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博士论文范例

统计博士论文

统计博士论文范文1

(一)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会计电算化通过计算机进行会计信息的处理工作,将人脑从单调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不仅提高了信息处理的效率还提高了正确率。同时,通过在会计软件中进行规范化的设置也避免了记账不规范、错记、漏记等问题。最后,会计电算化是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为企业的内部决策提供了充足的信息,也为企业外部信息披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广播电视系统虽然不属于企业单位,但是也面临着经营的压力,会计电算化管理的实施对于资金的使用效率、单位的长久发展都有很大的作用。

(二)广电系统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必要性

随着国家政策的放开,各地广电集团纷纷挂牌,公司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多级公司、股份制公司等。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关系也是纷繁复杂,有参股、全资、控股等,子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既受母公司的管控也有独立处事的权利,而二者之间最大的联系就是资本链。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相互依赖又矛盾频发的关系使得管理起来更加复杂。要想实现集团的有效管理就必须借助会计来实现,通过会计电算化构建统一的经济责任制,对整个集团分而治之,最终实现集团的有效管理。

二、广播电视系统在实施会计电算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基础薄弱,实施电算化难度高

管理基础不仅包括企业的会计工作基础也包括企业的历史管理水平。广播电视系统属于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采取的是完全不同的两套管理系统。在管理过程中计划经济的气息浓厚,主要依靠经验进行管理而不是依靠数据分析进行决策。在会计工作基础方面,广电系统的管理也相对混乱,其资本来源比较多样化,国家拨款、广告收入等都属于主要来源途径。而系统的收益也不像一般企业只要产品卖出去就能够有营业收入,广电系统的收益体现的更为长远。此外,广电系统的财务管理与一般企业大有不同,例如摄影就包括委托摄影、联合摄影、受托摄影灯多种,不同的摄影方式制片款的处理方式都有所不同。

(二)广电行业会计工作的复杂性阻碍了电算化进程

虽然2005年国家专门出台了电影企业会计核算方法,对于影视行业的会计科目进行了专门的规范,但是依然不能解决广电行业会计工作中的问题。首先影视剧行业的现金流量大且杂,这就导致了会计凭证经常缺失或者错误,在录入时增加难度。其次,收入核算不同于寻常企业,例如电影放映企业有多种预售电影票的形式,这就要求的进行收入核算时做出相应的处理。

(三)人员分工不合理

传统的会计工作需要进行人员分工,电算化管也要进行科学的人员分工。从软件的开发到财务工作的进行都要进行合理的人员分工,秉着互相监督的原则,如程序设计人员就不能从事具体的财务工作,审计人员则不能兼职出纳岗位。

(四)安全性风险控制不到位

安全性风险是伴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而生的。会计电算化通过计算机处理会计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传输和资源共享,这就给网络黑客、计算机病毒的入侵提供了契机。一旦系统的密码被盗取,单位的资金安全就得不到保障,一些重要的财务信息也有泄露的风险。如果遭到计算机病毒的入侵很有可能造成系统错误甚至瘫痪,整个会计工作就无法进行,造成单位的严重损失。

三、广播电视系统会计电算化管理的实施途径

(一)规范软件系统,加强系统维护

目前我国对于会计电算化软件还没有做出统一的规定,市场上的电算化软件鱼龙混杂,广播电视系统与一般的企业不同,在会计核算、科目划分等方面都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在选择电算化软件时必须要在保证安全性和基本会计核算职能的同时选择符合单位特点的软件系统。只有拥有一个规范的、合适的软件系统才能够促进会计电算化职能的全面使用。使用电算化软件后要加强系统维护工作,制定规范的计算机操作规程,保存每一个工作人员的上机记录。定期对软件系统进行更新、修复,一旦出现故障或错误要由专门的软件人员进行调试和维护,检查信息是否被非法删除或篡改,保证数据信息的完整性、正确性。定期对系统进行诊断,防止出现一些隐藏性的问题。会计工作发生变化时要对系统做出及时的调整。最后,还要做好硬件设施的检修和维护,避免因为硬件设施故障影响整体工作。软硬件设施的维护不仅能够为电算化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还能够强化数据信息的安全与准确。

(二)合理进行人员分工,实行岗位责任制

电算化系统的使用首先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分工,明确各个岗位的责任,使得不同岗位的员工能够各司其职,互相监督。与传统的会计工作相比,很多工作都由计算机代劳,这也使得前期的准备、审核工作更加重要,因此,在进人员分工时要做出适当的调整。例如在电算化的环境下,总账由计算机根据每一条记录直接加总而成不需要再通过人工核算,但是前期的凭证审核工作也就变得更加重要。因此,笔者认为要加强凭证的审核,实行实物凭证盖章和计算机签字双保险。在做出一定调整的同时也要借鉴传统的分工模式,一些科学合理的分工模式不应该被改变,如业务程序分离控制、职务分离控制等。这些都是防止员工舞弊的有效方式。只有对人员进行科学、规范的分工才能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正常进行,才能发挥电算化的整体作用。

(三)严格授权管理

会计电算化与传统的会计方式不同,所有的数据信息都在一个大的数据里,只要有用户名和密码就能对数据进行查看和操作,因此对于操作权限的管理必须要严格。根据人员的岗位分配决定谁有权限对什么样的数据进行操作,坚决杜绝越权处理的行为。必须要强化管理人员的保密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性。

(四)加强员工培训工作

其次,要做好电算化管理工作还要注重员工的岗位培训。会计电算化不仅涉及到财务相关的知识,还涉及到计算机知识。广电系统必须要培养大量能够熟练使用财务软件的基本人才,同时还要培养一部分精通财务管理和计算机技术的中高端人才,这一类人才往往是系统设计和维护的中坚力量。

(五)建立数据管理制度

数据库管理主要指对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进行管理,主要内容包括数据的备份、操作记录的保存、损毁数据的修复等。每天都要对电脑中的数据进行备份,对于磁性介质保存的数据要进行双备份。对于报表等数据信息每个月都要进行备份。对于每一次操作都要进行记录,尤其是对数据信息进行修改的操作必须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并留下记录,严禁反记账或反结账的行为。反记账和反结账的行为不仅违反了会计基本原则,还容易造成会计信息的混乱和错误。要确保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六)加强会计电算化中的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是会计电算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在手工会计时代曾经制定了专门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针对电算化管理还没有制定专门的档案管理办法。广电系统应该结合现有的管理办法建立专门的制度规范电子数据、硬盘、磁性介质、纸质凭证的保管、归档、调阅和销毁工作。不仅要做到安全性高、保密性好,还要做到管理科学、查阅方便。每一张记账凭证都应该有录入人员的签名和盖章,计算机打印凭证视同手工填写凭证,按照规定进行归档保存。对于计算机生成的一般账簿要定期进行打印盖章保存,可以按月打印也可以按季度打印。对于输出之前的电子文本档案要视同财务档案保存,进行备份管理。会计档案的管理是对会计信息的有效保存和使用,便于提供更好的信息查询服务,加强会计信息的反馈功能,在出现问题时能够追根溯源,寻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

(七)强化风险意识,提高网络安全防范

与传统的会计手段相比,会计电算化时代的信息面临着更大的风险。传统的会计手段都是纸质的资料,只要做好防盗、防火、防潮工作即可。在会计电算化时代不仅有纸质资料还有大量的电子数据信息,不仅要做好传统的安全防范工作还要防止黑客攻击、防止电脑病毒入侵、防止硬件损毁带来的数据丢失。因此,在会计电算化管理中一定要有风险意识,要清楚电子数据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做好网络安全防范工作。对外,要防范病毒和黑客的入侵,对内要防止密码的泄露和内部人员的舞弊行为,提高会计信息的时效性。最好能够建立对外的网络防火墙和内部审计制度。任何的系统都不是完善的,要不断进行安全检查和监督,保证系统整体的安全性。

四、总结

统计博士论文范文2

研究缘起

任何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积累数量庞杂的学术成果。这些成果在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方面的价值都值得探究。为此,整理学术发展脉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既有学术史方面的价值,又可以对当前的研究提供借鉴。走过三十年历程的我国广告学正处于这一阶段。部分学者已经从新闻传播类、广告类期刊上的学术文章以及硕士论文入手,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梳理了国内广告学术研究的发展轨迹。归纳起来,这些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类:

(一)梳理广告学术发展轨迹以定量研究手法进行历时分析,描绘广告学术研究文章在数量与分布、研究主题、论文著者、原载刊物及其他方面所体现出的特点,并对中国广告学术研究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加以阐释,揭示出我国广告事业的阶段性发展历程。例如,何佳讯、王智颖分析了《中国广告学研究20年主题分布与阶段演进》[1];姚曦、李名亮选取了1979-2002年《全国报刊索引》收录的共计2375篇广告学文献,统计了广告学论文的发表时间、著者、研究方法、研究取向、研究主题及刊载情况,对中国大陆广告学论文研究现状做了详细的评析[2];于静对广告学期刊论文的数量及主题分布、著者及机构、期刊类别及核心期刊进行了定量分析[3];郑欢在分类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广告三大学术期刊在2008年所发表的学术研究文章的研究方法[4]。

(二)对广告学术研究的反思和规范李彪通过对1995-2007年我国四种主要新闻传播学术期刊的考察,发现大量的文章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为主,尤其是思辨论证法,而定量方法很少运用[5];丁俊杰等对1979-2008年我国五种主要新闻传播学术期刊的梳理,指出广告学术论文研究方法简单陈旧、论证深度不强、缺乏实质性理论突破等问题[6];杨柳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的统计和分析,认为我国广告业存在“重术轻学”、研究领域不平衡、广告专业学术期刊缺失等问题[7]。此外,彭子玄基于对1998到2006年九年间美国《广告杂志》杂志的内容分析,从研究主题的变化预测了西方广告理论研究的发展[8];郑欢等基于传播类博士论文选题的实证研究,对传播学“5W”领域的研究进行了评述[9]。可是,目前关于广告学博士论文的研究仍是空白。在正常的学术环境下,博士论文的研究主题、方法和结论应代表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和最高水平。

研究思路

本研究试图以历年的广告学博士论文为对象,从研究主题分布、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参考文献的专业性、学科之间的交融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本文所提到的广告学博士论文,包括研究者所能搜集到的不同学科以广告为研究对象的论文。

(一)研究样本的收集与整理在CNKI网站的博士论文库和国家图书馆学位论文馆藏电子目录中,共发现题目或关键词中带有“广告”的博士论文(以下简称为广告学博士论文)共71篇,发表时间为1996年至2009年。研究者分别对论文的研究主题、学科、研究方法、参考文献、学校、专业、论文题目、年份进行编排和列表。

(二)研究内容广告学博士论文的数量变化及在不同学科的分布、研究主题的分布及不同学科的比较、研究方法的整体分布及不同学科的异同、参考文献的来源及构成等四个方面。

研究结果分析

(一)广告学博士论文的数量变化及学科分布

本研究共涉及71篇广告学博士论文,时间跨度为1995年至2009年。第一篇广告学博士于1995年,是复旦大学新闻学博士撰写的《中国报纸广告史论》。但1995年-2002年每年的广告学博士论文数量寥寥无几,一直在1篇到3篇间徘徊。从2003年开始论文数量开始攀升,虽然在2004年数据回落至3篇,但从2005年到2007年一直保持着比较稳健的增长势头,并在2007年到达了15篇的顶峰,论文数量在2008年又跌落到3篇。在2009年,广告学博士论文的数量重新上升至6篇(见图1)。表1各一级学科撰写的广告学博士论文数量表(单位:篇)一级学科数量一级学科数量一级学科数量一级学科数量新闻学与传播学17外国语言文学6控制科学与工程2地理学1管理科学与工程10心理学6艺术学2法学1中国语言文学8历史学3应用经济学2农业经济管理1工商管理6社会学3理论经济学2哲学1历史学、社会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艺术学、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地理学、法学、农业经济管理、哲学等(见表1)。从学科分布来说,这些论文来自16个国家一级学科,30个不同的专业。其中,来自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广告学博士论文数量最多,共计17篇。其他学科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心理学、历史学、社会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艺术学、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地理学、法学、农业经济管理、哲学等(见表1)。

(二)广告学博士论文的研究主题分析

1.广告学博士论文研究主题分布本研究将博士论文的研究主题共分为6大类,分别是广告理论(广告传播理论、广告经济理论、广告语言)、广告经营实践(新媒体广告、广告策略、广告效果、广告投放、广告投入策略、广告经营管理、受众研究)、广告社会影响(广告与社会、广告与文化、广告批评)、广告史、广告监管、广告总论(广告产业和广告市场)。分类统计发现,研究主题为经营实践类博士论文最多,为28篇;广告社会影响类论文次之,为22篇;广告理论类论文位列第三,共12篇。以下依次为广告总论、广告史和广告监管类(见图2)。进一步分析发现,2002年之前(包括2002年),广告学博士论文集中在广告理论和经营实践领域中有限的细分类别,每个类别中也仅有一两篇。2002年以后,广告学博士论文数量迅速增长,研究主题也更为宽泛。除去在“广告经济理论”、“广告投入策略”和“广告市场总论”,广告学博士论文对其余14个细分类别均有涉及。其中,“广告社会影响”中三个细分类别的论文增长数量都在4篇以上,一跃成为最受关注的研究主题。此外,研究新媒体广告经营实践的论文达到7篇,与广告策略研究的论文数量持平。广告总论、广告史和广告监管类博士论文数量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广告业发展中重术轻学、重实践经验而轻理论研究的问题。

2.来自不同学科的博士论文研究主题比较新闻与传播学科的博士论文除了广告监管这一研究主题未涉猎之外,其他五类主题都有研究成果呈现。但选题主要集中在“广告的社会影响”(7篇),广告基础理论研究文章仅有3篇,广告传播客体(受众)的研究缺失。来自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博士论文主要集中于新媒体广告的投放及设计、广告策略中企业的广告决策问题和广告效果的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心理学科的博士论文注重广告受众的研究,通过研究广告受众的信息处理方式找到广告认知的规律、影响广告效果的因素;应用经济学和理论经济学科的博士论文主要对广告学总论进行了探讨,例如《广告市场研究》、《中国广告产业发展研究——一个关于广告的经济分析框架》;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社会学、艺术学、哲学等学科的博士论文主要运用文本分析法对报纸或电视广告进行分析,通过广告中的各种元素映射出社会变迁或居民的意识形态;外国语言文学的博士论文主要是利用语言学理论对广告语篇进行分析,以找出其中的特征;社会学的博士论文中,有两篇通过对广告的内容分析解读社会的变迁,另一篇则运用社会学理论阐释了青少年广告态度的影响因素;艺术学的博士论文中,一篇是《基于先进信息技术的数字交互广告设计理论研究》,从设计艺术学的角度探讨数字交互广告的设计准则,另一篇通过对广告视觉语言的研究,梳理西方价值理性视野中的广告文化批判观点并总结中国近20年来广告文化研究;法学的一篇博士论文对广告监管进行了研究。此外,地理学和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论文分别从这两个专业领域对户外广告投放和农产品广告市场的广告投放及受众研究做出了分析;哲学学科的论文则对广告道德进行了研究。#p#分页标题#e#

(三)广告学博士论文研究方法分析

1.广告学博士论文研究方法整体分布一篇论文的研究结果是否具有可信性,其关键指标就是研究方法是否科学。作者在郑欢等对传播类博士论文研究方法的分类基础上,进行了一些补充和修改,具体分为统计分析法、实验法、理论演绎法、理论建模法、案例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规范分析法、内容分析法、二手资料法等类别。鉴于大部分广告博士论文使用了不止一种研究方法,研究者对论文中使用的研究方法都进行了统计,因此,论文篇数之和会大于总体论文数量。由图3可见,理论演绎方法在博士论文中运用较为普遍,其次是统计分析法,理论建模方法居第三位。内容分析法、实验法、案例研究法和二手资料法所占比例相近,都在17%左右。规范分析法运用较少,仅为4%。

2.不同学科的博士论文研究方法比较通过学科之间的比较发现,作为广告学所隶属的新闻学与传播学科的博士论文,运用的研究方法有理论演绎法、统计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但是,除了理论演绎法,其余研究方法很少被单独使用。在该学科的15篇广告学博士论文中,有7篇论文只运用了理论演绎法,即在某些理论或者研究范式的指导下,运用思辨的方法得出结论,如《广告伦理研究》、《广告文化批判研究》。另有6篇论文运用了统计分析和其他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还有2篇论文运用了简单的理论建模和内容分析方法。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对广告学的研究论文多使用理论建模的研究方法。例如,《最优广告投入策略的研究》运用了两类建模方法,《基于公众利益的广告监管模型及其策略研究》运用了文献研究、理论研究、数学建模研究、案例研究,并结合了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心理学科的论文多使用实验法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例如,《受众卷入的作用机制及其与广告诉求方式的匹配》是所收录的广告学博士论文中唯一将眼动技术引入到实验中的论文。但是,有的论文实验的被试量过少,如《网络旗帜广告的认知效果研究》有效被试量为30人,无法代表中国整体网民状况。中国语言文学与外国语言文学在对研究方法的选择上,多运用理论演绎法或理论演绎、内容分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即使运用了统计分析,也多为简单描述统计,基本不涉及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统计研究方法。

3.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论文研究方法分析统计分析法、实验法和理论建模等方法已经应用到广告类博士论文中,表明广告学博士论文研究方法开始趋于多样化。完整的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眼动技术、加工分离程序、节目分析器的运用,明显的提升了研究过程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与此同时,从整体上来说,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论文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为:

(1)运用理论演绎的方法进行研究的论文数量较多(7篇),占该学科论文总量(15篇)的将近一半以上。仅仅应用理论演绎法,而不纳入统计调查分析对理论进行验证,会使研究成果的说服力明显降低。

(2)部分论文的研究方法过于简单,专业性不强。例如,某论文在比较两个国家大学生的电视广告心理效应时,仅选择155人样本进行实验,在分析时也仅用了方差分析一种统计方法。有的论文开篇介绍称其研究方法为“质化与量化相结合,运用文化研究中的文本分析和社会学研究中的统计分析和图片分析法,在内容分析基础上用文化学、社会学、传播学、符号学、美学理论深入剖析电视广告审美特性”,而实际上运用的统计分析只是简单描述性统计分析,所提到的“内容分析”既没有对抽样方法与步骤进行详细描述,也未对研究文本进行严格编码和统计分析。

(四)论文参考文献构成分析

参考文献是科研工作的起点,也是综合评价学术论文的规范性、创新性的一个重要指标途径。具体来说,来自权威学术期刊的论文在参考文献中所占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作者对本学科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的把握程度。鉴于欧美等国的广告研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外文参考文献的比例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对国际学术前沿的关注程度。为了细致透彻的分析,笔者将总体参考文献划分为“外文学术文献”、“译著文献”、“非译著中文文献”和“其他文献”。外文学术文献包括SSCI期刊中的文章、其他专业期刊、硕博论文、会议论文、书籍等;译著文献包括国内学者翻译的外文书籍和论文;非译著中文学术文献包括CSSCI期刊中的文章、其他专业期刊的论文、硕博论文、会议论文、书籍等;其他文献包括报纸、网络文章等。本文共研究了71篇广告学博士论文,但只研究了其中68篇博士论文的参考文献。原因在于,《俄语电视广告语篇研究》和《蒙古国与中国大学生的电视广告的心理效应的比较》两篇博士论文的参考文献中包括俄语和蒙古语文献,我们无法判断这些文献是否来自于专业学术期刊。另外,《中国报纸广告史论》写于1995年,文中没有给出参由图4可以看出,广告学博士论文的参考文献主要以非译著中文文献为主,外文学术文献为辅,占第三位的是译著文献。

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广告学博士论文的参考文献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中文书籍(26%)、外文学术论文(19%)和外文书籍(14%)。而中文学术论文和外文行业期刊所占的比例甚少,均未超过10%。这一分布比例显示,广告学博士论文的参考文献仍然以中文书籍(而非学术)论文为主,且其比重远远超过后两者。但其对外文论文和外文书籍的重视程度也值得肯定。笔者在对外文论文、外文期刊、中文期刊这三类文献研究时,进一步将其细分为广告类和其它类文献。从图5即可看出,尽管广告学博士论文中参考的外文论文和著作较多,但所借鉴的广告学专业论文和行业期刊文章中文献的比例均不到20%,同样情况也出现在对中文行业期刊的借鉴中。更值得关注的是,在71篇博士论文中,有11篇论文没有引用外国文献,分属于新闻学与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艺术学、哲学。这些论文都是2003年后撰写的,其中一篇是2009年完成的。此外,有19篇博士论文未参考外文学术期刊论文,11篇博士论文未参考外文书籍,20篇博士论文未参考中文学术论文,2篇论文未参考中文书籍。

结论

(一)撰写广告学博士论文的专业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共有30个专业的学生撰写了与广告相关的博士论文,充分体现了广告学跨学科的复杂特征。尤其是来自新闻传播学科之外的博士论文为广告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思路及方法。但是,部分跨学科的博士论文仍停留在运用本学科的理论对广告实践进行解释分析层面,鲜有探寻广告运作规律、创新广告研究方法、提出崭新框架的佳作。#p#分页标题#e#

(二)广告学博士论文的研究方法渐趋科学化在广告学博士论文中,除了理论演绎法之外,统计分析、理论建模、内容分析和实验法的使用也占很大的比例。相比于广告期刊、杂志上的论文,广告学博士论文研究方法的规范性较强。但是,来自不同学科的博士论文常常拘囿于本学科常用的方法,能同时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并且应用层次较精深的博士论文极少。同时,大部分广告学博士论文仍采用理论演绎法。部分论文虽然运用了统计分析法或内容分析法,仍存在科学性、严谨性不足等问题。

(三)广告学博士论文的研究基础尚不够扎实参考文献,反映了研究者对本研究领域的历史、现状、趋势的把握程度。对参考文献的搜集和整理力度不足,无疑会影响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性。本研究发现,广告学博士论文参考文献所涵盖的外文文献和专业学术论文所占比例还没有达到半数,部分博士论文甚至没有来自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的文献。这种情况在新闻学与传播学科的博士论文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四)来自新闻学与传播学科的博士论文对广告学基础理论关注不足传播学专业广告学方向的博士论文研究对象多以传播学为主,对广告学科应用实践和理论基础建设帮助不大;广告学专业的博士论文对广告学科的贡献明显强于前者,但其关注点多集中在广告学热点问题,如新媒体广告的经营以及对受众的影响上,而对广告学基础理论的研究缺失。张金海教授曾指出,“长期以来,广告学研究深陷‘学不精’、‘术不深’的尴尬之中”[10]。由此可见,三十年来,广告学博士论文从无到有、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但在关注主题、研究方法、参考文献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统计博士论文范文3

文献计量是一种基于数理统计的分析方法,它以科学文献的外部特征为研究对象,研究文献的分布结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进而探讨科学技术的结构、特征和规律。目前已有众多学者通过文献计量学的理论与方法来探究学科发展的趋势、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学科领域的研究前沿与热点[2-3]。在植被生态学研究中,生物量既是表征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重要参数,又是反映植物群落初级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生态系统获取能量能力的主要体现,对生态系统结构的形成以及生态系统的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4]。同时,通过生物量的研究,可以为进一步研究碳储量做好铺垫,甚至可以直接通过生物量近似估计碳储量的大小,尤其是大尺度的碳储量的估计基本上是采用生物量数据去估算。因此,生物量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众多学者的广泛重视。但是各领域对生物量的研究呈现不平衡的特征。通过文献统计分析,把握国内生物量研究的演进历程、当前研究热点、扩展范围及发展趁势,并为生物量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

2统计分析结果

2.1文献量年际分布

文献量是指某一学科研究者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发表的论文数量。文献量的多少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该学科的发展水平,因此统计分析中国期刊网生物量研究文献的数量来衡量该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从图1可以看出,国内对生物量的研究历程可大致分为初期、发展、兴旺3个阶段。1975—1991年为初期阶段,该阶段研究文献数量极少,年均24.1篇。1992—2005年为发展阶段,该阶段文献量呈缓慢波动上升,2005年达到169篇,发展阶段年均文献量为110.77篇。2006—2015年为兴旺阶段,年均文献数量为441.7篇。从2006年开始生物量文献年均数量急速增长,发展速度迅速上升,2014年文献数量达到最多499篇。总的来说,1975—2015年间生物量研究文献数量的不断增加表示国内对生物量领域的研究呈现越来越强劲的势头。

2.2按文献类型统计分析

2.2.1硕博士学位论文统计分析

生物量研究领域的发展引起国内众多硕博士的关注,硕博士学位数量反映了这些高校在生物量中占较大比例。关于生物量最早博士论文是1998年北京林业大学胥辉的“立木生物量模型构建及估计方法的研究”。最早硕士论文是2000年陕西师范大学冯险峰的“GIS支持下的中国陆地生物量遥感动态监测研究”。之后各高校陆续发表相关论文,直到2015年生物量硕士博士论文文献总数量达到527篇。其中硕士论文有454篇、博士论文有73篇,比例约为6∶1,分布于97所学校。统计得出发表硕博士论文在10篇或以上的学校有16所,文献发表数量共320篇,占总硕博士论文的60.72%。这些高校和科研单位对生物量研究做出了贡献,具体的名称和发表文献数量如图2所示。由此可见,生物量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林类高校是因为生物量相关专业在农林类学校多一点,此外,具有农林专业的综合性高校也推动着生物量研究进程。

2.2.2期刊文献统计分析

1)期刊文献数量的年际分布。在学术界里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的作用和意义有一定的区别,普通期刊被引用及下载次数等相对少,目前核心期刊被用做评判学术期刊质量和鉴定论文学术水平的主要依据,统计分类5273篇生物量期刊文献,其中核心期刊文献有2949篇,普通期刊文献有2324篇。1975—2015年的期刊文献分布如图3所示。从1995年开始核心期刊文献发表数量缓慢增长,2006年开始年文献发表数量达到100篇以上,2008年开始急速增长,年均文献发表量远超普通期刊文献发表量。普通期刊从2008年开始年文献发表量超过100篇,2014年期刊文献量达到顶峰时期,其中核心期刊文献达到275篇,普通期刊文献达到174篇。统计1975—2015年的总期刊种类数量及每个期刊的载文量可知,5273篇期刊文献发表在774种期刊,其中普通期刊有590个,载文量有2324篇,核心期刊有184个,载文量有2949篇。由表1可以看出,核心期刊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统计得出载文量前10名的普通期刊和核心期刊。根据《2014年北大核心期刊目录》分类比较载文量前10名的核心期刊与普通期刊,核心期刊有11个,载文量为1208篇,占核心期刊文献的40.98%。普通期刊有13个,载文量有504篇,占普通期刊文献的21.69%。从表1可以看出,核心期刊及普通期刊的载文量反映出生物量在生态学领域中受到广泛关注。此外在农业、林业及草地研究领域也较为受到重视。2)期刊文献被引用和下载情况。文献被引用的频次是衡量该科学领域交流程度和作者吸收同领域研究进展的信息程度,它是科技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文献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统计1975—2015年的核心期刊及普通期刊文献的被引用频次得出数据如表2,其表示了被引用文献在总文献中的百分比、平均每篇文献的被引次数及最多被引次数,表明期刊文献被引差距及期刊文献的平均被引次数。从表2可以看出,核心期刊的被引用次数最多,高度被引用体现了其作为学术窗口的价值,2949篇核心期刊的85%曾经被引用过,平均每篇核心期刊被引用18.77次。2327篇普通期刊的74%曾经被引用过。由表3可知,论文的被下载次数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献的被关注度和影响力,统计比较生物量核心期刊文献与普通期刊文献的被下载次数,被下载1500次以上的核心期刊占0.5%,普通期刊占0.2%。被下载1500~1000、1000~500、0~500、0次的核心期刊依次占1.5%、8.5%、89.2%、0.3%,普通期刊依次有0.6%、3.9%、95%、0.1%。显而易见生物量相关研究的核心期刊较普通期刊更能引起学术界、社会的关注,被下载次数也比较多。

2.3文献内容分布

可以看出,文献研究的主题分布将5800篇生物量研究文献按研究内容分为森林生物量、草地生物量、耕地生物量、微生物生物量、其它生物量、菌生物量、动物生物量、土壤生物量和浮游生物量的研究,从数量变化看出,森林生物量的研究不断扩大。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碳库,单位面积比其它陆地系统储存更多的碳,通过增加森林陆地面积,能有效减少大气中CO2的浓度。森林生物量已成为量度森林结构和功能变化的重要指标。借于森林生物量研究的重要性,许多学者从森林入手,开始研究森林生物量,并逐渐形成较成熟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在此理论基础上延伸至草地生物量及耕地生物量。目前的研究以宏观为主,微观环境的研究还在起步阶段。

统计博士论文范文4

[关键词]社区老年教育;研究综述;老年教育研究

2017年,国家统计局最新的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2.41亿,占总人口比重17.3%;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58亿,占总人口比重11.4%(此为抽样样本数据,抽样比为0.837‰)。显然,老年人口结构比重愈增,老龄化问题愈加严峻。近年来,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的开展,积极老龄化的倡导,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已难以满足时展和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老年教育备受重视。社区是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单元,社区老年教育作为老年教育的形式之一,日益成为社会和教育界的热点关注话题。本文对近20年来社区老年教育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对未来社区老年教育的研究趋向加以展望,旨在发现社区老年教育新问题,促进其理论与实践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以“老年”“社区教育”为关键词,基于CNKI高级检索项,对全部数据库文献进行跨库检索,共得全部文献759篇(时间跨度为1994-2018):期刊论文637篇,硕博士论文55篇,报纸32篇,国内和国际会议35篇。对每篇文章研读和分析后,剔除全部文献中的重复稿件和与研究不相关的文献,剩余文献198篇(时间跨度为1999-2018):期刊论文135篇,硕博士论文28篇,国内和国际会议9篇,报纸26篇。以社区老年教育的198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并对每篇文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问题与研究结论及其内在逻辑性进行研读梳理。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198篇文献的整理与分析,主要从社区老年教育的概念与理论基础、特点与功能、教育模式、现存问题与解决策略等方面展开综述。

(一)社区老年教育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概念界定研究。国内学者关于社区老年教育的概念表述各有不同。黄淑萍、高娟等研究者认为,老年社区教育是依托社区内资源,旨在提高老年人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以实现老年人的社会化。王英则依托赋权增能理论,认为社区老年教育是以社区范围内的老年人为主体,以赋权和增能为目标,旨在实现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的服务活动。万莉丽、陈乃林、赵秀荣与赵瑞鑫等研究者仅强调了社区老年教育的范围和对象,即以社区为范围,老年人为对象。李振兴认为,社区老年教育是以社区为范围,在专兼职社区教师的指导下,以满足其基本学习生活为目标,帮助其适应现代快节奏生活、实现毕生发展与自我价值的社会教育活动。朱起民认为,社区老年教育应在多种教育方式及活动的推动下,满足其生活需求和健康发展。“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对社区老年领域的渗入,也赋予了社区老年教育以新内涵。王新春、杨承惠认为,社区老年IT教育应以解决社区老年居民的问题和满足其需求为目的,利用社区的计算机、网络等信息设施,并通过与高等院校的合作,让老年人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知识的开放的新型教育方式。综上可见,学者们尽管对社区老年教育的概念表述不尽相同,但皆对社区老年教育的范围、对象、手段、特点及目的等予以概括,概述出了社区老年教育的内涵。2.理论基础研究。社区老年教育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高校学生的硕博论文。刘廷欣主张,在终身教育理念和调整结构功能理论指导下集中社区资源优势发展社区老年教育。王英]主张,以赋权增能作为社区老年教育的理论基础,通过机制、制度、心理与环境等建设推进赋权;通过培养和提升其适应变化、掌控生活和参与社会等能力实现增能。高娟认为,以受教育机会均等、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社会教育发展等理论来推动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刘颂用康复、社会适应等理论作为社区老年教育的基础。段寅雪认为,支撑我国城市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础包括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终身教育理论、健康老龄化理论和积极老龄化理论。除主张以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角度发展社区老年教育外,杨山杉也强调其心理学基础,借助桑代克实验证明“人的学习能量永不停止”,并从人本理论的以受教育老年人的需求出发,切实保障其基本教育权利。赵蓓主张以积极老龄化为视角研究社区老年教育,并引用世卫组织关于积极老龄化的理论提出及制度推进来阐明对个人能力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二)社区老年教育的特征与功能

1.特征研究。不同的研究者对社区老年教育的特征提出了不同的见解。王英、谭琳认为,社区老年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可及性、低成本、灵活多样、参与性。刘颂认为,社区老年教育主要有参与性、邻里性和包容性三个特征,并具有较大弹性和灵活变化性。岑雪军认为,社区老年教育具有便利性、邻近性、量大、低成本和覆面广等特征。陈乃林认为,理想状态下的社区老年教育应具备以下特征:老年人真正地回归社区、主动参与、快乐学习、享受和创造生活、建设精神家园,尽显草根化、生活化、多样化。2.功能研究。了解社区老年教育的功能有利于取得各阶层人士对社区老年教育的理解与支持,推动其顺利开展,更多更好地惠及老年人。黄淑萍认为,开展社区老年教育有助于老年人实现新旧角色转换,适应新身份;处理好社会关系和树立正确的生死观。高娟认为,有满足老年人教育学习需求和再社会化;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发展老年产业,最大程度地消除人口老龄化的消极影响;推动教育结构改革;实现终身教育;回归教育本质等功能。陈乃林认为其有六大功能:保障其受教育权利;促使老年人快乐和享受学习;推动老年人“再社会化”与积极老龄化;全民践行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节约老年教育成本和最大化老年教育效益;建设社区精神文明与和谐社区。汪娟与许丽英认为,社区老年教育包含内在和外在功能。内部功能旨在促进老年人心理调适、健康保健和个体享受等的发展;外部功能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功能,旨在促进社会进步、构建和谐社会。

(三)社区老年教育的模式研究

近20年来,教育学者们致力于构建社区老年教育模式,以期在理论与实践上推动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王英从老年人权利和能力的角度提出赋权增能的社区老年教育模式。高娟[26]则分别从老年受教育者和老年服务人才的教育培训两方面来设计社区老年教育发展模式。段寅雪、王艳平等研究者不断继承融合,逐渐发展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王新春、杨承惠[29]基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提出建构社区老年IT普及教育模式:“做中学、学中做”任务导向的教学原则、O2O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指导、学员互助以及成果分享。陈乃林[30]提出构建机构化社区老年教育、老年团队自主性学习、老年群体数字化学习、社区养教结合与社区志愿服务实践学习等“五位一体”的教育模式。赵秀荣、赵瑞鑫提出,以老年学习者为中心,以数字化和体验式的教育空间为载体,采取线上线下学习服务融合、养教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库、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等途径开展老年教育。杨初楠提出,通过打造老年学习网络平台、远程老年大学、数字化养老社区、国家老年开放大学等形式,发展社区老年教育。

(四)社区老年教育的现存问题与策略

1.现存问题研究。社区老年教育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是教育对象单一,往往是老年群体年龄偏低、经济水平良好、受教育程度高、身体状况良好的老年人倾向于接受教育,而与之相反的老年群体常趋向于消极态度。其次是有限的资源与庞大的需求群体间的矛盾愈加尖锐,这主要表现在专业师资不足、教育资金缺乏、管理和服务人员素质的欠缺、资源的整合度低等方面。再次,社会对社区老年教育认识存在诸多误区,往往将社区老年教育理解为唱歌、跳舞、锻炼等休闲活动,而没有意识到此活动有降低社会养老成本、发掘老人潜能、创造社会财富等益处,甚至部分社区老人错认为受教育应该是年轻人的事情,再学习是不必要的,致使社区老年人接受教育的积极性较低。此外,社区老年教育内容停留于养生保健、安全法律、休闲娱乐等生活方面,很少涉及到与老人相关的社会及生命等教育。在社区老年教育实践过程中通常采用单一的文艺活动、知识讲座等形式,难以满足社区老人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而这都导致了社区老年教育难以横远传播和纵深发展。2.策略研究。针对社区老年教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不同的策略。首先,在“因材施教”原则的指导下,综合老年人的年龄、受教育程度、身体状况、经济水平等因素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教育覆盖网络。其次,加大投入与整合利用师资、资金、管理与服务人员等教育资源,采取“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策略;政府在向社区提供财政支持的同时,鼓励和引导企业和社会对教育的资助,及社区老年群体自助;联动社区内教育设施、课程、师资、管理者、服务者与老年人的协作与沟通,有效利用社区内资源的同时,促进与外部资源的整合。再次,更新社会各阶层观念,重视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此外,还要丰富社区老年教育内容和形式,以“按需设课”为指导原则,坚持课上与课下相结合。

三、研究反思与展望

通过分析与综合文献资料,可见研究者关于社区老年教育的研究取得了全面而深入的进展。未来研究者需要在保持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提高研究层次、加大社区老年教育特色化和本土化实践力度、探索和深入农村社区老年教育研究。

(一)提高研究层次

对筛选出的198篇文献发文量的总体趋势分析发现,社区老年教育的研究起始于1999年的1篇文献,直到2009年,社区老年教育的文献研究数量皆不超出10篇,2010年以后的研究趋势才逐年上升;对筛选出的135篇期刊论文是否为核心期刊进行类型统计,显示核心期刊仅有36篇、普通期刊99篇,核心期刊仅占期刊论文总数的26.7%;对筛选出的28篇硕博论文数据统计,仅有2009年撰写的一篇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南开大学王英的《中国社区老年教育研究》,其余皆为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对筛选出的文献作者的学历背景统计显示,博士、讲师、副教授与教授等学历人数较少。由此可见,社区老年教育是近20年来新兴的研究课题,虽然关于社区老年教育研究的文献逐年递增,一定程度上表明社区老年教育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和探索,但从核心期刊类型、硕博士论文及作者学历背景的统计数据也可发现,社区老年教育的研究层次亟待进一步提升。

(二)加大社区老年教育特色化和本土化实践力度

社区老年教育的理论研究最终要指导实践的发展。近年来,终身教育理论、结构功能理论、增权赋能理论、闲暇教育理论、人本理论、康复理论、积极老龄化等理论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但通过对筛选出的198篇文献的研究视角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进行实证研究类文献仅有31篇。进一步览读发现,尽管各篇文献研究了不同的案例,但其研究结果却千篇一律,没有突出各地特有的社区老年教育实际状况,使得各地社区老年教育实践进展流于形式。此外,由于各省市区的经济状况、老龄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文化传统以及社区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受教育程度、年龄、观念、家庭经济条件等状况的各异,确实应针对不同的社区实际开展本土化与特色化的教育。因此,我国学者应结合相关理论,切实进行各地社区老年教育的实践探索,突出各地社区老年教育的特色化,推动我国社区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横向和纵深发展,进而指导实践,以惠及更多的老龄人口。

(三)加强农村社区老年教育研究

统计博士论文范文5

关键词:数学模型;经济发展;经济数学引言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教授龙登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方福前、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王国刚及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翟强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和财政金融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八届“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颁奖典礼上表示,现在经济与金融研究离不开历史与数学。龙登高认为,“量化历史的分析是有争论,但是事实上我们知道经济学当中离不开数据。”方福前认为,经济分析的三种方法为历史、计量和理论。计量为经济管理提供依据。中国人民大学李黎力(博士论文《明斯基经济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罗煜(博士论文《论经济从货币化向金融化的转型》)、湖南大学胡荣尚(博士论文《我国中央银行沟通对公众预期的影响研究》)均谈到了经济发展离不开数学。经济数学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课与工具课,它不仅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与方法,而且也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以及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而且利用经济数学来构建经济模型,以便给出合理的经济调控方案,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经济数学在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一)变化率的最优决策问题

变化率包含绝对变化率与相对变化率,经济数学中绝对变化率是导数,在经济学中,弹性分析可以单独作为一种定量分析法存在,它对经济发展中最优效益目标进行最优决策起着重大作用。

(二)经济发展中的最优问题

社会经济中常常考虑生产者与销售者的最大经济效益、资源合理利用、费用最小化等一系列问题。我们都可以将它转化为数学问题,利用经济数学中的导数或最优化理论求解使其达到最优值,从而找到相应的目标函数值。

(三)经济增长模型的研究

如何建立市场经济下价格变动模型问题来求解最优的经济调控呢,一半根据题意和市场发展平衡的价位需求,我们所建立的模型常常是经济数学中的微分方程:F(x,y,y′,…y(n))=0,利用微分方程的特点求解经济增长模型。

(四)银行复利问题

银行复利计息,通过离散年利率,设本金为S0,年利率为r,k年后的本利和Sk=S0(1+r)k,如果我们每时每刻计息,将刚刚离散年利率转化成连续年利率,于是可以根据连续的极限求解第二个重要极限limα(x)→0(1+α(x))1α(x)=e,推算k年后的本利和Sk=S0ekr。而在经济学中,这种复利公式常常用于企业的投资、人口劳动力、国民收入等变量都是时间的哈拿书,利用此理论可以更好的研究经济学中的这些变量的未来值。

(五)投资费用问题

经济生活中的投资费用一般分为初期和后期头次两大类,一般因为年费不同投资费用也有所不同,假定在通货膨胀下,投资总费用往往是无穷级数,我们可以利用无穷等比级数的特点,选择和计算费用醉生的服务项目。初期投资S0e-n,年利率r,t年重复一次投资仍为S0,所以求解总共投资费用公式为:

(六)贷款还款问题

在经济学中经常会有贷款还款利率,经济数学中的数学归纳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假定贷款金额为S0,贷款年限N个月,年利率为R,月利率为r=R12,以此类推,n个月后的还款额为Sn=S0(1+r)n-x[1+(1+r)+(1+r)2+…+(1+r)n-1]。

二、经济理论分析中的高等数学

(一)现代经济发展管理中的经济数学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以经济形势为研究对象,具有多学科的跨领域性,即现代经管将企业的财务状况作为分析对象来研究企业的发展,因此需要通过财务数据分析为企业提供合理发展方案,通过数据研究作用于经济管理,因此数学的理论知识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

(二)经济管理的最优性

一般我们研究的经济发展主要是数据分析来探测最优发展,经济数学理论应用于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建立不同模型。从解决经济问题角度出发建立模型的准确性与时变性。首先要求分析经济管理的诸多问题,保证经济分析的准确性。其次实在一定的数据分析基础上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通过重要数据确定主要影响因素。再次建立经济基数和数据,利用微积分理论分析求解,最后将数据模型真正用于经济分析,以经济问题为基础采用变量方法分析经济的稳定情况,对其进行误差分析,灵敏性分析及稳定性分析,并注意调整影响经济体系中的其他因素,适当改变模型,使其得以调整。

三、结束语

经济数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用广泛,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经济研究者将经济数学作为经济分析的工具,为经济发展预测提供了客观准确的数据,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同样经济发展离不开数据分析,故经济发展与经济数学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数学对数据的模拟及构建,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最优策略,从而降低了经济风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石孙,张祖贵.数学与教育[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胡顺祥.弹性分析法在经济统计分析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7,(17).

[3]杨丽贤,等.谈高等数学理论在经济理论中的应用[J].长春大学学报,2006,(12).

统计博士论文范文6

(一)文献数量和趋势

通过检索数据分析,从1988年陈维民等在《军事经济研究》期刊发表文章《战争准备的国民经济动员计划》开始,截至2013年9月份,国民经济动员领域共有556篇学术论文在相关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明显低于其他领域研究成果。556篇学术刊物中包括期刊文章512篇,博士和硕士论文44篇。内部发行的《中国国防经济》2002—2012年11年间共发表国民经济动员相关文章242篇,占所有公开发表文献数量的近一半,反映了国民经济动员研究领域的特殊性。根据发文数量可以大致将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的研究分为3个阶段:萌芽期(1988—1993年)、起步期(1994—2000年)和迅速发展期(2001年以后)。国民经济动员起源于战争动员,我国学者对国民经济动员的认识和研究是在和平时期基于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将战争动员转变为国防动员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故而,国民经济动员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此外,由于国民经济动员涵盖较多国防、军事、政治领域涉密信息和内容,许多实践指导性的应用性研究不能在公开刊物上发表,也是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究公开成果较少的原因之一。但总体上,从理论研究的视角,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基本代表的和反映了国民经济动员的理论研究进展。国民经济动员领域文章数量从2001年以后开始迅速增加,到2005年最高值82篇,整体上呈波动增长的趋势。硕士、博士论文能够体现一个领域全面系统的研究状况,国民经济动员领域44篇硕士、博士论文都在2003年以后,其中硕士学位论文37篇,博士学位论文为7篇,说明国民经济动员研究逐步系统性和深度化。

(二)载文期刊统计分析

除硕士、博士论文外,1988—2013年间所统计到的754篇文献分布在115种学术期刊中,这些期刊涵盖经济、军事、法学、科技、流通等多个领域。通过分析发现,文献分布期刊虽然面较广,但却高度集中于《中国国防经济》《军事经济研究》《国防》和《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期刊,文章数量分别为242篇,186篇、96篇和58篇,占期刊文献总数的77.2%,占据了国民经济动员研究发文数量的一多半。由此可见,《中国国防经济》《军事经济研究》《国防》和《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研究的主要学术阵地。另外,《国防技术基础》《商业时代》《中国政府采购》《中国军转民》等期刊上发文数量也较多。除了国防、军事等领域的期刊外,一些国民经济动员研究文章主要发表于国民经济动员具体结合和交叉领域的期刊中,如期刊《中国政府采购》中刊载了8篇关于军用物资采购方面的文章,《中国物流与采购》刊载有2篇后勤物资动员的文章,国民经济动员仿真模拟研究的文章则多发表于《计算机与数字工程》等计算机类专业期刊。

(三)对论文作者研究单位统计分析

对国民经济动员文献作者单位分布的研究,可以掌握有关专业人才的聚集及所在机构的状况,从而把握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队伍的建设情况。1988—2013年公开发表的556篇文献作者来自于218家单位。这些研究单位可以分为军队系统、政府经济动员系统、地方科研院所和高校、其他(企业等)4种类型,军队系统发表的文章数量最多,为253篇,占总数的45%,其次为地方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共发表233篇。以各级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为主的政府部门发表67篇。具体到单位,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国民经济动员文章数量最多的是军事经济学院和北京理工大学,均为85篇,占文献总数的15.3%。其次是华中科技大学和国家发改委国防动员研究发展中心,数量分别为40篇和28篇,分别占文献总数的7.2%和5%。另外,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国防科技大学、国防大学等单位文章发表数量也较多,如表1所示。其中,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主要集中在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17家院校,博士学位论文最为集中,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主。同时,通过不同单位发表文章的时间和数量可以看出,从1989年5月原国家计委国防司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讨会这一启动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系统研究的标志性事件开始,国民经济动员的研究逐渐由传统的军事院校和军工部门扩散到地方高校和研究机构,研究主体逐渐多元化,研究队伍日益壮大。在非公开出版物《中国国防经济》发表的242篇国民经济动员文章中,来自军队系统的作者仍是主体,占作者总数的56%。与公开发表文章作者组成不同的是,《中国国防经济》中来自各级经济动员管理机构的作者比例较大,仅次于军队系统,占作者总数的35%,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仅占6%。

(四)研究内容分析

通过对文献关键词和研究内容的提炼,将798篇国民经济动员相关研究文献分为8大内容,分别是:国民经济动员问题与对策、国民经济动员理论体系、国民经济动员预案与仿真模拟、国民经济动员能力与潜力、国民经济动员模式与体制机制、军民融合视角的国民经济动员功能拓展与特征、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特征和趋势、其他分散内容。针对国民经济动员实践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是国民经济动员业务部门工作者的理论总结和提升,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研究的起点,文献数量最多,为157篇,占19.7%。国民经济动员模式与体制机制研究是保障我国国民经济动员持续发展的核心,文献数量次之,为136篇,占文献总数的17%。针对市场经济、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革命、军事变革等新形势下国民经济动员的特征和趋势进行分析,能够有效地指导国民经济动员的健康持续发展,该类文献数量为118篇,占文献总数的14.8%。国民经济动员理论体系是国民经济动员研究首要和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我国国民经济动员领域研究者所重视,文献数量116篇,占文献总数的14.5%。另外,军民融合视角的国民经济动员功能拓展与特征研究、国民经济动员能力与潜力研究也是国民经济动员研究的重要内容。

(五)研究方法分析

通过文献分析,总体上,目前国民经济动员研究所运用的研究方法还较为单一,以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定量研究和实证研究。定性研究中绝大多数国民经济动员研究文章以描述性研究为主,占文献总数的68%,这些论文多从不同层面分析我国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现状、问题,并针对解决对策、未来发展方向等提出自己的观点,在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的初级阶段,这类描述性研究文章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另外,经验总结法、模拟法、个案研究和文献研究法也为一些国民经济动员研究者所运用,其中模拟法类研究论文主要源自国家国民经济动员仿真演练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

二、重要领域研究概述

以上研究内容划分的八大研究内容涵盖了798篇文献所涉及的国民经济动员研究领域,本部分选取国民经济动员理论体系、动员能力与潜力、动员模式以及新形势下对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的研究4个重要领域进行概述,以便更清晰地把握国民经济动员研究的主要脉络。

(一)国民经济动员理论体系

对国民经济动员的认识和理论体系的构建是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它随着国民经济动员实践的逐渐深入而不断发展和成熟。国家发改委国防动员研究发展中心(1998)回顾了我国战争时期与和平时期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的发展历程,并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前瞻性地提出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究需着重研究国民经济动员与市场经济接轨、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体制、国民经济动员融入国民经济整体布局规划等五个方面的问题。朱庆林(2000)指出,中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创新热潮始于20世纪80年代,内容涵盖了动员的范畴、地位、功能、模式和快速动员与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其特征表现为全面性、本土性、阶段性和探索性。陈德第(2003)从16个方面对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澄清了国民经济动员理论中的一些模糊认识,并提出了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的研究框架。孔昭君(2005)借鉴决策理论学派和管理理论学派的观点研究了国民经济动员学的研究纲领构建,建议从国民经济动员潜力评价和国民经济动员决策支持系统两方面入手,形成国民经济动员科学研究的突破口,完善国民经济动员学科体系。焦智立等(2008)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苗野(2008)分析了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队伍的建设和发展,认为进一步推进国民经济动员理论队伍建设,必须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构建新型的国民经济动员理论队伍培养体系和模式。王欢欢(2009)通过对国防动员与国民经济动员法律概念比较分析,指出“国防动员”与“国民经济动员”之间有交集也有区别,并不是包含或相离的关系,并表明在现实立法中,应将国防动员与国民经济动员分别立法,以满足现实所需。

(二)国民经济动员能力与潜力

如何提高国民经济动员能力和潜力是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目标,也是国民经济动员研究的核心内容。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国家政治制度与价值观念、国家形象等软实力表现方式在不同方面都影响着国民经济动员的质量与效率,应当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国家形象的战略设计等方面提升和积累软实力,以提高国民经济动员能力。邵丹(2005)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的内涵、构成、影响因素及其重要地位,并分析了我国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给出了国民经济动员能力优化理论的数学模型,对如何提高国民经济动员能力提出了对策和建议。赵新海等(2007)研究了国民经济财力动员能力评价体系构建,从财力动员的体制、财力动员信息建设、财力动员的规模、财力动员的结构、财力动员的时效评价5方面构建了国民经济财力动员评价指标体系。禹红霞、甘瑶(2008)在分析军工企业在战备状态、紧急状态和其他各类国民经济动员中作用的基础上,着重从信息技术、军民融合等方面提出了增强军工企业应急动员能力建设的主要途径和保障措施。国民经济动员潜力是指蕴藏在国民经济中为国家安全服务的人、财、物资源,是各部门、各单位“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物质基础。国民经济实力和国民经济动员潜力有着密切关系,国民经济动员潜力蕴含在国民经济体系之中,经济实力水平决定经济动员潜力水平。崔博(2005)对国民经济动员潜力指标体系进行了归类建设,弥补了原国家潜力指标体系的不足,完善了整个潜力指标体系。另外,一些研究者从供给视角、产业链视角、战争财力动员对国民经济动员能力和潜力进行了研究。

(三)国民经济动员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创新国民经济动员模式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其中,宁波市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发挥政府宏观调控部门组织协调作用,利用独特的区域经济优势系统整合动员资源,创立了有效提高国民经济动员保障能力的“宁波模式”,受到各方的广泛关注。随着国民经济动员的发展,传统的经典动员模式逐渐表现出局限性,促使了敏捷动员模式的产生。与传统动员模式相比,敏捷动员模式具有动员需求的敏感性、需求变化的适应性、物资保障的快速性、动员结果的可靠性、动员成本的经济性等优势。国民经济动员“寓于式”发展模式则是多种安全威胁下国民经济动员准备的最佳模式,是指着眼保存国民经济动员“战时应战”能力,增强国民经济动员“急时应急”能力和“平时服务”能力,将“急时应急”和“平时服务”能力寓于国民经济动员“战时应战”能力之中。另外一些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对国民经济动员模式进行了研究,如国民经济动员联盟组织模式、财政金融动员模式、行业协会和经济动员机构的“授权-合作”模式。

(四)新形势下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研究

围绕市场经济、军民融合、信息化战争、网络经济等背景条件,我国学者对新形势下国民经济动员的功能定位、发展趋势、对策等进行了大量研究,有效地指导了我国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顺利开展。统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国防理念要求国民经济动员不断拓展自身功能。国民经济动员体系如何与政府应急管理体系相衔接是拓展“急时应急”功能的关键,从规划计划、预案编制与演练、物资储备、法规制度、管理体制等方面实现应战应急资源共享,有利于促进国家应战应急体系一体化建设。构建以需求为牵引的军地“融通式”物资应急采购模式能够有效地将国家经济力量转化为军队后勤保障力,同时也是军队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形势的必然要求。库桂生(1994)研究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国民经济动员的关系,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动员面临的新问题,并从动员准备、法律法规、预案和国防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网络经济时代的信息化战争对国民经济动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国民经济动员的动员形式和内容产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同时也给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必须从基础设施、人才培养、组织体系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把网络经济时代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做得更好。李连宏(2004)根据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现状,提出新军事变革条件下国防科技工业动员的发展策略,强调应以科技进步为基础,加强武器装备信息化,形成平战结合、军民兼容的国防科技工业。张国权等(2007)提出了信息化条件下国民经济动员的七大新理念:一体化、精确化、快速化、法制化、数字化、社会化和国际化理念,对信息化条件下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具有积极地指导意义。同时,许多研究者针对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的具体领域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推动了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结束语

统计博士论文范文7

 

得知祝克懿的《语言学视野中的“样板戏”》已由河南大学出版社作为“文艺风云书系”丛书中的一种出版,颇为高兴。这不仅因为作者的这部由“话题敏感”而已“搁置”多年的书稿终于能够问世了,而更为重要的是由此让人感受到了一种令人欣慰的气息,这就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因其艰巨性和复杂性,是个坐冷板凳的研究项目”的“文学”[1]也已开始被放在了一个其应有的位置上而能被学界所审视和重视。作为曾经的导师,对该书稿的内容和其整个撰著过程中作者的种种艰辛我是清楚的,因而似乎也确有些话可说。   《语言学视野中的“样板戏”》是作者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经修改增订而成的。书稿的实际写成是在2001年的年初,我虽不敢断言这是我国“文学”语言研究的第一部专著,但至少是这类研究中最早的专著之一;而在“文学”语言和文学的交叉结合研究上则是一部开先河之作。“文学”是一种产生于“”的特定政治、文化背景之上的文学艺术样式,“”“样板戏”是“文学”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因着种种特殊的原因,它在“文学”中又具有了一种特殊的地位,因此对“样板戏”的研究在“文学”研究中也就有了特殊的意义。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文学”作为文学发展的一段特殊历史,在整个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中实际上起着上勾下连的作用,现当代文学研究要有一个完整的面貌,“文学”的研究就是必不可少的。但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如政治上的“忌避”,当事者的阻力,年轻人的隔阂和冷漠,自“”结束至20世纪90年代末,还是少人问津,以致在90年代末才有文学批评家发出了“‘’时期的文学研究几乎还可以说是没有展开”的感叹,并对“这种状况已引起文学界的深深忧虑”[1]。对“文学”的研究实际上是在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当不少学者深感其重要性而在90年代末发出了研究“文学”的呼吁,希望能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文学”,给“文学”以科学的评价成了不少学者的共识之后才开始起步的。本书的作者是90年代末的语言学博士生,正是出于对“文学”研究上“断层”现象的担忧,同时又深感“”“样板戏”在语言上有着种种值得研究的独特性,从而选择了将“文学”中的“样板戏”的语言风格问题作为博士论文的研究课题。这一研究虽说仅仅是对“”“样板戏”的并且只是从语言风格所进行的研究,但倘把其放在“文学”研究刚起步,在总体上还十分薄弱的整个大背景上来看,那么应该说是具有前沿性、开拓性的。实际上这类研究由于其艰巨性和复杂性,在当时做出这样的选择,不仅需要做好甘愿“坐冷板凳”的精神准备,而且确实也还是需要有一定的勇气的,因为就作者而言,实际上还面临着一个博士论文能否通过评审和答辩的现实问题。当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现在这早已不成什么问题,而作者也以其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和认真、踏实、严谨的作风而完成了这一课题。现在书稿能正式面世,能为“文学”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想在为之高兴的同时,还应该大力倡导这种在科学研究上勇于探索和不畏艰险的精神。   至于《语言学视野中的“样板戏”》一书的本身,也是有着不少值得肯定的做法和明显的特点的。   第一,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从语言形式切入,以语言事实为依据来研究“”“样板戏”,从而对之做出了客观、科学的评价,这是本书的独到之处,也是其主要的学术价值之所在。自20世纪90年代末“文学”的研究引起了学界的重视并开始起步,这种研究实际上是在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进行的。本书作者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了以语言运用,主要是以语言风格特点的描写为主线对“”“样板戏”进行研究这一课题的。采取的是“从语言事实出发,让语言材料自身体现出来的结论说话”的态度。应该说这样的角度和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对正确地得出结论,对科学地评价“样板戏”是颇为有利的。事实上从整部书稿来看,作者确是较好地贯彻了这一想法,其审视的目光一直是集中于语言形式特别是语言风格的本身,对其成败得失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评判。而这种分析、评判又决非是简单化地对“样板戏”语言一概加以肯定或否定,而是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分别论析。如,其中既有从“话语的审美价值”的角度出发对“样板戏”话语的肯定,也有对“负载政治理念”的话语的分析、批判和否定;既有对“样板戏”话语“雄浑豪迈”、“壮丽肃穆”、“繁富丰厚”、“奇崛独特”风格的肯定,同时又有对“豪放壮美有余,而柔婉优美不足”以及表现为对传统戏曲话语“偏离”的种种“僵化雷同的模式话语”的深刻批评。这类对“样板戏”话语的褒和贬、成和败的评论、剖析可谓是贯穿于论著的全部。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这种分析、评判和所下的结论,确实都是建立在充实的语言材料之上,做到了“让语言材料自身体现出来的规律来说话”,务求言之有据。可以说,从整体上看,《语言学视野中的“样板戏”》对“”“样板戏”语言形式特别是整体语言风格特点的描写、解释和评价是准确、科学的,而透过语言问题所涉及的对“样板戏”的评论也是辩证和实事求是的。   第二,通过对“样板戏”话语的多角度的剖析,还了“样板戏”的历史真实面貌。《语言学视野中的“样板戏”》对“”“样板戏”所进行的研究是一种多侧面、多角度的研究,并且这种研究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注意将研究对象和思考的立场置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相关的历史、文化条件中来进行的。论著通过考察历史上后起的某些戏剧样式对之前戏剧的传承或取代的史实从而为“样板戏”以现代戏面目的出现提供了理据性的解释;对“样板戏”话语赖以生成的特定话语环境的深入探析更是对“样板戏”形成的社会、思想基础做了深刻的揭示;而对作为戏剧样式有机组成的曲牌体和板腔体结构体式的探讨则是种铺垫,目的是为了证明“样板戏”在结构体式上的继承和创新。如果说上述的这些探讨论述还只是语言风格研究的准备的话,那么,对“样板戏”的语言运用及其风格特点的不同角度的全方位的描写、论析则是“样板戏”语言研究的正体部分,而这一部分的研究也同样是多角度、多侧面的:其中有对“样板戏”话语运用的总体原则的揭示,这就是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形式完全服从于内容的需要。又有对“样板戏”各种表现风格的描写和评论:其中既对“样板戏”的“雄浑豪放”、“壮丽肃穆”、“繁富丰厚”的话语风格做了描写和肯定,同时又对其中过度强化铿锵有力、雄浑豪放风格而违背和破坏了音律的和谐美的弊病提出了批评。既对“样板戏”在词语选择、辞式运用上的某些创新之处予以好评,同时又对由于思想和语境的制约而造成的用词、择句、辞式上的缺少创新提出了批评。论著还在对“样板戏”话语“偏离”正常人性的情感缺陷的话语讨论的基础上分离出了其中的一种负载“政治理念的话语”,并对其实质和危害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分析,这种区分和批评是敏锐富有新意而深刻的。《语言学视野中的“样板戏”》一书正是通过上述各种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的论析,使“样板戏”以其真实的历史面貌显现在我们的面前。而书中有关“”“‘样板戏’是打上时代烙印,负载了政治理念的现代戏,但也是具有革命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和一定审美品质的现代戏”的结论也因此而显得立论有据,十分可信。#p#分页标题#e#   第三,对“”“样板戏”的基本语言风格特征做了准确、细致的描写,从而填补了该领域研究上的空白。在《语言学视野中的“样板戏”》之前,在我国语言风格研究的历史上,“”“样板戏”语言风格的研究还是一个空白。本书作者在对全部“”“样板戏”所做的穷尽性统计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一个有关“样板戏”话语语言风格的研究系统。在这个话语语言风格研究系统中,既包含有“样板戏”话语的各类表现风格,也有“样板戏”所体现的话语的特定的时代风格;既有对表现在“样板戏”话语中的不同语体的交叉渗透的语体风格现象的关注,又有对因政论语体过度渗透所造成的不良语言风格问题的剖析;既有对“样板戏”的整体风格的宏观研究,也有对风格构成要素运用上成败好坏论析的微观研讨;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论著在描写揭示“样板戏”的整个话语风格体系的同时,还对之做了深入的解释,从而使得对“”“样板戏”话语的风格体系的把握,是一种建立在认知基础上的深刻的把握。由于对“样板戏”话语语言风格的研究实际上是一种跨越语言和文学的交叉性研究,因此这一研究在实际上不仅填补了“样板戏”话语言风格研究的空白,同时也成了“样板戏”乃至“文学”文学语言研究的先声。   除上所说而外,值得注意的是,“样板戏”话语的语言风格的研究和《语言学视野中的“样板戏”》的出版,还有着其他一些意义。   首先,这一研究不仅为“”“样板戏”的,同时进一步也为整个“文学”的研究,提供了便利和帮助。虽然《语言学视野中的“样板戏”》仅是从语言运用和所具的风格特点切入对“”“样板戏”进行了研究,但正如辩证唯物主义所告诉我们的那样:“任何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辩证的统一。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并随着内容的发展而改变。但形式又反作用于内容,影响内容。”[2](P232)实际上“样板戏”的语言表现形式的形成离不开其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而“样板戏”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又必须通过其语言形式才能体现出来,正由于内容形式上的这种辩证关系,使得对“样板戏”的语言形式的研究除了本身所具的意义之外,又可延伸开去,为更加全面、辩证地看待“样板戏”并最终对整个“文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靠的语言运用的亦即是物质性的依据,有助于对其做出科学的评价。   其次,为语言学和文学的交叉研究进行了探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由于《语言学视野中的“样板戏”》从事的研究是一种探索性的研究,并且这一研究在整体上看,其难度是较大的,就以“样板戏”话语研究来说,不仅必须有着深厚的语言学的基础和积累,同时又必须具有除语言学知识之外的对作为戏曲样式结构体式的其他各种构成要素的理解和把握。正因为如此,所以本书也和大多数探索性研究成果一样,个别章节还有进一步充实、完善的余地。   体现着探索精神的论著终于面世了,这固然值得高兴,但对一个探索者来说,这应该又是新的探索和更为切实地努力并取得更大成果的出发点,这是我所希望于作者的。

统计博士论文范文8

【关键词】网络教育;学习;计量分析;综述

引言

网络教育(NetworkEducation)是指使用电视及互联网等传播媒体介质的教学模式,通过电视及互联网,学员与教师即使相隔万里也可以开展教学活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基于文献计量法,通过对网络教育学习特点研究的回顾,探讨网络教育学习的特征,对于加强学习者行为的检测和管理、改进网络教育的管理工作,提高网络教育的效率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数据来源和方法

1.数据来源。本文选取CNKI收录的全文数据作为样本来源,以“网络教育”和“学习”为篇名,采取“并含”的逻辑关系进行准确检索。时间设定为CNKI的起始时间至2020年3月5日(检索日),共检索到2000-2020年间的所发表的会议论文、期刊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四大类相关文献376篇,通过二次筛选,剔除会议公告等不相关文献,最后应用于统计分析的有效文献共计359篇。2.研究方法。采用科学文献计量法,通过EXCEL、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检索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年发文量、作者、研究机构、热点和发文机构等五个方面探讨国内网络教育学习的现状与特点。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年发文量分析。一个领域文献的年发文量能很好的反映出研究的发展历程和趋势。统计不同年代网络教育研究的发文数量。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活动》,正式提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正是开启了网络教育的研究起点。关于网络教育研究,2000年才有3篇开山之作,尚处于萌芽阶段,此前有关网络教育的研究都是空白。2003-2006年,发文量急剧增长,年发文量超过38篇,说明此时学者更加关注网络教育与学习方面的研究。2012年以后发文数量略有降低,总体上我国的网络教育学习的关注度相对较高,网络教育研究已成为我国学术界、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领域,且日趋成熟。2.研究机构分析。研究机构的分析能很好的了解该热点的主要研究力量。在359篇研究文献中,共有318个机构参与了网络教育研究,其中:以第一署名机构发文3篇及以上的研究机构有18家,发文4篇及以上的机构有5家,发文最多的机构有11篇文章。从表1可以看出,华南师范大学在网络教学学习研究发文量第一,江南大学紧随其后。从研究机构的地域分布来看,大多集中于中东部地区,西部和东北部相对较少,这反映出网络教育学习的研究在地域上分布的不均衡。3.发表期刊分析。本研究涉及的359篇研究文献,根据埃格黑(Egghe)提出的布拉福德核心期刊区数量计算公式,即r0=2ln(eE×Y),r0表示核心区期刊文献数目,E指欧拉系数0.5772,Y代表刊文量最大期刊的论文数量,计算得出本研究的核心期刊数量r0=2ln(eE×13)=6.28≈6.即发文量前6的期刊都为核心区。从表2中可以看出,核心区期刊分别是《中国远程教育》、《中国成人教育》、《教育技术》、《继续教育》、《现代教育技术》、《中国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电教》和《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发文总量68篇。可见,网络教育研究成果发表期刊较集中,且已经引起核心期刊的高度关注。4.热点内容分析(1)关键词分析。关键词是文献的检索标识,体现了文献的研究主题、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按发文量排序,本文仅列出关键词出现频率最高的前10个,见表4。可见,研究文献非常聚焦“网络教育”、“自主学习”、“网络学习”和“学习支持服务”。进一步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本文利用陈美超教授研发的CiteSpace软件进行聚类的可视化分析,绘制出网络教育研究领域的关键词知识图谱,如图3所示。在图中的字体较大,说明这些关键词都出现频次较高。可以看出,在网络教育研究领域中,关键词有:网络教育、自主学习、网络学习、学习支持服务、网络教育资源、协作学习、远程教育、移动学习、网络、学习中心等,也与我们统计数据相符,同时反映出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方向。(2)研究主题分析。对文献研究主题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我国网络教育研究涉及的领域和体现形式,结果详见表5。与上述高频关键词一致,高频研究主题也非常聚焦网络教育。其次,研究主题比较集于网上教育、网络教育等。通过对样本主题统计分析,我们发现,以“网上教育”为主题的文献有181篇;以“网络教育”为主题的文献有178篇;“学习者”84篇;“网络教育学院”37篇;“网上大学”36篇,利用CiteSpace对网络教育学习研究领域进行时间线程图,如图5所示,可以看出,国内网络教育学习的特点研究主要与远程教育、成人教育、教育技术和教育心理学的相关性较强。

三、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