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技术本科生科技创新研究

医学检验技术本科生科技创新研究

[摘要]科技创新能力对于当代医学本科生乃至所有本科生,都至关重要,尤其对于日后所从事的工作实践性、创新性比较强的医学检验技术本科生而言,更是如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民办高校医学检验技术本科生在校生,调研了其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和影响其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因素,进而分析出能够提高其对科技创新活动参与度的有效对策。这不仅可有效提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也为学校更好地开展本专业及其他专业本科生的科技创新工作提供有效借鉴。

[关键词]医学检验技术;本科生;科技创新

众所周知,我们正处在一个被科学技术频繁刷新的时代,学习、工作、生活正在被科学技术深刻影响着,医学也不例外,医学检验技术作为一个由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化学交叉和融合的学科,受科学创新技术的影响比其他医学学科会更大,全自动化、智能化、流水线式的仪器和检测技术层出不穷,这在节约人力劳动的同时,也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和要求。如若从事本行业的人员意识不到本行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态势,意识不到自己如果不与时俱进地增加自己的科技创新意识、头脑和能力就会被淘汰的局面,已参加工作的人员很可能会滞步不前、无所作为,没有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可能面临择业难、新工作无法胜任。因此,要想避免以上不良状况的发生,在学生时代,就应该做好应对本行业高科技化、高智能化环境的准备。在未走上工作岗位之前,紧跟行业、时代的前沿,在牢固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用科技创新能力武装自己的头脑,让自己具备一定程度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才会在工作过程中从容不迫,才会有一番作为。然而,根据笔者从教以来的观察和部分学生反映的情况来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有所欠缺,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人数和次数也是屈指可数。从他们的日常学习情况来看,对自己本行业没有危机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科技创新思维和科技创新能力都很欠缺。因此,作为担负着向社会输送医学检验技术人才重任的高校教师,笔者有义务、有责任让学生认识到本行业目前是一个怎样的高科技行业,有责任、有义务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科技创新能力,有责任、有义务让学生在毕业面临择业时和参加工作后有更雄厚的实力。本研究针对本人所在高校的医学检验技术本科生在校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研了影响其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因素,并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了提高其对科技创新活动参与度的有效途径和对策。

1问卷调查情况

1.1调查对象

本研究选取我校医学检验技术2016级、2017级、2018级在校本科生,共301人。由于2019级刚入学一个学期,对科技创新了解尚浅,故未纳入研究。

1.2调查方法

本研究调查问卷共包括三部分:学生情况、教师情况和学校情况。采用网络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调研,最后通过网络平台收集结果,进行分析、归纳。问卷共发放301份,收回289份,回收率为96.01%。

1.3调查结果

1.3.1学生情况

参与调研的学生中,女生与男生比例约为4?1,这与实际情况中,女生人数本身偏多有关。调查结果显示,91.53%的学生认为本科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十分必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可帮助其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开阔视野、增强团队协作能力等。然而只有16.1%的学生在校期间参加过科技创新活动。参加过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中,大部分学生只是参加了老师的课题研究和学校每年下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自主立项研究、科技创新和科技竞赛类的并不多。而且,参与科技创新学生的科技成果大部分是研究报告,单独和获得奖项的仅有6.8%。此外,本研究也调研了研究对象是否在网络数据库(如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下载、查阅过文献,结果显示80.51%的学生只是偶尔下载、查阅过,有11.02%的学生从来没有下载查阅过文献,这也是导致其科技创新活动参与不高和成果不理想很重要的原因。在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当中,大部分学生是为了丰富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提高将来就业竞争力、为将来读研做铺垫等,说明其能正确认识到科技创新对其个人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促进作用。而对于没有参与过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其原因大部分是觉得自己能力不足(35.59%)和不知道如何开始(36.44%),其次是觉得自己没有机会(13.56%),说明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教育、宣传和培训至关重要。

1.3.2教师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任课老师从来没有(33.05%)或只是偶尔(54.24%)主动征集过让学生参加其研究课题,大部分老师只是偶尔(66.95%)在课堂上开展过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教育,只有22.88%的老师会给学生开展此方面的教育。而且,大部分学生(66.95%)认为他们不太容易找到科研活动的指导教师。以上均是造成本专业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参与度不高的原因。在指导教师当中,有部分指导老师(47.46%)没有给学生开展操作技能的专项培训;61.86%的指导老师没有帮助学生撰写和;只有46.61%的指导老师能够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从事课题研究,有一半的指导老师指导学生不够细致。以上均是导致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积极性不高和不易出科研成果的重要原因。

1.3.3学校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94.07%)认为我校对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工作比较重视,有专门管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机构;对已审批的科研项目,大部分(78.81%)均会有基金扶持;对于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或获得科学研究成果的学生,均有奖励,奖励力度也比较大,有荣誉奖励、金钱奖励、学分奖励、提高评优评先资格、增加推荐就业机会等。然而,大部分学生(59.32%)反映我校供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条件还有待完善,学生科技创新氛围的氛围不是很好,这也是影响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原因。此外,超过一半的学生(55.08%)认为,学校举办的有关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讲座、论坛、学术报告的次数还有待增多。

2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以上调研结果可看出,除学生本身的科研意识不高、对开展科研没有头绪以外,教师的宣传、教育、专业指导以及学校的管理方式也是影响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因素。

2.1学生因素

2.1.1学生在校期间的科技创新意识不强

虽然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对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作用普遍认可,也认为在校期间参加科技创新活动非常有必要,但其本身的科技创新意识并不强烈,在行动上也并未表现出对科技创新的热衷。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就能看出,大部分学生宁愿把时间浪费在玩游戏、上网、看网络电影上,也不愿意多花些时间在专业课的学习、科学文献的阅读上。他们虽然身处在一个不断被科技改变的时代,但其并未强烈意识到科技正是他们这些青年一代所承载着,总觉得科技很遥远,自己做出科技创新似乎不太可能。这种心理会在潜意识里让他们对科技创新并不太感兴趣,更不会自己主动去寻找机会参与科研。

2.1.2学生的文献检索和搜集信息能力不强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没有或者只是偶尔会在网络数据库(如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下载、查阅过文献,说明其平时很少在网络数据库搜集文献和相关专业知识,其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还是依赖于传统的如课堂、教材或网络查询等方式。若学生能够习惯于在网络数据库中搜集文献和专业知识,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其科研素养和对科技创新的参与度。

2.1.3学生对科技创新认识不够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反映其未能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大部分的原因是觉得自己能力不足和不知道如何开始。这说明学生没有充分认清科技创新活动,他们认为科技创新只有科学家或者高学历的人才会完成的事情,他们一个尚未毕业的本科生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其实科技创新无处不在,也不是只有科学家或者高学历的人才能完成,科技创新有大有小,有普通有高端,有成功也有失败。对于本科生而言,只要能够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和素养即可,即便实验或课题失败也无关紧要,他们所要学的是科研的方法、思路和初步的科技报告撰写能力。只要跟随老师或同学或试着申报一个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踏踏实实地学习、实践、研究,他们就会认识到科技创新并不难,做起来也不是毫无头绪。

2.2老师因素

2.1.1老师对学生科技创新方面的教育和督促力量不够

从调查结果可看出,大部分老师很少主动征集过学生让其参加自己所研究的课题,大部分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和教育不足。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不仅担负着传授科学知识和传播学习方法的责任,也担负着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任。学生对于科技创新的认识不足,不足为奇,这就要靠我们老师来教育和开导。无论是科学知识还是科研方法、科研能力,都需要老师来引导和培养。这除了需要我们老师在课堂上经常性地开展科技创新方面的宣传和教育之外,邀请学生参加自己所主持的项目或课题也能够很有效地促进学生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的提升。

2.1.2指导老师对学生从事课题研究的指导不够

从调查结果可看出,只有部分的学生科研指导老师能够做到全程耐心细致地指导,有不少老师只是偶尔询问课题进展,或只是辅助修改文字性的材料。学生从事课题研究,势必有很多操作技能、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和实验室安全方面的知识不全面,这就要求指导老师在学生开始课题研究之前,给学生详细的讲清楚或开展此方面的培训,但调查结果显示,只有部分老师开展了此方面的专项培训,有近一半的指导老师没有开展,这就会导致学生课题研究进展不顺利或实验结果不理想。很多学生都是初步接触科学研究,科技论文、科技报告的书写对他们来说,相对比较陌生,而这些又是课题研究成果很重要的呈现形式,这就需要指导老师帮助其撰写和发表。然而,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不到一半的指导老师会帮助学生撰写和。以上情况不但会影响学生课题研究的顺利进展和成果的诞生,还会导致学生继续参加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指导教师的指导作用至关重要。

2.3学校因素

从调查结果来看,学校对学生的科技创新工作非常重视,而且对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或取得科技创新成果的学生的扶持力度和奖励力度都很大,说明学校对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这可很好地激励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但根据学生的反映,仍有两个方面需要完善。

2.3.1学校供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条件有待完善

从调查结果可看出,大部分学生认为学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条件有待进一步提升。对于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医学检验技术行业而言,学校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上的硬件设施和科研条件不及医院好,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和实施。若学校能够改善本专业的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条件,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积极性会有所提高。

2.3.2学校举办的有关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讲座、论坛、学术报告等的场次不够频繁

对学生科技创新方面的教育,除了教师要做好之外,学校的作用也是很重要。但调查结果显示,学校对有关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讲座、论坛、学术报告等,开展次数不够多,说明学校的宣传教育还有待提升。学校可经常性地邀请校内外科研专家给学生开展教育讲座或论坛,或者让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取得优异成果的学生典范,给学生开展讲座或交流。通过这些方式可很好地解开学生对科技创新的疑问,而且能够很有效地提高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意识和动力。

3促进医学检验技术本科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对策分析

从以上影响因素中可看出,学生、教师和学校均会影响到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动力,故若想提高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度,学生、教师和学校三方面均要做出努力。

3.1加强对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只有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到科技创新,才会在行动上表现出来。因此,加强对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是提高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参与度的第一步。这就需要教师担负起此项任务。教师可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经常性地给学生灌输科技创新的理念和重要性,结合专业知识让学生认识到科技创新已经渗透到自己所学专业的方方面面,如若自己不与时俱进,会逐渐被淘汰。在校期间,学生的自由学习时间相对充足,学生可充分利用在校的这段时间,锻炼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哪怕是从写一篇综述开始。在校期间,自己具备了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之后,在参加工作时才会更有底气,更能跟得上时代的脚步,才能在工作中有所作为。

3.2提高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

要想从事科技创新研究,基本的文献检索能力和信息搜集能力必不可少,从事任何一项研究,都不可避免地需要查阅当前的研究状况,或借鉴他人在此方面或相近方面的研究经验和方法。但实际情况中,学生在此方面比较欠缺,大部分学生对文献信息检索比较陌生,还不习惯于在网络数据库中去寻找知识和解决专业问题。这除与学生本身学习态度有关外,学校的教育也有一定的影响。学校可将《文献信息检索》设为必修课,加强对本门课程的考核力度,让在校本科生都能够具备基本的文献信息检索的技巧和能力。

3.3教师鼓励学生参与到自己的课题研究中来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没能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是因为不知道如何开始和觉得自己能力不足,这说明学生们对科技创新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知道如何开展,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们来引导。老师们可让学生从最基本的做起,让学生参与到自己的课题研究中来,做些简单调研、信息查询、数据整理、协助自己开展实验研究等,老师正可借此机会对学生更好地开展科技创新研究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更好地教会学生如何申报课题、如何实施课题、如何、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这样手把手地教学,会快速地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素养和能力。

3.4提高教师科技创新意识

教师是教育的承载者,如若教师自己的科技创新意识不强,就很难给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方面的教育。教师不仅需要提高自己本人的科技创新意思和能力,也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也很重要。只有自己有了较高的科技创新素养和能力,才有能力更好地给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和指导学生;只有自己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能力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才会重视对学生科技创新方面的教育,才会愿意教会学生科技创新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因此,无论教学工作多么繁忙,教师都要抽出些时间来开展科技创新研究,高校里供教师开展的科技创新机会和平台都比较多,教师要充分抓住和利用这些机会,来提高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同时也要认识到,科技创新能力对于本科生也很重要,在自己平时的教育过程中,要时刻注重对学生科技创新方面的宣传、教育和引导。

3.5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

从调查结果中可看出,部分指导教师并没有在课题研究前给学生开展操作技能上的培训,并没有全程细致耐心地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这就可能会导致学生的课题实施不理想或成效不明显。以上说明,指导教师并没有尽职尽责。指导教师要有较高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要充分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不能对自己的学生放任不管。大部分学生对课题研究比较陌生,对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很多问题不知如何解决,有时学生又不好意思询问老师,需要指导老师定期对课题研究检查、验收,及时解决学生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除此之外,指导老师也应该帮助学生撰写和,这是以后其从事科学研究必须要掌握的能力,也是其课题研究成果的重要体现。本科生大部分没有撰写和的经验,需要指导老师给予指导和帮助。指导老师做到了尽职尽责,学生才能在课题研究中收获最大。

3.6学校完善供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条件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觉得学校供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条件有待改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一个智能化、自动化不断提高的专业,医院中的各种仪器设备都蕴含了很多高科技的技术,因此要求学生也必须有一定的科技创新素养。但学校的科学研究条件和设备相对比较落后和不全面,这使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不能与时俱进,也会限制学生的眼界。如若学生能够改善学生的科技创新条件,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会更高,也会更加容易出成果。

3.7学校加强对学生科技创新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调查结果显示,有关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讲座、论坛、学术报告,学校开展的并不频繁。本校教师的教育和引领作用固然重要,但学校的宣传和教育也很重要。学校可经常性地邀请校内外科研专家给学生开展教育讲座或论坛,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也能让学生感受到科技创新对于自己学业发展的重要性。学校也可选取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取得优异成果的学生典范,给学生开展讲座或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会更顺畅,他们的思想、习惯和生活方式都比较相近,沟通起来效果会更好。通过这些方式可很好地解开学生对科技创新的疑问,而且能够很有效地提高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意识和动力,学生也能够从中学习到很多先进的科技创新理念和方法。促进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不是一项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学生、教师和学校三方面的努力和付出。学校提供更好的条件和保障,教师做好学生的教育和指导工作,学生本身要能够吃苦、钻研、勇于创新,只有这样,学生的科技创新素养和能力才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春潮,齐婉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现状调查及其促进对策_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5:148-149.

[2]崔文彬,赵俊豪,等.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素质教育,2016.

[3]徐婷.地方综合性大学本科生科研状况研究-以Y大学为例[D].扬州大学,2012.

[4]蔡雅萱,马丽媛,陈立娜.高校本科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调查研究[J].学术探讨,2011,5:204-205.

[5]刘莎莎.河北省高校本科生科研现状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6]刘璐.文科本科生课外科技活动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

作者:崔宁 单位:黄河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