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问题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问题

摘要: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智慧的象征和民族精神的结晶,体现了各民族的精神品格和精神力量。教育是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针对目前社会上关于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一些不同认识强调,一是要高度重视关于“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之集大成”的教育,二是要切实加强中国共产党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发展者的教育,三是正确认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辩证关系的教育,要客观分析和辩证理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批判继承和创造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社会治理及促进民族地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文化传承教育;文化创新发展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更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区的发展与兴盛,文化都是旗帜和纽带,是团结各族人民、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必须重视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教育。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也就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各民族的语言环境、地理位置、风俗习惯等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性,形成了特色鲜明和风格各异的民族传统文化。这些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智慧的象征和民族精神的结晶。教育是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中,应高度重视关于“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之集大成”教育,切实加强中国共产党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者和发展者的教育,正确认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辩证关系教育[1],客观分析和辩证理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批判继承和创造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社会治理及促进民族地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作用。

一、高度重视关于“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之集大成”论断的宣传教育

中华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传统文化,它不是简单将56个民族文化相加的总称,而是各民族和各地区文化经过长期交流、交融、整合而形成的有机文化整体[2]。正如指出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之集大成。”关于中华文化的这一重要论断,是在立足于学理的基础上,在更高的层次上对中华民族文化进行的高度概括,既涵盖了中国各民族的文化整体,全面考虑到对中华文化统一性的把握,又平等对待了各少数民族文化,充分尊重了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的问题,十分简洁地揭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和本质特征[3],对当前进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要充分肯定少数民族文化对祖国文化宝库和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贡献。一是对整个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成书于春秋时期的《诗经》,就是中国古代各地区、各民族民歌的总汇。战国时期的《楚辞》,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记录或整理的少数民族仪式歌、民歌。藏族的《米拉日巴传》和维吾尔族的《福乐智慧》、《突厥语大词典》,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我国各民族的大批创世史诗,如纳西族的《创世纪》、壮族的《密洛陀》、彝族的《勒俄特依》、苗族的《开天辟地歌》等,都极大地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二是为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作出了重要贡献。每个民族的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其独特性是世界文化多样性赖以存在的基础。我国三大英雄史诗的蒙古族的《江格尔》、藏族的《格萨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其长度超过世界上的任何史诗,是我国文学对世界文学的重要贡献。在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中,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云南的丽江古城等,均占有重要地位。任何民族的生产生活、语言风俗、宗教信仰等,无不打上民族文化的烙印,成为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我国各民族特色鲜明的音乐、舞蹈、乐器和戏剧等,在世界文化中具有独特的魅力。维吾尔族的大型传统套曲“十二木卡姆”,蒙古族的长调民歌,侗族的“大歌”,傣族的孔雀舞,佤族的木鼓舞,土家族的摆手舞,哈萨克族的鹰舞等,都享有盛誉,是世界文化和人类文明的瑰宝。

2.不要回避华夏文化作为主流文化在中华文化形成中具有的重要作用。一是在政治文化方面,历代少数民族统治者都以中华主流文化为正统文化,采用历史上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崇尚儒学等,在治国方略中清朝对边疆民族地区采取的基本国策“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措施,都是孔子开创的儒家政治思想之一。二是在语言文字方面,各民族、各地区大部分都选择了普通话、汉字作为各民族共同交际的语言和文字。我们现在使用的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北京话,就是在融合了诸多少数民族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特别是在魏晋南北朝及以后的一段时间,中国北方地区持续动荡,各民族之间冲突不断,同时也促成中原各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的相互融合和吸收,逐渐形成元代白话、明清官话,最后演变为北平话。在文字方面,少数民族大多都使用汉字,即使在边疆地区也不例外。三是在文学艺术方面,中国历代王朝的主流文化也逐步渗透到大多数民族文学作品之中,如满、回、壮、土家、纳西、白等大多数的少数民族都基本上以主流文化作为本民族文学艺术创作基础,其中维吾尔族的《福乐智慧》的形成就受《论语》、《大学》的影响很大,在益智增知、养德修善等方面的思想,也与《论语》、《大学》等经典中体现的精神基本一致[2]。

3.要大力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教育的作用。一是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性格、价值取向和共同信念。历史上各少数民族基本上都把民族平等团结、倾心内聚、热爱祖国、共御外侮、尊贤敬能、德威并治等作为其政治道德规范,在维护和巩固中华民族整体的政治斗争和政治利益方面都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4]。二是少数民族团结互助的朴素集体主义意识,是实现民族和谐、共同奋斗的精神纽带。在布依族的传统文化中,就高度重视群体之间的协调、和谐与统一,强调个体必须归属群体,对个体要求应具有很高的自我制约和控制的品格,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要为群体牺牲个体利益。土家族团结互助主要表现在土家族山寨的许多公众社团即“邀会”之中,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集体主义思想。苗族认为“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只有“团结才成寨子,团结才成地方”,反映了苗族人民和睦同心、团结合作的思想品质。三是少数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动力。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地理环境较差、经济落后的边远山区。但少数民族人民热爱自己的家乡,他们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劈山修路,开荒造田,养成了他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习性和道德风尚,这些优秀的品格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今天将发挥积极的作用。四是自秦汉以来形成的“大一统”思想,对全球化的今天加强国家认同教育有重要的作用。中国“大一统”思想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心灵深处,都始终坚信国家安定统一,各民族才能共享太平,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否则就会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正是在这种“大一统”信念驱使下,不管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的政治精英和知识精英,都以一统“天下”为己任,期望能在国家统一中谋求长治久安。在中国古代的汉、唐、元、清时期,曾四次出现大一统局面,前两次由汉族统治者完成,后两次是由少数民族完成的。在这些时期,中国的疆域空前广大,各民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空前繁荣。尤其在清代,统治者特别强调华夷不分和中外一体,并采用了多种措施,极大推进了祖国边疆与内地的一体化进程[2]。马克思主义认为,各个民族的文化在人类文化史上都具有不可抹杀的独特价值,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应有的权利。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中,必须坚决克服两种倾向:一是讲中华民族文化时,不能因汉族之大列为文化主体,而忽视少数民族文化,认为中华文化就是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无关,这种观点不符合历史事实,显然是不对的。二是讲少数民族文化时,也不能过于强调文化的独特性,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而对中华文化缺乏认同,这种观点也不符合中华文化历史发展的实际,同样是不对的。总之,充分肯定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这是民族认同的基础;同时,又强调中华民族文化的同一性,这是国家认同的前提。端正对待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对于全面把握中华文化的科学内涵,理解少数民族文化自身的规律和价值,增强国家认同意识,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意义重大。

二、切实加强中国共产党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者和弘扬者教育

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原则,并通过制定民族政策、法律,把党的民族平等落实到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

1.民族语言文字方面。民族语言文字,是少数民族群众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和传播的重要载体,对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民族特征中,民族语言几乎是最为深层的特征,反映的是文化的最本质的方面[5]。语言问题是民族问题的缩影。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问题,是民族平等的重要体现,也是产生民族问题的敏感因素之一,它对民族关系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的原则,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坚持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法规,采取了很多具体措施,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对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中国少数民族约有6000万人使用本民族语言,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60%以上,约有3000万人使用本民族文字[6]。我国现有30多家出版社出版少数民族文字图书,使用的少数民族文字有28种,年出版图书4000多种,印数5000万册。现有用13种民族文字出版的少数民族报纸99种,数量占全国报纸总数的约5%左右。现有用10种民族文字出版的民族期刊223种。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使少数民族群众共享信息化时代的成果,国家还采取各种措施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促进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健康发展[7]。

2.民族风俗习惯方面。民族风俗习惯是指一个民族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是民族的显著特点之一。民族风俗习惯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一个民族在生活层面的物质生产、生活与社会组织等活动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文化,都可看作民族风俗习惯范围[8]。中国民族众多,民族风俗习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绚丽多彩的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民族问题中的一个敏感因素。中国共产党历来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一贯坚持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自由的政策,各级政府还在尊重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婚姻和生育习俗、丧葬习俗,尊重和照顾少数民族的节日习惯,重视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的生产和供应,尊重少数民族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等方面制定了许多具体规定[9]323,对于调动少数民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

3.宗教文化方面。宗教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迄今为止,没有不存在宗教的国家,也没有不存在宗教的民族,甚至没有不存在宗教的部落。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各种宗教源远流长,信徒众多,特别是我国的少数民族大都信仰宗教,甚至全族信仰某一种宗教。宗教在一些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思想意识、文学艺术和风俗习惯等方面,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且民族问题又往往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逐步形成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既是我国宪法规定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党和国家处理宗教事务的一项重要政策。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宗教立法和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进一步完善,我国民族宗教工作进入了新的最好的发展时期。此外,在民间文学、民族节庆、民族体育、民间工艺、民族医药、伦理道德、历史典籍、文物古迹等方面,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律予以保护。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和政府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指引和规范下,中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等多种手段,使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了合理的传承和大力的弘扬。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真正传承者和弘扬者,没有党的领导,没有好的政策,就没有今天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如西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就是有力的例证,达赖集团在国际上散布所谓“西藏文化灭绝论”完全是欺世谎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今天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繁荣与发展状况是中国过去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无法比拟的[9]75。2015年8月24日,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加强民族团结,必须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从“四个认同”到“五个认同”的论述,增加一个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这是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在当下的具体体现,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

三、正确认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辩证关系教育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进程中的每一个特定时期都发挥了它特有的魅力,对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具有标志性的作用,这种民族性、区域性极强的、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印记着每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轨迹。正确认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辩证关系意义重大。

1.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基础和根本。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传承,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中,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顺利实现历史变迁,既能够完整传承构成少数民族文化的各种文化要素,又要进一步发挥民族文化潜在的优势和价值,更好地适应当今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一种处于动态过程不断发展的传承观[10]。因为任何传承、发展和创新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母体,离不开相应的基础,这使文化的传承成为重要前提。由于民族地区大多是在老、少、边、穷地区,加上气候环境、社会发展等原因,经济不发达,专业人才少,文化发展投入不足;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冲击,信息化程度加快,很多少数民族年青一代对自己本民族文化了解不多,缺乏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受到很大影响,有些传统文化甚至面临濒危状况。特别是一些人口较少民族文化核心区域的范围较小,存续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身能力较弱,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正在迅速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传统建筑、传统生产生活用品等整体性消失速度日益加快。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显得十分重要而紧迫。尽管这些年来,国家和各地方政府采取很多措施,加大了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力度,但一些独具民族特色的建筑、服装、语言、音乐等文化呈现出逐步消逝的趋势仍未改变。因此,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任重而道远。

2.创新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本质和灵魂。创新是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一种手段,也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1]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创新就是民族文化本身在面对变化和新的生存环境时,不断吐故纳新、顺应变化,自我调节、继承发展的结果,是传统与现代交合转化的新形态。通过创新,促使民族文化得以应时而变,推陈出新,生生不息。因此,确保民族文化的生命力,最关键的是保护和激发它的创新能力。这种创新一方面是指在原有文化基础上创新,比如在原有的服饰基础上,使用现代的布料设计出更贴近现代人生活的式样;在现代的缝制技术条件下,缝制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少数民族现代服饰;在颜色印染方面,让传统工艺和现代印染技术相结合,生产出更多色彩亮丽、更高质量的布料。另一方面是属于全新视野下的创新,创造出老祖宗没有创造过的东西,比如运用现代舞台、灯光、乐器,对民族音乐、歌曲、舞蹈进行创新,南宁国际民歌节就是运用高科技包装民族文化的成功典范,是一个打造出来的民族文化歌舞精品。它是由壮族“三月三歌圩”演变而来的,经过多次变革和创新后,既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又具有鲜明的现代气息,是通过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地区旅游、商贸、经济发展的生动案例,在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又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国内外反响很大[12]。还有一些竞技性的民族体育项目,一些新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等方面的创新,保持了民族文化内涵,也获得了成功的例子。喀什噶尔千年老城改造也是一个典型案例。人们常说不到喀什就不算到新疆,不到古城就不算到喀什。因为喀什噶尔的灵魂在老城,它代表了这座城市古老的过去,还必将代表着未来。现在人们看到的喀什古城,据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虽历经风霜雨雪,沧海桑田,但仍风情独特。不过,由于年久失修,老屋百孔千疮,摇摇欲坠。2009年开始,喀什市政府投入1.5亿巨资对民居进行改造。既保留了古城的历史风貌,使这座千年古城风韵依旧,又使其功能得到了显著提升。联合国官员考察后认为,喀什噶尔老城改造有很多经验值得向世界推广。

3.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传承和创新的最终目的。文化具有传承性,即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的发展演变,都是一脉相承、承上启下的,没有哪种文化是突然从天上掉下来的,或者从地底下冒出来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也是各族人民在发展历程中不断积累的成果。要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就必须了解它的历史,把握其实质,在充分了解和认识一个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才能把这个民族的文化进行广泛传播和很好地传承,同时,也在无意识中强化着本地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当然,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既有许多优秀的、值得继续保持和弘扬的东西,不可否认,也有许多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显得落后过时了的东西,还有一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甚至有害的东西等等[9]69。如果一味强调要保持“民族特性”而不思改变,这种想法或者做法本身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正确的态度就是应该在注意保持传统文化中优秀部分的同时,鼓励和帮助少数民族勇于创新和发展。通过传承实现优秀民族文化的发展,通过发展和创新促进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不断推动文化的变迁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充分利用民族文化的特色和优势,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

4.正确处理好民族文化开放与文化安全的关系。少数民族文化开放与文化安全既对立又统一。一方面,只有开放的文化才是安全的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开放包括对内和对外开放,是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是文化安全的坚实基础。但是,另一方面,文化开放不是无原则的开放,少数民族文化开放必须以文化安全为前提,它是整个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少数民族文化开放中切实维护少数民族文化安全,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与建议。当前,在如何看待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上,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只要是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都应该保留下来,认为它们的逐渐消失是一件让人感到非常惋惜的事情。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少数民族文化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少数民族群众应当努力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这两种看法由于缺乏唯物辩证思维,都有失偏颇。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关键就是在传承的基础上,汲取传统文化的精义,创新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因此,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中,要客观分析和辩证认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既不能全盘否定,如果全盘否定,势必导致,也不能全盘继承,如果全盘继承,势必陷入复古主义的泥潭。只有正确理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辩证关系,培育其现代性价值,促进其现代转型,才能真正为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社会治理,促进民族地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

参考文献:

[1]李资源.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J].贵州民族研究,1997(4).

[2]何星亮.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同一性与互补性[J].思想战线,2010(1).

[3]丹珠昂奔.切实增强中华文化认同[N].中国民族报,2015-02-06.

[4]李资源.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道德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一致性[C]//科学发展观与民族地区建设实践研究.北京: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2009.

[5]德全英,阿里甫•司马义.面向多元文化关系的法治理论[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3).

[6]李学春.中国共产党传承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和实践述论[J].理论导刊,2016(12).

[7]赵生辉.民族信息学的学科定位与理论体系初探[J].图书情报工作,2012(5).

[8]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

[9]李资源,等.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0]陈兴贵.少数民族文化的创新与传承[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11]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32.

[12]周健.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需回答的三个问题[N].中国民族报,2012-03-30.

作者:李资源 单位:中南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