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情况总结范例

学习情况总结

学习情况总结范文1

关键词:高职教育;项目教学法;护用药理

一、本课程应用项目教学法

本着这一理念,把本课程采用案例化课程的模式设计,在分析案例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同时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解决问题必需的知识和技能[3];解决问题之后得出结论;最后让大家交流总结,使知识得到系统化的学习和拓展。护用药理学课程章节繁多,学生记忆起来难度很大,所以将教材章节分为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用药护理、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用药护理、内脏系统药物的用药护理、心血管系统药物的用药护理、内分泌系统药物的用药护理,通过案例导入把知识点连接起来。其中传出神经系统的用药护理包括胆碱受体激动药的用药护理、胆碱受体阻断药的用药护理、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的用药护理、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的用药护理;中枢神经系统的用药护理包括麻醉药的用药护理、镇静催眠药的用药护理、抗癫痫药的用药护理、抗精神失常药的用药护理、镇痛药的用药护理、解热镇痛药抗炎药用药护理;内脏系统的用药护理包括利尿药的用药护理、抗生素的用药护理、呼吸系统用药护理、抗结核药的用药护理、消化系统用药护理、组胺及抗组胺药用药护理;心血管系统的用药护理包括抗高血压药的用药护理、抗心绞痛药的用药护理;内分泌系统的用药护理包括糖皮质激素类药用药护理、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物的用药护理、胰岛素的用药护理。

二、项目教学法的意义

(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很缺乏,对所学课程兴趣不高,这些都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而项目教学法是把一个个具体的项目让学生实施,这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如,在护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分析病例中的用药是否合理,或者可以让学生按照讲的重点药物自己设计项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会倍感成功,这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5]。

(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项目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协作和互助能力、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项目教学基本要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项目的实施过程有教师布置任务(包括课前、课上及课后)、同学自学(包括查询资料和看教材)、项目实施(包括案例导入、讨论等)、小组汇报、点评总结(包括小组互评及教师点评总结)等几个环节。通过上述环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认真负责、严于律己的工作态度,具备获取新知识的意识和勇于创新的理念。而国家在职业教育方面对学生要求的基本素质正是团队意识及合作能力[6]。通过“项目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实现了与岗位的无缝对接,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好方法。

(三)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过程;项目教学则是以教师教授为辅,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操作为主导的教学过程。项目教学法将有利于推动“以学生为本、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改革。另外,项目化教学的实施,教师是项目计划实施的设计者,是动态教学的调控管理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协作者与引导者,而不是学习过程的主导者。实施项目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教师要付出足够的备课时间,准备好大量的供学生用的相关资料,而学生的自主性强,自由度大,所以学习质量评价体系必须要提高。这就要求教学管理必须做好有效课堂建设,从而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7]。

三、项目教学法具体的实施过程

(一)制定项目计划

对一个整体的项目进行细化与分解,制定合理的项目计划,将项目分解成若干个子项目,任务内容计划好、分阶段完成内容与完成时间,并在学生实施项目做任务的时候,教师主要负责监督与指导,使学生在实施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例如,课前任务中教师给出预习题目,学生收集项目活动中可以使用的资料,同时分析预测项目展示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二)实施计划

对于项目的实施要符合实际,切实落实好。随机将学生分成小组,小组内自行分工与合作,对相关的目标资料进行收集,激发学生思考及团队精神。在学习护用药理学时,利用项目教学法将繁杂的知识点整合分为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用药护理、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用药护理、内脏系统药物的用药护理、心血管系统药物的用药护理、内分泌系统药物的用药护理五大模块。首先利用学习通软件随机分组,学生首先确定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各组成员之间协作完成。子项目中采用案例化课程的模式设计[8],在分析案例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同时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为解决问题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之后得出结论;最后让大家交流总结,使知识得到系统化的学习和拓展。

(三)项目检查评估

最终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点评。评价时应注意以鼓励为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首先可以组内对自己的设计、工作过程及结果进行自我评估;之后小组间进行互相评估,好的设计及实施可以互相学习,可以取长补短,不足之处可以进行反思;最后由教师根据评价标准对大家的项目设计客观公正的点评,主要是评价学生是否达到了项目的预期目标,重点注意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他们是否想办法去解决,而不是直接问老师[9]。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探索性及思考性。

四、“项目教学法”在药物应用护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一)提出案例,明确项目任务

以中枢神经系统的用药护理中镇痛药的用药护理为例,教学案例如下:患者吴某,男,58岁,胸壁手术切口及胸骨部位出现持续性重度疼痛1个月,活动时疼痛加剧。患者4年前诊断为肺癌,近期胸痛加重,疼痛难忍。经检查诊断为肺癌综合治疗后复发。已进行多次化疗和唑来膦酸抗骨转移治疗,给予复方氨酚羟考酮(泰勒宁)(盐酸羟考酮5mg和对乙酰氨基酚325mg)2粒,口服,每6小时1次,剧烈疼痛时给予吗啡注射。

(二)单元教学进度设计

1.课前准备

教师通过“学习通”下发学生的预习作业,学生通过“学习通”完成课前预习。通过查资料、看教材等方式了解4个问题:⑴疼痛的分类,每种类型疼痛常用镇痛药有哪些?⑵吗啡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⑶哌替啶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⑷镇痛药的用药护理。

2.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及学生预习情况;通过提出问题,利用“学习通”软件随机选择学生回答问题,并针对回答情况给出分数作为期末考核成绩。这样的随机方法可以促使学生认真预习。

3.案例导入

了解疼痛的发生病因及分类。教师播放视频(导入案例),根据视频给出诊断,并总结疼痛的分类及用药情况。学生观看视频,根据视频了解镇痛药的使用范围。了解到疼痛是许多疾病的症状,是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的一种保护性反应;疼痛又是一种主观感受,易受心理因素及强烈暗示的影响。疼痛可分为两类:⑴急性疼痛如创伤、心肌梗死,复发性疼痛如癌症的疼痛;⑵慢性疼痛,如关节痛、肌肉痛、痛经等,宜用解热镇痛药。

4.小组讨论

教师给出医嘱,学生分组讨论制定用药计划,教师指导总结。根据医嘱,学生分组讨论并制定合理的用药计划。药理作用:第一,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三镇一抑制):⑴吗啡对各类疼痛具有非常明显的镇痛作用;⑵镇静作用;⑶镇咳作用;⑷抑制呼吸;⑸缩瞳,引起针尖样瞳孔、催吐,吗啡引起恶心、呕吐。第二,心血管系统:吗啡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但颅内压升高。第三,平滑肌系统:吗啡可引起便秘、尿潴留;诱发胆绞痛。临床应用:第一,各种急性疼痛,因其成瘾性强,一般用于其他镇痛药无效的剧烈疼痛;第二,心源性哮喘;第三,止泻用于非细菌感染性腹泻。不良反应及成瘾性:第一,常见不良反应。治疗量可出现恶心、呕吐、眩晕、嗜睡、便秘等。第二,耐受性与成瘾性。吗啡长期用药(2~3周)时间越长,效果越差,临床给药剂量逐渐加大;并且患者产生明显的药物依赖性。如果停药,患者就会产生戒断症状,如失眠、烦躁不安、流泪、流涎、震颤、盗汗、腹痛、腹泻,严重者甚至导致瞳孔散大、意识丧失、休克等症状。第三,急性中毒。大剂量使用会引起急性中毒,症状如昏迷、呼吸高度抑制、针尖样瞳孔、体温下则出现休克、循环衰竭和死亡。一旦发生急性中毒,应立即给患者人工呼吸、输氧、输液和注射纳洛酮缓解症状。教师对学生分组展示情况予以点评总结。

5.教师点评

教师点评有以下内容:⑴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并借助simman3G模拟人,分组展示癌症患者及急性疼痛情况的整体用药护理过程。教师对学生分组展示情况予以点评总结,另外小组间也可以进行互评。⑵角色扮演:学生分别扮演病人、护士,护士对病人进行正确的用药护理。⑶护士向病人进行用药前中后的指导和宣讲。教师根据学生的用药宣传给予点评,并总结更正。

6.考核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考核。学生按照上课所学内容对病人进行完整的用药护理,教师每组随机选两名学生,角色扮演护士和病人,完成肺癌晚期疼痛患者的用药护理。

7.总结和布置作业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情况,留作业和布置下次课的任务。可布置作业:⑴吗啡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总结用药护理要点;⑵比较吗啡和杜冷丁作用的异同点及成瘾性;⑶完成网络平台的作业。

8.课后体会

学习情况总结范文2

一直以来,许多教师认为“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的“任务”应该由任课教师根据当前教学主题或目标设计提出,并针对所提出的任务,采取演示或讲解等方式,分析任务并给出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步骤和结果。其实,这种理解不全面,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任务设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任务的设计过程中应该转变思维方式,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任务的设计。在教学开始前可以与学生代表进行探讨,综合考虑专业教学的需要、课程本身的需要、社会职业岗位技能培养的需要,了解学生知识结构层次现状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使任务具有探究性、创造性和生活性。

二、农业推广课上师生共同设计任务

1.农业推广课程性质。

农业推广学是一门建立在心理学、行为学、经济学、营销学、传播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基础之上的一门边缘性、交叉性、应用性学科,主要研究农业推广人员如何对农民进行组织、教育、咨询、服务,使其改变行业,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传播扩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学科。农业推广对于我国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实现,提高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高等职业院校开设农业推广课程的专业。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农学、茶叶栽培、设施农业、作物栽培、园艺等多个专业均开设农业推广课程。

3.职业院校开设农业推广课程的目的。

农业推广课程主要包括农业推广的涵义、发展史,以及农业推广的原理和方法、组织管理等。高等职业院校开设该课程旨在培养农业推广机构基层推广及管理工作的高等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可以使得农业院校的学生可以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在实际农业生产中,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教学目的是通过系统的多种教学活动和手段,使学生正确地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加深对我国农业推广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学会灵活改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提高基层实际推广工作水平和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工作能力。

4.农业推广课上师生共同设计学习任务。

(1)教师设计部分。综合考虑农业推广学科性质、高等职业院校开设此课程的目的、学生所在专业、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特点及教学任务设计的原则,笔者在农业推广课程授课过程中采取了师生共同对教学任务进行设计的方法。即教师将整门课程的知识点设计为一个符合课程需求的、规定了教学范围但不指定具体名称的综合性较强的教学任务(×××地×××项目的推广),这一综合任务又下设若干子任务:①农业推广人员角色认识;②×××地农业推广项目的选择与确定;③×××农业推广项目的实施;④×××农业推广项目的总结评价;⑤×××农业推广项目成果报奖。整个学科的知识点分别穿插于若干个子任务中。(2)学生具体设计任务及实施。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农业推广人员角色扮演的身份及工作性质与程序;然后结合社会岗位需要、个人兴趣爱好、农业专业知识掌握情况、本课程知识点、当地自然与社会条件等综合分析选择确定农业推广项目,并撰写推广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确定了具体推广项目后的工作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结合自选项目的复杂程度、当地农民素质条件,以及硬件设施等选择确定项目的推广模式与方法,并撰写推广项目实施方案,模拟推广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农民的采纳情况随时应变使用多种方法,并锻炼学习人际交往及演讲的沟通、交流、语言技巧;项目推广演练结束后,学生需要进行双重总结与评价,一重总结为对自身所选项目及推广情况进行专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综合总结评价,并撰写总结报告,二重总结为学生之间相互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总结,总结在评价过程中相互取长补短;最后,学生们需要撰写推广项目成果请奖申请书,学习推广项目的报奖流程。

5.师生共同设计学习任务的学习效果。

学习情况总结范文3

关键词:信息交互,导学任务单,思维导图

0引言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主要讲解的是各种类型的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工作特性、常见型号及应用[1-8]。要求学生了解每一类传感器的具体工作原理及特性,重点讲解常见的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为以后参加实验实训竞赛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以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为主,而且教学环节设计比较枯燥,再辅助一些验证性的实验。而这样的授课方式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效率不高。因此本文结合以学生为中心、以应用为导向、不断改进各个环节的人才培养模式。

1线上教学环节的设计

探讨该课程线上教学环节的设计方法,在设计过程中得到了课题组成员的大力支持,从教学环节的各个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同时课题组成员对教学环节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项目组要及时加以研究,对实施的教学环节进行调整,同时要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2教学实践

2.1前置学习

(1)设计课程任务型课堂模式。根据省级教改项目团队教师的经验,在掌握大量的课程资料的前提下,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构思,同时根据教材特点将教材进行模块化,将模块化的内容进行任务化分解,将任务化的内容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最后教师根据思维导图来制定导学任务单,使教学任务可视化。(2)规划课程结构,设计课程单元,并且设置在线学习任务。根据每个知识点的思维导图,教师设计支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所需要的资源,制定详细的导学任务单,学生们对所要学习知识点的目标以及重点、难点非常明确、知晓所要完成的活动任务,使学习目标清晰,拒绝模糊呈现,然后开启自主学习的旅程,同时可以有目的地做好知识点的相关资料、信息收集整理,更好地掌握自己所学内容的程度,以便给教师更好的反馈。情境创设: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模式,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每一种传感器中都会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作为导入环节,让学生们带着任务去学习这一节的相关知识点、思考每一种传感器还有哪些更多的应用,这样对每一种传感器学生们都有很深刻的印象。自主学习:在学习通网络平台的知识点中,通过任务单使学生们在学习中能够抓住关键点,辅助一定的测验题巩固视频知识点内容。同时可利用课程平台现有资源进行转化,把校外名师课程引入课程,将其内化为适合本校应用的课程,这样学生们可以学习到一些优秀高校优秀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提高课程质量。知识拓展:搜索相关传感器的简单制作视频,让学生们更直观清晰的了解传感器的应用。还可以找到一些课程相关的内容,拓展学生们的学习思路,提高学生们创新思维的能力。作业发放:设置作业发放时间,确定学生们在知识点学习之后才能完成作业,检验对理论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教师通过作业情况了解学生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2反馈分析

设计在线学习评价,及时将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通过学习通后台统计出来,包括观看视频、章节测验和作业进度、签到、讨论和投票的情况,并通知相关学生未完成的环节,教师需要进一步阶段性测评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个别学生有针对性的纠错,掌握个性问题是否构成了共性问题,是否需要集中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对于学生们来说,通过自主学习视频和章节测验、记录自己学习的过程与结果,能够分析得出结论并形成自我反馈的清单,“菜单”清晰明了地展示出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学生们将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到自己的学习小组中,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合作探讨,将组内不能解决的和理解透彻的问题传递给教师,教师分析总结各个小组的区别,再次给每个小组下发不同知识点的任务单,让小组学生们准备知识点相关内容。通过这样的反馈,教师可以进一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也能够监控学生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3总结提升

每次前置学习和反馈分析实施的过程中,如果任何一个环节有问题,下一次课的导学任务单就需要重新设计。如果有必要则可以将问题提交课题组内,相关教师进行探讨,确定更好的解决办法。如前置学习,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同一个作业错的比较多,那么下次课的任务单的内容可以涉及一些这个知识点的简单案例,使学生们更好理解上一次课没有理解彻底的知识点。总结提升这个过程,不仅针对教师同时也要针对学生,对教师来说,不仅要对前置学习进行总结,更要对反馈分析进行总结,在不断总结过程中进行反思,在反思中进行提升,同时引导学生反思探究自主学习的整个过程。而对学生来说,在前置学习中,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在反馈分析中,根据教师的引导,总结自己在相关知识点中理解的哪里不透彻;在总结提升中,总结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优点和缺点,思考教学内容能否拓展延伸,将生活中常用的举例制作出来。

3结语

该教学环节的设计通过线上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率。学生们从前置学习、反馈分析到总结提升三个教学环节都参与其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则以引导为目的教学理念,学习不是旁观,学生不是学习的旁观者,而是学习的主体。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要求以学生的改变为导向,这样的教学设计必然要求学生参与,同时给学生留出了一定的探索空间。让学生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发掘潜能和发挥创造力,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将学到的知识进行拓展延伸,增加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教师科研项目做到内容上无缝拼接。

参考文献

[1]林芳,齐凤河,孙影,陈春雨,吴春梅.以“五位一体化”为教学理念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改革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7,4(47):73-75.

[2]洪慧慧,叶勇.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J].国际公关,2020(01):64+66.

[3]彭慧玲,刘林生,黎海生.《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51):95-96.

[4]于晓辉,李新波,孙晓东,石屹然.新工科背景下“传感器与检测原理”课程改革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96):103-104.

[5]刘娜,张斌,马秋环,朱青青.《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9,6(93):51-52.

[6]王丹丹,杨帆,卓旭升.“课内+课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初探——以《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97):57-59.

[7]李成,樊尚春,钱政,万聪梅.传感器课堂与实验教学的一体化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0):132-135.

学习情况总结范文4

通过对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理论的分析,我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建构的一般步骤概括为任务的设计阶段、任务的实施阶段和总结评价阶段这三个阶段。

1.1任务设计阶段

任务驱动教学是通过一系列的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因此任务的设计在任务驱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任务设计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任务驱动教学中涉及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教师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在任务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以把握任务设计的方向。当一项任务呈现在我们面前时,从任务中我们要了解这项任务的目标即我们要“做什么”和完成任务的方式即我们要“怎样做”。因此,任务的目标和完成任务的方式是任务的主要构成要素。设计任务时,主要是对任务的目标要素和方式要素进行设计。

1.2任务实施阶段

任务的实施阶段主要是教师将设计好的任务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学生根据给出的任务进行分析,最后完成任务的过程。任务实施阶段可以分为呈现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及展示成果三个过程。教学过程涉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蕴含着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

1.3评价总结阶段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教学评价具有反馈调节的功能,教师通过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知识获得与能力发展的情况以及影响学生学习的各个因素,从而调整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同时,学生通过教学评价了解自己知识的掌握情况,知道自己学习不足的地方,从而对自己的学生方法进行反思和调整。教学评价还具有激励的功能,当学生获得了好的评价时,学生会有一种成功的体验,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动机;当学生获得不好的评价时,学生为了避免再一次获得不好的评价而更加努力的学习。因此,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2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为例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2.1任务设计阶段

首先教师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情况制定自主学习任务单,包括学习目标、学习任务、任务要求、参考资料和设计意图。其次把设计好的学习任务单和学习资源发给学生或者上传至网络平台供学生下载使用。最后,教师总结学生课前学习中的问题进行课中阶段学习内容的设计。任务设计阶段是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实施的重要阶段,教师要科学的设计学习任务单,使学生自学的任务方向明确,可操作性强;同时还要注意任务的梯度以及任务之间的关联性,增强学生自学的信心。

2.2任务实施阶段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起组织引导、答疑解惑的作用。在明确学习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开展适度的合作探究活动,展示学习成果。这一阶段需要教师灵活有效地制订教学方案并组织教学活动(见表2)。一方面,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热情;另一方面,在点评时充分肯定学生的成果,给予激励性评价,从而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和探究信心;第三,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注意生成性学习,引导学生的合理发展。

2.3评价总结阶段

评价总结阶段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最后阶段,同时也是监测阶段,总结反思阶段。该阶段有助于教师反思教学行为,优化叫教学策略;有利于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寻找优势与不足,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小结

学习情况总结范文5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自主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阶段,要从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信息社会责任这四个方面着手,通过提供丰富的资源,促使学生掌握相应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了解相关原理,认识信息学科价值,形成多元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全体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加以引导、点拨。但学生自身的能动性也不容忽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在自主视角下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一、独立预习中生成自主意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亘古不变的自然法则。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也是如此。预习是课堂教学顺利实施的基础,也是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保障。预习充分,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就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就高。相反,学生预习不充分或不预习,课堂教学进度就会不如人意。预习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高度重视预习环节,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预习活动。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自然形成自主预习的意识。在学习《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一课时,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设置了预习要求:以表格的形式梳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并对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有清晰认知。学生要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细致阅读,整理出知识框架,还要针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利用信息网络搜集相关信息,这样才能顺利完成表格的填写。因此,学生在预习时要格外认真,有的学生还搜集了相关报道,这样的预习效果比较显著。教师要求学生预习时,应给出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并能按部就班地学习,将预习做得扎实有效。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搜集信息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都得到提升。教师在引导学生预习时,虽然给出了具体的学习目标,但整个过程都由学生独立完成,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得到了增强。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预习。这样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思想,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当然,学生在自主预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教师对此要有清晰的判断。在学生预习之前,教师要进行相应指导,适当安排预习内容,明确预习目标,规范预习方法,确保学生的学习方向,以达到预期效果。

二、任务引领中生成计算思维

让思维得到启动是学生核心素养生成的重要方法。借助任务启动学生思维是常用的教学方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几个关键词:目的性、趣味性、差异性、精简性、可操作性。教师在设置任务时,要综合考量教学目标与任务之间的关系,设置的任务必须能够彰显知识结构框架,任务之间的内在联系必须联系密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化的任务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使他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在高中阶段,学生学力基础存在极大差异,接触计算机的时间也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任务时需体现梯度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学习《文件的下载》一课时,教师了解到大部分学生都经常接触计算机,也有过下载文件的经历。教学伊始,教师就让学生讲述自己下载文件的经历,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在学习文件具体下载方法时,教师针对学生的认知情况,设计了以下学习任务:李华最近迷恋一个电视剧,他想将这些文件下载到一个文件夹中,他该如何操作呢?下载的文件名该如何设置呢?如果李华想了解下载文件的属性该怎么做呢?学生能够积极探索,学习文件的具体下载方法。教师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将学习活动以“任务”的形式展现出来,学生边探索知识边解决任务,促进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高中阶段,学生思维认知呈现出较高水平,完全有能力自主解决问题。教师要对学生的认知情况有所了解,从而制订科学有效的学习任务。教师从“任务”入手,引导学生解决相关问题,迎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在分析的过程中,举一反三的能力得以形成,从而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三、有效合作中生成应用能力

合作学习已经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如何根据学科特点以及学生认知情况来开展具体设计,考验的是教师的教学智慧。受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部分教师对合作学习理解存在偏差,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学生在一起就某个问题展开讨论,然后由教师公布正确答案。教师的错误认知导致合作学习形式被固化,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关键性的辅助作用,但这种学习方法不是万能的,不能将所有问题都交给小组来讨论和交流。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对合作内容、形式等进行优化处理,构建多元合作体系,彰显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在学习《文字及其处理技术》一课时,教师设计了一个合作学习任务: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在大街上找到一处文字误用的标语,其他小组成员给出这个字的处理方法。学生抓耳挠腮,教师进行点拨:“大家可以从文字发展角度进行阐释,进而对汉字进行处理。”学生经过教师的点拨,纷纷进行小组之间的交流与讨论。组长对大家的建议进行梳理,并将每个人的建议以表格形式呈现出来,课堂学习氛围异常浓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对文字处理的相关知识也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处理问题,自然变得更加简单。合作学习已经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志。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将学习的重难点呈现出来,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学生自由合作、小组固定合作、全院教学合作都可以成为合作学习的选项,并根据学情、教情进行筛选,将合作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呈现出来,帮助学生生成运用能力。

四、总结反思中生成核心素养

新课改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进入崭新阶段,课堂总结反思备受重视。但纵观现代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教师的许多认知仍然存在偏差。部分教师将总结反思作为一种时尚追求,这就使总结反思活动呈现出模式化、形式化的特点。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教师是反思的主体,授课活动结束后进行简单的总结反思就可以了。”这显然与新课改的精神背道而驰。课堂教学后的总结反思是双向的,即教师要进行总结反思,作为学习活动主体的学生也要进行总结反思。学习《表格数据的处理》一课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反思:“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请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出来。”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总结反思。教师让学生拿着自己的思维导图到讲台前进行展示并讲解。有的学生说:“我以‘智慧树’的形式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了梳理,图中画三角形标记的地方就是本课的重难点,三角形标记越多,这个知识点越重要。”在学生的讲述下,其他学生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整节课的框架清晰地呈现在学生脑海中。教学是由教与学两个维度构成的。教师与学生是两个重要的因素,两者相辅相成,开展教学总结反思也是如此。教师要对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效果等进行总结反思。学生可以从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总结反思。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总结反思可以着重让学生进行,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展开自主学习是教学常态。教师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特点等有清晰的了解和把握,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多元引导,深度挖掘学生探索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预习、任务引领、有效合作、总结反思等方式都能有效触动学生,启动他们的思维认知,促使他们生成自主学习的意识,从而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

参考文献:

[1]林寿星.浅谈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信息意识”及其培养[J].福建电脑,2018(9).

学习情况总结范文6

关键词:病毒肺炎;线上教学;医学

新春伊始,一场病肺炎疫情的肆虐打断了2020春季学期开学的脚步。国务院办公厅通知指示“各地大专院校、中小学、幼儿园推迟开学,具体时间由教育部门另行通知”[1]。为贯彻落实关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针对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对高校的正常开学和课堂教学造成的影响,根据教育部和武汉大学“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相关精神,中南医院教师在抗击疫情的重压下,仍坚持保障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我院本学期在为我院临床医学和医学检验专业约510名学生(包括157名留学生)进行本科授课的同时,还承担了来自基础医学院、健康学院与口腔医学院共计164名学生的本科教学任务。本学期第一周开启网络教学的本科课程共计33门(包括留学生3门课程,给来自13个不同国家的157名留学生进行网络教学),涉及23个教研室,70余名教师[2]。根据第一周线上教学的总体反馈,我们总结了一些线上教学的经验,同时对疫情下线上教学的优势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1线上教学活动的流程设计

高等医学教育相比于其他科目课程来说,有其独特的特点,比如记忆的知识点较多,需要理论与技能操作相结合,需更加注重课本知识与临床实践的融会贯通等。教师要先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知识点切分,设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目标和提出问题。在课堂学习前,学生通过移动终端基于教师布置的任务开展自主学习,并为课程学习做好准备。课堂学习中,教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讲授,并按照计划开展分组课堂讨论或开展自学实践;学生积极在线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完成课堂任务;最后对授课内容进行总结与升华,布置后面的学习任务。课后,通过在线测试和讨论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学习成果。

1.1线上教学活动的课前准备

在线上教学的课前准备阶段,教师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梳理,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深入分析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的理论目标和实践技能目标,合理划分自学和课堂讲授内容。同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设置明确的教学任务和学习要求,制作学生自学资源,如教学视频、课程课件、预习题、思考题等,并通过移动教学平台、微信群等形式通知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3]。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学习要求,观看教学视频并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够准确定位自己的不足之处,在课堂学习中有的放矢,更加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1.2线上教学课堂

线上教学课堂与普通教学课堂相比,有其独特的特点。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课前对教学视频的预习及课前在线调查问卷对学习效果的反馈,梳理出需要进行重点教学的部分。其次,教师可以根据课前调查问卷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了解,开展小组讨论和小组汇报,这种小组间的沟通可以通过微信群或者QQ群等实现,在彼此不见面的情况下可能更加有助于学生畅所欲言;再次,在技能操作课上,可以灵活运用网上教学资源,例如3D教学模型、在线模拟诊断软件或在线影像学、心电图模拟软件等,可以即时通过在线集体练习得知学生学习效果,根据疏漏之处有的放矢。最后,适时进行总结分析,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总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提供知识内化的巩固试题,并通过线上课堂的一些内置问卷或测验等布置给学生,并可根据测试结果在线上收到即时反馈,包括试题错误率、错误原因、薄弱环节等,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性总结,并为学生提供在线难题解答,帮助其完成学习目标。

1.3线上教学后的总结及反思

课堂后的教学总结及反思是线上课堂教学活动最后一环,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这种课后的总结反思可使线上课堂教学活动不断地得到回顾、不断地得到更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课前在线调查问卷、课中小组讨论互动和在线集体练习、课后随堂线上测试题的成绩,对学生的这一章节的学习作出综合性分析评价,同时也对线上课堂的整个教学流程进行系统性总结,修改流程中不合理的部分,使线上课堂更加灵活、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总结和反思能够为线上课堂这一全新的教学活动研究和改进提供数据支撑,也能够使教师持续改进教学过程。

2肺炎疫情下开展线上医学教育的优势

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教育部于2月4日了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4],要求各高校充分利用上线的在线开放课程、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等优质在线课程教学资源,依托各级各类在线课程平台、校内网络学习空间等,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等在线教学活动,保证疫情防控期间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目前,各大慕课平台及原来许多收费项目均响应国家号召免费开放,为在线授课的开展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条件。我院作为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在承担巨大的抗击疫情重压,分管5400张病床的同时,仍然保质保量为学生提供线上教学,据统计,第一周我院共计开展网络授课课程33门,网络授课54次,参与授课教师70余名,涉及学生人数约680人,其中通过腾讯会议直播方式开课15次,斗鱼直播1次,录播课程37次,PPT结合MOOC课程1次,互动答疑达1000余次[10]。这种特殊的方式在疫情严重的当前也有特殊的优势。

2.1线上教学是控制人群聚集,阻断传染病蔓延的重要手段

高校具有人员高度聚集、社会联系广泛、以集体活动为主的特殊性,集中课堂教学是高等学校内人群聚集的重要形式,寒假结束后,因学生返校高校即将成为疫情防控的重要战场[5]。一旦疫情在学校蔓延,将会影响到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稳定。有研究显示2009年A/H1N1流感在日本高校广泛流行,发病率高达5.0%~14.3%[6]。1个纳入的31个观察性研究的系统评价显示,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学校停课时间平均为14天(1~140天),能平均推迟流行高峰11天,减少流行高峰峰值29.65%,停课时长与流行高峰延迟密切相关(r=0.51)[7]。而且本次病毒肺炎相比以往流感疫情传染性更强、更严重,且中小学停课造成家长误工的成本不适用于高校学生。有效实现线上教学,造成课程延误的风险相对可控。潜在疫情传播风险可能损害学生健康及生命安全应作为比学业损失更重要的因素进行考虑。

2.2线上教学是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重要保证

线上教学倾向于不同软件、不同方式、不同工具的融合、转化、嫁接,以增加学生对知识的获取途径。它根据教学需求和教学目的来综合运用各种表现手段、以实现传播最优、效果最大的结果。并且有助于实现分散各地学习的全覆盖、低成本、高效益的目标。具体来讲,线上教学以图、文、声、光、像等多种表现手段全方位、立体式表征,通过互联网络传播,实现电脑、手机、平板等多终端接收[8]。这样,学生可以在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获得想要的教学信息,并且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符合自己接收条件、认知需求甚至学习偏好的资源。这种个性化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获得满意的学习结果,实现分散式学习的全覆盖。对于医学高等院校而言,线上课堂亦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医学是一门更加偏重于实践的学科,所以理论知识最终都必须转化为临床应用。因此,除在线上接收教师的理论讲解,课前问卷和随堂测验检测薄弱环节和学习效果外,教师和学生还可以通过多种软件来实现模拟训练,如3D教学模型可以用于人体解剖学以及体格检查,在线模拟诊断软件可以通过虚拟病人的病史、体检、辅助检查资料等判定其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在线影像学、心电图模拟软件更是可以直接线上进行影像和心电图资料的判读,只要能够综合、灵活地运用线上各种教学工具,在此特殊时期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2.3线上课堂是疫情特殊时期“言传身教”的重要媒介

截至2月19日,随着中南医院本部2000张肺炎隔离病床投入使用,我院通过接管的武汉市第七医院、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武汉雷神山医院“1+3”模式,使收治病床数达到5400余张,成为武汉最大规模肺炎定点医院,也是武汉市唯一一家“1+3”模式收治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9]。医院几乎所有科室都投入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因此,第二临床医学院的教师们在肩负抗击疫情重任之余还要抽出宝贵的休息时间进行备课、线上教学、答疑解惑、巩固知识点等,这对年轻的未来医务工作者来说本身就是一种言传身教。在来自我院第一周线上教学反馈中,有临床五年制学生这样写道:“看到前辈们义无反顾地投身抗疫工作,为他们担忧的同时,也被他们的壮举鼓舞。思及学医的初心,觉得身为武大医学生,未来当有如是担当,更应该在现阶段的学习中全力以赴,打好基础。希望我们的学习,可以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不负学校和教师的栽培和求学武大的初心。”[10]看到教师们以身作则,在国家危难之际迎难而上,不怕吃苦不怕累,学生在感动于教师们投身国家公共卫生事件的同时也更加体会到自己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在这个特殊时期,只有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培养出负责任、有担当、有本事的大国未来医务工作者,而我们的学生也将会是未来群体性公共卫生事件的中流砥柱。

3结语

学习情况总结范文7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网络技术;实验教学

0引言

高校的传统实验教学以“固定的课时、固定的实验教学形式、固定的总结性评介方式”的教学模式,一直以来影响着实验教学效果。高校应不断探索新型实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不断提升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适合社会高速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近年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引入给我国高校教学方式注入新的活力。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及影响因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起源于美国,2011年引进我国以来一直被教育工作者研究实践着并取得不少成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翻转,是将传统课堂上教师讲授内容通过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学视频,自主学习教学资料来实现对知识的初步学习,将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与老师、同学交流探讨。教师根据学生课前的学习情况组织设计课堂活动,扩展学习内容,通过问题的探讨,分组合作学习等形式,进一步内化知识,提升认知。这种翻转了传统教学流程的模式,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拓展了学生思维,延伸了学习时空,照顾到个体差异化。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然而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包括的内容很多,没有适合于各种情况的教学模式[1]。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都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学习环境、课堂活动、评价体系等。教学微视频等学习材料、信息技术工具、交流平台、实验条件等学习环境是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基础。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监督学生学习并能为遇到问题的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与指导,鼓励并引导生生之间进行协作学习,对学习内容初步内化是进入课堂学习的前提。课堂是翻转课堂的主阵地。对学生最有益的改变不是在课前的学习,而是在课堂活动中[2]。教师需要在对学生课前学习过程了解基础上才能高质量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内化知识。学生学习主动性是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直接影响因素[3]。除了适宜的学习环境,教师的监督帮助,还要有明确合理的评价体系督促激励学生日常学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受到环境、过程和结果等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4],需要在实践中探索,总结经验,优化影响因素有效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2翻转课堂在网络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技术实验教学是教育技术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涉及硬件、软件和网络工程等实际操作,强调互联网最新技术与教育相结合,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与协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由于目前网络技术实验课时不足,学校经费有限,实验设备更新缓慢。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按部就班的讲解固定的实验教学内容,学生按既定的实验步骤操作,被动学习。甚至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完不成操作内容,实验报告在课后“参考”其他同学的实验报告,造成部分实验报告雷同。这种教学模式古板无趣,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解决目前困境。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网络技术实验教学中,应注意虚拟技术与真实实验环境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2.1虚拟技术与真实实验环境相结合为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提供必要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是翻转课堂的关键点之一。实验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除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操作视频,还需要提供实验操作环境。实验操作技能需要在反复的实践中才能掌握,仅学习资料与操作视频的堆积会使学生产生倦怠感[5],必须有实验操作环境配合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达到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效果。网络实验环境需要两台以上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搭建一组实验平台。由于学校经费有限,实验设备投入不足,以前一般3-4人组成一个实验学习小组,因实验课时有限,不能保证每位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另外在网络实验中需要硬件连接、软件安装、删除、重置等操作,频繁的插拔、删除对网络设备带来损坏,使学生做实验时畏手畏脚。引入虚拟机技术可以很好弥补了实验条件不足问题[6]。利用VMareVSphere套件构建虚拟化服务器连接校园网。学生随时可以通过校园网的任意终端,用自己的学号与密码登录进入虚拟实验环境,进行WWW、DH-CP、FTP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实现不同之网之间的安全互访等实验操作练习。实验操作完成后只需一个命令就可以恢复到实验环境的初始状态。学生可以在虚拟机中大胆操作,不必担心实验材料的消耗,可以反复练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在虚拟环境中操作熟练并通过设定问题来检测是否已经具备进入实验室进行实物操作的能力。通过检测后,预约到实验室进行实物操作,达到对虚拟环境的现实场景的回归。虚拟技术与真实实验环境相结合,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为学生课前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学习环境。

2.2线上线下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教师要关注学生课前线上线下的学习动态,跟踪学生的学习轨迹,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及时指导,因为学生的疑惑无法得到立即有效的解答将会影响学习效率[7]。教师要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的沟通渠道收集的信息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引导学生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网络技术实验中“WWW服务的配置”这一实验项目可以分解为IIS的安装、WWW站点的建立、局域网中Web网站的访问三个问题,让学生通过操作视频在课前完成这三个基本问题操作练习。教师通过技术记录了解每一位学生会完成情况及问题所在,课堂上可组织学生开展基本操作比赛,巩固练习,在完成练习基础上给出进一步的问题:在IIS中添加更多的Web站点,包括多个IP对应多个Web站点,一个IP地址对应多个Web站点、多个域对应同一个Web站点等。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操作,培养团队精神与创新思维能力,有效的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使问题的设计有明确的指向性[5],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促进知识进一步内化。

2.3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为翻转课堂提供保障

传统实验教学的评价一般是学习结果的总结性评价,评价滞后且不够全面。对学生的评价既要重视学习结果的总结性评价,更要重视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评价的主体不仅是教师,还应有学习伙伴及学生自身。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才能有效确保学生完成课外的翻转课堂活动[3]。翻转课堂有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流程,教师要在各流程设定明确任务并有相应的评价及时地反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评价贯穿于整个课堂的始终[8],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督促与激励学生的学习。如学生课前线上理论知识的学习,虚拟环境与真实环境实验操作情况,课中以小组为单位的操作比赛,课前课中问题的提出与解答,课后实验报告的撰写等评价元素,占实验总成绩的70%。实验总结性报告与学期末随机抽题的综合测评操作考试占实验总成绩的30%。日常学习的形成性评价与学期末总结性评价相结合能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规范实验过程,达到实验教学目的。

3结语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现代通信技术发展的产物,能有效地扩展学习时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注意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与实现条件,恰当合理运用,有效实施,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锐.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7(12):69-72.

[2]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0):59-64.

[3]李赟,林祝亮.高等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6(2):82-87.

[4]杨春梅.高等教育翻转课堂研究综述[J].江苏教育,2016(1):59-63.

[5]杨九民,邵明杰,黄磊.基于微视频资源的翻转课堂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现在教育技术”实验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3(10):36-40.

[6]汪小会.虚拟实验与真实实验有机结合的教学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4(3):66-68.

[7]戴宁,曹辉.“互联网+教育”:颠覆、应对与重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6(7):16-20.

学习情况总结范文8

【关键词】高中化学;知识点;学习;总结

在高中的化学学习中,不同于初中的记忆和背诵为主。为了有效率的学习高中化学,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其中对知识点的深入学习和总结非常重要,需要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形成系统的知识理论体系,使碎片化的知识点系统化、条理化、架构化,从而方便学生复习,能够高效率的学习化学。

一、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一)知识点掌握不牢,基础不稳固

对知识点的学习时高中化学的基础,对每个知识点都应该有清晰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划分重难点。现在很多学生在学习时一味攻克自己认为的重难点,对于简单的概念性问题甚至存在理解不清、概念界定模糊等问题。高中老师常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便是现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常有的问题

(二)知识点零散,知识体系构建不完整

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体系的系统学习,所以需要把零散的知识点整合成为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需要定时有顺序地结归纳。没有总结的化学学习无法把散落的知识点串联成知识网络,在不同的知识内容之间无法构建桥梁。

二、高中化学学习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自主学习缺乏有效可行的计划

高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老师的讲解相结合,当学生的自主学习出现问题时产生了无法理解知识点内容,遗漏知识点的问题,同时会增加老师上课讲解的负担,影响教学的进度。

(二)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高中学习讲究方法的运用,但是学习方法的选择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不能一味照搬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学习方法,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在总结和回顾的过程中,温故而知新,才能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习化学。

三、高中化学知识点的学习与总结策略分析

(一)如何有效地行知识点的学习与理解

1.学会自主学习

高中不同于初中的学习,高中学习不能完全依靠老师的讲解和督促,学生需要根据老师的要求学会自主学习,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能死板地学习,要学会总结和反思。首先,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在制定了计划之后,需要针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深入的理解[1],用关键词去归纳整理,锻炼联想的能力,看到关键词能够联想到相关的知识点,引出整个的知识脉络,联系到相关的化学反应等等。总结时要学会把复杂的内容细化成小的部分去理解,能够提高效率和吸收消化的程度。

2.学会归纳分析

化学是一门注重规律的自然科学,要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就要学会归纳与分析,这是一个归纳与演绎的双向过程。归纳强调找出共性,总结规律,关注要点,可以利用提问和回答的方式深化理解,比如,在进行原物化合物的学习时,可以把化合物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种不同类型。而分析强调对不同内容和知识的联系,要有发散思维,能够根据化学反应联想到物质的性质和方程式等等。

(二)如何合理的进行知识点总结和复习

1.学会课堂复习与自由复习相结合

课堂复习时需要跟随着老师的进度走,老师在课堂复习时一般会进行知识的系统梳理或者有难度的知识点的讲解,此时需要随着老师的进度梳理知识点,发现自己薄弱和不足的地方,对于自己生疏或者不理解的知识点需要在课后用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也可以跟随着老师梳理自己的知识脉络,及时补充知识网络上的空缺。课堂的复习和课后的自由复习应该是一个互相补充的过程,课后需要针对课堂上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弥补性学习。

2.学会单元总结和系统总结

单元的小结有助于梳理清楚每个单元的知识点,不遗漏知识点。单元小结要全面细致,应该突出重点和难点,对每个单元学习了什么内容要清楚明确[2]。但是仅仅只有单元小结会割裂各个单元之间的联系,无法形成系统的知识架构,所以在进行单元总结的同时要打破单元之间的壁垒,寻找每个单元之间的联系,有的单元是并列的关系,有的单元是递进的关系,要整理清楚每个单元之间的关系,方便构建整体的知识网络。

3.学会进行期末总结

高中学习时每个学期都有特定的学习内容,比如有机化学的学习和无机化学的学习,所以在每个学期结束之后要进行一个回顾与整理,把整个学期学过的内容进行树状图的知识构建,根据物质或者化学反应与现象,或者是化学实验内容等,从多个方面进行知识的梳理,及时发现自己的疏漏。

四、结束语

综上,学会知识点的学习与总结,是我们在学习高中化学时的重要方法,在掌握每一个知识点的基础上,学会灵活地用所学知识,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够有效地进行化学学习。

参考文献

[1]王鼎灏.高中化学知识点学习与总结的策略分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0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