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安全论文范例

网站安全论文

网站安全论文范文1

(一)网络系统的软硬件及系统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外界因素或者恶意的破坏所影响,系统可以正常的运转,网络服务不会中断就是网络安全的定义。

(二)网络安全具有一些鲜明的特征,其不同于其他技术,计算机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其特征也是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1.保密性:计算机网络技术应将信息严格保密,未经许可不能向非授权用户及实体进行泄露,也绝对不允许非授权用户使用。

2.完整性:当在网络上进行存储时要具有存储过程中未经授权不能改变和破坏丢失数据的特点。

3.可用性:指的是可以在授权实体的要求下进行使用的特点,通俗的说也就是能够随时存取所需要的信息。网络环境下破坏服务、拒绝服务的系统正常运行就属于针对可用性这一特性的攻击。

4.可控性:可以针对信息的传播进行有效的控制。

5.可审查性:针对安全问题的发生提供有力的手段和依据。

二、购物网站安全现状分析

当前的购物网站安全问题是商业网站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购物网站的规模和复杂性也越来越大,其存在的安全漏洞也越来越多。而且目前的网络攻击现象也不断增多,针对购物网站的漏洞进行恶意攻击的现象不断发生,也构成了购物网站的多种不安全因素。当前的网络攻击行为多种方法混合使用,复杂情况越来越多,隐蔽性也非常强,针对其的防范也越来越困难。黑客攻击购物网站是为了获取实际的经济利益,木马程序、恶意网站等危害网络安全的手段越来越多,日趋泛滥;而且随着人们手中的互联网设备发展越来越迅速,手机等无线掌上终端的处理能力和功能通用性不断提高,针对这些个人无线终端的网络攻击也开始出现,而且呈发展趋势。当前的购物网站通常采用资金通过第三方支付或者网上银行支付的方式来进行支付,这虽然增强了网上购物的支付快捷性,但是其交易的安全性还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一类的支付形式,通常很难保障消费者网上消费的安全,一旦在数据的传输过程遭到攻击,消费者的银行信息资料可能被黑客盗取,并为此遭受经济或者隐私损失。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还有许多恶意程序攻击用户计算机来达到一些不法分子别用用心的目的,可能有计算机用户在进行网上消费时落入恶意程序的陷阱,从而使得黑客通过用户的网上银行进入银行数据库盗取用户信息,给用户造成经济损失。所以,网络安全问题是一个高技术含量的复杂问题,而且越来越变得错综复杂,其造成的恶劣影响也是不断扩大,短期内无法取得成效。因此在网络安全日益严重的今天,必须重视对网络安全的防范,只有做到防范到位,才能保障网络应用的顺利进行。购物网站根据网络安全的防范要求,通常采取一些措施加以防范,保障用户网络安全,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身份真实性的识别:保障通信实体具有真实的身份;第二,信息机密性:保证机密信息不会泄露给非授权实体;第三,信息的完整性:保证数据的完整性,防止非授权用户对信息的破坏和使用;第四:服务可用性:防止合法用户使用信息被非法拒绝;第五:不可否认性:有效地责任机制可以防止实体否认其行为;第六:系统可控性:可以控制使用资源的实体的使用方式;第七:系统易用性:安全要求满足的情况下,系统的操作要尽量简单;第八:可审查性:可以为出问题的网络安全问题提供调查依据和手段。

三、保障网络工作顺畅的措施

当前阶段,网络工作要保障顺畅,要采取以下措施加以保障:

(一)针对网络病毒进行有效防范

网络病毒是一种危害网络安全的主要方式,其具有传播快,扩散面广、传播载体多样的特点,对于网络病毒的清除也非常困难,其遗留的破坏力也相对较大。而且网络病毒可以邮件附件、服务器、文件共享及邮件等方式进行传播。针对网络病毒要注意几点进行防范,对于不明附件和文件扩展名不打开,不盲目运行程序也不盲目转发不明邮件,在进行系统漏洞及其他操作时从正规的网站下载软件,经常进行病毒的查杀,尽可能使用最新版本的杀毒软件定期进行病毒查杀。

(二)积极采用入侵检测系统

入侵检测技术是一项有效防范网络攻击的手段。其通过对各种网络资源和系统资源信息的采集,并对信息进行有效地判断和分析,来检测其是否具有攻击性和异常行为,通过入侵检测系统的检测可以有效地将有害信息进行剔除,防止其进入网络系统形成实际破坏和网络隐私泄露情况发生。而且,入侵检测系统还可以及时的将用户信息及系统行为进行分析,针对系统漏洞进行检测,及时将有害信息和攻击行为及时通报和响应。

(三)进行防火墙的配置

防火墙是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重要方面。通过防火墙的设置,可以根据计算机系统的要求针对信息进行筛选,允许和限制数据传输的通过。防火墙是一项有效的保护措施。侵入计算机的黑客必须要先通过防火墙的安全警戒,才能到达计算机系统内部。防火墙还可以分成多个级别,形成多重保护。高级别的保护可以根据用户自身要求来对信息进行针对性的保护,这样可以有效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

四、小结

网站安全论文范文2

清晰的战略布局来源于对历史与现实的全面掌握和科学分析。我国网络与信息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国家信息化建设高速健康发展,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强力推进,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各项重要工作全面展开,重要信息系统和基础信息网络运行情况良好,网络舆论环境不断得到治理,自主可控和产业创新的生态环境逐步形成。特别是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战略布局取得了根本性的成果,成为我国网络与信息安全建设跨入全新阶段的里程碑。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网络空间威慑凸显的大环境下,我国的网络与信息安全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各种传统的信息安全矛盾和威胁依然存在;另一方面,以网络空间为代表的非传统信息安全又呈现出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1.从战略层面看,我国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战略地位与现实状况的矛盾仍然突出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理念比较传统和狭隘,与信息化发展水平和安全防护的现实要求有比较明显的差距,有不断提升和科学化的较大空间;现有对国家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保护范围已显狭小,一些涉及国计民生和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重要资产尚未列入保护对像,对保护目标和优先保护级别的确认还存在差距;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战略布局和顶层协调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管理体制尚需进一步理顺;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够健全,紧密有效的军地协同、军民一体的合作体系尚未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发展战略研究尚存不足,相关制度的出台也略显迟缓,网络与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结构比较单一,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运营单位的安全保障法律责任尚不明确。

2.从操作层面看,我国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仍存在不容忽视的薄弱环节

基层单位网络安全意识与防护能力不强,防护体系上存在软肋,行业应急能力、韧性(弹性)恢复力以及工业控制系统的防护能力不足,与互联网络接口边界的防护能力不强;核心设备自主可控程度不高,核心技术、基础资源受制于人,审计评估、外包服务依赖外资企业等情况比较普遍;行业的安全态势感知和预警系统尚未形成跨系统跨部门的联动,未建设综合外部监控与态势感知平台,国家层面的态势感知、预警研究与综合分析尚未建成;军队缺乏利用人才、技术等优势资源对关键基础设施相关部门和行业提供支持的常规渠道;尚未构筑起国家针对APT攻击等大规模、高强度、长时期的网络攻击行为的技术防御体系。具体来说:

(1)关键基础设施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尚存差距。

我国不仅在关键基础设施网络与信息保护机制方面存在明显差距,而且在防护技术及手段上存在相当多的问题。比如,网络结构方面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关键节点可能存在单点故障;不同安全等级的应用服务器未放置在相应安全域中,未做相应访问限制;网络安全设备配置存在安全隐患;部分安全设备的策略开放权限过大;部分安全设备使用Telnet远程管理,并未采用SSH等安全加密的方式进行远程管理等。

(2)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防护能力不足。

面对现实或潜在的IP攻击威胁,我国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还比较薄弱和不健全:一是关键资产底数不清。我国工业控制系统应用和部署在多个条块分割的垂直体系中,哪些资产和多少资产应列为国家重点防护对象,底数不清。二是漏洞与威胁情况不明。国家尚未建立工业控制系统漏洞挖掘、脆弱性分析和威胁监测等工作体系。三是关键防护技术开发滞后。大面积采用无线方式进行组网,但又缺乏相应密码技术的保护。四是安全防护各自为战。不同领域的工业控制系统关系紧密,但安全防护并没有作为相对独立的领域进行建设。五是缺乏社会力量后援。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防护缺乏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乃至公众的后援。六是缺乏网络空间对抗准备。工业控制系统的部署方式缺乏对抗意识,要害部位没有针对网络空间作战要求进行设防。

(3)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关键产品自主可控能力较弱。

我国核心网络信息技术和关键信息产品长期处于跟随国外发展,大量接受进口的状态,对进口网络信息技术和产品的安全性准入门槛较低,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软硬件产品供应链安全底数不清、普遍存在难以自主可控的问题,核心技术、关键产品和运维服务受制于人、受控于人的情况相当严重,在众多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中,漏洞(后门)的存在和被恶意利用是主要原因,已成为一个网络与信息安全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4)可信网络建设滞后。

可信网络建设是推动互联网商务应用的基础条件,也是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重要环节。我国在构建国家可信网络上缺乏整体战略,尚无明确的构建国家可信网络空间的规划与构想,在可信技术研发、标准制定等方面也存在投入不够的问题,在CP备案信息、域名注册信息、身份认证信息等数据相互综合验证方面没有统一的规划与实施策略。

(5)网络监控和预警方面尚存较大差距。

建设强大的网络空间防御体系,有赖于完备的技术设施强力支撑。而我国目前的现实是,一方面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信息网络广泛用;而作为一个铜板另一面的网络空间安全却缺乏相应的软硬件的支撑。没有支撑服务设施建设的总体设计,缺乏网络安全监控的核心技术,特别是对大量加密数据的解析技术;尚未建立国家网络安全对抗试验环境;缺乏对信息网络新技术、新应用、新服务产生的安全问题深入、系统的研究。

(6)防御能力不足以抵御APT攻击行为。

网络与信息安全防御体系建设不能停留在对非战争时期的黑客防范的低水平上,而应着眼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对抗与制衡,着力提升应对高强度持续性的攻击行为上。相比之下,我国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更显紧迫。

(7)信息安全产业发展规模差强人意。

我国信息安全产业缺乏明确有效的投融资政策和政府采购政策,没有形成鼓励企业创新、鼓励使用自主可控技术、产品的生态环境。尤其是信息安全产品市场缺乏有效合理监管、企业竞争力普遍薄弱,自主研发能力不足、信息安全服务需求尚未被有效拉动。目前我国信息安全产业规模仅保持在一百多亿元水平,很少有产值超过10亿元的信息安全骨干企业,这与国家信息化建设每年几万亿元的投入规模严重不匹配。近年来,国际信息安全产业界加快兼并和重组的趋势明显,大企业优势和力量更为突出。我国在国际信息安全领域的产业竞争中差距进一步拉大。

(8)法律法规层次较低,结构单一。

我国信息安全尚未形成法制体系。虽然各种规章很多,但大部分是以条例、管理办法及部门规章的形态示人,缺乏系统性和权威性。

二、我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战略的架构

战略问题具有复杂性、综合性和关联性。开发和制定我国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战略,应考虑如下几个要素:第一,要体现对更高标准的追求,对过去以及现实网络与信息安全状况的不断超越,对已知困难与问题的持续解决与克服,对发展愿景与工作成功充满信心的科学预测与表述。第二,要具备实现战略规划的现实方案和行动指南。第三,要有实现目标的中期、长期规划与时间节点。第四,要具有可以复制成功与创造成功的蓝图。第五,要构建竞争对手难以逾越与模仿的机理。第六,要形成不断超越自我、突破贯性的内在动力支撑。由此推论,我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战略在内容上应是一个全覆盖的战略,而不能仅仅是关注网络系统安全或仅仅涉及信息内容安全。笔者认为,我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战略的架构可做如下描述:

1.总论部分

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和整体安全观统领网络与信息安全建设全局。宏观目标是,坚持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国家整体安全为基点,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发展之路。工作方针是,贯彻“积极防御、综合防范,趋利避害、安全可控,国际合作、维护主权”的方针,全面布局、突出重点,立足现实、着眼长远,以我为主、创新超越。根本功能是,服务于社会和谐,服务于经济发展,服务于科技进步,服务于文化繁荣,服务于国防安全。

2.行动策略

信息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和核心要素。网络与信息安全事关国家根本利益,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公众利益的高度,把网络与信息安全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做到八个坚持,即:①坚持科学布局、综合协调,实现信息化与网络与信息安全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以安全促发展,以发展求安全;②坚持自主创新、安全可控,机制建设与科技发展并重;③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确保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运行;④坚持科学管理、依法行政,建立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安全管理体系;⑤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用户安全至上,充分实现用户信息的安全存储、使用和公民个人的隐私保护;⑥坚持军民一体、平战结合,增强网络空间积极防御能力;⑦坚持国际合作,互惠互利,提升我国在世界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的影响力;⑧坚持统一领导,各负其责,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组织管理和责任体系。

3.实现目标

(1)总体目标是,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网络与信息安全的规律和特点,在加速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开拓进取、创新发展,实现网络与信息安全建设和发展的系统化、体系化,推动信息安全与领土安全、领空安全、领海安全、太空安全同步发展,构建我国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新体系,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化解对国家安全、公民权益、网络环境造成的危害与风险,维护社会安定,建立信息秩序,推动全面进步。(2)具体目标是,经过5至10年的努力:——建成比较系统完善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为网络与信息安全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社会条件和技术规范基础,形成我国网络与信息安全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成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产业体系,形成我国关键网络信息技术、产品、服务的自主研发、安全可控能力;——建成科学合理的等级保护和分级保护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保证要素完备全面、标准规范科学合理、管理机制顺畅、防护措施有效,形成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信息系统和重要信息秘密的全面保护能力;——建成权威高效的网络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信息技术产品/系统安全性分析评估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检查体系,形成重要信息系统和基础信息网络的安全服务保障和监督检查能力;——建成多层次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队伍和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形成雄厚的信息安全人力支撑保障能力;——建成高可信度的网络信息安全态势感知、综合预警的网络空间积极防御体系,形成军地协同、机制高效、平战结合的安全防御、运维管理、应急处置、灾难恢复、网络净化、打击犯罪和舆情导控、攻击反制的综合保障能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网络信息安全强国,满足经济建设对网络信息安全的需求,满足国防军事对网络信息安全的需求,满足党、政府、军队和广大人民群众对网络信息安全的需求,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4.中国特色

在表述我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战略时,完全可以提出“中国特色网络与信息安全”概念。至少以下六个方面构成了中国特色的基本内容:一是互联网应用广泛,网民众多,但是,网民素质参差不齐,安全意识和IT技能普遍不高。二是互联网应用水平较低,互联网的巨大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三是国内信息化发展迅速,但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四是新技术新应用新服务大量出现,与安全保障机制滞后形成鲜明反差。五是关键技术依赖进口,缺少核心竞争力。虽然,互联网在我国已经成为经济、社会的命脉,但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使用的关键技术和大型应用软件主要依赖进口,高端服务只能由国外企业提供,本国的产品和服务很少。不掌握互联网基础资源,根域名服务器没有实现共同管理。六是我国成为美国炒作黑客威胁论的主要靶子。美国可以大摇大摆设立网络战司令部,建立网络部队,开展网络演习,而我们却要疲于应付各种中国网络威胁论的攻讦。即使美国在“棱镜计划”曝光,成为千夫所指的尴尬时刻,他们仍然喋喋不休、颐指气使地指责中国对他们进行了所谓的网络攻击和窃密活动。这其中的原由是,中国与西方国家分属不同的意识形态阵营,在他们眼里,中国黑客威胁论已然是中国威胁论的一部分。另外,客观上我国的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水平不高,很容易被别人作为跳板实施攻击,也是原因之一。

三、我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战略的主要内容

1.确立网络与信息安全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关键性地位

在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全面论述我国总体安全观,并提出了包括信息安全在内的十一种安全,明确指出网络与信息安全是国家和军队整体安全的基础条件。没有网络与信息安全,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国防安全。世界发达国家普遍将网络与信息安全列为国家安全的主要内容,作为政府和军队优先考虑和处理的战略问题。我们要深刻领会和贯彻的讲话精神,站在战略的高度,把握信息网络安全与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发展的内在规律,坚持以安全促发展,在发展中求安全。一是在指导思想上,将网络与信息安全确定为我国我军的一项基本国策。建议在政府、军委或总部重要文件或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批示)中对此予以明确,在全党全国全军强化网络与信息安全是国家安全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关键地位的理念,并以此推动我国信息化建设和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的全面发展。二是在战略规划上,以建设中国特色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体系为重点,牵引信息安全产业发展。要以当年抓“两弹一星”的战略决心,统一组织,密切协同,基本建成体系完备、构架合理、军民融合、攻防兼备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体系。三是在工作部署上,抓好网络与信息安全各要素的建设。第一,进一步加大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经费投入和产业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安全产业与信息化同步发展;第二,突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支撑平台建设,在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和预警、互联网加密信息获取和破译、关键信息产品安全性检测能力等方面,建设一批设备齐全、力量充沛、技术高超的支撑平台。第三,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队伍建设。形成“国家队”与“地方队”相配合、“专控队伍”与“行业队伍”互补,“网络作战部队”与“网络技术队伍”结合的技术保障力量。

2.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一是加快出台具有中国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母法或基本法律,加快制定并公布我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战略。二是着手对我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法律体系进行全面规划与设计。三是营造文明、“绿色”、安全的互联网环境。四是逐步开展各类涉网专门法规的制定工作。五是高度重视信用管理、安全认证、电子交易、移动支付、信息资源管理等法律研究。推动网络仲裁、网络公证等法律服务与保障体系建设。六是进一步统一军队网络行为规范,加快出台我军网络作战相关条例。七是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执法队伍建设。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系,依法管理信息安全和网络空间秩序,逐步形成规范有序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法制环境和责任体系,明确社会各方保障信息安全的责任和义务,依法规范各部门的职责。八是抓紧制定针对网络犯罪的法律规定。尽快出台包括刑事立法,网络执法,打击网络恐怖主义等法律法规。

3.确保包括工业控制系统在内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

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的重点是各行业核心业务应用的连续性,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一是确保基础网络设施建设和发展与国家安全需求相一致。切实做好公共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的安全保障。二是实行分类和分级的管理策略。从核心业务的重要性和相互依赖性角度,将关键基础设施进一步划分为核心关键基础设施和一般关键基础设施两个级别。实施“一大一小”战略,“一大”,即充分利用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应用的契机,研究并逐步实施可信、可控、自主的关键基础设施信息网络运行环境,实现非战争时期的信息系统有序管理和安全可控。“一小”,即建立我国关键基础设施核心保护名单,在极端情况下全力保证涉及国家安危的重要设施信息网络的安全可控。三是加强工控系统安全防护技术体系建设。切实保障核设施、电力系统、石油石化、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城市设施等重要领域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防护和管理。四是严格无线组网、远程通信管理,采取技术手段防止非法侵入。五是严格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管理,对工业控制系统连接公共网络、工业控制系统产品采购与升级等提出安全要求。六是建立工业控制系统产品安全测评制度。严格产品安全性准入标准,严格产品采购管理,加强关键环节的安全检测评估。

4.营造和谐规范的互联网秩序

一是制定科学的互联网管理原则。坚持“言论自由,隐私保护”的原则,充分发挥互联网反应民情民意的窗口作用。但基本条件是,不以危害公共安全和破坏国家法律为前提。坚持“行为自律,依法治网”的原则,每个公民的网络行为都应自觉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遵守社会的法律秩序。坚持“舆情分析,宣传引导”的原则,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网络舆论的是非曲直,倡导文明的、负责任的网络言论行为,把有害信息传播降低到最小程度。二是建立互联网舆论工作机制。重视网络宣传引导工作,把引导网上舆论作为重要任务,形成权威有效的舆论引导机制,主动权威信息,及时回应舆论热点,满足公众知情权。重视应对境外网上舆论工作,坚决揭露批驳境外敌对势力的恶意攻击和造谣污蔑。完善网站新闻信息审核制度,时政类论坛严格实行版主实名并报网络文化信息服务行业主管部门备案。三是加强网络舆情应对体系建设。加强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安全管理,重视对网络新业务、新兴社交网站的安全评估,针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及时制订管理措施。建立网络舆情的快速反应机制。跟踪监控网络舆情的发展是突发事件善后舆论引导的关键。突发事件发生后,要能够快速反应,主动应对,一旦出现不实传言、谣言,迅速做出研判,连续不断提供原始权威信息。四是加强各级网络舆情系统网站的建设。主动利用各级办公系统网站,方便快捷地与群众沟通,及时公布群众迫切关注的问题。完善快速协同机制,各省市地县联手对网络舆情进行研判,随时监控网络舆情动态,积极引导。让人民群众善待网络,善用网络。五是严厉打击各种网络犯罪活动。有效治理网络上的反动宣传、迷信活动、网络和淫秽信息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强防范网络犯罪技术手段建设,建立系统、完整、有机衔接的预防、控制、侦查、惩处信息网络违法犯罪机制。对恶意散布高危病毒、木马的行为要严查严打并采取技术手段查杀。

5.强化重要信息内容安全保密

加快推进信息安全保密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制度,规范涉密信息系统使用管理,严格涉密信息系统立项审批和联合审查制度。要加强信息传输安全性技术研究,加大对通信密码技术的适应性研究和密钥管理技术的研究,确定保密防范技术攻研的重点,完善保密防范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政策措施。同时,切实落实各项信息保密制度措施。加强保密教育和保密检查,加强网络安全巡查,强化网络反窃密技术安全检查,加强互联网涉密信息监管。一是建立信息安全和保密审查制度。确保国家敏感经济数据、国家基础数据,以及重大信息技术、装备及服务采购信息安全。对金融、通信、能源、交通、国防军工等大型企业以及具有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单位上市、兼并重组、信用评级、检查认证,企业和机构收集、披露、转移等工作进行信息安全保密审查。二是强化信息资源保护与利用。加强电子商务以及各种网络经济活动中的信息资源的保护,维护企业利益、个人信息安全。加强地理空间、土地、矿产、人口、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保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部门间资源共享,发挥基础数据资源作用。三是加强信息技术服务和投资安全管理。研究制定信息技术服务专门管理办法,严格规范企业、机构在我国境内大面积采集信息数据的行为,禁止非法收集敏感经济数据、国家基础数据,禁止非法控制用户计算机。对经济社会重要领域信息系统投资项目实施备案管理。

6.构建网络空间积极防御体系

针对日益复杂激烈的网络攻击破坏行为,必须构建起我国强大的网络空间防御体系。一是确立工作目标。我国网络空间防御体系应以“构架合理、系统完备、军民融合、攻防兼备”为原则,形成防侦察窃密、防思想渗透、防破坏颠覆、防恐怖犯罪、防网战攻击等主要内容的防御能力。我国网络空间防御体系建设应遵循,将网络空间防御作为国家安全和军事斗争的独立领域;坚持积极防御、攻防兼备的战略方针;形成平时与战时相结合、军民协同配合的网络空间防御力量;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实现技术创新与跨越;着力加强基础信息网络与重要信息系统和敏感目标网络的防御;积极开展以维护我国利益为主、互利共赢的国际网络空间合作活动。二是形成符合我国政治制度的网络空间安全领导体制。明确各级领导机构与相应的办事机构的职责与上下级关系,规定国家与地区、军队与地方、政府与企业的指挥协调关系,建立发生大规模网络空间战争情况下的国家动员体制。三是建设多层配置的网络空间防御力量。合理划分构成我国网络空间防御体系各方面力量的专业分工,防御力量、攻击与反制力量、支援保障力量形成科学比例。加强国家专业力量与各地区专业力量的合理配置与密切协同,整合网络空间防御的军事力量、地方力量和民间力量等各方面,明确平时和战时可动用力量的部署与规划;各种力量的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四是构建有力的网络空间防御设施。加大防、侦、攻一体的网络力量建设。大力发展情报获取、态势感知评估、监测预警和网络反恐处突能力。强化互联网巡查、计算机网络反窃密技术安全检查,形成常态工作机制。加强情报、技侦、舆情等部门的危机决策协调和联动配合,提高应对网络空间复杂、多维、并发危机的决策支持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对重要装备的信息安全漏洞分析。建设网络攻防靶场,组织军民联合网络攻防演练,增强遏制和威慑能力。综合运用国家科技发展能力,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和完善信息安全关键技术支撑服务平台。要着力提高网络空间的密码质量、战略预警、态势感知、反击威慑、舆情掌控与反恐处突等六大核心能力,实现对信息安全全方位的技术支撑。五是建立部门和行业信息安全联动机制。整合政府、军队、专业部门、运营商等各方力量,形成跨部门、跨行业资源有效整合与合理利用的共享机制。组织专家开展信息安全态势综合分析与研判的技术、理论、战略、政策法规等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为国家开展网络空间安全情报分析、形势研判和战略预警通报提供支撑。

7.全力推进网络与信息安全自主创新体系和可控能力建设

以政府扶持为导向,以科学发展为统领,以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为主体,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信息安全新技术的投资和政策支持力度。一是实施网络与信息安全创新战略。大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紧密跟踪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逐步实现网络与信息安全关键技术、产品、服务的自主研发、自主生产、安全可控,根本改变依赖外国的状况,实现由技术追随向科技超越的转变。把信息安全理念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体系创新纳入国家特殊奖励政策,加大自主创新技术、自主创新服务、自主知识产权的考评权重。二是突出重点攻关项目。逐步提高重要信息系统、基础信息网络、党政机关系统和军事国防系统关键技术、设备、服务的国产化率,尽早实现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中主要设备完全采用国产化产品。严格落实关键核心软硬件设备的安全性准入制度。三是逐步完善信息安全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搞好产业政策的规划、产业基础布局、产业标准的选择与推行,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规范和指导我国信息安全建设和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环境。四是大力培育信息安全市场。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有利于信息安全产业发展的投融资环境,推动自主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培育和打造一批信息安全龙头企业,支持一些有特色、有发展的信息安全中小企业。推进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装备在党政机关、军队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的优先采用。

8.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和专业队伍建设

一是大力培养高素质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实施信息安全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建立领军人才的动态式、激励型管理机制,努力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信息安全理论研究、组织管理、专业技术和行政执法队伍。二是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教育体系。加强学科规划和专业建设,发展多层次的信息安全培训体系,形成高等院校的专业教育、从业人员的系统教育、全社会的普及教育相结合的宣教机制。在各级党校或行政学院增加信息安全教育内容。大众传媒应积极宣传信息安全知识,介绍重大信息安全事件,营造维护信息安全的浓厚氛围。开展全国性的信息安全宣传周或宣传月活动。三是构建与我国信息安全需求和大国地位相适应的信息安全专业队伍。包括,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专控力量,网络关口监控力量,网络舆情导控力量,网络反恐力量,网络空间作战力量、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宣教力量等。

9.形成紧急状态下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应对处置机制

制定国家统一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措施和标准,理顺部门间的相互协调配合,完善衔接方案,形成国家应对重大突发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整体防范能力。一是建立国家紧急状态下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策略。提高处置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人为破坏等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进一步完善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预测、预警。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加强对各类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和可能引发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有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和持续监测。对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做出及时准确判断。二是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管理综合协调部门,确保应急管理的效率。国家应将信息安全应急管理作为日常行政管理的组成部分,与政府、军队常态管理结合起来一并构建。三是建立重要信息系统异地容灾备份系统和相关机制。针对国家基础网络与重要信息系统,要建立技术储备、系统和数据异地容灾备份,保证紧急状态下系统不间断运行和受到破坏后系统和重要数据可紧急恢复。四是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制度。针对不同的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制定不同的应急预案,并且定期开展应急演练。通过演练,提高各级部门应急处置能力,检验发现应急处置体系和工作机制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时修正。

10.重视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涉外斗争策略研究

网站安全论文范文3

以太网具有很多特有的优势,使之能够在包括变电站通信系统中成为主流应用。具体优势如下:(1)以太网的数据传输速率高,越高的速率就能在通信工作量相同的前提下减少时间,大大减轻通信网络的负荷。(2)以太网具有强大的开放性,能够很大程度提高设备互相之间的操作性,简化用户的工作,同时可以避免使用者被制造商的自身通信协议所限制。(3)以太网技术资源共享能力很强大,能轻易实现与其他控制网络无缝衔接。(4)可以实现各种远程访问技术、远程监控技术以及远程维护等技术难题。(5)以太网具有极强的扩展性,能对各种网络拓扑结构有很好的支持,同时能够支持众多主流的的物理传输介质。(6)以太网价格便宜,应用广泛,可以推进系统发展。以太网虽有很多优势,但在实时性和安全性上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在数字化技术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包括变电站与控制中心,变电站内李燕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454100部各层之间时刻都有信息在传递,还有各种报文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交流,对于信息的实时性和安全性要求极高。在满足实时性要求的情况下,提高以太网的安全性,发展一种更为安全的加密方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以太网中的DES和RSA加密算法的优缺点

在以太网中使用加密技术,可以极大的提高其安全性,同时减少了对CPU资源的占用,提高了系统的处理效率。加密技术是对明文采用特定的计算方式,使之变成一段没有实际意义的,不可读的“密文”,要想获得原始的内容则必须有与加密算法对应的密钥,通过这样的手段来实现对原始对象的保护。加密技术一般有以下两类:1)对称加密算法,经典是DES;2)非对称加密算法,经典是RSA。DES又叫数据加密算法(DataEncryptionAlgorithm,DEA)。密钥在发送密文前,双方互相交换,接收方在收到了发送方的密文之后采用相同的密钥和算法可以进行逆向处理,进而得到明文,否则数据不具有实际意义。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的不断提高,DES的攻击常被一种称为暴力破解(也叫彻底密钥搜索)方式破解攻击,实际上是不断地尝试所有可能的密明直到找出合适的为止,所以DES目前的安全性不断下降。而RSA算法被国际标准化组织推荐成为公钥数据加密标准,基本上能够抵御己知的所有恶意攻击。RSA算法与DES算法的原理不尽相同,核心是加密/解密密钥在使用时是完全不同的,但可以相互匹配。相比DES算法而言,RSA算法极大的强化了信息的安全性。出于安全性考虑,RSA算法的密钥一般要求500-1024比特。RSA算法的最大弊端因此产生,其计算量无论基于何种手段实现,都是极其庞大的。和DES算法相比,DES算法计算量几乎将高出RSA算法好几个数量级,RSA算法势必会减慢变电站信息的传递效率,影响实时性。

三、基于DES和RSA混合加密方案的变电站通信安全

通过对各自加密算法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DES算法还是RSA算法都存在着一定的缺点,这些缺点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是致命的。DES算法一般加密以64比特为单位的数据块,因为其算法简单相对来说多应用在大量数据下,在计算量上具有很大的优势,缺点是相对容易破解,密钥管理也成为了问题,容易被第三方非法获得。RSA出现稍晚于DES,这种算法不对称。两密钥同时关联产生,并不能通过算法推算,其安全性要远比DES好。但RSA缺点是计算量庞大,而且在对明文进行加密时,明文长度也会有一定的限制,所以RSA算法一般只应用于重要敏感的场合的一些小量数据加密。一种混合DES和RSA算法的混合加密方案被提出,优势十分明显。一是密钥匙管理上的优势,密钥的管理模式对于加密技术的性能有极大的影响,本方案中中DES算法的密钥Ks属于一次性密钥,在使用之后即被舍弃,而被传输的会话密钥由于经过了RSA算法加密不需要在通信前将密钥发送给接受方,只要断路器保管好自己的私钥就可以了;二是安全性能上的优势,该方法的安全等级和单纯使用RSA时等价。RSA算法对DES算法的密钥进行再次加密,极大程度的确保了DES算法的安全性。三是时间上的优势,之前提到了该方案的安全性其实与单独运用RSA算法一样的,但是这个方案比单纯RSA算法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时间上的优势。RSA算法本身会产生大量冗余,计算量较大,对于变电站通信过程中实时性要求是致命的。本方案对明文使用了DES算法,这样加密和解密不仅使所占用的时间较少,而且明文的长度不会受限,然后只对DES的会话密钥使用RSA加密,数据并不大,从而节省了大量时间,提高运算效率。

四、结论

网站安全论文范文4

1研究目标与框架

本文研究目标在于借助层次分析法探究并分析影响开放获取期刊知识传播效果的媒介因素,研究步骤如下:(1)从媒介维度梳理影响开放获取期刊知识传播效果的因素,构建基于媒介的开放获取期刊知识传播效果影响因素指标体系;(2)按照指标层次顺序在yaahp层次分析法工具中建立模型并检验模型完整性,通过检验后,生成基于九级量表的调查问卷,邀请专家对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3)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并输入yaahp层次分析法工具中以构造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得出单一准则下指标的相对权重和各层指标对决策目标的相对权重;(4)对决策目标的结果向量,即各指标对决策目标的权重进行解释和评价;(5)根据该研究结果对开放获取期刊传播媒介的建设与发展提出建议。

2研究设计

2.1研究方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是美国运筹学家萨蒂(ThomasL•Saaty)在19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它按照思维和心理的规律把决策过程层次化、数量化,按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的顺序将决策问题分解为不同的层次结构,然后使用求解判断矩阵特征向量的方法求得每一层次上各元素对上一层次某元素的优先权重,最后得到各方案层备择方案对决策目标的最终权重。本文借助层次分析法,以确定影响开放获取期刊知识传播的媒介因素为决策目标,运用yaahp层次分析法工具确定各指标对该决策目标的相对权重。

2.2层次模型

信息总是在一定环境、语境、背景中产生和传播的,不可能脱离一定的背景条件而独立存在[5]。学术期刊的传播环节关系到内容信息能否以最佳状态传递到读者手中,完成传播学术成果的使命[6]。基于此,本文从用户与开放获取期刊传播媒介的关系出发,界定媒介接触、媒介使用、媒介评价3个维度构成一级指标层,并根据这3个维度对开放获取期刊知识传播效果的影响细分二级和三级指标,最后依此构建如图1所示的开放获取期刊基于媒介的知识传播效果影响因素层次模型。

2.2.1媒介接触维度

用户对媒介的使用始于媒介接触。媒介接触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特定需求,而实际接触行为的发生受到媒介接触可能性和媒介形象两个条件的影响。在开放获取领域,媒介接触环节对开放获取期刊知识传播效果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用户根据自身需求接触开放获取期刊,而这些期刊是以不同的媒介类型存在的。一般开放获取传播媒介可分为期刊网站、OAJ集成数据库、OAJ平台和搜索引擎4种。另外,用户对媒介的印象也会影响其使用和评价。为衡量媒介印象,笔者设置了覆盖面、知名度、专业性和公信力4个指标。

2.2.2媒介使用维度

用户根据自身需求和媒介印象选择特定媒介类型后,就进入了媒介使用环节。与普通网络媒体不同,开放获取期刊传播媒介是学术传播与交流渠道,其影响主要体现在用户对论文的查询、获取、管理与分享3个方面。查询指用户对所需的开放获取资源进行搜寻的行为;获取指用户在查找的基础上获得所需资源的行为;管理与分享指用户对获取的资源进行组织管理和与他人分享的行为。开放获取期刊传播媒介提供多样化的功能与服务,其中导航、检索和外部链接是影响用户查询论文的重要因素[7];资源可发现性、论文更新速度、资源开放程度和论文格式呈现4个因素影响用户对论文的获取[8];媒介提供的论文评论、论文收藏、论文订阅、社交分享和线上社区服务则给予用户多样化的管理与分享论文的方式。

2.2.3媒介评价维度

从用户角度出发,本文将媒介评价界定为用户根据自身的媒介接触和使用体验对开放获取期刊传播媒介做出的评价。开放获取是网络时代的产物,其知识传播基于网络,因此开放获取期刊传播媒介均为网络媒介,媒介的易用性和拓展功能是影响用户媒介评价的两个重要指标。易用性指开放获取期刊传播媒介易于使用的程度,拓展功能则指通过提供额外的功能提升用户体验的程度。其中,网站界面、网站性能和网站安全性与易用性密切相关[9],多终端适配、个性化服务和交互服务则与拓展功能不可分割。6个因素均会对开放获取期刊的知识传播效果形成直接或间接影响。

2.3调查问卷

根据已经建立的层次模型,使用调查问卷对同一层次中的评测指标进行两两比较。为保证精确性,本文采用9级量表的方法设计调查问卷,以构造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判断矩阵标度及含义如表1所示。参加本调查的专家评价组(N=16)成员均为各高校及行业内资深人士,他们对开放获取有足够的了解或有较充分的使用经验,因而进行的判断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3实证分析

3.1构造判断矩阵

比较所有指标后,即可构造出n个指标对决策目标A的判断矩阵,判断矩阵用A=(aij)n*n表示。统计16份调查问卷中每个两两比较结果数值的几何平均数后,借助yaahp层次分析法工具构造了n个因素对决策目标A的判断矩阵,所有矩阵均通过了一致性检验。表2为16位专家针对开放获取期刊知识传播效果媒介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层中的媒介接触(B1)、媒介使用(B2)和媒介评价(B3)3个指标相对于决策目标层做出的判断矩阵。表3为二级指标层中媒介类型(C11)和媒介印象(C12)2个指标相对于一级指标层媒介接触(B1)这一指标的判断矩阵。表4为二级指标层中查询(C21)、获取(C22)、管理与分享(C23)3个指标相对于二级指标层媒介使用(B2)这一指标的判断矩阵。表5为二级指标层中易用性(C31)和拓展功能(C32)2个指标相对于一级指标层媒介评价(B3)这一指标的判断矩阵。

3.2确定指标权重

使用yaahp层次分析法工具将运算结果导出,即可得到各层指标对上一层指标的权重以及对决策目标的权重。设定权重为W,则各层指标权重如下。

3.2.1一级指标层指标权重

一级指标层对于决策目标的权重排序为WB={0.1692,0.4434,0.3874},其中,媒介使用指标权重最大,说明对开放获取期刊知识传播效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媒介使用环节,其次是媒介评价指标,而媒介接触指标的影响较小。

3.2.2二级指标层指标权重

对于媒介接触来说,媒介类型指标的权重稍高于媒介印象;对于媒介使用来说,各指标的权重排序为Wc2={0.1311,0.6226,0.2463},即获取指标对媒介使用的影响远大于管理与分享指标以及查询指标的影响;对于媒介评价来说,易用性最能够影响用户的媒介评价。二级指标层各指标对决策目标的权重排序为Wc={0.3099,0.2761,0.1092,0.0952,0.0775,0.0740,0.0582},说明易用性对基于媒介的开放获取期刊知识传播效果影响最大,其次是获取、管理与分享等。

3.2.3三级指标层指标权重

分析表9数据可以发现:在媒介类型层面,OAJ平台所占权重最大,说明用户较倾向于选择OAJ平台进行查询获取;同时,搜索引擎和OAJ集成数据库权重大小接近,也是两个不可忽视的传播渠道;期刊网站的权重最小。在媒介印象层面,专业性对媒介印象的影响高达0.3233,知名度以0.3118的权重占比紧随其后,公信力的影响偏低。在查询层面,检索服务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导航即内部链接服务;在获取层面,OAJ资源的开放程度极大地影响用户对论文的获取,其次是资源可发现性,论文呈现格式的影响则可以忽略不计;在管理与分享层面,社交分享和论文评论服务的影响较大,而线上社区功能的影响极小。在易用性层面,网站性能尤为重要;在拓展功能层面,个性化服务的作用最大,其次是多终端适配服务。专家组认为,在媒介相关因素中,对开放获取期刊知识传播效果影响最大的是网站性能(0.1591)和资源开放程度(0.1168);同时,网站界面(0.0923)和资源可发现性(0.0883)的影响也不容小觑;除此之外,网站安全性(0.0585)、论文更新速度(0.0479)同样是影响其知识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个性化服务(0.0362)和社交分享(0.0354)两个指标则显著影响用户的媒介使用和媒介评价,进而影响开放获取期刊的知识传播效果,而线上社区(0.0093)服务的影响微不足道。

4研究结论及建议

4.1研究结论

从媒介角度来看,媒介使用环节对开放获取期刊知识传播效果的影响最为重要,即在媒介相关因素中,知识传播效果主要取决于媒介使用环节;其次是媒介评价,而媒介接触环节对知识传播效果的影响较小。在媒介接触环节,媒介类型对媒介接触的影响相对较大,用户倾向于通过OAJ平台获取期刊论文,此外OAJ集成数据库和搜索引擎也是用户经常选择的媒介类型,表明用户习惯于使用综合集成平台而非期刊网站这样的单一平台查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论文。媒介印象影响略小于媒介类型,其中专业性是决定媒介印象的最重要指标,专业性强的开放获取期刊传播媒介容易获得较好的知识传播效果;知名度的影响力与专业性相当,说明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媒介容易吸引更多开放获取用户。在媒介使用环节,获取指标的权重高达0.6226,其中又以资源开放程度的权重最高,说明开放获取期刊传播媒介是否支持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支持对论文相关数据、同行评议、评论等资源的开放极大地影响用户的获取行为和开放获取期刊知识传播效果。资源可发现性次之,说明开放获取期刊传播媒介的资源被外部源集成和发现的机会越高,越有利于提高开放获取期刊的知识传播效果。除获取外,管理与分享对媒介使用的影响也占24.63%,其中以社交分享和论文评论所占比重最高,说明其对于提升开放获取期刊知识传播效果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最后,检索在查询中所占权重最高,检索服务的好坏影响用户对期刊论文的查找,进而影响知识传播效果。在媒介评价环节,易用性的影响最为显著,权重高达0.8,说明开放获取期刊传播媒介的网站界面、网站性能和网站安全性对其知识传播效果影响较大,其中又以网站性能所占权重最高,表明网站的链接速度、检索速度、兼容性、稳定性等网站性能因素对OAJ知识传播的重要性。研究还表明网站界面的影响不容忽视,简洁性、易用性、美观度等网站界面因素对网站的易用性来说至关重要,是影响开放获取期刊知识传播过程的基础媒介因素。另外,网站安全性也对开放获取期刊知识传播发挥着不可小视的影响作用。在拓展功能层面,个性化服务权重最高,多终端适配次之,说明个性化服务是影响媒介评价的重要因素。

网站安全论文范文5

一、学术期刊宏观结构性改革

学术期刊供给侧改革不仅要进行微观层面的改革,还要从组成结构、编辑人员专业构成等方面进行宏观层面的改革,只有实现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改革的密切配合,消除互相制约的不合理因素,才能达到最佳改革效果。

(一)组成结构改革

1.增加专业性期刊数量,限制综合性期刊数量

目前,我国学术期刊的整体格局是以综合性期刊为主。综合性期刊往往涉及几个学科,学科边界模糊,影响了读者信息索取的便捷性与靶向性及期刊品牌建设,继而影响期刊自身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专业性学术期刊因其专注某一学科,期刊定位更为准确、整体结构更为合理、栏目设置更为细化、选题更为前沿新颖,从而对特定学科学术水平的推进更为有力,更能彰显学术期刊的价值和使命。因此,从国家层面来说,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要做好顶层设计,一方面加大对专业性期刊的审批支持力度;另一方面积极出台相关政策督促和指导现有综合类学术期刊向专业性学术期刊转变。比如,高校综合性学报,要从为学校办刊向为学科办刊转变,即依托本校优势学科影响力积极向专业性期刊转变。原《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要依托本校安全、管理学科影响力于2018年更名为《安全与管理学报》,成为安全、管理及交叉学科突破性理论进展和创新成果的发表阵地。

2.逐步增加英文学术期刊数量

1887年,我国出版发行了第1种英文学术期刊ChineseMedicalJournal。截至2018年3月26日,我国共出版了548种英文学术期刊,占我国学术期刊总量(6468种)的8.47%。①英文学术期刊更具有国际影响力,这从《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报告》(2018版)可见一斑。在报告公布的175种“2018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中,英文学术期刊有137种,而中文学术期刊只有38种。②近年来,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中文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偏低问题,出台了指导意见与提升计划,如2013年中国科协联合财政部、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6部门实施的“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在英语成为“国际语言”的语境下,为加强对外文化理念、意识形态及科技成果的传播,加快走出去步伐,扩大期刊传播力和影响力,为全球学术生态贡献高影响因子的期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应加大对英文学术期刊的刊号支持力度,逐步增加出版发行优质的英文版期刊数量,尤其要增加人文社科类英文期刊数量,在增加科技成果传播力的同时更好地对外传播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学术成果、理论动态和学术研究信息,促使“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

(二)编辑人员专业组成的结构性改革

编辑工作是期刊出版的中心环节,从事编辑工作的主体———编辑人员,是学术期刊供给侧的行为主体,其专业构成直接影响着学术期刊出版质量。现代出版体系下的学术期刊出版质量至少包含学术质量、编校质量及技术质量等三方面内容,因而编辑人员的专业构成也应与其相互照应,分成学术编辑(由具有学科专业背景人员担任,把关学术质量)、文字编辑(由具有编辑出版专业或中文专业背景的人员担任,负责对选定内容进行行文措辞、内容结构等细致化的整理和修改等,把关编校质量)和数字技术编辑(由具有数字出版专业学科背景的人员担任,负责完成网站维护、网上编辑流程的更改、视频修改制作、微信公众平台内容的编辑和推送等数字化出版工作)三类,并根据期刊实际进行人数比例调整,使编辑人员专业组成更为科学合理,以满足出版质量要求。

二、学术期刊供给形式的结构性改革

(一)继续与中国知网等传播平台合作

截至发稿前,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共收录国内学术期刊8100种,文献总量5300万篇;万方收录中文期刊8000余种;维普中文期刊收录期刊14652万种,文献总量6000余万篇。这三大期刊数据库在资源品种和服务功能上具有明显差异,可满足读者差异化需求,是读者进行期刊学术论文数字化阅读的重要获取途径。鉴于此,我国学术期刊出版单位要继续利用这三大传播平台进行数字化出版。

(二)建设并完善学术期刊的官方网站

期刊网站是期刊数字化出版的必由之路,在数字呈现本期刊已全文之外,还可以实现在线采编、与作者互动等,从而优化出版流程,提高学术期刊出版效率。现在我国学术期刊主要采用的是中国知网、三才、玛格泰克三种功能各异的采编系统。没有采用相关采编系统的学术期刊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自己期刊的系统,以提高采编效率、优化出版流程,从而扩大期刊影响,提高国内外影响力和显示度,实现期刊数字出版产业升级。已建网站的期刊出版单位应完善开放获取(OA)功能并考虑读者对期刊深阅读与浅阅读的需要和便于国际科技情报机构检索和收录,提供PDF和HTML两种及以上阅读模式,以增强论文显示度,满足读者多样化需求,进而提升引用率和影响力;增设互动交流板块,实现作者、读者的参与互动,使传播者与受众有效地联系起来,增强读者黏性和有效供给,提升期刊学术水平和科研传播功能。

(三)开通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

《2017微信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微信在社交类移动应用中月均活跃用户数排名第一,微信公众号月活跃账号数350万,月活跃粉丝数7.97亿,较2016年增长14%。但目前我国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利用情况不佳。微信公众号是媒体融合发展的主要成果之一,其接口设计、自定义交互菜单、小程序等都为期刊数字出版提供了良好的操作平台。学术期刊要顺应全媒体时展的要求,开通微信公众号并按照网络传播特点对论文进行编辑推送,尽可能实现期刊内容数字化传播,扩大期刊传播力。

(四)推进移动有声阅读

《2017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数据显示,2017年有声阅读市场规模发展迅猛,达到40.6亿元。为使平面的文字作品更加立体化、个性化和形象化,满足读者个性化、便捷化和“碎片”阅读需求以增强读者黏性和增加利润增长点,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应采取与喜马拉雅等专业音频制作公司合作或独立制作的方式,推进移动有声阅读的建设以提供学术论文数字音频形式的在线收听和下载服务。

(五)推进数字集成出版

相较于纸质期刊,数字期刊更利于出版内容的归类整合。为发挥“集群”优势,提高学术出版力,我国学术期刊应在数字化出版基础上对出版资源进行再整合。对于综合性期刊,可以将过刊中同一学科的论文整合在一起推出专题数字辑刊;对于专业期刊,可以将过刊以年为单位组合成集刊数据库,或加入学科数字期刊群,利用刊群规模化优势来增加期刊所载论文被检索的几率。如条件成熟,在总结按学科进行集群经验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按出版属地、行业或系统进行更大规模的数字化集群。

(六)进行增强出版

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①进入数字时代,学术论文与社交网络的联系、与其他数据材料的关联及语义环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科学研究范式的发展,科学研究过程更注重科研共享、数据重用,但限于出版理念与出版技术,传统论文出版与相关数据材料等之间往往相互独立,较难建立起有效关联。因此,学术期刊出版应做出相应调整,如在出版的论文中提供研究数据、附加材料、出版后数据及数据库记录等信息以及与论文相关内容的链接,进行增强出版。增强出版以“结构化文本+富数据”形式,以文本、音频、视频、数据集等多种数字形态,向读者传播研究成果,具有交叉链接、富数据、开放共享等特点,是对传统数字出版形式的优化,能进一步提高知识服务能力和论文传播质量,提高期刊影响因子。目前,我国学术期刊主要通过加入OSID(OpenScienceIdenti-ty),即开放科学计划,②进行增强出版。

三、学术期刊内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学术期刊应根据期刊定位及发展需要适时调整栏目结构、优化论文类型占比、增加提高自身影响力的论文构成要素。

(一)期刊栏目的改革

著名编辑家邹韬奋说,没有个性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就更没有希望了。市场经济时代是品牌效应时代,拥有了品牌效应,才可能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最优化。期刊的品牌经营,首先是栏目的品牌经营。

1.强化重点栏目

重点栏目最能体现刊物价值、特色和办刊宗旨。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期刊栏目文章篇均下载频次及被引频次等指标判定栏目影响力,根据办刊的宗旨和资源优势确定重点栏目,重点栏目放置于栏目首位并增加其文章选编数量,加强编辑力量。

2.开设争鸣栏目并设置差异化争鸣栏目选题

学术期刊是开展学术研究、学术创新成果、交流学术经验的重要媒介,而争鸣栏目是学者进行学术观点碰撞的一块重要阵地,是学术期刊提高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有力保障。没有争鸣栏目的期刊要组织策划争鸣栏目;已有争鸣栏目的期刊,要在了解同类期刊争鸣栏目选题现状基础上根据自身优势策划差异化争鸣选题以避免同质化,并认真实施策划方案,保证争鸣文章的学术质量。

3.减少同质化栏目

对于专业性期刊,改革重点是增加“你无我有”栏目,减少同质化。现在大多同学科学术期刊因报道学科一致性而导致其栏目设置大同小异,雷同化现象严重。对于同学科专业性期刊,要根据栏目空白和实际所需进行差异化栏目设置,强化期刊特色和学术价值。如《商业研究》“会展经济”栏目,即根据目前国内经济类期刊“会展经济”栏目尚处于空白的实际,为适应会展经济发展的要求及履行学术传播的使命而策划。

4.增创特色优势栏目

对于综合性学术期刊,改革重点是要增创特色优势栏目。综合类学术期刊涉及学科众多,没有优势栏目则不能凸显期刊优势,应利用优势学科和资源增创优势栏目。对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等综合类学术期刊,要根据学校学科优势申报“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以创设特色优势栏目,增强期刊影响力。如《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学研究”栏目即为“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增添了期刊特色和影响力。对于其他综合性学术期刊,可通过创设具有地域特色的栏目来增强竞争力,如《内蒙古社会科学》“北方民族历史”“蒙古国研究”等栏目独具地域特色,在学界相关研究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二)刊载论文内容和类型的改革

1.围绕办刊方针选录文章

办刊方针是刊物的灵魂,约束着栏目的设置与文章的内容。为提高自身专业性,我国学术期刊应紧紧围绕办刊方针选录文章。如《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办刊方针是推动和提高音乐学研究并为音乐教学服务,从创刊起便紧紧围绕办刊方针设计栏目、选录文章,开设了作曲技术理论、音乐教学、音乐教育学等体现办刊方针的栏目,保证并提高了期刊专业性与影响力。

2.均衡论文类型

学术期刊的论文类型大致分为研究型论文、综述型论文、评论型论文三类。研究型论文研究深入,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属于一次文献,结论与观点更易被引用,为增加影响因子,各学术期刊更愿意发表此类型论文,这造成学术氛围的单调,限制了学术期刊的作用。我国学术期刊应逐渐增加综述型论文和评论型论文数量,达到论文类型的均衡,以充分发挥学术期刊学术导向与学术交流的作用。

(三)中文学术期刊论文题名、摘要、参考文献及其改革

1.中文学术期刊文章应附有中、英文题名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制定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CAJ-CDB/T1-2006)》(以下简称《规范》)规定,理论与应用研究论文、应用性成果学习经验总结、业务指导管理类文章应同时附有中、英文题名。而现实情况是我国中文学术期刊论文,无论其属于哪种类型,英文题名与英文摘要、关键词往往同时附有,而《规范》对应用性成果学习经验总结、业务指导管理类文章的英文摘要没有做必须附有的硬性规定,导致其或有或无,直接影响到英文题名的或有或无,从而违反了上述规范要求。另外,EICompendex等国际知名检索数据库中的核心数据都包括论文标题等,为适应国际检索需要,中文学术期刊论文应附有英文题名。

2.中文学术期刊论文应附有中、英文摘要

摘要担负着吸引读者和将文章的主要内容介绍给读者的任务。EICompendex工程索引文献数据库中的核心数据除包括论文题名外,也包括摘要等。为了方便国际学术交流、加快我国中文学术期刊“走出去”的步伐、扩大国际影响力,中文学术期刊应调整论文内容组成要求,改变目前英文摘要作为“补白”而可有可无的现状。特别是理论与应用研究论文,要按照《规范》要求,将英文摘要作为论文的必要内容,并认真对其进行编译加工。

3.英文摘要应逐渐向英文梗概过渡

随着国际间学术交流的深入,为方便国外读者更完整、准确地了解论文内容,判断论文学术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期刊的国际影响力,《经济研究》等中文学术期刊已不满足于与中文摘要一一对应的英文摘要向外国读者介绍论文的做法,要求每篇论文要附有4500英文字符,包含研究背景与意义、主题与思路、方法与理论依据、经验数据及来源、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重要创新与贡献等的英文梗概,此举措使该期刊国际影响力指数(CI)连年提升,于2012-2018年连续7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会科学)”,并位列前茅。鉴于此,我国中文学术期刊论文英文摘要应由只介绍论文写作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向更翔实的英文梗概过渡。

4.学术期刊论文应附有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是评价论文的质量和水平、起点和深度以及科学依据的重要指标,也是期刊质量量化评价指标如影响因子、引用频次等统计分析的重要信息源。鉴于此,我国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应将参考文献作为论文的构成要素并按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标准进行编辑规范以保证其著录质量。

5.中文学术期刊应同时著录中、英文参考文献

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标准6.1中对参考文献著录用文字方面首次做了指导说明:“必要时,可采用双语著录。用双语著录参考文献时,首先应用信息资源的原语种著录,然后用其他语种著录。”①如上述所论,参考文献对于学术期刊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学术期刊应一改参考文献著录文字单一导致学术传播能力受限的局面,按此规则对参考文献著录文字由一种文字著录向双语著录转变。

四、学术期刊出版模式的供给侧改革

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技术、社会化媒介工具及互联网思维对学术期刊出版模式创新产生重要影响。学术期刊将一改传统出版单向、封闭的传播性质,越来越注重通过互联网和社交网络与作者进行交互作用,出版消费者不再是被动接受者,而成为参与者、创造者,推动传统出版模式不断向协作式、开放式、分享式众筹出版转变,即通过互联网、社交网络平台,面向感兴趣的消费群体募集出版项目资金,让消费者参与到出版的生产和流通环节中,进而使出版生产者获得有效的资金支持,出版消费者获得相应的投资回报,最终促进出版资源的有效整合。学术期刊因其公益属性,传统出版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在文化体制改革、期刊出版单位面临转企的背景下,众筹出版拓宽了融资渠道,将弥补办刊经费的不足,且参与众筹者大都是从事这一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众筹把研究兴趣、方向相似的人集中到一起,不仅可以满足投资需求,还可满足学术交流需求,不仅可以筹资,还可以筹智,给学术期刊的生存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一)学术期刊众筹出版可行性分析

1.学术期刊众筹出版平台完善

众筹出版要具备三要素:项目发起人、众筹平台、参与者。其中,众筹平台是连接项目发起人与参与者的桥梁,对于众筹成功与否起着关键作用。众筹平台可以是期刊网站、专业众筹网站或社交网络平台。学术期刊因其公益属性与专业性,相较于大众期刊而言,其社交网络相对狭窄,粉丝数量也相对较少,通过社交网络平台进行众筹的效果不会很好。笔者认为,建有网站的学术期刊,其众筹平台最好选择自己的网站。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我国学术期刊“走出去”战略的推进及数字出版技术的成熟,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尤其是核心期刊出版单位为扩大期刊影响力和采编需要积极进行期刊网站建设,这显著提高了期刊和论文的网络显示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浏览期刊网站者大都是期刊的“铁丝”,有较强的忠诚度与黏性,因而以期刊网站为众筹平台靶向性更强,众筹效率会更高。对于没有自己网站的期刊,可以通过众筹出版网站进行众筹,如众筹网“新闻众筹”平台等。

2.学术期刊众筹出版项目发起人资质完备

众筹出版项目发起人要有一定的影响力与公信度,这样才能得到参与人的认可与信赖,提高项目成功率。由于学术期刊的专业学术属性,目前我国学术期刊编辑大都具有较高的学历与学识水平,尤其是主编或副主编,他们大多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并在学术期刊出版及自己专业领域有一定建树与影响力,具备了学术期刊众筹出版项目发起人资质。

3.学术期刊众筹出版参与人数量保证

自2011年众筹模式被引入中国以来,众筹出版在图书领域发展迅猛,学术期刊众筹出版也方兴未艾。学术期刊的属性决定了其较图书众筹出版存在更多的困难。学术期刊是学术成果的主要载体和重要传播形式,其论文作者及读者学历、职称层次较高,大多为各科研院所、高校等研究机构的硕士、博士及在职研究人员等。由于其专业性强,导致其作者及读者范围窄,是小众出版物,这是其劣势。但同时,此特点也造就了其不可替代的优势,有力保障了众筹出版的参与人数量。“正是学术期刊的专业性,使它成为一部分人的刚性需求,这既是学术期刊的劣势,也是其优势”②。

网站安全论文范文6

一、提供开放获取的OA出版资源

以往,一些实力雄厚的跨国出版集团收购了许多期刊,通过大幅度提高刊物定价的方式,迫使部分出版社将其旗下的期刊“捆绑”销售,以获取资源与利益的最大化。然而,世界各地的研究机构和科学家们为了获取和使用这些科研信息和文章,不得不支付高额的费用,甚至作者本人都不能方便自由地看到已发表的期刊论文,这种做法显然是有失公允的。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应用,开放获取(也称开放存取,OpenAccess,简称OA)成为在基于订阅的传统出版模式以外的另一种选择,OA出版的优势明显,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不受其他限制来获取各类文献,用于科研教育及其他活动。这种方便及时、免费获取的方式可以提供期刊论文、参考文献、技术报告、学位论文等全文信息,赋予了用户宽泛的使用权限,在数字化出版和信息传播方面的优势不可比拟。OA是一种新的学术信息交流方法,因其具备和传统科技期刊一样的同行评价机制,文章质量有保证,还实现了读者和作者的双赢:读者可以免费获取文章,与数据平台的兼容性高,导出方便;作者拥有文章版权,文章的曝光度和引用率有效增强。OA期刊投稿比较方便,出版相对快捷,出版费用较低廉,也极大地方便了公众在公共网络上利用与检索文献,有利于科学信息资源的长期保存、广泛传播与推广使用,大大提升了科学研究的共享程度。OA出版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存储和全文免费获取。为了确保读者免费阅读和获取论文,完整的论文和著作要存储在一个稳定、可靠的网络服务器中,以保证长期数据库式储存与传播的安全性。国内期刊的OA出版起步较晚,目前在技术与推广上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在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应用技术、三方(作者、读者、出版者)利益平衡、刊物出版质量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以及行业机构的专业指导。因此,只有国家、数据集成出版商、科研机构、期刊社、作者等各方面达成共识、凝心聚力,才能更好地推进我国的OA出版事业,实现科研成果的共用共享,促进学术深入交流,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

二、打造多功能服务型的期刊网站

科技期刊网站是助力科技期刊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网络平台,也是实现期刊数字化出版的基础,是网络化时代下宣传与展示期刊并为广大作者、读者提供知识服务的重要窗口,也是提高编辑部工作效率、促进期刊规范化管理、提升品牌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推动期刊国际化的有效途径。完整的科技期刊网站集成了多种服务功能,应该包含独立的域名、多方式的检索功能、在线投稿系统、PDF全文浏览和下载、Html全文在线浏览、刊社信息、编委介绍、网络编辑系统、同行期刊和研究机构的友情链接等功能,便于作者、编者、审稿者角色之间的流程性任务互通互动,也可以实现传统纸质出版与数字化出版之间的相互联动、相得益彰。此外,科技期刊借助刊社网站建立稿件管理平台,实现投稿、组稿、审稿、编辑、出版等全流程的网络化操作,可以加快期刊出版的整个流程。作者投稿、编辑初审、专家外审、编委复审、主编终审、责任编辑组稿及稿件退修均通过期刊稿件远程处理系统完成。作者自行登录即可投稿和查询稿件;编辑登录系统在审稿件一目了然,工作更加便捷、清晰;审稿专家可以远程异地审稿,提高审稿质量和效率。科技期刊应用稿件管理平台后,能极大地缩短稿件处理的时间,有效争取作者,来稿量将大幅增加。期刊编辑也可以通过稿件管理平台,对期刊数据进行“搜索、查询、分享、编辑”等方面的创新性整合,为科技期刊的数字化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同时优化科技期刊的日常管理模式,便于将数据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重组、添加、上传,将传统的编辑工作以最优化、最突出的形式通过期刊网站展现出来。服务性、互动性体现出科技期刊网站的个性与特色,它不仅可以拓宽编辑、作者、读者间沟通的桥梁,也成为一个期刊网站乃至期刊自身的灵魂。强大的服务功能体现科技期刊的核心价值;活跃的互动性产生高关注度,有利于网站用户量的增加和网站黏度的增强。科技期刊网站可以设置即时的在线服务功能,包括在线QQ/TQ、编辑部Email、主编信箱、EmailAlert、RSS、常见问题解答等;还可以在网站主页上设置相关链接,比如BBS/论坛/留言板、期刊/作者/编者的博客、刊社微博等。科技期刊网站的这些服务性的互动功能在反馈速度、信息质量、主动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打开了读者和期刊联系的最直接的窗口,它的作用不仅是对个体的答疑解惑,更重要的是科技期刊品牌形象作用和对公众的公告交流作用。目前,科技期刊网站的建设在技术上已经相对成熟,如果在相关服务性、互动性的功能应用中能够投入一定精力,势必在优化科技期刊编辑出版质量,提升刊物品牌影响力,扩大信息资源的传播与积累,争取读者、作者、编者、审稿者之间的广泛关注度等方面彰显出较大的竞争实力。

三、搭建多媒体“两微一端”宣传平台

近年来,智能手机的应用普及率不断攀升,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阅读习惯,过去单纯依靠PC终端网站上的知识服务模式必将受到冲击,取而代之的是与移动终端相互融合,以智能手机、移动网络为载体提供知识服务的新模式,这是当前科技期刊实现创新发展所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

(一)微博

微博在网络上的受众面更广一些,虽然文字表达仅限140字,但可以通过添加超链接、图片和视频进行丰富的内容延伸,在网络上不仅可以提供简便的阅读体验和自由度,也可以实现多元化、多层次和多角度的扩展性能。科技期刊在微博上发表科技论文摘要、关键词等索引,可以第一时间让读者了解论文的核心内容,引起读者足够的阅读兴趣,进而去付费下载全文以供研究与学习,期刊广告载体形式也更加灵活、便于更新。这种即时的方式将吸引粉丝群“围观”和“转播”,在宣传科技期刊、扩大出版影响力等方面具有可行性和优势效果。

(二)微信

近年来,微信公众号的应用越来越普及,成为科技期刊新媒体应用的新兴平台。和微博相比,微信有相对封闭的圈子,需要读者扫码关注才能开展推广,所以关注群体也相对稳定。在科技期刊出版方面,微信可以用更加生动灵活的方式来传递刊社动态、出版信息、科普知识、广告植入等内容,还可以借助语音功能来介绍录用文章的音频信息,吸引一些不喜欢纸质阅读的读者,增加其对期刊论文内容的兴趣。此外,微信公众号可以成为期刊、作者、审稿专家协同交流的平台,借助微信推送审稿、修改、反馈等消息,使撰稿人、审稿人能及时掌握稿件信息情况,及时处理稿件修改内容,缩短了稿件录用周期。微信公众号的信息反馈更直观、数据更易利用,因此采用微信进行读者意见调查也更加方便,数据采集与分析较完整。此外,微信本身自带拍摄功能,方便上传科技论文中的数据和图表,减少了扫描及图片格式转化的繁琐,极大地节省了编辑录入信息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智能终端APP

智能终端APP是一种新的出版形式,已经成为期刊业在媒体融合发展进程中的潮流引领者。科技期刊APP将网站主要功能模块、系统编辑流程和期刊内容自适应至移动多媒体终端,可以使“稿件处理”“期刊在线”等与科技期刊网站系统的操作设置同步显示,功能更为强大,数据优化共享,传播优势突出,不仅创新发展了期刊的采编模式,而且将给科技期刊的多媒体应用与融合发展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科技期刊APP在阅读形式上更适合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使用,相对纸质刊物,内容上也更加丰富,可以按照栏目、关键词、标题等索引进行主题式阅读,在线阅读的同时可以随时下载、搜索、标记、分享、收藏、评论,能把科技信息以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给用户带来丰富的阅读体验和乐趣。此外,由于APP是独立程序,在游戏、服务应用等方面的商业价值也不容小觑,而科技期刊的信息资源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唯一性,如果可以开发信息资料查询、全文下载收费等衍生服务模式,科技期刊APP将会带来更多的商业价值。科技期刊需要逐步探索“两微一端”的经营潜力,重视期刊编辑与读者群体的互动交流,利用新媒体优势打造一个灵活、立体、互动的综合平台,给用户提供更便捷、更快速的阅读体验,让更多的读者可以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网站安全论文范文7

1农业科技期刊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包含的中文类期刊共8700余种,其中农业科技期刊(大农业范畴)600多种[1]。在出版行业转企改制基本完成的背景下,全国绝大多数农业科技期刊改制成了经营性出版企业,部分省份农业科技类期刊强强联合组成了集群式出版集团(中心)模式。基于农业事业发展的特性,多数农业科技期刊、出版集团仍由所属省份农业农村政府部门、农科院、农业类大学主管,期刊企业主办。农业科技期刊基数大,分布范围广,发展相对成熟。但是,近年来农业科技期刊作为传统媒体,期刊编辑出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纸质期刊发行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现阶段,农业科技期刊的问题包括:核心与非核心期刊收到作者投稿数量、质量差异明显,一方面非核心农业科技期刊投稿数量不足,稿件质量不高,另一方面核心农业科技期刊投稿数量充足,但是出版发行时滞问题突出。在新时代背景下,农业科技期刊缺少适应新时代的转型发展思维,运用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能力弱。这些问题严重削弱了农业科技期刊的传播力,制约其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轨道。

2提升农业科技期刊传播力的途径

2.1期刊网站平台建设

传统纸媒农业科技期刊普遍存在出版时滞、关联信息查询困难等问题。周期长造成了所传播技术的滞后,关联信息查询困难影响了受众获取信息后接受信息的程度,从而削弱了期刊的传播力。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期刊网站建设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农业科技期刊提高传播力的必由之路。期刊网站建设初期,存在人员、技术、资金短缺等问题。在实践过程中,有部分期刊网站出现了照搬纸质版内容、“僵尸网站”等情况。现阶段,根据期刊转企、集团化发展趋势,农业科技期刊可以根据各省农业期刊发展实际情况、农业各领域分类情况,集合力量、发挥集群优势,建立以核心期刊或省级优秀期刊为主力,多期刊共同建设的农业科技期刊网站平台。通过网站平台,将走完编辑流程,期刊纸质印刷之前的优秀论文稿件,在网站平台及时、优先发表。期刊网站平台可有效解决出版时滞问题,提高期刊内容传播速度、频次,提升农业科技期刊的传播力。在信息时代,受众对农业科技信息的需求已由接受型逐渐转向求证型,农业科技期刊网站平台可以集中力量实现由单一文字信息传播转向综合、多媒体、立体关联信息传播。农业科技期刊网站平台的信息不应仅仅局限于纸质期刊论文,应结合自身多期刊主体优势在网站平台刊载论文的基础上,运用超链接的形式对论文中涉及的内容、信息点进行立体的介绍,尽可能提示延伸阅读、新闻链接和视频技术讲解,并确保这三方面的信息内容严谨、真实、准确。从而实现以网站平台的信息内容和权威性吸引受众,达到提升网站平台多期刊传播合力的目的。

2.2运用“两微一端”多渠道传播

农业科技期刊作为传统媒体,由于编辑流程制度化、纸质版固态化等因素,本身就带有权威的特征,容易形成单向传播的传播方式,甚至形成“刻板印象”,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期刊的传播力。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受众对媒体互交性的需求大大增强,农业科技期刊应运用新媒体,增强互动性、延长受众关注时间。以建立集群式网站为基础,农业科技期刊可通过发展新媒体,如:创建认证官方微博、认证微信公众号、开通App客户端应用等方式,增强期刊的传播力。农业科技期刊建立官方微博,一可突破期刊出版周期的限制,在官方微博及时“刊载”重点论文、相关科技新闻信息、主题征文通知等信息;二可借助微博推送功能,提高期刊官方认证微博受关注程度;三可运用微博的评论功能和私信功能,加强与受众的互动。农业科技期刊建立官方认证微信公众号,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定期或热点事件期间,向订阅者精准推送优秀刊文、期刊导读、期刊目录、征稿启事等,并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互动功能做好作者、读者、专家、编辑相互联系的工作,并引导作者、读者及专家将微信公众平台的热点时文、优秀论文和当期论文的目录转发给更多的读者,也可通过微信朋友圈进行推送,进行二次传播、二次售卖,有效增加期刊的传播力[2]。农业科技期刊开通App客户端应用是移动终端成为信息传播主要媒介之一的必然趋势。有条件的农业科技期刊:如核心期刊,可以根据期刊的特点和需求功能建立独立的手机客户端,运用手机客户端实现多媒体信息推送精准传播,实现读者编辑作者三者互动。对于大多数农业科技期刊建立独立的手机客户端对于来说难度大、可操作性小、安全系数低,可采取开通优秀客户端官方账户的方式拓展期刊传播途径,同样可以提高传播力和影响力。

2.3打造复合型编辑队伍

在舆论热点你方唱罢我登场的高频次多维度信息传播竞争中,农业科技期刊要做到提高传播力,以便更好地为“三农”服务,打造编辑业务能力强、媒体素养高的复合型编辑队伍是提高期刊的传播力的内在动力。在新时代背景下,农业科技期刊编辑人员队伍在掌握扎实的编辑功底、熟悉的编辑出版流程、广泛的农业科技知识,学习了解农业前沿科学技术成果及发展动向的基础上,紧跟信息时展的步伐,抓牢新媒体阵地,掌握信息传播主动权[3]。农业科技期刊编辑队伍建设,一要增强做好新媒体信息宣传工作的责任意识。提高编辑对新媒体发展的认识,深刻认清形势,认识期刊新媒体发展的重要性,增强运用新媒体增强期刊传播力的责任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在新媒体运作上有所作为。二要强化编辑队伍互联网信息传播思维,提高多媒体工作技能。不断提升编辑学网、懂网、用网、管网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互联网信息传播规律的运用、把握能力,增强通过新媒体联系、引导、服务读者、作者的本领,从提高编辑主体思维角度提高期刊传播力。三要加强教育培训和人才引进,打造媒体素养过硬人才队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沉下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多媒体传播知识编辑人员教育培训。同时引进合适期刊工作的互联网人才,用新人才新思路激活编辑队伍思路,不断提升编辑队伍的整体素质。

网站安全论文范文8

关键词:二胎政策;Web;预测;网站;人口结构

0引言

人口问题一直是政府和国民关注的热点。新中国成立之后,人口数量快速增加,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1]。1982年计划生育政策被定位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对我国人口控制起到了关键作用。在优生优育的政策指引下,生育率降低,但随之而来的是人口老龄化严重、抚养比加重等问题。2016年起,我国放开二胎政策,对我国人口结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2]。鉴于此,本文设计开发了一款基于Web的二胎政策下预测人口结构的网站,主要给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途径,了解当下二胎政策变化与影响,通过输入一定数据得到未来人口结构的预测情况见下方[3],同时信息查询模块帮助部分用户更加了解二胎政策及其所带来的深远影响。该网站包括账号的注册与登录模块、二胎政策信息模块、我国人口总数与人口结构预测模块、全国人口分布模块、留言板块模块。该网站通过各个模块的整合,对二胎政策下人口结构进行预测,并给用户提供相关政策的查询功能。

1网站架构

本网站采用JSP开发技术,网站架构如图1所示。将网站部署在Tomcat服务器上,后台采用MySQL数据库服务器,用户可以在PC端使用浏览器访问网站。整个系统采用B/S架构[4],具有使用简便、更新及时,易于维护升级的特点。

2网站模块设计

本文设计的人口结构预测网站主要从实用角度出发,模块设计如图2所示。系统具有个人账号注册与登录模块、二胎政策信息查阅模块、我国人口总数与人口结构预测模块、历史记录模块、留言板块模块等。

2.1账号注册与登录模块

账号注册与登录模块主要包括个人账号信息注册、添加、修改、验证等功能,需要进行实名认证,登录分为网站管理员登录与普通用户登录。为增加网站的安全性,系统实现了验证码功能。网站由管理员进行系统维护、内容更新等工作。

2.2信息模块

信息模块主要包含以往和当前的生育政策,涉及二胎政策的时政要闻与学术论文,内容包括二胎政策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当下放宽政策后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用户登录后可访问查看,主要包括《2020全面放开二胎最新政策》《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全面二孩政策对我国人口结构的影响研究》等,同时由于二胎政策放宽之后并没有出现预料的人口快速增长,反而更多年轻夫妇在生孩子问题上更加谨慎,因此网站管理员提供相关二胎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的论文供用户查看。该模块以后会根据政策信息进行调整升级,逐步完善功能。

2.3人口总数与人口结构预测模块

人口总数与人口结构预测模块主要包括目前人口总数、人口结构预测图表、部分人口结构预测等,通过建立人口增长模型,根据人口及相关数据,结合Leslie模型和Malthus模型,计算出当前这一年的生育率、抚养比、老龄人口比例,并预测未来几十年的人口数量,再利用Leslie模型计算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不同年龄结构在人口数量的占比,从而达到人口结构预测目的,示例如图3。

2.4历史记录

在历史记录中,用户可以便捷地查看之前录入的数据,不需要再次重复输入,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同时,用户将旧数据和新数据进行对比,效果更显著,更容易对比二者区别。同时,在此模块,用户可以查看以往某地区人口数量,方便进行数据收集。

2.5留言板块模块

留言板模块提供了让用户与其他网友对未来人口结构进行预测和讨论的功能,为研究人口问题的学者以及想要咨询二胎政策的年轻人提供平台,解决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能聚在一起讨论的问题,也能加强公民对二胎政策的理解。管理员设置敏感词汇过滤功能,该功能可以规范网络用语,让用户文明发表言论,提出自己的建议。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