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

浅谈医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数据来源于我院计算机数据库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中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

1.2方法

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排序法进行统计与分析。其中用药频度(DDDs):DDDs=某药品的总消耗量/该药的DDD值;日用药金额等于药品的总销售金额与DDDs的比值。

2分析与讨论

近3年来,我院一线抗高血压药仍以肾上腺素能神经抑制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三类为主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已开始呈下降趋势,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用量并不是最大,但其增长速度是相当快的值得我们关注。

2.1肾上腺素能神经抑制剂

肾上腺素能神经抑制剂是通过阻滞肾上腺素能对心脏和血管的调节而产生降压作用。因有负性心率、负性肌力和负性传导作用,服用时会出现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应用品种在减少。而其中美托洛尔有选择性阻滞作用,对代谢影响较少,无论单独使用或与其它抗高血压药物联合使用,其降压效果都比较明显,加上价格适中故使用状况较稳定,现已为本类中最常用和使用最多的。

2.2钙拮抗剂

钙拮抗剂是通过抑制跨膜钙离子移动而降低细胞内钙离子量,以舒张小动脉平滑肌降低外周阻力而发挥降压作用,这类药不引起水钠潴留是较安全有效的降压药,广泛应用于高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性疾病等的治疗,临床应用趋向于缓释和控释制剂[4]。在我院钙拮抗药DDDs以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长效制剂使用最广泛,销售金额较高,其价格也比较适中。第一代钙离子拮抗药如硝苯地平起效快,但作用维持时间短,需每日多次给药,血压控制较难掌握,且有可反射性地兴奋交感神经,使心跳加快等不良反应,近年有报道称,短效钙拮抗剂长期、大量应用有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危险,其用量下降较多。而氨氯地平为代表的第三代制剂,其延续了第二代钙离子拮抗剂的优势,且对血管平滑肌具高度选择性,又具有独特的长效、血压波动小等特点,疗效好于硝苯地平等钙离子拮抗药,用量不断上升,但由于价格及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等影响,临床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显然由于以硝苯地平为代表的第一代钙离子拮抗药用量的下降,该类药总体还是呈下降趋势的。

2.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从不同环节干扰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而产生降压作用,对多种类型高血压均有明显降压作用,并能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还能预防心肌缺血、逆转左心室肥厚。且服用方便,DDDs排序位居靠前。其中依那普利除了具有强效、长效的药理作用外,又有合适的价格,其DDDs含量靠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适用于轻或中度原发性或肾性高血压,此类药发展快品种多,使用广泛,虽然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咳嗽,一般停药后即消失,所以临床保持较大用量。血管紧张素Ⅱ,作为一种生长激素,能通过促进原癌症基因表达,促使血管增生—血管重构,可引起外周血管收缩,水钠潴留,促使心肌肥厚及肾功能的减退,导致心力衰竭恶化,而它的拮抗剂能阻断这些不良效应。

2.4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虽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该类药品开始应用时间不长,但作为一种降压新概念和新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基础,虽然用量并不是最大,但其增长速度是相当快。其可降低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可抑制心肌细胞增生抗心肌肥厚、抗心力衰竭,还可改善肾血流动力学作用,降低肾血管阻力,选择性扩张出球动脉,降低肾小球内压力,减少蛋白尿,增加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保护肾脏而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进程等这成为临床选择应用的主要理由。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相比副作用更少,降压效果更好,同时它耐受性好,一般一天口服一次,患者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因而受到欢迎,应用呈明显上升趋势。

2.5利尿剂类抗高血压药

利尿剂类抗高血压药,本院主要以噻嗪类为主,噻嗪类利尿剂主要副作用为低血钾对糖、脂肪代谢有不良影响,但小剂量配伍服用时,机体通过自身调整,一般不会有太大影响,而久用可致血浆肾素去甲肾上腺素与醛固醇血浓度上升而降压效果下降,这是注意点。由于其作用温和不易产生耐受性故使用状况较稳定。这类药物由于价格因素,比较廉价,对于农村、城镇广大低收入人群比较易于接受,所以其DDDs排序也在前10位之内。氢氯噻嗪作为一线首选降压药,常与其他降压药合用,减少后者剂量,减少副作用,其DDDs排序也在前十位。

2.6复方制剂

现有药物后期单独使用后常会失效,如加大剂量又易引起不良反应而难以为继,而高血压患者多数还患有如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衰等其他慢性病,为防止单药治疗时触发的代偿反应提高降压疗效,增加患者的耐受性在高血压的治疗中常采用联合用药[6,7]。体现小剂量联合用药的复方制剂,我院虽然只有2个,但由于其作用机理明确,效果明显而使用普遍。高血压的治疗需终生用药,因此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及药物的特点制定治疗方案注重治疗原则的个体化,从低剂量开始。临床应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合理用药的水平,使广大高血压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短效制剂每天服用次数较多,给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影响依从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优先选择应用长效制剂,但目前这类药品费用相对较高,为了让更多患者得到治疗,迫切需要价廉物美的抗高血压制剂,这也是药物研究和生产领域需要努力的。

3结语

总之,通过使用现状分析,在未来一定时期内,长效、高效、不良反应少及价格便宜的抗高血压药物会受到我院患者的欢迎,是抗高血压药物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