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教育范例

文明礼仪教育

文明礼仪教育范文1

关键词:家风;幼儿;文明礼仪教育;家风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成长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在这一时期,文明礼仪教育对于幼儿本身的成长和发展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幼儿本身成长的过程是经历了一个从无意识模仿到有意识模仿,从游戏的模仿到生活实践的模仿这样一个过程。在幼儿阶段,有的幼儿本身的行为较为散漫,在与他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过于自我和不懂礼貌的行为。在现代家庭和社会当中,我们应该关注幼儿本身,礼仪的有效培养。家庭环境是幼儿成长的一个重要环境,打造良好的“家风”,对幼儿本身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一、身体力行地为幼儿做一个良好的榜样

对于“家风”的打造来说,我们应该从家长自身的素质入手,树立良好的榜样,真正的让家长言传身教,为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和参照。幼儿的特点是爱模仿,尤其喜欢模仿他尊敬的人,并自觉不自觉地模仿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幼儿树立正确的榜样。家长自身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了家庭教育的效果,同时家长对于幼儿本身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榜样。家长如果自身的素质存在问题,那么“家风”也很难得到很好地形成。现在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十分富足,生活中各类资源也十分充足,很多物质资源都唾手可得,这造成了很多幼儿存在一定不节俭和浪费的行为。针对这方面的问题,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就应该注重构建一个节俭的“家风”。家长可以学习一些古训,并且利用这些故事来对幼儿进行教育。“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经过长时间的熏陶和教育,幼儿本身在心里就会形成一个良好的节俭的理念。家长是幼儿们的第一任教师,他们自身的言行对幼儿们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家长本身也要不断地汲取先进的教育理念,并且从自身的言行层面上入手提供一个良好的榜样。再例如,实际生活中对于一些破旧的衣物,可以将其进行改装,制作成小书包进行重复利用,这样可以身体力行地让幼儿们感觉到“节俭”的重要性,同时也会让他们更多地观察我们生活中一些可以节约资源的行为。

二、从细节入手对幼儿的文明礼仪进行培养

“家风”的打造不是形式化的标语和口号,也不是不可撼动的家庭制度,更不是苛刻不变的行为准则。要想真正的让“家风”得到良好构建,我们就必须要从细节层面上入手,真正的让家庭生活的每一方面都体现出“家风”。例如,对于一些日常行为较为“磨蹭”的幼儿来说,他们每天早起都是急匆匆的,而且日常行为习惯也是马马虎虎的,经常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这也对于家长的生活节奏产生了影响。针对这方面的问题,家长就必须要从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和小事入手,让幼儿体会到自身日常行为中的问题。在长时间的引导下,幼儿们也会逐渐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进行及时的改进。这些细节的有效把握是非常重要的,虽然看起来很不起眼,但是这些对于幼儿们的成长来说是非常难忘,并且也是影响深远的。习惯的形成在于点滴的积累,而“家风”的塑造也是如此。

三、语言上合理引导

家庭教育是一个连续的和系统的过程,每一个细节都会对整个家庭教育的效果造成影响。家庭风气的形成,其本身也是家长和幼儿共同创造的。作为家长应该对自身的言谈举止进行更好的规范,并且在与幼儿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利用正面、积极的言行,给予幼儿们良好的影响和引导。例如,如果一个幼儿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遇到一定的困难和问题,这时候如果家长可以利用语言从正面进行引导,那么就会让他们形成良好的抗挫折能力。

四、实践中引导

在家庭环境当中,很多实践活动都是对幼儿文明礼仪进行教育的重要机会。例如,如果家里来了客人,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对成年人之间的交往进行观察,并且模仿进行接待,帮助倒茶、让座等。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如果在外面遇到了熟人,家长也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主动进行问候。在家长上班时候,应该主动和爸爸妈妈进行道别。在需要别人帮忙时候,要客气的学会请求别人,并且在别人帮忙之后也要及时地进行感谢。在公共场合也要做到不大声喧哗,主动倒茶让座。

五、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

要想打造良好的家庭风气,我们也要注重对家庭关系的有效维持,树立一个和谐民主平等的家庭关系,这样才能让幼儿们得到更好的成长。例如,在某一次周末游玩,对要去的地方出现分歧时,爸爸说想去海边游玩,妈妈说想去公园,而孩子想去游乐场。在这个时候,家庭中就应该民主地进行沟通,并从团结的角度上,考虑他人的想法和意见,相互商量,平等进行协商。在这样一个和谐的家庭关系氛围当中,幼儿们本身也能形成良好的民主意识,也可以更多地为他人着想,进而文明礼仪教育的开展也能得到更好地支持。综上所述,“家风”的构建是现阶段家庭教育中所必须考虑的一方面问题和内容。只有构建一个良好的家风,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并且家庭教育本身的作用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耿向阳.幼儿文明礼仪启蒙教育的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03(01).

[2]吕敏霞.浅谈幼儿文明礼仪教育[J].中国西部科技,2011(21).

[3]颜红芹.开展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意义及其有效途径[J].学周刊,2011(22).

[4]纪秀琴.浅谈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意义[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01).

文明礼仪教育范文2

一、从小处着手,创设文明礼仪文化氛围

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入园之后重要的生存空间,幼儿园走廊可布置以绘本为专题的文明礼仪绘本站,展示亲子创作的立体绘本画作,同时根据各阶段不同主题教育活动开展,重点布置有关文明的墙饰、展版、宣传标语,或在宣传栏布置文明礼仪学习内容,创设浓厚的文明文化氛围。其次,在幼儿班级文明创设时,教师要力争让每一面墙面发挥教育功能,让环境说文明礼仪话。小班新生由于年龄小,手眼协调能力和集体协作力还比较薄弱,所以环创初期以教师为主,幼儿为辅,师生共创文明礼仪文化氛围。如教师在室内喝水区以孩子喜欢的动物或植物形象张贴在地上,引导幼儿按图站位,学习有序排队喝水;在洗手位置张贴幼儿自己的洗手流程图和洗手小贴士,提醒幼儿卫生文明洗手;在班级阅读角用孩子喜欢的小猪佩吉形象设置阅读文明座位,墙面绘画爱护图书、不争抢图书、正确阅读图书的图片,引导孩子遵守阅读礼仪,学习文明阅读规则等等。随着新生逐渐适应小班生活,教师还可以在墙面设置“文明小天使”专题展示,将孩子们在园在家文明的温馨时刻记录下来,张贴在里面,和孩子们一起分享成长的每一个值得纪念的瞬间,让幼儿从生活点滴中感受文明礼仪文化氛围,培养文明礼仪意识。

二、推行文明小使者,学习基本文明礼仪

小班幼儿好模仿,他们乐于在模仿中学习、成长,模仿可以成为他们的学习动机,也可以成为学习他人经验的过程,文明礼仪培养亦是如此。为了更好地将文明礼仪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幼儿园在每周一到周五晨间和午间入园和离园阶段都会邀请各班的孩子担当“文明小使者”,由大班哥哥姐姐带领这些可爱的“文明小使者”整齐地站在幼儿园的大门口,快乐地迎接家长和小朋友们。小班幼儿年龄虽小,但是通过文明小使者的亲身体验,不仅能直接感受到文明礼仪的有爱氛围,也能让他们在熟悉同伴的基础上潜移默化的学习日常各种礼貌用语,并将这些文明用语带到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主题活动里学文明,教育贴近生活且形式多样

幼儿园主题活动作为小班幼儿一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观察幼儿行为发现的问题开展系列的文明礼仪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人际交往和表达方式。每期初,教师可根据班级幼儿具体特点,制订班级文明教育计划,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文明礼仪行为专题教育,帮助小班幼儿了解文明礼仪基本内容,初步感知生活中简单的行为规范,学习文明礼貌用语。如在《我上幼儿园》主题活动中师生围绕玩具开展“玩具大家玩——我会借玩具——把玩具送回家”等一系列的文明交往教育,并提醒幼儿尝试分享玩具或图书时注意礼貌用语。其次,师生可围绕主题活动《我爱我家》学习各种生活中各种文明礼仪,如进门前先敲门的礼仪,客人到访倒茶接待的礼仪等。同时结合三八妇女节,让孩子们给妈妈和奶奶端水、捶背,亲身感受礼仪力量和感恩的情感。当然,主题活动中学习文明礼仪的方式也不仅仅限制于课堂集中活动,还可组织开展国旗下文明讲话、模拟演练上车下车文明安全礼仪等教育内容,尽量从小班幼儿生活熟悉的事物入手,以游戏形式帮助幼儿快乐学礼仪,文明长知识。

四、日常生活齐步走,从生活细节里挖掘文明教育点

杜威曾经说过“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在生活中学习与发展是幼儿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将文明礼仪教育溶于一日生活在也因此成为幼儿德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教师应当珍视小班幼儿的生活独特教育价值,将一日生活各环节里蕴含的丰富的文明学习与发展契机挖掘放大。如就餐中,尝试让小班幼儿自主取餐具——自主决定用餐数量——自主管理用餐卫生,通过让幼儿亲自实践逐步感知不挑食、不浪费、吃东西细嚼慢咽、吃饭时保持安静等基本用餐文明礼仪;散步时,教师引导幼儿和路上所遇见的园内其他老师和孩子礼貌问好;午睡时,教师播放文明礼仪养成小故事,提醒幼儿午睡不大声喧哗;集体出游时,教师和孩子身体力行,携带环保搭档:水杯和垃圾袋,时刻提醒幼儿垃圾不落地,自己的垃圾自己整理带走等等……当然,小班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喝水、上厕所、早操等细节中也有许多教师们挖掘文明教育闪光点的好时机,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把握好教育的契机,将文明礼仪渗透到幼儿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培养孩子们讲文明、懂礼貌的良好行为意识。

五、抓紧游戏教育契机,巧妙渗透文明礼仪教育理念

文明礼仪教育范文3

由于某些主客观原因,在我们这些比较偏远山区的一些教师当中,仍然缺乏必要的礼仪修养,如,有的教师不修边幅、蓬头垢面,有的教师穿奇装异服、染彩色头发、涂指甲油、浓装艳抹或珠光宝气;有的随意对幼儿说粗话、脏话,甚至侮辱幼儿人格等。为提升教师文明礼仪素养,我园举行了相关的研讨活动和园本培训,着力从教师的站姿、坐姿、走姿、微笑和手势动作等方面逐一进行规范指导,使教师能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衣着端正,仪态和蔼,举手投足间表现出优雅得体、大方积极,以自己的一举一动来诠释良好礼仪规范的教育价值和无穷魅力,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启迪。

二、创建文明墙饰,诱发幼儿积极的礼仪行为

环境的熏陶对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有效的,它有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般的力量,因为它的每个细节都在无声地、静态地影响、感染着幼儿,容易唤起幼儿的礼仪意识,培养幼儿的礼仪素养。我园围绕“文明礼仪”这一主题,创建文明墙饰,诱发幼儿礼仪行为。如,在卫生间里,有文明洗手、别忘关水龙头的文和图;教室墙上粘贴了文明列车,配有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且又朗朗上口的礼仪歌、礼貌用语等;楼梯上印有靠右走的小脚图;还选择了憨态可掬而又热情待客的小熊、彬彬有礼的小鸡、助人为乐的小猫等故事图作为楼道墙饰内容等。使每一面墙都发挥潜在的教育作用,有效促使幼儿知礼仪、行文明良好氛围的形成。幼儿的随意性较大,光凭环境的影响还不够,为此利用幼儿好表扬的特点,在教室一角设置“有礼貌的好宝宝”、“礼貌宝宝人人爱”等专栏,张贴教师用照相机记录下孩子礼貌行为的精彩瞬间,如“下雨了你我共用一把伞”、“快乐一起玩”的图等,可让幼儿在浓浓的礼仪氛围中感受文明、学习礼仪,如同春天的鲜花吮吸着甘甜的雨露,让礼仪种子镌刻在幼儿心里,且生根、发芽。

三、利用生活学习活动,帮助幼儿践行文明礼仪

我园的幼儿大多数来自农村,而且以留守儿童居多,家长教育观念比较落后,幼儿的接人待物礼仪教育基本空白。大多数幼儿见到生人不会用礼貌用语交往,还有个别幼儿受长辈过多的呵护和溺爱而养成了独断、霸道、无礼、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等的不良习性。针对这些现象我们有意识地选择了一些蕴涵文明礼仪内容的游戏、歌曲、故事等活动,让幼儿在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达到习惯养成的目标。文明习惯的养成是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并非朝夕之功。教师可引导幼儿在玩、乐、学中实践和运用文明礼仪。如,开展讲故事、文明礼仪主题活动,通过绘画、唱歌表演、儿歌朗诵、表演童话剧等多种形式活动,为幼儿提供展示文明礼仪行为表演的机会;还可开展“文明好孩子”评选活动,每隔一周每班分别评选“文明礼仪之星”,既增强了幼儿自身的责任感,又让其他幼儿学有榜样、比有标兵。

四、协同家庭教育,巩固幼儿的礼仪行为

文明礼仪教育范文4

如果说行为规范是为学生的礼仪教育指明方向的话,那么利用各种方式宣扬传播这一文明礼仪,就是在悉心灌溉这些礼仪幼苗。班主任应该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努力让学生浸润在文明之风中。

1.发挥板报的宣传作用

班级的黑板报和展示板是图文并茂的小天地。在这个天地里,班主任应该增加一些关于文明礼仪的内容,让文明礼仪通过文字与图片的形式直观地出现在学生的视野里。这学期,我们班的黑板报上专门辟出一个关于文明礼仪的专栏,每期都有相关的内容呈现给学生。而展示板上也以图片的形式,记录学生平时在学习生活中的文明点滴,比如“随捡之星”、“礼仪之星”等。这样文明礼仪的内容总是以焦点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宣传的效果也就非同一般。此外,指导学生认真收听学校的红领巾广播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它有利于学生了解时事,增长见闻,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2.发挥集体活动的渗透作用

集体活动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在活动中及时渗透文明礼仪的教育,使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比如集体升旗仪式时,学生都会根据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红领巾是否佩戴整齐,队礼是否标准,国旗下讲话时是否能及时鼓掌致谢……这些都成了衡量一名学生是否讲礼仪的要素。又如集体观看电影时,学生是否保持安静,是否能保持会场整洁,成了评选“班级礼仪之星”的重要因素。这学期学校举行秋季运动会时,班上的学生踊跃报名,争当“随捡能手”,为运动会出一把力。很多学生在运动会结束后都感慨,虽然累了点,但是让校园更整洁、美观,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他们在运动会上的表现可圈可点,他们和运动员一样,成了赛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班会上对礼仪的渗透教育,也及时为学生填补了文明礼仪的不足。可以说,对于文明礼仪的宣扬,集体活动发挥着巨大的渗透作用。

3.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教师是学生直接效仿的对象,也是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言行举止很大程度影响学生。因此,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著名作家冰心说:“教师的现在,就是学生的将来。”一个人格高尚的教师,必须具有严格的自律精神,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做到。我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努力树立良好的榜样。当学生向我问好时,我也及时微笑点头地向学生问好;当我做错时,我勇于向学生道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地受到文明礼仪的教育。

二、实践真知,呵护礼仪的花朵

文明礼仪教育范文5

1.1自控能力差。

由于某些老师的不予管理,技工院校的一些学生会养成随意的处事习惯:不认真听讲,不做笔记,上课玩手机,睡觉,开小差,甚至逃课、旷课,打架斗殴,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等等。这些都是技工院校学生自控能力差的体现,严重影响校园的和谐风气。

1.2无道德礼仪现象严重。

在当今的技工院校,可以见到随地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文明现象,严重影响校园面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自身修养低,文化底蕴内涵差,与家庭教育和自身周边环境有莫大联系。以上几种现象都说明技工院校现有的文明礼仪教育根本未起到有效作用,我们需要寻找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2.礼仪教育的思考

综观以上技工院校学生的种种不文明现象,已经实行礼仪教育的院校都如此,更何况未进行礼仪教育的院校呢?所以我们需要针对礼仪教育提出可行措施,让学生真正做到文明待人、待物。具体措施如下:

2.1为人师表,礼貌用语。

教师是学生做人的榜样,对学生的行为有较大影响,所以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时,教师应该从我做起,使用文明语言,不说脏话,不恶意伤人。通过使用文明语言,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与老师有更多机会交流。在礼仪教育中,教师不仅要做到在上课时、学校中使用文明用语,还要做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文明用语,以良好的行为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所以教师本身要不断学习,做到文明待人待物。

2.2开设专门课程,使礼仪教育形成一门学科。

在推进礼仪教育的过程中,技工院校在设置课程时可以使礼仪教育成为一门公共课程,技工院校中的航空乘务专业、酒店管理专业、贸易管理专业等都对一个人的文明礼仪有较高要求,所以这门课程的开设十分有必要。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选取教学内容,摒弃以前照着书本念“八要八不要”的传统教学方法,使用新颖的、学生可接受的教学方法,如创设学习情境、角色扮演等。

2.3设立礼仪小卫士,开展风采大赛。

在礼仪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每个班级选出几个学生(或者自愿)作为礼仪小卫士,监督同学们各种不文明行为。这样,有了同学们的互相监督,不文明的行为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还可以通过礼仪风采等比赛,让学生通过美化寝室、美化教室、美化校园等活动,学会与同学相互帮助,形成团结友善的优良品质,营造出校园和谐氛围。

2.4努力规范学生日常行为,让“礼仪之风”处处散播。

首先,礼仪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还应该蔓延到校园的各个角落。其次,使学生的日常行为与礼仪规范相结合,让学生把课上学到的礼仪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用这些准则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体做法如下:

2.4.1在校园内,学校领导及教师要大力倡导文明用语,文明待人待物,坚决制止一切不文明现象。

2.4.2学校领导可以定期召开公开演讲或者文明讲座,就校园里的不文明行为,如说脏话、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不尊敬师长、不热爱同学、打架斗殴等现象提出批评。

2.4.3学校领导还可以定期组织召开讨论大会、辩论大会等,让学生自己发现身边的不文明现象,并且通过辩论,让学生更自觉地树立起“讲文明,树新风”的礼仪观念。

3.结语

文明礼仪教育范文6

1.专家讲座及文明礼仪视频

邀请相关专家开展文明礼仪知识讲座,专家对基本的礼仪知识进行介绍、示范和讲解,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和经历进行案例讲解,同学们在欢笑中了解礼仪、在思索中加深对礼仪的理解,在示范中掌握礼仪的基本要领。通过观看礼仪视频,同学们组织讨论,有针对性地选取适合不同年级同学的观看视频资料,新生(大一)主要是校园文明礼仪的学习,大二、大三针对班集体的状况,开展相应的专题学习与讨论,而大四是就业文明礼仪的学习与面试技巧。观看视频主要以班级(团支部)进行,班主任参与讨论和学习。

2.培养骨干,成立校园文明礼仪宣讲团

大学校园的文明礼仪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补课”,而如何使同学们接收“补课”的方式,学院进行了“优者先行”,学院团委组织学生干部对校园文明礼仪进行学习,针对校园中出现的不文明现象,寻求改变这一不良现象的方式与方法,结合文明礼仪知识探讨校园文明的教育与养成。学院成立校园文明礼仪宣讲团,宣讲团一方面是树立榜样作用,带头学习,带头实践;另一方面宣讲团要在各党支部、班集体(团支部)开展校园文明礼仪的学习和宣传,进行全员动员,营造学习氛围。

3.开展文明礼仪知识竞赛和辩论赛

通过知识竞赛和辩论赛,在全院范围内号召各党支部、班集体(团支部)进行学习,不断形成学院人人参与学习,人人懂礼、守礼的氛围。同时,在文明礼仪知识竞赛和辩论赛的活动中,一批思想活跃、勤奋好学、善于思考的学生对校园文明礼仪进行了更深入地学习和思索,而这些学生正是学生群体中的先行者。在先行者的带动和影响下,学生本人自律和他律的驱使下,共同营造学礼、懂礼、守礼的新局面。

二、践行文明礼仪

通过对校园文明礼仪知识的学习,要体现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在学习和生活中去践行文明礼仪,提升人文素养,养成良好的习惯。

1.党支部、班级(团支部)、宿舍

党支部树立党员的带头作用,发展党员中把文明礼仪的学习作为一项考核指标,在党支部党员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号召党支部所联系班级(团支部)中团员、群众学习,开展“厉行节约,在党旗下成长”等活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文明礼仪养成中,对学院班级(团支部)、宿舍进行相应的评比,以评比促进班级和宿舍的建设,在建设中养成好习惯,在习惯中形成良好的素养。通过对校园文明礼仪示范班集体和校园文明礼仪示范宿舍的建设,使同学们学有楷模,做有榜样,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班集体、宿舍的人文素养。

2.校园、课堂、宿舍

在校园文明礼仪的学习中,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找出大学生常出现的一些不良习惯,而又造成大学生形象和素质损坏的现象。学院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对学生干部、学生代表及教师代表的座谈,征求学院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共同形成了“三礼十无”目标。通过“三礼十无”目标的学习,校园内的问候多了,男女交往文明了,乱扔垃圾及浪费现象少了;课堂上玩手机、带食品、迟到的现象少了;宿舍更整洁,违章电器少了。

三、宣传文明礼仪

作为当代大学生,不仅我们自己要知礼、懂礼、守礼,我们还要为现代的社会营造文明礼仪氛围,帮助更多的人去学习文明礼仪。通过宣传、提醒等他律方式,不断提高社会个体的自律,促进社会的和谐。

1.校园公共场所

学院组织学生会及校园文明礼仪志愿服务队,到学校食堂宣传“光盘”行动、文明排队等活动。参与活动的同学手持海报、宣传牌、图片等各种宣传材料有序进入餐厅,为同学们倡导“传勤俭节约,光盘从我做起”的活动理念。同时,对在餐厅中使用一次性餐具和剩菜剩饭的同学进行劝说,并对“光盘”行动的同学赠送小礼品。同时要求学院在组织文体活动中,做好文明礼仪的宣传。如体育活动中的运动队员自带水杯,尽可能地减少垃圾,队员间相互尊重,友谊比赛等。通过活动,提升了参与同学的自律性,增加了同学们间的互相监督。在自律中去监督他人,在他人的帮助下提升自律。

2.社区

组织学生会及校园文明礼仪志愿服务队,针对社区的文明礼仪资料进行收集和调查,把相关的资料和图片整理成宣传册或展板。主要进行社会和家庭文明知识宣传,向社区居民发放相关宣传材料,利用社区不文明现象展板对其进行详细的讲解,共同探讨如何实现社会和家庭的文明。为了加强居民们的兴趣,同学们与社区居民共同开展文明礼仪小游戏,游戏采用“经典诗词我知道”的方式进行文明礼仪宣传,收集了大量的古典文明礼仪诗词,对诗词进行有奖填写,再与大家共同分享。有效地提高同学们的组织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和家庭礼仪的学习,真正体现出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公交车场

公交车场的基本文明礼仪是普及性的知识,是绝大部分人都知道的,关键是大家如何去做,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环境的问题。同学们可以思考和体会到文明礼仪的实施,知礼不守礼比不知礼实施的难度大,知礼不守礼也并非有意故犯,而是一种习惯或环境氛围的影响,形成随波逐流的风气。在公交车场主要进行三个方面的宣传,一方面是爱护公共环境,从大家共同做起,同学们一方面对乱扔垃圾的行为进行阻止和劝导;一方面对地面上的垃圾进行清理,还公交车场一个整洁、卫生的公共环境;另外,同学们进行尊老爱幼的宣传,对站台上的秩序进行维护,老人和小孩优先的原则,有序地进行排队。通过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自己的文明礼仪行为,不仅要在学校体现,更要在公交车场和公共场所体现。用个体的礼仪行为感化更多的人,使更多的人认识到“说文明话,做文明事”的重要性,深化同学们对文明礼仪的认识,提高学习文明礼仪的积极性。

四、总结

文明礼仪教育范文7

文明规范的课堂常规是在课堂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的前提。每一新学期的开始,我首先会给学生上一节文明礼仪教育课,重点是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和组织纪律教育。学生把自己的课桌整理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课堂上听课坐有坐相、站起来回答问题站有站相,课堂上不玩手机、不睡觉,这些小习惯的培养,可使学生逐步形成遵守规章制度和热爱集体等良好的文明素养。

二、日记反思促提高

我一直要求学生写日记,通过写日记磨炼学生人格,同时也让学生在语文练笔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教育。有很多学生在开始写日记时觉得无话可写,我就引导他们从日常生活入手,比如可以就班上发生的某件事进行点评,也可以就自己的表现进行反思,其实日记就是记录下自己的心路历程,而且我每次会及时地对学生的日记进行点评,当学生有进步时为他喝彩,当学生沮丧时给他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真心为学生送去必要的帮助。

长时间下来,学生喜欢上写日记,在日记中都能畅所欲言,而每周的班会课我也会从学生日记中选取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进行分析,比如有次曹×同学在日记中写到班上经常有学生给别人起绰号,而他自己因为胖就收获了“胖猪”这一绰号,每次听到别人喊自己胖猪,他心里都很生气,甚至想要动手去打喊他绰号的同学。

班会课上,我在黑板上罗列了一些名词,比如“胖猪”“拐子”“蛤蟆”……学生起初看到这些词语还肆无忌惮地笑,然后我让笑的学生站起来说说他为什么笑,他说是觉得好玩才笑,我又喊了曹×让他说说他的感受,曹宇本来心里就有气,说他特别不喜欢别人喊他的绰号,因为他觉得喊别人绰号是一种极不礼貌的行为,这时我再结合以前所带过的班曾有学生因为绰号而引发打架并有学生受伤的事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意识到喊绰号也许只是无心之过,但是却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学生保证以后再也不随便给人起绰号了。

三、情境中营造教育氛围

一定的情境能够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到积极的带动和促进作用,也为在课堂教育中渗透文明素养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中职语文教学提倡从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入手,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去参与、体验和感悟。在教授《我的母亲》《多年父子成兄弟》这两篇课文时,我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父母亲,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过渡到对老师、社会的感激,为学生热爱祖国、奉献社会打下感情的基础,与此同时衍生出的感恩教育也让学生在与他人相处过程中心存感恩。

四、总结

文明礼仪教育范文8

打造两个范本有两个范本,学生最喜欢“临摹”。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家长。老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对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起着示范、教育和引导的作用。学校要求教师立人先立己,每一位教师都应以道德楷模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为此,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修正教师的言行,帮助教师树立自己的完美形象。如针对个别老师经常讽刺挖苦学生及家长的现象,学校不失时机地在全校教师中开展了“教师文明用语、教师禁语征集活动”,“你真笨”、“你怎么教孩子的”等词汇已从我校教师口里消失。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示范作用。学校通过家长委员会,通过家访、家长会、专家讲座、发放家教小报、评选文明礼仪家庭、经验交流等形式,向家长传授家教经验,借以提高家长的文明素养。提供三个保障组织保障。建立由学校校务会议成员组成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方案的制订、检查、考核和评比。建立由教师代表组成的活动工作小组,负责活动的开展和落实。建立由学生代表组成的文明监督岗,让学生自查自纠,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建立由家长代表组成的活动评议委员会,肯定成绩,找出差距,提出改进意见。制度保障。根据时展的要求,学校修订、补充和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新出台的管理制度,在依法、高效、规范管理的基础上,更重视管理的人文意蕴,力求实现情感管理、民主管理和自觉管理。经费保障。学校每年投入一定资金,用于校园主题环境布置、学生社会实践、文体活动等。开展多种活动让学生“知”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行合一,将懂得的道理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并按照内心的召唤去实践。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就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礼仪实践活动,使学生完成由知向行的过渡。

近十年来,我校先后开展过参观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海科技馆体验、参观江阴华西村、文明或不文明行为调查、我当一日小交警、清理街面“牛皮癣”、敬老院慰问、聋哑学校联欢、一日我当家等活动。组建学生志愿者服务队是培养学生文明素养的有效形式。我校建有奉献、爱心、绿色、文明、勤俭五支志愿者服务队,分别承担社会公益、关爱留守学生、校园绿化环保、校园秩序、食堂打扫等服务。服务队由老师担任队长,成员全部来自学生。数年来,志愿者服务队活跃在校园内外,数十名学生一学期累计服务达八十多工时(半小时为一工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如何将文明礼仪教育进一步深化,进而内化为学校的文化传统和办学特色,这是我校目前正在积极探索的课题。学校将寻求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所突破:共性与个性相结合。文明礼仪教育具有普适性,任何学校都能开展,其内容和形式大体相同,即文明礼仪建设具有共性特征。学校文明礼仪建设既要遵循一般理论,更要彰显学校的个性。个性是我有人无的东西,是一所学校的魅力之所在。一所学校的文明礼仪建设只有具有了主体特征,才能持久、繁荣和发展。学校文明礼仪建设的个性集中体现在学校基于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办学理念而确立和倡导的价值观上。简言之,必须给学校文明礼仪建设确立一个“内核”,即所谓的核心价值观。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一所学校也有自己的文化积淀,这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加以传承。但传承并不意味着仅从故纸堆里找几个诸如“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的小故事来教育、说服学生。

我们在倡导仁义礼智信的同时,必须使文明礼仪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就内容、组织、形式、手段等方面进行完善、调整、补充和发展,使学校文明礼仪建设与时展的节奏合拍,与学生的发展需求相契合,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一致。礼仪教育与学习习惯培养相结合。礼仪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完善和补充,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成人”的教育。在礼仪教育取得一定成效后,应该对其加以深化、拓展和延伸,完成由行为习惯培养到学习习惯培养的跨越,为学生的“成才”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我们应该建立起一套评价体系,以便对文明礼仪教育的成果进行检测。而这一评价体系必须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既要看重结果,评选出文明之星或礼仪标兵,更要注重过程,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加以赞赏和肯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提高和发展。礼仪最崇尚的就一个“美”字!礼仪教育就是美育,给人以语言美、行为美、服饰美、环境美,心灵美。我们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到此一游”终会变成“到此为止”,文明礼仪之花一定会开遍校园,香透世界。

作者:朱俊

第二篇: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探微

【提要】文明礼仪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现实却不容乐观。本文从普及文明礼仪知识、教师率先垂范、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等四个方面就学校文明礼仪教育进行了初步探索和研究,以期能引起每个家庭、每所学校乃至全社会对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视。

【主题词】德育;学校教育;文明礼仪

文明礼仪是人类社会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是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学识水平、道德素质、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中华民族自古就非常崇尚礼仪,号称"礼仪之邦"。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必须从学礼开始。文明礼仪是文明社会的行为规范,是全体社会成员必需遵守的行为准则,是一个社会文明和文化水准的标志,是一个人文明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青少年学生养成文明礼貌行为的重要场所,文明礼仪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教育手段之一。然而,在现实的中小学德育工作中,无论在内容抑或是形式方面均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如脱离青少年实际,口号式的东西多,抽象的大道理多,从而使得在为数不少的青少年学生中,对应有的文明礼仪不重视,礼仪观念淡薄,导致思想品德滑坡,出现了诸如与人为善、孝敬父母、勤劳俭朴、热爱劳动等意识十分淡薄的缺陷:在学校里,不会尊重他人,不会礼让,不讲礼貌;在社会上不懂怎样称呼他人,甚至随心所欲,满口粗言烂语;在家里不懂孝敬长辈,唯我独尊,为所欲为等形象屡见不鲜,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全社会、尤其是学校的高度重视和深刻反思。

一、普及文明礼仪知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是人们形成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基础。人的知书达礼并不是先天而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获得的。目前,学生对该知识的认识较薄弱,要改变这种现象,就要从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入手。要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和国际交往礼仪等方面的知识;还可依托每周的国旗下讲话、班级黑板报、学校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宣传媒体,加强对学生礼仪知识、礼仪规范等方面的宣传,提醒、检查、督促、教育学生,让不文明言行在校园无处藏身。并充分利用重要节庆日,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通过挖掘身边体现公民道德文明的小事,在校园中营造一种“尊敬师长、关爱同学,举止文明,清洁校园,安全行路”等良好的宣传舆论氛围。

此外,还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所以然”。说声“对不起”也是最常用的礼仪用语之一,它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使人与人之间紧张的矛盾关系松弛下来,有助于我们与他人相处融洽,能让他人相信你,接受你,更能让自己亲近别人。

二、教师率先垂范。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强调教师以身作则的必要性,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陶行知先生一生恪守自己提出的“以教人者教己”箴言,始终严以律己。纵观古今中外,但凡著名的教育家,无一不以他崇高的人格力量而在世上树立起丰碑,成为“万世师表”。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也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教师是学生直接仿效的对象,也是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言行举止很大程度影响学生,因此,教师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要树立良好的榜样。当学生见到老师问好时,老师也应该点头或招手向学生问好;当老师做错了,也敢于向学生道歉。这样的小节,体现出尊重学生,令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三、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荀子劝学》中写到:“篷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说的是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要紧紧围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实行全员育人,在充分发挥各种文化宣传阵地作用的同时,还要从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入手,狠抓养成教育,让学生在认识和实践的循环往复中由被动变为主动,最终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要及时总结表彰先进典型人物,用榜样的力量鼓舞和激励学生;利用班会课、品德课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教育,结合《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范其言行;通过学习宣传名人名言,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通过学习校风和校训,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审美,教育学生应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通过美化、净化、绿化校园,让学生置身于整洁、清新、优美又有文化氛围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这样分层次有针对性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指导和文明养成教育,可以逐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行为习惯。文明礼仪的教育,只要持之以恒,一抓到底,一定会养成青少年良好的文明礼仪素质。

四、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常言道:“实践出真知”,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使之受到很好的教育和锻炼。通过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让每个学生都广泛参与到文明礼仪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来,在参与和体验中成为文明礼仪的宣传者、实践者、示范者;大力开展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美术、书法等艺术创作比赛,强调对学生“礼”的熏陶,促进良好习惯养成。以学雷锋献爱心、“手拉手”扶贫结对活动等教育契机,拓宽礼仪教育的内涵,在活动中促成知行统一,让学生感受责任意识,强化认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另外通过入队、入团仪式教育,在规范的程序操作中,在神圣的活动氛围中,让学生进一步体验礼仪的重要性。学校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走出校园,组织学生到社区进行诸如采访社区领导、为社区打扫卫生、去社区慰问老人等活动。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运用文明礼貌用语,懂得并学会与人交流,从而增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文明礼仪活动得以进一步的强化。这些活动还可以贴在教室的文明礼仪园地上或送给参与活动的学生留作纪念,都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当然,不容忽视的是,由于青少年学生的摹仿能力很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很差。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作用以及家庭的教育和培养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中都发挥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培养文明有礼的新一代,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重视,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协作配合、共同努力,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第三篇: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之我见

[摘要]文明礼仪是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青少年担负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重任,因此加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礼仪教育,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待人接物和立身处世,具有乐观、豁达、健康的心理素质,学会尊重别人。培养善于合作、热心参与、善于交往的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能够更好地发挥才能,拥有更多的成功机会奠定基础。

[关键词]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重要性

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中国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历来有“礼仪之邦”的美称。随着工业文明崛起,世界统一市场的建立,社会交往的日益扩大,日趋频繁,真诚、得体、富有魅力的交往礼仪已成为扩大交流、增进友谊、加强合作、促进发展的重要手段。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礼仪助你成功”,已成为世人的共识。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对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树立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提高学习主动性、自觉性等都有积极的作用。

1文明礼仪教育是社会发展和青年成长的需要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两个文明建设,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精神要求日益提高。文明礼仪是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教育程度的标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因此抓好青少年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日渐频繁、密切。各种场合的礼仪对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礼仪日益成为一个人修养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在交往与合作过程中,人们的礼仪是否周全,不仅显示其修养、素质的形象,而且直接影响到事业的成功。一个注重自身修养,重礼仪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优秀的人、有用的人、品行兼优的人。将来才能立足社会,成就一番事业,才能成为受欢迎的人。正如孟子说所:“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青少年的心灵是一块奇异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

文明礼仪教育能够使青少年的个性不断地完善。培养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从事社会交往的必备素养。良好的礼仪习惯是一种资本,可以转化为一个人内在的性格、情操,将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发展。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必须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出讲文明懂礼貌的一代新人。

2文明礼仪观念淡薄的现状与原因

目前,在校的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很多父母都把孩子当小太阳捧起来,真可谓“捧在手里,怕摔了;揣在兜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由于家长过分的溺爱,使他们在生活上、学习上养成了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学校里不懂得尊重他人,不懂礼让,不讲礼貌,不善团结、自私霸道。在家里自私任性,懒惰懦弱,以自我为中心。还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迁就溺爱,平时什么都不让孩子干,对孩子无理的要求也不抵制,这样的孩子往往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蛮横无理,很难合群。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2.1学校礼仪教育观念淡薄,课程教学缺乏实践操作性

加强礼仪教育,普及礼仪观念是我们的共同责任。学校是传播文明礼貌的重要场所,在普及礼仪知识、增强伦理教育、传播现代文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从目前实际状况上,学校往往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削弱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或者虽然开设礼仪教育课程,但教学方法单一,流于形式,上课讲讲理论,脱离实际,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学生下课忘得一干二净。这种教育方式无法促进青少年礼仪观念的形成。

2.2家庭教育失误,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品德的发展

有些家长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在生活中或者与人交往时存在一些不良的行为。比如行为粗鲁,缺乏礼让,不讲公德。与人发生口角时随意漫骂,语言极不文明。年幼的孩子们正处在成长期,就像一张白纸,好的坏的都会在他心里留下痕迹。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慢慢地也学会了一些不良习俗,久而久之,也就不自觉地养成了自私、蛮横,说脏话,不讲礼貌,不遵守社会公德的坏习惯。

家庭教育主要来自良好的家庭风气和正确的教养观念。只有在和谐健康的家庭,才能培养出懂事、懂礼、心理健康、行为规范的下一代。

2.3社会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

今天的青少年更容易受到社会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由于我们身边人群的文明素质良莠不齐,生活中存在很多不文明不讲社会公德的现象。公共场合随处可以看见丢弃的饭盒,饮料瓶以及各种垃圾;人们随处乱吐痰;公交车站前七零八落的队伍,一看到车子到了拼命地推挤,全然不顾身边的老人;过马路不遵守交通规则,不顾红色信号灯,我行我素,想怎么走怎么走。

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都会对缺乏辨别能力的青少年产生误导,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3如何提高青少年文明礼仪素养的几点看法

3.1学校要重视礼仪课程的社会实践性

古今教育家、学者非常重视学校教育对于人一生成长的作用。学校教育,育人为本。文明行为的养成必须从学生抓起。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行为将固而不化,长大后可以“正性”、“养心”、“成德”。学生时期是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最关键的时期。良好的礼仪习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以后的人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小至立身处事,大至定国安邦,都得从小事做起。常言道:“习惯成自然,自然成性格,性格定终身。”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有三条:一是早,也就是从小抓起;二是小,也就是培养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小事做起;三是反复训练,才有效果。我们应从学生人生发展的这一高度加以重视和培养。

目前很多学校都开设了礼仪教育课程。但因为礼仪课是副科,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加上教材注重理论阐述,教学中缺乏实际操作性,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建议教学可以走出校门,到社会上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在公共场所的行为礼仪。包括走路、问路、搭车、购物、到影剧院等方面。比如在校外上交通规则的课,教育学生行人相互礼让,青年人主动给长者让路,健康人主动给残疾人让路。遇到熟人应靠边儿说话,不能站在马路旁边或人多拥堵的地方。或者让学生模拟问路,先用礼貌言语打招呼,如“对不住,打扰您一下”、“请问”等,听完答复之后,一定要说“谢谢您!”若是被陌生人问路,则应仔细口答,如果个人不清楚,应说:“很抱歉,请再问问他人。”带领学生到商店购物,教育他们要用礼貌言语,忌讳用“喂”、“咳”等字眼,购物之后也应说“谢谢”。在影剧院里,不能大声喧闹,不能乱扔纸屑、果皮;尽量提早一点儿进场、入座;若是迟到,入座时身体要低,速度要快。或者带着学生乘坐公共汽车,遇到人多拥堵,告诉他们不要抢座,要照顾老人、小孩和残疾人;要保持车上环境卫生,不乱扔东西。

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品质要从细节做起,而细节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点滴行为。当这些行为慢慢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时,就是我们常说的“习惯”。所以我们要从生活中各种细节入手,重视自身的榜样作用,再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2家长教师以身作则,潜移默化,起到榜样作用

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强调以身作则的必要性,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终身遵循个人提出的“以教人者教己”严于律己。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也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教师和家长都应该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学生都具有很强的“向师性”和模仿性心理特征,成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以身作则,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无声的引导。许多例子告诉我们,要让学生注重礼仪,教师本身也一定要以身作则。例如:看到校园里的果皮纸屑时,教师自己带头捡起,这比教师训斥学生:“看见纸屑为什么不捡”要好很多。当学生见到老师问好时,老师也应该点头或招手向学生问好;当老师做错了,也敢于向学生道歉。这样的小节,体现出尊重学生,令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著名作家冰心说过:“教师的现在,就是学生的将来”。一个人格高尚的教师,都必须具有一种严格的自律精神,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应该做得到。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坚持正面引导和讲解,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去做才会被大家所喜欢。

家长的一举一动更是孩子效仿的榜样。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其一言一行、思想水平、道德水准、生活作风,都在其子女的注视之中,起着直接的示范作用。比如家中来客人时家长的行为礼貌得当,迎候客人进屋,协助客人放衣物,请客人在适宜的方位落座,双手呈接物品。客人走时礼貌挽留,客人走时说“再会”、“欢送您再来”。家长这样做了,孩子就会知道如何礼貌待客。带孩子去亲朋家做客要外表整齐,谈吐文明。告诉孩子不经主人允许,不能随意动用人家里的东西。用餐时要注意用餐时的礼仪:不能抢先入座,不能先动食物;要请老一辈先坐下,老一辈动筷后再动筷子,双肘不能放在桌子上;饭后,坐好略陪一会儿,或者说:“我吃好了,请慢用。”然后再离座去另外房间歇息。离别时,要说感谢的话,如“今天真快乐”、”欢迎到我家做客”。只要家长能够以身作则,并注重言传身教,中华民族的文明礼仪传统美德一定能够传承下去。

3.3通过表扬、鼓励促进学生遵守文明礼仪常规的自觉性

每一个青少年都喜欢听别人的赞扬声。在班上、在操场上、在楼梯口边、在洗手间等等的地方我们要都随时注意观察哪个学生特别有礼貌,见到人会主动问好,谦和礼让,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要大力的表扬,把握好教育时机。还可以适时地采取口头表扬学生;如“你的语言真美”、“你的姿势真美”,“你真大方”、“你真有礼貌”,不断鼓励学生,让他们体验文明礼仪带来的愉悦。及时加以肯定和表扬,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营造优美干净的环境熏陶青少年的心灵

文明的举止,文明的行为,舒适的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会启迪莘莘学子去不断探索追求。学生们每天都要在教室里学习、生活,这个环境对他们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室里窗明几净,一尘不染,讲台上整整齐齐,室内物品摆放井然有序,爽心悦目;生活在这样美好环境中的学生们还会粗野吗?当然,美是要有人来创造的,教室的拖把、扫帚放在哪个角落才不会影响美观,学生喝水的瓶子放在哪里比较合适,雨天伞挂在什么地方才不会使教室淌满水迹等等,这些都要细心安排,给学生以指点。学校里可以设置浓郁的文明走廊文化氛围,比如悬挂名人画像和经典语录,时刻提示学生要文明说话、规范行为;橱窗中粘贴同学们设计的文明礼仪常识小报;在教室的黑板报上,展现同学们在文明礼仪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也可每月评出“文明礼仪之星”和“文明礼仪班级”。浓厚的文明的环境氛围,让学生身在其中耳濡目染,净化心灵,在精神文明的文化氛围熏陶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金正昆.礼仪金说[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