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人员三区人才项目实施现状

农业科技人员三区人才项目实施现状

摘要:文章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为例,对其2014—2018年“三区”人才计划实施中人员数量、职称、年龄、服务地区等基本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指出了农业科技人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加强监督管理、做好产业示范、加强科技指导、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和加强科企合作等推动农业科技人员“三区”人才项目更好实施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三区”相关管理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为云南乃至全国“三区”农业科技服务人员执行项目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业科技人员;“三区”人才计划;科技服务

1研究背景

科技人才是农业发展的关键。农业科技人员对“三农”发展和乡村振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将农业科技成果带到农村、带给农民,使其增收致富是每个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科技人员的责任和使命[1-2]。2014年,科技部、中组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等5部门联合启动了“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3]。全国各地随即选派科技人员投入到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以下简称“三区”)人才建设专项中,随即也出现了一些关于“三区”人才项目的研究分析和评论报道。陈军义等[4]对贵州省2014年、2015年的“三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现状进行了研究,指出贵州省“三区”科技人才队伍存在结构不完善、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并提出加强“三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林何莺等[5]对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三区”人才计划实施3年来的人员配备、服务周期、科研与生产实际对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李禹尧等[6]则通过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4年来“三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总结了开展试验示范、现场指导、信息助农、合作共赢及科技培训“五位一体”工作的有效途径。郭军权等[7]以延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了延安市农业类“三区”人才科技扶贫模式。梁兰[8]以甘肃省“三区”人才计划的实施情况为例,对精准扶贫中社会工作参与不足、成效不显著等主要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定性分析。李来运[9]则通过评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6年度的“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情况,提出了加强新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管理的建议和对策。吴德胜等[10]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三区”科技人才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以上报道可以看出,“三区”人才项目开始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截至2018年,云南省共派出“三区”科技人才7967人,到全省的89个“三区”县(市、区)开展科技服务、科技创新创业。在此背景下,作为承担云南省全局性、关键性、战略性重大农业科技问题研究和创新任务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5年(2014—2018年)累计选派出农业科技人员1395人(次)投入到“三区”人才项目中,为全省的农业农村发展和脱贫攻坚作出了积极贡献。

22014—2018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三区”人才选派情况

2.1“三区”人才数量及占全省比例

2014—2018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共选派执行“三区”人才项目人数1395人(次)。其中,2014—2017年,数量呈逐年递减趋势。从每年占全省“三区”人才的比例来看,2014年最高,自2015年开始,占全省比例明显下降,之后基本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见图1)。

2.2“三区”人才职称分布

2014—2018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选派出的“三区”人才职称均为中级及以上,其中,正高级职称人数最少,中级职称人数次之,副高级职称人数最多。5年间,中级职称科技人员不管是绝对数量还是所占比例均呈逐年递减趋势,与之相反,副高级职称和正高级职称科技人员所占比例则呈逐年上升趋势。

2.3“三区”人才年龄分布

2014—2018年,>30~40岁的“三区”人才数量最多,30岁及以下的最少。从各年龄结构人员的变化趋势来看,30岁及以下人员所占比例呈递减趋势,而>50~60岁人员所占比例呈递增趋势,>30~40岁和>40~50岁的人员所占比例基本保持在相对稳定的区间。

2.4“三区”人才服务区域分布

云南省的89个“三区”县(市、区)分布在除玉溪市以外的15个州、市,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三区”人才服务区域基本达到了全覆盖。5年来,“三区”科技人才达到100人以上的州、市有7个,分别为大理、红河、楚雄、曲靖、普洱、文山、昭通。

3农业科技人员实施“三区”人才项目面临的困境

“三区”人才项目实施5年以来,在各相关单位和“三区”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转化,对促进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乡村人才培养、农民脱贫致富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笔者连续多年参与并管理“三区”科技服务工作,通过自身实践、与其他“三区”科技服务者及“三区”人才项目管理部门之间的相互探讨,梳理了该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

3.1项目管理、监督不到位

“三区”人才项目的主管单位包括各受援县(市、区)的科技主管部门,原则上“三区”项目服务的实际内容应由该部门进行管理、监督、考核,而实际上项目主要由“三区”科技人员与受援单位主体——村委会、企业或农业合作社等互相联系,开展工作,地方科技主管部门只进行备案、登记,并没有发挥很好的组织、监督作用。这就导致技术服务的地域受到限制,往往只是服务一个村委会的村民或一些合作社的社员,带动辐射作用未充分发挥,也使“三区”服务的效果大打折扣。同时,由于有些受援主体所处地理位置偏僻和负责人的不固定,如没有主管部门的组织协调,科技人员在开展工作时也会面临很多困难,从而影响到“三区”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2项目服务时间得不到保障

按照“三区”人才项目实施方案,农业科技人员每年到受援单位现场服务时间累计不少于100天,但几年实施下来,多数农业科技人员的现场服务时间达不到100天,有的相差甚远。主要原因:一是农业科技人员在本单位都承担着本职工作,如一个单位派出人员较多,且每个人员赴“三区”开展服务的工作时间都达到100天以上,将会严重影响该单位的年度工作进展和任务;二是云南省多数“三区”受援县(市、区)地处偏远地区,经费(2万元/人•年)难以支持服务时间达到100天以上。例如,怒江州贡山县、福贡县等地处偏远地区,为了使服务便利有效,科技人员往往驱车前往,这样开展一次服务,往返需要1周左右时间,费用均在5000元以上。

3.3项目跨年实施影响工作安排

云南省每年“三区”人才项目的实施时间为当年9月至次年8月,2万元的项目经费会在项目下达后下拨,根据省级财政要求,当年下达的经费要在当年使用完毕,虽然在本年度未使用完被收回的“三区”项目经费会在次年返还,但返还时间不确定。农作物生长都有其特定的规律和周期,每一生长阶段对管理的要求并不相同,所以不同农作物开展现场科技服务指导的时间也各不相同,而财政部门对项目经费执行进度的管理要求,人为地影响了科技服务的形式和质量,对项目的计划安排和执行造成一定的影响。

3.4项目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三区”人才项目经费少(2万元/人•年),工作时间长(100天以上),一些主要以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论文、科研成果等为考核指标的研究所或课题组,往往对该项目不够重视。“三区”工作的考核结果对执行该项目的科技人员在职称评聘或职务晋升方面影响较小或没有影响,造成了一些科技人员不愿意积极主动承担该项工作。

4农业科技人员更好地实施“三区”人才项目的对策建议

为了执行好“三区”人才项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人员5年来在项目组织实施方法上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力求最大限度地服务“三区”人民,使其增产增收,尽快脱贫致富,从而促进“三区”经济繁荣发展,助推“三区”脱贫攻坚,助力“三区”乡村振兴。在农业科技人员实施“三区”人才项目方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总结了一些经验,可供其他农业科研单位参考和借鉴。

4.1强化监督,规范管理

自2014年云南省开展“三区”科技服务工作以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作为科技人员派出单位的主管部门,严格审核派出人员资质,推荐技术过硬、服务能力强的科技人员参与服务,并重点向边疆、偏远县区倾斜,管理上要求服务人员在开展科技服务期间主动与当地科技管理部门联系,并对服务内容进行宣传报道,做好痕迹管理,做到服务“有图有真相”,保证服务真实有效。5年间,科技服务人员宣传报道245篇。

4.2做好产业示范,促进科技推广

把优良新品种、实用新技术带到“三区”,展示给“三区”农民,是开展“三区”科技服务的一项有效举措。通过在各个“三区”县的科技园区、种植大户对新品种、新技术进行示范,不仅辐射带动了产业发展,使广大农民增收,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例如,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在开展“三区”科技服务时,向“三区”科技服务点玉龙县无偿提供1200kg“云大麦12号”良种,分别与玉龙县农技推广中心、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合作建立了“云大麦12号”高产百亩连片示范区,最终打破“云大麦12号”极量创新最高单产纪录,实现百亩连片最高单产目标,提高了种麦科技含量,增加了当地农户收入。

4.3加强科技指导,提高科技含量

“十三五”以来,农业农村科技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由2015年的55.3%提高到2019年的59.2%,标志着中国农业发展已进入从过去主要依靠增加资源要素投入转为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新时期[11]。农业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都离不开农业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云南是一个多山区省份,具有典型的立体气候特点,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导致相同的品种或栽培技术在不同的地域和不同海拔种植区表现大相径庭。这就要求“三区”科技人员根据不同季节或作物的不同生长期深入“三区”一线,开展现场指导工作,使“三区”农民更全面地掌握相关技术,从而达到更好的应用效果。例如,云南省蚕区桑园覆盖49个县(区),海拔从300m到2500m不等,相同的桑树、家蚕品种在各蚕区的适应性就有所不同,由于气候特点的不同,各蚕区所采用的栽培技术和饲养形式也各有差异,这些问题绝非一套栽培或饲养模式就能够解决,而是需要相关科研人员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技术指导与服务,提出适合当地气候类型的技术规程或规范,才能真正地实现产业提质增效,体现科技的价值与意义。

4.4加强科技培训,夯实科技队伍

科技培训可以起到解放思想、加强交流、提升技能的作用,是进行科学技术传播的重要手段。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根据产业需求,创建了多种多样的培训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农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一是以会代训。结合各地情况,根据生产实际,联络当地各级业务部门组织相关农户开展种植、养殖及农产品保存、加工等技术培训,全面提升“三区”农民的技能水平。二是专题培训。组织农民到专业机构进行培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乡村发展培养技术骨干。三是实地现场指导。对普遍性、共同性问题,尤其是在作物生长关键期遇到的或可能要遇到的问题,现场指导并给出解决措施、办法。四是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各“三区”科技人员通过建立微信群、QQ群,并在群内产业动态、实用技术等信息,让农民更好地了解产业的发展动态与最新技术,同时,通过信息服务平台进行农户的来电或信息答疑,实时地解答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4.5加强科企合作,促进产业提升

农业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领跑者,在带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作为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通过与涉农企业开展深入高效的合作,不仅促进了科技成果的快速、高效转化,还带动了企业生产能力的提升和农民效益的提高。在近年的“三区”科技服务中,帮助1家服务企业获得高新企业认定、2家服务企业通过2015年云南省农产品深加工科技型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在“三区”人才项目实施中,通过与云南省10余家企业签订科技服务协议,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并结合需求,培训企业相关农技管理人员,不仅推动了甘蔗新品种、新技术在全省蔗区的推广应用,而且促进了全省蔗糖产业提质增效,为蔗区贫困县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姚丽萍 马伟 杜伟 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