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理论思考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理论思考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现阶段我国的改革突破口,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为此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反之,新型城镇化是二者融合发展的重要空间与载体。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研究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理论,为其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包括融合经济理论、特色经济理论、文化消费理论、创新理论。

关键词:旅游产业;文化产业;新型城镇化;融合理论

一、引言

乡村振兴、城乡融合是现阶段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为其开辟了具有地方特色与差异化的途径。同时,新型城镇化的对象,即乡村、城镇等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载体。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由于乡村、城镇处于不同的地区,导致民族文化、特色文化等元素的不同,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加入了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创新元素。由此可见,新型城镇化与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础进行探讨与研究,尤为重要。

二、研究综述

对文献检索与搜集发现,以新型城镇化为背景,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理论基础进行研究的文献几乎没有。已有文献关于新型城镇化、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研究,以近年兴起的乡村文化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较多。Mullins(1991)是第一个提出乡村旅游城镇化观点的学者,并被城市旅游研究引用至今。Saxena等(2008)以英国威尔士边境地区乡村为例,用定性研究的方法,认为根植于内生性的参与和创新,是综合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内学者对乡村文化旅游的研究是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提出而展开的,因此起步较晚。雷清(2011)、邱玉华等(2012),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旅游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指出其协调发展的道路,并对其提出建议。刘津含(2013)、张媛(2013)认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乡村旅游的强有力的带动作用。李霞(2014)从空间理论及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对二者的互动发展进行了论证。卢杰、闫利娜(2017)以江西省11个地级市为实证研究的对象,通过构建耦合度评价模型,根据乡村文化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二者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得出两者的耦合协调度,并分析其内部结构排序,从而得出政府应积极推动旅游业发展,走差异化道路,实现旅游扶贫和就地城镇化,构建有效的利益机制,进一步加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文化旅游的耦合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综合文献可见,对乡村文化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的研究视角及研究方法逐渐增多。早期学者主要从理论层面对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文化旅游两者之间协调发展的关系进行探讨,而且提出相关建议。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逐渐开始使用定量方法或实证研究对乡村文化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发展路径等进行研究探讨。但是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理论研究却是空白,这又是发展的趋势所在,因此,亟需学界对其理论基础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填补理论基础研究空缺,提升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三、理论分析

(一)融合经济理论

1.产业融合

产业融合最早是从技术领域开始的,可追溯至Rosenberg(1963)对美国机械工具业的研究,他将同一技术向不同产业扩散的现象定义为技术融合。日本学者植草益(2001)从产业融合的原因以及产业融合的结果出发,认为产业融合通过技术的革新及放宽权限来降低产业间的壁垒,从而加强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国内对产业融合的研究,周振华(2002)是较早的学者之一,提出产业融合是以数字融合为基础,为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产业边界收缩或消失。由此可见,产业融合是在技术进步及放松管制等内外原因共同作用下,导致产业边界收缩、模糊甚至消失,从而改变产品特征,出现新的市场需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或新兴产业,进而引起企业间竞合关系的变化。产业融合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理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产业呈现出新特征,产业融合就是其表现之一。产业融合作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发生在各行各业,如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等。产业融合的效应多涉及宏观、中观、微观层面,而通过对不同层面的共同作用,使得产业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并且促使新经济领域的产生,从而产生经济效应,导致产业绩效的提高。而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以城镇为空间依托,两者进行融合发展,不仅有利于两产业本身的发展,还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扩大产业规模经济与城镇规模,辐射周边城镇、乡村发展,在相互融合、相互交织的发展过程中,真正实现“1+1>2”,必将引发不可估量的乘数效应。

2.产镇融合

产业是一种社会分工现象,其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且其是一种集合,即某些具有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总和,如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则称之为农业。同时,产业是一种中观经济,其既不研究国民经济的总量,也不研究具体企业的经济行为,而是研究某些具有共同属性与特征的企业经济活动所组成的集合体,如产业间的联系方式、产业布局等等。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及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必然结果,产业的发展与城市发展二者关系密不可分。空间经济学认为,城市的发展是集聚效应的集中体现,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城市化的过程正是技术、劳动力及资本等因素在一个地方集聚的过程和体现,城市群的形成与规模发展、空间集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二者有着紧密联系。一方面,集聚需要空间与平台,城镇由于具有地理区位、交通便捷、市场规模庞大、政策支持等优势,使其成为集聚地,集聚的发展产生的规模经济为城市群、城市带形成作出不容忽视的贡献;另一方面,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本要素、人才等不断进入,这又为集聚创造了厚实的基础,高新技术开发区、制造业园区、创新创意园区等无疑会聚集于此。可见,在城镇化过程中,城镇为集聚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提供了区位选择,为其落地与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与平台。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亦是如此,城镇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提供空间载体,为其提供特色元素,使得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到达一定的规模,从而形成产业集聚;产业集聚反之又促进城镇规模的扩大,推进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3.业态融合

随着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发展,出现了文化旅游这一业态。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和夏西肯特•格波特在合著的《旅游学:要素•实践•基本原理》书中指出:“文化旅游概括了旅游的各个方面游客从中可以学到他人的历史和文化,以及他们的当代生活和思想。”文化旅游作为一个专业名词出现,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相应地对文化旅游的研究也逐渐多起来。我国关于文化旅游业的研究起步较晚,出于统计研究的便利性,我国《文化产业年鉴(2010)》将文化旅游定义为“泛指以鉴赏异国异地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踪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借此希望将文化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相区别。可见,文化旅游有两个重要的构成要素:一是强调产品属性,认为文化旅游是以旅游文化资源为支撑,旅游者以获取文化体验、增智为目的的旅游产品;二是强调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认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为实现特殊的文化感受,对旅游资源内涵进行深入体验,从而得到全方位的精神和文化享受的一种旅游类型。实际上,文化旅游业态即是文化产业业态与旅游产业业态二者融合产生的,而这已经在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融合的过程中悄无声息地进行着,现在已有学者逐渐开始研究文化旅游新业态。而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高新科技的发展,无论是对文化产业还是对旅游产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不仅改变了产业的形态、发展方式,带来了新业态,同时也改变了产业发展的商业模式等。因此,在复杂的环境中,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文化产业业态与旅游产业业态的融合是必不可少的研究,业态融合是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理论组成部分。

(二)特色经济理论

特色经济理论包括区域理论与民族文化两个方面。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区域这一属性,它是区别不同城镇的重要因素。而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往往具有显著的区域特色,这是二者产生、融合的重要基础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研究文化产业以及旅游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必须融入区域理论。区域科学之父艾萨德(1956)曾在其代表作《区位与空间经济》中写到:“有谁能够无视经济发展的空间面貌,即超越时间的流逝,所有的经济过程依然存在于空间?对任何经济理论而言,时间和空间二者都是至关重要的。”当前,空间被区域经济学视为一种经济资源,作为独立的生产要素,是形成地方生产系统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元素。新型城镇化与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的融合,各产业利用区域属性进行创意创新,实现产业的发展以及规模的扩大,并同时改变新型城镇化原有的发展方式、产业结构等,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和就地城镇化,有效促进城乡统筹以及城乡一体化,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地方性的民族文化对地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对于一个较小地区来说,民族文化是其重要资源,对其合理利用与开发,不仅可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促进民族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各种各样的节庆日、民风民俗等,都是其重要的文化资源。目的地旅游是现在很多国家及城市发展的重要焦点。何谓目的地旅游,简单来说就是发展本地旅游业,使得该地成为游客最终旅游的目的地,而不是旅游中转地,越来越多的国家与城市将打造旅游目的地作为重要目标。如何打造旅游目的地,民族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城镇要对当地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并合理利用,将其与消费者现代化、个性化的消费趋势相结合,如体验性项目,这使得游客在目的地旅游中可以参与到当地民风民俗的体验中,融入当地文化生活,加深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印象,而体验性旅游会促进游客更加积极的消费,目的地也可最大程度地从游客身上获取更多的资源。此外,体验性活动与游客积极互动,可以从游客体验、交谈中了解更多其关于旅游目的地的感受,旅游相关者、相关部门以及建设者可以据此获得一手资料,对其及时作出改进有重要影响。因此,通过对民族文化的合理利用,必将促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呈现差异化发展,反之又促进了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形成。

(三)文化消费理论

城镇化的实质是人的城镇化,而其核心意义则是实现人的生活方式的城镇化,其中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文化消费的提升。斯科特(2010)在其专著中有这样一个案例:PeterHall通过详尽的历史及地理资料表明,城市作为文化活动和经济活动的中心,总是扮演着有特权的角色。这从已有城市就可以看出,它们创造了艺术、思想、时尚等多种形式的文化,同时对高水平的经济增长和创新作出了贡献。文化消费日益扩散与渗透,且人们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对精神层面产品的需求日益扩大,这促使很多产品的文化形式和意义正成为企业生产策略的关键性因素,且其产品与服务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广泛渗透着审美属性与符号属性,这样的产品与服务实际上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文化产品,其起源有传统制造部门,如服装、家居等,有新兴产业,如旅游服务、广告、影视制作等,它是符号价值与实用目的密切相关的人工制品。伴随着文化产品消费急剧扩张,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增长与休闲时间增多,城镇化发展与旅游产业、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必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三者从哪些方面融合、如何融合,这也是必须面临的问题。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政府要积极引导人们认识文化消费的重要性,采取各种措施来引导居民进行文化消费,从而提高城镇文化消费总体水平,促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及优化升级。同时,这必将反哺城镇发展,在商品被赋予越来越多的象征意义且文化生产愈渐趋向商品化的现今时代,城镇在发展的过程中,可对存在于文化产品与实用产品间重叠部分的产业进行合理利用,如厨房器具、轿车等多种多样的产业部门,从而发展出有自身城镇化特色且具有鲜明代表性的产业,这无疑促进城镇发展具有差异化、多元化特征,增强城镇发展的竞争优势。

(四)创新理论

何谓创新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熊彼特在其1912年出版的专著中提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创新是生产过程中内生的,这是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基本观点中最基础的一点。产业融合最早是由技术创新引起的。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吸收对其产业发展有利的因素,产业边界逐渐模糊,改变了原有产业的一些特点与属性,如产品、服务特点等,从而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在此基础上,技术创新不断出现与演进,同时伴随着业态创新,使得旅游产业、文化产业以及二者融合产生的新型业态所形成的新兴产业———文化旅游产业都朝着更加优化的方向演进,其附加值也随之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变成更具创新、更加高级化的产业。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创新是本质与基础,是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城镇不仅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提供空间与平台依托,同时还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创意元素,如民族文化、地方语言、特色美食等等。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将这些特色元素融入其中,进行创意创新,用新的产品、新的业务来适应社会需求,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创新不仅出现在一开始的时候,而是贯穿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每一个阶段及每一个细节。创新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以及必要因素,它直接促进了技术的有效融合,而在产品融合、业务融合、市场融合中,更加离不开创新,其促进了二者融合发展,形成文化旅游这一新型业态和新兴产业,并逐渐实现市场规模扩张,出现市场规模一体化,这无疑将提高文化旅游产业的规模效益与产业竞争力,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永续发展。

四、结论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融合,离不开融合经济理论、特色经济理论、文化消费理论、创新理论的指导。必须充分挖掘区域特色、民族文化特色,并对其进行创意创新,开发新的消费市场,生产出更多新产品,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文化消费需求。在此基础上,吸引更多产业、企业集聚,扩大城镇发展规模,实现特色新型城镇化、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良性循环。

作者:刘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