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探析

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探析

[摘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位于贵州省东南部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产业是该区域的主导产业之一。本文采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状况、同行业竞争、政府和机遇作用方面分析黔东南州旅游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并从政府、行业、企业三个层面给出提升该区域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黔东南;旅游文化产业;钻石模型;竞争力

引言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在满足基础的物质需求之外,更加追求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旅游正是人们推开家门,在外欣赏美丽风景、领略新鲜事物、学习当地文化和开阔自我眼界的一种社会活动。旅游文化产业通过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相融合,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1]。黔东南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全州下辖16个县市,州府所在地为凯里市。2020年黔东南常住人口为375.86万人,境内居住着苗、侗、汉、布依、水、瑶、壮、土家等46个民族。作为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之一,黔东南州将以苗族、侗族为主的特色少数民族文化与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相结合,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在多年的探索中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迈克尔·波特“钻石模型”

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于1990年提出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模型。根据该产业在市场中的表现,他提出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六要素:要素状况,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企业竞争,机遇作用和政府作用。六个要素任意两者之间产生关联,构成钻石形状,故称“钻石模型”。

二基于钻石模型的黔东南州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一)生产要素状况

1黔东南州民族文化资源黔东南州民族文化历史悠久、绚烂多彩,源远流长的魏晋遗风、绚丽多姿的民族歌舞、盛大热烈的民间节庆、催人奋进的红色印迹,共同构筑起“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大美黔东南。黔东南被誉为“歌舞海洋”“百节之乡”和“民族生态博物馆”。全州境内,生态环境优良,民族文化多元,历史文化资源丰厚,构成了黔东南绚丽多彩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景观。现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侗族大歌),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53项72个保护点,部级传统村落409个,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2黔东南州旅游资源黔东南州境内奇山秀水,自然风光迷人,民族风情浓郁,集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人文景观于一体。有以部级风景名胜区舞阳河和世界自然遗产云台山为代表的山水名胜旅游景区,有以凯里、台江、雷山为代表的苗族风景旅游线,有以黎平、榕江、从江为代表的侗乡民族风情旅游线。有雷山西江、黎平肇兴、锦屏隆里、仰阿莎湖、从江岜沙、施秉杉木河和云台山、黄平浪洞温泉和野洞河、剑河温泉、岑巩龙鳌河、台江翁密河、镇远高过河、麻江下司古镇、黎平会议会址等景点,以及众多的文物古迹、革命历史胜地等,构成了黔东南多姿多彩的旅游景观。

(二)需求状况

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提升,旅游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由于巨大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旅游文化产业成为了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黔东南州凭借多元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等优势,促进市场需求的日益增加和产业收入的持续提升。2019年,黔东南州接待旅游总人数12892.9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3%,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12888.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3%。接待入境旅游者4.7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其中,外国人2.08万人次;港、澳、台同胞2.6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212.13亿元,比上年增长29.3%。

(三)相关产业状况

从旅游文化产业的上下游联系来看,运输业作为人们实现空间转移、开展旅游活动的基础,是与旅游文化产业关联的上游产业。贵州省为摆脱交通闭塞的原生问题,以“要想富、先修路”的发展理念,加快发展交通运输业,以其带动其它产业共同发展。2014年底,沪昆高铁、贵广高铁相继开通,黔东南州成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进入贵州的第一站。2015年底,贵州实现“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当前,黔东南州已建成黄平机场、黎平机场两个支线机场,开通全国多条航班航线。交通设施的改善为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便利的通行条件。与旅游文化产业关联的中下游产业包括餐饮业、酒店业和旅游纪念品制造业等。黔东南州共有46家星级酒店,全州各县市餐饮业较发达,但在全国范围内做特做强的餐饮品牌不多。同时,黔东南州制造业落后,在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和设计上缺乏创新,商品的质量把控缺乏行业标准,多个景区的旅游纪念品大同小异、质量参差不齐,致使产业链很难完善和延伸,为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

(四)同行业竞争状况

当前,黔东南州的旅游文化产业仍然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旅游管理不够成熟、旅游资源整合不够、旅游文化产品和纪念品开发缺乏创意、旅游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在前期发展中,虽已打造出如歌舞表演《银绣》《西江盛典》和银饰、蜡染、苗绣等文化创意产品,但从产品的种类、数量和规模来看,都反映了产业化水平还比较低,产业链的延伸和发展还很有限[2]。与贵州相邻的云南、四川、广西等省份的部分地区,具有与黔东南州相同或相似的少数民族文化,同样利用本地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旅游产业,不断开发旅游线路、文化创意产品,在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热潮中始终保持着强劲的竞争实力,给黔东南州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五)政府与机遇作用

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强调要统筹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黔东南要依托独特的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用好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两个宝贝,努力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加快培育旅游品牌,实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2018年,贵州省人民政府了《关于支持黔东南自治州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支持黔东南州充分发挥原生苗侗文化和生态环境优势,打造世界级山地民族文化旅游区,做大做强旅游经济,提升旅游主动脱贫贡献率。

三提升黔东南州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建议

(一)政府层面

政府应当持续制定支持黔东南州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与制度,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加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和配套项目设施建设[3]。加快推进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鼓励引进资金、技术和战略合作者,让战略合作者参与景区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4]。加强宣传推广,利用多渠道开展旅游景点推介。多举办各项大型活动和重大民俗节日,以节庆促旅游。

(二)行业层面

行业内部要培养创新思维,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促进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的发展业态。要做好产业分工,优化产业链,扩大旅游市场[5]。重点培育业内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模范带头作用,通过技术、人才、资金、管理经验等互动交流,带动行业内中小企业的发展。努力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充分发挥品牌价值,增加旅游产品附加值,实现品牌溢价。

(三)企业层面

首先,企业要提高管理水平,优化内部组织体系,完善管理方法;其次,企业要加大对产品研发、技术升级、专业人才引进等方面的资金投入;第三,企业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引进和激励,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不断创新产品和营销方法,提高企业的核心实力[6];第四,要保持开放、积极、学习的态度,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吸收好的经验做法,了解行业和其他企业的相关信息和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四结语

本文以波特“钻石模型”为研究框架,从模型的六要素分析了黔东南州旅游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总结了竞争优势及存在的不足,并从政府、行业和企业三个层面提出提升该产业竞争力的建议,为黔东南州旅游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朱瑞 单位:凯里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