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并及时解决

事业单位的政治思想工作要从其本身的组织文化和形象上入手。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如文明单位建设、文明职工、文明家庭等)来促使单位员工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同时还应该建立以党员和班组骨干为主的队伍,将事业单位划分为若干区域,以区域为单位落实责任到相应的政治思想工作队伍的头上,同时还要重点关注那些迫切需要帮助的家庭。要注重各个区域内的文明建设,治理区域内的“脏、乱、差”等现象,对历年来的各种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同时要深入了解和体察民情,处理任何事都落实“以人为本”的精神。以宣传教育、疏导为主针对员工所关注的问题,采取稳妥的办法与措施进行妥善的处理与解决,做到不置若罔闻、不推脱、不延误。在处理的过程中尊重人、理解人、体谅人、关心人、爱护人。

育人为本论文范文2

1.管理手段较为机械和单一。

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中,对于学生的管理方式手段运用十分单一和机械。首先表现在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上,很多高职院校在制定管理章程时,仿照和借鉴过多,没有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使规章毫无实际操作性,有些院校的一个章程沿用多年不进行更新,缺乏时代感;其次表现在具体的管理方法上,喜欢对学生进行“一刀切”,生硬地套用规章制度,没有将学生特点和学生情感考虑进去;最后就是将考试成绩作为学生管理效果的唯一评价方式,在信息反馈环节没有坚实的立足点。管理手段的机械化和单一性,使得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缺乏活力,学生对其充满排斥和逆反心理。另一方面,在一些中职升格为高职的院校中,缺乏高职办学经验,仍然沿用中职的管理方法,没有针对性,也不能很好地适应高职学生的特点。

2.教师队伍观念没有及时转变,素质有待加强。

就现在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调查分析来看,教师队伍的教学观念还停留在以前“教师是核心,教师是主导”的层面,在管理过程中没有分清重点,使得“以人为本”变成了“以师为本”,很多管理工作是教师一手主导,学生缺少选择权和发言权。另一方面,教师队伍的素质也有待加强,很多教师,特别是一些年纪较大,从事教育工作较久的教师,其教育管理思维传统,缺乏创新意识,对学生的感染力不强,管理工作效率不高。特别是一些由中职升格的高职院校,还保留着原有的教师队伍,这些教师常年从事针对中职学生的教育工作,其思维、方式都已经固化,再加之没有经过长效的培训,使得其很难将自己中职教师的身份转变过来。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最终是要落实到教师身上的,但是就我国教师队伍现在的情况来看,还是有问题存在的。

3.对学生缺少关怀,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体现。

以人为本,顾名思义就是要将学生作为主体,作为管理的核心。但是在高职院校的实际管理过程中,由于传统观念长期得不到纠正,也因为学校已经形成了管理惯性,所以学生主体地位根本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具体来讲,首先是学校和教师的管理行为主观性和强制性较大,很多操作都是想当然的个人意识,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特点和了解实际情况,理论和实践明显脱节;其次是学生缺乏表达诉求和自我个性的平台,学校不能第一时间掌握学生信息,在信息缺乏的情况下进行管理,使得学生需要和学校目标处于两个轨道,其管理效率也就可想而知;最后,学校和教师将学生管理的出发点定位在提升学校竞争力和教师业绩上,而不是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上,基本出发点错误,也就使得学校和教师缺乏对学生真正的关怀,以人为本中的人性化内涵也就不得到表现。

4.管理制度落后。

管理制度是指导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根本制度,是每个学校必不可少的,制度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决定了管理工作的质量,所以高职院校要想做好学生管理,就要实现建立先进的管理制度。然而,我国高职院校中,制度落后的现象较为普遍,阻碍了整体发展。首先是管理权限不能明确,自从国家下放了高职院校的办学权限,放宽了自主管理约束后,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管理范围逐渐扩大,许多原本没有涉及的内容开始纳入管理,比如前段时间某高职院校为了杜绝校园恋爱现象,明确禁止学生在课间休息、食堂用餐等时间男女单独相处,这一禁令不但成为了社会各界的笑柄,而且也体现出了高职院校在管理观念和制度上的落后性;其次是制度上对于学生义务的要求很多,而对于学生利益和权利的规定则较少,完全体现不出学生的主体性。尤其是笔者所就职的由中职升格的这一类高职院校,中职管理和高职管理因为年龄和办学目标的差距,制度是有所区别的,而在一些院校中,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对于制度生搬硬套,使得制度毫无实用性可言。

二、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做好高职学生的管理工作

1.转变管理观念。

管理观念是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根本,是一切实践的指导和前提,科学合理的观念能够帮助学生管理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必须要做的,就是要转变观念。首先要加强对国家教育政策和教育文件的解读和分析,使管理目标和国家宏观目标相统一,其次要不断地开拓创新,大胆地运用先进的管理思路和方法,以学生为本进行管理工作,根据学生特点,实现多样化管理;最后要注重实践,摒弃传统的考核方式,让实际成绩来判断管理工作的好坏。

2.构建扁平式的管理模式。

构建扁平式的管理模式即构建扁平化网络式的学生管理组织结构,其目的在于加快信息的沟通与共享,减少师生信息沟通的组织层次。组织层次的减少意味着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路程的减少,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可以以更少的手续和更短的时间得以更快地解决,不但提高了办事效率,而且更加贴近了学生的实际和需求。同时,信息沟通途径的缩短与信息共享不但转变了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而且减少了信息多层次沟通和直线式沟通所造成的信息损耗和失真,确保了服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目前,高职教育管理采用科层制直线式的行政管理,形成了冗长、烦琐的线性管理组织结构。因此,变革现有高职院校管理的组织结构,构建扁平式的学生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人本主义的关键,是学生管理最前沿工作者,因此加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十分必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主要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要让教师明确自己在学生管理中的位置,让其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才是管理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和教育者,这样才能使教师把工作的重点放到分析学生特点、了解学生需要上来,从而实现让学生实际来决定管理方向;第二,要加强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的能力,特别是对于新的知识的了解和运用能力,比如现在网络信息已经在学生的生活中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教师要对网络运用比较熟悉,对于一些网络互动平台和网络术语要有基本的了解,才能与学生有共同语言,也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第三,要加强教师的职业素质的培养,比如教师的道德品质、教师的责任性和管理态度等等,更多地让教师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为学生做好积极的示范带头作用。总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就是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根本之道和最终目标。

4.营造“以人为本”的校园氛围。

校园氛围指的是一个学校中长期存在的一种稳定的和谐的风气和文化,是一个学校办学能力的象征,校园氛围的类型和种类是多元的,一个学校可以存在许多具有积极意义的氛围,并且相互促进。“以人为本”的校园氛围营造,需要做好下面几点:首先是要在校园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尊重教师,教师关怀学生,为管理创造一种和谐的环境;其次要构建好人本思想的宣传平台,比如通过校园广播、校内网络等其他途径,实现以人为本的宣传;最后要多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师生的参与,让“以人为本”的思想根植到师生心中。

三、结语

育人为本论文范文3

(一)、政治学科教学中德育片面发展

高中政治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还存在一些片面发展,表现在:第一,偏重智育,轻视德育。以高考为指挥棒,以应试教育为核心,以考试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学生,有才无德的学生也被认为是好学生;第二,过分强调道德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道德品质形成过程;第三,只管学生在校的表现,不管学生毕业后的发展;第四,重视所谓“优生”,漠视所谓“差生”[1]。政治学科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表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依然任重而道远。

(二)、政治课教师不注重思想观念的革新,德育方法因循守旧

有些政治课教师不参加培训进修,拒绝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理论与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教学中只能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不能把传授理论知识同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结合起来,不能用恰当的理论阐明具体的事实,不能用生动的事例来感悟、激励学生理解知识。而德育方法单一,依旧是集中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内心的需要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这样的观念与德育方法很难使学生将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

(三)、教材单一,未整合其他德育资源

目前的政治课本大部分都是人教版的,过于单一,未立足于本校实际,没有乡土性教材,这样在教学中势必会与学生的实际脱离,致使教育的实效性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教学中也没有充分整合特殊的节日资源,例如,一些传统的节日、法定节日、历史人物的诞辰、历史事件纪念日等节日资源,这些资源蕴含了丰富的德育资源。德育也应该与家庭教育、社会资源整合,充分发挥政治课德育的功能。

(四)、政治课德育实践面临困惑

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学目标与学生的道德实践严重脱节。本来应当是充满生机的德育变成了没有主体能动性、枯燥乏味、令人厌烦的说教,这必然会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与教育行为的排斥,也收不到良好的德育效果。科学技术作为一把“双刃剑”,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使人类在利用科技时,丢失了自我价值与精神,导致环境的污染与生态的破坏。这些负面结果给政治课的德育实践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困难。

二、立足现状,优化政治学科德育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通过政治学科对学生进行的德育遇到了上文提到的一些问题与困惑,为了促进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作者在总结多年政治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学校德育资源现状,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一)、立足现状,以学生为本,优化政治课德育目标

课堂教学是政治学科教学的主要方式,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途径。在进行德育时,要使德育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政治知识内容体系相一致,不能使德育与政治理论知识失衡。要处理好智育与德育的关系,发挥政治学科的德育优势,把政治理论知识教学与德育结合在一起。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制定德育目标,例如在进行价值观教学时,既要依据教材,使学生树立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的德育目标,还要以学生之需为本,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的道德教育。充分挖掘教材德育潜力,依据教学计划确定行之有效的德育内容与目标。

(二)、提高教师素质,运用灵活的德育方法

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使命感,还要善于吸纳新知识。为人师表,通情达理,为学生树立正面榜样。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德育方法,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识别和抵制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德育工作中要注意内容的选择和方式的运用,切忌空泛、虚假、唱高调。要将理融于情中,使学生对所接受的教育可感、可亲、可信[2]。

(三)、理论联系“热点”,加强德育的实效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既给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带来了生机、活力,也冲击了部分人们的传统观念。因此,在政治教学中,要将理论知识的传授与社会的“热点”、“敏感点”联系起来进行讲授,能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并增强良好的德育意识,反之会使学生产生逆学心理。

(四)、创新德育方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良好的德育方法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教育、自我教育的习惯。而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有规律性的,都要经过知—情—意—行的发展过程。德育实效性目标的实现必须要对教学方法进行革新,以下是创新的德育方法的例子:

1、事例结合法。

就是在讲某一知识点时,为让学生很好地理解知识并进行德育教育,而与有关的事例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最重要的是选取的事例是可以引发德育思考的事例,只有这样才能使政治教学达到智育与德育的目标。例如:在讲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的特征时,可以结合当今贸易保护主义的例子进行教学,使学生既理解了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还加强了道德建设。

2、社会实践法。

学生由于不太了解生活,致使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是理论与实际相脱离。因此教学中让有条件的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去接近生活,了解生活,把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例如:社会调查法。在讲到我国国有企业的现状时,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因此让学生去进行社会调查,在社会上寻找真实的例子,以此增进对知识的理解,进而为下一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教学铺路架桥。

在政治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不仅有以上两种德育方法,还有故事导入分析法、远行德育法、讨论法、辩论法等等。

(五)、把德育寓于政治教学各个环节,做到德育系列化

政治课教学是由备课、上课、辅导、考试等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要加强政治课的德育实效必须把德育寓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德育做到经常化、系列化。备课,要结合教材内容确定德育要求和德育方法。课堂教学。要把知识教学和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则去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和认识社会现象。课外辅导和考试。在课外辅导中把德育寓于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中,学生既感兴趣,又能收到较好的德育效果[3]。

育人为本论文范文4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人才管理;激励机制;优化策略

引言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面临着人才培养的困境,高校教育要实现目标,就需要做好人才管理工作。高等教育中包括教师、专业的科技研究人员和普通的工作人员等等。高等院校的人员组成不同,职位不同,分工也不同。由于高校组成人员扮演不同的角色,所获得的信息不同,需求也会有不同。为促进高校人才管理,就需要优化激励机制,提高管理效率。

一、高校要以教育人才的需求出发建立激励机制

高校建立激励机制要以教育人才的需求出发展开,使得工作具有针对性。高校在展开管理工作中,不仅要对于物质激励给予高度重视,还要重视精神激励。高校对教育人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高校在人才管理中多会重视短期激励效果,忽视了长远的效应。在建立激励机制的时候,将短期激励与长远激励相结合,可以获得良好的管理效果。高校的教育人才管理中发挥自我激励机制的作用,要注重管理不同层次上所存在的差异,将人才管理中激励沟通过程中所产生的效果体现出来。将激励机制运行中,会出现激励反馈。对于反馈不足的问题,高校可以将学校组织文化氛围建立起来,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将管理工作围绕着“以人为本”展开,让高校的教育人员和管理人员都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让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高校管理目标。

二、高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

采用薪酬福利激励方法是教育高校人才的最根本的保障。学校要注重培养人才,就要采用提高经济报酬的方法,发挥其激励效应,可以实现教育人才管理目标。学校注重提高教育人才收入的同时,还要合理分配,包括利润的分成、教学成果奖励等,都要安如到高校的长期激励机制中,从满足人才需求出发,从报酬福利方面满足人才的利益需求,利益的实现要与学校发展相结合,加强人才对学校的归属感,提高人才的团队意识,这样就可以留住优秀的人才,提高高校的整体人才质量。高校采用薪酬福利激励的方法,要求人才薪酬要符合做做出的贡献,只有在两者相匹配的情况下,才能发挥激励效果。在教育人才的工作绩效管理中,纳入到收入管理中,按照公平原则实施收入分配,注重人才的技能培养,按照其表现提供薪酬,提高人才的福利水平。人才的工作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就意味着激励机制是公平合理的,而且发挥着积极效应。

三、高校要拓宽沟通渠道,以获得良好的激励效果

交流是一种互动,信息双向传递,每一种动机都必须通过交流才能发挥作用。没有交流,管理就无法顺利展开。高校还要将交流渠道建立起来,上级管理人员要尽量避免干预,要积极与下属沟通,态度要平易近人,提高下属的接受能力。高校拓宽沟通渠道,是为了获得良好的激励效果,但是要正确对待人才,对人才展开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敞开心扉,提高被教育者的接受能力。比如,高校在人才管理中,要对每一位老师都要采用开放管理的方式,并落实到制度层面。在教育管理中,要注重人才与学校领导之间的沟通,可以获得很多的反馈,明确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在沟通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获得信息,诸如聊天、问卷调查或者访谈等等,对教育人才思想深化理解,改进管理工作,让高校人才对学校产生归属感。

四、将高校的文化氛围塑造出来,以发挥激励作用

高校制定规章制度的目的是对高校实施规范化管理。在人才管理中发挥激励效应,就是要求教育中发挥主观能动性,采用制度激励的方法可以提高高校的组织管理水平的,但是依然会存在个别的问题。所以,将高校的文化氛围塑造出来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发挥激励作用,将教育人才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出来。激励机制的优化是对人才的尊重,发挥合作精神,落实“人本管理”。激励机制还要配套制度,采用“柔性”的管理模式,落实到学校文化管理中。学校的管理中,围绕着“以人为本”展开,注重人才思想的研究,引导人才参与到管理中,让人才感受到被重视,得到了尊重。高校的激励机制优化的过程中,注重人性化管理,对激励机制不断地完善,对教育人才基于充分的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使得高校人才的工作潜能发挥出来,更好地展开工作,提高工作质量。结束语综上所述,高校是人才的摇篮,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关乎到国家的未来发展。子啊高校的人才管理中,将激励机制建立起来是非常必要的,不仅可以将人才教育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还可以促进人才教育培养,提高教育质量。实现中国文化强国的梦想。

参考文献:

[1]赵佳.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融资支持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7.

[2]方梅.项目管理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6.

[3]李学美,吴菁,储静.军队干休所护理人员任职培训的实践与思考[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20):60-62.

育人为本论文范文5

本论文是廊坊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的重点课题,(课题编号141102)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

随着文化建设融入国家各个领域,党的十八大已经把文化强国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校园作为文化的传播地,更要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有着至为重要的意义,构建健康积极、蓬勃向上的文化氛围,对塑造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健康发展的核心动力,更是校园精神和师生感情的凝聚力,而作为为社会和企业培育全面发展的“职业人”的高职院校更不可忽视校园文化建设,因此,在我国高校特别是在高职院校,应当积极适应文化发展趋势,大力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构建特色校园文化。

【关键词】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人文素质;教育

一、大力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对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高职校园文化是一种在高职院校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全校师生所共有的校园文化意识形态中所体现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它必须要独特的鲜明个性,并具有与社会并轨的职业性、人文性特点。由于高职校园文化在实际中具体表现形式为全体师生在物质和精神上的文化形态,所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把学生作为主体,高度重视加强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一是高职生个人成长发展的需要。大学阶段是高职生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加强对他们的人文素养教育非常重要,有利于他们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纵观当前,高职生整体上不注重人文素质的提高,表现在缺乏人文知识的积累和人文情感的培养,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熟。从知识层面上高职生大多数都是高考失利者,知识基础薄弱,性格自卑、思想浮躁、处理人际关系简单,因此,高职阶段务必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进一步规范完善人文素养培养措施,特别是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准确定位个人需求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建立适合自身实际的奋斗目标,增强受挫折和抗打击的能力等方面下功夫,切实帮助高职生打牢扎实的人文基础,让他们步入社会后能够迅速立足岗位、服务社会、全面健康发展。二是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不论是国家未来发展前景来看,还是社会企业的人才需求来看,德才兼备、德艺双馨复合型人才在未来工作岗位上是最具有竞争力的。当前高职学校在学生技术培养模式上较为成熟,学生有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强烈的工作责任心,能够胜任企业工作岗位,但通过调查发现,普遍存在合作意识不强、文明礼貌较差、社会礼仪缺乏、心理承受能力弱、不会协调人际关系等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应当改变现有培养模式,充分弥补学生在人文综合素养教育的短板,使学生从专业型人才变为复合型人才,成为能够在社会和企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的素质全面的“职业人”。三是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需要。随着民营资本加入到高职教育行列,导致高职院校之间竞争非常激烈,从近几年高职院校生源不足中可见一斑,同时社会企业对于人才质量更加苛求,亟需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力度。因此,高职院校要实现持续发展,就必须拥有很强的职业教育竞争力,才能在在招生和教育竞争中占领制高点。高职院校提升职业教育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毕业生综合能力,完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够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高职教育发展之路。

二、加强高职校园文化中人文精神建设的渠道

(一)善于营造特色校园人文氛围。

一所高校区别于其他高校必然有其特色之处,特在于其拥有底蕴深厚的人文环境和鲜明独特的人文精神。高职校园文化必须突出“职”的特点,注重优良文化的沉淀和人文精神氛围的营造,把人文精神覆盖到校园的每个角落,积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健康成长搭建平台。例如,校园的基础环境方面,从各种建筑的设计理念,到各种文化景点的设置,都应含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利用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和社团文化活动来宣扬人文精神,要力避形式,注重实效,积极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大力转变教师队伍教育理念。

随着社会深刻变革,价值取向多元化,教师队伍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更加重大,既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又要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师队伍必须自觉加强人文修养,要从以灌输为主,唯学科和专业知识至上的教育理念向以人为本、关怀发展入手,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在教学当中以悟导悟,使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熏陶的教育理念转变,实现在教学中将人文知识与专业知识融合,加大人文教育和人文关怀的力度,做到身体力行、育人于无形之中,以小爱来引发和触动学生的大爱,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积极试行教学内容改革。

学科建设要向“全要素”转变,由培养“知识性”学生向“素质型”人才转变。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考虑人文素质培养需求。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开设不同的人文教育课程,使全体学生通过必修课或者选修课的形式,达到了解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目标,帮助学生逐步健全人格,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取向。

(四)高度重视图书馆和网络建设。

高职院校的课程压力较小,课余之外,学生有大量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在图书馆可以查阅大量的学习资料、极大地扩充个人知识结构。对学校而言,要把图书馆建设成为培养学生的第二课堂,成为辅助课堂教学的学习活动方式。充分实现学生多方面的学习需求。

(五)关注支持校园文化活动开展。

要着眼丰富学生生活,培养学生兴趣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树立主人翁意识和团队精神。高职校园文化活动应冲破校园的限制,努力探索参与社会,服务社会,改造社会的社会公益活动,从学校牵头组织向真正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转变,使学生在广阔的活动空间中形成责任意识和独立思考等素养。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校园文化建设,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是高职校园人文精神。必须把培养高职校园人文素质作为加强和改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积极采取各种有力举措,紧随文化发展趋势乘势而上,努力构建富有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

作者:王丽宏 单位: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育人为本论文范文6

新一轮的教改倡导教学方式创新,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新的起点,面对新时代、新学生、新期待,回首农村留守学生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极大制约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成为教育发展的瓶颈。本论文将从三个角度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从更新教育观念等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对策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上日程,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明显,农村更是步伐加快。根据有关部门估算,如今我国的年流动人口已超过1.2亿,并且呈现继续增长的态势。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对此我们应该给予合理关注。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广袤的农村,留守学生占有相当的比例,并且在不断上升。由于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及生活环境,由此引发的教育、生活、心理等诸多问题日益显著。首先是监护问题堪忧。目前农村留守学生的监护基本是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隔代监护,主要是祖辈,如健在的奶奶等,以这一方式监护农村留守学生的较多,在外工作的父母对这一监护方式比较放心。另一种是由上代来监护,由父母的同一辈的亲戚,包括叔伯、姑姨等在内。因为对象不是自己的孩子,在管教当中有一定顾虑,一般不去严格管教。其次是父母关爱的缺失。父母是留守学生最好的环境,较长长期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由于父母关爱的缺失,会使得其在教育成长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再次是外出工作父母的一些观念行为的负面影响。虽然留守孩子家庭的沟通长期间断,然而其对孩子影响确实明显的。在外工作不容易的父母,深刻体会读书的有用,他们一直关心子女成长和学习,要求孩子不断进步,此影响是良性互动的。而不好的情况是,一些暴发户等投资者,在心里滋生了读书无用论,所以对子女无清晰要求,顺其自然,因此读书无用论的观念在农村孩子大脑中开始蔓延,严重影响其生活和学习。最后是监管缺位,学校教育管理单足难行。由于一些乡村学校的教育质量较差,校风不好,加之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大部分“留守儿童”到了中学,觉得升学无望而产生厌学情绪。由于学校设施条件及老师育人思维等影响。这种现象与学习监督总体弱化有关。

二、问题分析

随着农民接连奔向城市及沿海发到省份,农村留守孩子的学习、心理等问题也日趋严重,这将直接影响 农村教育的和谐发展。家长外出工作对留守孩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应当引起社会、学校、家长等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从对以上问题的剖析可以看到,导致农村留守学生问题产生的因素很多,甚至有的较严重,这已远非个例,且此群体在扩大,这无疑对我国今后的进步是很不利的。留守孩子无论是学习、身体心理等都是需要下大力气的。孩子是未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要是没有及时采取得力办法消除其存在问题,让他们在和谐公正的环境下茁壮成长,今后的新农村建设乃至国家发展都会受到很大制约。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家庭和社会是三位一体的,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步伐一致方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尤其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增强,新时代媒的普及,社会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更为凸显。在一些农村学校,少数留守孩子会在课后甚至逃课去一些娱乐场所,诸多暴力、淫秽等不良东西很大程度上制约孩子的健康成长,久而久之,给社会秩序带来很多坏的结果。

三、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基本策略

育人为本论文范文7

新一轮的教改倡导教学方式创新,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新的起点,面对新时代、新学生、新期待,回首农村留守学生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极大制约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成为教育发展的瓶颈。本论文将从三个角度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从更新教育观念等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对策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上日程,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明显,农村更是步伐加快。根据有关部门估算,如今我国的年流动人口已超过1.2亿,并且呈现继续增长的态势。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对此我们应该给予合理关注。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广袤的农村,留守学生占有相当的比例,并且在不断上升。由于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及生活环境,由此引发的教育、生活、心理等诸多问题日益显著。首先是监护问题堪忧。目前农村留守学生的监护基本是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隔代监护,主要是祖辈,如健在的奶奶等,以这一方式监护农村留守学生的较多,在外工作的父母对这一监护方式比较放心。另一种是由上代来监护,由父母的同一辈的亲戚,包括叔伯、姑姨等在内。因为对象不是自己的孩子,在管教当中有一定顾虑,一般不去严格管教。其次是父母关爱的缺失。父母是留守学生最好的环境,较长长期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由于父母关爱的缺失,会使得其在教育成长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再次是外出工作父母的一些观念行为的负面影响。虽然留守孩子家庭的沟通长期间断,然而其对孩子影响确实明显的。在外工作不容易的父母,深刻体会读书的有用,他们一直关心子女成长和学习,要求孩子不断进步,此影响是良性互动的。而不好的情况是,一些暴发户等投资者,在心里滋生了读书无用论,所以对子女无清晰要求,顺其自然,因此读书无用论的观念在农村孩子大脑中开始蔓延,严重影响其生活和学习。最后是监管缺位,学校教育管理单足难行。由于一些乡村学校的教育质量较差,校风不好,加之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大部分“留守儿童”到了中学,觉得升学无望而产生厌学情绪。由于学校设施条件及老师育人思维等影响。这种现象与学习监督总体弱化有关。

二、问题分析

随着农民接连奔向城市及沿海发到省份,农村留守孩子的学习、心理等问题也日趋严重,这将直接影响农村教育的和谐发展。家长外出工作对留守孩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应当引起社会、学校、家长等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从对以上问题的剖析可以看到,导致农村留守学生问题产生的因素很多,甚至有的较严重,这已远非个例,且此群体在扩大,这无疑对我国今后的进步是很不利的。留守孩子无论是学习、身体心理等都是需要下大力气的。孩子是未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要是没有及时采取得力办法消除其存在问题,让他们在和谐公正的环境下茁壮成长,今后的新农村建设乃至国家发展都会受到很大制约。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家庭和社会是三位一体的,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步伐一致方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尤其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增强,新时代媒的普及,社会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更为凸显。在一些农村学校,少数留守孩子会在课后甚至逃课去一些娱乐场所,诸多暴力、淫秽等不良东西很大程度上制约孩子的健康成长,久而久之,给社会秩序带来很多坏的结果。

三、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基本策略

育人为本论文范文8

摘要:

通过分析影响大学生提升传统升文化素养的原因,从而探寻出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途径。

关键词:

传统文化;大学生;提升;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5000多年历史精华的积淀,人们常说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决定一切的内在驱动力,传统文化更是支持着炎黄子孙不断进步的根本。而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问题不可小觑。中华传统文化又称华夏文化,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同为四大文明古国,但是中国文明为什么在其他三大文明相继消亡之后依旧没有被掩埋在历史的洪荒之中?我认为,在中华五千年形成的政治制度、文化造诣、精神产物以及物质文明中,一代代炎黄子孙能够摒弃糟粕取其精华,将其发展且发扬光大的原因便在于总能够找到合适的、能提高自己中华传统文化素质最佳路径。

一、现阶段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部分高校只重视对学生的专业教育。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本来就导致大学生在中学时不断接受来自书本上呆板的知识和只训练与考试匹配的习题,无法接触到关于继承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步入大学后,由于目前部分高校只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进行纯职业化教育,可有可无是中华传统文化课程面临的最大的窘状,高校忽略对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起不到应有的带头作用,大学生们逐渐失去了承担华夏文化传播的这份责任的意识。

第二,盲目追求西方文化浪潮在大学生群体中蔓延。关于这点,最有力的体现便在于现在大学生很少有人愿意过重阳节、中秋节,反倒国外的圣诞节、情人节倍受追捧和热爱。面对西方的优秀的文化传统固然可以学习借鉴,但由于大学生没有社会历练的经验,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国外的学校优秀,国外的教育体制完善,国外的文化经典才是精粹,等等言论都体现了当代大学生有过度崇拜西方文化的现象,不愿坚持中国传统文化,崇洋媚外则会其失去本心,造成年轻人群体逐渐跟风,最终导致传统文化被“冷落”。

第三,科技产物剥夺大量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时间。随着电脑、手机的日益更新,其功能越来越全面,使用越来越方便,它们已经成为大学生身边不可或缺的工具。查阅资料、购物、娱乐游戏,一部手机都可以解决,大学生太多课余时间被消磨在对现代科技的利用中,学生逐渐缺少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的兴趣,也失去了找寻提升文化素养的能力,导致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匮乏。

第四,政府对文化的重视和扶持力度不够。社会上有关传统文化的典藏少之又少,图书馆里的文化读本不过是简单罗列,有些内容又晦涩难懂,大学生缺少了解传统文化的媒介,政府没有鼓励相关单位到大学里出资举办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讲座,没有给予文化应有的重视和扶持,使提升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在大学生群体中被大大减弱。阻挡着一代人提升传统文化素养的原因远不止这些。一个国家如果不能提高对大学生培养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视,那么绝对不会长久地生存,我们都该意识到,国家如果要谋求更高更远的成就和发展,传统文化素养绝对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必须装备的最坚硬的铠甲。

二、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能够实现,以下条件应是必要的:

第一,高校应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吸收多元化文化同时,让大学生热爱传并提升传统文化素养。激励大学生提升传统文化素养的最直接方式就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文化课绝对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教育主渠道作用,鼓励大学生阅读经典,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要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大学生有平台去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例如传授太极拳、开展朗读文学经典比赛、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等活动,时时处处让大学生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和熏陶;增加从事人文素养提升的教师队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有困惑时,教师队伍能够帮助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继承传统文化观念,提升传统文化素养。

第二,西学为己用,坚持尊重传统文化。大学生不能全盘肯定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也不能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主席认为,对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应该批判继承,吸收利用。当代大学生应该秉承这种思想,理性看待西方文化,不可偏执的一味随西方浪潮逐流。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大学生应当积极了解并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做到多读经典,解其深意,从中感受到特有的文化魅力,始终坚持尊重中华传统文化,尊重祖国各地域或民族的不同的文化,提升自身传统文化素养。

第三,不沉迷于科技产品,主动学习传统文化。作为有了独立思想的大学生,要学会自律,妥善安排游戏娱乐的时间,要以继承传统中华文化、提升传统文化素养为己任,主动学习。多去图书馆借阅传统文化书籍;不要只利用网络进行娱乐,多查问传统文化知识;多讨教有文学素养的老师们,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交流,增进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认识。

第四,政府应积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政府应组织社会单位到大学进行宣传传统文化的讲座,宣扬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使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精髓,为大学生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奠定基础。十八大以来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一个国家的衰落或昌盛,也往往以传统文化的颓废和兴旺为精准预兆。传统文化是精神的载体,是民族的灵魂,身为大学生应该主动去了解和学习这古老并有内涵的独特的国家民族文化,提高自己的中华民族文化素养,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有质量。

作者:杨扬 何佳 方薇 韩东海 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

第二篇:传统文化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培育

摘要:

传统文化自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的重要前提;文化自觉缺失或是当前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培育问题的症结所在;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的关键,是要从价值认知、价值取向和价值实践等方面着力培养大学生传统文化自觉。

关键词:

传统文化自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

一、传统文化自觉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的重要前提

(一)传统文化自觉是作为“人”必备的哲学思考与生命实践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文化化”的人,“文化”是人类进化的主要方式,社会关系的体现与“文化化”的体现都离不开人根植的传统文化背景。“人类需要一种生活哲学、宗教或一种价值体系,就像他们需要阳光、钙和爱情一样。”所以,作为“人”,应首先具备“为人”的文化自觉,认识所处的传统文化环境,主动“文化”而不是“被文化”。荷兰哲学家冯•皮尔森曾说:“‘文化’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文化具有动态性,且更注重未来取向。”文化俨然成为人类生存的一种战略。因此,大学生作为“人”,首先应以文化自觉进行自主发展的哲学思考,并获取生命实践的能量源泉。而这,正与“以人为本”价值理念不谋而合。

(二)传统文化自觉是作为“中国人”与世界对话的基础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立足传统文化是作为“中国人”与世界对话的基础。全球化使得人类在文化上已经不再截然分割。在各种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和碰撞中,各民族文化都被纳入“全球文化”这个大系统,其发展既遵循各民族文化发展固有的轨迹与规律,又必然受到“全球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导致文化包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上的同化和趋同,并由此发出“我是谁”的质疑和呼唤。中国传统文化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追求,蕴涵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保持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血脉根基。虽然文化全球化来势汹汹,但文化的趋同不同于“世界市场”的构建,相对于经济层面的协同,文化的协同是相当缓慢的。可见,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民族文化不会消亡,保持和弘扬中国文化的民族性仍然是中国与世界交流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大学生作为“中国人”,首先要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性,致力于加强中国文化形象和国民性的塑造,主动以文化自觉的态度进行传统文化的选择与思考。

(三)传统文化自觉是作为“大学生”所需的精神涵养与思想品格

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自觉提升传统文化和民族信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和价值导向作用,并使之成为自身的精神涵养与思想品格。梁启超早在1900年就在《少年中国说》一文中论述过“少年强则国强”。而今日之“强”的支撑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中流砥柱,这是民族文化的精神理念的集中体现,始终代表并引导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前进方向。因此,大学生应以文化自觉,深刻体悟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全社会的精神、价值、行为的强大凝聚作用和整合作用。

二、文化自觉缺失是当前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培育问题的症结所在

多年来,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受到各种思潮诸多挑战,如自由主义思潮、利己主义思潮、民族分裂主义思潮和全球化思潮等。在努力构建与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今天,这些问题与挑战仍然存在。深究其缘由,莫不与文化自觉相关。

(一)多元文化场域的复杂性带来的价值选择困惑

作为“90后”的一代大学生,他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全球信息化、一体化发展趋势使得各种文化的交流、碰撞、冲突、融合呈现前所未有的频繁与密切,地球从信息技术到来之前各种文化相互隔离、独立发展的“文化板块结合体”,演变成多种文化共同作用、交互发展的“复杂场域”。由于海量信息缺乏成熟、稳定的文化自觉甄别,加之知识和阅历的局限,大学生对铺天盖地的思想文化往往缺乏真假、虚实、良荞等基本的价值判断,导致价值选择的困惑,甚至出现对“洋文化”言目崇拜的行为(如对“韩剧”、“旧本动画”的疯狂追捧,大学语文尚未修及格却逃课参加英语辅导班等)。这其中不乏西方敌对势力从未停止过的公开或隐蔽的意识形态攻击,这些来自于外部的力量冲击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培育。

(二)传统文化价值实践上的集体无意识

确切而言,就是大学生的价值认知与价值实践上的差距。一方面在认知上对根植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度赞同,另一方面在实践过程中不能以传统文化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行动指导,从而表现出行动与认知不相符的现象。例如:一度出现的留学热、外语热、移民热等,一些大学生荒废专业学习“全力以赴”攻英语;在一些大学中,不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不能拿学位,但中文作文错别字连篇的学生却能拿学位等。究其根本原因,是缺乏文化自觉主导下的批判性精神与思维,缺乏敢于否定,敢于批判,敢于创新并承担其结果的文化魄力与精神品格。如果没有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内化个人价值认同,并外化为行动指南,那么,导致价值选择、价值实践上的左右摇摆,就不可避免。这些来自内部的负面因素也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培养,甚至较之外部势力的冲击有过之而无不及。

(三)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未成熟造成的困惑

有专家指出,“90后”大学生的缺陷是明显的。在价值实践上,他们中相当部分是独生了女,缺乏创业艰辛的深刻体验,更缺少挫折的历练。在价值观上,一是价值本位向主体倾斜,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体利益、个性发展、个人理想;二是价值观念呈现多元性特征,自身存在着矛盾与冲突。这些来自大学生自身的个体影响因素,正是文化自觉需洗礼、也最难洗礼的部分。一些西方敌对势力更是抓住大学生这一特点,采用易于接受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渗透。

(四)社会转型期、大学扩招等带来的变革性冲击

在当前我国所处的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的先天缺陷充分地暴露,社会人际关系的利益化倾向和不良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强烈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观、职业观、人生观,一股以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利己主义为导向的思潮更是伺机而发、乘虚而入,抓住大学生现实利益需求,加以更隐秘、更深层的方式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这些来自时局的因素往往最直接作用于大学生的生活,进而危及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因此,大学生文化自觉必须固化为大学生的精神、人格而固不可摧,敌对势力才束手无策。

三、大学生传统文化自觉与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的几点思考

(一)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涵,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价值认知

自古以来,思想与人文就难以分家。孔子既是思想家、哲学家也是教育家,而后的董仲舒、朱熹更是集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于一身。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肩负起传统文化、历史人文的传承重任。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各种复杂环境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每个思想政治理论的产生与发展都与当时的历史人文密不可分。以传统文化、历史人文为载体,透析思想政治理论的来龙去脉,引导学生批判地看问题,学生对理论的认同自然顺理成章。如果生硬地“就思想谈思想”,而导致丰富的思想精神沦为枯燥、单薄的理论框条,学生自然难以吸收,更别谈内化为个人品质、固化为价值追求、外化为行动指导。因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注入人文活力,实现内涵拓展,使之成为思想理论有根可寻、有脉可把的课程,是适应大学生认知需要的。它符合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需要,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以之为思想源泉。

(二)优化大学精神环境,强化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

高等院校作为大学生培养的专门机构,就是要在大学精神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动力功能,培养出富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大学生强有力的精神支撑与稳定的价值取向,塑造成为大学生的精神品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都需要建立在强大的民族传统文化认同感和振兴使命之上,必须全面深刻地认识民族传统文化,文化自觉仍然是根本之根本。这种基于民族传统文化自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精神品质具有本质性、民族性,一旦形成和固化,便支撑起百折不挠的坚强毅力和民族气概。

(三)关注社会形势与学生需要,加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实践教育

孔子曰:君子不器。也就是说,一个有才华的人不要一成不变,应该多才多艺,有多方面的功用,不能太单一了。我们对当前教育的反思,应着力改革功利主义、就业至上的大学教育,深刻分析社会形势动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立足更长远的发展,进行教育引导。大学的教学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最直接获取价值体验、最直接影响其价值取向的阵地,也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来源。因此,一方面要通过思想理论课、素质培养课、专业课遵循统一培养规格的共同努力,整合不同课程的育人功能,通过事理教育和事实体验相结合的方法,衔接不同环节的培养效应;另一方面,要使形势与政策教育成为及时性、经常性的教育与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学生走向社会,打破狭隘的教材教育枷锁,使学生亲身体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开阔视野,开拓思路,从而获得个人全面发展的自省、自悟,最后形成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

作者:郭鹏 单位:北京联合大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弗兰克•G•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M].吕明,陈红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3]C•A•冯•皮尔森.文化战略[M].刘利圭,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4]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册[M].何兆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5]冯友兰.中国哲学小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钟瑞添.创新形式提升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效果[N].光明日报,2009-09-15.

[7]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第三篇: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与传统文化

摘要:

本论文以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为中心展开研究,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把握时代内涵,通过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研究,探索新时期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模式的新空间。

关键词:

传统文化;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

本论文为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S2012Q02.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面对日益驳杂的新媒介环境,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相较以前发生了剧烈变化,受西方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领域呈现多元化趋向,集体认同感削弱,而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教育缺失,使得青少年文明素养的教育模式出现了困境。关于传统文化与青少年文明素养的关系,近年来国内研究大多倾向于将传统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资源及育人载体等进行论述,传统文化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手段,成为辅助性的教学工具。然而,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作为文化性符号在承担其文化表象作用的同时,也肩负着育人功用,在传统文化视域下探究青少年文明素养教育新模式,对当前高校所面临的九零后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困局的突破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价值和影响

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个体的文明程度及修养层次,而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历史积淀的精华,在建构中华民族价值观、道德伦理体系、提升个体文明程度及修养层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当代社会学家爱德华•希尔斯认为,传统是围绕人类不同的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创造性想象的积淀,它包括物质产品、思想观念、惯例和制度。1文化具有育人功用,而传统文化作为前人积累的道德感召力量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传统文化具有基础深厚、心灵默认感较强等特征,当前,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挑战,传统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资源及活性载体,为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模式的形成提供了新的思考空间;传统文化作为人类教育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高等教育则是当代肩负文化传承的社会机制,承载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以时代的要求为依据,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渗透到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中去,将传统文化与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大学生自强自立的精神境界、完善大学生人格修养等融合,实现并发挥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具有时代内涵的育人功用。

二、探寻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的内在联系

文化是一种文明所造成的生活方式,文化是人们在创造文明过程中创造的不同的生活方式,从广义上讲,文化与文明相伴而生,二者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传统文化精神与文明素养教育的内在机制具有互通性,“没有一个民族的道德文化是从真空状态突然发展起来的,传统是整个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大本大源。”2传统文化作为整个民族的社会实践经验的凝华,内容涵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门类。传统文化中所彰显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等,与大学生文明素养中的国家责任意识相映射;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观点,与大学生正确的诚信观相联结;传统文化中谦恭礼让、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精神,与大学生文明的交往观相关照。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而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可以说传统文化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时代意义。传统文化资源与文明素养教育内涵互为映射,也彰显了传统与现代的辩证反思,九零后主体生长于新媒介环境下,呈现出多元化的思想意识倾向,而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缺失造成的,使得九零后大学生的道德文化生态呈现出断裂现象,探讨传统文化与文明素养教育的内在联系,寻求当代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模式困局的新途径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传统文化视域下开拓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的新模式。

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充分关照大学生文明素养培育的现实环境与精神特质,开掘传统文化资源的同时实现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融合,在教育形态中,不拘泥于思想道德修养等理论课的单一平台教育模式,不断拓展大学生传统文化视域下的文明素养教育的多渠道发展。

1.整合经典传统文化资源,发挥文明素养教育时效性。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日趋复杂,新思想的产生带来了教育管理的真空状态,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负载新时期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的重任。而“传统文化具有巨大的思想统摄性,可超越地域、阶级、党派、种族、时间的界限,产生巨大无形的文化整合力量。”3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多元思想,具有潜在的美育功用。传统文化中儒家提倡“贵和尚中的和谐思想”以及“恭、宽、信、敏、惠”五德与当代的文明体系构建也有互通之意,整合传统文化资源,发挥其德育、美育功用的时效性,是当代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亟待开辟的新途径。

2.促进传统文化资源与新媒介传播相融合,创建高校文明素养教育的新语境。九零后大学生在新媒介传播影响下,对于价值观导向等教育手段、教育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文化的内涵教育受到了图片化、快餐化的消费主义文化的冲击与解构,如何利用网络媒体资源承载传统文化的育人功用,开辟高校文明素养教育的多元空间,即时有效地解决大学生价值观认知目标模糊、自我管理意识单薄、自我约束能力较弱,成为完善新时期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的重要课题。在新媒体形势下探讨高校文明素养教育的深度发展,促进传统文化资源与新媒介传播的融合与发展,对创建高校文明素养教育新语境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新时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传统文化现代性式微、九零后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复杂性等现象,明确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模式的价值影响及作用等,探讨传统文化现代性过程中对青少年道德进程的新要求及文明素养教育模式的新思路,以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内在联系,对实际工作中大学生文明素养的科学化、规范化等教育理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丽杰 张蕾 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注释:

1.[美]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