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案例范例6篇

育人案例

育人案例范文1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成人法学教学;法律应用能力;应用

案例教学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代,1829年英国学者贝雷斯率先适用于法律教学中。1870年美国朗德尔教授出任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时,在法律教育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并大力推广,郎德尔教授据此被誉为哈佛法学院的改革者。法学案例教学法是将学生置身于真实法律环境中,让学生自主分析和研究案例,解释法律内容并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此教学法在培养学生法律应用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点。由于各国法在形式上的特点及法律文化历史传统方面的差异,案例教学方法在英美判例法国家的法学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在大陆成文法系国家的法学教学中则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忽视。案例教学是我国法学教育的薄弱环节,在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倾向于系统完整地讲授法律制度理论知识,学生习惯性地、被动地接受和记忆这些被视为“圣经”的制度与理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各法学院系纷纷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开始注重案例教学,在成人法学教学中,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给学生传授知识,也可以用于对学生的考核,因而受到世界各地成人教育的普遍欢迎,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在成人法学教育中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成人法学教育,由于其培养目标和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在教学方法上应与普通高等法学教育有所不同。笔者认为,案例教学法在成人法学教育中应广为应用。这是因为:

1.成人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特殊性。近几年,我国法律实务界与教育界对重新定位成人高等法学教育培养目标开始讨论,但认识不一。根据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和成人与普通高等法学教育的基本分工,参考国外高等法学教育的成功经验,笔者认为,我国成人高等法学教育应以高素质、复合性、应用型法律人才为培养目标。而不同于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基础扎实,专业面宽,人员素质高和适应能力强的高级法律专门人才。这不仅要求学生了解法律对各种相应问题是怎么规定的,为什么要这样规定,而且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法律规则解决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即着重强调学生通过学习应获得将法律条文、法学理论运用于实际生活、解决各种实际社会问题的能力。要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个目标,实施案例教学法不失为其重要的一条途径,即通过对大量具体案例的分析、解剖、探讨,使学生由此了解我国法律实施和适用活动的有关情况,从而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学生便能逐步掌握法的一般知识、原理和原则,并能将其准确地运用于司法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2.成人法学教育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主要是社会青年,他们的基础知识、文化素质、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不尽人意,面对选样的教育对象,如果教师单纯地只从理论上去阐述法的原理、原则,那就会出现教师讲得越多学生越糊涂的尴尬局面,到头来学生是什么都没有学到。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注意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实施案例教学法,用生动形象的案例,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法的一般原理、原则的讲授寓于实际案例的分析、讨论中,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从个性到共性,那么将会收到良好教学效果,成人法学教育的目的就能充分实现。

二、成人法学教学的案例教学法实施步骤

成人法学教学的案例教学法是指以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围绕案例的讨论而展开,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和评判。学生则积极投入讨论并自由发表见解。案例教学不是单纯寻找正确答案的教学,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

法学案例教学法主要由以下三个环节构成:

1.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是教师与学生分别对教学案例和制定的相关资料的个人学习过程。教师对案例的内容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思考,进一步了解案例中的问题和有关背景知识,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程序;学生则要熟悉案例内容,掌握案例所揭示的事实情况,洞察案例中章显或内隐的疑难问题,并借助有关材料提供的理论指导,分析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运用已有的经验归纳出自己对问题解决的初步假设,提出多种合理的并能经得起质疑和反驳的解决对策和方案。学生在课前准备阶段就已经开始以实践情景为基础、以实际问题为基本的独立研究与探索过程,从而将学习导向一种追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行动研究。

2.课上讨论。课上讨论是案例教学的精髓部分,包括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两种形式。小组讨论以4~5人为佳,教师不做过多的指导,为学生提供一个畅谈自己见解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就案例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一起分享个人研究方案。同时,每个人对他人的见解提出批评或质疑,并能对大家共同遇到的难题展开积极的探讨,使问题的讨论引向更深更广的空间。此阶段的目的并不是要达到共识或提出问题的明确答案,而是使每一位学生在阐述与讨论的过程中,对案例中的问题有更深的认识和剖析、思路更为清晰,并能接纳别人的见解和与批评。全班讨论是对小组讨论留下的问题进行深入与拓展。教师的引导与指导作用举足轻重。教师对讨论的过程进行适当而有效的操纵并注意将讨论引向主要问题的解决,同时注意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讨论与案例有关的理论知识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利用。在这种开放式和互动式的教学中,学生能最大限度的参与和分享讨论的过程,并在坚持自己立场的同时,以最低限度信赖别人见解来决策,使学生对自己的假设做出更为明确合理的独到判断。

3.总结评析。在总结评析阶段,教师要对案例教学过程特别是案例讨论的成效作全面总结,鼓励个性差异,帮助学生形成不断反思的习惯。总结评析对学生也是很重要的环节,它是学生认同个性差异的反思过程。学生通过自我反思,进一步梳理问题的解决策略,并提升对理论的理解水平,归纳尚待释疑的问题或提出新的问题,以便日后继续思考解决。

三、运用案例教学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1.民主教学。案例教学法强调集思广益,只有学习者积极参与主动参与,师生共同讨论问题,案例教学法才可能成功。每个学习者都要有发表意见的机会,相互补充,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哈佛的案例教学中,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学习者为争得发言机会,常常互不相让,你抢我夺,有的学习者不顾教师的引导,仍然在那里唇枪舌剑。所以,运用案例教学法要重视民主教学,为每一个学习者提供参与的机会。同时,要注意教师的地位,教师在整个案例教学中始终起着“导演”作用。既要选择好“剧本”――符合学习者现有的实际水平的案例,又要在课堂讨论中,必要时给予指导。

2.面向实际,从实际出发。在实施案例教学法时无论是编写或选择案例都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要求学习者面对现实,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作出分析,作出决策。每一个案例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现实情景,使学习者完全处于一种社会实践之中。案例教学法的目的并不是给每一个学习者提供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培养每个学习者学会在面对复杂现实情景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育人案例范文2

本次案例研究选取的求助人为闫旭(化名),年龄16岁,高中一年级学生,独生女,汉族,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在家做杂工,麻将成瘾,对孩子关心极少。

通过她母亲了解到,闫旭在初中阶段一直成绩较好并顺利升入高中。但是由于从初中开始闫旭就在封闭式管理学校就读,过早的严谨管理压抑了她的自由个性,升入相对管理宽松的县高中后从心理上感到自由了。由于初中学习基础很好,步入高一后就逐渐放松学习,不到一学期就开始了早恋,并渐渐地跟随男友偷偷外出上网、游玩等。老师也反映闫旭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久而久之,她的学习成绩远远落下。几个月后,出现了明显的厌学情绪,甚至一上课就会头痛,并主动要求退学。

主诉人闫旭心理陈述表明:以前初中时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但是步入高中后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中等水平,学习不能带给她成功感,而父母只忙他们自己的,很少关心她。但是恋爱的对象很爱她也很照顾她的感受。在谈话中她反复强调男朋友需要她,在他心目中她很重要,使得她感觉自己是有需要的。整个诉说过程中,求助者神情自然,说话条理清楚,在叙述过程中有些自卑情绪,而且似乎在以自己的叙述来说明自身的想法,有一种要说服别人的感觉,但是形式过于腼腆。闫旭主要的心理问题是悲观、厌学和早恋。

通过心理访谈活动和长时间的隔离开导,并以多个早恋、弃学的案例来说服引导,求助人的早恋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厌学状态依然没有改变,不断诉求要求弃学。访谈共3次。

二、案例分析

1.案例实施的成功点

本次未成年人的教育活动主要采用了访谈的方法,通过访谈法可以了解到被访者的主观感受、态度、情感等,从而对其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进行多方面的分析。访谈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互动性。本次访谈的过程中,我充分体现了尊重未成年人的原则,因为这些未成年人也是人,尽管还不成熟,但是也有了自己的思想,也有了自己的尊严,因此我给足孩子面子,让她觉得我是尊重她的,这样我才有机会和条件与其对等交流。在交谈的过程中,我重视对闫旭进行情感教育,和孩子交流对爱情乃至婚姻的看法,同时交换青春期的成长感受。笔者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和闫旭谈心,肯定她的一些想法的同时引导她认识到有些想法是不现实的,这个岁数还不成熟,不懂得保护自己。健康的爱恋是成年人在共同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及奋斗目标为前提的相互爱慕,而现阶段我们还是未成年人,身心有待发展成熟,对感情无法把握,还会影响学习。不好好学习,没有一个美好的未来,那这样的“爱情”势必是惨淡的。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多数发生早恋的孩子都是因为家庭生活并不温暖,父母和孩子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因此孩子才会用异往来代替情感温暖,虽然亲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能完全替代异性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但后者却可能乘虚来填补前者的空白。通过访谈法的合理应用,本次案例的求助人闫旭轻松地解决了早恋的问题。

2.案例实施的不足之处

从本次案例解决的结果可以看出,针对闫旭厌学的情况仍然没有转变。不足之处在于:(1)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可以发现,厌学心理主要是教与学双方面的问题,因此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应该从教师与课堂的角度进行心理纠正。因为闫旭表示:学习不能带来成功感,反而让人感觉烦躁。因此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应该全面实施鼓励教育,但是本次心理辅导没有实施。(2)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应该反复调整才能获得预期的心理辅导目的,并在辅导过程中要进行不断的心理测试和评估。同时,对每次的访谈与心理干预的结果进行记录,但是本次辅导没有实现这些内容的设计。

三、指导建议

针对案例中提到的现象,本人提出合理化的解决办法如下:

1.制订心理辅导计划

针对每个心理辅导的对象应该制订更为周密的心理辅导计划,保证心理辅导的内容能够有周期性、长期性和实效性。计划的宗旨要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一般来讲,计划可以分为近期目标和远期计划。第一,近期目标。尽快建立情感通道,让心理求助人能够与辅导教师倾诉心声,让求助人有观察的机会和途径,然后才能与其亲属建立合理的沟通渠道,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二,远期计划。要以培养求助人健康心理为主要目标和方向制订具体的心理辅导方法,帮助其重新定位人生观。

2.心理测试评估

心理学为心理辅导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持,因此在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可以尝试采用心理测试内容。本次案例中厌学的情绪为求助人闫旭带来了明显的焦躁、抑郁和生活不满意的心理反应,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辅导后这种心理反应必然会有所改善,而通过心理学的测试能够更为明确地看到这种心理变化。如可采用HAMD(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和HAMA(Hamilton anxiety)为主的调查方法。HAMD和HAMA分别代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生活满意程度,能够针对厌学、焦虑、抑郁等情况作出很好的测试。心理辅导教师应该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心理评估,计划下一步的心理辅导内容。一般来讲,第一次测试评估,要初步整理求助者的问题,通过测试结果来分析求助者问题形成的原因、爆发的原因、演变的过程、心理的隐患等问题。第二次测试评估,这次评估之前已经对求助者进行了相应的心理辅导干预,因此在进行评估时要鼓励求助者正确面对问题,深入地剖析自己内心的想法。第三次测试评估,要鼓励求助者能够勇敢地讲出自己内心对生活的渴望,然后辅导教师能够从求助者的渴望心理分析其心理表现,实现最后一步的情感填补和心理辅导。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每次测试评估的结果都应该让求助者知晓,让他们有知情权,并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

3.采用多种心理辅导方法

通过本次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对于有代表性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诸如厌学、焦虑、自私等问题都有长期影响的背景。在进行纠正辅导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单纯靠某一种方法是很难转变的,例如本次研究单纯依靠“访谈法”就不可能让求助者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基于此,针对厌学的心理健康问题,可以尝试采用如下的心理辅导方法:第一,模拟疗法。未成年人有较强的模仿心理,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集体的力量和榜样的力量来感染学生。要联系班级教师给学生更为理想的学习环境,让更多有较强心理表现的人来与厌学症者交朋友,通过模仿的力量来感染学生。而榜样的力量可以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和范例,获得内心的自我鼓励,跨过厌学的困扰。第二,运动疗法。体育运动对于纠正心理问题来讲至关重要,尤其是厌学的求助者,他们往往不愿意运动,因而长期处于焦虑的心理表现之中。运动疗法要坚持进行,教师可以鼓励家长或者是朋友与其一同运动,或者选择一些体育运动中心,通过体力运动来使得求助者有心理满足感,进而能够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而且体育运动的成功能够带给求助者自信心。体育干预强度要逐步提升,心率保持在130~150次/分。

四、资源拓展

育人案例范文3

[关键词]高师成人教育学 案例 案例教学

[作者简介]高晓东(1961- ),男,山东沾化人,绵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吕林(1979- ),女,四川成都人,绵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教育心理学。(四川 绵阳 62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四川省绵阳师范学院青年课题“基于信息技术的公共教育学案例教学的实证研究”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MB2009010)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0-0153-03

教育学课程是高师成人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体现教师教育特色、培养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的师资队伍的重要课程。然而,这门课程的教学现状却令人担忧,比较广泛地存在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教学内容空泛、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的脱节。案例教学作为一种体现新的教学理念的全新教学方法,为教育理论和实践之间构筑了一座桥梁。在高师成人教育学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方法,是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教育学课程中案例和案例教学的含义

案例教学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案例的运用。一个案例应该包括实际的情境、典型的事件、完整的事件叙述、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因此,从教育学的独特角度,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教育矛盾冲突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在这个情境中,可能也隐含着解决这些问题或矛盾冲突的多元化方法。案例教学即教学中的案例方法,是指在教育学的教学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原理观念,围绕教育目的,运用典型的教育案例为教学材料,采用多种案例呈现方式,使学生进入某种特定的教育实际情境中,通过学生的独立研究和师生之间的人际互动、平等对话研讨等形式,加深学生对于教育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提高他们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教育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案例教学法与教学中的举例都要引用实例,但案例教学中的案例与平常教师教学中使用的事例之间是有区别的。首先,二者的内涵不同:案例必须具备真实客观性、典型性、完整性、鲜明的目的性和问题性等特点,而事例是教师在教学中呈现的故事、例子等,它可能是主观虚拟的,也可能是客观真实的;既可能是典型的,也可能是大众化的;既可能带有难点疑点,也可能只是一个普通例子并由教师进行讲解分析。其次,二者的作用不同:案例在案例教学中占据中心地位,没有案例就没有案例教学;案例是培养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发展其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手段,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共同参与的对象。而事例在一般教学活动中并不居于核心地位,它只是使一个较难理解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只是教师讲解知识的一种辅助手段,只在教学中的某个环节或某个方面起到作用。因此,案例以及案例教学都是具有特定内涵的,与教师在教学中所举的事例以及传统的事例教学是有本质区别的。

二、选择最佳的教学模式是高师成人教育学课程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

(一)针对业余学习的成人学习者的最佳案例教学模式

“课堂案例示范+岗位案例收集+案例研讨评价”是业余学习的成人学习者的最佳案例教学模式。高师成人学习者往往是以业余学习的方式就读的,其就读一般是按“高师学校面授+岗位自学+高师学校考核”模式进行,针对这一就读模式,案例教学采用“课堂案例示范+岗位案例收集+案例研讨评价”的模式最为恰当。

1.“课堂案例示范”是学习者面授时由教师引领的环节。“课堂案例示范”一般在成人高师集中面授时进行。案例教学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从例到理型,即运用案例,经过师生合作,寻找其所蕴涵的知识,发现并掌握基本概念、原理;二是从理到例型,即给出基本概念、原理,启发学习者运用基本概念原理,以例释理,以例证理,从而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案例示范”这一环节,是典型的从例到理的案例教学类型,其目的是以案例激活学员脑中的经验,再将其上升到理论,让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学习者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

育人案例范文4

[摘要]案例教学是教学中运用的案例方法,其中的案例与平常教学中的举例有所不同。针对业余和脱产学习的高师成人学习者,可采取不同的教育学案例教学运用模式。要提高案例教学运用的有效性,就应精编高质量的案例,构建系统的案例知识体系,促进学习者的广泛参与,加强案例教学的管理和培训。  

育人案例范文5

关键词:无人机;任职教育;案例教学;装备教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无人机任职教育教学现状

任职教育是指为了使培养对象获得适应某一军事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进行的培训模式。任职教育是培养军事人才的重要途径,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使培训对象获得适应某一特定军事工作岗位需要的能力。我院自2004年起开始增设生长干部任职教育,专业数量和培训员额总体上呈增长趋势,培训模式越来越完善,培养质量也不断提高。装备教学是任职教育的主体内容,占居培训全过程的主导地位。但较发展成熟的公共基础、专业基础课程而言,装备教学仍然为较薄弱的环节,影响任职教育的整体教学质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教学内容与实战化岗位能力需求联系不紧密

我院现有的无人机专业任职教育课程标准,基本是沿用学历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尤其是教学内容的设置,没有脱离学历教育的内容框架,内容的设置,不能够满足实战化条件下部队岗位任职能力的需求。

(二) 教材建设针对性不强

现有的装备教学教材基本是厂家技术资料的扩充和升华,偏重技术和原理,对于无人机的保障、维修以及运用方面涉及的比较少,而且随着无人机装备的快速更新换代,装备教材的更新周期逐渐缩短,这些都导致所选用的教材针对性不强。

(三) 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创新不够

目前,在无人机专业装备教学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基本还沿用学历教育的套路,尤其是在理论教授方面,主要还是以教员为中心,采用课堂教授的模式,教员和学员之间的互动性较弱,导致学员学习积极性不够,达不到预期学习的目的。

由于存在上述问题,使得现有的无人机专业任职教育教学效果不够显著,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员在培训中学到的知识与部队岗位任职能力联系不够紧密,部分学员认为学习没有用,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学习效果不够理想。这些都导致毕业学员到部队后不能尽快胜任装备保障的相关工作,特别是学员的工程实践能力还远不能满足装备修理工作的需要,存在对于故障装备“不愿修、不敢修、不会修、不能修”等现象。因此,深入研究适应于提供实战化条件下的无人机专业任职教育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近年来,在我国的高等院校和军队院校都在大力提倡案例式教学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践性和互动性。它对于培养、提升学员整合和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时间问题的能力,对于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地位、弘扬学员学习的个性、增强学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其它教学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军队院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任职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新的增长点。

二、案例教学特点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员用包含疑难问题的典型教学情境,引导学员学习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并进行必要讲授评价来拓展学员的能力,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式教学重在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培养,其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

案例式教学最早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哈佛商学院,主要把企业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引入教学,让学员在学校就能够接触到各种商场争斗,以培养学员的创新和思维能力,后来又逐渐扩展到法律、医学和管理学的教育领域中,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进入教师教育的领域,是当代最受推崇的教学方法之一。

案例教学在任职教育当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而军事任职教育具有明确的岗位指向性,其目的就是培养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获得相应的任职资格,相比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一)教学素材来源于真实发生的案例

案例本身来源于某专业领域真实发生的事件,学员毕业后有可能将要面临类似的问题,可以调动任职培训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发展、素质提高等综合目标,改变枯燥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积极融入案例,提高学员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素质。

(二)以学生为主体,以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教学方法为主

教师在介绍了案例以后,通常是启发式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讨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都可以展开讨论和交流,形成热烈、互动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新观点和新见解,促成思维的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和相互补充。这完全不同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三)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源于实践的案例引入课堂,可以给培训学员提供与实际问题联系紧密的背景,使学员产生共鸣,他们会自觉联系到自己的工作实际中,并通过分析问题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以及应用情景紧密结合起来,将提高教学效果。

三、实施案例式装备教学的步骤和原则

案例教学并没有严格的程序规范。通常按照案例教学理论的普遍性要求,结合任职教育装备教学的实践,应用案例教学对无人机任职教育装备教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 构建案例装备教学内容体系

开展案例式教学的首要条件是建立丰富的案例,但是当前案例教学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相关案例资源的缺乏,尤其是针对无人机任职教育装备教学的。因此,需要对无人机部队、试验训练基地和装备研制单位广泛调研,收集无人机装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典型故障维修案例,并结合无人机系统相关理论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案例,使其兼具典型性、针对性、启发性。紧贴无人机装备的实际应用,并充分考虑学员的认知水平,使得案例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真实性。同时在制作案例的时候,要保证课堂时间安排得当,预设课堂讨论的方案,要充分估计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想好预案。

(二)设计与案例教学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的设计强调以教材内容的基本知识点为核心,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分析引出相关知识点,逐渐归纳知识脉络并解决问题,整个教学过程应以学员的积极参与为前提。

这一部分涉及的工作比较多,包括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设计课前预留问题。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课堂讨论互动的效果。通常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学员的认知水平;二是教员的素质及组织引导能力。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全方位设想课堂的互动情景,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针对不同内容灵活应用实装、多媒体资源、虚拟维修设备、专修室等资源,使对案例背景的描述更形象真实,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案例中涉及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环环相扣。

(三) 案例装备教学课堂实施

在案例装备教学中,课堂实施是中心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案例的展示可以依据时间长短,操作难易,灵活选择实装演示、播放录像等不同方式。首先介绍装备维修案例的时间、地点、引起装备故障的起因发展和结果,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设计应难易适当,要有启发思考价值,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提问的主要目的是引出相关教学内容 然后让学员分组讨论,引导他们利用课前预习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最后还要对讨论中涉及的重要原理作补充或提高性阐述,比如帮助学生思考,从案例教学的内容和过程中,看到了什么,得到哪些有价值的启示,是否通过案例学习掌握了处理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将如何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运用等。在实施过程中要求更大范围的激发学员的思维能力,使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共享其他学员的经验和智慧,从而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

(四) 总结和评价案例式教学效果

教学任务结束以后还需要依据学生课前准备情况(包括预习必要性预习所需时间等)教 员课前准备情况(准备时间 参考文献和书籍的数量等)教员教学方法、学员学习效果等对教学效果进行总结评价,以促进案例教学法的完善,从而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使学员不仅能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能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从实际问题到理论分析,再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循环过程,最终提高自身对于无人机装备的维修保障能力。

四、基于案例式教学的无人机专业装备教学实例

根据案例式装备教学的实施原则和步骤,笔者引入某型炮兵侦察校射无人机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出现的“上行遥控指令无法发出”作为典型案例,说明案例分析法在无人机任职教育装备教学中的应用。

(一) 案例背景

首先交代案例背景,2015年4月,豫北某训练基地,无人机系统正在进行拉距离试验训练,地面控制站飞行操纵手在飞机锁定后,与飞机检测员沟通进行指令循环,发现遥控指令无法发出,地面控制站同时也无法实现对地面数据终端的控制。飞机下行信号稳定,地面数据终端电视信号显示清晰。通过上面分析交代了故障现象

(二) 案例分析

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员思考:1.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故障现象?2.故障是发生在地面控制站还是在地面数据终端?3.发生故障以后,该如何组织排除,存在哪些基本的排除原则?

(三)案例讨论与实践

按照学员的数量,分成若干组,进行10分钟的讨论,然后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发言,表述小组讨论的结果,提出小组讨论后得出的故障原因和故障排除方案。具体如下:

从故障现象看,地面控制站无法发出遥控指令,而下行信号稳定,图像显示正常,应该是上行无线电链路出现故障。地面控制站同时无法对地面数据终端进行控制,可初步判定故障部位在地面控制站与地面数据终端两系统之间。由此得出以下四种情况分析。

情况①:地面数据终端死机,失去控制;

情况②:地面控制站与地面数据终端之间连接电缆接口松动,出现接触不良现象;或者测控电缆中间遥控信号线路出现断路。

情况③:飞行操纵台故障;

情况④:前端故障;

对照以上四种情况,逐一进行隔离验证判断。情况①.地面数据终端转为内控,转为内控后,调整天线方位和俯仰角度,均能实现,显示正常。因此,可排除情况①。情况②.将测控电缆重新连接,故障现象无变化;切换光缆进行通信连接,故障仍然无变化。可排除情况②。情况③.改用软面板操纵,仍然无法发送遥控指令。回报栏内亦无红色回报显示。情况③可排除。情况④. 切换飞行控制柜,选择飞行控制柜Ⅰ后,故障现象排除。可进一步断定,故障部位在飞行控制柜Ⅱ内。情况三已排除飞行操纵台故障,因此,故障部件应该为前端Ⅱ。

故障排除。打开综合显示+实时处理计算机机箱,将前端拔出并用橡皮清理,重新安装后,开机检测,故障现象排除。

(四) 总结与评价

通过上行遥控指令无法发出案例,采用提出故障现象、故障讨论与分析和故障排除的整个过程。尤其是在故障讨论与分析过程中,引导学员通过前期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基础来分析故障现象可能的原因。经过分组讨论,最终在实装上对故障现象进行验证。而且与直接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采用案例教学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帮助教员更好地总结前面理论和实践学习的成果,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对于学员而言,实施案例教学,更有利于学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形成维修保障能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五、结语

任职教育与学历教育相比,更强调实践应用,突出培养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案例式教学其突出优点就是针对性、实践性和互动性强,能够让学员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当中,最终提高了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案例式教学是任职教育装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本文把案例式教学引入到了无人机任职教育装备教学当中,分析了案例式教学的特点和实施步骤,并在2014年和2015年两期无人机任职教育装备教学当中进行了实践,通过实践表明,采用案例式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员的主动性、积极性,提升了推理判断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院校教育“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的指导思想和“精技术、会管理、能指挥”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进一步落到实处,为部队培养出更多能打仗、打胜仗的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

参考文献

[1]谭立龙,邓飙,张宝生.案例教学在任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继续教育,2013(8).

[2]周道雷.任职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

[3]洪庆根.军队院校任职教育教学模式新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

[4]周泉兴.军队院校教育教学概论[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2.

育人案例范文6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广东 广州 510800)

摘 要:独立学院是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地方本科院校,目前普遍存在人才培养方案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符的问题。成果导向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论,遵循反向设计原则,强调能力本位教育,能力结构与课程体系之间有一种清晰的映射关系。文章以独立学院为例,探讨了基于成果导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从需求分析开始,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再决定学生毕业要求,最后确定课程体系。基于成果导向教育人才培养关键是开展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课程教学,这就需要加强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 :成果导向教育;培养方案;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4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1.033

*基金项目:广东省2012年质量工程教学改革类项目“国际化视角下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编号:2012403)

收稿日期:2015-04-16

独立学院自1999年开始创建,主要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但由于独立学院依托举办高校的特性,导致大部分独立学院都是沿用或简化举办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而举办高校一般培养的是研究型人才,这种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方案不符的现状在独立学院中普遍存在。成果导向教育又称为目标导向教育,遵循的是反向设计原则,是从需求(包括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开始,由需求决定培养目标,由培养目标决定毕业要求,再由毕业要求决定课程体系,本文从成果导向教育的视角探讨了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1 独立学院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高校人才从宏观上可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大类。独立学院培养的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因此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应突出两个方面,一个是本科教育,一个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规定本科教育的学业标准:“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应用型人才普遍具有以下特点: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强调专业知识的基础性、适用性、实用性;也有的学者认为应用型人才应具有复合性、创新性等特点。应用型本科人才相比学术型本科人才而言,要求实践动手能力强,相比应用型人才中的技能型人才而言,则要求具有较系统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发展后劲。目前,高等教育开始向职业性和大众性这个方向发展,它的内涵在逐步改变,英国和一些英联邦国家已经把职业证书教育纳入大学本科的教育内容之中,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尤其是职业适应能力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关键。

大部分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通常是以举办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为蓝图,在此基础上,依据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删减一些难度大的理论课程,增加实践课程。近几年,部分独立学院将职业证书纳入了教学中,开始重视职业能力培养,但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人才培养方案沿用举办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框架,培养目标虽定位为应用型人才,但课程体系依然属于知识本位教育;其次,人才培养方案中人才培养目标不具体,没有具体的可测评的知识能力目标;再次,由于人才培养目标不具体,导致课程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有偏差,课程与培养目标指向不明确、关系模糊,各课程之间关系松散,学生所学知识零散,综合应用能力不强;最后,表现在课程教学中,课程教学通常以知识传授为主,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估仍然是以知识测试为主,而不是能力考核。

2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遵循反向设计原则,强调能力本位教育,要求能力结构与课程体系之间有一种清晰的映射关系。下面以独立学院为例,介绍具体的制定步骤。

第一,对行业企业所需人才进行需求分析。独立学院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适应行业企业的需要,社会需求分析是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工作。社会需求分析可以从当前国内外、地方经济形势、专业发展方向、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差、职业岗位群的人才要求及行业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具体可以通过对行业企业进行调研、对行业专家进行访谈来获取行业企业的需求;同时,对往届毕业生追踪调查、回访,了解毕业生对专业人才培养和工作岗位的感受,也是需求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毕业生作为过去人才培养方案的成品,他们的意见是最好的反馈。比如: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建筑学专业在市场调研和社会需求分析后,发现建筑行业最缺的是建筑师的得力助手,知名高校都致力于培养优秀的建筑师,建筑师助手反而是稀缺人才。

第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在社会需求分析基础上,将需求转换为人才培养目标。独立学院培养的应该是面向社会需要的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如独立学院建筑学专业培养的人才应首先可以胜任建筑师得力助手这个工作,在此基础上,从而逐步成为一位优秀的建筑设计人才。

第三,确定学生毕业要求,列出学生毕业时应具有的能力。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之后,将人才培养目标具体为学生毕业时应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点,通常包括专业能力、一般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应重视的,学生毕业时具有一定的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可以让学生顺利适应工作岗位。如独立学院建筑学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要做好建筑师的得力助手,就必须掌握建筑学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技术,熟练掌握建筑制图法,熟练应用专业软件制图,具有较强的建筑设计能力,熟悉建筑构造大样施工图,具有较强的市场服务意识。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对各项能力进行进一步细化分解。

第四,确定课程体系,明确能力结构与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OBE强调“能力结构与课程体系应有一种清晰的映射关系”,在明确列出学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之后,应依据能力结构而不是学科知识体系对课程体系进行梳理,明确每个知识、能力、素质对应需要哪些课程来实现。一般可以通过关系表格(见表1)来表述能力结构与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当然也可以通过关系图来表述,思维导图就是非常不错的方式。通过关系表或关系图,可以对课程体系依据能力结构进行调整梳理,如果多门课程均指向某个能力培养,那么则可以将这几门课程整合成一门大课程或者一个课程群。

最后,开展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课程体系构建后,人才培养方案基本制定完成,此时,需要聘请校内外专家和行业企业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论证。论证的范畴围绕人才培养培养目标是否正确,学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是否符合培养目标,能力结构与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是否恰当,即所列课程能否实现能力培养等。

3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关键。OBE强调反向设计,正向实施,基于成果导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关键在于能否让学生达到毕业要求,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主体,课程教学至关重要。基于成果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能力结构与课程体系之间有一种清晰的映射关系,课程教学要实现对应的能力培养,就要将能力作为学生的预期学习成果,实施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学。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依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以预期学习成果为教学目标,教学围绕怎么让学生实现预期的学习成果而开展,教学效果是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标准,学生的学习评价则以是否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为标准,强调学生自身的学习进度,而不是学生之间的比较。

教师是课程教学成效的关键。实施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独立学院专职专任教师中年轻教师多,教学经验不足,专业知识较强,但教学经验和教学设计能力却不足,加强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尤其是开展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学设计能力是实施学习成果导向教学的关键,可以通过聘请教学设计专家定期开展教学设计能力培训,定期组织开展教学示范课,组织教学设计竞赛等方式实现。此外,独立学院专任教师大多是硕士和博士毕业生,他们刚从高校毕业,即跨入工作岗位,缺乏在企业一线的工作经验,实践能力不足,这就无法满足应用型人才强调的实践能力培养要求。一方面可以通过引进一线企业专家参与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同时通过帮带年轻教师加强其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组织教师参与企业的项目研发和一线工作,加强教师实践能力,丰富一线实践经验。

4 结语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作为一种反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与以往人才培养方案最大不同有两点。第一,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遵循反向设计原则,从需求分析开始,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学生毕业时应具有的能力,确定课程体系。第二,强调能力结构与课程体系之间应有一种清晰的映射关系,课程应围绕对应的能力,开展以预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学。独立学院定位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在制定基于成果导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时,更应该注重社会需求分析,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行业企业需求;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中,应注重能力尤其是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陈新民,周朝成,任条娟,等.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探析——基于特色创建的思考[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

2 钱国英,王刚,徐立清.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5(9).

3 郎耀秀.应用型本科教育社会需求导向论[J].高教论坛,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