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调查报告范例

畜牧调查报告

畜牧调查报告范文1

1发展畜牧业的重要性分析

1.1促进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在进入到新世纪之后三农问题就成为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多次把这一问题写入每年的红头一号文件中。而畜牧业的发展可以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便利与推动作用,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发展奠定作用。同时也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危机。与种植业相比,畜牧业具备投资小、受自然因素影响小等特点。所以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可以为产业结构优化提供积极有效地推动作用,成为经济发展中新的亮点,让农村经济可以得到更好地发展。

1.2有利于农业结构优化

当前各行各业都在极力追求可持续发展,我国农业发展由于受到传统因素的影响,使农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国家制定并大力推行各种措施后,农业已处于供需相对平衡的状态。这些成果的取得与农业发展结构调整密切相关。畜牧业如果得到比较好的发展,对农业结构的改进起到推动作用,让三元结构发展的速度得到提升。与此同时,畜牧业的发展还可以使农村剩余产品和剩余劳动力之间的相关转化关系变得更加明朗,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作用。

2畜牧业相关理论研究及作品评价

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有更多地学者关注畜牧业发展的状态和实践情况,在充分调研、开展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不少研究成果。其中由邓蓉、阎晓军、陈跃雪等编著的《畜牧业经济与发展》选择2011~2012年的数据,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2.1作品结构构成

《畜牧业经济与发展》主要是结合实际案例开展分析,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探讨分析我国生猪养殖区域发展情况;第二,提出关于生猪生产及稳定猪肉价格的几点看法;第三,北京市昌平区奶牛产业需求调研报告;第四,山西省清徐县养猪业生产情况调查;第五,挖掘高校培训农民工潜力促进畜牧经济发展的建议;第六,讨论我国乡村休闲农业发展中的猪文化挖掘方法;第七,试论中国农耕文化中的牛文化挖掘方法;第八,浅析中国乡村羊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第九,“人世”以来我国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第十,我国奶业生产、加工和消费现状分析;第十一,财政对畜牧业补贴的机理分析;第十二,辽宁省生猪生产发展分析;第十三,北京市密云县生猪市场销售情况调研报告;第十四,河南省邓州市十林镇猪肉消费调查报告;第十五,解读有关猪肉涨价原因的不同观点;第十六,浅析畜牧业结构调整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作用;第十七,论畜产品贸易缩减对高校培训农民工的启示;第十八,基于循环经济条件下的我国畜牧业经济发展探讨;第十九,猪肉价格上涨原因探讨;第二十,中国肉牛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整本书中包含20章节,涉及具体调查报告和实际案例的内容占比较多,这些具体数据和案例让书中相关结论变得更具说服力。

2.2作者主要观点

畜牧调查报告范文2

关键词:畜牧兽医;机构改革;机构队伍;官方兽医;监督执法

2005年《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1]出台以来,全国逐步建立健全了省市县乡村五级畜牧兽医机构队伍体系,为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畜禽产品有效供给提供了重要支撑保障。2016年,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了全国畜牧兽医机构体制改革情况调查。2018年,中共中央印发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全面开启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新征程。辽宁省于同年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全省机构改革。为摸清本轮机构改革后,各地畜牧兽医机构队伍建设现状,了解存在的难题,优化解决方案,2021年农业农村部再次组织开展了全国畜牧兽医机构队伍现状调查。本文结合上述2次机构队伍调查情况和对应年度全省猪牛羊禽产地检疫数据,以及近年来其他兽医工作内容进行了综合比对,以期说明2018年机构改革对辽宁省基层畜牧兽医机构队伍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1材料与方法

本文所用畜牧兽医机构队伍数据来自2016年、2021年农业农村部组织的畜牧兽医机构队伍调查报告。其中调查的畜牧兽医机构包括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和其他相关畜牧兽医机构(如畜禽屠宰监管、畜牧技术推广机构等)。畜牧兽医工作人员指在岗的工作人员,包括在编在岗、借调和聘用等人员。畜牧兽医机构专业人员指工作人员中具备畜牧、兽医专业背景的人员。2015年、2020年辽宁省全年畜禽(猪、牛、羊、禽)产地检疫数据来自辽宁省动物卫生监管信息追溯平台,作为改革前后同期全省畜牧兽医机构队伍工作量变化的参考数据。

2结果与分析

2.1畜牧兽医机构队伍

从机构数量变化看,辽宁省本轮机构改革后,市、县两级畜牧兽医机构分别压减了约33.33%(20/60)、31.78%(109/343)乡镇畜牧兽医机构数量相对稳定。从工作人员数量变化看,市级畜牧兽医机构工作人员减比达40.95%(500/1221),县级畜牧兽医机构工作人员数量减比相对最小,乡镇畜牧兽医机构工作人员减少较多,平均每个乡镇畜牧兽医机构人员由4.96人减幅3.75人。从专业人员数量看,市级减幅最大,其次为乡镇,减比最少的为县级。具体见表1.

2.2猪、牛、羊、禽产地检疫

2020年辽宁省全省猪、牛、羊、禽产地检疫数量与2015年相比,除猪的产地检疫数量增幅相对较小外,牛、羊、禽的产地检疫数量增幅均超过了1倍,猪、牛、羊、禽产地检疫总量增幅较大(表2)。

3存在问题

3.1畜牧兽医机构队伍弱化趋势明显

本轮机构改革后,辽宁省各级畜牧兽医机构数量、人员数量均呈明显减少趋势,机构队伍弱化严重。从机构数量看,市、县两级均减少30%以上,乡镇机构相对保持稳定;从工作人员数量看,市级和乡镇分别减少约41%、25%,县级工作人员减少约10%,村级动物防疫员也明显减少;从专业人员数看,市级减少最多,其次是乡镇,减少最少的是县级。究其原因,2018年国家深化机构改革以来,辽宁省着力于精简机构,形成了“大行业、大支撑”的新机构格局,原则上1个行业主管部门对应1~2个事业类中心。各级畜牧兽医局被合并入农业农村厅(局),多数仅保留2~3个内设处(科股)室。下属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等事业单位法人资格被撤销后,与其他农业口事业单位“打包”成立农业(畜牧)发展服务类中心,兽医机构大幅缩减。部分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被分流,加之持续多年的编制压缩、限招停招和退休流失等的综合影响,造成了当前辽宁省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和专业人员数量持续下滑。

3.2动物防疫体系和体制机制受到冲击

2018年,辽宁省各级机构虽然总体按照“大行业、大支撑”的模式框架进行了改革,但按照“上级业务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下级机构改革”的规定,各地在新的事业单位机构设置、职能配置、机构级别、人员转隶、隶属关系等方面呈现“百花齐放”局面。原有畜牧兽医省市县三级纵向畅达、横向协调的“行政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动物防疫体系被打破。随后,国家深入推进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辽宁省市县两级刚进入农业(畜牧)发展服务类中心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又脱离出来,进入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其原授权行使的检疫、监督和执法三大职能被彻底分化,原有畜牧兽医体制机制受到巨大冲击。如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职能有的保留在农业(畜牧)发展服务类中心,有的被带入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有的被划入农业农村局等,甚至出现职能错位、缺位等情况。从目前形势看,辽宁省乃至全国基本形成大农业“行业管理、技术支撑和行政执法”新的“三驾马车”,但新的体制机制需要在实际中逐渐磨合,最终实现高效运转。

3.3基层畜牧兽医机构工作任务日趋繁重

2020年底,辽宁省畜牧兽医机构数量、工作人员和专业人员数量比2015年底均呈明显减少趋势。与此同时,全省2020年猪、牛、羊、禽的产地检疫总量比2015年增加了118.05%,畜禽产地检疫总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基层兽医机构工作总量的增加。随着新形势发展,基层兽医工作内容也在逐渐增加,如黄浦江上游漂浮死猪事件发生以来,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畜禽养殖业保险工作成为常态;“健美猪”事件发生后,从养殖到屠宰再到市场的“瘦肉精”监测检测工作成为常态;非洲猪瘟发生以来,生猪运输车辆审核备案、非洲猪瘟疫情巡查、监测检测以及清洗消毒等工作成为常态。随着畜牧业融入大农业之后,原本在基层专职从事畜牧兽医工作的人员被上级部门统筹调配承担厕所革命、乡村振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发展任务,以及环保、防火、维稳等日常性、突击性活动,专职从事畜牧兽医工作的时间进一步被挤占。全省平均每个乡镇畜牧兽医机构人员不足4人,已不能满足日益繁重的畜牧兽医工作需要,长此以往基层重大动物疫病和人兽共患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必然出现风险隐患。

4有关思考

基于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在当前机构改革大背景下[2-5],应当充分深入、广泛客观地开展行业发展和改革状况调查,为政府机构深化决策提供有力的实践和数据支撑。

4.1坚持机构“瘦身与健身”相结合

执行国家关于精简政府机构的总体改革部署,既要明确机构宏观瘦身目标,也要因行业机构队伍现状、行业发展需要审势而行,制定具体瘦身下限标准和时限。笔者建议:一是要充分利用国家兽医体系效能评估工具,尽快组织开展县级兽医机构效能评估,弄清基层兽医机构队伍的“家底”,找出动物防疫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漏洞,形成效能评估报告,有针对性地开出健身“药方”;二是要拿好“药方”积极主动向编制部门协调沟通,向党委政府汇报情况,争取早日有计划地进行人员招录、招聘,缓解基层兽医机构人员断档、老化等问题;三是要积极争取改善和提高基层兽医工作人员待遇,落实畜牧兽医医疗卫生津贴,增强兽医行业从业吸引力。

4.2坚持体制创新与继承相结合

改革新形势下辽宁省原有兽医机构体系被打破,尤其是原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检疫、监督和执法三项核心职能被分化。笔者建议:一是设立独立的省级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在农业农村部门领导下,对上承接国家综合执法工作部署,对下指导市县具体综合执法工作的开展;二是重新赋予技术支撑部门和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相应的监督检查权,避免技术支撑部门和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两腿”发软,支撑无力;三是统一标准,省市县对口明确检疫职能承接单位,依法恢复设立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集中行使动物检疫职能,或者将检疫职能统一赋予农业综合执法部门或技术支撑部门,明确上级对下级的业务指导关系,防止检疫职能错位和缺失。

4.3坚持改革目标与实效相结合

畜牧调查报告范文3

【关键词】翻转课堂;畜牧兽医专业;创新创业

一、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的微视频至关重要,需要具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1.教学视频短小精悍。关于教学视频的特点就是时间短、内容有针对性,一般只播放几分钟的时间,还长一点的视频也不超过十五分钟左右。每一个视频都阐述一、两个知识点,有针对性的让学生了解每一个专业知识。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越来越短,一般不超过20分钟,这个小视频刚好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学生能够较轻松的关注其内容;而且这些小视频又具有暂停、回放等放映功能,不想听就可以暂停,没听明白可以调节到前面部分,反复学习,更便于掌握。2.教学信息清晰明确。如红细胞计数这一微视频,教师可以不用出现在实验室,没有别的多余的分散学生注意力的一些摆设。教师只需要一台显微镜、一张试验台和若干实验用品,这一特点区别传统的视频需要传达出来的知识点明白清楚,没有老师、同学在旁边的干扰。3.重新建构学习流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把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课后复习吸收上课的内容。由于记忆力的个体差异、自觉性的不同,很多学生就缺失了自我复巩固知识点的环节。而新的翻转课堂教育模式下,微视频可以对学生重新建构学习流程。教师除了对学生提供微视频,还可以进行在线辅导、交流。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同学通过互动来巩固课前所观看的视频,因为之前在提前了解到不同学生的不足之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不懂或者学不好的学生进行辅导,通过教师的辅导、同学之间的交流、探讨更有助于促进对知识的吸收内化。4.复习检测方便快捷。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的特点还表现在,学生在观看了教学视频后,通过视频后教师事先放置的四到五个小题目对自己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一出学生自己就能判断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假设所有的题目都没有作对甚至没懂,学生又对视频内容不够熟悉的情况下可以返回到视频阶段反复观看看懂看明白为止。教学视频一直存在于APP或者教学网络上的,即便是学生在学习之后的任何时间内都可以对之前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

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内涵

1.畜牧兽医专业学生通过翻转课堂教学能够产生一些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具备别人所没有的思想就是创新,如,在临床实践中,学生往往要随身带一些药品、注射器具等,这些零碎的工具必须配给医药箱,在翻转课堂上谈论到此种问题时就会想到设计一种供实习所用的医药箱。同时在翻转课堂的讨论环节中可以培养产生创意的能力。很多新的创意的点子都是来自于学生的互相讨论、提出提问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以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正好为学生产生的创意做出了准备。2.利用新思想、观念或创意进行创新创业能力。如,通过对临床诊疗技术中注射的实习后发现之前使用的注射器使用不如意、携带不方便,于是有了设计一种新型兽用注射器的新想法,然后把这种想法进行创新创业。所以说,要想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就必须要有新思想新观念和新创意,这些也就是其真正内涵。3.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就必须要知道怎样应用和实现新事物价值的能力。我们通常所说的创新能力不是单一的一种能力而是由多种能力组合而成,包括对专业知识学习的能力、对事物的批判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对新事物的不同想象力、实践动手能力、协调组织能力以及把各种能力整合到一起的能力。

三、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对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意义

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首先就是要求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自己课后观看微视频,然后到课堂与同学老师就视频里的知识点进行讨论,这个过程就是一种创新。另外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会自己学习新的知识点,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这一点也就符合创新创业能力的内涵。同时在对知识点的讨论中又极易形成新思路、新观点,把相关知识点总结概括起来抽离出新的知识点,学生具备这种素质以后更有利于他们将来的创新创业。总之,畜牧兽医专业学生通过对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的转变和适应后更能培养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米,赵枝新,孟新宇,金岭梅.上海地区宠物食品(犬粮)调查报告[J].环球宠物科技,2008(02).

[2]马保臣,刘锡武,于涛,薛廷伍,路复员.世界宠物食品的概况及对中国宠物食品发展的思考[J].饲料工业,2007(15).

[3]许梅,滕爱杰.翻转课堂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赤子,2016(01):120.

[4]赵红,姚平波,刘玉环,伍媚春.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未来英才,2016(18):108-109.

畜牧调查报告范文4

 

自古以来,海南岛的粮食问题就是一个突出的问题。[1]据有关资料,1952年全岛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632万亩,亩产60公斤,总产38万吨。到1992年达到203.65万吨,[2]创历史最高水平;人均占有量由1978年的216公斤,提高到303公斤,全岛粮食首次实现基本自给。1998年粮食产量230.12万吨,再创历史最高水平,总产量比1952年增长3.08倍。但如果比较50多年以来海南人口的增长,以解放初的250万人口和今日的八百多万人口来对比,则3.08倍的增长也就无形地消失了。就总体来说,时至今日,海南省还是一个粮食有缺口的省份。粮食生产对一个地区而言,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有人会说:地区经济发展了,有了钱,从外部输入粮食不是一样吗?可以说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粮食是大众必需品,和平时期或世界粮食丰产的年份,当然不会有任何问题。但是如果世界形势有变化,或者世界的粮食歉收,那么每个人的生活,乃至于生存都是问题。所以,经济发达的日本,其粮食的生产一直是其确保的任务,日本的大米基本上可以实现自给。从这个意义上看,海南的粮食问题就不是一个小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而民国时期,海南粮食不足问题尤为突出,集中地反映了海南岛粮食生产的特点及显现问题。目前,学界对这个研究不多,笔者在这里做一个初步的研究,向学界请教。   一民国时期海南岛粮食的生产状况   民国时期海南岛的粮食生产大致包括三类,即稻米、番薯和杂粮(主要是豆类),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对民国时期海南岛的耕地面积、粮食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做一个初步的研究。关于民国时期海南的耕地总面积的记载,缺乏原始资料与数据,没有一个系统、详尽的统计数字,因而呈现着极为混乱的局面。接下来,笔者综合各种资料做一个比较。《改订海南岛志》①说:全岛“可耕地约80万町步,②农田面积有25.5万町步。”[3]382即有耕地25.5万公顷。《海南岛建设论》说:“本岛的农耕地如前述约占全岛面积的10%左右,但其中的水田面积,在各种资料中记载并不一致。台湾总督府《海南岛农林开发参考资料》第七号中称在十万町步左右;同资料第一、四、十七号说389,500公顷;林永昕《海南岛热带作物调查报告》说有4,269,400亩(约合284626.6公顷);民国三十年琼崖统制局的《琼崖各县米粮生产消费调查》则说有3,822,400亩(约合254826.6公顷),但实际的种植面积会少一些。广东省建设厅农林局《重要作物统计表》则认为有293,690町步。[4]   据日文资料《关于日本人在海外活动的历史调查第29册———海南岛篇》(以下简称《海南岛篇》)的记载:海南岛“农耕地中水田387,500公顷,旱地74,700公顷”;[5]这样合计有耕地46.22万公顷。不过这个数字是日本人按海南地图所标示的土地类别来计算的,当然不会很准确。所以,其编者也指出:“这只是地图中所标记的面积,据推算每年实际耕种的实用面积有27万,旱地也有五六万,相对于全岛面积实际耕作面积被认为比13.48%要更少”。据广东省政府的调查报告,海南岛十三县农用地总面积3,852,700华亩,①农家户数有38,530户,一户平均9.9华亩,而广东省全体户平均为12华亩,全国户平均为20华亩。另外,在岛内最多的是崖县平均18.08华亩,昌江县户平均仅2.87华亩。这些耕地面积的数字也是依据图上测定推算的结果,它也可以从下表的贝斯科教授的调查表中的数字得到说明。2519平方公里约合251900公顷,即为25.19万公顷。我们注意到,所谓“3,852,700华亩”即合25.5万公顷。同上资料也记载:海南岛耕地中水田1126平方公里,旱田1157平方公里。以此折算,则海南耕地中水田有11.26万公顷,旱田11.57万公顷。   上述的数字也只能是一个大致的数字,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每年海南岛粮食的种植面积,变化应当是比较大的。如1935年是海南粮食丰收的一年,这一年的耕地面积就很大。据广东省农林局的调查,1935年海南主要粮食作物面积及产量如下:据上表所显示的数字计算,1935年海南粮食生产中,稻米的面积为29.14万公顷;番薯的面积为7.11万公顷,合计36.25万公顷。最大宗的粮食作物产量中,稻米42.56万吨,番薯类17.5万吨。   其次,我们考察一下海南的水稻栽种面积和水稻产量。海南岛地处中国的最南部,稻米是本岛的主要食粮,因而水田是耕地中主要的耕地。和上面所提到的情况一样,民国时期海南岛的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也一直没有准确的数字。不过,我们还是可以根据相关的资料进行一些类比研究。据日文资料:当时海南岛全岛水田总面积不超过8万町步,[8]也就是说,合约8万公顷,即120万亩。“本岛缺乏灌溉水利的旱田与水田各占其半,据1935年《中华民国统计提要》,耕地总面积二万五千一百八十九公亩中,水田一万二千六百五十六公亩,旱田一万二千五百三十三公亩”。[3]3821亩相当于6.667公亩,据此计算,则全岛水田只有3778亩,所以这个数字不可信。   我们对历年来海南的粮食产量进行比较,“1949年海南粮食播种面积只有42.1万公顷,产粮37.9万吨”。[9]从上面的比较可以认为上表的29万公顷的数字大致是可信的。由于没有每年的稻米产量的统计数字,所以研究者对海南稻米的产量,都是根据稻田面积,特别是水田面积来计算。在抗战胜利后,李恭宇在《开发琼崖议》中说:“就产量而言,全岛产米总额,未曾作精密的调查与统计,故缺乏正确数字可考。”据一般估计,战前米产总额,年一千万余担左右。民国二十三年广东省政府曾调查琼山等五县米产情形,其数字如下(单位:元,币种:大洋):以米产总额与人口总数相较,似尚有不敷之数。据琼崖专署估计,平均每年仰给暹[罗]米、越[南]米供给,当在二十万担以上。”[10]   再次,我们研究番薯和杂粮的生产情况。因为岛内稻米的不足,必然要有补充,故有番薯、杂粮。特别是番薯,因为单位产量大,生产期短,因而是海南稻米的极大补充。30年代,广东全省九个区中,杂粮产量最多者为第九区,即海南部分。从中不难看出,海南岛是广东中最为落后的地区之一,从粮食的生产也反映了其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其情况如下:[7]9012,526,645担合约62.6332万吨。1936年“海南岛的番薯生产,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全岛普及性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为31,758町步,相当于耕地总面积的11.7%”。[11]可以认为,海南的番薯种植面积大致在3万到5万公顷的程度。据徐俊鸣教授的研究:“海南岛的农作物,除了水稻之外,蕃薯是最重要的。一年四季都可以栽种,产量(折合稻谷)占粮食的五分之一。”[12]#p#分页标题#e#   二海南岛的缺粮问题与进口粮食概况   民国时期海南岛,“虽然米是海南岛居民的主要粮食,但由于岛民的农业技术尚未摆脱原始农业的状态,全岛米的产量不能满足其对米的需求,每年从泰国、法属印支输入大量的米。虽然输入量依年份不同有所差异,但多的年份达170万元,少的年份也输入额达100万元。”[5]30   《海南岛志》也说:“……全琼所产谷米,不足自给,每年由安南、暹罗、安铺各地进口米价,其数达二百万两(黄金)①以上。地广而土沃,尚须仰给于外,则其田野之不辟,人事之不勤,概可知矣。兹将最近四年间米之输入担数,列表如下在一些日文资料中,有更加详尽的资料。据解放初期的调查,“海南历年来粮食不能自给自足,每年要倚赖外地支援,在抗战前每年生产稻谷约850万担,番茨约414万担,每年调入粮食量,据海关统计:由1911年至1939年间,每年输入洋米17万担,最多的一年,曾达87万担,此外由省内各地调入的每年平均达1.8万担至2万担,另面粉3万多担,杂粮类(主要为豆类)3万多担。抗战前每年依靠外粮接济数,大致为25万担,战后据伪农林局1947年的统计:稻谷产量853万担,年消费量1,062万担,计不足209万担。解放以后稻谷产量逐年增加:1952年比1936年增加19.8%,1954年已比战前增加45%。但由于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和畜牧业的发展,对粮食的需要日益增加,据海南粮食处的统计:1954年由外地运入的粮食仍达196万担,其中稻谷32万担,生产仍赶不上实际需要。”[14]   民国时期的广东省是一个粮食不足的地区,而与海南毗邻的雷州与钦州地区也是缺粮地区。有资料说:雷州地区“粮食向来不足自给”;钦州地区“在过去(指解放前)是粮食不足地区”。钦州地区在解放后才有粮食外调;而雷州地区在1954年还由外地调入59万余担粮食。[15]45在民国时期,相对于国内其他地区,广东由于有地缘以及经济的优势,所以即使其粮食存在着不足,对其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可以说也是有限的。但海南不同,海南是经济落后地区,粮食的输入对地方财政而言,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其突出的表现是在抗战时期,日本人侵占了海南岛的主要都市和沿海地区,同时切断了海南和岛外的经济往来,即华侨汇款不能顺利地流入岛内;同时外地的粮食也不能顺利地进入;此外,日本人为维持其军用粮食的生产,又夺取了海南岛沿海的土地,造成海南岛的粮食生产进一步下降。故而在日军侵占海南岛时期,造成了海南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粮食恐慌。而抗战之后,岛内又处于内战之中,粮食问题就更加突出。   三民国时期海南岛粮食不足的原因   造成民国时期海南粮食不足的原因比较多,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民国时期,随着海南岛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都市人口的增加,粮食的消耗越来越大,粮食的缺口也就越来越大;这一时期海南岛热带作物产业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也占有了一些原本是生产粮食的耕地;此外,民国时期,岛内的战乱不断,也是一个原因。但是笔者认为,民国时期海南粮食不能自给的本质原因,还在于海南岛农业自身存在着许多弱点。   海南岛粮食生产的落后,究其原因,技术的落后是其主要方面。《海南岛志》中指出:“本岛农作物,以地燠故,品类繁杂,而耕耨节侯,亦与内地迥不相同,兹将本岛现有作物,及将来可以栽培者,述之如左。(一)稻有水稻、旱稻二种。水稻种于低湿之田,普通旱造于大雪前后播种。大寒立春之间插秧。夏至小暑之间收获,晚造于芒种前后播种,大暑立秋之间插秧,霜降立冬之间收获,亦有于晚造收成后,随种一造,至明年二、三月收获者,是为一年三造,但以种二造为多。此等耕作次数,皆因其地之肥瘠,及农民之勤惰而异,非天然限制也。米有糯、粳之分,色有赤、白两种。普通播种,一斗收量一石至二石不等。上田一亩,收谷三石,中田二石,下田一石。方之台湾一亩收五六石者,实膛乎其后。”[13]277-278直到“1949年水稻种植面积505010亩,总产34827.25吨,亩产仅63公斤。”[16]   农业技术的落后可分为二个方面。一方面是水利设施及农具的不足和落后,特别是水利设施建设方面,海南岛是以稻米生产为主的地区,取水是关键性的,但据解放后的统计,全岛只有水车125部。沟渠也不多。《海南岛全貌》:“水田除使用溪谷的小池之外,灌溉多以人力,或水车行之,他无引水的设施,用肥仅有少量的牛粪及花生壳,地力消耗殆尽,农夫就自然地放弃此地的使用”。[17]解放后,中山大学地理系徐俊鸣教授在《海南岛》一文中指出:海南岛有可能有一年三熟、四熟的条件,[12]但同时也指出:“不过,海南目前还是一年种一次水稻的最多,一年种二次水稻的次之,而一年种三次水稻的还很少。原因一部分是由于水源缺乏,一部分是人力的不足”。[12]其中人力的不足,是因为灌溉要求大量人力。“解放前,水利设备缺乏,建设的农田水利仅有65宗,其中已完成的有50宗,未完成的有15宗,受益农田共19万市亩。工程本属草率,又不重视管理,致大部残破已失去效用。各地农民除用水及用很简单的水车灌溉或造临时水坡外,没有其他灌溉工程,每年种植时期均赖天雨”。[14]335我们考察这65宗水利设施的建设,发现实际上就是日本侵占海南岛时期所建设的设施。换言之,在整个民国时期,除此之外,没有兴建过一宗大型水利设施。由此可见,海南岛水利设施的缺乏。在解放初“全岛六百万亩耕地,只有一百万亩有水利灌溉设备,其他经常处于自然灾害的威胁中,特别是旱灾的危害最为严重。因此,水利是海南岛农业增产的关键”。[18]   陈植在《海南岛新志》中也说:“尝考海南之所以引为严重问题者,厥惟民食之不足,而食粮问题,如从稻作之改良,水利之改进着手,则其增产,绝非难事”。[19]另一方面是良种及栽培技术的落后。在良种及栽培技术方面,一直没有大规模的良种引进和栽培技术的普遍培训。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政府的注意力不在于此;二是基础教育薄弱下的农业知识与技能教育的不足,即人们所说的“惰农”问题。[20]抗战之前,海南一直没有专门的农业学校,只是日本侵占海南岛期间,日本人创立了两所农业学校,但时间都不长。从上面的表格的情况,可以看出,即便如此,人数也只有200多人而已。抗战胜利后,为发展海南农业,1946年秋,本地人士曾桐春等创立私立海南农业专科学校,设有农艺、畜牧2个班,1946-1947年先后招收二期学生,每期共80人,每个专业1个班。1948年合入私立海南大学农学院,有农艺、畜牧、农经3个系,每个系1个班,每班约30人。私立海南大学1951年初停办。此外,还有1946年创立了国立琼山高级农业职业学校。[2]351-354#p#分页标题#e#   其他如化肥、农药方面,技术的落后也是显而易见的。民国时期海南的化肥使用记录极少,只是在一些从事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园中有少量的使用,再就是在日本侵占海南岛期间,日本的农业企业有过使用的记录。而一般农民几乎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据《琼山县志》的记载:“1952年,本县农民开始使用化肥。1953年,开始使用化学农药‘666粉’”。1952年琼山县化肥的供给量是116吨,而且只有氮肥,1954年才开始供给磷肥,1960年开始供给钾肥。[16]336琼山是海南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所以它的情况有相当的代表性。上个世纪50年代徐俊鸣教授在《海南岛地理》中认为,海南粮食不能自给的原因,在于三点:其一是“垦殖指数小,荒地尚多”;其二是“复种指数小”;其三是“耕作粗放,单位面积产量甚低。”[21]   笔者认为,此三点,都可归属于农业技术落后的范围。综上所述,民国时期造成海南岛粮食不足的原因,固然有政治等方面的干扰因素,但最重要的还是当时的海南岛社会生产自身存在着多种问题,如现代的意识、文化的发展、对外交流的扩大等问题。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在今日也存在于海南社会中,因而我们进一步研究民国时期海南岛的粮食问题,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是对今日海南社会经济问题的思考。

畜牧调查报告范文5

[关键词]畜牧业;脱贫;b小康社会

平陆县位于山西省南端,地处秦、晋、豫黄河“金三角”地带,北依中条山,南临黄河水,依山傍水,北高南低,山峰耸峙,沟壑纵横,资源丰富。全县共有228个行政村,26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21万,耕地3.67万hm2,牧坡1.67万hm2。实施脱贫攻坚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放在特别突出的位置,特别是县委、县政府确立的平陆县“脱贫攻坚八大重点工程”,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实施特色农业扶贫行动的重要工程列入议事日程,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为平陆实施脱贫攻坚提供了新的思路。

1平陆畜牧业的生产情况

平陆县畜牧业基本保持持续快速发展态势,畜禽养殖总量大幅提升,优势产业区域初步形成,专业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畜产品质量明显好转,龙头企业建设取得突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进一步健全,畜牧业增收能力逐年增强。但是,平陆县畜牧业仍存在着生产总量偏小、规模养殖比例不大、龙头示范引导和技术水平偏低等问题。

1.12017年与2010年对比发展情况

截至2017年底,全县大牲畜存栏0.51万头比2010年的1.06万头减少了52%,猪存栏11.1万头比2010年的6.6万头增长了68%,羊存栏6.6万只比2010年的5.1万只增长了29%,蛋鸡存栏30.6万只比2010年的38.3万只减少了37%。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1.2万t、0.24万t、0.31万t,畜牧业总产值达到2.8亿元比2010年的2.1亿元增长了33%。

1.2畜牧业发展变化趋势和特点

(1)畜牧业生产持续较快发展。近年来,平陆县畜牧业在整体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奶牛、肉羊、生猪及肉鸡发展比较迅速。其中奶牛存栏达到1126头;羊存栏高达6.6万只;生猪存栏达11.1万头;蛋鸡鸡存栏达30.6万只。

(2)规模化养殖发展较快。据统计,全县目前规模化养殖场发展到78个。其中肉牛存栏100头以上的规模户8户;奶牛存栏300头以上的规模户1户;生猪存栏500头以上的规模户20户;羊存栏300只以上的规模户10户;蛋鸡存栏1万只以上的规模3户。

(3)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在畜牧产业的集约化发展过程中,突出人畜分离示范小区建设。目前,全县累计建设40个。

(4)养殖科技水平不断提升。通过大力实施科技兴牧活动,加快了畜牧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一是优良畜禽品种不断引进,全县良种覆盖率达75%以上;二是先进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技术得到较好推广和运用,一些养殖新工艺、新设备得到推广,配合饲料广泛用于畜禽养殖。

(5)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县的县、乡、村三级畜牧服务网络已经建立健全,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员工资已全部足额解决到位,全县228名村级防疫员已经全部到位,并解决每人每月200元的工作补贴。

(6)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县委、县政府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把畜牧业的发展作为全县五大支柱产业之一,除了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并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每年拿出100万元扶持畜牧业的发展。

2贫困户从事养殖情况

(1)贫困户基本情况

截至2016年,平陆县共有贫困户35200户,115220口人,从事养殖业的贫困户有10560户,主要饲养的畜种有肉牛、肉羊、蛋鸡、生猪等。

(2)目前平陆县生猪、蛋鸡、肉羊、肉鸡、肉牛等畜种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逐步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逐步增强,养殖效益逐步增加。具体饲养利润为:仔猪价格大约900元,饲养5半个月,饲料等费用大约900元,出售价格大约按目前16元/kg,净利润每头肉猪大约300元左右;蛋鸡鸡苗价格每只3.2~3.7元,饲养周期1年半,每只蛋鸡产蛋15kg,每只蛋鸡的纯利润在15元左右;肉牛牛犊5000~7000元,饲养周期2年,出售价格大约每公斤12元,每头纯利润3000元左右;肉羊小羊羔价格500元左右,饲养周期10~12个月,饲养每天费用为2.5~2.6元,出售价格17元/kg,每只利润在1000元左右。

3未能通过养殖脱贫的主要原因分析

3.1家庭散养

主要是因为养殖量小,养殖技术含量不高,人员素质较差,养殖地点集中在庭前屋后,主要是作为家庭副业,相对获得的效益不高,而且还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脱贫困境。

3.2规模化养殖

由于规模化养殖数量多,标准高,需要的土地、环保、资金等手续烦琐,资金需求量大,要求技术含量高,科学化管理精细,而贫困户相对资金缺乏,技术含量低、管理落后还停留在传统养殖观念上,加之受市场行情变化影响,在行情好时还能获得一定的收益,在行情不好时,没有能力抵御市场的风险,导致贫困户发展规模化养殖的失败。

3.3十年来未能依托畜牧业脱贫的原因

(1)认识不够到位

一些基层干部对发展畜牧业认识不足,措施不力,喊在嘴上,写在纸上,不能摆在位上。大部分群众把目光还集中在传统农业、经济林产业和外出务工上,还没有认识到畜牧养殖业也是家庭经济发展的一个短、平、快项目。同时,普遍存在着没有资金干不起、没有技术不敢干、怕脏怕累不愿干的思想。

(2)规模不成气候

一些所谓的养殖专业村、专业户和养殖小区,只是就本县而言的,都是筷筒里拔旗杆,真正从规模、数量、技术、管理、销售、效益等方面衡量,还有相当距离,没有一个王牌和名副其实的规模大户和养殖小区,没有一个真正能够带动全县畜牧养殖的龙头企业。

(3)风险不可低估

一般的畜牧养殖需要面对四个方面的风险:一是市场风险。以仔猪为例,高峰期每头达1000元左右,低谷时每头仅为百十元,而且是短期内剧烈波动。二是生命风险。由于调运、管理、防疫、治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会给养殖业带来毁灭性灾难。三是管理风险。养殖业管理不同于其他产业管理,它是集饲料配方、防疫治病、环境卫生、饲养责任、品种优劣于一体的综合性管理,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投资效益。四是疫病风险。疫病风险是制约养殖业本身的一种致命风险,它不仅关系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

(4)环境不够宽松

发展畜牧产业需要一定的环境。用地是目前最迫切、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在我们调查的30多户散养户中,90%以上的养殖户把圈舍建在房前屋后甚至自家院内,人畜不分,臭气熏天,环境极差。还有一些规模户、专业户和饲养场,在自家的责任田或者租赁别人的土地上建设圈舍,但是这些都改变了土地的用途,除了缴纳土地租赁金、青苗赔偿等费用外,还要按有关政策缴纳相当的费用。另外,金融、信贷、电力、水力、环保等都是制约畜牧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4养殖脱贫的成功模式和经验

4.1平陆县成功的养殖模式及特点

建立集体所有制的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集中饲养、统一管理模式。主要特点是:利用整合涉农扶贫资金建设集体所有制的养殖专业合作社,出租给贫困养殖户进行养殖,实行集中饲养,统一管理。主要解决了四个难题:一是解决了贫困养殖户建设养殖场资金缺乏的难题;二是解决了集体经济“破零”难题;三是解决了剩余劳力务工的难题;四是解决了国有财产(扶贫资金)流失的难题。

4.2实现贫困户脱贫的经验和做法

一是确定一个畜牧产业发展项目。根据贫困户所在地的资源条件、发展环境和家庭情况,帮助贫困户确定一个既能干得下、又能干得好的畜禽养殖项目。二是落实一名畜牧科技服务人员。结合在全县开展“千名畜牧科技人员进村入户网格化服务群众活动”,组织动员县、乡(镇)、村共279名畜牧兽医技术人员采取“1人+N户”的联系方式,联系指导贫困户发展畜禽养殖业。三是修建一栋规范化畜禽养殖圈舍。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规模、标准养殖、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要求,指导有条件的贫困户新(改、扩)建标准化圈舍,推广标准化健康养殖。四是培训一门实用养殖技术。针对贫困养殖户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生产技能低的情况,开展专题扶贫养殖技术培训5000人次,帮助每一个贫困养殖户有1~2人掌握一门养殖技术。

参考文献

畜牧调查报告范文6

关键词:科技创新成果;农业经济;推动措施

0引言

随着科技时代和市场经济的双重发展,科技创新成为了这一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其在各个产业表现出了影响力和作用力,在农业发展中,加大了对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并推出了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发展体系。根据中国农业部的统计报告,2016年我国在耕地改良、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以及热带经济作物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此外,在农机设备创新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农机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突破了农机装备产业共性和关键技术瓶颈,整合了行业的优势科技资源、先进制造能力,推出科技含量高一倍的农机设备,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而我国农业的科技创新还在持续,2017年,提出“农业生产机械化全程解决方案服务商”的业务战略。可见科技创新成果对农业经济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1科技创新成果对农业经济的推动作用

1.1推动农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

科技创新成果使农业在规模建设、利润增长和产业化发展方面有了明显的提升,从而推动了农业经济效益的增长。科技创新成果在农业的生产方面以及农产品加工贮藏方面的应用含量不断提升,保证了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科技向生产力的有效转化,从根本上提高了经济增长率。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科技在农业增长中所占的份额提高了7%,整体比重超过10%,同年农业经济增长率为17%。其中在农机设备方面,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加快了其机械化进程,使得农产品的农机设备成本在2016年下降5%,但生产效益提升10%,整体经济效益提升11%。此外,由于技术装备科技含量提高,农业与其他行业的信息交流加快,从而提高农业的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减少了资金占用,提升了农业企业的效益性。推动了农业经济在效益方面的科学化、集约化的发展,拉动效益的稳步增长。

1.2推动农业经济的升级和转型

科技创新成果使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不在是单一的“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模式。依靠科技创新成果的使用,农业经济发展从单一的农产品主导向农业多元化发展模式转变,根据中国农业部门的年度报告可知,2016年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促使种植大户和养殖大户比例提高了21%,农牧企业和企业集团向贸工农一体化转变的比例上升12%,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不断促使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的自然经济模式走向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此外,科技创新成果在产品生产、产品销售以及技术使用方面的应用,使得农业技术得以提升,缓解了农业资源约束,开拓了农业的经济领域,不断提高农业资源的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支撑和引领农业向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转型。

1.3提高了农产品的净利润

科技创新成果在促进了农业产品生产效率和降低粮食生产成本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农业部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栽培技术,地膜覆盖技术等,使作物增产10%~60%;采用配方施肥技术,使化肥的利用率提高10%左右,改大水漫灌为沟灌、畦灌或喷灌可节能30%~40%,并减少占地100%~115%,在提高农产品生产产量和降低可农产品的成本投入的基础上,有效提高了农产品的净利润。此外在畜牧业生产中,采用配合饲料增产20%,疫病防治技术的应用增产5%~20%,而通过采用先进的饲养管理方法,可增产10%~30%,此外降低畜牧业的饲料成本,使得畜牧业的产品净利润提高11%。科技创新成果农业经济方面促进了其生产和成本投入的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发挥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推动作用的措施

2.1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推进创新成果转化

根据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规定,各地应加快制定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具体实施方案和相应措施,满足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激励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打破体制障碍,特别要重视在产品生产方面的科技创新应用,设立专项扶持资金,设立“创业之星”“重大贡献奖”等奖项,对创新创业成绩突出、效益明显的专家或团队给予重奖,抓紧培育新品种,以增加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拉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则需要建立健全转化推广体系,加大科技费用和资源的投入,发展各地的优势特色产业,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此外,还需要使用科技知识和农业资本对接的方式,加快培养和发展竞争力较强的农业科技企业,从而加快农业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转型。

2.2提高推广者的综合素质,扩大农业科技推广队伍

1)农民群众是基层推广的核心力量,各级政府要注重对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培养,扩大农业科技推广队伍,使科技创新成果得到更多的关注,提高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广度,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发展。在新时期农业发展形势下,需要把创新科技有效的应用在农业生产和管理中来,研究和推广多种科研项目,促进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科技创新成果的推进工作,以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收入和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2)加大农村基层科技投入,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加大对农村基层科技技术的投入,明确在职农业科技人员或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建立技术服务站和科技创新服务人才体系,通过离岗创业、兼职兼薪,真正让“第二职业”成为正当工作、工资外收入成为合法收益。①加大农业保障疫病防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站点的投入,下达补助资金着力支持农村基层的农业服务站的仪器设备。同时支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的建设,安排资金推进农作物、畜牧业等九个产品技术体系建设,针对不同区域的农业主推项目进行体系建设。对农作物和畜牧业不同的产品投入相应的技术指导和技术监管,保证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与整个农业经济发展相适应。②加大对农民耕作的直接指导,加大其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能力,将技术运用到具体的农作物种植从播种到收获整个种植过程中。对新型农民科技应用进行培训,以科技入户、基层区域农技站试点的方式对农民进行定期和定点的技术培训。③完善大学生从事现代农业的政策措施,鼓励大学生到农业生产领域、农民专业合作社创业就业,通过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建设农业科技实验示范基地对基层人员进行培训,引导和支持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参与现代农业、来料加工、休闲旅游、社区服务、商品流通、再生资源利用等产业创业。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与推动,以及世界贸易的大环境影响,我国农业进出口贸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蓬勃发展。如何搞好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是解决我国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瓶颈的问题所在,因此,各单位与部门应多方面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合理分析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与农产品价格,通过科技创新成果带动农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雪,谢辰,何秀月.科技创新成果在农业经济方面的推动作用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32):35.

[2]钟秋波.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3]王骞.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

畜牧调查报告范文7

关键词:污染源普查;环境治理;排放量

现如今,加强环境监管、建立健全重点污染源档案已经成为必然[1]。我国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统计工作在2007年开展,第二次普查统计工作在2018年,工作仍然在进行中。本文在数据分析中以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统计结果为例进行讨论。

1污染源普查工作内容

污染源普查工作中,主要普查对象为工业、生活、农业、集中污染治理设施以及其他污染物[2]。其中工业污染源主要普查第二产业中的除了建筑行业的其他所有行业的活动,共包含39个工业。生活污染源主要调查第三产业的污染物以及居民生活污染物来源。农业污染源普查对象主要是农业、渔业以及畜牧业。第一次普查工作中,农业污染源仅调查了与环境密切相关的污染源,如化肥、农药、秸秆等。畜牧业、渔业主要对象为人工养殖场所。居民生活污染物源主要是指一些废物的处理厂,如污水、垃圾、危险废弃物等。普查污染物种类包括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类,废水污染物包括了测定氨氮、石油(其他植物油)、需氧量、重金属、挥发酚等含量。废气污染物种类除了废气之外,还有烟尘、工业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固体废弃物种类较多,包括各类行业生产的废物,如污泥、放射性废物、废渣、粉煤灰、污染石膏、煤矿石等。污染源核算方面,采用的核算方法有三种,包括物料衡算法、产排污系数法、实际监测法等,主要核算指标为产出量和排出量。

2污染源普查结果与分析

由于各地污染源普查结果均不同,因此以某市为例进行分析,从2007年开始普查工作,2008年完成,经过两年时间,并编制了调查报告。市内安排的普查人员超过了千人,指导员超过百人,数据人员也超过了百人。经过全市普查,发现工业污染源有5000多个,农业污染源共有9200个,生活污染源近4000,还有30多个集中污染治理设施。在第二行业方面普查对象超过4000家,工业园废水、废气、废物产出量和排放量主要通过计算得到。依照行业来分析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食品类产业占到50%,其次加工淀粉类制品行业,占31%,第三是造纸类占7%。全区氨氮排放量行业统计,化学用品行业所占比例超过50%,其次是特种陶瓷制品、淀粉类制品企业。废气统计方面,二氧化硫所占比例最大,为38%,其次是工业粉尘,比例在29%,第三是烟尘22%,第四是氮氧化物,比例在11%。由于废气种类较多,以二氧化硫为例进行分析,排在第一位的是热力生产企业,其二是淀粉加工类企业。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食品加工类、淀粉制造类、化学用品制造类属于该城市污染最为严重的企业,应作为重点监控对象来对待。在废气排放方面,热力生产企业、淀粉加工企业属于生产废气量最大的企业类型,需要增加对这类企业的环境监测。

3污染源普查对环境治理的意义

污染源普查工作对污染源的普查和治理奠定了重要的理论与数据基础。在这次普查工作开展中,采用了统一的污染物编制软件,时间、数据格式方面均要求保持一致,最后汇总到全国污染物普查工作办公室。同时污染源普查工作完成后,建议了档案,并且进行保存,对促进污染源信息共享提供了重要帮助。污染源普查工作为环境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数据支持[3]。通过本次调查,能够得到污染源相关数据,了解污染源的总体样本,也能够为下一次的污染源普查工作提供参考。在污染源普查工作开展中,调查内容除了第二行业之外,同时普查了农业方面的污染问题,新增加了垃圾处理之类的调查,因此数据调查更加准确。污染源普查对相关指标的完善提供了支持,在本次调查中,要求所有的数据格式均保持一致,同时有明确的调查指标,因此能够为一些重污染行业报表完善提供参考。在调查对象方面,总体数据库除了原先的申报排污企业之外,还增加了其他的污染源,调查范围更加广泛。同时对排污系数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因此污染源普查能够在掌握总体样本基础上,为建立相关制度提供支持,也能够为完善环境统计体系提供依据。污染源普查有助于提高环境监管质量。多年来,环保部都在积极了解污染相关信息,为环境监管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但是环保部受到本身经费、技术等方面的限制,难以及时掌握准确的数据,因此监管一直执行不到位。通过本次普查工作,能够了解到辖区内污染物普查情况,进而监测重点企业日常行为。根据污染物排放情况,环保部能够划分重点监测对象,然后调整监测方案、项目和指标等,提高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污染源普查工作中,高度重视了工作普查宣传工作,提高了大众环保意识。在工业污染源普查方面,安排了相关人员负责,同时增加了宣传教育工作。清查阶段,普查员张贴横幅方式,让民众了解本次普查的作用,提高大众的环保意识,进而积极配合本次普查工作。污染源普查有助于掌握污染物的变化情况,为污染治理和产业调整提供数据支持。普查得到的大数据能够掌握环境信息,通过普查能够了解污染源分布、行业等,进而掌握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情况,为下一部分的结构调整提供支持。

4污染源普查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改进

污染源普查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工作中,很多人对此不了解,认为这就是简单的减排前期工作,对很多指标数据把握不严格,存在数据逻辑错误[4]。在排污系数方面,依照国家设定排污系数开展,很多行业与此并不一致,因此产排污系数不太合理,如在铅锌矿采选行业中,企业没有必要的配套设施,因此数据调查难度很大;锯材加工业方面,排污系数仅仅提供粉尘方面的数据,其他废气产出量就难以计算,有处理设施的系数就不会提供这方面的参数,因此部分行业都会存在随意填报废气量的情况。在普查表的设计方面,普查工作中,要求采用电子版数据,录入和汇总均存在问题,如在水泥行业的氟化物,普查中仅仅统计在了工业流程中,如果没有废气,表格要求必须填报,这就需要重新计算。针对污染源普查统计出现的不足,建议普查工作中开展必要的宣传教育工作,得到大众广泛的支持。政府在宣传工作中,需要强化教育工作,促使大众认识到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必要性。对产排污系数做出相应的改进,根据产业的具体情况确定排污系数,为数据的选择和调整提供参考。在产排污系数制定的基础上,需要了解企业经营中可能会造成的污染类型,依照污染指标确定参数,进而减少污染源的出现,如在南方的采矿行业中,建议依照采矿、选矿规模来设定产排污系数。普查表的设计方面,应充分利用现有计算机软件来对普查表进行完善,简化操作步骤,提高工作效率。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建议增加自动逻辑检验程序,保证所有工作顺利开展。在产排污系数计算方面,应考虑整个行业的生产过程,保证所有的流程均有一定的参数范围。

5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重点讨论了污染源普查工作对环境治理的作用。当前全国已经开展了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面临着各种问题,仍然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对管理制度、工作态度、普查系数等进行完善,充分发挥污染源普查工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文静,施军,孙凯等.污染源普查工作探讨[C].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2008.

[2]仲冬梅,李金才.靖江市污染源普查现状分析及污染控制措施[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0,28(3):43-46.

[3]张亮,潘伟斌,张纯敏.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源普查基层工作方法探讨[J].环境保护科学,2010,36(1):48-50.

畜牧调查报告范文8

农户通过农协销售自己的农产品(销售事业),销售农产品后所得的资金会自动被打入到农户在农协所开的户头上(信用事业)。然后,农户在农协的指导下订立下一步的营农计划、进行农业生产(营农指导事业),并通过农协购买所需的农资材料、借贷资金(购买事业和信用事业)。农户购买农资材料的费用会自动从其农协户头上扣除(信用事业),扣除后的余额就成为农户的生活费。而从生活费中扣除农户加入农协保险事业的保险金(共济事业)、通过农协所购买的生活用品的费用(购买事业),再付完其它生活设施的利用费(利用事业)、医疗费(厚生事业)之外,余下的就成为农户的定期存款。农协将农户的定期存款借贷给农业相关企业,从中所获得的利息一部分成为农户的存款利息,剩下的差额就成为了农协的经营费用。农协内部设置了不同的部署来开展以上的业务,并且为了业务能够顺利展开,农协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分部或是分店。农协会员也不仅仅停留在利用农协服务的程度上,还在农协的组织下成立了许多不同的会员组织,开展自主活动,以配合农协的各种业务。比如“西红柿部会”、“苹果部会”等,从事同一专业生产的会员聚集在一起成立专业部会,这些专业部会的会员一起接受农协营农指导员的指导,一起制定生产、销售计划,一起参加农作业以及农产品的发送业务。除此之外,还有以村落为单位成立的诸如“农家协会”一样的会员组织,召开村落座谈会等讨论有关改善农业经营和生活环境等方面的事宜。还有很多农协设置了以青年会员为主的“青年部”和以妇女会员为主的“女性部”等。农协体系还在都道府县和全国层次分别根据业务的不同设置了多种联合会,自下而上形成了紧密的垂直连接关系。都道府县联合会是以各都道府县内的基层农协为会员,全国联合会则是以都道府县联合会和基层农协为会员。近年来,农协和其他一般企业的竞争日趋激化,为了加强农协的竞争力以及促进农协经营的合理化,农协系统开始了基层农协的合并运动,甚至出现了如奈良县和冲绳县这样整个县的农协合并成一个大型农协的情况。与此相应,农协系统也在推进着都道府县联合会和全国联合会的统合,“农协—都道府县联合会—全国联合会”的三级体制正逐步向两级体制转化。除了以上所述的综合农协以外,日本也存在专门从事畜牧业、园艺、桑蚕等领域的专业化经营、不开展金融业务的专业农协。在日本,综合农协占据主流地位,综合农协截至2013年3月末共计738个,会员总数(截至2012年3月末)共计为983万人,其中正会员467万人,准会员517万人。一般在同一地区只能设立1个综合农协,而专业农协的活动不受区域限制,在同一地区可以设置数个相同领域的专业农协。与综合农协相比,专业农协会员数量要少得多,经营规模通常也较小,至2013年3月末日本共有专业农协1915个。由于专业农协不从事金融业务,所以,专业农协的会员通常还同时加入同一地区的综合农协。

二、农协营农指导事业的理念和地位

正如“没有指导事业就没有合作社事业”、“没有学习活动就没有合作社运动”所言,农协在理念上将营农指导事业和生活指导事业看做是提高会员生活质量必不可少的两个事业。农协组织是会员为了提高自身的农业经营水平和生活水平而自发结成的组织。因此,农协的营农指导事业是以支援和指导会员为了改善农业经营水平而自主进行协同活动为宗旨的。换言之,农协组织需要唤起会员自发地、而不是被动地改善农业经营,并且促进会员从单个的行动转换成协同互助的活动。农协的营农指导事业不仅仅只是对会员进行特别的教育或研修,更不仅仅是某项技术的推广,而是从教育的角度,通过会员参与与农业经营相关的农协组织的运营活动或是利用农协开展的各项业务而展开的。因此,从广义上来说,营农指导事业不单单是营农指导部门或营农指导员来实施的,而是由整个农协、农协所有的职员以促进会员农业经营的改善和区域农业的振兴为目标、在推进农协各项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推进的。营农指导事业在农协展开的各项业务中占有特殊地位。因为农协的其他业务,比如农畜产品的共同销售、加工、生产资料的共同购买以及金融、保险业务都是限定在流通过程中,只有营农指导事业是与农户的生产过程直接相联系。通过营农指导事业使会员的农业经营得到改善,也就意味着有可能使农协的“销售事业”和“购买事业”得到进一步扩大。并且,通过农业经营指导,会加强农户对农协的信任,从而进一步使农协组织自身和协同活动得到强化。从这个意义上说,营农指导事业对农协自身以及农协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营农指导事业的重要性虽然被承认,但是它在农协内部究竟应处于何种地位一直未被明确。直到2001年,日本对《农业协同组合法》进行了修改,将营农指导事业定为农协的第一事业,从法律上承认了营农指导事业为农协开展的众多事业中最基本、最应该重视的事业。农协试图通过加强营农指导事业的法律地位从而达到强化营农指导的目的。

三、农协营农指导事业的主要内容及体制

1、主要内容

行政系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事业是以与生产有关的技术指导为中心的,而农协的营农指导活动是农协为会员提供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开展生产上的技术指导,还必须适应农户的各方面要求,开展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销售和供应活动、土地利用的调整(借贷等)业务、以及指导税务申报等有关经营指导方面的工作。营农指导事业的主要内容如下:①有关农业技术和农业经营方面的指导。②制定所管区域农业振兴计划的同时,指导各农户制定与此相应的营农计划。③对主要的生产手段———土地进行集体整备。④根据“适地适作”的原则,建立大规模生产体制,使农业生产形成产地化。⑤指导本地区地域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推进本地区的复合经营。⑥为了统一农畜产品的品质引进优良品种、统一栽培或饲育的标准。并根据农户的营农计划,指导农户参加生产资料的共同购买、引进农业经营资金。⑦为了统一农产品的规格,组织共同选别和共同检查。⑧指导会员按照各自专业进行组织化生产,相互交换有关栽培或饲育的技术知识,从而提高会员的技术和经营能力。⑨培养农业继承者等农业、农村的主力军。⑩支援会员的组织活动,培养农民带头人,养成会员的协同意识,促进农协运动的发展。

2、营农指导事业的体制

营农指导的事业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公共团体和上级农协的补助金或助成金、向会员征收的会费、农协其他事业的盈利以及大型机械、公共设施等的使用费。其中,补助金和农协内部的其他部门的盈余为营农指导经费的主要来源。农协设有营农指导员,营农指导员是活跃在营农指导事业第一线的技术推广员。营农指导员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到营农指导事业计划的实施效果。营农指导员的作用是向会员农户提供其所需要的农业经营、农业技术、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支持和指导。近年来,营农指导员的业务范围正在逐年扩大。日本农协中央会《2003年度营农指导员的活动分析调查报告》中指出营农指导员的业务范围及其比率依次为“营农指导业务”31%,“有关生产部会的业务”12%,“农产品的收发业务”11%,“销售业务”10%,“有关行政方面的业务”8%,“其他”28%,从中可以看出营农指导员业务内容的多样性。另外,2011年度平均每个农协设置营农指导员19.9人,仍有3%的农协尚未设置营农指导员。营农指导员的人数从1985年开始持续减少,至2011年为止人数为14414人。这和近年来伴随农协的合并而产生的人员大幅削减成正比关系。为了提高营农指导员的专业能力,农协系统实施了《营农指导员资格认证考试制度》。2000年前是由各都道府县的农协中央会负责实施,2000年以后日本全国农协中央会开始实施全国统一的考试。但是到2003年参加日本-42-农协中央会统一考试的只有17个县,甚至还有几个县连县级认证考试也并未实施。因此,营农指导员中考取了资格证的比例只占总数的18%(日本农协中央会《2003年度全日本农协活动统一调查报告》)。

营农指导员的业务也根据农协规模大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同时营农指导员的编制也并无统一标准,参差不齐。因为营农指导员的整体人数在逐渐减少,所以为了有效的发挥营农指导事业的功能,农协纷纷对营农指导体制进行了改编。伴随着农协大规模合并的进行,合并后的农协把所管地区划分成几个区域,在各个区域设置了“营农综合中心”。这是一种通过对营农指导资源进行集中配置来加强营农指导的整体能力的体制。在“营农综合中心”,会根据各区域的农业发展情况,配置数名不同专业的营农指导员,并在同一地点集中设置农机中心、育苗中心、选果场等各种基础设施,从而方便会员农户的利用,使之成为本区域营农指导的大本营。另外,如前所述,为了有效地进行营农指导,并充分地让农业经营者反映自己的意见、发挥生产和销售方面的作用,农协成立了各种作物的专门部会。在规模大的农协里甚至会设置10个以上的部会。同样,关于各种基础设施的管理和运营,农协设置了由会员组成的运营委员会,并指导会员来进行自主运作。农协还选出部分优秀的农业经营者担任营农顾问,辅助营农指导员的工作。营农指导员负责对这些组织、会员的活动进行指导、提供支持。除了基层农协的营农指导之外,都道府县的营农指导支援体制包括在47个农协中央会中设置的营农指导部门和在农协全农都府县本部及农协经济连中设置的有关技术指导的部门。它们对基层农协所进行的营农指导提供支援和指导。同样,专业农协也对会员进行农业技术指导,专业农协在都道府县的联合会相应地对专业农协的营农指导活动提供支援。另外,为了促进本地区相关部门的合作,进一步推动本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事业,各地设置了由普及指导中心、土地改良协会、农业委员会、行政部门、农协等相关部门构成的“地区农业振兴协议会”。农协通过这些组织与其他相关部门讨论并协调农业推广事宜。

四、农协营农指导事业所面临的课题

目前,农协的营农指导事业所面临的课题,一个是如何确保事业经费的问题。营农指导事业给农协带来的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经济效益。营农指导事业的费用大部分来自农协的其他部门(金融、保险事业)的盈余。这在其他部门的盈利增长时期也许不成问题,但是一旦其他部门盈利下降,甚至亏损,农协内部对各部门的盈亏实行严格管理时,尽管法律上规定营农指导事业是农协的第一事业,尽管营农指导事业的重要性被无数次强调,营农指导事业依然会成为经费消减的对象。因此,经费的确保仍然是农协营农指导事业所面临的一大课题。另外,农业经营不断分化,既有大规模、企业化的农业经营,也有自给自足的农业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