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论文范例

脱贫攻坚论文

脱贫攻坚论文范文1

关键词:农业科技;科技培训;创新载体;太原

农业科技创新载体是农业发展过程中具有比较完备的组织形式,能够研制、开发农业科技成果,或有一定获取、传播和应用农业科技成果的能力和条件,从而促进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各类组织或实体[1-4]。从2016年起,太原市科技部门围绕脱贫攻坚目标,开展“百村百期万人脱贫攻坚农业科技培训”,主要针对太原市的娄烦县、阳曲县这两个贫困县,按照“精准、协同、梯次”的原则,开展农业科技培训,以解决贫困地区产业开发和生态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使贫困户贫困人口能学习掌握一门实用技术,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科技素质、促进贫困地区早日脱贫。实施脱贫农业科技培训对农业科技创新载体建设起到了很有力的推动作用。

1脱贫攻坚农业科技培训的基本情况

自2016年11月起,太原市星火技术发展中心针对娄烦县、阳曲县这两个贫困县进行脱贫攻坚农业科技培训,培训内容涉及蔬菜种植与病虫害防治;生猪饲养管理与疫病防治技术;露地蔬菜病虫害防治;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核桃种植和低产改良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旱地西红柿无公害栽培技术及蔬菜病虫害防治;马铃薯、谷子、玉米等大田作物的种植和管理技术;中药材栽培技术;果树整形与修剪技术;猪、鸡、羊的新型养殖技术;畜牧饲料的种植和加工技术等。

2脱贫攻坚农业科技培训的主要效果

太原市星火技术发展中心通过实地调研娄烦县和阳曲县农业生产需求实际,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农业技术培训,为贫困户解决种养殖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提高农户的知识技能。引导贫困人口接受新知识、新技术,为脱贫致富添砖加瓦。采用专家集中培训和田间技术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引进示范技术,在各个关键环节着重强化技术指导,逐步在当地建设起规模化、标准化的试验示范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和宣传,利用多种传媒平台和手段,以点带面,试验、示范、培训推广相结合的技术线路进行实施。同时,把科技农业知识、实用技术通过培训技术资料发放到了农户手里,解决了农户们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受到了广大农村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3对农业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的推动作用分析

3.1积极引导以促进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近年来,现代农民职业培训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作用凸显,农业技术培训不仅可以使农民掌握农业知识和技术,而且使科技成果得到很好的应用和转化,有利于培育农民的创新创业能力,农业科技创新及其成果不能仅仅写在论文报告里,而要以需求为前提,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促进农民增收为出发点。与传统农民相比,现代职业农民更善于接受新事物、新知识,运用先进农业科技和生产工具,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能够自觉主动运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提高产量,通过科技创新挖掘创富潜力。通过推进农民职业化进程,增加农民对科技的需求,为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源动力[5-6]。3.1.1科技培训促进创新载体建设通过脱贫攻坚培训,因地制宜地把一大批农业先进成果、适用技术在科技企业、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示范基地进行科研、中试、示范、推广,对接供需双方,引导农民采用新技术、新成果,加快新技术、新成果的推介服务,引导科研单位进入农业科技创新载体中来,比如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规范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载体的示范和转化能力。3.1.2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作用分析。通过应用先进的科技成果,服务于农业生产,解决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科技应用问题,促进支柱产业的成长,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主要模式有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业科技中小企业、农村合作社等。其中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模式在目前技术示范推广模式中成熟度较高,它以优良的农业工程设施和有效的经营管理手段,广泛吸引国内外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和农业科技项目到示范园区进行科研、中试、示范、培训和推广,尽快形成一批适合当地和周边地区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显著,有利于农业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用农业高新技术项目,加速传统农业改造[1]。3.1.3山西省科技示范园区发展情况。根据山西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相关政策,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农民受益”的原则,按照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全政策链扶持的思路,围绕山西农业特色与优势,集聚创新资源,拓展成果展示示范、成果转化推广,推进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工程化与产业化,打造酿品、饮品、肉制品、果品、功能食品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带动基地化、规模化、有机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把示范园区建设成为现代农业创新驱动发展高地。3.1.4太原市科技示范园区发展情况。培训期间总共征集高校、科研机构技术成果200多项,其中面向娄烦县、阳曲县分批103项。例如阳曲县万向农业田园综合体以现代农业科技产业为核心,建设成为太原市辐射全省的现代农业区、休闲度假区、康养中心区,注册商标“泥屯河”用于推广优质果蔬产品。园区由薄膜智能连栋大棚、玻璃智能连动温室、科技孵化基地、家庭农场、鱼塘及两座智能穹顶温室(一座已建成、一座在建设中)构成。充分发挥农业科研院所和大学、专业院校和科技特派员优势,为万向农业田园综合体选派了特派员,整合资源,建立以市场为引导,以科技培训为手段,以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为区域服务载体,结合科技精准扶贫等农村科技工作,成立技术服务小组,开展相关工作。

3.2创新创业以推动。“星创天地”创建培育“星创天地”是农业的众创空间,是农村农业创新创业开放性综合平台,是广大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载体。3.2.1科技培训成为“星创天地”的主力军。在脱贫攻坚农业科技培训过程中,培训的主要对象为农村科技特派员、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大学生、返乡就业农民工等创新创业主体,这些人有很强的创业意愿,对接培训过程邀请的授课老师均来自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把这些专家力量补充到创业导师队伍中,形成以科技、人才、资金、资源为依托,集合科技示范、成果转化、技术集成、融资孵化、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为一体的“星创天地”,营造专业化、社会化、低成本的农村科技创业氛围,推进三产融合发展,使农村科技创新创业之火加快形成燎原之势。3.2.2太原市“星创天地”发展情况。自2016年7月科技部《发展“星创天地”工作指引》以来,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及相关单位创建“星创天地”。比如娄烦县云顶空间星创天地是集生物科技、立体栽培、科技创新、科普教育、科研实验、品种展示、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园区,自成立以来,积极引进和开发新品种,开发新技术,与山西省农科院、山西省马铃薯脱毒中心建立合作基地,通过合作,开发了现代农业实用新型技术,培养了人才,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融合发展,带动传统农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延伸,进而推动城区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比如阳曲县青草坡星创天地运营以来,引领一批上安村民积极主动投入到乡村旅游创业项目建设中,如兄妹网络小杂粮基地通过网上销售各式小杂粮等其他产品,有村民开起了自己的农家乐,有村民开起了水上乐园,有村民设了农家商店、乡村游乐园,有村民建起了三层楼准乡村民宿等,此外,青草坡星创天地还和村里的贫困户合作开展了“都市放羊娃”的活动,让城里的孩子穿上小羊倌的服装跟随羊倌们一起去真真实实地体验放羊生活,每个月也能给羊倌增加额外的收入,开展了刨红薯、挖土豆、摘苹果等各色采摘项目,既丰富了旅游活动内容,又增加了村民收入。

3.3对接需求以助力。“三区”人才项目太原市每年承担“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项目,太原市星火技术发展中心作为农业科技服务的单位,为“三区”人才项目进行全过程服务工作。“三区”人才项目服务是该中心的主要工作,是太原市脱贫攻坚的一项科技创新举措,经过该中心的服务,打通了专家与农户、涉农企业沟通的桥梁;通过人才对接,提高了农业项目的快速落地,增产增收。组织开展了贫困县的科技需求调研、项目征集,通过实地对接、发放需求调查表,摸清了科技需求及双方对接需求,对接效果明显。双方合作紧密的技术和成果可形成项目的,进入项目培育库,其余技术和成果继续服务;跟踪推进,服务项目,按对接双方需求开展针对性服务。在脱贫攻坚农业科技培训过程中,与各县科技部门密切合作,充分调研、听取贫困县的需求,对没有确定受援单位的科技人员,帮助科技人员尽快与受援单位对接,主动介绍本地有关产业和需要支持的,与有关受援单位主动协调,帮助双方确定合作关系。经过和市县科技部门的密切协调配合,全部受援单位顺利签到了科技人员,明确了科技人员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目标,为“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基础。针对贫困县的农业现状,开展需求征集、成果技术及人才对接,并服务申报山西省科技厅项目,征集贫困县“三区”人才、技术需求,服务供需双方开展项目对接和人才对接活动。根据各县农户、合作社以及相关企业需求,设计培训内容、编制培训教程、对接高端人才、服务相关人员参加培训,共同开展重点技术培训。通过人才对接、项目凝练,建立项目库,根据双方需求不断完善培育项目,该中心引导人才及技术资源不断跟进,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智力支持。

4农业科技创新载体工作建议

以科技创新驱动为主线,以建设南部城郊农业示范区、北部有机旱作特色农业示范区为突破口,发挥科技创新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支撑、示范、引领作用,通过项目打包、团队协作、平台支撑、资源共享,建立政府搭台、企业主体、市场运作、产学研结合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高太原市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技术推广、服务指导能力,激发农业转型升级新动能,培育农村产业兴旺新业态,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4.1搭建农业技术服务平台。结合太原市农业生产实际,突出城郊都市现代农业需求,组建设施蔬菜、花卉、杂粮、葡果等领域的专业创新服务团队,组织农业技术服务送上门服务。充分发挥农村科技特派员、农业技术人员的作用,构建技术服务、产业交流、信息分享的专业平台和市、县、乡(镇)、村四级专业技术服务体系,建立农业科技资源库,把相关的技术、人才、成果及创新服务团队等资源纳入平台,打造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的新型服务模式,开展产业规划、特色农产品开发、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新品种选育、农业新成果试验示范推广、人才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应用、病虫害疫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等专业化服务。

4.2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积极培育农业科技创新载体,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围绕全市特色葡果、设施蔬菜、健康养殖和农作物种植等第一产业,开展良种繁育攻关、有机旱作技术、智能设施栽培、节水灌溉等集成创新、技术推广;围绕食醋酿造、肉乳制品、干鲜果蔬、粮油主食等第二产业,开展生物技术、营养技术、功能食品等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发应用;围绕农产品流通、设施园艺、休闲养生农业等第三产业,开展现代物流,农业信息化、装备智能化等技术研发集成应用,培育农业研发机构、创新型企业、科技园区、“星创天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太原特色的城郊都市现代农业自主创新体系。

4.3开展农业新技术应用推广。对有区域资源优势,符合市场需求,优质、高效、生态、节约型的农业优良新品种和先进技术,加大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的扶持力度,按照太原市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的结构调整方向,支持以“减玉米、增蔬菜、增葡果、增杂粮、增药材、增花卉”为原则的特色高效种植,以旱作良种攻关、农技集成创新、农机配套融合和绿色循环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有机旱作农业,以技术集成为核心的标准化健康养殖。创建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系统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以及配套技术集成应用。

4.4组建技术创新服务团队。以公益性农业技术服务为引导,整合全市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统筹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农技推广、农民培训与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建设市级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支持涉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发挥科技、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以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为主线,围绕太原市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指导、技术承包和科技培训,推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完善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着力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哲敏.不同农业科技创新载体对农业结构调整的作用[J].农业技术经济,2002(6):30-32.

[2]新华社.韩长赋在江苏调研时强调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新高地大平台好载体[J].中国农技推广,2018,34(11):78.

[3]龚如斌.强化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提升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J].河南农业,2018(19):12-13.

[4]冉崇朝.加强农业科技服务载体建设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J].农村经济,2001(9):7-8.

[5]郭艳青.推进农民职业化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应用载体[J].农民科技培训,2018(2):12-13.

脱贫攻坚论文范文2

关键词:设计扶贫;成效和问题;必要性;路径策略

引言

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没有绝对贫困人口的目标,而当下,正是脱贫攻坚阶段。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这是对脱贫攻坚在我国经济社会主义发展全局中所处位置的准确判断。[1]精准扶贫是一项国策系统工程,随着乡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到达提质共建,提升文化生态内生源动力的时机,艺术设计恰好能够起到“重塑”和“孵化”的作用。艺术设计作为一种系统性方法论,通对文创产品、非遗、文创产业的挖掘和开发给予品牌赋能,帮助农民建造可持续的再生造血系统,促进贫困地区的文化提升和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达到精准扶贫的目的。

一、高校艺术设计学科精准扶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艺术设计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这一学科特点决定了其必须面向社会、服务社会。而服务社会就必须融入社会,深入到生产、建设、服务、流通等第一线。中国社会本质上依然是一个农耕文明体。据调查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约12亿人口,其中9亿是农民,占到75%。经过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大发展,现在近14亿人口,依然有9亿农民,占到64%而且,这些农民,他们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人际伦理结构,和几百年前,几千年前,并无本质区别。而城市人口,绝大多数也是通过近代农民进城务工,或者考学、参军等途径来到城市。他们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价值观等,也依然保留着农民的烙印。这些根深蒂固的落后观念,尤其是文化思想观念的落后,是当前制约贫困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从大体上来说,农民思想落后、观念陈旧、陋习严重、惰性也很大,加之文化欠缺、自身造血不足,贫困在所难免。高校艺术设计精准扶贫旨在从技术层面和文化产业层面给予农民的帮助。技术扶贫同文化产业扶贫是一种渐进式的可持续发展的扶贫路径,技术扶贫为文化产业扶贫提供条件。文化产业扶贫,从策划到品牌,从资本到产品,从商业到农业,建立起一整套可持续的协作式社会创新体系。从修复乡村风貌、开发文创产业、吸引年轻人回乡、转变他们消极落后的传统文化观念、增强致富本领和文化自信始,到参与掌握其经济项目的运作能力、法律政策的理解能力和市场经济适应(生存)能力,激发农村社会的内在活力终。因此,文化产业扶贫是改造贫困文化、遏制返贫现象、阻止贫困代际传递、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关键和根本,[2]最终实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艺术设计扶贫一方面是“技术扶贫”,但更重要的是“文化产业扶贫”、“技术扶贫”,可以通过培训、帮扶、传承和挖掘非遗技能,使贫非遗技能得到传承、保护和发展(往往是独特的原生态文化得以保存),保护手艺人的生存底线,促进自身造血功能,形成良性循环;另一方面是“文化产业扶贫”通过文化资源IP的挖掘和文化创意产品研发继而开发文创产业,这样,文化与经济的有机结合,更好地服务和推动经济持续发展,遏制返贫现象、阻止贫困代际传递,促进文旅产业以达到乡村振兴的目的。

二、艺术设计是文化扶贫的重要手段

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人,人在本质上是文化的存在物,人正是通过对自己生存发展方式的不断设计,社会得以进步。设计才终将成为一种文化,而文化也必然成为设计之魂。近年来,中央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与文化扶贫相关的指导性文件和法律法规,对推动文化扶贫,尤其是文化事业扶贫起到了促进作用。如2015年12月,文化部等七部委印发《“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将文化扶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7年6月,文化部的《“十三五”时期文化扶贫工作实施方案》中提出要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扶志”、“扶智”作用。[2]文化,它包括了一个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精神生活方面,如宗教、哲学、艺术等;社会生活方面,如集体组织、伦理道德、制度法规、经济关系等;物质生活方面,如饮食起居、风俗习惯等。艺术设计是文化扶贫的重要手段,当前艺术设计扶贫的主要做法是通过文化产业扶贫。各地党政有关部门出台了相关政策以及下拨扶持资金,譬如通过文化活动、电子商务、企业、非遗传承等和农村农民农产相结合,实施文化+旅游开发文化产业项目,带动贫困户脱贫取得一定成绩。

三、高校艺术设计学科精准扶贫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的现状是高校艺术设计学科精准扶贫还严重滞后表现在:

(一)高校艺术设计学科精准扶贫体系建设滞后

高校设计艺术学科,近几年有了较大发展,逐渐建成满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有用人才的学科体系,但是随着国家号召乡村振兴、精准扶贫,艺术设计学科在精准扶贫上行动缓慢甚至滞后,远远不能满足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所需求的综合性设计人才培养的需要,专业教学缺乏实践性与交叉性的融合。精准扶贫要求设计学科面向社会、面向农村贫困地区解决有关文化教育、产业振兴、农民脱贫致富等问题,需要的是学科资源整合设计服务,要将单一、封闭、狭窄的设计服务,变为多维度、复合性强的服务设计,因此给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二)高校艺术设计学科师资水平急需提高

有些高校教师人文素养不高、知识结构单一陈旧、教学观念落后,对于精准扶贫知识储备不够,对乡村振兴认识不足。其次缺乏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虽然教育部强调“双师型”但比例严重不足。产、学、研没有落到实处。师资教学实践能力不强,很多教师没下过企业也没到过农村,只有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缺乏导致教学效果空泛,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要投身于精准扶贫,高校艺术设计师资水平急需提高。

(三)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缺乏创新

当下,艺术设计教育的产出与中国产业需求错位的状况日益严重,乡村建设精准扶贫更是缺乏具有创意设计的人才体系。文化产业属于创意产业,艺术设计是文化产业的集大成者。然而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知识结构单一、项目设计的能力有限,显然缺乏核心竞争力。

(四)高校艺术设计学科对非遗传承保护和发展重视不够

目前,高校艺术设计学科对非遗传承保护和发展重视不够,甚至完全没有涉及。即使扶贫也往往流于形式,走马观花、浅尝辄止。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的记忆。中国传统村落及贫困地区非遗资源非常丰富、区域分布广,其复合性、神秘性、特异性、原真性等特质明显,具有巨大的开发潜质和优势。非遗项目或产品是可以作为特色文创品开发和打造的,做的好可以“点对点”精准扶贫。从目前活态传承角度看,由于市场化程度不高,一些老手艺传承乏人,逐渐形成今天“人走艺绝”、技艺失传的危机。要留住“老手艺”前提就是保护好传统工艺方法。还要保护中创新。没有创新的保护没有可持续性。高校艺术设计学科校要做非遗工艺保护和传承工作,构建“大师+工作室+项目”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并将培养传承人、培训农民纳入课程体系。要强调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的活态传承,协助农民主体走上产业化致富之路精准扶贫。

四、高校艺术设计学科做好精准扶贫的对策和途径

近年来,中央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与文化扶贫相关的指导性文件和法律法规,对推动文化扶贫,尤其是文化事业扶贫起到了促进作用。高校艺术设计学科是重点培养文化产业设计人才的地方,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实践探索艺术设计介入精准扶贫途径。

(一)在地文化资源转换成乡村旅游品牌IP

旅游品牌是将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作为内容来源,从开发方式、营销手段到产业模式深度挖掘资源地的IP价值,通过艺术设计基于一定的资源体系创造符号价值赋予新的价值的生产过程,形成以独特价值为核心的经济形态,这就是品牌经济的体现。如今是跨界融合的时代,品牌价值就等于市场价值,品牌价值将帮助农民致富。目前来看,农村急需开发和挖掘在地文化价值,文化遗产的有效应用,采用策划设计方法,以创新为引擎,以市场为导向,以知识产权保护为手段,扩品种、创品牌,与相关产业实现跨界融合。提升在地的市场竞争力,帮助农民产业扶贫。

(二)文创产品驱动助推精准扶贫

艺术设计要研究如何激活农村手工艺活态化传承。在保护中开发文创产品,利用在的资源,重新设计改良传统工艺和新材料研发,让手工产品即有现代生活的实用性,又有大众的审美性,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在地的文化精神。为此,艺术院校应当尝试与当地手工艺人形成新的协作系统,在梳理保护原生文化的基础上,挖掘乡土文化价值,塑造文化认同感,通过将产品创造性转化赋予当地手工生产以活力。(产品赋能)将品牌力作为精准扶贫的发力点,重塑品牌关系将区域特色产品打造成精准扶贫的品牌亮点,带动区域脱贫。

(三)设计服务驱动助推精准扶贫

艺术设计学科可以利用互联网+和ar新技术的知识,协助搭建新的生产消费系统和实现体验生活方式的乡村旅游服务平台。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将综合考量政策、商业及资本问题,以在地的实际问题与国家政策对接,赋予系统驱动力,通过乡村文化遗产资源的认知,以及对文化资源IP的重塑和孵化,利用大数据在互联网+的模式下实现推广和营销,产生接地气的艺术设计营销解决方案。

(四)非遗保护和开发

用技术助力非遗老手艺传承。面对新的生活方式和时代需求,要激活这些手工艺,就需要重新改良传统工艺和材料体系,让手工产品与现代生活及日常审美产生新的连接。为此,艺术设计应当尝试与当地手工艺人形成新的协作系统,在保持原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将产品创造性转化赋予当地手工生产以活力。继而帮助农民智力激活贫困人群的原生动力。吸引外出打工青年返乡一对一帮扶,设立艺术设计精准扶贫即非遗工作站,帮助农民打造“一村一品”,用艺术设计手法结合在地文化建设乡村景观节点、特色旅游线路,以及改造设计有思想、有文化、有人情味的乡居形态,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

(五)建立扶贫考核制度

将艺术设计扶贫作为一项基本制度纳入精准扶贫体系建设中,设立艺术设计精准扶贫工作的专项考核指标体系。学校各级党委和领导要高度重视艺术设计精准扶贫工作,建立艺术设计精准扶贫的专门学术机构,注重田野调查及顶层设计,从精准扶贫工作的源头为艺术设计开辟服务空间。建立艺术设计学科有效的精准扶贫工作的考核制度,注重艺术设计学科课程设计的广泛性、长远性,让在地农民参与考核的精准扶贫体系。

五、结论

扶贫是一项高度复杂且需创造性的工作,设计恰好能够起到“协调人”的作用。精准扶贫关键是文化扶贫,文化扶贫往往通过艺术设计得以实现。藉此,艺术设计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这五大乡村振兴的着力点上融汇贯通,发挥着其他扶贫工作无法取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炯.艺术振兴乡村途经研究[M].中国纺织出版社,2019.3

[2]廖恳,袁华,陈立华,张卫国,邓秋军.文化扶贫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探讨[J].行政管理改革,2017(09):23-27.

[3]辛秋水.走文化扶贫之路──论文化贫困与贫困文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3):16-20.

[4]蒋好书.文化资源如何做成文化产业[J].商业文化,2017(10):24-29.

[5]于建嵘,乡村振兴要因地制宜[J].人民论坛一社会治理,2018.6;

[6]张军.深划改革,释放乡村振兴内生动能[J].东岳论丛,2018(06):133-139

[7]朱依群.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模式思考[J].设计,2016,29(12):142-143.

[8]毛玉颍,郑欢,许熠莹*.艺术设计类作品数据库平台设计探索[J].设计,2016,29(13):86-87.

脱贫攻坚论文范文3

构建完善统战工作大格局(标准分10分,自评10分)

一年来,乡党委都高度重视统战工作,成立了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年初把统战工作纳入年度总体工作规划,实行目标管理,并摆上党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规定乡党委每半年组织一次新时期统战理论学习,县委党务工作会议统战精神得到全面贯彻落实,每年还在乡业余党校开设统战理论课,以提高广大干部做好统战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将统战理论作为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并要求每位班子成员就如何抓好新时期基层统战工作开展调研,写出调研报告,互相交流学习,重大统战信息及调研成果及时上报,每季度上报统战经验、做法等信息,每年撰写统战实践创新论文。

无党派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标准分5分,自评5分)

乡党委、政府每半年召开一次无党派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座谈会、意见听取会,积极组织党外人士参政议政。乡党委为加强与党外人士的联络与沟通,建立了无党派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档案,建立了乡乡领导班子成员分别与无党派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交朋友制度。2019年春节和清明节召开了两次无党派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座谈会,积极组织党外人士参政议政,引导他们参政议政和联络招商工作,认真听取他们对乡党委、政府各项中心工作的建议或意见,积极采纳党外人士的正确意见或良好意愿,真正形成了与党外人士交知心朋友,共谋富民大业的良好局面。

党外干部工作(标准分5分,自评5分)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党外干部培养工作,建立了党外干部档案,不断调整充实,并及时上报。对党外干部有培养计划,并有档案,建立党外干部“双向管理”工作机制做好劝留工作,有意识地把优秀党外干部保留在党外。组织党外干部积极参与县、乡统战及其他工作或业务培训,确保上级安排的培训人员及时到位。

民族宗教工作(标准分40分,自评40分)

鉴于人事调动,年初我乡及时调整了乡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完成了少数民族发展项目的申报,主动加强与对口支援少数民族村组单位的联系和衔接工作争取资金4万元,为我乡少数民族组争取入户路硬化项目、路灯安装项目。

为切实加强对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能力,乡成立了宗教事务工作领导小组,书记亲自挂帅,党政班子成员为成员,组织、纪检、宣传、公安、民政、教育、共团、妇联、工商等部门参加,并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具体职责。乡、村签订宗教工作责任书并将民族宗教工作纳入乡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建立了乡、村(街道)宗教工作台账,对本辖区基督教私设聚会点和佛、道教乱建寺庙情况进行专项清理,不存在“两乱”和未经县主管部门同意新建、乱建寺庙现象。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依法管理,以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境内、外宗教渗透。以打击犯罪为目标,本年度未发生宗教方面的境内、外宗教势力渗透。对全乡范围内宗教活动场所落实“五进入”措施并将宗教政策法规内容列入全乡12个村(居)《村规民约》进行张贴宣传。乡建立了干部联系宗教活动场所、责任包保和培训制度,乡干每月到场所巡察1次,村干部每周到场巡察1次,对辖区内宗教活动场所加强管理,帮助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有效排查化解宗教领域矛盾纠纷,本年度未发生宗教方面的矛盾纠纷。

对外统战工作(标准分5分,自评5分)

首先建立有海外“四有”(政治上有影响、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力、学术上有造诣)华人华侨、海外知名大学留学生档案,对他们宣传党的对台及海外侨胞的政策,认真做好“三胞”走访慰问工作,帮助困难侨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用我们的热情服务及家乡的巨变激起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与投资热情,为家乡发展经济、脱贫攻坚等事业献计出力。

经济领域统战工作(标准分10分,自评10分)

作为山区乡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社会阶层人士在全乡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为促进全乡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乡党委、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社会阶层人士,进行爱国、敬业、守法教育。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工作力度,为全乡大小非公有制企业或经济组织建立了发展档案,积极开展“百企帮百村”行动,推进“千名干部进千企”“干部入企心连心服务月”等活动,正确引导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参全乡的脱贫攻坚工作。

乡贤统战工作(标准分5分,自评分5分)

为加强对乡贤工作的领导,乡党委成立了乡贤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全乡乡贤工作动员部署会并制定了乡贤工作实施方案,对全乡乡贤人士进行摸排并建立了动态管理台账,成立了乡、村两级乡贤联谊会,明确了管理人员制定了相关制度,积极引导乡贤发挥作用,助力乡村发展、乡村治理、引领乡风文明。

脱贫攻坚论文范文4

关键词:农业科技人员;“三区”人才计划;科技服务

1研究背景

科技人才是农业发展的关键。农业科技人员对“三农”发展和乡村振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将农业科技成果带到农村、带给农民,使其增收致富是每个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科技人员的责任和使命[1-2]。2014年,科技部、中组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等5部门联合启动了“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3]。全国各地随即选派科技人员投入到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以下简称“三区”)人才建设专项中,随即也出现了一些关于“三区”人才项目的研究分析和评论报道。陈军义等[4]对贵州省2014年、2015年的“三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现状进行了研究,指出贵州省“三区”科技人才队伍存在结构不完善、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并提出加强“三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林何莺等[5]对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三区”人才计划实施3年来的人员配备、服务周期、科研与生产实际对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李禹尧等[6]则通过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4年来“三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总结了开展试验示范、现场指导、信息助农、合作共赢及科技培训“五位一体”工作的有效途径。郭军权等[7]以延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了延安市农业类“三区”人才科技扶贫模式。梁兰[8]以甘肃省“三区”人才计划的实施情况为例,对精准扶贫中社会工作参与不足、成效不显著等主要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定性分析。李来运[9]则通过评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6年度的“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情况,提出了加强新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管理的建议和对策。吴德胜等[10]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三区”科技人才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以上报道可以看出,“三区”人才项目开始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截至2018年,云南省共派出“三区”科技人才7967人,到全省的89个“三区”县(市、区)开展科技服务、科技创新创业。在此背景下,作为承担云南省全局性、关键性、战略性重大农业科技问题研究和创新任务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5年(2014—2018年)累计选派出农业科技人员1395人(次)投入到“三区”人才项目中,为全省的农业农村发展和脱贫攻坚作出了积极贡献。

22014—2018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三区”人才选派情况

2.1“三区”人才数量及占全省比例

2014—2018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共选派执行“三区”人才项目人数1395人(次)。其中,2014—2017年,数量呈逐年递减趋势。从每年占全省“三区”人才的比例来看,2014年最高,自2015年开始,占全省比例明显下降,之后基本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见图1)。

2.2“三区”人才职称分布

2014—2018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选派出的“三区”人才职称均为中级及以上,其中,正高级职称人数最少,中级职称人数次之,副高级职称人数最多。5年间,中级职称科技人员不管是绝对数量还是所占比例均呈逐年递减趋势,与之相反,副高级职称和正高级职称科技人员所占比例则呈逐年上升趋势。

2.3“三区”人才年龄分布

2014—2018年,>30~40岁的“三区”人才数量最多,30岁及以下的最少。从各年龄结构人员的变化趋势来看,30岁及以下人员所占比例呈递减趋势,而>50~60岁人员所占比例呈递增趋势,>30~40岁和>40~50岁的人员所占比例基本保持在相对稳定的区间。

2.4“三区”人才服务区域分布

云南省的89个“三区”县(市、区)分布在除玉溪市以外的15个州、市,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三区”人才服务区域基本达到了全覆盖。5年来,“三区”科技人才达到100人以上的州、市有7个,分别为大理、红河、楚雄、曲靖、普洱、文山、昭通。

3农业科技人员实施“三区”人才项目面临的困境

“三区”人才项目实施5年以来,在各相关单位和“三区”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转化,对促进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乡村人才培养、农民脱贫致富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笔者连续多年参与并管理“三区”科技服务工作,通过自身实践、与其他“三区”科技服务者及“三区”人才项目管理部门之间的相互探讨,梳理了该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

3.1项目管理、监督不到位

“三区”人才项目的主管单位包括各受援县(市、区)的科技主管部门,原则上“三区”项目服务的实际内容应由该部门进行管理、监督、考核,而实际上项目主要由“三区”科技人员与受援单位主体——村委会、企业或农业合作社等互相联系,开展工作,地方科技主管部门只进行备案、登记,并没有发挥很好的组织、监督作用。这就导致技术服务的地域受到限制,往往只是服务一个村委会的村民或一些合作社的社员,带动辐射作用未充分发挥,也使“三区”服务的效果大打折扣。同时,由于有些受援主体所处地理位置偏僻和负责人的不固定,如没有主管部门的组织协调,科技人员在开展工作时也会面临很多困难,从而影响到“三区”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2项目服务时间得不到保障

按照“三区”人才项目实施方案,农业科技人员每年到受援单位现场服务时间累计不少于100天,但几年实施下来,多数农业科技人员的现场服务时间达不到100天,有的相差甚远。主要原因:一是农业科技人员在本单位都承担着本职工作,如一个单位派出人员较多,且每个人员赴“三区”开展服务的工作时间都达到100天以上,将会严重影响该单位的年度工作进展和任务;二是云南省多数“三区”受援县(市、区)地处偏远地区,经费(2万元/人•年)难以支持服务时间达到100天以上。例如,怒江州贡山县、福贡县等地处偏远地区,为了使服务便利有效,科技人员往往驱车前往,这样开展一次服务,往返需要1周左右时间,费用均在5000元以上。

3.3项目跨年实施影响工作安排

云南省每年“三区”人才项目的实施时间为当年9月至次年8月,2万元的项目经费会在项目下达后下拨,根据省级财政要求,当年下达的经费要在当年使用完毕,虽然在本年度未使用完被收回的“三区”项目经费会在次年返还,但返还时间不确定。农作物生长都有其特定的规律和周期,每一生长阶段对管理的要求并不相同,所以不同农作物开展现场科技服务指导的时间也各不相同,而财政部门对项目经费执行进度的管理要求,人为地影响了科技服务的形式和质量,对项目的计划安排和执行造成一定的影响。

3.4项目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三区”人才项目经费少(2万元/人•年),工作时间长(100天以上),一些主要以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论文、科研成果等为考核指标的研究所或课题组,往往对该项目不够重视。“三区”工作的考核结果对执行该项目的科技人员在职称评聘或职务晋升方面影响较小或没有影响,造成了一些科技人员不愿意积极主动承担该项工作。

4农业科技人员更好地实施“三区”人才项目的对策建议

为了执行好“三区”人才项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人员5年来在项目组织实施方法上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力求最大限度地服务“三区”人民,使其增产增收,尽快脱贫致富,从而促进“三区”经济繁荣发展,助推“三区”脱贫攻坚,助力“三区”乡村振兴。在农业科技人员实施“三区”人才项目方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总结了一些经验,可供其他农业科研单位参考和借鉴。

4.1强化监督,规范管理

自2014年云南省开展“三区”科技服务工作以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作为科技人员派出单位的主管部门,严格审核派出人员资质,推荐技术过硬、服务能力强的科技人员参与服务,并重点向边疆、偏远县区倾斜,管理上要求服务人员在开展科技服务期间主动与当地科技管理部门联系,并对服务内容进行宣传报道,做好痕迹管理,做到服务“有图有真相”,保证服务真实有效。5年间,科技服务人员宣传报道245篇。

4.2做好产业示范,促进科技推广

把优良新品种、实用新技术带到“三区”,展示给“三区”农民,是开展“三区”科技服务的一项有效举措。通过在各个“三区”县的科技园区、种植大户对新品种、新技术进行示范,不仅辐射带动了产业发展,使广大农民增收,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例如,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在开展“三区”科技服务时,向“三区”科技服务点玉龙县无偿提供1200kg“云大麦12号”良种,分别与玉龙县农技推广中心、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合作建立了“云大麦12号”高产百亩连片示范区,最终打破“云大麦12号”极量创新最高单产纪录,实现百亩连片最高单产目标,提高了种麦科技含量,增加了当地农户收入。

4.3加强科技指导,提高科技含量

“十三五”以来,农业农村科技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由2015年的55.3%提高到2019年的59.2%,标志着中国农业发展已进入从过去主要依靠增加资源要素投入转为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新时期[11]。农业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都离不开农业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云南是一个多山区省份,具有典型的立体气候特点,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导致相同的品种或栽培技术在不同的地域和不同海拔种植区表现大相径庭。这就要求“三区”科技人员根据不同季节或作物的不同生长期深入“三区”一线,开展现场指导工作,使“三区”农民更全面地掌握相关技术,从而达到更好的应用效果。例如,云南省蚕区桑园覆盖49个县(区),海拔从300m到2500m不等,相同的桑树、家蚕品种在各蚕区的适应性就有所不同,由于气候特点的不同,各蚕区所采用的栽培技术和饲养形式也各有差异,这些问题绝非一套栽培或饲养模式就能够解决,而是需要相关科研人员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技术指导与服务,提出适合当地气候类型的技术规程或规范,才能真正地实现产业提质增效,体现科技的价值与意义。

4.4加强科技培训,夯实科技队伍

科技培训可以起到解放思想、加强交流、提升技能的作用,是进行科学技术传播的重要手段。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根据产业需求,创建了多种多样的培训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农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一是以会代训。结合各地情况,根据生产实际,联络当地各级业务部门组织相关农户开展种植、养殖及农产品保存、加工等技术培训,全面提升“三区”农民的技能水平。二是专题培训。组织农民到专业机构进行培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乡村发展培养技术骨干。三是实地现场指导。对普遍性、共同性问题,尤其是在作物生长关键期遇到的或可能要遇到的问题,现场指导并给出解决措施、办法。四是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各“三区”科技人员通过建立微信群、QQ群,并在群内产业动态、实用技术等信息,让农民更好地了解产业的发展动态与最新技术,同时,通过信息服务平台进行农户的来电或信息答疑,实时地解答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4.5加强科企合作,促进产业提升

脱贫攻坚论文范文5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温州市

在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以后,实现我国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将依赖于农业农村的科技创新,依赖于乡村的全面振兴[1-4]。只有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依靠科技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三农”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才能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把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现总目标,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道路[5-8]。温州市作为浙江省的铁三角之一、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三农”领域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农业科技创新仍面临严峻形势。笔者对当前温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温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1温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根据温州市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及争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行动方案要求,当前温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发展面临新阶段、新形势和新要求。“十四五”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期,也是温州市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温州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也面临着新形势和新任务。一方面,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深远,给全球农业发展和贸易格局带来了较大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对粮食安全和生物安全等提出了新的挑战,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国家前途和人民福祉[9-10];另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以智能、融合、绿色为特征的农业产业变革广泛渗透到各个领域,特别是生物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将对农业农村科技发展产生革命性和颠覆性的影响[11]。必须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进度和质量成色直接取决于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将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进一步提速至2035年,浙江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唯有以突破性思维、超常规力度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短板,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发展。为此,“十四五”浙江必须扛起“三地一窗口”的使命担当,以农业科技现代化为路径,不断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生产方式变革,为争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共同富裕贡献浙江力量。

2温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科技资金投入保障不够

充足的农业科技资金投入是保障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驱动因素。温州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市场经济的发源地,民营经济发达,民营企业成为最活跃的市场主体。但在农业科技发展经费保障方面存在投入总量不足、投入力度不大、科研经费增长速度缓慢等突出问题。农业基础性研究投入经费明显缺乏,基础性研究的顺利开展得不到保障,导致农业科技创新明显缺乏后劲,对农业科技开发与应用研究造成不利影响。

2.2农业科技创新产出能力不强

当前,温州市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还是农业科研院所及高校,其评价体系还是以职称评定为导向的项目、论文、成果等,并没有将农业实际生产贡献纳入其中。农业科技人员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项目申报、论文撰写、成果报奖中,而对制约农业生产的关键问题关注不够。在农业科技创新研究方面,仍然主要停留在纯粹的技术层面,对科技创新的经济属性认识有限。

2.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质应该是把科技成果应用到生产实际中。根据农业相关部门的统计,西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在70%以上,而我国不足50%,温州市更远远低于这个水平。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科技创新与市场相脱节,与生产联系不密切;农业科研的过程普遍比较漫长而复杂,且研究成本较高,在短时间内很难看到科技成果带来的经济效益,致使农业生产主体不愿轻易选择使用新的科技成果;农民文化水平较低,不能熟练运用科技成果,也降低了研究成果的转化率。

2.4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不足

农业科技创新是重大工程,涉及多项内容,其中,人才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础,也是关键。目前,温州市农业方面的科研人才数量总体不足,农业企业现有科研人才专业水平也偏低,远没有达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要求,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温州市农业科技创新的均衡发展。

3促进温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对策

3.1加大政策资金保障力度,确保成果有效供给

建立新型农业科技管理部门会商机制,强化科技、产业部门协调联动,探索“产业部门出题、科技部门接题、创新主体解题、市场主体验题”的项目闭环管理方式,畅通农业科技项目发现和成果递交途径,加快破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障碍。完善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机制,加速推广“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攻关模式,提升科研攻关的精准性和高效性。优化农业科技项目管理方式,深入推进农业科技项目“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明晰职责分工,规范资金使用,激发创新动能。加强全市科技专项资金统筹,激励企业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的主动性,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进入农业科技创新领域。推动各类科技计划、平台、人才项目进一步向农业领域倾斜。加快农业企业直接补贴和免税政策向科技创新补贴激励政策转变。

3.2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增强农业科技硬核实力

一是加快种业“卡脖子”技术攻关。实施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强化育种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支持区域农业特色主导产业种质资源搜集与创制、新品种选育、种子种苗制繁等关键共性技术及配套高效栽培技术研发。创制一批突破性种质资源,育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新品种、进口替代品种。二是开展适用农机开发专项行动。创新研制推广适应温州市地域特点和产业特色的高效专用农机。提高机械化生产技术水平,完善丘陵山地、主要农作物、畜牧养殖、设施种植、跨部门农机科研等装备需求目录,建立需求导向目录机制。三是深入发展绿色农业。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依靠科技进步,推广农业绿色低碳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加大“一亩山万元钱”林下经济模式创新及研究推广力度,加强“林药”“林茶”“林果”“林禽”等模式产品加工技术研究及推广。四是积极推进农业工厂化、数字化。开展工厂化农业系统技术研究并推广无土栽培、气雾栽培、立柱式栽培等新型农业种植模式和技术,推进农业资源空间高效利用和农业集约化发展,加快发展农业数字化技术。

3.3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以产业技术项目为抓手,构建“产业+团队+项目+基地”转化推广模式。深入实施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百品万亩”工程,每年选择一定数量品质优、产量高、抗性好、适应性广、经济效益高的优良品种进行重点和示范推广,推动重大农业科技成果惠及百姓。以温州科技大市场为依托,加快农业科技专业市场建设,探索建立适合农业领域的技术交易模式,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一批专业化、特色化、精细化、市场化的农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和农业科技服务企业,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支撑能力。

3.4聚焦创新主体培育,强化企业主体地位

更好发挥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支持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省、市重大科技项目,逐步成长为具有产业链控制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重点在农作物、畜禽、水产、花卉等领域培育国内领先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企业。实施新一轮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推动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扩面提质。聚焦生物农业、智能农机装备、营养健康食品等新兴领域,着力培育一批“单打冠军”“隐形冠军”等“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在智能农机装备等领域打造一批“品字标浙江制造”等全国知名企业品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带项目、成果等离岗或兼职创业,牵头组建一批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引导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积极投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孵化培育一批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一批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传统农业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转型。

3.5聚焦创新人才引育,构建农业人才蓄水池

脱贫攻坚论文范文6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

一、乡风文明的逻辑内涵

乡风文明主要强调的是乡风,但最终落脚点在文明上。“乡风”就是乡土风俗,指农民在日常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所形成的、且在一定范围和一定时期内被乡民仿效、传播的习惯、风俗、行为规范。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是人类进入到高级阶段的一种社会进步状态,因此,文明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相互关联的高级属性和特征的集合体,它表示着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不断发展、进步的状态。综上所述,乡风文明的内涵是指在农村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学的社会风气。通过在乡村地区推行移风易俗、弘扬农耕文明、传承传统美德等,使农村地区发展呈现出文明的状态。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风文明,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首先,文明乡风。乡风就是乡村的风气,是指特定乡村中人们的信仰观念、礼节风俗、习惯传统和行为方式的总和。而文明乡风则是在一定区域内被农民世代相传,具有价值引导作用的、积极的乡村风气。文明乡风是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领域与重点内容。其次,良好家风。家风是家庭的性格与形象,是每一位家庭成员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集中体现。良好家风是乡风文明建设最基本的组成单位,由内向外影响着文明乡风和淳朴民风。最后,淳朴民风。民风是乡村人民共同表现出来的一种道德风尚和精神风貌。乡风文明建设的关键点在于农民的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关注农民的主体地位,提升农民的精气神,以发挥农民的主体力量。

二、乡风文明建设的价值意义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我国农村人口有5.5亿多人,约占总人口的39.2%,农村人口基数庞大是我国人口分布的现实。此外,当前我国乡风建设总体水平落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的综合素质较低,极大地制约了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不难看出,进行“三农”建设和乡村风气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产生活面貌改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重大问题,对现阶段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未来国家性战略的实施都有着长远意义。

(一)从现实价值性上讲,进行乡风文明建设有利于改善农村农民生产生活面貌。1.有助于提升农民精神面貌,形成健康积极的生产生活作风。乡风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在农村,主体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都是广大农民群众。首先,进行乡风建设对于农民科学文化素养与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通过在农村地区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改变农村居民落后愚昧的观念陋习以及长期以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封建小农意识,提升农民的思想觉悟与道德水平。此外,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农村风尚,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参与乡风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农民的主人翁意识,使农民能为乡村建设献言献策;其次,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是满足农村地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现实需要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需求开始呈现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征。政府应从实际出发,切实认识到乡风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改变长期以来农民单调、庸俗的生活娱乐方式,提升群众的审美情趣,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总之,乡风文明建设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时展潮流,满足了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期待,可以为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2.有助于营造良好乡村风气,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与长期任务。通过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将两者有机创新融合,在乡村地区打造先进文化、思想的主阵地,倡导“勤劳致富,开拓进取、奉献社会”等良好风气,有助于在农民群体中形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倡导新风的价值观念,从而推动形成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村风民风。此外,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常态化的综合工程,涵盖“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各个方面,在农村地区营造良好风气,有利于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精神文化事业建设的良性互动,在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甚至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都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二)从战略必要性上讲,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与有力保障。1.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之“魂”,发挥着铸魂育人的作用,能够为乡村振兴凝聚精神力量、注入精神动力。曾说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认同,是维系社会良好运转的重要精神纽带。乡风文明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体现,反映在乡村建设的各个方面环节,往往是乡村建设中最持久、深沉的力量。现如今,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改革有序推进,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重视农村之“风”建设,注重把握农民之“貌”培养,对于提高农村治理水平和完善治理体系具有重要的价值引导作用,同时也对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有利于形成统领和支撑农民群众积极向上、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强大动能。2.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保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指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首先,乡风文明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智力支撑。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这就需要大量有知识、有技能、有奉献精神的新时代农民作发展农村产业经济的主力军。乡风文明建设有助于政府在农村地区宣传党的理论主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农业技术下乡活动,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大批有道德理想、懂文化技术的农民,为乡村振兴的推进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支撑。其次,乡风文明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文化氛围保障。文化因素是影响一个人或地区发展的隐性因素,在农村地区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有利于提升农民的精神面貌,为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舆论文化环境。最后,乡风文明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社会环境保障。一个乡风败坏没有凝聚力的村落不会有一个美好的发展前景,乡村振兴的运行环境需要文明的乡风和健全的乡村道德体系来保障。通过培育文明乡风,形成崇尚科学、平等关爱、向上向善的文明乡风,爱国爱家、相亲相爱、互帮互助的良好家风,热情好客、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的淳朴民风,可以为乡村建设提供一个和谐稳定、协调有序的社会运行环境。

(三)从历史阶段性上讲,进行乡风文明建设有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夯实全面小康基础。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标志着我党迈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乡风文明建设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保障性的作用,对于进一步夯实全面小康社会基础有着重大意义。说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①进行乡风文明建设将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巩固全面小康社会的成果,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具体来看:第一,进行乡风文明建设有利于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通过创建美丽村庄和最美庭院、开展乡村休闲旅游等活动,增加居民致富途径,防止返贫,为开启新的奋斗征程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物质基础。第二,进行乡风文明建设有利于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和村级组织服务功能,推进生活决策民主化和进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新时期农村的生产生活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第三,进行乡风文明建设有利于传承并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的合理开发利用,在净化农村风气的同时,繁荣丰富农村文化市场与业态,为推动新农村的建设优化农村人文环境,并助推文创旅游发展以夯实物质基础,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三、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

乡风文明的建设具有系统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需要各级各部门各民族乡民的共同努力,以下从三大方面提出相关战略对策。

(一)加强思想引导,转变政府认知观念并提高农民政治思想素质。1.强化政府的主导地位,提高对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政府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居于主导地位,发挥着导向性的作用。以来,党更加关注贫困人民的生产生活,更加坚定地推进农村地区改革。因此,各级行政官员应及时关注并把握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做时代改革建设的先锋者。首先,各级政府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中央一号文件及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不断对“乡风文明”相关理论进行理论研讨和实践学习,提升自身的思想认知水平,同时要深刻把握农村“五位一体”的相互关系,摆脱过去重视经济建设而忽略文化建设的落后观念;其次,要加强政府的领导力度,强化组织权威,创建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集体,尤其要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各基层干部是乡风建设的领路人,是农村发展的直接参与者,其作风做派会影响政府的权威、群众的一言一行以及乡风建设的成果。因此,一方面在干部选任上应公平公正、竞争择优,另一方面要定期对干部进行培训以提高其综合素质,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乡村发展观;最后,乡风建设的主阵地在农村,行政人员必须深入农村地区,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找到一条符合当地农村特色的乡风文明建设道路。2.确立正确的意识形态价值导向,提升农民政治觉悟和综合素质。农民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居于主体性地位,发挥着主体建设者的作用。近年来,由于互联网在农村的迅速普及,大批农民群众受到网络上不良反动思潮的影响,政治思想出现波动。此外,现阶段我国农民的文化道德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着较大差距,阻碍了农村和乡风建设的进程,因此有必要提高农民的思想政治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首先,基层政府在乡村地区要有针对性地宣传党中央的相关政策和国家大政方针,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占领农村主阵地,确保农民拥有正确的价值导向。同时要依据农民自身文化水平采取多样化、通俗的宣传形式,培养农民拥护党拥护政府的政治意识;其次,要推动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与法制观念的提升,针对农民的部分陈规陋习,可以设立专门组织,如红白理事会等,倡导勤俭节约之风,发扬传统优秀道德精神,并制定具有可操作性、时效性的道德规范。与此同时,封建思潮的传播在农村较为广泛,要及时对具有陈规陋习、封建思想的村民进行说服教育和正面引导,弘扬科学、进步的价值观念。此外,要积极培养农民的法制观念,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法律政策宣传,使农民知法、懂法,增强其法律意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法治理念,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最后,提升农民的文化水平与农业技能。一方面,政府应根据农业发展需求,出台扶持性政策,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农民培训,并选送农村有志青年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另一方面,政府应定期选派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为农户讲解农业技术,开办农业技能讲①.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16.堂,不断提高农民的农业种植养殖技能。总之,政府在对农民进行思想层面塑造的同时也应重视农民的现实需要,切实解决农民的实际难题,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

(二)完善制度设施,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并强化农村文化设施建设。1.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建立乡风文明建设长效化制度体系。党的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①。首先,以自治为基础。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民主自治能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依据本地乡风文明建设的目标与方向,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本区域发展的战略与规划,同时积极动员农民参与乡风建设,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优势力量;其次,以法治为保障,建立“乡风建设考评制度”。将乡风建设纳入到地方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之内,对于那些乡风有明显好转的乡镇给予奖励支持,并将其成功经验进行宣传推广;反之,对于一些庸政懒政行为,甚至违规党纪、触犯法律的行为,则予以批评教育和依法严惩,彰显法治在乡风建设中的根本性保障作用,确保乡风建设沿着良性的轨道运行;最后,以德治为支撑。德治与乡风文明建设是一个二元互动的过程,两者相互交融又彼此促进,发挥德治的教化功能,既应健全道德评议机制,让德治也有章法可约,也应举办道德讲堂等相关活动,发挥乡贤文化的正面引领作用,营造乡村文明新风,使德治融于整个乡风建设的过程。2.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夯实物质性文化建设载体。文化设施是民众活动和乡风文明建设的物质载体,没有载体的乡风建设只能流于形式,无法落地生根。首先,政府和相关文化管理部门要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农村文化设施规划,并同多部门联合商讨制定具体方案,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带来的不均等问题,整合并优化文化资源,建立起县、乡(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网络,通过整体规划、分类指导,使各个区域内文化设施共享共通;其次,现阶段乡村地区文化设施供需存在矛盾、老旧设施与现当代民众精神需求脱节,政府相关部门在修缮破损、老旧设施的同时,应及时修建新的文化设施,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日常精神文化需求;最后,修筑文化设施必然以一定的物质财力作为基础,面对资金投入无保障、投入不足等情况,政府应出台相关资金保障措施,设立专门账户,合理规划资金使用,同时,要加强对资金使用状况的监督。

(三)优化人文环境,弘扬优秀民俗文化并开展多样性文化活动。1.挖掘并弘扬优秀传统民俗与农耕文化,净化农村风气。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长期以来,人们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劳作中形成了丰富且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新时代背景下,传承发扬优秀农耕和民俗文化对促进社会进步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然而,目前农村地区的传统民俗文化由于缺乏专人保护、传承与推广,面临着即将消失的尴尬境地。此外,长久以来农民大众形成的封建迷信、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观念有待改变。对于政府来说,如何找到传统农耕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的结合点,有效净化农村风气,是其必须思考的问题。首先,传统文艺是传统文化的载体,要培养当地传统文化和文艺的传承人,就必须在提供资金支持的基础上,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等活动,扩大本地特色传统文艺文化影响力,使传承人有继续从事此行业的动力;其次,把传统民俗文化传承贯穿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之中,建立乡村记忆馆、民俗博物馆等,留住乡愁,大力开展“优秀家风家训”评选活动,利用优秀家风家训的教化功能带动村民向模范人物学习,以净化不良封建思想观念,促使村民规范自身行为;最后,“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文明的软实力。”②中华文化本就是从农耕文化发展而来,因此,弘扬传统文化必须扎根农村,充分挖掘农村本土文化特色,采取更接地气的方式来弘扬传统民俗文化,同时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传统文艺创造性转化,让传统文艺“活”起来,打破传统与现代的隔阂,激发广大农民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2.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文化活动总体上数量不多、形式单一,难以满足农民的需求,并且举办的一些文化活动,也因不够生活化、内容枯燥,很少有人愿意深入了解。因此,如何让文化活动以高雅引领风尚,又风趣接地气,是政府需重点施力的地方。首先,发挥基层政府的主导作用,善于引资引智,依据本地民俗文化特色及众人喜好开展内容健康、形式鲜明的文化活动,使枯燥难懂的政治或道德知识可视化、趣味化,进而引导人们踊跃参与其中,不断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其文化审美水平,增强农民的幸福感;其次,大力支持自发宣传先进文化的个人或组织,对于公益组织开展文艺活动,政府应予以财力和政策支持,以促进弘扬良好风气的个人、组织不断产生和发展。总之,发展文化事业,开展文化活动,有助于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人民日报,2020-11-04(001).

[2]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A].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123.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编写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4]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0年)》[N].人民日报,2018-09-27(001).

[5]徐越.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风文明建设[J].红旗文稿,2019(21):32-34.

脱贫攻坚论文范文7

关键词:农业;科研;人才;管理;创新

农业是中国重要的国民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人才的支撑。党的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而乡村振兴则是其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要振兴关键在于农业,而农业的发展又在于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农业科研单位人才的规模以及素质直接影响农业科技实力和潜力[1]。人才是农业发展,农业兴盛之源。如何培养和提升农业高级科研人才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重大课题,是科技引领农业未来的重要战略。当前,对农业科研单位人才管理仍沿用原有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达不到激励农业科研人才全身性投入农业科研创新的目的,且在人才选拔、人才评价等方面也存在不少系统性问题。农业科研项目与其他研究项目在科研周期上、方法上、外部因素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如何正视当前农业科研单位的管理短板,找出制约农业科研人才培育的相关因素,设计出科学合理、符合当今农业科技人才发展的管理新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农业科研单位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问题

1.1人才管理主要为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管理模式

当前,中国农业科学院以及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等重要农业科研单位,及其各省级下属单位、地市级单位为主的中国农业科研单位,数量众多,达到了1200多家[2]。其单位性质绝大多数属于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承担着事关重大民生的中国农业基础科研和基础性科技工作,是中国农业经济和乡村发展的重要支撑,属于社会效益显著而经济效益低的行业,这是其重要的组织特征。因此,在人才管理模式上,主要按照中国事业单位人才管理模式为主,人力资源管理受到计划经济时代人才管理模式影响较深。首先,人才配备主要按照计划进行调拨,周期长数量少,不利于紧缺人才的配备;其次,在人才评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不足,参谋部门勇于创新的动力不足;最后,在人才培养方面与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结不足,未形成良好的输送培养的人才共建系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前的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存在不少值得探讨的问题,需要作进一步的革新。

1.2人才培养重视短期效应,缺乏长期规划培养,人才流失大

当前,在事业单位评定大的指挥棒下,各个农业科研院所都积极引进高层次农业科研人才,极大的改善了各单位人才结构,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博士学位乃至国外留学背景的高级农业科研新人才。然而,在此过程中可以清楚的看到,不少地方,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单位只要是相关学科博士,不管其科研水平如何,不管其是否适合本单位研究条件,一律接收,盲目引进了大量人才。加之,这些农业科研院所对新进入的人才缺乏适当的引导和培养,不给其配备相应的导师,让其自行研究,缺乏团队建设,使他们没有归属感;当这些引进人才进入单位后,发现没有合适的科研岗位,同时也缺乏良好的科研团队和环境,经过几年的沉淀,科研人员要么出走,要么就安于现状,不求创新。

1.3激励机制有待健全,分类评价指标设定尚需研究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指出,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人首先要满足基本需求,才能向更高层次的需求发展。当前农业科研院所的薪酬和福利方面,相较于企业单位差距较大,尤其是发达地区的薪酬水平更是远远低于企业。这些单位的薪酬都是按照国家事业单位的工资薪酬水平发放的,在分配上缺乏对于优秀人才和攻坚关键技术岗位人才倾斜的特别激励机制;目前,中国科研单位大多数都实行了绩效改革,很多地区都进行了分类管理,对本单位的人员进行不同的分类评价,给与不同的激励[3]。然而,在设定指标时候其没有遵循目标管理的原理,从开始就是上级自行设定,发给一线科研人员提出意见,对于不同的意见又多以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否定,极大地打击了科研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分类指标设定对象来看,对于行政人员较为宽松,而对于科研人员的指标设定得相对较高。从科研人才的指标来看,大多数科研考核还是以论文为重要标准,论文还要求发表在SCI、EI等国外高等级数据库收录的学术期刊上,对于踏踏实实田间地头努力耕耘的科技人才则不予以重视,得不到合理的评价和相应的薪酬。对于农业科研单位来说,是到了对人才评价指标作出改变的时候了。

2影响农业科研人才创新的因素

2.1人才培养的科研环境因素

人才是农业科研创新的第一动力,是农业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关键的因素,而农业科研单位则是承载人才创新的科研平台。推动人才创新的关键在于科研环境,这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人才引领、培养机制、团队建设、成果转化四个方面。人才引领主要指本单位的学术带头人主动培育中青年科研人才,关心人才,引领人才,为他们的科学研究方向把好关、做后盾;培养机制主要是指单位有没有相应的培养人才的具体措施,如有没有对不同层级的科研人才采取不同的分类培养模式,并给予相应的培养扶持,从人员进修、科研经费、国际交流等方面都有相应的指导文件和实施措施;团队建设主要是指为人才的科研创新提出要求,解决科学研究的系统性问题,打造科研学术团队,优化科研团队人才结构,各自发挥学术专长形成合力,有利于本单位的科研创新;成果转化方面,本单位有没有对于职务科研成果的奖励机制,更大化的倾向于职务发明、职务成果,将科研人才创新的源动力提升,最终促进本单位科研成果的提升。

2.2人才自身的影响因素

人才的科研创新不仅仅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受到自身因素的影响。从学历因素上看,硕士、博士科研创新的意愿更加强烈,本科生的意愿低于前两者;这主要是因为硕士和博士经过长年的科研学术训练,具备了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基础条件。从职称和年龄方面来看,职称较高、年龄较大的科研人员的创新动能逐年降低;职称较高、年富力强的中青年科研人员创新动能较高。从生源来源地和人才流失角度来看,非本地生源的人才流失要高于本地生源。从科研创新人才流向方面去看,农业科研人才大多数还是流向了科研院所,从中可以看出科研人员之所以流失,不是因为科研工作本身,而是去寻求更加适合自己科研创新的环境和土壤。

2.3人才管理的影响因素

科研创新离不开有效的管理,尤其是对科研人才的管理。从管理的内容来看,主要以人力资源管理为指导思想,管理重点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岗位分析与设计、员工招聘与选拔、绩效考评、薪酬管理几个方面,这种管理方式显然对农业科研人才的创新起不到促进作用。缺乏对员工激励、培训、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创新管理模式。从管理方式来看,主要是以规章制度作为管理的依据,条目明细,分类管理;从激励方式来看,主要是负激励,强化不完成科研创新的后果和惩罚。从权力运用方面来看,主要是运用职位所赋予的强制权为主,专长权、奖赏权运用为辅。从组织文化建立上看,制度文化的建立较广泛,而深层次的组织文化价值、组织文化体系等方面还不足。以上因素都是影响农业科研人才创新的管理因素,对于这些因素应更进一步对其进行深入全面的研讨。

3建议与措施

3.1建立健全科研人才培养规划体系,助力科研人才健康成长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大量农业高级人才的供给,因此要加强科研单位对于科研人才的全方位培养。要建立健全科研管理体系,对当前的科研管理体系进行改革,对人才的发展进行科学的引导和精心的培育,要像对待农作物一样“精心的育种、科学的栽培、合理的施肥,去除杂草消灭害虫”,把不良的影响因素都加以消除,提出更有利于人才培养的规划体系,建议为不同人才进行分类培养指导要求。一方面,对于新进高级人才的培养:要建立起师徒制,为新进人才指定政治可靠、学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导师,让新进人才有人引进门、推着走,减少由于盲目研究而造成的弯路,在思想上有人帮,在行动上有人督促,加快人才成长的速度;另外一方面,对于博士群体的培养:定期召开由博士为主的研究会议,每个月至少2次,会议组织和召集人均为熟悉学术发展、年富力强的博士担当,所有博士或自愿参加者每6个月至少要出席的次数各单位可自行决定,每次至少有1名单位主要领导参加,议题由学术委员会根据研究进展选择,定期或不定期邀请业内知名学者进行指定的学术交流,博士汇报则提前沟通,适时安排。体现管理的灵活性,既不耽误农业科学研究,违背科学规律,又促进了本单位学术科学水平的提升,促进人才水平的提升。

3.2加快农业科技人才学术评价机制改革,促进农业科学考核体系改革

根据科技部的指示精神,要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评价的不良导向,当前农业科技人才评价的主要任务就是对现有科技评价体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破除过去以论文数量、论文影响因子为主导的评价体系。应该在原有分类考核评价导向的措施基础上,更加注重农业科技人才的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具体而言就是实行人才论文评价代表作制度,选择本人认为最能代表自己学术科研水平的论文进行同行评价,并且增加国内科技期刊论文的代表作数量,原则上不低于1/3,不仅以量化评价指标作为参考依据,同时还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对于农业基础性研究人才的评价,由于这类研究受到自然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大,周期性长,对这类人才的考核,年限应该设定短期、中期和长期考核相结合的模式。短期考核主要以完成本年度基本任务为主,考核的范围仅限于基本的考勤、基本单位任务为主;中期考核以3年为1个周期,对其所承担的科研任务进行考核,具体指标各单位自行进行设定;长期考核以10年为1个周期,对其学术水平及研究成果进行考核,以达成单位的长期目标。这种考核方式不仅兼顾了单位的目标,同时也提升了科研人才的自律性,提高了其科研的积极性[4]。

3.3加大农业科研人才管理模式创新,提升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发展水平

面对科研评价机制的改革,势必要求农业科研单位的人才管理模式也要进行相应的创新。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变革,从过去的“以考评为中心”的管理模式,逐步过渡到“以人才发展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从农业科技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把管理的对象从内容转变为人本身,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优良的环境和土壤,为人才的发展提供配套的生活保障措施,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解决人才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为不同的人才提供不同的服务,对于低学历低职称的,要提供机会让其掌握当今先进的科学知识、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对于年龄较大的,安于现状的老人,要以组织文化加以感召、加以激励;对于敢打敢拼,勇于创新的年轻人要给予精神和物资相结合的方式激励;让在组织内的人才都感受到组织的温暖,都能体现自身的价值,从而保障本单位的人才队伍的稳定性,降低人才的流失率,进而达到农业科研单位科研发展的根本目标。

4结语

农业是国家的基石,农业稳则国稳,农业兴则国兴,人才强则农业强。总而言之,做好农业科研单位人才管理责任重大,意义非凡,要继续深入和加大对农业科研单位管理模式的探讨和摸索,发展农业,兴盛农业,富裕百姓,以产业带动老百姓致富脱贫,实现乡村振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叶.关于农业科研单位人才队伍流失[J].中国科技纵横,2014(20):248-249.

[2]赵晓丹.农业科研单位人才流失原因及对策分析———以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为例[J].辽宁农业科学,2019(4):70-72.

[3]金钊.农业科研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7(8):114-115.

脱贫攻坚论文范文8

关键词:科研单位;党建工作;科研业务;互融互促;科技创新

党的报告指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科技创新是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完成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对于科研单位,党建工作与科研业务两位一体,有机融合,从来都不是分离的,更不是“两张皮”。科研单位要正确把握党建工作与科研业务的关系,既不唯科研业务论,使科研业务脱离党的领导,偏离“三个面向”、“两个一流”目标方向,也不脱离具体科研业务空谈党的建设,使党建工作失去科研业务的支撑,成为“空中楼阁”。必须把党建工作与科研业务融会贯通,做到围绕伟大事业推进党的建设,通过坚持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推进伟大事业,在建设“两个一流”、科技支撑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伟大实践中贡献力量。

1科研单位党建工作与科研业务的关系

2017年2月,原农业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部属科研单位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对部属科研单位党组织提出的6条职责,诠释了科研单位党建与科研的关系。2018年11月,中国农业科学院举办了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培训班,进一步提出全院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落到实处,切实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研究所党建与科研看似是两个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研究对象,但两者本质是一致的,是相互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有机统一的整体。

1.1党建工作引领科研业务的方向

科研单位党建工作首先要保证单位“姓党”,保证全面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作为部级农业科研单位,要认真执行党的各项决策,据此不断优化和调整学科布局、明确职责定位、发展方向、学科领域、主要任务等。正是按照上述原则,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牵头承担并积极推进湘潭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和丹江口水源涵养区绿色高效农业协同创新等科研任务。解决好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绿色高效农业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等重大问题,是党和国家对科研工作者的要求,更是坚持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题中之义。从这个角度讲,科研业务是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在任何条件下,国家科研单位都不能脱离党的大政方针的指引。离开了党的引领,科研工作就会失去方向,变成为科研而科研、为论文而科研、为获奖而科研,偏离了科研的初心和使命。

1.2做好科研业务是党建工作的内在要求

党建工作从来不是空对空的,必须体现在推动实际工作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中,最终落脚点是通过科技创新为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供综合技术解决方案,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作为部级农业科研单位,落实“三个面向”指示精神[2]、争创“两个一流”是党建工作的重点内容。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使党建工作落地,就需要拓展新兴学科领域及方向,对重点研究方向再聚焦、再强化、再突出,形成新的学科体系等具体科研业务来支撑。所以,党建工作不能脱离科研业务独立存在,党建工作目标要依赖具体科研业务去实现,党建工作的成效最终也要体现在科技创新和事业发展上。

1.3党建工作是科研业务的保障

党建工作在科技创新价值链中发挥着指引方向、凝心聚气、营造氛围、塑造创新精神的作用,通过带领并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事业向前发展。目前,科研单位科技创新竞争压力大、人才引育压力大、条件平台建设压力大、科研管理风险管控压力大、青年科技人员心理压力大,党建工作就是要提升人的精气神,提高团队的战斗力,提升单位凝聚力,引导科研人员善于从讲政治的高度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既是党组织的价值所在,也是科研单位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

1.4科研业务与党建工作两者内在统一

从来没有脱离政治的业务,也没有脱离业务的政治。在农业科研事业中,要把党建工作与科研业务融为一体,实现党建与科研互融互促。唯如此,科研业务才能方向准、路线对,党建工作也才能讲得实、落得下。如果把握住了科研单位党建工作与科研业务的实质、规律和特点,熟悉了党建理论知识,培养了党建理论素养,在科研活动中,就会站在一个更加宏观的、系统的、整体的角度来思考和分析问题,并自觉地将其与党建工作挂钩。反之,如果不具备党建方面的知识和党的理论思维,把握不住党建与科研的本质特征,把握不住其内在的规律性联系,就难以将党建工作与科研业务融为一体,科研业务难以上层次、上高度,党建工作也会虚化、弱化。

2科研单位党建工作与科研业务互融互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长期以来,科研单位党组织将发挥作用的定位局限在“保驾护航”上,没有将党的工作有效落实到具体科研实践中,导致党建工作没有很好地与科研任务相结合,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感到党建工作“虚”,甚至出现党建工作和科研业务“两张皮”的现象。从客观上讲,党建与科研业务在工作内容、工作特点、工作规律等方面存在差异;从主观上讲,有的科研单位普遍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倾向,人为地割裂了二者之间的有机联系[3-6]。

2.1思想认识有误区,党建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调研发现,有的科研人员认为,党建工作是党务干部的事,与自己无关,对党组织安排的党建活动常常啧有烦言;有的科研人员将党建工作与科研业务对立起来,认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党建工作会挤占科研业务的时间和精力;有的科研创新团队专家对承担党支部工作的热情不高,对组织安排的党建任务只满足于形式上的完成,消极应付,对科研人员以各种理由不参加党建活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科研单位虽然将党建工作作为重要业务,但实际工作中也存在很多困惑。例如,在单位年度考核评价中,党建工作与科研业务是分开评价的,且党建工作占分偏低,有的同志讲即使党建工作抓得再紧、做得再好,科研业务上不去,一切都是白搭;兼职支部书记花再大的精力抓党建工作,年年评优秀,单位年终绩效也不多发一分钱。

2.2本领能力不足,党建工作有效性欠缺

调研发现,有的科研人员虽然能够认识到党建工作对科研业务的重要性,有做好党建工作的真诚愿望和积极态度,但因思想上的束缚、视野上的局限和知识上的欠缺,导致缺乏新形势下做好党建工作的本领。开展党建工作片面地就党建论党建,缺乏用党建引领、指导科技创新和改革发展的工作思维方式,开展党建工作和创新党建活动载体没有从科研实际出发,不能将党建工作有机融入“两个一流”院所建设和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具体实践中,对科研业务没有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一些科研单位的科研管理工作者大多缺乏马克思主义专业学习经历,党建理论功底不够扎实,党建理论知识难以做到时时更新,面对新形势要求,感到力不从心,有本领恐慌感。例如,对如何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单位的科技创新,如何以党建统领大家思想和提升管理效率思考得不深;对如何调动兼职党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将单位党建工作抓得再实一点、方式方法再有针对性一点,思考得不透;对如何发挥党建功能,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在面临重大任务和挑战时迎难而上,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等,缺乏有针对性的方式方法。

2.3考核机制不健全,党建工作动力不足

党建工作与科研业务的内容、特点和考评体系有所不同。科研单位党建工作主要是做人的工作,关注人的思想状况和精神状态,目的是培养教育人、团结凝聚士气等,工作成效难以在短期内直观显现出来,工作效果因缺乏统一的标准而难以衡量;科研业务主要是做事或物的工作,涉及的是可以量化的工作任务和指标体系,工作成效在年度内、短期内能够较为直观地以专利、论文等体现出来,易于激发人员的工作热情。这就导致有的科研人员认为科研业务是主业,党建工作是“被要求”完成的政治任务,是副业。在科研单位的实际考核办法中,科研业务指标占据着绝对的权重和赋分优势,而且是硬指标,是必须得完成的,完不成要“丢面子”、“挨板子”,还影响绩效;而党建工作的权重分值极少极低,且大多是软指标,容易造成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与干坏一个样、主动创新与消极应付一个样、参加活动与不参加活动一个样等问题。缺乏了硬任务、硬指标的约束,作为兼职党务工作者的部门负责人和首席专家,在履行“一岗双责”时,往往注重行政身份,而忽视党内职务,在党建工作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就会不足。

3科研单位促进党建工作与科研业务互融互促的对策建议

报告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并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骨干引领作用的国家农业科研单位,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始终坚持党建工作与科研业务同向同心、融合发展,持续开展世界科技前沿攻关,有效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积极投身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推进党建工作与科研业务有机融合于服务新时代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实践中。

3.1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摆正党建工作定位

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政治要求贯穿于单位改革创新全程,确保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第一时间得到传达贯彻、迅速执行、有效落实,确保党对科技工作的坚强领导,切实发挥科研单位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坚持党建对科技创新的引领,按照党的指引去设计和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科技创新实践中,确保单位各项事业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发展,切实把党建工作优势转化为推动中心工作的成效。

3.2纠正认识偏差,牢固树立深度融合意识

正确认识科研单位党建工作的“政治性”、“业务性”、“特殊性”,既充分体现国家科研单位的政治功能和贯彻国家大政方针的政治要求,又充分体现科研特点和党建科研互融互促的内在需求,还充分体现单位业务性质、主体职能以及主体构成人员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在思想认识上,自觉把党建工作与科研业务放在同等重要地位,进行统筹考虑和科学规划,既算业务账,又算政治账,找准思想上的结合点。在安排、部署工作时,既把抓党建工作的重点放在引领科技创新、促进单位事业发展上,又把科研业务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做到围绕科研业务抓党建工作,通过党建水平提升带动科研能力提升,使两者在实施过程中融会贯通[7-8]。

3.3夯实组织基础,确保支部建在科研团队上弘扬

“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把支部建在科研团队等业务考核单元中,普遍建成“政治过硬、规模适度、战斗力强”的党支部,为加强党对农业科技工作的领导夯实组织基础[9-10]。牢固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紧紧围绕科技创新优化设置党支部、选举党员身份的团队首席和部门负责人担任支部书记、结合科研实际合理安排党建内容、将党建科研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确保实现党建和科研组织上同体、人员上重合、内容上融合、部署上同步,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科研团队。坚持中心工作开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鼓励引导支部带领科研团队走出实验室、走出研究所,到农业主战场发挥作用,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

3.4推行交叉任职,选优配强支部班子成员

把支部当作培养接班人的一个重要阵地,把支部书记当作十分重要和光荣的岗位历练,全面推进由团队首席或业务部门负责人中的党员担任支部书记,遴选“政治合格、作风过硬、党员群众信任”的党员担任支部委员。引导党支部书记和支委坚持高站位、宽视野、大格局,站在以党建工作支撑、引领和保障科研院所事业发展的高度,抓好党建工作。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考评机制,推进科研业务与党建干部轮岗常态化,充分关爱、培养和重用支部书记,鼓励并支持他们参与单位党建工作部署和农业科技发展决策,使其在加强党的建设的政治历练中展现才智、主动作为,充分发挥表率作用,把支部建设成为凝聚党员群众的“吸铁石”和科技创新的“动力源”。

3.5创新文化建设,营造纪律严明、环境宽松的创新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