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化的英语翻译策略

少数民族文化的英语翻译策略

摘要:目前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在开发过程中过于市场化的问题已经逐渐凸显。少数民族文化在继承与传播中已经失去平衡。伴随着市场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文化为了获取更大的生存空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庸俗化、变异化、娱乐化倾向。该文就主要针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英语翻译策略进行研究,以期探索不同的翻译策略对传递少数民族文化的作用,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英语翻译;翻译策略

伴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我国的民族文化也成为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方面,因此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在我国开放式的格局中就显得更加重要。相对于其他文化传播方式,少数民族文化的翻译更加适合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走向世界,面向国际,进而增强我国软件实力,让全世界认识到珍贵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做出应有的贡献。

1少数民族文化的英语翻译

从翻译活动的本质来看,翻译是一项跨越文化的信息传播活动,在转变语言符号的过程中,其中的文化信息也被散播出去。所以,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可以利用翻译这一方式来完成。少数民族文化文本的最佳翻译效果就是文化信息可以恰到好处的完整、真实传播。少数民族文化文本的翻译需要关注文化所隐藏的内涵信息的对称,冲破文本的固有形式来研究文化的本质,使用不同的翻译原则实现文化转变,使得其更加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传递信息更加真实,同时也可以让读者更好的接受少数民族文化,让少数民族文化更加广泛的传播。少数民族文本翻译从民族文化的传播效果来看要充分尊重目的语读者的文化习俗,兼顾到其文化取向,从英语民族手中的文化理念出发来展现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观点,理解两者存在的不同,并且可以妥善的处理两者之间的矛盾,消除文化上的冲突。对少数民族文化文本进行翻译有利于消除文化冲突,获得民族认同感。从传播的效益来说,少数民族文化文本的翻译工作要兼顾到受众文化的特点,充分尊重受众的阅读习惯以及民族宗教信仰,以便引导受众对源语民族的认同。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特色文化。不同的文化差异形成了民族之间的不同,民族文化的不同主要集中在民族信仰、民族意识、民族风俗等不同方面。其中,文学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民族文化的差异可以在民族文学上真实、直接展现出来。所以,在对少数民族文学开展翻译的过程中民族文化自然也将在目的语境中展现出来。对处于英语语境的人来说,英语文化系统与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系统存在巨大的差异,不论是社会环境、政治文化、风俗习惯、信仰禁忌等都各不相同。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看似正常的信息,很有可能在英语文化体系中就是禁忌。因此,在针对少数民族文化文本进行翻译时要熟悉目的语群众的文化系统,在充分尊重受众文化习惯的前提下来进行翻译。

2少数民族文化的英语翻译策略

2.1功能对等与归化

功能对等即在开展翻译时要注意读者所能理解的意义,翻译者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做到源语言与译语言对等,同时还要兼顾到语义、风格以及文体的对等。少数民族文化文本翻译所传递的不仅有表面的词汇含义,同时还需要有更加深入的文化信息。所以,在翻译时除了兼顾到字面的含义外,还要选择恰当的表达形式。而这即归化原则。在归化原则下开展翻译就是通过正常的表述形式,把目的语作为目标,通过满足目的语读者阅读习惯的途径来重现原文的内容,从而降低源语言所蕴含的不同文化的翻译[1]。

1)意译

在翻译少数民族文化文本的时候必然会有众多具有民族特征的词汇需要翻译,有的词汇无法在翻译语言文化中找到相对应的词汇来表述,从而导致了文化词汇的空缺。这类词汇拥有一定的独特性,如果在翻译的时候采用直译或意译的翻译策略则会导致目的语读者无法理解源语言所有表达的准确意义。而采用意译的翻译则不需要逐词逐句进行翻译,也不需要保留原文所有的字面含义,只需要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理解,并且实现传递文化的目标即可。例如,在《嘎拉哈的故事》这一满族文化文本进行翻译的时候,其中“嘎拉哈”为满族语言,汉语含义为“羊拐”,即为羊的膝盖骨。如果在翻译过程中强行使得源语言与翻译语言的字面含义相同,则要将“嘎哈啦”直接音译成为“galaha”。如果采用这种翻译方式读者看到则肯定难以理解。因此,“嘎哈啦”这一词汇可以采用意译策略,翻译成为“Knucklebones”。整句翻译为《嘎拉哈的故事》(StoriesofMan⁃chuKnucklebones)。再例如,侗族地区极具特色的交通建筑“风雨桥”,被错译成为“WindandRainBridge”。从字面的翻译来看好像没有问题,但是实际上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翻译。“WindandRainBridge”的汉语翻译为“风和雨的桥”,读者在阅读到后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风和雨还有桥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是不是走到桥上就会刮风下雨?这种翻译导致风雨桥的少数民族文化内涵荡然无存,甚至还造成了误读[2]。风雨桥是侗族一种富有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建筑物。该建筑是将青石作为桥村,上面铺设瓦顶、长廊,并且在长廊两侧装设了长凳,专门供游人进来躲避风雨,休息欣赏风景。根据风雨桥的内涵,其译名为英语“RoofedBridge”,即有屋顶的桥,有屋顶的桥可以让游客躲避风雨,这种翻译才是正确的,才能够正确的表达风雨桥的含义。

2)增译与省译

在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有很多特殊的词汇都是在演变中不断发展演变而成的。在进行翻译时假如仅仅只是字与字之间对应的简单翻译则难以实现文化的准确传递。因此,为了更加完整的传递少数民族文化文本信息以及隐藏在文字下的文化信息,往往需要对译文进行增译或省译处理,以便更加准确的表达出少数民族文化文本所的包含的含义。同时,在翻译一些具有历史文化背景的少数民族文化文本时还会使用到省译的翻译策略。例如“阵亡旗人必将发辫带回故里隆重安葬,俗称“捎小辫”被翻译成为“Whenamandied,hislongbraidhadtobeburiedinhishometown”。这句原文主要是针对满族“捎小辫”这一习俗进行解释,但是却没有对“捎小辫”进行翻译。这是由于原文前段已经对这一习俗进行了解释,而在翻译中还要加上对“捎小辫”意义的解释则会变得多余。

2.2形式对等与异化

形式对等就是在注重原文形式内容的前提下实现源语言文本与翻译语言文本之间的平等,并且通过翻译策略来展示原文词汇、句法等不同语言特点。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者要更多的兼顾到文字上的对应,以便实现准确的翻译。与此同时,异化也是十分重要的翻译方式,其主要是指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打破目的语的语言规范保留异文化特点的翻译方式。

1)音译

少数民族文化文本通常都拥有十分独特的民族特色,例如少数民族语言中特有的人名、地名等。在翻译的过程中目的语往往难以找到一一对应的词汇来翻译。为了准确的传递字面的意义,则可以采用音译的方式进行翻译。音译是一种以源语言读音为翻译依据的方式,通常都是按照源语言的发音在目的语言中寻找相近的发音内容来进行替代。音译是少数民族文化英语翻译最为常见的翻译策略。例如,少数民族独有的词汇翻译:《尼桑萨满》(theNisangShaman),在上述翻译中词汇都涉及少数民族特有的著作名称,目的语言中没有与之对应的词汇,因此使用音译法最为合适。又例如,“一组猎人需要有头领统一指挥,所以就形成了最初的“牛录”。被翻译为Theleadersofgroupsofhuntersbecametheearlyheadofthegroup,whichwascalledniululater.将“牛录”词汇翻译成为“niulu”,并没有在目的语言中寻找相应的词汇进行替代。这样一来不仅仅贴近原文的词汇与句法形式,还可以更加直观地将少数民族文化传递给读者。

2)直译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提出,翻译过程所传递的内容需要同时涵盖思想精神以及语言形式。翻译者在翻译时切忌随意增加源语言并没有涉及的含义,也不可任意对原文的思想文化进行随意的删减。直译法是一种保留原文内容又能够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策略,其侧重信息的准确传递。在翻译处理中没有针对相关词汇进行具体解释,更加没有在目的语言中使用相对应的词汇来进行翻译。仅仅只是进行了字和字之间的直接翻译,让读者可以通过翻译的内容了解到各种类型的歌曲。这一翻译结果从含义、内容上都充分尊重了原文作者的本意,对不同类别的歌曲进行了论述,在形式方面也实现了对原文的对应,简洁有力;在文化上更加是对文字信息的真实传递。

3)民族语言加注

英语国家文化与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十分巨大的差异,有的情况下即使使用直译或意译的方式都无法真实的传递原文作者对外传递的内容。为了让读者更加准确的领悟,在翻译的时候可以在恰当的地方进行注释。直译和音译翻译策略都可以使用加注的方式进行翻译,即为在直译与音译后在旁边对需要翻译的词汇进行注释,以便可以更好地保持源语言的含义。

3结束语

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正处于发展与传播的关键时期,需要向国际社会宣传宝贵的中华传统民族文化。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开展更加深入的文化交流,所以就需要翻译者结合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文本的特点来选择最为合适的翻译策略。秉承弘扬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原则,结合少数民族文化语言环境,采取多元化的翻译策略,更加准确地传递少数民族文化,推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走向国际。

参考文献:

[1]陆道恩.谈如何避免少数民族文化翻译中的文化误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143-144.

[2]梁旦,苏桡敏.跨文化视角下的少数民族特色词汇翻译——以广西水族、回族和侗族特色词汇为例[J].海外英语,2014(2):139-140+142.

[3]乐萍.跨越文化鸿沟——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外宣翻译研究[J].考试周刊,2015(58):25.

[4]张晓钟.通过英语翻译向世界推介云南少数民族文化[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30-34.

[5]郑懋,安梅.目的论视角下的贵州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词汇翻译[J].贵州民族研究,2013(4):207-210.

作者:杨胜刚 单位: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