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类专业学风建设路径

药学类专业学风建设路径

摘要:学风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双一流”背景下,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已成为教育领域的大趋势,但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仍是不容乐观,本文从药学类专业学风建设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着手,探索以趣导学、以赛促学、以制督学、以境乐学、以情助学、以网自学六种举措在学风建设工作中的实际应用,努力开创高校学风建设的新局面。

关键词:双一流;药学类;学风建设;路径探索;长效机制

大学学风指大学生在长期的学习、科研、生活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对待学习这一行为相对稳定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倾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潜力,刻苦学习,加强诚信意识,诚信教育,促进良好学风的养成”。学风是评价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学校治学精神的综合体现,如何创建发愤图强、自主学习、勇于探索和创新的优良学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笔者以江南大学药学院学风建设为例,对药学类专业学风建设的路径进行探索。

一、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及分析

为了了解双一流背景下药学类专业学生学习的精神面貌,剖析不良学风产生的原因,需要对大学生学风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笔者以江南大学药学院学风建设现状为例,随机抽调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240名学生下发问卷。发现学风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学生的学习兴趣匮乏,对于目前所学的专业只有17%的同学表示非常喜欢,而19%的同学则表示完全不喜欢所学专业,学生缺乏学习热情,不思进取,将大量精力投入到网络游戏、娱乐生活中,导致成绩下滑,乃至不能顺利毕业。第二,学习动机功利化,对于为什么要上大学,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及就业压力,76%的同学表示为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找到满意的工作,而只有11%的同学选择回到家乡,报效祖国。第三,学习目标不明确,只有15%的同学有清晰的学业规划和长远目标,而17%的同学根本没有明确目标,这也客观反映了当下跟风考研热、考证热、出国热,背后其实是学生缺乏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第四,学习方法不科学,近70%的同学课前从不预习,而52%的同学课后也从不复习,只有12%的同学能按照“课前预习-课上听讲-课后复习”这一步骤学习。

二、“双一流”背景下药学类专业学风建设的具体举措

(一)以趣导学,激发学生学习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目前高校学风存在的问题追根溯源是学生缺乏对学科的兴趣,面对所学专业的了解不够深入,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药学院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状态以“趣”导学。第一、将大一新生军训作为学风建设的契机和开端,开展“青春导航系列”转型讲座,邀请学院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从学生成长规律、学科特点、专业需要以及国际趋势等视角出发多维、多向、多举推进新生转型教育,让新生对自己专业的学习和未来的规划逐渐形成明晰的认识,军训在磨炼学生意志品质的同时也为学风建设打好了坚实基础。第二、为帮助高年级大二、大三的学生扩宽专业视野、扩展创新思维,学院举办“荣药讲坛”、“主题沙龙”、生物医药产学研论坛等学术讲座论坛,邀请国内外名师、学者为学生讲授国际学术前沿、分享成功奋斗历程,引导和激励更多的学生关注发展和关心学业,促进学者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以及企业精英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为学生提供良好学术氛围和广阔成长空间。第三、针对毕业年级考研、就业、出国方面面临的问题,通过开展“药咖FEI”师生零距离系列活动,以师生面对面的方式解答同学疑惑,增强专业自信心,起到答疑解惑、引领成长的作用。

(二)以赛促学,提升药学专业的育人成效和培养质量

通过学科竞赛的形式驱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课程,提升学业兴趣,进而逐渐形成以提升创新能力为确证的循序渐进式学风建设体系。以赛促学,通过“赛”、“学”的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选拔培育校级大创项目,推送参加省市级、部级、国际级竞赛。笔者所在学院高度重视学科竞赛的相关工作,广泛动员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iGEM”、“挑战杯”、“国药工程杯”、“互联网+”等竞赛,近年来在各项赛事中硕果累累。以赛促教,在各类竞赛中引导并鼓励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和团队讨论,加强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对参加各类竞赛获奖的同学进行典型选树。以赛促研,鼓励学生积极申请专利、公开发表与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积极申请专利,2019年度,学院制药工程专业2017级学生参加“江南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比率达到100%,通过增强教师对项目的指导力度,使学生在参与科研项目、撰写学术论文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和学术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科技素养和未来竞争的核心职业能力。

(三)以制督学,完善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和制度体系

大学生学习知识的的主要场所是教室,因此完善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和制度体系是保障课堂教学、晚自习学习效果的前提条件。第一,为落实考勤机制,学院建立教学副院长、教务秘书、辅导员、班主任、学习委员的立体考勤管理框架,定期巡课、巡考、查寝,并通过“钉钉”打卡管理系统及时掌控学生的考勤状态。学院每周在在班群内公示考勤情况,强化学生的时间纪律意识,进而提高出勤率。第二,为提高听课效率,杜绝同学们课堂上玩手机,学院在必修课上推行“零手机课堂”制度,督促同学课前将手机主动放入手机袋。第三,针对考前部分学生投机取巧,企图通过作弊的形式取得好成绩的行为,学院从改革成绩评价体系、教考分离、严肃考风考纪等多方面着手,鼓励学生“做文明考生、交诚信答卷”,在刻苦学习中增强专业知识、锤炼优良品格、远离浮躁状态,努力成长为厚德博学,精业济世的药学专业人才。

(四)以境乐学,营造优良学风的文化氛围和校园环境

学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构成要素,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境”乐学,营造利于大学生身心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以此来涵育优良学风。第一,学院通过“榜样领学”的方式,选树榜样典型,激励学生好学乐学,利用年级大会、学风大会邀请获得校长特别奖、三好标兵、国家奖学金、十佳大学生、文明示范寝室的同学来分享交流经验、开展专题讲座,鼓励全院同学向榜样看齐,营造优良学习文化氛围。第二,结合社会实践“践行学思”的思路,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将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中,开展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训练,客观认识自我,适应社会需要。一方面,结合专业需要,到制药企业不同岗位见习、实习,将理论化为实践,提升就业技能和职业竞争能力,实现个人能力的飞跃和蜕变。另一方面,结合专业特色利用暑期开展社会实践,江南大学药学院“红色蒲公英”支教团已连续两年在暑期赴河南兰考县范楼小学开展支教活动,学生把爱与责任倾注到笔端,把知识和思想化作前行动力,从窗明几净教室里听讲的学生到艰苦山村里代课的教师,身份角色的转换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了学习的幸福感,不仅强化了学风建设的主人翁意识,也在实践中受到了教育、增长了才干。

(五)以情助学,发挥学业帮扶的家校互联和朋辈互助

学校是学风建设的主阵地,但不是唯一的阵地,课堂是学风建设的窗口,但也不是唯一的窗口,因此,学业帮扶也要充分挖掘家庭和朋辈的潜力,把家校联动和朋辈互助拧成一股合力。第一,积极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通过新生家长会、QQ群反馈、学生家访、假期致家长的一封信、温馨短信等形式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培养的无缝对接,拉近家校距离。对于学业落后的同学,通过任课老师课堂教学、辅导员班主任课后助学、学业辅导员自习帮扶、学生家长远程督促多措并举,形成凝聚学风的强大合力。第二,辅导员结合上学期补考后的成绩单,对需要帮扶学生的学业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找到问题根源所在,选聘高年级学业成绩优异的学子担任学业辅导员,从帮扶学生情况、学业困难原因分析、帮扶具体措施以及预期达成目标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规划,用以控制帮扶过程和效果。同时,开设了朋辈课堂,利用晚自习的时间将课程中的难点、重点进行再次的讲解分析;成立了答疑小组,除了分享“学霸笔记”帮助同学们树立知识点外,还对保研、考研、国考、出国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解答。

(六)以网自学,多措并举建立健全云端学风建设机制

2019年1月6日,教育部《关于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为核心,推动教与学变革,构建‘互联网+教育’新生态。”[3]肺肺炎疫情爆发后,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鼓励高校利用线上的慕课和省、校两级优质在线课程教学资源,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等在线教学活动,以保证疫情防控期间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学风建设要结合时代大背景、教育对象特点及需求的变化,积极构建“互联网+传统模式”的多元化、立体化大学生线上线下学风建设体系,督促学生以网自学,线上搭建激励引领平台、方法交流平台,多措并举建立健全云端学风建设机制。

三、结语

高校学风建设工作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事业,优良学风的建设不仅是高校固本强基的核心,更是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保证。针对药学类专业特点,通过以趣导学、以赛促学、以制督学、以境乐学、以情助学、以网自学六种模式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有机结合。同时,营造积极的校园氛围,把建设良好科研环境与提升学生个人学术涵养结合起来,塑造高校积极向上、刻苦勤奋、互学互鉴、风清气正的学术生态,以点带面建立完善双一流高校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双一流”背景下,只有切实提升药学专业的育人成效和培养质量,推进学风建设常态化,才能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星,王楠.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8(2).

[2]“双一流”背景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学风建设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4)

作者:任学敏 单位:江南大学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