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素养论文范例

艺术素养论文

艺术素养论文范文1

学校体育教学的开展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磨练学生的精神意志以及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目的的;然而艺术素养的培育则能够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促进学生精神生活的健康发展。虽然体育与艺术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是二者的最终目的是相一致的。体育教学与艺术素养的提高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独立看待。美育与体育都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审美创新活动以及情感的表现都是艺术素养培育的有机构成元素。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教学不仅能够使艺术能够在体育学习中得到表现,而且还是一种进行艺术创造的重要途径。体育课堂教学中往往都会产生进行艺术创造的灵感,对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艺术素养的培育不仅是培养新型人才的素要,更是当前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在体育教学中进行艺术素养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我国新课程教育体系的改革,我国体育教学中进行艺术素养的培育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展,但是,笔者认为在体育教学中进行艺术素养培育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缺乏高水平的体育艺术教材

在进行体育艺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基本上还是处在摸索阶段,没有一套科学、正规的体育艺术教材能够依照。通常都是在一堂体育教学课程中,一半时间用于进行技术体育的教学,一半时间进行艺术体育的教学。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体育艺术教材建设,是今后加强体育艺术课程教学的重要问题。

(二)体育艺术教学的师资队伍素质较低

在体育课堂中进行体育艺术素养的培育,这对任课教师自身的艺术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就我国目前的体育教学情况来看,体育教师往往存在着学历较低、职称较低的状况。除此之外,体育专业教师的专业构成比较复杂,有的是艺术体操、健美操等项目转项教师,有的是艺术院校、体育院校或师范艺术类专业的毕业生,有的是社会外聘艺术及体育类学者。上述不同的教师在体育艺术教学中各自有其优势与缺陷的存在。基于这一现状,笔者认为有必要加强体育任课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完善自身所欠缺的知识能力,尤其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文化知识含量,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除此之外,在我国大多数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严重的教学力量不足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再培训,另一方面要有专职的复合型教师充实到教师队伍里来。

三、加强体育教学中艺术素养培育的几点对策

(一)加强体育课堂教学中的音乐元素

音乐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动听的音乐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艺术情趣。当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中进行体育锻炼时,就能够一边进行体能上的锻炼,一边接受优美旋律的熏陶与感染,这时体育教师在进行对音乐的讲解与渲染,就能够使学生在心灵与音乐自然而然的产生共鸣。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音乐元素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加入,能够降低学生在体育课堂锻炼中的疲劳感以及厌倦,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增强学生的运动感、激发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及创新精神等方面起着其他教学方式不能比拟的重大作用。因此,体育教师可以根据本次教学的内容、性质以及学习要点等多方面因素,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融入恰当的音乐元素,这样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一边进行动作示范,一边配合音乐的乐律,从而为学生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营造一个充满激情与活力的课堂氛围。尤其是对于那些课堂内容比较枯燥无味,或者那些需要加大运动量的耐久跑或者其他形式的身体素质练习中适当地听些比较激愤的音乐旋律,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被这些激昂的音乐旋律分散掉一部分的注意力,提高学生锻炼过程中的兴奋程度,延缓学生的疲劳时间。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剧烈运动之后,可以播放一些旋律比较轻柔的音乐,这样能够使学生的身心能够从紧张的锻炼中放松下来,有助于学生精神的放松。

(二)加强体育课堂教学中的美术元素

正是由于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美”,体育运动才会具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与魅力。由于小学生正在处于身体成长以及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对美的追求是比较迫切、比较强烈的,正是基于这一特征,笔者认为小学生的这一身心特点为我们体育教学中运用美育开展活动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班级内部体育骨干的积极作用,让学生组织活动,给学生创新展示风采的空间,把学生从单纯的对美的欣赏转化成对美的追求,提高学生感受美和塑造美的能力。例如,可以给学生布置自行设计健美操动作的课下小作业,并让学生画出人体示意图,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与表演,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而且还能够让学生们在自我设计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形体美,让学生建立完美的艺术形象,进而引起心理上的连锁反应。合理、科学安排融体、音、美于一体的优化教学法,让体育课堂焕发艺术光彩。

艺术素养论文范文2

关键词:环境设计;教育理念;三位一体;整体视角;顶层设计

一、研究概念解析

理念字面意为理性概念,在《辞海》中理念有两种解释:一是“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二是理论、观念、思想,上升到理性高度的观念被称为理念。在《新词语大词典》中认为理念是对事物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观念。从理念释义中可以看得出,理念不同于感性认知,是人类理性认知的成果,经历了从想法到思想的形成过程。环境设计是指在尊重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重视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需求,运用系统整体的方法对人类环境空间进行优化研究。本文中环境设计教育是指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实践能力、学识结构为主要内容,其中价值观包含环境设计学和设计师的社会责任、伦理价值,实践能力包含实践应用和业务能力,学识结构包含学术知识与学术修养。

二、中国近20年100篇环境设计教育理念研究文献分析

中国环境设计专业名称几经更名,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中属于艺术学设计学专业类,被授予艺术学学位。从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到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加入生态文明建设,环境设计学科建设在60年的历史大背景下走过了从室内装饰到环境设计的发展历程[1]。环境设计教育理念多体现在实践项目中,梳理和归纳近年来环境设计教育理念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还有助于学科建设。如维克多•马戈林(VictorMargolin)曾提到设计研究的核心课程建设需要对期刊论文搜集与整理,重新阐释和评估关键文献的研究,如同社会学、人类学、文学和艺术史领域的学者所做工作一样[2]。本研究选择中国近20年来100篇讨论环境设计教育理念的论文作为分析材料,包含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硕博论文三种类型。

(一)题名中出现环境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情况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明确界定和使用“环境设计”用语,如图1所示,自2011年开始题目中出现“环境设计”的论文增长较快,2013年开始呈现显著增长态势。“环境设计”从环境视觉艺术形式拓展到环境的生态、心理、文化、信息等领域。尤其是在2018年处于顶峰,正因为环境设计研究范围和应用领域的扩大,更引起各学科的关注度和研究兴趣。另外,题目中使用了“环境艺术设计”的论文在2010年达到顶峰,在2018年也出现一次峰值,当“环境设计”得到关注的同时,“环境艺术设计”也不曾缺席,这说明学者们并未完全放弃使用环境艺术设计,而且整体来看“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态势起伏较多,但具有持续关注度。另外,以“环境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为题的论文关注热点不同:使用“环境艺术设计”作为题名的论文较多关注创新思维、审美文化、设计思维、视觉艺术、地方特色;使用“环境设计”作为关键题名的论文多关注知识交叉、协同创新、工程教育、创新能力、整体系统、实践应用。

(二)教育理念关注热点的归纳与分类

本文通过分析论文核心用语以找到研究者关注的热点,100篇论文包含205组关键词,如图2所示,一是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是环境设计教育关注的热点;二是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统一、市场需求等途径,强调设计的实践应用;三是形成了整体、综合、系统、多元、协同的认识方法;四是提出了可持续、价值观、本土化等思想观念。近20年来环境设计专业教育理念可以归纳为“知识结构、实践应用、价值观念”三个层面。基于前文研究结论,结合图1所示“环境艺术设计”与“环境设计”题名出现的峰值年份,选择2006年、2010年、2013年、2016年、2018年5个峰值节点,从“知识结构、实践应用、价值观念”三个方面观察各时间节点的理念发展情况。如图3所示:一是知识结构方面不断丰富,逐渐关注多学科交叉、关联、协调以及智性教育,拓展了环境设计教育的多维语境。2018年环境设计教育文献呈现更科学、更多元、更理性的视角,更侧重从整体视角构建教育教学模式,避免局限于已有的教育教学框架中。如借鉴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OBE(Outcomes-basedEducation)等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二是实践应用的目标不断明确,逐渐关注市场需求、职业能力、居住需求等客观条件,运用实践基地、校企合作、工作室制、科研项目等方式;三是价值观念方面不断多元,形成具有不同视角的多维价值判断范畴。

(三)从教育理念关注热点看问题

一是环境设计专业界定与专业特色模糊。伴随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环境改造与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专业招生规模随之扩大但环境设计专业教育建设不完善。从“环境艺术设计”到“环境设计”用语的转变并不是学科内容的彻底转变,环境设计应避免在多元化研究方法的浪潮中迷失学科方向。二是环境设计专业教育过程和体系不完善。在教育传授者和组织者方面,现实问题是理论与实践脱节、专业趋同化、教学手段单一、课程设置不系统等。在教育接收者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是专业能力、理论意识、创意思维以及科学理性思维的欠缺,在设计素养、文化素质、综合素质、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方面有待加强。三是环境设计教育研究缺乏整体思维。环境设计具有“艺术”与“科学”双重含义,学者们基于理论研讨与教学实践提出丰富的学术成果,但较多关注环境设计专业教育的某一阶段特征或某一部分结论,缺少对环境设计教育教学体系化和整体化认识。综上分析与讨论,环境设计的专业界定与未来发展、环境设计教育教学过程、环境设计的整体思维等问题都与教育理念密切相关,作为顶层设计的教育理念不容忽视。

三、借鉴清华大学“三位一体”教育模式

前文通过分析中国近20年环境设计专业教育理念的研究文献,归纳关注热点、主要内容及类别,“知识结构、实践应用、价值观念”共同构成环境设计教育理念的框架。本文进一步借鉴清华大学“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经验和优势,为环境设计教育理念的探讨提供实践依据。

(一)清华大学“三位一体”教育模式概述

基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清华大学综合改革方案》,清华大学在2013年第24次教育工作讨论会上确立以“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为核心的教育模式。在《清华大学关于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清校发[2014]29号)确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作为总体目标。在清华大学“三位一体”教育模式中,将价值塑造放在首位,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社会责任、国家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学为人并重的宗旨;其次是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创新思维能力;最后是知识传授,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宽厚的学识基础。2017年,谢维和在“清华教育理念”系列报告会中,指出价值塑造是清华大学本科教育的基本原则与定位,是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价值塑造处于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第一位。杨斌提出“三位一体”育人理念与清华大学办学传统一脉相承,并指出清华大学“三位一体”已得到广泛共识,而且在社会上也产生了很大影响,践行“三位一体”教学理念需要更加明晰其中价值、能力、知识的内涵,探索将理念在实际育人过程中落地和深入的途径和方式。

(二)清华大学“三位一体”教育教学成果与实践经验

自2013年实行以来,清华大学“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已经在多个学科取得有效教学成果,并获得学校和社会的认同。“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如何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根据2018年清华大学召开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汇报会的内容,有11位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验教学、教材建设、毕业设计、通识教育等方面具有一定教学成果和经验。以“创新创业、创新人才、体育教育、通识教育”实践经验为例,如表1所示,围绕产业与技术建设跨学科平台,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探索,如图5所示创新创业训练“三位一体”框架,构建“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将“价值塑造”嵌入培养体系,构建全过程培养体系;通过开发“4+2+2”教学模式,强化“引导”和“督促”,实现全方位体育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文理相长与通专融合探索创新融合教育。

四、构建环境设计“三位一体”教育理念

“三位一体”模式已在多领域取得了广泛认可和成效,三位一体模式对环境设计教育具有借鉴作用。本文在借鉴清华大学“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同时,结合环境设计专业内涵以及专业发展,从内涵、内容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探讨环境设计“三位一体”教育理念。

(一)环境设计“三位一体”教育理念的内涵

环境设计“三位一体”教育理念是在尊重自然、人文、历史背景下,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为任务,培养学生优化与改造人类空间环境的学识及专业能力,核心是对学生价值观念、专业能力、学识基础的培养。在以往环境设计教育教学过程中也有相关理念的提出与应用,如以市场需要为导向的“教学、产业、研究”三位一体的工作室制,“产、学、研”三位一体模式强调实践与创新,强调社会项目的参与。人居环境科学研究领域从学科结构关系层面将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作为“三位一体”共同构成人居环境科学的主导学科。环境设计“三位一体”教育理念不仅以产业、市场、项目为导向,更侧重立足教育教学视角,重点关注教育教学过程中传授者、组织者、接收者。

(二)环境设计“三位一体”教育理念的内容

本文基于对环境设计“三位一体”教育理念的内涵与核心分析,借鉴各学科“三位一体”教学理念与成果,如图6所示,进一步探讨“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学识传授”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关于价值塑造方面,主要通过人本教育、智性教育、教师素养提升、多元化教学资源、人文素养、国际视野、情境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具有完善的人格价值观念、职业价值观念、人文价值观念三个层面。人格价值观念有“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职业价值观念有“职业道德、团队精神”,人文价值观念有“传统文化思想、本土文化、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自然鉴赏”。关于能力培养方面,主要通过建设实践基地、科研项目、校企合作、工作室制、双导师制、教师实践、签约制、设计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应用能力。专业能力有“创新能力、审美能力、设计能力”,职业能力有“实践能力、技术能力、协调能力、分析能力”。关于知识传授方面,主要通过整合学科资源、智慧教育、智性教育、科研项目、建构知识体系、提高教师素质、非线性课程、情境教学、互动型教学、个性化教学、认知主体主动构建、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等方式,培养学生具有厚基础、高文化素质、开阔视野。

(三)环境设计“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学识传授”共同构成了“三位一体”教育理念的主要内容。“三位一体”教育理念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何?一是各部分的现实应用都与“三位一体”教育理念相契合,避免仅强调某一部分或某一阶段的意义,而是以教育理念为主导,具有更包容、更多元化、更整体视角,对环境空间研究理念和方法进行思维升级;二是将价值塑造放在首位,价值塑造渗透进“能力培养与学识传授”过程中。价值塑造影响“能力培养、学识传授”的方向,价值塑造融贯于能力培养与学识传授过程中。学识传授是“价值塑造及能力培养”的基础条件,能力培养是环境设计教育的专业特点,能力培养是“价值塑造与学识传授”的落脚点。

五、总结

艺术素养论文范文3

1.教学层面

由于综合性大学在毕业考评上学科间存在的差异,导致毕业考评的形式和内容多元化,统一的标准难以适应艺术设计各学科的教学要求,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又要求学生将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结合起来,达到艺术设计理论研究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以及使学生能够深入地对一类问题或一个问题进行方案构思、设计创作、模型演示、效果展示等全面体现,以往的结果考评侧重了学生论文撰写能力和毕业设计的效果,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培养却显得不足,也不能为整个教学体系的最终环节注入新的活力。

2.学生主观层面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均占有教学资源不足和教学条件的制约,毕业生往往对毕业论文的写作认识程度不够,出现选题范围过大或过小、学术性不强、创新点不突出、抄袭现象严重等问题,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毕业设计虎头蛇尾,预想高过实际设计的目标,展示效果欠佳,实物模型的设计制作草率粗糙,如何来规避这些问题和增效值得深思。

3.管理层面

毕业论文与设计课程设置在第八学期,这个时期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在校学习、社会实践、择业就业存在很多时间上的冲突,在心理上容易产生较大波动,不利于写出优秀的毕业论文和创作毕业设计,往往顾此失彼。由于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一般需要进行图像、图版、实物、模型等形式的展示,在各评价指标分层制定的同时,学生能否得到一定程度的经费支持,也是从这个层面探讨的问题之一。

二、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考评模型

1.考评体系构建

以“过程+结果+展示”三位一体的模式作为考评体系的制定依据,考评指标的逐层细分。过程考评不仅能提高和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显著增强学习效果,而且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地及时的了解学生的方案进展情况,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阶段目标完成的好坏。在设计教学中,学生往往存在“会做不会说”“会画不会写”的现象,将结果考核始终作为评定设计优劣的主要依据。毕业设计这个完整系统的过程就是毕业生向自己、向学校、向教师、向家长、向社会交的一份答卷,必然要接受大家的检阅。

2.参评主体构成

建立以“指导教师评价+评阅教师+答辩委员会评价+网上投票”构成的参评主体,对学生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进行多角度评价。指导教师是学生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整个过程的直接参与者,所以具有一定的话语权。毕业答辩更像是一次检阅,答辩委员会在毕业答辩时给出的评价基本上是客观的、公正的,学生在答辩时的综合表现因语言表达能力、形象气质、答辩技巧的强弱作为评价指标。在校园数字网络的快速发展下,传统的评价方式要适应现阶段的校园生活方式,建设专业的网上投票系统能够让更多的师生参与毕业设计的评价。

3.审查监督

采用“教研室自查+专家盲审+教学督导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论文和设计进行审查和监督,增设用于网上投票的展示平台和评价平台。审查监督是在教学管理机构对毕业考评进行综合性的运行保障机制,可从以上三个层次进行,可将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审查纳入督导组的督导范围,形成良性的循环机制。

三、考评体系的增效机制

1.深化教学改革

艺术设计人才需要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创新、技术能力,不断调整以往的教学观念与方式。将“过程+结果+展示”的考评系统逐层展开,每层指标建立详细的子系统,进行一般问题的梳理和特殊问题的列举,然后对问题进行排序和考核等级层次的制定,最后对考核分值的进行分配,对初步建立的系统模型。

2.学生主观驱动

艺术设计是社会性的行为,但由于学生缺乏社会与文化责任感而没有强大的使命为驱动,知识储备不足的同时又面临诸多就业的压力,面对知识信息大爆发所往往出现了浮躁与急功近利的现象,内在的学习动力不足。评价指标可细化可深入至出勤率、同导师的沟通次数、方案草图环节、定稿、制作、选材、印刷打印等,各环节进度形成相应的书面材料进行归档整理,有效的避免学生无计划的实施和不按进度完成的情况,并能够保证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完成质量和效果。

3.管理的操作机制

毕业设计是全面系统训练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系统整合性课程。因此,本科四年教学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应该贯穿创新这个基本原则,毕业设计也不例外,对于最终的考评子系统模型保留修改和增减项目的空间,保证系统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此外,学校各部门可将毕业设计展与企业人才招聘会相结合。从而建立起完整的毕业设计展览、毕业设计答辩和人才招聘“三位一体”的毕业设计教学新模式。

四、结论

艺术素养论文范文4

关键词: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制作流程;职业素养

在信息时代,随着新材料、新工艺、新媒介平台的发展,平面广告设计的内涵、方法发生了变化,对广告设计师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艺术设计类课程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基础课程,但由于受到固有艺术设计教学观念的影响,“重艺轻技”的问题较为突出。如,在课程结构方面,理论知识较多,实践性内容占比较小;在课程教学方面,讲授艺术表现的知识较多,缺乏对学生相关设计技能的考查。平面广告设计具有综合性,教师要结合时展的特点,注重团队协作,贴近行业发展实际,让学生接触外部的世界,了解行业需求。由此可见,改革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结合平面广告设计的制作流程,优化课程结构与衔接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高校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是艺术设计教育中的重要课程,通常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部分。这样的课程设置方式便于教师的教学与管理,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如教学方法雷同、教学手法单一、课程衔接不够流畅等。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联系不够紧密,导致课程设置分立,学生学习的知识与掌握的技能缺乏有效的关联,学生难以通过模仿、练习、实践、创新创作出理想的设计作品。这样平面广告设计人才培养便陷入了两个误区:一是强调以图形图像软件教学为主的操作训练,将软件操作作为教学重点,突出对设计软件功能、特效的应用,而忽视对设计思维、设计理念、设计意识的提炼与传达;二是将广告设计等同于艺术创作,过于强调个人的艺术体验与风格,与实际的平面广告制作脱节。平面广告设计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生需要将平面广告知识、软件设计技能以及艺术设计的创意、热情融入其中,从而提升自身的设计水平和竞争力。平面广告设计课程在课程结构方面面临目标与学时两大难题。

1.课程目标中的问题

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涵盖的内容较多,教学目标具有广泛性,如学习艺术设计知识、掌握平面软件的操作方法以及具备职业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等,这些知识和技能要体现在具体的广告设计实践中(如广告标志的制作、广告创意主题的确立、广告设计方案的完善等)。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广告筹划、广告设计、广告推广应用等方面的知识。这样就容易导致课程设置存在盲目性,让学生无所适从。

2.学时上的问题

任何课程的教学都需要相应的学时安排,笔者所在学校的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有60个学时,其中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然而,由于教学内容较多,这些课时往往难以完成对学生设计知识、技能的培养,教师的教学重点不够突出,教学存在盲目性,一些学生“学而不会,会而不精”。平面广告设计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分立的教学模式,将知识点分开,这样虽然有助于优化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和衔接顺序,但学生往往被动地学习,难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设计热情。因此,教师需要从优化课程教学入手,创新教学方法,进行课程改革,重新整合知识点。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指出,自我效能知觉指的是相信自己具有组织和执行行动以达到特定成就的能力的信念。笔者借鉴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剖析学生对学科知识、能力、知觉的预期,结合平面广告设计制作过程,联系实际,构建新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让学生了解现代平面广告设计的发展趋势,在实践中增强信心,获得成就感。

二、平面广告设计公司的作品制作流程

优秀的平面广告设计往往是由一个团队协同完成的,团队成员从自身的专业素养结构出发,发挥各自的优势,合理分工,制作出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广告作品。广告设计公司设有策划部、客户部、创意部、媒介部、综合部等部门,各部门依照部门规程,分担各自的职责,共同服务客户。一则完整的广告设计作品的制作流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首先,由客户部人员参与业务调查和跟进,搜集广告需求,开展行业资料调研和分析,得出广告设计需求。其次,策划部依据行业发展资料,结合相关设计要求,制订方案,由媒介部完成媒介完善和优化。然后,创意部根据媒介方案,结合行业用户需求,组织文案并选择艺术审美视角,以确立作品的创意方向。最后,创意部将设计方案提交给客户部,组织各部门参与探讨,修正、改进方案,形成最终的提案。也就是说,一个完整的广告设计过程大致由调研、策划、创意、原稿设计、正稿制作、校对、输出等流程组成,每个环节都是整个广告设计流程中的重要节点。设计公司同样遵循上述工作流程,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改革也应该参照上述流程。教师要基于用户、行业、社会发展的实际,找到优化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的思路,突出平面广告设计的创意表现。如,教师可在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融入各类设计大赛,围绕参赛项目与学生共同探讨平面广告设计的创意和艺术表现,分解具体的设计任务,让学生分工参与实践,体验整个广告设计过程,在具体的设计实践中交流、学习和分享,了解平面广告设计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在协同制作与共同参与中,既突出了个人的专业优势,又促进了团队协作,提升了学生的创造性设计思维和服务意识。笔者所在的学校结合平面广告设计的具体制作流程,打破固有的课程章节、课时结构安排,从具体的平面广告设计任务和作品制作流程着手,将平面设计课程划分为几大模块,再结合具体的模块任务细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如,将平面广告设计制作流程分解为创意和设计表现两大模块,每个模块再进行内容细化,并将整个教学过程融入具体的、可行的平面广告设计制作,从而增强学生的平面广告设计兴趣,培养其平面广告设计职业素养。

三、以平面广告设计制作流程优化课程衔接

平面广告设计课程课时较少,相关的教学内容较多。因此,教师要解决课时与课程之间的矛盾,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优化课程衔接,细化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任务,激发学生的设计兴趣。

1.分组协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平面广告设计本身具有多岗位协同、融合的特点,基于具体广告设计任务的分工要求,笔者通过小组分工设置不同的兴趣小组,让学生自愿加入小组。每个学习小组有5名学生,结合具体课程分解小组任务,各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参与作品设计,共同讨论、协商。团队分组实现了对具有共同兴趣学生的整合,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为其适应未来行业分工和设计需求打下了基础。小组划分之后,要明确小组成员的学习目标。小组的学习方向已经确定,但小组成员需要从个人的学习目标出发,细化课程模块内容。如,将个人的兴趣、未来的就业方向进行统合,并确立为个人的发展目标。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彰显学生的个性。

2.以案例细化课堂任务

平面广告设计教学案例能将课堂教学与真实的设计任务关联起来,教师可借此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兴趣小组,细化教学设计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使学生掌握平面广告设计方法和技能。如,教师可细化与分解平面广告设计的知识点,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案例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又如,教师可通过海报广告设计案例、企业宣传册设计案例、报纸广告设计案例、宣传画册广告设计案例等,针对不同的设计工作岗位和任务构建序列化的教学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课后小组协作学习

课后小组协作学习是弥补课时不足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实训任务,知识点较多,教师应该强调课后小组协作学习。如,教师可借鉴包豪斯的设计教学经验,鼓励学生自主查阅资料、撰写创意文案、完善作品,通过“群体工学”方式增进交流与分享。

4.作品展示与评价

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的作品展示环节是对教学内容的阶段性总结。无论是创意教学,还是具体的动手操作,教师都要进行学生阶段性作品的展示与评价,从组内交流延伸至班级的组间互动,研究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从中获得经验。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又能帮助学生明确职业定位。阶段性评价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采用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师生互评等方式,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程教学的连续性。

参考文献:

[1]柳国伟.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改革研究.美术教育研究,2014(22).

[2]徐崇.“两段式”广告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艺术科技,2016(12).

[3]沈慧.平面广告设计教学方法改革研究.美与时代(上),2016(10).

[4]万本龙.中国民俗图案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青岛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5]张婧.中国传统水墨形式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研究.云南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4.

[6]王如.现代平面设计元素剖析.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7]吕佳.女性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影响力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艺术素养论文范文5

 

世纪是充满竞争的时代,国民综合素质决定着一个民族兴衰,能承担起历史重任的新一代大学生不仅要具有高层次的专业知识还应有高尚的精神与丰富的情感,强化素质教育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美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我国教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目前教育由‘应试’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更有其特殊的意义而艺术教育则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贯彻实施素质教育这一战略思想,教育部针对基础教育改革制定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其所倡导的教育理念、课程价值、课程目标、课程评价、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等,都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必须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角度出发,改变传统的简单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整体发展教育观,强调教育向生活世界回归,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职业意识的形成,促进学生个性形成与全面发展。这一改革客观上要求高师美术教育必须建立起一个有别于其他美术教育培养要求和与之相对应的教育教学体系。   高师美术教育是以美术作为教育的媒介,并通过这个媒介达到对人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思维方式、情感和道德感等方面的培养。因此,高师美术教育既要提高学生的美术知识、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创新精神、完善人格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里需要明确的是我们如何看待“专业”这个词,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的“专业”定位首先是师范教育。我国香港地区的美术师范教育,甚至只把教育类课程称为专业课,而把绘画与设计类课程列为选修课。作为未来的教师,美术高师生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但一个人掌握了一门或多门专业技能不等于具有了高素质,从能力和素养角度上看,素质是一个人在文化的全面性、文明的进步性与身心的健康等方面的综合反映,所以,仅仅掌握了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不等于具有了从事美术教育的能力,未来的教师应该是“多元素构成的”,高师美术教育必须注重将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去。但现实中许多高师院校安于现状,无视基础教育改革,固守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致使培养的学生无法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观念落后。一些专业管理者和教师对美术师范教育专业的发展认识不清,没有充分认知和理解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的目的与意义,对新《标准》的推广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缺少同基础教育保持密切联系,很少考虑自身师范性和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过分强调“美术专业”的“专业”教育,认为高师美术教育仅是较高层次的专业(发展和延续美术文化的)能力培养,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的培养。   课程设置面窄。课程设置多局限于美术专业的“专业”范畴内,狭隘理解“一专多能”的内涵,将“一专”往往定位在国画或油画等某一画种的技能水平上,“多能”也多圈定在与之相关的知识、技能等层面。   在教学方法、考试评价方法等方面有待改进。许多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依然停留在传统的知识、技能灌输上,在考试评价上重结果轻过程,这些都难以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难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满足于现状,缺乏竞争意识。近年来高考中的“美术热”使得美术师范教育生源充足,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许多院校竞争意识淡漠、安于现状的思想,对培养的学生是否能胜任未来工作漠不关心,造成认识上和工作上的“滞后现象”。   高考中过于重视“专业”考核,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文化课录取线过低,难以支撑其以后学习;专业考试落入新的“八股”之中,人物头像素描和静物色彩成为高考中的“永恒”主题,许多考生不是在“画”画,而是在“背”画,艺术天性正在被抹杀。新《标准》将着眼点放在未来,放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高师美术教育必须与之相适应。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从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的教学能力。为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首先应更新教育思想观念。高师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师范院校的教育理念、教育观念必须是超前的必须与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观念、文化意识并驾齐驱;面对素质摘要: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间竞争加剧,高素质人才培养已成为竞争获胜的最重要因素。面对基础教育全面推行“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新形势作为培养美术教师的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如何转变观念,深化改革,确立科学、合理、系统的师范美术教育体系培养出既有较强专业知识,又具有全面综合素养的美术教育人才,以适应中小学校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是一项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关键词:素质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师范美术教育;教学改革浅析素质教育背景下师范美术教育的改革教育的新形势,必须组织教师(尤其是教育教学管理者)进行有针对性学习和研讨,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明确目标。   按照新《标准》要求调整现有课程设置、结构和教学内容。对美术高师生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本专业知识范围之内,必须拓宽专业口径,凸显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加大教育学、心理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以及计算机应用等学科的教育力度。美术“专业”课程也应拓宽知识领域,按照中小学美术教学要求,加大美术欣赏、艺术批评、艺术设计、民间艺术、手工制作等课程的教学。   要在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以及考核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将知识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增强学科知识的交叉和信息量输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在互动中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创作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在考核评价方法上要将重点放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之中。#p#分页标题#e#   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到应有地位。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美术高师生是未来的教育者,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参与者,一个对本民族缺乏情感、对自身文化不甚了解甚至一无所知的人,是不可能胜任教育之职的。   积极开展职业意识教育。高师美术教育的师范教育性决定了其职责是培养中小学美术教育师资,因此,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应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职业意识培养。要让我们的学生热爱教师职业,明白他们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参与者,是素质教育中美育的重要承担者。   加强教学实践,提高美术高师生教学能力。教育理论以及实践已充分表明,教师的教学能力素质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美术高师生教学能力的培养是多因素的,在教学方法、教育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还应充分重视教学实践环节的设计,丰富实践课程形式的多样性,拓宽教学实践课程的内容和方法。同时,要增加教学实践课的时间。   重视学年论文的写作,提高美术高师生的科研能力。新《标准》中学习领域的划分对美术教师的理论水平有了更高要求,基础教育改革要求我们的高师生不仅仅要会“画”画,更重要的是会“评”画;没有一定理论水平将无法胜任美术教师之职。理论水平的提高是全方位的,学术研究与学术论文的写作是其中重要的方面。为此,高师院校学生的论文写作不能仅限于毕业论文,应高度重视学年论文的写作,以学年论文写作作为提高师范学生科研能力与水平的重要补充和途径;可根据师范专业特点在选题上尽可能围绕教学研究来展开,以提高美术高师生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   加大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培养力度。教师自身素质提高是教学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只有自身具备了较高综合素养,才能帮助受教育者接受和领会知识。中国传统哲学的美育与素质教育思想中历来十分重视教与学、言传与身教、教育者的教学与受教育者的个人体悟的统一。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墨子强调教师只有“得一善言附于其身”率先实践表里如一“使言行合一犹合符节”。   《墨子•兼爱》,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不仅要“言教”而且要“身教”用自己的模范行动为受教育者做出表率。为此要重视教师的再教育,逐步提高他们的学历、知识与能力,完善教师自身综合素质;要鼓励教师积极从事教学研究,以研究促教学;要加强教师职业教育,由于复杂的因素,目前从事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教师大多出身于绘画专业而非师范美术教育专业,因此强化教师职业教育十分必要;教师的引进也应从单一学历和技能考察转向综合素质方面。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开展多种多样文艺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在具体课题训练中尽可能多采用课题组形式,多层面多角度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教师职业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互助、合作。   根据师范教育自身特点,对现行招生政策进行改革,逐步建立起有别于美术院校选拔人才的标准。专业考试应从单一技能考试走向多元,可参照目前一些院校美术史论专业的方法,增加文艺常识、写作等方面的考核;提高文化课录取分数线,避免将那些综合素质差、有“技”无“文”的学生招入师范美术教育专业。   面对基础教育全面推行《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新形势高等师范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基础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逐步“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大、中、小学相衔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艺术教育体系”,培养出能胜任基础素质教育阶段美术课程教学需要的“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高素质”的美术教育人才。

艺术素养论文范文6

关键词:艺术类院校;建筑学;办学特色;人文艺术素养

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后迎来了知识经济时代。著名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吴良镛先生在《北京宪章》中称:“这是一个人类从未经历过的伟大而进步的时代,又是史无前例的患难与迷惘的时代。”首先,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得资讯快速互通,各种设计理论、案例信息呈爆炸式增长,使人应接不暇。同时,安藤忠雄、隈研吾、扎哈等国外优秀、成熟的建筑师来到中国施展才华,建筑领域开始呈现出全球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这样的时代洪流中,中国建筑师拥有更广阔的创作空间,也面临更严峻的挑战。那些具有全球化视野和极高专业素质并且具备终生学习能力的人才能在未来的建筑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本科教育作为建筑师培养的起点,须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并探索出一套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提升教育与社会和时代的同步性。艺术类院校中的建筑教育尤其应该重新审视、调整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优势特长,培养具备较高人文艺术素养兼具技术能力的特长型人才。

1.时展需要多元化的建筑教育

1671年,巴黎皇家艺术学院成立的时候,其教学重点在于研究和描绘古典建筑样式。建筑设计以模仿和传承为主,旨在培养为宫廷和贵族服务的建筑师。工业革命以后,这样的建筑学教育已不能满足新兴资产阶级审美需求和工业化生产的要求,新的建筑教育模式应运而生,这就是著名的包豪斯学校。到了20世纪50年代二战结束后,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建筑学院的教师在古典主义建筑教育和包豪斯之外提出一套以空间设计为核心的建筑教育方法,史称“德州骑警”。在我国,20世纪20年代,欧洲、美国及日本学成归国的留学生把学院派建筑教育带回中国,就是巴黎皇家艺术学院“布扎”体系。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属社会主义阵营的前苏联也对我国的建筑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到了改革开放时期,1980年代,作为东南大学前身的南京工学院展开了本科一年级的教学改革,引入苏黎世高工的教学模式。总之,每一次建筑教育改革都与时代和社会背景息息相关。如今,全球正处于高度信息化和多元化的时代,建筑市场空前开放和包容,各种建筑形式百花齐放,建筑教育也理应百家争鸣。在2017年全国建筑学本科教学改革研讨会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刘克成老师提出,各建筑教育院校应像一个“江湖”,各自开宗立派、著书立说并坚持己见、自圆其说,促进建筑教育领域的多元化,从而进一步促进建筑设计多元化。我国开办建筑学专业教育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最早的建筑学科是1923年成立的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后于1927年成立的东南大学建筑系是我国第一个正式成立的建筑院系。之后,许多大学陆续开办了建筑学科。在经过多年发展和扩招后,建筑学专业队伍得到了壮大。截至2017年5月31日,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名单,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914所,其中有289所大学开办了建筑学专业,约占10%。值得一提的是,在这289所大学里面,有六所院校是教育部批准的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截至2017年)。它们分别是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在所有开办建筑学专业的院校中约占2%,可谓数量稀少。这些为数不多的艺术类院校有的办学历史悠久,例如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这两所院校开办建筑教育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1928年,属于国内第一批开办建筑教育的院校。后经过一系列合并重组,分别在2002年和2003年正式成立建筑系。有的属于年轻的探索者,例如四川美术学院建筑系成立于2000年;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04年开办建筑学专业;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成立于2010年9月;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2010年新增建筑学专业。因此,这些小众院校中的建筑学专业应在当下的多元化教育洪流中担负起差异化教学的任务,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对建筑学人才培养目标范畴进行有益补充。

2.艺术类院校建筑学科的人文艺术特色

艺术类院校的建筑学教育应如何在这样一个宽泛的领域找到自己的关注点与各校的优势特长、师资力量密切相关。比如农业大学,其主要学科是农科,其建筑专业就可以向农业建筑方面发展;再比如理工科院校可以侧重参数化设计、建筑节能、新型材料等方向,因为他们有强大的技术力量作为后盾。目前国外的建筑院校本科教育或注重建造及工学教学内容或注重城市空间营造,都结合院校自身教学传统和优势特色。[1]艺术类院校则应依托学校各专业的人文艺术优势,大胆地把空间与形态的人文艺术性当作自己的专长,重点培养学生人文和美学素养,作为对建筑行业人才培养缺口的补充,利用自身优势在建筑行业占有一席之地。因为:

(1)建筑本身具有强烈的人文艺术属性

建筑学是一个集人文艺术和科学技术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建筑与社会、时代、环境、气候、结构、材料、艺术、人文等方方面面都有密切联系。这些关系都可以粗略归于艺术和技术两个方面,一个建筑作品只有在达到技术与艺术完美统一的时候才能堪称经典,这也是建筑设计的最大魅力之所在。艺术类院校则可以紧扣建筑设计中的人文艺术这一环节展开特色教学。纵观建筑发展历程,当社会形态处于经济贫困、技术落后时期时,建筑的技术性往往位于主要地位,建设目的以解决最基本的场所需求为主,追求功能适用性、经济性,最大程度地利用土地资源和减小空间成本。而如今,随着我国国力强盛,基本的功能需求已比较容易得到满足,建筑师和大众视线更多地关注建筑的人文艺术性。建筑师王澍第一个代表中国建筑师获得“普利策建筑奖”,标志着中国建筑师已经跻身世界舞台,与世界建筑大师齐名。王澍的作品注重中国建筑文化,关注空间与人的关系。他的获奖从一个侧面证明强化建筑人文艺术属性的努力方向是正确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王澍所就职的学校正是中国美术学院这样一所艺术类院校,这充分说明艺术类院校办建筑学专业不光可行而且具有很大优势。

(2)艺术类院校具有浓厚的人文艺术氛围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艺术类院校特色鲜明、艺术氛围浓厚,相关专业基本都围绕艺术、设计、人文等方向展开。这一点,正是艺术类院校与建筑设计中人文艺术相契合的方面。在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建筑院校的前身都是艺术类院校,这给我们无比的信心去办好建筑学。例如包豪斯就是由德国魏玛美术学会和魏玛应用美术学院合并而成;前苏联乎捷玛斯学校也是建立在两所历史悠久的艺术学院的基础之上,一个是斯特罗干诺夫斯基工艺美术学校,一个是莫斯科绘画雕塑和建筑学校。正是这两所院校在艺术思想上的深厚积淀造就了乎捷玛斯对现代建筑艺术做出的杰出贡献。在师资方面,艺术类院校人文艺术素养功底深厚,师资力量强大,相关研究、课题、项目开展广泛,在培养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2017年“全国建筑学本科教学改革研讨会”上,东南大学葛明老师曾指出,各建筑学教学院校应根据各自在某个领域研究的深度、广度和教师优势决定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特色。在课程体系设计中,艺术类院校可以充分利用其他专业教师的特长进行授课。例如,中国美术学院一年级的学生要学习水墨渲染课,学生的素描训练课,由油画系很受现象哲学影响的焦小健教授主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或无意识接受着各种艺术形式的熏陶,绘画、雕塑、平面设计等学科都会促进学生对艺术真谛的思考,在耳濡目染中人文艺术素养得到提高。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为例,其办学理念为“以特色求发展”。建立并不断优化设计教育“创新与实践教学体系”,围绕设计艺术教育特色,切实担负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大学使命,为社会输送具有较高人文艺术素养的人才。学校有着浓厚的艺术氛围和人文优势,几乎所有的院系设置都围绕艺术与文化展开。例如人文艺术学院、数字艺术与传媒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学院等,都与建筑设计息息相关。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04年组建建筑学专业,教师多来源于理工科院校,在教学上基本沿用理工科院校的教学模式和思路,力图将学生培养成与理工科院校学生具有同样能力与竞争力的学生。但这与艺术类院校的整体氛围相左,易造成学生无所适从、教师孤军奋战的局面。艺术类院校理应顺应学校特点发展人文艺术特长,不应反其道而行之。应充分利用学校优势形成自身特色,将优势发扬光大。

(3)针对生源因材施教

建筑设计师理应是全面人才,从一级注册建筑师需要通过九门考试之多就可见一斑。但是教育要分层,不是所有人都具备成长为高精尖全科人才的潜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招收的生源不是金字塔顶端的人才,因此,我们不能翻版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名校的教学模式。与其各方面都平庸,不如专心做好一件事,因材施教不能只是一句空话。面对我校的生源结构,我们应针对学生艺术特长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挖掘他们在人文艺术方面的潜力,培养他们在建筑人文艺术方面的创造力。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专业和人才的作用。必须要指出的是,发展人文艺术专长并不代表放弃技术理论等基本功,并不是只会做花架子的效果图制作,而是激发学生去探究文化、艺术、空间等内涵的动力,使他们始终保持对艺术创作的热忱,在建筑艺术方面具有较高的审美素养和原创能力,在建筑艺术的精神领域有较高造诣。通过以上论述说明,处于小众地位的艺术类院校的建筑学专业教育,不管是基于学校特色层面还是学生特长层面都应发掘自身人文艺术特长,发挥办学特色,走创新教学之路。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提高学生对建筑艺术、人文历史、人性关怀等方面的认知,培养他们具备较高深艺术功底,在建筑设计各个方面中突出人文艺术特长,促进建筑教育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澍.教学琐记[J].建筑学报,2017(12):1-10

2.孙凌波.当下的实践与未来的期望——“全国建筑学本科教学改革研讨会”综述[J].建筑学报,2017(12):112-114

3.李显秋.非主流建筑院系建筑学教育模式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8

4.崔轶.因材施教,因材施评[D]:[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16

艺术素养论文范文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强调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创新是艺术的生命。有效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正是艺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根据时代的要求与艺术学科的本体发展,如何在给定的学制内培养创新实践型艺术人才,是目前各艺术高校面临的共同挑战。为此,高等艺术教育应从课程结构、教学理念、考核机制等方面作出重大变革,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以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推行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强调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培养目标和方案,提供多种人才成长模式,使专业不同、志趣不同、特长不同的学生在学校里都能找到最适合的成长之路。每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目标的手段和方法以及评价的方式不尽相同,势必形成不同的培养模式。因此,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施在一所高校同时出现是理所当然且十分必要的。比如,美术类专业可以实行专业工作室制和导师工作室制培养方式,根据工作室风格设置特色课程,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创新意识、理论知识“三位一体”的培养,积极探索美术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类专业尝试将社会项目引入课堂进行实战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动手能力,探索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国画专业将书画教学统一互进,以中国画为主,书法、设计为辅进行宽口径教学,通过“修为、作文、习艺”综合协调发展,探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音乐类专业以学术交流为手段,以艺术实践为检验,突出技能训练、理论提高、本土音乐融入,探索音乐实践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舞蹈类专业将重大演出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利用各种艺术实践载体,结合舞蹈专业特色和现代市场需求,进行舞蹈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二、优化以重实践、强能力为核心的课程结构体系   (一)课程结构突出综合化   课程是构成专业的最基本单元,设置什么课程、如何实施课程教学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构建课程体系要处理好课程与学科发展、培养目标、学生发展的关系,坚持“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关注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形成与提高,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与自身潜能的发展,优化课程结构,推进课程综合化。在课程结构上,以课程模块的形式构建课程群。   如设置专业素质能力培养与提升课程、综合性实践课程、素质拓展通识课程、专业知识性课程等,将学科课程、实践性课程、科研创作课程紧密结合,保证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素质结构与课程设置高度融合,使学生在知识、素质、技能、创新实践等层面都得到系统的培养,以促进学生艺术理论素养、艺术创作水平、艺术创作能力技艺、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在课程体系上,应处理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开设数量足、水平高的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兴趣、特长及职业发展需要。在课程质量上,既应重视单门课程的质量,也应关照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发挥课程整体质量。学校应分层次抓好课程建设工作,以此带动课程整体质量的提高。   (二)课程内容凸显素质与能力   对课程内容的整合应以“素质拓展与能力培养”为主导,遵循艺术类专业课程教学规律,充分利用综合性艺术院校专业多元、结构互补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一是增加选修课的比例,从总体上提升课程内容的质量。按照专业方向设置专业选修课,以素质拓展为指导提升公共选修课的整体质量。公共选修课既有通识性课程,也有能力训练课程,还可开设一些创新思维及创业能力训练课程,鼓励学生跨专业、跨院系选修课程,例如,可要求音乐舞蹈类学生至少选修l门美术类课程、美术设计类学生至少选修l门音乐类课程,促进学科专业交叉渗透,完善学生的智能结构。二是突出实践性课程内容,融人民族艺术资源。在培养方案中明确每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学时与学分,在课程教学大纲中,对学生的实训课时、实践能力培养提出明确要求。还可将丰富的民族艺术资源融入教学,为学生积淀厚实的传统文化基础及富足的创作素材,这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比如,舞蹈类专业可尝试“取材于民间、应用于教学、形成于实践、升华于舞台”的课程开发思路,将壮族、瑶族、苗族等民族民间舞蹈元素融入课堂教学,进行创作表演,必将取得良好的效果。三是课程内容突出重点、体现精讲多练。在总学分、总学时基本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压缩每节课的上课时间,例如,可将每课时50分钟调整为每课时40分钟,变更教学工作作息时间表,每天可净腾出1~2个课时由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这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学生从事科研创作、社会实践提供宽裕的时间。   三、构建以创新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创新之根在实践”H1。为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开展实践教学是一条有效的途径,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要体现课内实践教学与课外多种实践活动的相互融通与相互促进,以创新为导向,形成教学体系。   (一)拓展实践教学渠道   1.依托课堂,加强课内实践。积极探索研究性实践教学,创新传统实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及参与式教学,构建由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三大教学模块组成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2.利用多维的活动形式,拓展课外实践。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为平台,全国各级各类专业比赛为契机,着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素质;以大学生“三下乡”、志愿者和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为途径,大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承接的大型社会工程项目以及直接服务地方经济、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发展的艺术实践项目,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开幕式、“高雅艺术进校园、进社区”、“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旅游品设计、会展设计”等,为学生的艺术创作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更高更广的舞台。#p#分页标题#e#   3.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搭建良好的实践平台。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是保障实践教学得以高效运作的关键,没有平台的支撑,再好的内容、方法、设计也只能流于形式。艺术高校首先应优化校内实践基地,根据音乐、美术、设计、舞蹈、影视等不同专业教学需要,建设先进、科学的实验教学中心,以满足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其次,应探索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长效机制。可与工厂、企业、演出团体、公司、媒体、风景区等单位紧密联系,形成布局合理的校外实习基地网点。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条件,走学校安排与学生自主实践相结合之路。   (二)完善实践教学课程设置   四年本科教育,应当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走向社会,与社会接触,了解社会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其成长。在完成专业课实践教学的同时,可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的活动内容提升到课程层面,把社会调查与实践、专业主题实践、艺术考察、教育实习、毕业设计、毕业展演、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课程纳入培养计划,融入各教学环节。这对推进实践教学实施是极其有效的。   (三)加强实践教学考核   实践课的安排是一个重要的培养环节,必须制定严格的、操作性强的考核办法,对实践教学进行全程监控,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激励师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实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参与度、效果等方面制定教学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加强中期检查,严格执行实践教学的终结考核,对教师和学生分别进行考核,以多种形式开展实践教学的总结与表彰,进一步激励学生的学习。从而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四、践行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毕业环节考核机制毕业环节是以强调综合能力考察为基础的环节。为了更好地发挥毕业环节的作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还应改革毕业环节考核机制,以专业为基点建立一套毕业环节考核方式并严格实施。   (一)选定适宜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毕业环节形式   我国学位条例指出,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成绩优良,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学士学位: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毕业环节形式是多样的,有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毕业展演等。显然,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可主要通过毕业论文形式来突出科研能力的培养;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可主要通过毕业设计、毕业展演等形式来突出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应改变千篇一律按照普通人文学科的毕业论文模式,根据专业特点及专业培养目标选择适合的一种或几种形式,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毕业环节方案。例如,侧重理论类的音乐学、美术学等专业可采取毕业论文形式;侧重设计类的艺术设计、广告等专业可采取毕业设计形式;侧重创作表演类的绘画、舞蹈、影视表演等专业可采取毕业展演形式。   (二)严格践行毕业环节考核机制   首先,强化开题报告工作。无论是毕业论文还是毕业设计、毕业展演,都应做好开题报告工作。应根据本专业毕业环节的质量评价标准拟定工作方案,在二级院系范围内组织召开毕业环节开题报告会,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开题:学生阐述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毕业展演文案.÷审核小组成员提问、学生回答一审核小组讨论审核提出意见。其次,重视答辩评分工作。毕业论文的答辩工作一直都得到高校的高度重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关键是要积极探索如何成功开展毕业设计、毕业展演的答辩评分工作。   毕业设计、毕业展演的答辩会场可设在作品展览厅、音乐厅等,与作品的展示同步,要求学生从创作主题、作品分析、创作成效、改进设想等方面进行作品陈述,接着是问答环节,最后由评分组老师根据学生的毕业设计、毕业展演文案综述、作品质量与水平、答辩情况等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   五、引入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学分激励机制在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引入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学分激励机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可实施“五个一工程”,即构建一个含“科研学分”、“技能学分”、“实践学分”、“管理实践学分”四个板块的创新学分认定与管理体系,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与考评机制,设立一个大学生创新活动资助项目专项资金,建设一支大学生创新活动导师专业辅导团队,搭建一个校内外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将科研创作、专业竞赛、行业服务、社团活动等引进人才培养计划,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发挥学生的特长。此外,还可将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学分评价机制与研究生的招生考试改革结合,把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学分高的学生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为学校创新实践教学的实施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   当然,种种路径的实施还有赖于教师的能动性发挥及良好的制度环境。学校应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勇于创新锐意改革的教师队伍。以学生为本,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切实实行弹性学制,建立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考试评价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全程管理,重视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度的评价,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与条件保障。

艺术素养论文范文8

关键词:审美素养;空中乘务专业;培育

1引言

在当前国际社会合作与发展主旋律下,国家与国家、企业与企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往来、旅游、互通越来越频繁,飞机作为当前最安全、最舒适和最快捷的交通工具受到了人们的格外青睐。需求的增加无疑给正在大力发展民航产业的我国带来了巨大的成长契机,但同时也给民航服务类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代表航空公司形象的空中乘务人员,她们的职业素养甚至会影响公司的品牌和运营。作为高素质的空中乘务人员,除了一张漂亮的脸蛋以及最具亲和力的笑容以外,她们还应该掌握丰富的适合空中乘务工作的知识和必备的审美素养,以达到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在空中乘务人员职业能力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是审美素养,审美素养能够渗透于空中乘务人员的心理、形象和服务之中,能够贯穿于空中乘务人员职业规划、成长的始终。良好的审美素养不是先天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期训练和积累才能够形成和完善的。

2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审美素养现状

教育部1999年批准中国民航学院、沈阳航空工业学院等院校开设空中乘务专业,正式拉开了我国空乘人才培养的序幕。近20年的专业建设有效地促进了我国高校空中乘务专业的发展。如今我国民航业迅速发展,给空中乘务专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毕竟空中乘务专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专业,不免存在许多短板和问题,尤其是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审美素养的培育应该得到必要的重视。

2.1缺乏职业必备的审美认知

“空姐”是大众公认的好职业,空姐们所面向的公司是由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三大央企引导的市场格局,因此,无论是在国企还是在民企航空公司管理要求及待遇基本在同一高度,“高薪资、高福利、高保障”是基本特点,因而获得了越来越多青年学生的青睐和追捧。很多空中乘务专业学生之所以报考该专业,其原因不外乎其“空姐”高端大气的称号、光鲜亮丽的形象、畅游世界的便利、丰厚可观的收入和邻里羡慕的金饭碗。而对于本行业的职业要求和艰辛锻炼缺乏必要的了解。有的学生把开展美育的艺术课程简单理解为学画画、学唱歌、学跳舞的技能课,加上艺术类课程大多为考查课,学生在心理上没有像重视专业课那样重视艺术类课程。学生自身的不够重视严重影响了艺术类课程精神家园的效果,无法从艺术之美中感悟生命之美和人生之美。同时在生活中过于强调和追求外在美而忽视对内在美的塑造,使得部分空乘专业学生把空乘之美仅仅认为是拥有漂亮美丽的脸蛋、优美的身段和甜美的微笑。因此她们更加重视化妆打扮和形体训练,忽视审美素养的内在提升和锻炼。而对于审美素养培育的认识更多的是关注在美育课程会不会让我更会化妆,让我更漂亮和更有气质上,忽视了审美对于人格培育和心灵净化的作用。甚至一些空乘人员由于追求物欲享受而对职业忠实度不够。

2.2缺乏必要的审美自律

空中乘务专业学生“慎独”能力有待提高,有的学生也会出现乱丢垃圾、不文明行为和对人冷漠不懂宽容的现象,和未来空姐的身份反差很大,和自己在集体活动中的表现更是判若两人。另外,有的学生缺乏对基本美丑的辨别,在网络世界里盲目自晒、自黑,随手转发一些看似好玩但充满低级趣味的文章或图片。这些现象反映出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审美自觉意识不强,没有自觉地在工作、学习和实际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在审美活动中学生往往表现出被动的现象,没有自觉批判和抵制不良负面审美活动的能力。

3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总体上来看,美育仍是高校教书育人过程中的最薄弱环节,没有真正意识到美育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育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一些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甚至是学生辅导员对美育工作认识和把握不到位,没有认识到美育是贯彻“立德树人”教育方针最好的载体和最好的方式,更没有将美育放在应有的位臵上来开展工作。出现了重结果轻过程、重应试轻素养、重特殊轻全面、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对美育活动常常是应付了之的现象,没有静下心来认真研究美育对学生工作的促进作用。

3.1教育理念——美育地位有待加强

学校艺术教育被边缘化,形式单调。(曾在网上看到一个关于美育的笑话:偏远山区小学教室讲台上放着一座断臂维纳斯的石膏像,学生们正在聚精会神的听课。有个来视察的教育局长走进了教室问一个学生:“它怎么没有胳膊?”学生委屈的回答:“不是我弄的。”任课老师赶紧解释:“雕像买回来就没有胳膊,是个残品。”校长不好意思的打圆场说:“学校节约经费就买了个次品。”局长生气地对校长说:“再穷也不能穷教育,下次一定要买好的,有胳膊的。”)这个笑话虽然有点夸张,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美育的整体情况。高校在审美素养培育中也表现为重技能轻素养、重少数轻多数、重比赛轻普及、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内容、重场面轻细节的特点。面对美育工作,美育的实施者经常会出现开一个会、办一场演出、做一次展览应付了事。对待大学生美育的重视力度没有上升到应有的高度,甚至根本无法与体育相媲美,大学生体育是必修课程,一般大学都要开设至少4个学期的体育课程,而美育类课程只是选修课程。各种校级体育类活动更是层出不穷,而艺术类活动却是凤毛麟角。一场篮球赛、一次运动会获得重视远远高于一次画展、一次文艺演出。美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没有得到必要的关注,何谈相“爱”?

3.2教学内容——偏重基本功的训练

教学内容上重视空乘专业学生的礼仪基本功的训练,这一基本功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自身都将此作为最重要的吃饭的本事来对待。一般航空公司的招聘需要经过5关的考验:形象面试、英语口语、笔试、综合面试、答疑、体检,由此可以看到面试环节就有两次,因此大多数培养单位、教师及学生都认为礼仪的基本功是最重要的。所以在教学内容上就加大了对基本功的训练,如为了保持长期微笑,平时会用嘴含着筷子的方式强化训练;为了保持最佳的站姿,平时会头上顶书、双腿夹纸的方式训练站姿。而现实中的美育往往处于很尴尬的境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这是美育的真实写照。基本功是能够在教学中被量化,而美育不容易被量化,短期内也看不到它的成效,因此在一些艺术课程中教师也会在教学中加大对基本功的训练,积极训练空乘专业所需的职业标准。空乘专业学生更是为了自己能够顺利通过面试而加大对基本功的练习,而将能够提升学生整体素养的审美培育内容束之高阁,极少问津或不愿问津。

3.3理论研究——专门研究空乘专业学生美育的成果较少

目前关于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培养方面的论文大约有15篇,这些文献都认为当前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素质需要加强,并且对相关教学和实践环节加以了阐释和说明,但对空中乘务专业审美素养研究的尚未发现。这些文献资料中能够查到的研究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美育相关的文章仅有常静的《本科空乘方向学生艺术教学的必要性与课程实践》和陈丽梅的《空乘礼仪与形体训练对空乘专业学生素质的影响及培养》,两者都是从课程实践方面论述了空乘专业学生加强艺术技能教学和训练的重要性以及方法,没有从高校全方位美育的角度进行研究。另外在季正茂的《试论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中曾提到:“《美育基础》是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教师编写的一门关于„美学基础知识、审美、评美、创造美‟的适合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学习的教材,其中有很大的篇幅讲解了艺术审美的内容,使空乘学生学习后,避免今后受一些所谓„印象派艺术‟、„野兽派艺术‟、„行为艺术‟的影响,从而建立起正确的„美学‟观念,使空乘学生心中对„美‟有一个正确的标准。”论文在研究中认识到了美育在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且也编写了相关的美育教材,但在论述中明显对现代艺术有偏见和错误的认识。这种偏见源于我们接受的教育习惯于“写实”的手法和作品,缺乏对现代派的认识和接触,从内心深处就对现代派带有陌生感和抵触心理。

3.4美育课外活动——种类多效果不理想

当前美育活动在组织中存在重视活动的数量,轻视活动的实际效果的现象。大大小小的活动都冠以“文化艺术节”名号,如:助学的叫“大学生助学文化艺术节”,心理健康的叫“大学生心理健康文化艺术节”等等,但活动内容上缺乏周密安排和规划。尤其是一些艺术类大赛成了精英们的舞台,普通学生参与面小,对活动参与不感兴趣,认为反正参加也不会得奖。另外活动的经费不足,而学校对于学生外出拉赞助搞活动又比较敏感,致使很多课外活动常常是走走过场。本可以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美育类课外活动,要么成了美育与活动脱节的鸡肋,要么成了以成绩至上而不择手段的变质。这一过程中美育的缺失导致了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内心深处的迷茫和对单调乏味大学生活淡淡的失望,进而沉迷于虚拟的网络生活。美育类课外活动很难起到促进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审美素养的作用。

4审美素养培育的原则与方式

根据当前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的审美素养现状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结合当前大学生美育缺失的现实问题,我们应从转变艺术教育理念、建设专业美育研究共同体、完善美育课程体系和搭建美育载体等方面加强和改进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审美素养的培育。

4.1加快转变艺术教育理念

从思想和行动上要转变艺术教育理念,把握艺术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有效的方式是审美教育,要在教育的全过程中关注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的审美感受,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避免把美育仅仅局限在艺术技能的提高,使美育片面化,也不能把美育等同于美术方面知识的教育,使美育表面化。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的审美素养培育应围绕空中乘务人员必备的审美心理需求、理想人格养成为根本宗旨,避免陷入过分的灌输知识和强化技能的训练,而忽视美丽心灵的教化和健康人格的培养。另外,应避免功利性教育,仅仅关注学生将来能否顺利通过面试考核,而忽视审美素养的提升,只会带来空中乘务专业学生丧失超功利性品质,出现人格上的危机和精神匮乏,凡事追逐功利。这也同时给民航业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和安全隐患,因此要在美育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自身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的修养,帮助学生正确认同空中乘务人员的审美修养标准,并自觉地以实际行动践行这一标准。

4.2建设专业美育研究共同体

建设一个专业美育研究共同体,创设良好的美育研究环境,注重共同体的学习、实践,扩大共同体的影响力和辐射面。共同体中应含有高校各个部门的研究人员,如:德育教师、体育教师、美术教师、音乐教师等等。因为美育是学校各个学科专业、教育环节共同的责任和任务,美育应渗透于教育的各个领域,从美育教材、课程、实践、活动、理论等方面展开研究,只有共同体形成合力才能避免研究成果的片面和单一。要调动教学各领域的积极性,尤其是一线教学教师要在自己的实际教学和研究中,学会将美育渗透到实际教学中,努力做到由“教书匠”身份向“研究者”转变,将实践经验加以理论梳理和创新。

4.3完善美育课程体系

美育不是一门具体的课程,而是一个独立的教育体系,高校针对空中乘务专业的美育类课程应该形成一个综合、有序、渗透、多层次的立体课程体系。当前在空中乘务专业课程设臵中,有的高校只是为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开设《舞蹈及形体训练》专业课,将其他艺术课程或实践放到了选修或创新实践课程中,使得学生在思想上对美育类课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审美素养培育课程中应根据需要开设《美育基础》通识课,通过艺术知识类传播,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审美理论,并与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相联系,与日常审美鉴赏有机结合起来,构成多种类型、多种层次和多种元素的系列内容,促进审美素养的提升。另外应将美育渗透到其他课程内容中,发挥美育的功能促进教书并且育人。通过课程体系的完善使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理解美的内涵,以及什么是审美,为何要审美,怎样去审美等。

4.4搭建美育载体

美育离不开环境的熏陶和载体的建设,通过美的事物和无形的文化使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在不自觉和无意识中受到感染和影响。首先是加强美的校园文化建设,在教育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中要充分考虑空中乘务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以审美提升为目标,创造性和艺术性地设计教学和活动的计划、思路和方法,让整个教学和活动过程充满诗情画意。其次是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尤其是围绕航空文化在建筑、设施、场所、景观等方面加大投入和规划,随时随地感染学生,使学生能够触景生情。另外是搭建复合式美育网络平台,优化网络美育课程、网络美育氛围营造、网络美育互动,如开设一些艺术欣赏类的栏目,设计这一栏目应坚持精要的原则,选择最具典型性的艺术代表作品作为鉴赏内容定期向学生推送,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如何在保证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培养数量的同时,加强审美素养的培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过:“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指望审美情感会自发形成。必须进行目标明确的工作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在这里,教师面前展开了一个广阔的活动天地。”如果高校能够充分认识到美育的地位,并在工作中创新审美素养的培育方式和方法,就能给予空中乘务专业学生更多的艺术熏陶和艺术感染,以此潜移默化地提升她们的综合素质,健全她们的心理结构,增强她们的审美能力,为将来更好地履行空中乘务人员职业职责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是今.我国高校空中乘务专业发展现状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8):81-83

[2]季正茂.试论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4(3):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