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治理论文范例

污染治理论文

污染治理论文范文1

1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原因

1.1农村居民生活带来的水污染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农村居民所占的比重很大,据统计,我国的农村居民达到9亿多。随着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开展,到2013年,乡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2.1%,但是大部分地区没有配套的污水排水系统和收集系统,甚至有些已经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因为无人维护,运行不正常甚至停运,让生活污水通过沟渠直接排放到就近河流、池塘或者一些低洼处,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了严重污染,据测算,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80多亿吨。并且,根据统计显示,2010年,我国农村人口人均日排放垃圾0.95克,总计全国农村人口年排放垃圾2.34亿吨,处理方式以丢弃为主,只有19.4%的垃圾被扔到规定地点进行统一处理,49.1%的垃圾处于无人管理的裸露状态,只有4%的垃圾被掩埋。这些裸露的垃圾因为长期堆放,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如硫化氢,氨气等等,也会进一步对水体造成污染。

1.2乡镇企业排放带来的水污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异常迅猛,城市发展的同时带动了周围乡镇企业发展,但是由于乡镇企业具有布局分散,规模小和经营粗放等特征,农村居民环保意识淡薄,相关部门监管也不到位,也没有配套的污水处理系统和收集系统,因此造成了乡镇企业每年有大量的污染物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与此同时,近来来,国家对城市环境进行了严格监制,一些高耗能,重污染的企业(如电子厂、印刷厂、造纸厂等)迁往郊区,排放的污染物也造成了农村周围的水污染。

1.3农业生产中化学肥料、农药带来的水污染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随着耕地面积的增加和农民为了提高土地出产率,化肥的使用量也就越来越多。资料显示,我国2013年化肥生产量为7037万吨,农用化肥施用量为5912万吨,农作物亩均化肥用量21.9公斤,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每亩8公斤),是美国的2.6倍,欧盟的2.5倍。虽然施用了那么多农药,但是真正附着在农作物上的只有10%~20%,也就意味着有80%~90%的农药流失在空气、土壤和水当中,空气中的农药随着降雨进入水体,土壤由于农药的作用导致原有结构和特征改变,有机质减少,保水保肥能力下降,从而造成地下水的污染。化肥中的重金属物质通过食物链,进入到人体中,对健康产生危害。

1.4畜禽养殖业带来的水污染

我国的畜禽养殖业从分散型养殖模式变为现在的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模式,养殖面积的不断增加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大量畜禽的粪便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将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巨大污染。据估计,2003年,我国畜禽养殖业共产生31.9亿吨粪便。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会滋生出大量的苍蝇,从而引起了多种传染病的发生,对人体健康产生巨大威胁。有资料显示,养殖一头猪所产生的废水是一个人的7倍,而养殖一头牛则是22倍,畜禽养殖业每年产生的养殖废水约50亿吨,其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污染物,如果没有处理直接排放水体,将会严重影响水质,水体富营养化加剧。

1.5污水灌溉带来的水污染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国家,而农业生产离不开灌溉,为了弥补干净水源的缺陷,很多地区都采用污水灌溉,尤其以北方地区。土壤是污水灌溉的直接受体,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质会直接存留在土壤中,当污染物超过一定值时,将会使土壤的结构发生变化,直接变现为土壤板结。尤其是污水中的重金属物质,将会对环境产生一系列不可恢复的危害,同时也危害到人体的健康。

2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对策

2.1加大生态环保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

治理的农村水环境污染的主体还是农民,而农民的环保意识还相对薄弱,因此,提高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是很有必要的,让农民意识到水污染的后果以及对其自身的危害性,从思想上重视环境保护,自觉投入到环保治理当中。同时,亦可对农民提供一些生态农用技术和技术指导,尤其是处理畜畜养殖业和污水灌溉等方面。

2.2完善农村水环境管理机制

我国现有的农村水环境管理机制可分为三类:政府直接管理模式、市场(村名自发)管理模式和合作管理模式。中国地域广大,各地的农村经济发展情况、产业结构、社会条件、水环境污染状况也各不同,各种管理模式有着不同的适应度,根据地区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但不管何种管理模式,都要保证各项治理工作的落实和环保工作的效果。

2.3加大治理水污染的资金投入,建立有效治理技术

政府可以建立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多元城乡循环经济统筹发展投资机制,增大对农村治污的补贴,建立一些有效的治理技术。稳定塘治理技术,稳定塘又称氧化塘或生化塘,主要是通过天然净化能力对污水进行处理,其净化过程与自然水体的自净过程相似。可以根据当地的地域特点,将土地尽享适当的人工修整,建成池塘,并设置围堤和防渗层,依靠塘内生长的微生物来治理污水,菌藻有强大的净化作用,稳定塘就是利用菌藻的共同作用处理中的有机污染物。并且,稳定塘污水处理系统具有基建投资和运转费用低、维护和维修简单、便于操作、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病原体、无需污泥处理等优点。人工湿地治理技术,是为处理污水而人为地在有一定长宽比和地面坡度的洼地上土壤和填料(如砾石等)混合组成填料床,使污水在床体的填料缝隙中流动或在床体表面流动,并在床体表面种植具有性能好,成活率高,抗水性强,生长周期长,美观几具有经济价值的水声植物(如芦苇,蒲草等)形成一个独特的动植物生态系统。可以根据当地地域特点,建立一个人工湿地治理系统。

2.4建立健全农村治理水污染的法律法规体系

一直以来,政府部门对农村环境一直存在着检查与监督力度不强的问题,因此,政府应加大监管力度,同时,根据当地农村的生活环境和经济发展情况,建立健全的水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对违法的人依法进行处理,确保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3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已迫在眉睫,但是某些地区受到资金、技术以及人才等条件的制约,没有形成一些有效地防治方法。国家和政府应重点扶持这些地区,加大这些地区的水环境治理。通过投入资金,提供人才,借鉴其它治理水污染富有成效地区的经验,因地制宜,提出适用于当地的水污染防治方法。

作者:徐磊 李贤 廖敏辉 李瑶 朱世翠 单位:南昌工程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第二篇:多中心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

一、多中心治理理论概述

在多中心自主治理的基础上,政府、社会、市场三者相互之间形成自愿协作机制,各主体之间应该采取适合自己特点的、能发挥优势的方式来共同管理公共事物,共同承担公共责任。

二、多中心治理理论下我国农村环境污染原因分析

1.政府角色定位不明晰。

在农村环境治理中,地方各级政府在“协调者”角色上依然存在职能欠缺的问题。按照我国当前对环保实行的是环境主管部门统一监督管理与其他部门协助管理相结合的模式,不过在经济利益所驱动下,环境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难以步调一致。由于没有明确的统一监管机制和具体模式,存在着政府职能部门错位、交叉、重叠等体制性障碍,此外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各自为政,往往提出的规划缺乏全局观。因此,出现了环保问题多头管理、权利分散、效率低下的局面,环保部门由于缺乏其他部门的有效配合,使一些政策创新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大打折扣。形成这种环保部门孤军奋战局面的原因一方面在于,环保部门与其他政府职能部门在生态与环境保护问题上的立场有所冲突,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环保部门缺乏相应的法律地位和行政手段以履行环保法赋予的对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责。

2.市场机制运行不健全。

长期以来,无论是在计划经济国家还是在市场经济国家,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被认为是政府的职责,应当由政府投资,政府建设和政府管制。这样做的理由是因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收益低、见效慢的工作,私人部门怕有损个人利益而不愿意承担这样责任,所以通常都是由政府将其作为公共事业来做。但是,在政府强调主导性时却过少的考虑要调动市场机制的积极性。由此,给地方政府财政上带来压力,也给农业、畜禽业、乡镇企业发展带来压力,致使环境污染治理难见成效。因此,有必要在政府发挥主导性作用的前提下,将市场机制运用到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中来,开拓环境污染治理的多种融资渠道,如联合金融机构、吸收社会闲散资金等融资。将治理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并运用市场机制来监督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主体、权力的实行等。只有这样,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中才能展现出生机勃勃、创新的一面。

3.环境NGO发展滞后。

环境NGO作为公众利益的集中代表,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然而农村环保的公众主体主要是农民,由于农民自身素质普遍不高,环境保护意识不甚普及,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他们参与环境污染治理的主动性。总体而言,我国的环保民间组织起步相对较晚,成长较快,在参与环境治理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然而环境NGO发展很不平衡,参与力度不够,缺少骨干力量。即使在政府发起下成立的环境NGO具有数量多、管理规范等优势,但是其独立性欠缺;由在校大学生自发组织的环保社团热情高涨,数量较多,但由于种种局限性使得这些组织发展缓慢,组织者人员变动频繁;虽然比较活跃的民间环保组织是自发成立的,但是其组织内部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缺乏组织协调机制,工作的稳定性较差;数量不多的国际环保组织的工作环境不错,仍存在问题如缺少合法身份等。

三、多中心治理理论下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对策探析

1.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型管理机制。

在多中心的环境治理模式下,治理主体由政府主体和市场主体两维变成了政府主体—市场主体—社会主体三维体系,这三者之间是单层次的关系系统。在其中,政府主体对市场主体、社会主体的权力运作方式,由单中心模式下的以命令—控制为主,逐渐转变为命令—控制、引导和为其参与环境治理活动提供服务。在农村环境治理中,政府要着重对农村环保的战略方向进行全面准确地把握,即由单一中心模式下的“统治”转变为“善治”,转变政府职能,由间接管理代替直接管理,由微观管理转变为宏观管理,由服务监督代替“管”字当头,同时鼓励引导其他环保主体对农村环境治理的积极参与,以降低政府环境管理的成本,提升管理效率,真正地改善和保护好环境。

2.健全政府和企业共同责任的法律机制。

在环境治理过程中,企业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主体,但是公平的竞争环境是企业生存之本、动力之源。因此,为确保市场竞争的公平,强化政府部门的环境执法及环境监督管理责任已迫在眉睫。也就是说,首先,不但需要基层环保部门加大环境执法力度,而且还需建立环保执法责任制,责任具体落实到各个环保部门及环保执法人员,真正实现环保执法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其次,要打破过去的GDP政绩考核观,建立并逐步实行绿色GDP可持续发展考核制度,使环保纳入到干部考核制中,只有这样才能为守法的企业创造出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政府和企业间建立起的合作式环境管理,在服从方面,企业拥有了很大的活动空间。不过合作式环境管理主要还是基于以政府为主导的下放行政职权的一种行政方式,相应的企业对环境管理的接受更是基于对政府的信任和依赖。

3.创造环境NGO发展的环境,增强环境NGO的参与力度。

作为社会力量,环境NGO不仅仅是独立存在的组织,同时还是公众的依托。作为拥有丰富社会资源的非政府组织,在环境治理中环境NGO具有政府无法企及的优越性,首先环境NGO具有生态中心性,环境NGO在环境治理方面能够及时有效地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和民族主义。其次环境NGO具有信息灵活性,与政府相比,在大量收集信息的过程中、信息的互相交流中和信息的处理方面,环境NGO在公众与地方政府之间架起了交流的桥梁,顺应了信息社会。再次环境NGO具有人本性,在参与管理上,环境NGO的路径更加贴近民意,具有极大的归属感和本土化的优势,满足了民众的真正需求。但在具体的行动中,环境NGO依然存在力量相对薄弱、成本过高的问题,因此,我们不仅仅在充分认可和为公众个人提供参与环境治理的合理权利的同时,还应该积极寻找更加合理有效的途径让更多的公众参与到环境治理中来。政府虽然具有多元主体代表性、民主独立参与性的特点,但是环境NGO还可以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和政府主体都无法提供的一些环保职能。

作者:陈亚新 单位: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第三篇: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法治研究

一、农村环境污染状况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GDP连续多年增长,现在发展至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然而由于忽视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大气、土地、水体、生态都遭受了污染,而农村环境污染的问题更不可小觑:有研究表明,每年农村排放的生活污水约90亿吨和生活垃圾等约2.8亿吨,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入大自然中。农村环境污染程度丝毫不逊色于其经济发展速度,在治理上同样面临着严重的困境,其中在面源污染、土地污染、水污染等方面在全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一)现代农业生产导致面源污染受关注程度低、治理难度大

农业面源污染是我国影响范围至大的污染类型。它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造成的水体、土壤、生物的污染,具有污染程度、危害程度最高,治理难度最大的特点。各类面源污染及其衍生污染,并不局限在农村地区,其可以渗透入水循环、大气循环、食物链等渠道,因此可视为影响最大的农村环境污染。研究表明,造成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是化肥、农药和地膜的过度使用。我国人多地少,农村目前仍属于依靠化肥、农药来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发展阶段。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表示,目前中国化肥施用增长率大约在1.3%,超过了国际上设置的22.5吨/平方公里的安全上限。2013年我国有16个省的农药使用量超过1万吨,排在前三位的是山东、黑龙江、云南,广东排在第7位。这些农药被作物吸收的只占到总量的1/3,一分部残留在农产品中,其余的进入了水体和土壤中,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威胁。继化肥、农药之后,现代农业推广的地膜技术造成的“白色污染”正在成为我国面源污染的主要公害。我国的地膜用量和覆盖面积已居世界首位,2011年我国塑料大棚薄膜年销售量约100万吨,覆盖面积达5440多万亩。科学研究表明:这些不可降解的塑料薄膜,需要200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在土壤中自然降解。因此,地膜势必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农作物减产。这种危害已率先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西部粮食产区显现,2002年浙江省环保局的局部调查显示,被调查区地膜平均残留量为3.78吨/平方公里,造成减产损失达到产值的20%左右。“在新疆、甘肃一些地方,长期累积的废旧地膜每亩高达20公斤,相当于在土地中铺了5层塑料膜。土壤地膜残留使农作物减产10%~20%,地膜覆盖技术的增产效应正在递减。”过度使用农药、化肥的情况也同样在广东省的农业生产中出现,虽然不是农业大省,但广东省的化肥使用量和农药使用量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出现严重的污染问题。据有关统计,广东省在2009年化肥使用量达到726.47万吨,是1980年的2.18倍;农药使用量从1981年的7.27万吨增长到2009年的10.37万吨。残存的农药、化肥进入水体、土壤就危及农产品,严重危害着农村环境。

(二)农村聚居点环境管理滞后,累积的污染最直观、最敏感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农村聚居点的规模扩大。作为脱胎于农村的城镇初级形式,我国农村聚居点通常都是自然形成的,因此,大都缺少规划或规划不当,常常形成沿公路发展的带状集镇格局,土地利用没有进行功能分区,与乡镇企业、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相邻或混杂。长期以来,农村聚居点的环境基本处于“自治”状态,一直是环境治理的死角。由于缺少科学规划,农村聚居点缺少垃圾集中回收点和处理系统,生活污染物通常直接排入周边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周围环境恶化。“每年产生的约为1.5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每年产生的超过3000万吨的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2003年我国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仅为62.1%,生活污水处理率不到2%,卫生厕所普及率仍不到10%,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建成率几乎为0。”建设部2005年的抽样调查(74个村)显示,“89%的村庄将垃圾堆放在房前屋后、坑边路旁甚至水源地、泄洪道、村内外池塘,96%的村庄没有污水处理系统,甚至没有排水沟。种种迹象表明,除大气污染外,农村聚居点的环境要素指标已劣于城市。”广东省有超过90%的农村人口在500人以上的农村聚居点进行居住。在粤东、粤西、粤北的不少农村普遍缺乏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根本没有进行任何处理就随意堆放或者直接排放到河里,导致污染河道的现象经常出现,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活,还影响到下游的城市居民用水。为了解决农村聚居点的水质问题,2008年5月广东省政府通过《广东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实施方案》,计划到2013年建成2400多宗饮水安全工程,解决1645.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但到今天,该方案的目标未能全部实现。“截至2013年底,广东江门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合格率为57.74%。”

(三)乡镇企业和畜禽养殖场导致的点源污染是健康危害的直接污染

乡镇企业是农村工业化的主力军,其作为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过去的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乡镇工业,缺乏高技术含量,基本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实现了农村工业化。这种工业化所导致的危害已凸显出来,目前,我国乡镇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不断攀升,占比达50%以上,污染物处理率偏低,这已成为农村环境保护面临的重大问题。同样,由于禽畜养殖业从分散的农户养殖转向集约化、工厂化养殖,畜禽养殖场所带来的大量的畜禽粪便造成了农村环境污染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许多集约化畜禽养殖场与村民的聚居点常处于一个水资源循环系统之中,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往往造成对水源的污染,影响农村居民的健康,因此可以说集约化养殖所产生的污染危害并不低于乡镇企业。在珠三角地区有很多乡镇企业都分布在河流附近,由于处理污水成本很高,很多乡镇企业没有建设或运行污水处理设施,而是直接排入河道之中,造成河流严重污染,甚至影响到了城市居民用水安全。基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多带来对肉类的巨大需求,畜禽养殖业在广东获得迅速发展。但是,很多畜禽养殖场属于粗放式的经营,畜禽粪便未经处理任意排放,流入河段或者渗入地下造成水系污染,导致水体污染。2012年,广东省出台《广东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指出“全省农业污染COD、氨氮等主要污染物分别占全省排放总量约31.7%、24.9%,其中污染排放来源于规模化的畜禽养殖污染”。

二、农村环境污染的影响

(一)对农村居民健康的危害

最突出的影响是对健康的危害,农村的饮用水质不达标是最突出的问题,农村人口中因水污染而导致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高于同期城市的比例。广州市社情民意研究中心2014年调查显示,因农村环境污染而导致身体不适的村民较2013年上升9个百分点,尤其是珠三角地区。该份“生态安全感受广东农村村民评价”民调,是自2012年以来开展的第3次追踪调查,调查抽样范围覆盖全省县或县级市、乡镇及其所属60%的乡村,随机抽取1500位村民进行电话访问。该调查显示,环境污染导致的不适类型中,不适者选择“呼吸道疾病”的最多,达65%,三年来均高居首位;其次为“咽喉类疾病”,比例为40%。而选择“皮肤类疾病”和“失眠、烦躁等精神疾病”的也达三成左右,比例分别为30%和28%,均较2013年上升了6个百分点。民调还显示,珠三角和粤东地区,多达58%的村民认为本地“有”污染,认为污染“严重”者为30%,较去年上升5个百分点。认为环境污染对自己身体健康有“严重”和“比较严重”影响的村民合计高达51%,较去年上升9个百分点。尤其是在珠三角地区,更多受访村民表示因污染而感到身体不适,比例为21%。

(二)对生产要素供给的影响

农村环境污染也已经影响到土壤、空气、水等生产要素的供给。2013年我国开展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显示,全国遭受中、重度污染的耕地超过5000万亩;2013年环保部的《中国土壤环境保护政策》显示,土壤重金属超标率达12.1%,涉及3.6万公顷。另2014年根据广东省气象局的预报,广东雾霾天气进一步加重,大部分市县能见度在5千米以下,其中广东清远市连山县录得全省最低能见度200米。截至2014年10月26日21时,广东全省共有17个市县挂起黄色雾霾预警。有关专家表示,雾霾空气存在有害的颗粒,刺激人体上呼吸道,有一些原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会加重。

(三)对社会秩序的影响

农村环境污染在有些地区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秩序安定与否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各地频发的污染事故导致的群体性冲突充分表明了这种隐患。2014年3月30日至31日,广东省茂名市部分群众在市委门前聚集,借以表达对拟建芳烃(PX)项目的关切,事件最终引发冲突,这起在百度上被称为“3•30茂名反芳烃项目游行示威”的事件是最新一起反对大型化工项目落户的群体性事件。在此之前,PX项目在厦门、大连等多个城市引发群体性的反对。近年来,象这样因为大型工程引起的环境维权群体事件有增无减,呈现绵延趋势。据来自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2012年群体性事件研究报告》的数据,2012年,全国范围内出现的典型群体性事件中,环境维权群体事件约占8.9%,在数量上与族群冲突相当。但环境维权群体事件增长迅速,自1996年以来,这类事件以29%的年增速困扰中国,且对抗程度明显高于其他群体。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影响表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对农村社会发展和农民福利改善的阻碍将日趋明显。不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就不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丽乡村。”

三、广东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法治规制现状

我国至今没有一部针对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专门法律或行政法规,防治农村环境污染的规定散落在《环境保护法》、《农业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单行法中,这些法律出台视角较早,缺乏具体、可直接操作的规定,已经不能适应当下农村环境保护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广东省主要采取以下行政手段进行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

(一)出台地方政府文件,部署规划落实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广东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广东省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一体化规划(2009—2020年)》、《广东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等文件,对广东省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作出部署。

(二)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在“十一五”期间,广东仅2010年共关闭2085家畜禽养殖业,对1140家企业实施了停产整治要求,1308家企业开展了排污申报登记。2013年以来,广东省环保部门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在2013—2014年,广东省环保部门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200宗,各地法院已判决21宗,入刑34人。2014年,广东省共出动环境执法人员45.8万人(次),检查排污企业19.2万家,限期整改或限期治理企业9090家,关闭或停产企业1050家。2015年,广东省环保厅的《关于将环境违法企业列入“黑名单”向社会公布的通知》规定,私设暗管排污、非法倾倒危险废物、重污染天气响应不力等14种行为,将实行“一票否决”,直接列入“黑名单”。

四、构建系统化的法律规制体系来治理农村环境污染

今后,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采取法律方式和手段对农村环境污染进行防治能为广东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理性选择,更适合广东省农村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长远需要。

(一)在立法方面,完善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立法以实现善治

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目前中国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有30多部,行政法规60多部、部门规章600多部,环境标准1000多项,但是原则性规定的多,具体操作性的少,至今我国没有一个针对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专项法律法规。对此应适时制定一部农村环境保护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环境保护问题。我国目前的《环境保护法》,侧重防治工业污染和城市环境保护,对农村的环保问题缺乏专门规定。专门的农村环境保护法,在内容上应对农业的发展、自然资源的利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规范,对有关污染严重领域方面出台具有可操行的条款,从而对农村环保发挥规范和调节作用,改变农村法律环保立法薄弱的状况。广东省农村出现的一些新环境污染问题没有依法得到及时有效处理,严重影响了广东省农村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因此,在国家出台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之前,为满足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需要,广东省要先行一步,利用地方立法权,制定本省农村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在这基础上再逐步制定一系列行政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进而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法律体系。

(二)在守法方面,加强农村环保法律知识教育和宣传并明确农村的环境知情权

目前,法律意识不高,相当一部分农民的法律知识不健全,对农村环境污染的了解也不够,更没有对农村环境污染的后果产生深刻的认识。当出现污染后不能利用法律武器有效维护自己的权利,由于缺乏法律援助机构,农民也很难得到法律救助。掌握相关法律知识是守法的前提,守法除了要依法承担并履行义务,还要依法享有并行使权利。这就需要加强对农民的环保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培养农民的法律思维方式,让他们在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同时学会使用环保知情权,参与环境问题的监督和决策。按照我国《大气防治法》的规定,公众环境知情权的实现是基于政府的“事后通报”,公众无法在事发前日常生活中得到环境信息的现状。通过教育普及环境知情权,利于农民学会利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身的利益,为农村的环保付出自己的行动。此外,在农村还应设立专门的环境问题法律援助机构,帮助农民解决由于环境权益而引发的利益纠纷,保障农民环境信息的知情权,满足农民维护环境权益的诉求。

(三)在执法方面,增强环保部门执法的权威并加大违法成本

目前我国环境行政体系中,各环境执法部门之间存在相互制约和重叠的关系,环保部门统一监管无法实现,甚至监督执法受到地方政府的干涉和阻挠,地方环保职能部门并不积极履行执法职责,“环保靠口号”是目前体制下环境执法困境的客观写照,另外,我国环境立法对环境违法的行政处罚的罚款额度远远低于企业治理污染的成本,难以对企业产生威慑力。改变环境执法“内忧外患”的局面,一是需要延伸环保执法机构,建立县级以下的乡、镇环保机构将整个农村置于环保监督、执法的覆盖范围,二是督促环保加大对农村环保违法的查处力度。对环保的违法案件,触犯刑法达到犯罪的,环保执法机构应该及时移送公安机关、检查机关以追究刑事责任,如果环保机构不履行职责或出现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发现而未发现”的失职情况,则应追究环保主管部门责任;对环保的违法案件,未触犯刑法的,按照我国现行环境立法规定,环保执法机关有权采取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止生产或使用、责令重新安装使用、责令限期治理、责令停业关闭等的行政处罚措施进行处理。这些行政处罚措施中被采用最多的是“罚款”,相关的法律法规应该将罚款额度适当合理提高,使其与治理污染成本紧密联系,将针对“按次”违法行为的静态绝对处罚值变为“按日”计算的动态处罚值,改变对违法事件较长的违法者和违法时间较短的违法者的处罚额度相差不大的现状,改变法律法规制度的空泛,改变其棉花棒的现状,要让法律法规起到应有的作用,加大企业违法成本,从源头上堵住农村环境的污染源。广东省农村环境执法存在执法部门设置、执行工作力度和执法人员素质地下的问题,因此建议:一建议在乡镇政府设立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同时在村里聘任环境保护协管员,加强对农村的环境监管能力和提高效率;二是完善环境保护强制执行工作机制,提高环保执法的强制执行效率。执行效率不高是农村环境执法低下的重要因素,不能有效处罚环境违法行为,无法推动环保工作的深入发展;三是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加大提高环保执法力度。

(四)在司法方面,完善农民环境权益司法救济制度,健全公益诉讼

污染治理论文范文2

一、策划选题阶段,挖掘新闻热点背后的学术盲点

近些年,公众对环境污染非常关注,大气雾霾对人们健康的威胁,水环境污染、噪音扰民时有发生,这些热点焦点问题已经成为新闻热点,在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上被多次报道。但是新闻媒体对污染产生的原因和治理的方法报道很少,致使广大群众对产生这些污染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产生了误解,并形成了一些消极情绪。责任编辑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并通过专家的实验数据解读,发现这些大气污染主要是工业排放不达标所致,再有就是汽车尾气的过量排放;饮用水污染是工业生产产生一些有毒有害物质,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所造成的。另外国家正在积极组织专家学者对这些污染产生的根源进行研究,并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和制定政策以期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改善老百姓的生存环境。基于这个学术盲点,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更多科学知识,编辑决定策划选题与环境污染治理相关的内容,进行集中刊发。

二、策划组稿方向,深入实验室不间断追踪重点专家的研究成果

为改变坐等稿源“上门”的局面,为让读者了解正规工厂对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处理的常规方法和目前科研的最新进展,编辑深入环境学院的实验室进行调研,与作者通过面谈、电话、网络等多种方式进行了沟通,初步确定了论文的写作方向。策划过程中,本打算只刊发“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主题的一篇文章,但是编辑通过对课题和新闻的研究发现,读者对“生活用水的水质如何鉴定是安全”的这一问题比较关注,于是编辑建议作者再从这个角度撰写一篇论文。最终,作者接受了编辑的意见,创作了2篇关于水污染处理的论文。在论文内容确定的过程中,编辑充分发挥了媒体人的正能量,当作者在查找资料、选题、论文写作等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时候,主动提供帮助,帮忙联系相关的企业单位,提供必要的数据和素材,使论文很快成稿。另外我们关注辽宁大学环境科学院宋有涛教授的科研团队已经十几年了,在宋老师刚刚被辽大作为特殊人才引进为特聘教授,我们就一直关注他的科研课题。早在2006年我们就针对他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刊发了一篇题为《超声提取绞股蓝总皂苷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文章,此时他仅仅32岁并刚被辽大引进特聘为教授,之后他于2006年和2007年连续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并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此后我们一直在关注他的最新研究成果,直到2012年学报与他的科研团队才有了实质性合作,终于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和认可,从2012年之后几乎每年在辽大学报的显著位置都可以看到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2012年第一期、第二期发表《疯牛病防治的研究进展》和《氯化镁促进溶菌酶淀粉样聚集的分子机制研究》,2013年又发表《巯基琥珀酸包被的CdTe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对毕赤酵母生字的影响》和《氯化锌影响胱抑素淀粉样聚集的分子动力学研究》,2014年发表《马铃薯贮藏蛋白Patatin及其突变体分子动力学和分子对接的研究》等。经过一系列的铺垫后,编辑与宋有涛教授团队沟通确定再组一篇文章作为该系列文章的重点文章。

三、启发作者论文题目“标新题异”,便于网络搜索和阅读

由于这几篇文章都与健康和环境相关,通过对文章的阅读,编辑发现,每篇文章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既涉及疾病防治、污水处理厂改造、城市水资源检测,又有空气质量检测、噪音检测等几个方面,因此,编辑建议作者针对每篇文章的创新点重新拟题。一次修改后的题目已经突出了要解决的问题,但是没有突出文章的创新点,编辑通过知网查询,分别搜索到多篇标题相似的论文,这个结果也充分体现了文章标题缺乏“标新题意”的问题。编辑将检索的结果告知了作者,但是作者并不理解,觉得文章随便起个题目就行了,想看的人打开看看就知道具体内容了,于是编辑这样启发作者:如果论文的题目不新颖,与以前发表的论文题目相似,那想查询的人就可能细化检索条件,你的论文被检索到的机会就少、被别人参考引用的机会就少,从而影响了的价值和意义。作者经过编辑启发后,意识到了标题的重要作用,进行了二次修改,结合创新点采用了新标题。编辑再次利用知网检索,没有发现同名的论文,充分体现了科技论文标题的创新点和要解决的问题,实现了编辑的“标新题意”的想法。在编辑的建议和启发的帮助下,作者经过几次修改最终确定了标题,最终的标题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充分体现了文章的创新点和要解决的问题,使读者一目了然,从题目就可以知道文章核心的内容,体现了标题的“精确概括、语义准确”。本栏是以环境科学为特色的专栏,研究内容与栏目报道内容相符,与本刊的宗旨、风格相协调。

四、依托重大科研课题成果,具有重大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笔者关注到宋有涛教授主持完成的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利用基因重组酵母建立抗朊病毒药物筛选细胞模型的研究”和“通过改变分子伴侣Hsp70活性提高抗朊病毒药物筛选模型灵敏度的研究”其成果已经成熟,便与课题组联系想组织一篇特约稿件作为阶段性研究成果进行刊发,这个想法得到了宋老师的认同和支持,《景观遗传学中Man-tel检验和dbRDA统计方法的对比分析》就很快的交到了评审专家的手里,顺利通过了专家评审和复审,并如期刊发出来。我们把这篇重点文章放在篇首的特约栏目中,同时在封二的“科学家之路”栏目我们又对宋有涛教授及其团队作了500字的介绍,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前后呼应,非常完美。这篇文章虽然只是其国家攻关课题的重要研究成果的一部分,但也很具有代表性,为其后续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研究基础。该后在国内反响很大,并被多家杂志转载引用。大气、水作为维持人类生存的宝贵资源,资源保护和污染治理都是广大读者长期重点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同时又是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重点资助的范围,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重大水专项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沈阳市科学计划项目,辽宁大学“辽宁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民生安全协同创新中心”课题,该系列文章的相关研究成果由于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理论水平和较好的社会影响,因此获得了辽宁省政府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相关研究成果被辽宁省环保厅及沈阳市环境监测站所采纳,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在社会、同行及读者中产生重大影响

从2015年起,期刊在官方网站和微信平台上免费提供本刊的论文给读者下载阅读,使得论文的读者数量呈线性增加,越来越多来自不同层面的人成为了本刊的读者。这组文章的策划内容是与百姓民生息息相关的问题,有效地吸引读者的眼球,在本刊网站及各大数据库网站上的下载频次总计达到了800多次,远远超过同期发表的其他论文。同时,本刊还将这一系列论文的精华部分集合起来在本刊的官方博客、微博和微信上,利用这些新媒体技术更广泛地传播健康与环境的问题,扩大策划内容的服务性及影响力,充分发挥了科技期刊作为媒体传播正能量的作用。这一系列论文刊发后,收到了很多学生、科技工作者、教师、企业技术方面负责人,以及一些群众的反馈,具体包括反馈意见、咨询情况、表示感谢等。尤其是一些非科技工作者,通过阅读这组文章,了解了疾病发生的原理和防治措施,环境污染治理的过程,明白了国家的环境治理政策及大型国有企业在环境治理方面作出的贡献,不再相信网络谣言,还主动宣传本刊倡导的正确方法。对于这些反馈意见,编辑充分体会到了期刊发挥媒体正能力和服务百姓的重要意义。

污染治理论文范文3

关键词:农村环境;知识图谱;治理

农村环境主要是指以农村社会为空间区域范围,以农村居民为中体,影响农民日常生产生活实践的水环境资源、土地环境资源、生物环境资源以及气候环境资源的总称。农村环境治理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重要环节,推进和完善农村环境治理体制机制是破解治理难题的关键。不同时期不同学者从不同学科领域针对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进行研究,形成诸多富有创见的学术成果。学界对环境治理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治理政策文本、治理主体和治理制度等方面,但对农村环境治理环境的专题研究相较少。据此,本文采用基于citespace软件对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知识图谱分析,对相关研究方向和趋势进行了展望。

1数据来源和分析工具

本文采用主题词检索的方式对知网全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间是2022年9月24日,将检索条件设定为:(主题词=农村环境治理)OR(主题词=乡村环境治理),并设置检索条件为CSSCI,通过检索共得到686篇论文,对结果进行人工筛选,共得到602篇论文作为研究对象。

2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研究现状

2.1核心研究作者

本分对发文核心作者的知识图谱分析,对农村环境治理研究的发文篇数和被引用次数较多的作者进行分析。在农村环境治理领域发文量最多的是杜焱强9篇,张诚8篇,李宁8篇、杨林章7篇,薛利红7篇,宋祥莆5篇,何寿奎5篇。从年度中心性较高的作者是杨林章(11)、薛利红(11)、宋祥莆(10)杜焱强(7)、刘福兴(9)、施卫明(7)、薛利红(4)、王波(5)。从运行得出的图谱的节点大小和连线疏密度可知,该农村环境治理研究作者之间的合作并不多。除了杜焱强团队、薛利红团队合作次数相对较多之外,其他团队连线较少甚至没有,说明目前很多学者处于偏好于独立研究农村环境治理研究。

2.2机构分布

时间跨度勾选为,将2002-2022年分为10个区间进行分析,数据抽取对象默认为top50,运行citespace软件,得到农村生态环境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共现图谱。图谱显示网络节点数量显示为212,连线数量显示为63,网络密度显示为0.0028。而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研究图中的连线代表各个节点之间的合作情况,机构之间连线的粗细表示与二者的合作频次。对农村环境治理研究的主要机构有:南京农业大学、厦门理工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等。

2.3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研究热点分析

通过CiteSpace软件对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研究热点分析,共得到13个主要聚类,包括农村(#0)、农村环境治理(#1)、人工湿地(#2)、农村生态环境(#3)、农村人居环境(#4)、农村环境(#5)、农村面源污染(#6)、农村垃圾治理(#7)、农村水环境(#8)、乡村振兴(#9)、农村生活污水(#10)、协同治理(#11)、制度困境(#12)。通过对聚类进行分析与比较,农村环境治理是贯穿的主题,各聚类研究存在相互交叉现象,因此可以将农村环境治理主要分为三类研究,第一类是农村环境治理对象研究,第二类是农村环境治理政策制度研究,第三类是农村环境治理路径研究,第四类是农村环境治理价值研究。第一类是农村环境治理对象研究,主要包括人工湿地(#2)、农村生态环境(#3)、农村人居环境(#4)、农村环境(#5)农村面源污染(#6)、农村垃圾治理(#7)、农村水环境(#8)、农村生活污水(#10)。关键词主要有可持续发展、农村经济、村规民约、内源性污染、绿色购买、环保设施、排放标准等。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第二类是农村环境治理政策制度研究。农村环境治理政策理论聚类主要有农村(#0)、农村环境治理(#1)、制度困境(#12)这三类。主要关键词有PPP模式、政一社合作、服务型政府、优化路径、生态宜居、生态文明建设、村民自治、社会资本、治理体系等。近些年中央及地方环境治理相关部门出台相关的政策文件和设计全方位的政策推进体系,将我国生态环境治理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全面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第三类是农村环境治理路径研究。协同治理的主要关键词包括土地管理、基层治理、美丽乡村、乡村精英、能动社会、多元主体、对策、协商治理、治理模式、生态补偿、农村生态化、演化博弈、权力重构资本合作等。主要研究有农村环境协同治理的困境及成因分析、农村环境协同治理主体之间关系研究、农村环境协同治理行为模式研究、农村环境协同治理资源配置研究、农村环境协同治理行动研究。第四类是农村环境治理价值研究。农村环境治理价值研究主要聚类词有乡村振兴,包括农村环境、乡村主体,多元共治、三社联动、分散型污水处理、乡村绿色发展、公共受托责任。

3研究的前沿与发展趋势

3.1关键词频次研究

关键词的频率数量多少和中介中心性的大小能够反映这个时间段内的研究热点。通过表1结果分析得到,“环境治理”(72)、“农村环境治理”(66)、“乡村振兴”(52)、“农村环境”(46)、“农村生态环境”(34)、“农村人居环境”(25)等是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这些高频关键词出现的数量多少在研究热点上体现出指向性,从这些高频关键词发现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研究是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出台的大政方针和地方政策的。如“双碳目标”和“乡村振兴”的总目标,中心度(degree)较高的是“农村环境治理、社会资本、生态环境”的是对应的是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其次关于这些农村环境治理高频关键词也表明我国目前农村生态环境的研究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框架体系和多视角理论研究。

3.2关键词时空图分析

第一阶段从2002年到2004年,属于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研究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发文数量相对比较少,只有9篇,年平均2篇。研究主要经济发展存在的污染问题相关,通过对这一时期发表文献的分析可以发现,在这一阶段的研究主题多是围绕农村环境经济发展存在的相关污染问题和解决对策展开的,所以在起步阶段中,我国农村环境研究总体呈现出视角单一、参与主体单一,理论分析单一的特点。第二阶段从2005年到2018年,属于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研究的发展阶段。从这阶段研究主题中可以看出,我国新农村建设提出美丽乡村的建设,生态文明的提出成为生态环境热点主题之一,还有其他热点主题,如农村污染、治理模式、生态农业、多元主体参与、水环境污染治理、绿色发展等。对比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研究的关注点开始由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转向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农村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对象向环境治理方式扩展。第三阶段从2018年至现在,是农村环境治理研究的激增阶段。特别是乡村振兴的提出,此阶段涌现出的热点主题增长迅速。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此阶段的主题由环境治理方式向环境治理价值扩展,出现了乡村振兴、多元共治、绿色发展和跨界协同治理等热点问题;由此可见,国家对生态环境和宜居环境的重视,这个阶段研究呈现多层次化发展和及国家政策环境具体实践问题精准治理相结合的特点。农村环境治理经过上述三个阶段的发展可以看出,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已经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随着不同阶段国家公布对农村环境建设的不同政策,环境治理主体、环境治理方式、环境治理路径政策出现多层次、多维度、多方法的系统化深层次研究。

4结论

污染治理论文范文4

以服务民族为指导,充分考虑地区特色,指导学生关注在国家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和资源领域的科技需求,重点以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为研究对象,开展环境污染预防与治理的相关研究。在实施创新计划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调查研究、试验设计、研发创新,让学生把握环境热点和方向,从选题、方案设计、创新实践等方面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1.主要教学内容

(1)以水污染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为基础,探索具有创意的节能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污水回用技术、污泥处理和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技术;以环境化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为基础,通过试验探索新兴污染物的环境归趋、污染预防和评价技术。(2)以社会实践为依托,参与国内外专业竞赛和大学生“挑战杯”等赛事活动。

2.选题

节能型废水预处理技术研究;城市污水脱氮除磷新技术研究;污水处理厂节能型污泥处理技术研究;污水处理新技术研究;污水处理厂提标增效优化技术研究;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污泥调理剂研发;除磷剂研发;地域特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根据实际情况,这些内容皆可适当调整。

二、“创新工作室”教学方法和手段

“创新工作室”课程顺应时代需求而产生,其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有别于传统的课程。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创新工作室”课程主要采取下列方式进行。

1.现场观摩

发挥校企合作科研项目以及研究室研发项目的优势,通过现场观摩,介绍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开发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阐明技术机理、技术基础,指出创新点在哪里,研究什么内容等,让学生对科研项目有全面的了解,并产生感性认识。

2.专题讲座

通过专题讲座形式,介绍项目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实现途径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同时,通过专题讲座,让学生接触环境热点,了解社会需求,培养发现问题、研发符合社会需要项目的能力。

3.选题与分组

根据指导教师的科研情况以及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进行分组,学生自主设计研究方案并组织实施。在此过程中,学生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锻炼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

4.资料综合

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数据处理、资料分析、论文写作、申请专利等。锻炼学术论文、科技研究报告、专利申请文本的写作手法和内容、程序等,训练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数据处理、信息采集、文献检索等基本技能的能力。

三、“创新工作室”课程授课方式和考核指标

授课方式:以学生参与为主,配合专题讲座、现场讲解和个别辅导等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考核指标:每人提交完整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1篇;或研究报告1份;或课题小组1篇;或课题小组获奖作品1件;或课题小组申请专利1项。总成绩比例分配:提交的最终成果得分占60%,平时(包括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完成试验质量等)表现得分占40%。

四、“创新工作室”课程的主要特色及创新点

环境污染控制工程创新工作室的主要特色和创新点如下:第一点,以创新工作室为平台,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对大学生实施创新基本技能训练、创新思维训练和创新实践,大学生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第二点,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选题、方案设计到实施,实现学生的主体性。

第三点,考核环节突出实效。除考查平时综合表现外,重点考核训练效果,以论文、竞赛获奖、专利等形式结课。

五、“创新工作室”课程取得的实效

自2009年大连民族学院环境类专业将“创新工作室”课程纳入到本科培养方案以来,2013年迎来了第一批毕业生,总计107名。本届毕业生作为负责人总共取得了29项成果,含学术论文17篇(其中EI收录英文期刊论文1篇,中文双核期刊论文1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8项、辽宁省大学生“挑战杯”竞赛获奖4项。取得成果的学生共62人,占学生总数的58%。也就是说,本届毕业生有一半以上的同学通过创新教育取得了学术成果。本届毕业生作为负责人还完成了大连民族学院首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部级)3项,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第六批“大学生环保公益活动”小额资助项目(环保科技应用类)1项,大连民族学院大学生“太阳鸟”科研项目20余项。此外,通过创新工作室的培养,大学生的双语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高。本届毕业生共获得大连民族学院第二届(2013)学生优秀英语论文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

六、结束语

“创新工作室”课程顺应时代而生,在大连民族学院经历了四年的实践,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和经验。大学生通过创新工作室的学习和训练,达到了如下效果:

第一,把握学科热点,接触专业前沿,学会从环境热点中发现问题、抓住机遇。

第二,创新的基本素质得到有效提高。从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到发现问题,提炼问题,再到解决问题,最后进行资料综合,掌握对专业知识进行全方位运用的思维方式。

第三,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相互支撑。通过参与专业实践,促动对专业理论的认知,通过理论学习和对科研试验结果的总结,进一步提升专业实践能力。

污染治理论文范文5

关键词:浙江省;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治理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包含重工业在内的第二产业迅速拓展,资源消耗量逐年增加,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负担,甚至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相对于城镇而言,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核心产业、区域建设规模、生态环境等均不相同,农村环境污染在形式、源头、布局、危害等方面独具特点。浙江作为我国经济较发达的东南沿海省份,农村土地面积较大,因农业不合理种植、工业生产等原因而形成的环境污染问题逐步凸显,生态环境被破坏,空气、土地、水源等都受到一定的侵害,威胁人体健康的同时也引发了各种社会矛盾,因此,妥善治理浙江省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至关重要,相关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社会意义。

一、浙江省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一)农业生产污染

农业生产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和核心产业,规模巨大,不合理或不科学的农业生产方式会引发环境污染问题。目前,浙江省农业生产污染主要表现在化肥、农药、农膜污染。

1.化肥污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对粮食生产需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浙江省农田或相关土壤中的氮、磷污染即是因为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与流失。氮肥喷洒于田地内,土壤无法在短时间内有效吸收,若此时进行农田灌溉或遇到雨水天气,氮肥即可溶解并随着水流渗透至地下,污染地下水与河流。磷肥的使用与流失亦会导致上述后果。据调查,磷肥较难被农作物吸收,其吸收度仅为20%,剩余磷肥即会对农田、土壤及附加水源造成破坏与危害。浙江省2016年统计年鉴显示,农村地区于2016年共使用化肥87.52万吨,每公顷播种面积使用量达到359公斤。化肥的持续大量使用必然导致大量流失,不仅造成河流的富营养化、土壤酸化或板结等问题,更可能产生其他有毒物质,如亚硝酸盐。

2.农药污染

浙江省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农药的目的主要是防治害虫、控制农作物的生长。然而,在具体实践中,为了彻底防患害虫的生长、蔓延,增加产量,农户往往会大量使用农药,农药的不恰当使用、蒸发与渗透等都可能导致环境污染。浙江省统计年鉴显示,农村地区2016年使用农药达5.65万吨,每千公顷耕地的使用量是0.00588万吨。农药在蒸发后可直接随大气流四处扩散,遇水落入土壤或河流中,即可污染水源与土地,并威胁人体健康;农药的喷洒亦会伤害其他有益生物或植物,破坏生态平衡。

3.农膜污染

农膜,即塑料薄膜,是由聚乙烯及其他树脂构成的薄膜。浙江省农业生产过程中主要将农膜铺设于土壤上,以达到增高温度与湿度的目的,同时抑制杂草形成。浙江省农村具有大量的农作物塑料大棚、温室大棚、蔬菜田等,农膜的使用量逐步增加。浙江省年统计年鉴显示,2010年、2016年使用农膜量分别为5.54、6.75万吨,而当年的耕地总量分别为996.59、960.22千公顷。浙江省农村耕地总量在减少,而农膜使用量却逐年增加。农膜是当前农村环境的主要塑料污染源,农膜无法彻底回收或不回收而埋藏于土壤内,难以被降解,即会导致土壤内的水分流通不畅,对土壤结构造成破坏。

(二)工业生产污染

随着浙江省乡镇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招商引资,大量乡村企业逐步形成,工业生产污染成为浙江省农村地区的另一重要污染源,主要包含废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

1.工业废水的排放污染

浙江作为我国最大的加工制造省份之一,其农村企业数量逐年增加,尤其是中小型的加工制造企业。企业的生产运作离不开水,工业废水若未经过相应处理而直接排放,污水即会流经土地并渗透至土壤下,污染耕地和地下水,直接被排放至河流,会污染饮用水源和农作物灌溉水源。浙江省许多中小型农村企业排放出的污水均未受到一定的处理或中和,多含有大量的重金属,不仅无法被各种植物吸收,还会对附近土壤形成破坏,造成土壤中重金属超标、土壤酸化、板结等。此外,化工、肥料等生产企业甚至会排放出有毒污水,阻碍农作物和有益植物的生长。

2.固体废弃物的堆弃污染

固体废弃物,即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废渣。随着浙江省农村地区加工产业与电力能源、家用电器及塑料模具等机械用品生产行业的发展,各种固体废弃物显著增加。一些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并未设置相应的排污设施,甚至将废弃物直接堆弃在空地中或排放于河流内,固体废弃物经过雨水冲刷与侵蚀,即可能将大量的有机质和氮磷成分融入土壤中,导致土壤中的重金属超标,污染性物质不断聚集,污染土质或水源。

(三)农村生活污染

农村生活污染作为浙江省农村地区环境污染的第三大污染源,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大量的农村生活垃圾,即农村常住人口在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垃圾,包含厨余垃圾、废弃物品、人体排泄物等。随着浙江省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物质生活逐步丰富,由此而形成的各类生活垃圾逐步增多,生活垃圾的处理与污染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目前,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染的关键是生活污水排放量大且分散,污水来源众多,如清洁废水、垃圾堆渗漏等。同时,大部分家庭或村庄并未设置生活污水排放的管网,多直接倾倒在土地上或河流内,污水渗透进地下,污水中的氮、磷物质即会破坏土壤结构,污染水源。

二、浙江省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重点难点问题

(一)基层政府和村民的环保意识淡薄

浙江省农村基层政府、村民仍保留较为传统的生活观念,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保护观念。一是村民在生活中仍保留着大量破坏环境与生态平衡的不良行为,同时随着农业耕作技术和生产模式的改变,村民为保护农作物、避免受到杂草、害虫的侵害、提高产量、降低劳动量,开始不断使用各种农药、化肥,破坏土壤结构,也污染了河流湖泊。二是农村基层政府环境保护观念不强,过于追求地方经济发展与个人政绩,盲目招商引资,缺乏对企业性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考量,也未设置相应的环卫设施,继而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二)农村地区的生产方式落后

农民因教育背景不足或科学文化水平较低,大多依照传统的生产方式、耕作经验实施农业生产,生产方式仍滞后,并未严格依照不同种子、农药或化肥的使用剂量、使用步骤或章程等,而是各自土地、各自生产。长此以往,这种耗竭式生产模式和随意施用化学制剂、地膜等,会形成大量的废弃物,污染土壤与水源,更会阻碍农作物的生长与人体健康,最终导致农村生态环境失衡。农村环境污染因家庭生产经验不同而不同,点多、面广、分散且处理难。

(三)农村环境保护的相关规章不完善

就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而言,国家并未出台专门的法律规范。虽然浙江省依据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情况制定了相关规范章程,但是缺乏专业性和细致性,并未严格针对各个农村地区的具体环境污染问题形成防治措施和保护方式。同时,尚未对政府、乡村基层管理组织等在农村环境保护与污染问题治理中的组织责任、管理责任等做出规定,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监督制度、评价考核制度等,这就增加了环保部门对农村环境污染的防治难度。

(四)农村环境保护体制的建设滞后

目前,浙江省已形成的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制度是以城市和重点污染源为基础的,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体制的建设较落后,难以满足农村现代化发展需求。农村环境保护体制滞后不仅使得基层组织在解决当地环境污染问题上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工具,而且造成“环境保护并不重要”的错觉,让当地农村管理组织忽视环境保护问题。乡镇级别以下的政府管理机构基本未设置专门的环保部门或专业的工作人员,农村环境保护设施也较少,设置成本高且使用率低,地方财政投资不足。

三、浙江省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农村环保意识

对浙江省生产生活和经济结构而言,农村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其不仅是城市居民各类生活物质的供应地,更是广大农村居民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该省经济体系的关键主体之一。因此,维护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健康、有效防治环境污染至关重要。各级政府应积极转换观念,给予农村地区环境保护问题以足够的重视,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基层组织和村民的环保意识。

1.各级环境管理部门应增强环保意识

强化对各级环境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的领导干部的培训,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增强环保意识,形成科学的农村地区发展观,真正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纳入实际工作体系中。

2.政府应加强环保宣传教育

若想在短时间内促进农村居民形成较强的环保意识,政府应主动牵头,通过环境管理、农业生产、广播电视等部门的广泛联合,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如科普宣传、文艺汇演等,增强村民的环境管理和保护观念。

(二)建立健全农村环保规章,完善环保制度

浙江省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制度的缺位,不仅严重影响了区域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更使得地方政府缺乏重视,甚至形成忽视和纵容行为,加剧农村环境污染。因此,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管理制度是该省现阶段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我国已形成的有关环境保护或治理的法律法规,均以城市环境污染或特大污染源为考察基础,针对农村地区的立法则相对空白,部分法律法规或章程中对农村环境问题进行了相关论述,但较分散、缺乏系统性。因此,浙江省在设计形成农村环境保护的法规、章程时应综合考量:以国家已出台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为基础,紧密结合本省农村地区的具体情况和特征,有针对性地设立符合当地农村生态环境和生活状态的地方性法规。各级政府应设立专门的环境管理部门,配置专业的工作人员,制定监督、奖惩机制,以保障现有法规章程的具体实施和效果。

(三)科学使用农用化学物,发展生态农业

农业生产污染是浙江省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农村基层组织和村民应注重科学使用农用化学物、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1.科学施肥,合理把握耕地中的化肥使用量,降低化肥流失造成的污染

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和村民收入,恰当使用各种有机肥料,如农作物秸秆、动物粪便等,减少化肥的使用。积极优化农业施肥技术,依据农作物所需肥料的类型和多少、土壤中所含肥料的成分与供应能力等准确评估施肥种类、总量和最佳时间,继而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化肥的效能。

2.科学用药,降低农药渗透的环境污染

村民应严格依据《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等规范科学恰当的喷洒农药,积极发展生物农药在浙江省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应用,减少化学性农药的使用,开发并促进广大农民使用预防害虫形成的农业生产方法。

3.采用降解技术,防治农膜污染

设计形成农膜使用标准与农膜污染防治规范,并制作成册,积极推广至各家各户,促进村民对于农膜污染和农膜危害的了解,严格控制农膜使用量。积极引进光降解、生物降解等农膜降解技术,降低每年农膜在土地中的残余量。

(四)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和监管,提高环境治理水平

相比于浙江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而言,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系统显得贫瘠而不完善,尤其是与环境管理相关的基础设施。浙江省各级政府对城市的财政投入往往高于当地农村建设投入,针对保护农村环境、防治污染的资金投入更是不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村地区的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因此,浙江省各级政府应加强农村地区的环保设施建设和工业生产监管,提高农村环境治理水平。

1.积极推进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建设

在乡政府或重要村落设置垃圾中转站,在各个村里安装一定数量的垃圾箱,安排专人进行整理和清扫,并定期运送至中转站,而后进行科学的焚烧或掩埋。

2.有效治理农村污水

通过改厕、改厨、改栏等方式,治理农村污水,并积极试用湿地处理等先进的污水处理方式。

3.降低工业污染

基层管理组织应制定招商投资标准和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排放标准,设立专门的监管部门,严格工业生产过程的监管,降低工业污染。

四、结论

浙江省农村环境污染是一个涉及层面较多的复杂问题,不仅影响着农村地区的土壤结构、水源质量、生活状态,而且关系着农作物的生长、产量,以及居民身体健康。各级政府应积极转变观念,将农村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切实纳入工作体系,制定相关规范章程,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针对不同污染类型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合伟.浅谈农村环境问题[J].世界家苑,2012(7).

[2]李治海.发展经济与生态效益[J].化工技术经济,2001(1):29-32.

污染治理论文范文6

环境工程专业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作为一门边缘交叉性学科,其发展目标是解决不断涌现的各种实际环境问题。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已成为一门集自然、社会和技术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环境工程学科不仅研究水、气、固废、噪声等主要环境污染和公害的防治技术和措施,还研究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探讨废物资源化技术,以及对区域环境进行系统规划和科学管理,以获得最优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我国设置有环境工程专业的高校已超过300所。由于各高校的基础和重点学科存在明显差别,其环境工程专业发展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大多数理工科类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都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其本科生培养方案注重于对学生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的培养。

我校的资源环境学院准备新设环境工程专业,在环境工程的人才培养方案上不能照搬理工科类大学,一定要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并发挥现有优势,找准适合自己的立足点。安排在第七学期末开始的毕业设计(论文)是环境工程专业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理论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检验,也是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毕业设计(论文)辅导环节对学生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解决本学科领域的实际问题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和研究观念,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传统;3.使学生在方案设计、材料调查与搜集、工程绘图、理论计算、实验研究、数据处理、外文阅读、使用计算机、查阅文献、经济分析、工具书的使用、文字表达等基本技能方面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鉴于毕业设计阶段对于本科生培养的特殊重要性,本文就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设置安排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希望能为我校环境工程新专业的建设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和理工科类院校不同,农业院校的环境类专业一般都源于土壤学、生物化学、生态学等学科,其本科课程设置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以土壤、农业化学和农业生态资源等专业的知识体系。因此,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在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安排上,也应与一般的工科院校有所不同。从目前来看,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设置比较单一,重实验轻设计。很多农业院校的环境专业本科生毕业只有毕业论文可做,而无毕业设计的内容供学生选择。由于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一般建设较晚,在师资、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方面和工科院校相比都有一定差距。在工程设计及应用的教学、科研方面,农业院校环境类专业的基础显得更加薄弱。因此,目前很多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师资力量尚难以开展对学生进行毕业工程设计的指导;同时,由于学生们受专业课程设置所限,他们的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与工科学生相比都有较大差距,因此很多学生也不愿意选择他们感觉更为吃力的毕业设计工作。然而,目前环境工程本科生就业的去向主要还是与环保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等相关的公司和企业,而诸如环境管理部门、环境监测站等事业单位现在大多都呈人才饱和状态,可接受的本科毕业生非常有限。由于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在工程设计能力方面的弱势,在就业时与工科院校同类专业的毕业生竞争时就处于明显的劣势。因此,有必要通过毕业设计来加强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使他们能够具有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所需要的基本工程设计基础和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扭转我校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时面临的不利局面。

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设置未能充分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尚未充分体现农业院校学生现有知识体系的优势。与工科院校相比,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在专业的历史沿革、学科组成和行业特性上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为了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竞争力,需要在毕业论文(设计)这一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上充分体现农业院校的特色与优势。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不能照搬工科大学的方法,而应走有生态特色的办学之路,培养出可投身于农村环境污染防护的人才。农业院校一般都具有生物、生态学科的优势地位,毕业生相对于工科院校的学生具有更扎实的生态学知识。此外,当前环境工程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工作,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又在其中占据主要地位。因此,可以考虑让一部分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时从事生态环境评价的工作。这样一来可以发挥农业院校学生生态学基础扎实、生态知识结构较全面的优势,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二来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并适应市场需要,为从事生态环境评价特别是农村地区环境评价的单位输送可用人才。

3.毕业论文(设计)立题与实际联系还不够紧密,约束性题目难以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由于教师设计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未能全部追逐科技前沿或来自于实际的工程项目,部分题目陈旧甚至经年不变,摆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些旧知识旧问题,使得设计成果没有实用价值和科学意义。这在一方面打击了某些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热情和积极性,也使得某些本来就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认识不足的同学更加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对工作应付了事。

为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质量,进一步加强农业环境类专业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在毕业论文(设计)的设置和指导上可以考虑以下的一些改进措施:

1.加入一些和农村环境保护治理相关的设计类题目。由于目前工科院校的环境工程大多是在给水排水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工科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在毕业设计的内容上受给水排水专业的影响较大。在水污染控制方面主要为排水管网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农业院校如果照搬工科院校的设计内容,由于专业基础所限,无法与之进行有力的竞争。因此,应在设计内容上着眼于和农村地区和农业环境相关的工程。如目前农村受污染地下水的治理和农村污水的处理都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相关的工程也建设了不少。可以设定一些如农村小型给水站或分散性生活污水处理站的课题。在处理工艺选择上,由于农村地区的特殊条件,一般应选择操作较简单且成本较低的常规处理工艺,这样更符合农村地区的实际需要。比如用吸附工艺处理污染地下水,或用人工湿地处理畜禽类废水,都是可行的设计题目。学生经过这些设计工作的锻炼,将有助于他们在毕业后从事农村环保治理的相关工作,不仅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也可为农村环境的治理培养可用人才。为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学校在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上也要考虑有工程背景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同时可以通过帮助青年教师去设计类单位进行工程实践等措施,提高他们的工程素养和设计能力,从而达到辅导学生的要求。#p#分页标题#e#

2.在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体现资源与环境的紧密结合,设置适量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题目。工科院校的环境专业一般更侧重于各种污染治理技术工艺的开发与研究,对环境与资源的重视不足。农业院校则注重于从宏观侧面上分析环境与资源的关系,将自身对土壤学、气象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优势体现在资源和环境管理方面。为进一步体现农业环境院校学生在这方面的特点,有必要在毕业设计时通过设置合适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课题来提高学生的相关能力。另一方面,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工作在当前对环境工程本科毕业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就业方向,其中主要的一个部分就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做工作设计不同,由于农业院校学生在生态学方面有较扎实的基础,因此和工科院校学生相比并不逊色,甚至某些方面他们做的比工科院校的学生要更加深入,相关的知识结构也更加全面。为本科生毕业设计设置适当的环境影响评价课题,不仅发挥了农业院校学生在生态环境评价方面的一些优势,也可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有效的帮助。当然,这同样也对学校的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在课程设置上需要加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课程,对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也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一个可取的方法是鼓励青年教师考取国家的环境影响评价注册工程师,通过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来保障本科生培养的质量。

污染治理论文范文7

关键词:企业环境画像;大气污染;服务平台;数据采集

过去几十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付出了较高的生态环境代价,环境问题成为发展之困。党的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这一决策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1-2]。我国科技部在2019年11月组织的大气污染监测预警技术活动中指出大气环境监测与预报预警技术是全面掌握大气污染状况保障环境管理的基础,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技术支撑。针对国家战略需求,近年来科技部通过“863计划”“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将“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列入重点项目。目前,我国大气环境监测区域包括大气成分的时空分布探测、多维度探测和激光雷达探测等技术领域。未来应重点突破传感器等关键元器件和基础材料的自主研发及应用,推动环境监测装备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积极构建立体遥感监测网络格局,围绕民生和风险防范加强应急监测,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环境高技术产出[3]。目前,大气污染监测技术手段不断多样,国产技术仪器设备研发逐渐成熟,光学探测技术迅速发展,卫星遥感观测能力也不断提升。

1企业环境画像的设计思路

根据企业在政府、网络、环境监测系统中留下的大量碎片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融合,发现数据的潜在价值,构建“企业”和“环境”的直接、间接数据关系,挖掘未知关系,提取企业环境的关键特征,利用虚拟化的“企业”来表征一系列真实数据之上的目标企业环境模型,刻画企业环境行为,形成企业环境画像。构建企业画像可以及时、准确还原企业的环境行为,从而解决政府各部门只能掌握企业片面的环境数据及对企业的环境处罚滞后的困境[4-5]。通过深入研究有关用户画像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环境治理全过程的关键要素,论文将从企业环境行为知识库构建和企业环境画像还原企业环境行为两个方面进行设计和研究。

2企业环境画像的技术实现

2.1基础数据获取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环境污染问题,首先针对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各类基础数据进行获取。通过河南省生态环境厅网站公布的公开数据获取河南省企事业单位环境信息、河南省污染源执法检测信息、河南省排污单位自行监测信息以及河南省统计局的企业环境信息、网络数据、环境检测平台等多渠道获得河南省企业环境的基础数据。除此之外,还可引入多种用于完成企业污染监测的设备,例如传感器、流量仪、探头等。利用数据采集装置完成对企业污染源中污染物浓度数据的获取;利用流量计装置完成对污染物流量不间断的测量和记录;利用设施运行记录装置,完成对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控。针对企业环境污染现场的数据进行获取,还可引入化学需氧量分析装置、总有机碳分析装置以及氢离子浓度指数测量装置等。在按照上述论述内容完成对基础数据的获取后,还应当通过现场端与污染监测中心端之间的无线传输网络实现对基础数据的传输,同时还可通过引入GSM/GPRS/CDMA网络等,为各类基础数据的传输提供链路通道。通过这种传输方式能够实现对污染现场基础数据的多点转发,并实现对数据的预处理,确保后续对基础数据的融合与分析具备更高准确性,实现对企业污染的高精度监测。

2.2数据融合

首先需要收集企业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基础数据,包括传感器传输的环境监测数据、社交网络提取的数据、税务部门的环境处罚数据等。但不同部门不同设备采集所得的数据互不兼容,为数据带来的信息价值和决策价值打了相当一部分折扣,因此项目拟在保证原始数据完整性的基础上,利用算法对数据进行初步的数据清洗和标准化处理,从而实现对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6]。用多源信息融合技术处理来自各方的环境数据是平台开发的技术难点。来自政府各个部门、企业、三方机构、网络社交平台、新闻媒体等的基础数据各不相同,需提取其中对环境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不同层次的信息融合。

2.2.1数据层融合

实现环境基础数据采集与汇聚之后,标记各企业、政府数据平台、网络平台等不同来源的数据的基础属性和环境行为,实现数据层面上的信息融合。

2.2.2特征层融合

在实现较低层次的数据融合的基础上,对原始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形成信息的特征矢量说明,再利用模式识别中的聚类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等,进一步对数据进行特征层融合[7]。

2.2.3决策层融合

对数据进行特征标记之后,可以用不确定推理方法和人工智能算法对获取信息之间的联系,间接对基础数据进行二次求证,分析各场景的应用目标,标记各目标主体的决策要素,从而为智能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2.3标签设计

企业环境画像是根据企业的社会属性、生产行为、资源消费行为、资源利用行为等环境属性进行归类、抽象而来的一组标签化模型,进而形成一个多元化的企业环境标签对象[8]。在标签设计过程中有3个主要特征需要约束:(1)语义化,即标签能很容易被理解;(2)短文本,即标签设计要尽可能短;(3)唯一性,即一个标签仅表达一种语义。在前面数据融合形成标准化、结构化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标签的特征提取,相对于直接利用原始数据进行特征提取来说要更为简便和准确。研究表明词语的重要程度与出现的频次成正比,因此在具体设计时,根据单词出现的频次来设置权重,评估一个词语在语料库或者知识库中的重要程度。一般情况下,文本预处理以后特征提取阶段的提取方法具体如表1所示,在实际处理过程中可以根据数据处理特点进行取舍和选择。

2.4构建知识图谱

通过前面数据融合和特征提取,可以将企业的环境行为进行全维度还原,比如:发改委收集的企业能耗数据、林业部门收集到的企业参与造林绿化数据、住建部门收集的企业施工噪音数据和水耗数据等,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获取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形成信息的特征标记,形成“本体”“实体—关系—属性”两个层次的存储结构,构建企业环境行为知识库。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引入知识图谱技术,利用其完成对企业环境画像的刻画,以此能够在充分明确企业未来发展中环境需求的前提条件下,通过获取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与环境相关的各项特征,实现对企业环境污染的监测提供更优质的条件。传统企业污染监测通常采用在其运行过程中的污染参数曲线直接对其各个环境的污染特征进行表达。这种监测方法在应用过程中,由于影响环境污染因素众多,因此无法实现对单一影响因素的细致分析。但引入企业环境画像,通过知识图谱结构的构建,能够实现对企业污染问题的细致刻画,并实现对众多影响环境污染因素的特征描述,并实现对特征的可视化展现。同时,通过知识图谱的构建能够为后续对企业污染变化趋势进行更准确的预测,从而通过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避免企业环境被进一步破坏,以此达到提升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2.5形成企业环境画像

通过机器学习等技术建立合理的知识推理,从而实现对数据的二次求证,形成企业环境相关的知识图谱,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企业环境画像,高度还原企业环境行为,为政府约束企业进行下一步的环境行为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可采用三维坐标系的方式,构建企业环境画像,其中横坐标表示为企业未来发展时的环境需求;纵坐标表示为具体的企业环境污染情况;空间坐标表示为对企业环境造成污染的行为。按照上述方式,生成企业环境画像,以此实现对企业污染监测情况的直观观察,从而也能够方便相关监管人员根据当前企业污染情况对相应的污染问题给出决策方案,以此通过企业环境画像,充分了解企业在运营和发展过程中的各项行为,并针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行为进行筛选,以此在丰富企业污染监测内容的同时,为企业环境的治理和优化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3企业环境画像在企业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以多源企业环境数据的有效融合技术及特征提取技术为切入点,将环境监测数据、社交网络提取的数据、各部门运行的数据作用于服务平台的数据处理过程中,分析其时空演变规律,获取环境与经济协同发展的系统阈值,并提供多场景的智慧决策方案。初步将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应用和开发。

3.1企业环境画像助力生态环境精准监管执法

主要展示管理区域内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治理,污染严重区域,经济、环境等相关的指数,以未来蓝天指数为环保决策策略的调节阈值。企业环境画像的数据信息可为环境执法机构提供数据集,执法部门利用监测数据查找污染源,对造成大气污染的企业单位进行有效监督和整改,有效保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合理达标,确保企业生产与企业环保齐头并进,真正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3.2企业环境诚信档案提升企业绩效管理成效

通过整合数据建立企业污染档案信息,可依据档案信息对相关违法行为进行执法督查或依法问责,点击某企业可进入企业档案界面,具体如图1所示,包括废气排放量、废水排放量、所在区域AQI、水质状况、企业生产规模等基本情况,同时可点击进入查看某项指标的详细信息。通过数据实施监控,可进一步压实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3.3企业环境画像预防潜在污染排放风险

通过从企业环境画像的能源消耗和经营状态维度的实时数据监测企业的生产状态,比如监测在停产整顿期间企业用电量水平、交税水平是否在正常生产时期的平均水平以下等,达到以较低的人力成本实现高效监管的效果。

4结语

污染治理论文范文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的程度也日益加剧,国家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和其他环境污染治理方法相比,利用微生物治理环境污染的方法是一个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俱佳的可持续发展方法。对于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变得日趋重要。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以微生物学为基础,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的交叉学科,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由于自然界中的微生物看不见、摸不着,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把这种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的、通俗易懂的东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程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目前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师应该思考和努力去改革探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改革与探讨

1.引入日常生活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微生物由于形体微小,肉眼无法直接观察,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其形态及结构,学生对它们缺乏感性认识,而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感到抽象、复杂、难以理解,学习兴趣不高。为此,笔者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效果。如在绪论中讲到环境工程面临的问题时,利用多张图片介绍了我国当前水体、固废、空气污染的现状,让学生清楚他们肩负国家环境污染治理的历史责任,以激发他们认真学习环境工程基础知识,不断锻炼自身能力,为国家未来环保事业做出贡献的激情。在讲到病毒时,适时介绍大家经历过的、印象比较深刻的,诸如:各种病毒引起的SARS、禽流感、手足口病、猪流感病等流行疾病,让学生清楚学习病毒知识的重要性。在讲到病毒的抵抗力时,引用了“吃药不吃药流行感冒都要一周”的俗语,使学生对病毒的抗生素抵抗力有了更深的理解。在讲到细菌时,适时介绍了目前在印度出现的“超级细菌”,使学生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要慎用抗生素。在讲到真菌时,介绍由酵母菌发酵生产的食品,如馒头、啤酒等,以及霉菌发酵生产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等,使学生理解了微生物对人类有益的一面。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中常涉及一些微观的、抽象的、阐述性的内容,如果按以前的口头讲述加板书的方式来给学生授课,学生很难直观理解和接受,会大大降低学习的兴趣;并且课程中涉及大量生物大分子的代谢过程,如果板书的话,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而采用多媒体教学可避免以上弊端,在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讲授过程中,笔者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收集并合理选择相关的文字、图形、图像等多媒体素材,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处理和控制,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情境,使抽象的微生物知识和某些抽象的过程变得具体化、形象化,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再加上生动的描述和启发式问题的设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良好。例如,在讲授病毒的繁殖过程时,如果只是单纯地向学生介绍吸附、侵入、复制、装配、释放等这几个步骤,恐怕学生很难印象深刻。但如果结合课件中的动画过程,就可使学生很容易地把握每一个步骤进行的具体程度和状态,从而掌握病毒繁殖的整个过程。在讲授原核微生物中的细菌基本形态时,如果用口述、板书画图、挂图等方法很难让学生直观、准确地把握细菌的形态,而用大量丰富、栩栩如生的细菌图片,然后引出这些细菌引发日常生活中常见病例的图片予以形象说明,使学生印象极其深刻。采用多媒体教学后,学生一直反映的问题是不能随堂做好笔记。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及时采取了改进措施:首先,课前先将本堂课所要讲的内容大纲或某些重点内容提要列出来,在讲授时对这些重点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其次,在学习新的一章内容前,把上一章的重点内容列举出来,让学生进行回顾;第三,可以把教案经过适当整理后拷贝给学生,这样便可以使学生在上课时能将注意力集中在听课而不是记笔记上。实践证明,这种做法使得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学生的满意率也有了明显提高。

3.讲授相关的前沿技术,开阔学生的视野

随着现代生命科学与环保技术的迅猛发展,环境工程微生物学领域知识更新的速度在不断加快。近年来,日新月异的分子生物学已渗透到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各个领域,在环境治理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为了让学生熟悉和掌握学科前沿、新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笔者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同时,跟踪学科前沿发展变化的动态,将新的知识增长点和新技术及时吸纳和融合到教学中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将来深入开展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在讲解到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的石油超级降解菌,吞噬极毒的多氛联苯及吞噬重金属的超级微生物时,利用一定篇幅讲授了基因扩增(PCR)技术、DNA测序技术、基因的DNA重组、转化和鉴定技术等高新技术。在讲到碳循环时,可适当介绍目前国际上的一个研究热点纤维素转化清洁能源生物乙醇产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讲到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时,向同学介绍了生物法处理水污染或固废污染时的一些新技术及新理论,为学生将来开展创新性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二、实验教学改革与探讨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课是理论教学的有效补充,是加深学生对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基本上采用“注人式”,只是让学生被动机械地重复教材中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提高没有丝毫的帮助。为此笔者采取了以下3种改进措施:

1.建立预习实验报告制,提高学生实验的主动性

传统的实验课教学在教学形式上一般采用实验老师先讲述,再进行示范操作,然后让学生依葫芦画瓢完成实验内容。这种实验教学不但使学生对实验内容印象不深刻,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依赖心理,大大影响实验课的实验效果。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尝试着建立预习实验报告制。首先在实验报告册上增加实验预习报告的内容,在每次实验课前先向学生预告实验内容,要求学生在实验课前自己查阅资料,撰写实验预习报告,由老师批阅。在实验开始前,教师只是讲授学生在预习报告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和在预习报告中没有考虑到的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报告到实验室老师处领取实验器皿和药品,并独立完成实验操作。通过预习报告制度,使学生在实验操作前就清楚每一操作步骤,并明白如此操作的原因,还知道操作中要注意哪些问题,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以及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分页标题#e#

2.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

目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的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课只有8个学时,如果完全按教材上实验的安排,达不到提高学生实验技能的目的。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笔者对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把实验“光学显微镜的操作及细菌、放线菌和蓝细菌个体形态的观察”和实验“酵母、霉军、藻类、原生动物及微型后生动物个体形态的观察”合并为“光学显微镜的操作及微生物形态观察”;保留经典验证性实验“微生物的革兰氏染色”;把“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和实验“细菌的纯种分离、培养和接种技术”合并为“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及细菌的划线培养”;增设了综合性实验“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通过这些实验教学内容的改进,使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得到了提高。

3.完善实验考核制度,改善学生的实验效果

传统实验课考核只注重实验出勤状况和实验报告上的实验结果,不考虑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这种做法不但会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应付了事,出现一些编造结果、抄袭报告的情况,而且还要打击学生上实验课的积极性。笔者在实验教学改革中,完善了实验考核制度,使得考核内容涵盖了从预习实验报告到日常实验操作,再到实验报告整个过程。这种考核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改变了以前只动手不动脑的情况,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