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下高校课程规范化建设探究

信息技术下高校课程规范化建设探究

摘要:“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势与政策”课的规范化建设,能强化课程育人效果,促进课程的科学发展,并推动高校思政课体系的完善。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综合素养的缺失、部分高校对课程的不重视、课程内容的不稳定及评价体系的不科学等影响了该课程的规范化建设。为此,高校教师应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引领规范化建设。同时,高校和教师还应正确认识“形势与政策”课的地位和作用,运用信息技术规范课程的内容和评价体系,为该课程的规范化建设奠定基础、提供助力。

关键词:高校;信息技术;“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

“形势与政策”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教育目标是帮助大学生及时准确地了解和认识国内外最新的形势与政策,感受和领会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面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机遇和挑战。[1]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规范化发展面临一些阻碍。为此,高校和“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应从多方面入手,正确认识该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并重视信息技术为课程规范化发展带来的机遇,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从教师、教育内容、教育评价等方面促进信息技术环境下“形势与政策”课的规范化建设和发展。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面对变化多端的国内外局势和大学生在网络世界的活跃,规范化建设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可以强化育人效果、推动课程的科学发展。但由于高校和教师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实现该课程的规范化建设仍面临一系列问题,造成规范化建设过程中的阻碍,影响了“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进程。

1.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专业技能有待提升,师资力量薄弱。首先,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有待提升。部分教师不仅缺乏对信息技术的系统了解,而且也未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在课程规范化建设和教学活动开展中的应用,影响了课程的规范化进程。其次,教师的专业教学技能有待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没有明确的教学大纲和可供参考的课程教材,要求教师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课程设计能力。而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主体是思政课教师和班级辅导员,他们并不完全具备“形势与政策”课要求的多种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再次,高校缺乏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在信息技术和专业教学技能等层面的培训,使教师提升自身素养和技能缺乏有效指导,严重影响其在课程规范化建设中引导作用的发挥。

2.高校对“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视不够,信息技术的管理与投入不到位。一方面,部分高校对“形势与政策”课的认识不全面,未能充分重视该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发展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有些高校对“形势与政策”课的信息技术管理和投入仍有缺失,无法为课程的规范化建设提供全面的支撑和保障。在管理方面,部分高校尚未将该课程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未对该课程安排应有的课时和学分,仅利用周末或晚自习时间合班进行该课程的讲授,且每次授课人数众多,严重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在投入方面,高校未对相关教师和工作者进行信息技术培训,也未对该课程的内容开发、形式设计及教学效果检测投入充足的资金和技术,使该课程无法与信息技术充分融合,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规范化建设便受到阻碍。

3.信息技术环境下课程内容变化大,缺乏系统化规范。一方面,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形势与政策”课课程内容变化的频率逐步加快。当代大学生成长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习惯从网络平台上获取信息、学习知识;教师不得不寻求新的切入点,并深化时政热点与理论知识的结合,以此来吸引大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关注。但倘若一味地根据大学生的需求和习惯调整教学内容又会造成课程内容的随意性,影响课程内容的规范化建设。另一方面,高校对“形势与政策”课包含的稳定性的理论知识和动态性的时政热点缺乏应有的规范化管理和设计。当前,高校教师未对该课程内容进行系统划分,在课程内容的设计方面也并不统一,不利于课程内容的讲授和育人作用的发挥。

4.课程评价体系不科学,课程评价环节缺乏规范。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能为课程设置和形式内容的设计提供有效指引。但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评价体系不科学,评价主体、客体和形式及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单一,也未设置规范化的各项评价指标,造成课程规范化发展的困阻。其一,大部分高校对该课程的评价仅以教师为主,教师通过课堂考勤、期末考试等形式对大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未将专家学者、学校工作者及大学生纳入评价主体,且评价形式缺乏多元化,无法客观、有效地反映该课程在设置、实施及育人等层面的效果及不足,无法为其规范化建设提供有效依据。其二,高校缺乏为“形势与政策”课设置的系统化的评价指标和模型,各评价主体进行评价时缺乏必要的依据和平台,影响课程评价环节的规范化开展。在单一的评价模式下,高校进行“形势与政策”课的规范化建设缺乏有效依据,使规范化建设缺乏正确的方向指引。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为解决“形势与政策”课在规范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高校和教师应从教师教学技能、对课程的重视程度及课程内容和评价等层面入手,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撑,推动课程的规范化建设。

1.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专业教学技能,带领课程的规范化建设。首先,高校应要求教师对“形势与政策”课的规范化建设进行深入了解,正视课程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其带领课程规范化建设奠定基础。为此,高校应对教师开展培训,帮助教师了解“形势与政策”课在高校思政课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认识规范化建设的需求和目标及各种措施的可行性,助力教师带领该课程的规范化建设。其次,教师应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充分落实信息技术对“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助力和丰富课程形式、内容的有利作用。在此背景下,“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应充分了解信息技术,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将相关信息技术应用于课程的规范化建设和日常教学开展中,并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习惯进行把握;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分析信息技术对课程规范化建设的利弊,同时借助信息技术使课程更接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使课程在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获得育人效果的提升。再次,“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应提升自身的专业教学技能,既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高度的政治敏锐性,也具备“形势与政策”课涉及的多种学科理论和高深的教学艺术。[2]只有具备良好的专业教学技能,教师才能明确“形势与政策”课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应有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形式、内容等层面的表现形式,才能为课程的规范化建设提供指引。此外,优秀的教师团队也是“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高校应在提升专职思政课教师教学技能的基础上吸引校内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政府工作者等组成课程教师团队,丰富课程的师资力量,从师资层面完成课程的规范化建设。[3]

2.正确认识“形势与政策”课程,强化信息技术管理与投入。规范化建设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不仅需要教师层面的努力和带领,还需要高校从宏观层面作出指导,增强信息技术管理与投入,为“形势与政策”课的规范化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一方面,高校相关工作者应深入学习国家教育部门对“形势与政策”课的要求和规定,严格按照相关文件安排课程教学,为该课程充分发挥育人作用提供良好环境。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相关工作者更要摒弃大学生可从互联网中了解国内外局势、无需专设课程深入讲解相关内容和理论的想法,应规范“形势与政策”课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建设,重视课程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的建设。另一方面,高校应强化信息技术管理和投入,为“形势与政策”课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规范化建设提供助力。第一,高校应从思想、组织及学科体系建设层面共同规范化管理“形势与政策”课,相关领导者应充分保证该课程在时间安排、课程设置及课后测评等方面的规范化发展,确保课程应有的学分和学时。同时,相关领导者要借助信息技术方法,合理规划课程体系,动态跟踪课程的开设、讲授及大学生的学习现状,并实现对课程相关方面的海量数据分析,从中了解课程规范化建设的进程,为后期调整提供有效依据。第二,高校应强化信息技术及资金投入,为“形势与政策”课的规范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和资金支撑。为此,高校应组建专门的信息技术人员团队,确保规范化建设有强大的技术保障,并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充实规范化建设,带动该课程规范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同时,高校应加大对“形势与政策”课的资金投入,拨付专项资金,确保教师和专业信息技术人员能全身心投入,也为他们学习国内外先进课程体系建设经验和参加相关培训提供资金保障。

3.借助信息技术规范课程内容,奠定课程规范化发展的基础。“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要依据时事的变化进行调整,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变动性,在课程内容层面较易存在不稳定现象,动摇课程规范化发展的基础。因此,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应及时规范课程内容,借助信息技术实现课程内容的有序、规范调整,为该课程的规范化发展奠定基础。一方面,高校应借助信息技术对课程中较为稳定的理论知识内容进行系统规范,形成具有一定规范的理论教学内容,并将其合理分布于具体教学中。“形势与政策”课虽需按时展和社会要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但其涉及的基本理论知识较为稳定,这就需要高校应用信息技术对此部分内容进行规范,分析基本理论知识与大学生学情的契合,确保相关理论知识能与时事、政策有机融合,借助慕课、微课等形式发挥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另一方面,对课程中需要随时展及时调整的时事政治、方针政策和国内外局势等内容,高校应为其提供内容更新的依据和规范,并使用信息技术对内容更新的情况和教学实效进行跟踪指导,确保该课程能切实发挥向大学生传递热点问题、教会大学生正确分析时政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借助信息技术寻找最新的时政热点,引发大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关注,使其在接受时政热点的过程中受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熏陶。综上,高校和“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撑,既可规范较为稳定的基本理论知识,又可明确时政热点问题更新的框架,为课程的规范化建设奠定了内容层面的基础。

4.构建科学的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体系,规范课程评价环节的发展。首先,高校应明确课程评价的主体,将除任课教师之外的专家学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大学生也纳入评价主体,获得多种主体对课程多角度的客观评价。其次,高校应明确规范课程评价的内容,将学生学习效果、教师授课内容和形式、课程安排和设置及高校对课程开展的支持情况等全部纳入评价客体,并对每项评价客体设置专门的指标,指导评价主体对各项指标进行评价打分;同时,在评价过程中要运用相关信息技术,丰富评价的形式,实现对各项指标结果的综合统计和有效分析,深入了解课程设置和开展的真实效果。再次,高校应依据评价主体、评价客体及各评价环节设计“形势与政策”课评价模型,为该课程提供评价体系方面的规范,推动课程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为此,高校应深入分析和落实国家和教育部门对该课程的实施要求和指导意见,结合本校实际,使用信息技术分门别类地设置该课程的各项考核条目和指标。如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上设置“形势与政策”课评价系统,使各评价主体在网络系统中对课程作出及时评价,将“‘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多样评价标准统一于对大学生进行理论教育和思想引导的效果和质量之中”[4],并借助大数据等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如此,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才能实现课程评价层面的规范化发展,并推动课程整体的规范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巩茹敏,姜昱子.新时代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再审视[J].思想教育研究,2020,(6).

[2]王刚.“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问题与解决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5,(11).

[3]黄琦.牢牢抓住三个重要环节——积极推进“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19,(2).

[4]李友富.协同育人视域下“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质量提升路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3).

作者:刘瑜 单位:新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