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茶文化中和与高校道德教育融合

谈茶文化中和与高校道德教育融合

摘要:本文着眼探讨中国茶文化中“和”的思想与高校道德教育的融合。在充分分析茶文化中“和”的内涵,基于高校开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和重要性,剖析高校道德教育存在的不足,从茶文化中“和”的思想与高校道德教育的融合基础出发,寻求将茶文化中“和”的思想融入高校道德教育的路径,开辟高校开展道德教育的新方法。

关键词:茶文化;“和”思想;高校道德教育;融合研究

1中国茶文化中“和”的内涵

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多的被人们用来陶冶性情、提升品性和品味生活。在儒家、佛家和道家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茶文化,其中以“怡”“清”“和”“真”为中国茶文化的核心代表。“和”的思想在茶文化中主要体现在:一是与地域和。在我国茶的种植地域很广,它适应能力强,易种植,并且能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和水质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茶。比如云南普洱、西湖龙井、信阳毛尖等;二是与人和。无论男女老少、种族肤色、个人体质总能找到一款适合饮用的茶品。三是与物和。中国的茶文化中,除了单饮一茗外,还有很多茶能和其他饮品进行搭配,产生新的口感和饮用效果。比如红茶与牛奶、咖啡搭配,在改变饮用口感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红茶的功效,体现了中国茶包容万物的哲学思想。高校道德教育主要对学生进行个人品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内容包罗万象,形式多种多样,归为一点,就是在传递“和”的思想。个人与自我、个人与工作、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都要达到一种和谐相处的状态。将茶文化中“和”的思想融合到高校道德教育中,必然会提高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和增强同学们学习道德的获得感。

2高校开展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积极的社会意识必然会推动社会存在的健康有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巨大变化: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它除了约束人们的行为习惯,更多的是引导和教育广大人们群众培养崇高的道德素养、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更好的服务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生产生活,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美好追求。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机构,除了教会学生必备的专业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道德品行的培养。一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技能的学习是一种习惯性掌握,只要勤加练习,在短时间内掌握技能是可以实现的,而道德教育是个体对道德知、情、信、意、行之间的有效转换,始于认知,终于行为。道德教育是个人长期自我修养、外部教育影响的过程。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更加注重德行,能力不足可以再培养,道德水平底下,往往会产生不良影响。二是引领道德发展方向。道德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道德要求,高校作为传承文化的主要场所,应当肩负起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的神圣使命,对那些不合时宜的糟粕道德思想进行批判和摒弃,积极引导学生以及社会群众学习和接受良好的道德文化。

3目前高校道德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截止2019年底,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51.6%。这为我们依托高校开展道德教育提供了可能。然而,很多高校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这些不足影响着高校开展道德教育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部分高校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受到招生和就业压力的影响,很多高校在开设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形式化严重,只开设一门道德教育课程,缺乏相应的组织和管理机构,从领导层面、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都不够重视。

3.2道德教育课程设置单一

教材选用国家统编教材,只是就教材教教材,没有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纯粹的理论授课,缺乏相应的实践课程,没有和学生所学的专业相结合,一味的道德知识灌输,简单的道德知识考试。忽视了道德情感、道德信仰、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培养。导致很多学生虽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在生活和工作中都没有在行为上有所体现,没有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3.3忽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00”后已经成为高校学生中的主力军,他们的成长环境与以往学生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这个群体在接受知识和进行个人修养时的途径更加多元化。各种网络平台、自媒体和社交平台,使得他们的道德价值受到更加多元化的冲击。然而由于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不足,对于很多价值观念缺乏辨别能力,往往会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高校应该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针对性的通过网络平台、社交软件等信息化手段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

3.4传统文化融入道德教育不足

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实施,但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都是流于形式,简单的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缺乏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学生的道德教育融合。一些学校开设了茶文化课程,将采茶、制茶以及品茶等内容详细的做了介绍,却没有将茶文化中关于个人品行修养,人格提升等精神内涵与学生的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最终导致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与学生的道德教育两层皮的现象。

4茶文化中“和”与高校道德教育融合的基础

将茶文化中“和”的思想融入高校道德教育,可以从教学内容,师资配备,教学条件以及学生需求等方面着手考虑,充分调动各方面有利因素,发掘茶文化中“和”的思想,积极推动高校道德教育。

4.1“和”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分析学情,结合学生的专特特点,针对性的将教材体系转化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体系。茶文化中“和”的思想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是儒家文化中“和为贵”的体现,将这一思想融入到学生的道德教育中,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处理好生活与工作、家庭以及社会的关系,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4.2“和”师资

高校教师都接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都不陌生,甚至部分老师就从事着这方面的研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和发掘对茶文化了解和研究的教师,让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特点和道德教育教师结合,形成学术专业背景互补的关系,共同发挥茶文化中“和”思想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4.3“和”条件

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学校层次和特点的不同,创造条件和环境,带领学生投入到茶文化的学习中去,比如参与采茶、制茶的过程,开设茶艺相关课程,并且让每名同学都能够亲身实践,培养他们饮茶的生活习惯,让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体验感受茶文化,了解茶文化中“和”思想的价值和魅力。

4.4“和”学生

“00”后大学生对于茶文化很感兴趣。由于受到自身条件的影响,很多学生不能够系统的接受到相关茶文化的教育,这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不足。高校应该充分了解和调动这部分学生的兴趣,采取积极的措施,合理的引导,在学校营造以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使同学们在茶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下,陶冶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5茶文化中“和”与高校道德教育融合的路径

5.1高度重视,形成良好的融合制度

高校要充分认识到茶文化中“和”的思想对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应该高度重视,形成一套完整的茶文化融合道德教育的教学体系。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体系进行调整,使体验、参与的理念融入到道德教育中,将茶文化贯穿于整个道德教育的全过程。

5.2注重文化,营造“和”的校园环境

校园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发挥的作用超过了我们所教授课程对学生道德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要融入“和”的思想。校园内,可适当种植一些茶树,让学生了解茶的生长过程,可以带领学生参与茶园的管理,培养同学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教学楼和道路旁可以悬挂一些与茶有关的诗词,让学生时刻融入到学习的环境中。定期开展品茶、讲茶活动,让学生在感受茶的魅力的同时也能得到道德熏陶。

5.3改革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传统模式下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早已不适应当代教育教学发展和满足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求。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范式,能够充分的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实践让学生得到真知。茶文化中“和”的思想与道德教育的融合,必须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通过走访、调研以及参与相关茶文化活动,让学生从思想认知和行为习惯上都有所改变。换言之,茶文化中的“和”思想是学生参与过程中对于自身、对于自然、对于社会领悟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才能更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实现道德教育从认知到行为的过程。中国茶文化的深刻内涵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究,“和”的思想是儒家文化的主要内容,更是茶文化中的关键思想,也是我们当今社会提倡的价值取向。将茶文化中“和”思想与高校道德教育融合是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道德教育的一种尝试,在实践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研究的地方。

参考文献:

[1]苏淼.基于茶文化视角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策略研究[J].福建茶叶,2018(08):199.

[2]莫继承,谢群.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影响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8):92-94.

作者:段国强 单位:陕西青年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