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旅范例6篇

文明之旅

文明之旅范文1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当和润的细雨轻柔地扶上我的脸颊时,我刹那间抬头发现四周已被缀上的新绿。略带腥味的土壤气息涌进我的头中,丝丝清新,丝丝明亮,犹如一双较小的手在空中向我招手,期待我融入这个美丽的世界,于是我打点行囊,踏上了圆明新园的历史之旅。

火烧圆明园清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于10月6日占据圆明园。我们的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法军队洗劫二天后,向城内开进。10月11日英法派出1200余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再次洗劫圆明园,英国全杖代表詹姆士·布鲁斯以清政府曾将巴夏礼等囚于圆明园为借口,将焚毁圆明园列入议和先决条件。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就这样一个辉煌的圆明园被毁于一旦。这充分说明了一个国家必须强大,否则就会被挨打。同学们,我们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小小接班人,我们一定要发奋学习,努力攀登学习高峰。

岁岁月月朝朝暮暮;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刹那间,我们的祖国强大了。一个个圆明新园矗立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上。如:横店圆明新园,内有100个大大小小的花园,万千种奇花异草,故又名万花园。她汲取北京皇家御园圆明园盛时精华并进行了创新,是一座集中西方优秀造园艺术,融中华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于一体的辉煌壮丽的文化乐园。一个个圆明新园再次证明了我们的祖国一天天强大了,我们的祖国一天天辉煌了。

国衰园毁,盛世兴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本着爱国、富民、美化家园的责任,横店集团创始人徐文荣,以一个中国农民的大智大勇,80高龄亲任总指挥,决策在横店建设圆明新园。北京电影制片厂德艺双馨的资深美术大师、横店影视城总设计师张先春担任总设计师,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一个圆明新园矗立在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上,这是我们的骄傲、自豪啊。

文明之旅范文2

浙江省宁波市邱隘实验小学201班 李雨然

寒假里,妈妈带我去北京游玩,我已经爬了长城,游了故宫,今天要去游圆明园。听妈妈说,圆明园是北京最大的公园,有故宫的四倍。“啊,那一定比我刚去过的颐和园还要漂亮吧。”我兴奋地想着。

可是,到了圆明园,我大吃一惊,那里哪有奇花异草,亭台楼阁?只见遍地都是废墟,像是地震过了似的。这怎么回事呢?听导游介绍,原来,圆明园是被英法联军用大火烧掉的,大火整整烧了八天八夜,同时又把园内所有的奇珍异宝都抢走了。听到这里,我痛心极了,也气愤极了。为什么英法联军这样欺负我们?妈妈说:那是因为当时国家太落后,现在我们中国终于强大了,谁也不敢再欺负我们了。

文明之旅范文3

今年暑假,我来到了四季如春的昆明市。

下午我和妈妈根据地图,来到了离宾馆不远的昙花寺。买好了门票,便走了进去。只见绿树成荫、百鸟齐鸣的图画展现在我的眼前,松树上还有几只顽皮的小松鼠在玩耍嬉戏。我们来到了观鱼塘,塘中游着许多小金鱼,红的、白的、黑的还有花的。有的在荷叶下游来游去,有的在阳光下用鱼尾巴拍打着水面,还有的在水底觅食。

最有趣的还要数水塘捉泥鳅了。水塘里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泥鳅,偶尔还游来几条金鱼。我把裤角往上一卷,光着脚,拿起小桶,走进了水塘。我本以为泥鳅很好捉,一会儿功夫就可以捉到很多条的。可是我刚一伸手去捉,这机灵的泥鳅一下子就从我的手指间溜走了。已经20分钟过去了,可我连一条泥鳅也没有捉到,气得我直跺脚。不好,水底太滑了,我一不留神,扑通跌入了水塘。这时,一条泥鳅游了过来,围着我转来转去,不时拍打着水面,好像在嘲笑我。泥鳅没捉到,反而跌了个狗啃泥。气得我真想把小桶扔在它身上。可这泥鳅见情况不妙,很快就逃之夭夭了,我小心翼翼地跟在它的后面,一会儿,泥鳅游累了,在一个假山旁休息。我这下学聪明了,一点一点地靠近它,50厘米、10厘米、5厘米,哈!捉到了。这就是罪有应得,看你下次还敢不敢来嘲笑我了。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一下午的时光就过去了,6点半了我该回宾馆了,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昙花寺。明天又要开始新的旅程。

多美的昙花寺,我爱这美丽的昆明!

文明之旅范文4

明清旅游旅游方式特色近現代化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7-09-12

AbstractThetouristsinMingandQingdynastiescanbedividedintofourcategoriesaccordingtotheiroccupations:aristocraticbureaucrats,scholars,businessmenandordinarycivilianswhosetravelingcontent,waysandmotivesdiffersignificantly.TourisminMingandQingdynastieshasshownmoderncharacteristics.First,tourismofallclassespresentedatrendofdemocratization,andthetravelingmotivesindicateddiversification.Second,somescenicspotsbecamefamousandprofessionaltravelingservicemenappearedwithdevelopmentofmoderntouristindustry.Third,somepreliminaryprofessionaltravelingorganizationswereformed.Fourth,travelingbooksandfull-timetouristguidesturnedup.

KeywordtourisminMingandQingdynasties;travelingways;characteristic;modernized

在我国古代,“旅”和“游”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概念,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旅”主要是指商人或者是旅馆,而“游”则主要是指今天的旅游者。实际上,古代著作《周易正义》《楚辞·远游》《尚书·皋陶漠》《庐山遥寄卢侍卿虚舟》等,其中均出现了有关“旅”或“游”的使用。但是旅游两个字真正地组合一起,则出现于我国南北朝时期,南朝诗人沈约在其诗词《悲哉行》中记载:“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此诗词中旅游的含义已与现代旅游的含义相差无几。而到了唐代以后,旅游一词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韦应物在诗词《送姚孙还河中》、白居易在诗词《宿桐庐馆同崔存度醉后作》中均体现了对旅游词组的运用,他们将旅游解释成为一种出游或游览方式。

由于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古代的旅游与现代旅游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古代旅游所表现出来的文化活动类型主要是基于对古代社会生活的反映,因此古代的旅游往往表现出与时代相互适应的特征或特色。在本文的研究中,以明清时期的旅游文化活动为研究对象,分析明清时期旅游文化所表现出来的特色,有利于后人对于明清时期旅游文化活动的深入了解。

一、明清时期的旅游者构成及主要活动

明清时期的旅游者按照其职业划分主要包含四大类,即贵族官僚、文人雅士、商人和市井乡民,这四种旅游者的旅游内容、旅游方式和旅游动机均有显著的差异。

1.贵族官僚的旅游活动。从古至今,官职是体现一个人价值的重要杠杆,表现在古代旅游方面,官职其中之一的作用是,借助于公干的机会进行旅游。官员在旅游的过程中不需要担负旅游费用即可游山玩水。明清时期,大量的官员凭借职位的便利进行旅游,他们成为明清时期旅游的主要构成者,宦游也成为明清时期最为主要的旅游方式之一。按照官员任职的差异,明清时期的官宦旅游主要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官员利用守卫疆土的便利,在辖区之内进行游玩;二是官员利用上任、觐见、公派等长距离旅游的机会,借助于明清时期的国家驿站系统,在沿途周边进行游览;三是官员卸任之后,回本籍或者是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中游览天下。其中,第一种旅游方式是明清时期官员守土的共有特征。

贵族官僚旅游的优点在于使得明清时期的文化在旅游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其劣势在于官宦贵族利用旅游方式进行结群,形成复杂的关系网,影响着地方资源和利益的分配。另外,官宦旅游浪费国家大量的财政资源,造成国家和当地百姓强大的财政负担,强烈扰乱了地方居民安定。

2.文人雅士的旅游活动。与官宦旅游有明显的不同,文人雅士往往强调个人的风骚独韵,因此其旅游方式和旅游的内容,往往是平常百姓和商人以及官员所不感兴趣的。在史学界,关于文人雅士的界定也有很大的差异。从广义的含义来讲,文人雅士主要是指一些诗词、小说、戏剧的作者,而本文则主要基于明清时期的社会现实,将文人雅士界定为一种狭义的群体,即一些考取功名的知识分子以及闲居世外的清逸雅士。

明清时期的考试制度,主要是采用了三年为一周期的乡试和会试制度,考试地点均分布于各省或者是南北两京,因此每年学子进行考试需提前准备,长途结伴而行,这也成为当时学子赶考的特点,而这一科举考试制度对明清时期的文人雅士旅游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一是表现为一部分赶考士子往往借助寺庙的形式进行借读,顺便游览庙宇风光;二是赶考士子利用结伴而行的形式,在沿途寻芳访胜;三是赶考完成之后,一部分士子往往会在应考的城市宣泄放纵。这三种不同的旅游方式均对明清时期的旅游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在学子赶考的过程中,通过长时间的准备进行沿途旅游,一方面可以增强自我游玩兴趣,还可以增加士子个人的知识和见闻,为考试增添新的思路。而结伴而行的方式往往有利于增强旅游中学子之间的文思交流,尤其是一些常年拘束在乡下的学子,初到京城繁华之地,创作的思路被打开;而考试结束以后,赶考士子往往是如释重负,其旅游方式则是通过游览当地名胜或者是寻花问柳方式进行宣泄。

文人雅士聚集旅游是古代一种极为常见的旅游方式,很多志同道合的文人士子聚集在一起,围绕感兴趣的话题而展开讨论,进行集会或实施娱乐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知识的传递。但同时一些文人雅士聚集在一起以文会友,有的为了某种政治目的进行联谊,这对古代的政权产生了较为重要的影响。

3.商人的旅游活动。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使得商人旅游也呈现出繁荣发展趋势,商人成为明清时期旅游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商人往往在行商的过程中专门绕道旅游,贩货成為部分商人旅游的借口,这些商人或者是为人之色,或者是为景之色。在旅游过程中,商人是旅游活动的积极策划者,也是旅游活动的积极推动者,他们往往带着家眷,甚至带着一群名妓进行郊外访游,美色成为商人旅游的调剂品。

明清时期商人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商业风险和商业时机,因此,商人们爱好旅游是纵情娱乐的一种调整方式。尤其是商人到达外出经商的一个陌生环境中,在外出门的商人往往会降低日常道德约束,因此有人批判明清时期商人旅游存在着道德弱化的倾向问题。例如,程春宇在《士商类要》中就对商人的夜游进行规劝。由于商人经营往往伴随较高的风险,因此明清时期商人旅游更倾向于对寺庙景观的旅游,这促进了明清时期寺庙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从整体来看,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旅游已经演变成为一种较为频繁的旅游方式,商人旅游丰富了明清时期城市生活的内容,同时也带动了商业旅游的繁荣。

4.市井乡民的旅游活动。明清时期的市民主要居住于城市,因此清新自然的近郊区成为他们旅游的常驻之地,尤其是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踏青郊游成为市民旅游的主要活动;另外,城外庄园狩猎打围是明清时期富豪们主要热衷的项目,《醒世姻缘传》中就对晁大舍邀请富豪赏雪饮酒的场景进行了描述;受到城市文化和风俗的影响,明清时期各地的旅游节日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主要的节庆有上元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等。在明清市井乡民的旅游者组成中,还有一部分特殊的旅游群体,即帮闲和老白赏,均是一些蹭人助自己游览并骗取钱财,替游客招嫖聚赌,与游客一起游览风景、饮酒作乐相凑同行的人群。

受制于社会经济条件、传统观念、风俗习惯的影响,明清时期的乡村居民旅游发展相对落后,一些乡村居民主要是在节庆的时候进城观赏风景,例如元宵节观灯,或者是共赏城市烟花美景。而乡村居民比较热衷的游乐项目主要是观社火、参加当地的庙会,或者是进行烧香聚会等几种常见形式。

二、明清时期旅游的近现代化发展特色

尽管明清时期的旅游活动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约束,具有其自身的现实特点,但在明清时期,尤其是明清中期以后,已经形成了类似于近现代化的旅游特色,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明清时期,各阶层旅游呈现大众化发展趋势,表现为上至王室贵族下至市井乡民、商人等多种阶层。而旅游的动机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主要为文化交流动机、山水探胜动机、社交访友动机、宗教信仰动机等多种类型。这也是明清时期旅游近现代化的重要表现之一。

第二,明清时期已经形成了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并且伴随着近代化的商业旅游业发展,已经出现了一些专业的旅游服务者。例如,王士性在《广志绎》中就记载:“西湖业已为游地,则细民所藉为利,日不止千金,有司时禁止,固以易俗,但渔者、舟者、戏者、市者、酩者,咸失其本业,反不便于此辈也。”可见,当时的杭州西湖已经成为一个商业旅游发展中心城市,商业旅游发展相当繁荣,收入“日进千金”,同时伴随着旅游发展,西湖的饮食服务业也得到关联发展,同时出现了一些旅游服务从业者。小说《豆棚闲话》中记载,虎丘是因为旅游而得以发展壮大的城市,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虎丘旅游业发展增加了百姓的收入,并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岗位需求。

第三,明清时期已经形成了初步的专业旅游组织,这类似于现代的旅游组织团体。明清时期,以宗教朝觐为名形成了专业组织,例如民间朝圣进香的民间信仰组织香会,这与现代的进香团体或者旅行社有着相似之处。明清时期的香会在旅游前期会进行一部分旅游策划,同时还准备各种旅途食宿,并配有固定的合作旅店,这与现代旅行社的功能有所类似。

第四,明清时期已经出现了服务于旅游活动的旅游书籍以及专职导游群体。明清时期,为了满足社会各阶层旅游活动的需要,出现了大量的旅游书籍,以指导大众旅游活动,例如《天下水陆路程》、《天下路程图引》、《客商一览醒迷》、《新刻京本华夷风物商程一览》等等。这些书籍均对旅游交通、旅游资源、旅游地天气等进行了记载。具有旅游指南性质的各种“路程”刊行,是明清旅游近代化的又一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周海燕.明清徽州文人士大夫旅游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2]王子超.明清时期山水怡性旅游的自然回归[J].南都学坛,2013(1). 

[3]黄一斓.明晚期女性热衷宗教节日旅游之原因——基于同期小说的考察[J].江苏社会科学,2011(6). 

[4]徐永斌.《镜花缘》与旅游文化[J].明清小说研究,2010(1). 

[5]宋立中.明清江南妇女“冶游”与封建伦理冲突[J].妇女研究论丛,2010(1). 

[6]宋立中.明清江南妇女游风述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7]周建波,孙淮宁.明清时期的文化消费[J].社会科学家,2009(8). 

[8]魏向东.晚明旅游活动的经济渗透——关于晚明旅游近代化的商榷[J].社会科学,2009(3). 

[9]陈宝良.明代的商贸旅游[J].中州学刊,2007(5). 

文明之旅范文5

关键词:旅游法;旅游者;文明旅游;义务

我国《旅游法》第13条规定:“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丈化传统和,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该条是关于旅游者文明旅游义务的规定。下文拟谈谈对该条的理解和认识文明旅游即负责任旅游。所谓负责任旅游,依照世界旅游组织在《全球旅游伦理规范》中的解释,是指旅游时“要抱着对不同、哲学观念和伦理观念宽容和尊重的态度”。它的具体内容包括:遵守旅游目的地的法律;尊重当地政治、宗教、民族风俗、文化传统中已经确立的秩序;爱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淡化旅游者与当地人之间的心理和物质距离,不过分强调二者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行为文明,符合公共道德规范。”按照本条的规定,旅游者文明旅游的义务应当包含以下四方面的内容:一是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二是尊重旅游目的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三是爱护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四是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值得注意的是,《旅游法》除了在本条对旅游者的文明旅游义务做出规定之外,还在第41条第1款规定:“导游和领队从事业务活动,应当佩戴导游证、领队证,遵守职业道德,尊重旅游者的风俗习惯和,应当向旅游者告知和解释旅游文明行为规范,引导旅游者健康、文明旅游,劝阻旅游者违公德的行为。”这一规定是《旅游法》从旅游经营者工作人员的角度对同一内容做出的规定,与第13条前后呼应。

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宪法》第5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社会公共秩序又称社会秩序,是指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由一定的规则确定和维系并被人们遵守的秩序和生活状态。社会公共秩序由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规章制度以及习惯性规范等确定,主要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社会公共秩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反映了社会的文明和发展程度。社会公德是指在人类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要求每个公民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它与国家、集体、民族、社会等有关,在本质上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历史长河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如文明礼貌、尊老爱幼等。社会公德对维系社会公共生活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旅游法》之所以规定旅游者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的义务,首先是因为这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旅游法》应予以贯彻落实。其次,旅游者有必要遵守社会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以维系良好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应当坚决抵制任何违法犯罪活动;不扰通规则和公共场所秩序;遵守游客准则;做到文明礼貌、乐于助人、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尊重旅游目的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也就是尊重旅游目的地的各种文化。文化传统即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如中国的儒家文化。《旅游法》要求旅游者承担尊重旅游目的地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义务的原因有以下两点:首先,减少文化冲突,避免纠纷的发生。旅游者从外地来到旅游目的地,外来文化和当地传统文化可能会激烈对撞,旅游者只有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才能顺利完成旅游活动。其次,保护旅游目的地文化的需要。大多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都比较脆弱,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旅游目的地之所以能够吸引游客,是因为它的景观或者文化有特色。这种特色的形成可能是因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也可能是数量稀少。无论是哪种原因,都会导致文化的脆弱。旅游者的行为以及他们带来的外部文化很容易对旅游目的地的原有文化造成冲击、破坏。旅游者对当地各种文化的尊重,可以减轻旅游目的地文化受到的冲击,避免“文化殖民”。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不应嘲笑、歧视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也不应强迫当地人民接受自己的行为、生活方式和习惯。

文明之旅范文6

【关键词】旅游;文化;河南品牌资源;发展

1 文化,旅游,旅游文化概念的内涵及外延

众所周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文化的要求和体验越来越迫切,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文化的传播和弘扬需要有效的载体,旅游业的发展也急需更多的文化元素的注入和参与,旅游文化,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就这样诞生了。可以说旅游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旅游现象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般特指精神财富。古往今来,随着文化的发展,旅游也经历着不同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旅游活动特征。春秋战国时代文化的自发自觉引领了春秋战国时代旅游的自发自觉,魏晋六朝文化的追求精神自由启蒙了魏晋六朝旅游的觉醒,隋唐文化的开明奔放孕育出隋唐旅游的潇洒豪迈。

旅游作为文化的载体,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理解是“那些暂时离开自己的住地,为了满足生活和文化需要,或个人各种各样的愿望,而做的经济和文化商品的消费者逗留在异地的人的交往(1972年耶拿出版的《国家科学词典》);”广义的理解是指“旅途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人们以游览为主要目的的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我国旅游出版社出版《旅游概论》)。”总之,旅游是旅游者对精神文化追求的体现,一种以文化内涵为主的综合性社会活动。

旅游文化,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并不是简单的旅游和文化的相加,而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它以内在价值为依据,以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中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与多学科结合,碰撞,融汇出主旨鲜明,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旅游文化产业以旅游文化资源为生产要素,以文化内涵为主要内容,以产业化经营模式生产旅游文化产品以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它包罗和覆盖了与旅游业相关的一切文化事业,文化研究和文化环境,具有继承性,创造性,服务性和空间时间差异性。

2 系统梳理河南省可供开发的品牌资源

旅游文化资源是旅游文化的载体,是指对旅游者形成文化吸引,为旅游者在文化旅游过程中使用和消费并促使文化旅游感受形成的各类要素。在形态上,既有物质形态的实在物,也包括精神形态的意境,具体来说,又可分为两大类,其一是历史文化类旅游产业,即有历史文化类旅游资源开发出来的旅游产业,其二是社会文化类旅游产业,即有社会文化类旅游资源开发出来的旅游产业。

河南省作为中华文明的摇篮和文化的中心,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早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原人民就创造了著名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目前河南境内已明确的各类文物点有28168处。仅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达96处之多,在全国各省市中占居第二位。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66处,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614处。世界文化遗产2处。河南人文荟萃,造就了灿若星辰的历史文化名人,像黄帝、伏羲、老子、李白、杜甫、李商隐、岳飞等,这些名人志士都在河南留下了不朽的业绩,在中华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梳理河南省可供开发的品牌旅游文化类资源,数不胜数,“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在黄河与洛水相交汇处的河洛地区,即古河南,是全球华人之根脉,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根在河洛”已经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共识。由此衍生的中华人文之根,姓氏之根,国学之滥觞,行业及祖师文化等构成了河南特有的根文化系统;河南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河南一直是在中国经济政治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古都中河南就有四个,洛阳,开封,安阳,郑州,此外河南还有8个中国历史名城,13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由此形成的河南故都文化也是河南旅游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使用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河南在汉语发展和中国文学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从仓颉造字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到唐宋时期的古文运动,河南既是汉字产生之地,又是不断集结更新之所,逐渐演变形成了河南的文学艺术类旅游资源;此外,人类文明 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积累沉淀而成的文物古迹遗址,同样是河南旅游文化资源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新石器时期古文化遗址之仰韶文化遗址,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道教文化圣地函谷关,安阳殷墟遗址,新郑黄帝故里,嵩山少林寺,洛阳白马寺等;还有以清明上河园,开封龙亭公园,翰园碑林等为代表的古典园林类旅游资源;以洛阳白马寺的佛教文化和古运河畔四名镇之一的南阳古镇文化为代表的宗教文化类旅游资源;以信阳红色革命根据地,郑州二七纪念塔,竹沟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林州红旗渠,兰考焦裕禄陵园为代表的革命传统教育品牌资源;以河南戏曲豫剧文化以及南阳玉石文化为代表的民俗风情品牌资源;以独具地方特色的吃食为代表的河南饮食文化品牌资源,如开封灌汤包,洛阳水席,郑州烩面,浆面条,糊涂面,胡辣汤,水煎包等;这些丰富多彩,数量众多且具有时代连续性的旅游文化资源为河南省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3 总结河南省旅游文化资源的特点

河南省旅游文化资源与其他省份相比,具有资源丰富、类型齐全、历史悠久、文化品味高、分布广与组合佳、地区差异明显等诸多优势。全国8大古都,河南就占4座,而且河南还是全国馆藏文物最多的省;河南的文化旅游资源数量多,且类型全,几乎涵概了中国旅游文化资源的全部类型;河南的文化旅游资源大部分都具有悠久的历史,从万年前的南召猿人,经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直至现在,在河南省都有大量的历史遗存和出土文物;河南的文化资源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很多都是全国之最,例如华夏第一文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华夏第一寺——洛阳白马寺、华夏第一关——灵宝函谷关等;河南省文化资源的分布极广,但又具有相对集中的特点,这种空间分布特点十分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河南旅游文化资源具有地区差异性,像是南阳汉文化,信阳楚文化,洛阳的多朝代文化等,不同的地区的文化都具有不同的地方特色。

4 结合旅游文化发展的五大指标对河南旅游文化发展进行评价分析

河南省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体系协调配套,作为旅游重点区域的优势特别明显,最近河南省政府对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也十分重视,已经把旅游文化产业作为全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优先发展,随着河南省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部崛起策略思想的确立,河南旅游业的发展也将迈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依照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旅游文化产业的客观实际,我们发现了影响旅游文化产业的五大指标,即需求,供给,基础设施,空间结构以及产业环境。然而通过对河南省旅游文化产业横向与纵向比较,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即对现有权威统计资料中能找到的硬指标警醒反复筛选比较,建立指标体系,通过统计软件spss15.0采用因子分析法得出评价结果进行问题诊断)观察,通过对数据的处理以及指标的定量分析,发现当前条件下,河南省旅游文化产业在五大指标方面,分别存在需求消费市场拓展滞后,供给主体力量不强,基础设施落后,空间结构互补效应不足,产业环境与发展要求不协调等问题。

5 应用性视角提出河南旅游文化发展的总体思路

因此,如何深度开发河南省旅游文化资源,推动河南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逐渐变成了大家日益关注的问题。从河南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现状出发,依照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客观规律,遵循客观实际,我认为政府应该及时调整河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以旅游文化强省为目标,制定由资源开发型向产业发展型转变、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的发展路线。坚持以人为本,统筹规划,开发与保护并重,两个效益相统一的指导原则;要避免陷入将文化旅游等同于历史文化旅游,把文化旅游视为一般观赏旅游,忽略其综合性,将文化旅游视为同一时间地点一次完成,忽略了其时空的延展性,将文化旅游视为静态的而非动态的将文化旅游视为平面的而非立体的五大理念误区;构建信息宣传,立体交通,宜居城市,政策制度,教育人才等五大保障系统;依托核心景区,合理规划旅游线路;依托宝贵旅游文化资源,塑造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文化旅游品牌。突出文化特色,塑造整体形象,提升河南省文化旅游产业的竞争力,使河南成为海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入境游客文化旅游首选地,由旅游资源大省转变为旅游经济强省。

6 河南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为实现河南旅游文化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传播具有历史文化内涵及人文理念的河南旅游形象的目标而奋斗

河南省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旅游经济强省,使旅游文化产业成为河南省的支柱产业,要走的路还很长,但是河南人民不怕苦,不怕累,而且有信心,有决心。为了使河南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既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发展要求,又与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我们要以旅游文化产业概念属性为前提和基础;科学评估旅游文化对相关产业以及经济﹑社会和文化交流的影响;运用多学科,多理论,多模式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创新研究方法和研究模式;同时加强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和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以产品促产业,以区域促整体,以整体促宏观,从而实现河南旅游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经济师》2007年5期.

[2]基于资源优势的河南省文化旅游发展战略探析贾蕊[1].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3]王侠:加快我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07年9月第3卷第3期

[4]杨洪,邹家红:湖南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第7卷第7期

[5]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网站

[6]陈肖静,曹文彬:旅游概论,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年8月

[7]张文:旅游与文化,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

[8]张国洪:中国文化旅游——理论战略实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