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毕业论文范例

统计毕业论文

统计毕业论文范文1

1.研究现状

纵观以往文献,目前毕业论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观念层面的问题,对毕业论文工作不够重视;教师定位不准,投入不够;学生没有正确的态度。二是制度层面的问题,教学目标设置不切合实际;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教学环节烦琐,流于形式;缺乏合理的监督考核机制。三是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包括选题大而空,学生写作能力、文献检索能力、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缺乏,论文写作不规范等。基于上述问题,学者们探索并探讨了多元化模式教学和当前网络语境下毕业论文指导方式的变革路径。可见,既有研究对毕业论文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表象作了较为详尽的描述,对于我们认清毕业论文教学现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经过梳理发现相关文献也存在着不足之处:现有文献的研究路径呈现单一化趋势,要么仅从制度层面来谈其弊端,要么只就教学过程来谈其问题,少数文献能兼顾两方面来分析但因没有明确的厘清而陷入混为一谈的尴尬境地,均难以廊清毕业论文现状的全貌。

2.研究思路

为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考虑到毕业论文教学不同于一般课堂教学(主要为线下面对面授课方式),具有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特点,为解决目前公共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选题空泛、缺乏实践、内容空洞、缺乏创新等主要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创造精神,拟引入建构主义学习理念来探索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毕业论文教学的思路。建构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于欧美国家的一种庞杂的社会科学理论,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被称为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建构主义理论重新界定了学习的含义,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建构主义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观念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对学习和教学做出了新的解释,以这种理论为指导提出的设想,对改革传统教学具有重大意义。在以下的研究中,拟以广东海洋大学公共管理专业为例,通过近五年457篇毕业论文文本的分析,揭示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制度设计和现实问题,找出其机制弊端和人为影响因素,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提出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使本科毕业论文发挥它应有的检验和考评作用。

二、现行的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制度设计方面的问题

(1)时间安排极不合理。

按学校教学规划的规定,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和第八学期,而毕业论文执行阶段的重要工作(包括资料收集和论文撰写)实际上是在第八学期(大四的春季)进行的。这一时间安排与大学生找工作和考研等重大抉择时间发生严重冲突,直接导致本科生毕业论文疲于应付,流于形式。许多学生选题阶段尚能认真对待,选题新颖、提纲思路清晰,很有希望完成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可是到了大四春季学期由于紧张繁忙的实习和就业就会大打折扣、敷衍了事。以广东海洋大学公共管理专业为例,据统计,从2009届至今,平均每届都有接近5%的本科毕业生由于精力投入不足导致好的选题最终以成绩不佳而遗憾收官。

(2)导师指定、专属及考核制度存在弊端。

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现行的毕业论文设计实行的是导师指定和专属制度,一个指导教师指导哪些学生一般实行平均分配制,即按照某专业毕业人数和系教师人数来平均分配。在实际运行中主要会导致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学生没有选择指导教师的自主权,即使选题的研究领域超出了导师的专业范围也要服从导师的指导。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失去主动学习的兴趣,导致被动应付;另一方面,教师不敢“越权”指导其他学生,以免影响人际关系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此外,学校对于指导教师的考核目前还仅停留在数量阶段,导师工作量的核定只考虑所指导的学生数量,至于指导过程和质量如何却没有明确的指标和细则。而毕业论文教学由于周期较长、与学生毕业实习时间一致等原因,主要以线上指导为主,这间接导致一部分指导教师不重视毕业教学,马虎从事,个别教师甚至平时对学生根本不闻不问,等到学生毕业实习返校后再集中对论文进行一次指导就定稿参加答辩了,结果不言而喻。

(3)评审制度和答辩制度存在严重的“走过场”现象。

评审制度和答辩制度是为毕业论文质量把关的重要环节,本应在毕业论文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以广东海洋大学公共管理本科专业的现状来看,评审过程和答辩过程都有形同虚设之嫌,历年来毕业生毕业论文水平逐渐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却几乎没有学生不通过论文答辩,也没有学生因论文质量不合格而推迟毕业。

2.教学实施现状及问题

(1)选题比较契合时代的热点和焦点,但缺乏创新性。

大学生年轻有活力,思维敏捷,关注社会新生事物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能较为准确地把握时展的脉搏。以广东海洋大学公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为例,我们统计了2009-2014届毕业论文的选题情况。毕业论文的选题领域和主题基本上契合了大学生的身份特点以及所学专业与时代热点相结合的特点。根据统计,2009-2014届毕业论文选题的热点领域涵盖了公共文化、三农问题、社会保障与社会救助、城市社区管理、高校管理、公共交通、政府管理和教育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选题视野开阔,范围广,这正好反映了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科视角优势。从近五年毕业论文选题关注点的变化来看,与时展的特点也是遥相呼应的。2009-2011期间,选题热点主要集中在政府管理、高校管理和三农问题上,危机管理仍然有相当的关注度,而这一时期正是我国政府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后续阶段;2012年以后,虽然高校管理和政府管理还有一定的热度,但大学生对社区管理(包括城市和农村)、公共交通与公共文化等公共服务问题以及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的关注度大大提升,而这也正是现阶段中国社会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可见,在毕业论文的选题阶段,学生将所学专业理论与现实热点、焦点问题相结合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遗憾的是,大多数选题只是人云亦云,或者是照搬别人的观点和看法,或者是依样画葫芦,换汤不换药,缺乏自己的思考,缺乏创新性。历届选题领域宽广,热点频出,几乎可以做到“一人一题”,可最终具有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的论文数量却寥寥无几,其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存在大量的模仿甚至抄袭而缺乏创新性。

(2)研究环节上,普遍忽视开题报告和前期的资料搜集工作。

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研究环节一般分为定题-开题报告-初稿-中期报告-终稿-答辩这六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其特定任务和必要性,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开始阶段作为整个研究工作的起点将为后面的环节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实施状况却不容乐观。以广东海洋大学公共管理专业为例,学生对研究的开始阶段不太重视,一些学生和指导教师甚至对选题阶段马虎了事,在没有查阅足够文献的基础上草率确定选题,如个别小组就是在一周内确定选题的;此外,更为普遍的情况是忽视开题报告和前期的资料搜集工作,从历届的毕业论文指导来看,几乎都是跳过开题报告环节直接进入论文写作过程的,前期的资料搜集工作也没有明确的标准和规范,全凭学生自由掌握,导致相当多学生完成的初稿内容空洞、言之无物、不知所云,后期即使努力修补完善,最终也是事倍功半。

(3)研究方法上,实证研究偏少且统计分析技术欠佳。

就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而言,是要求学生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政策分析、统计分析、调查分析等科学方法,培养能在政府机关等公共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从事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但从历届毕业论文的写作来看,学生运用公共管理理论和技术方法的能力特别是对实证分析技术的驾驭还很不足,为此,我们统计了2009-2014届毕业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情况。历届毕业论文中理论研究居多而实证研究偏少,2009-2011届毕业学生中使用了问卷调查方法的仅为10%-20%,此后在2012届、2013届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即使是在最高的2013届其比例也没有过半,而2014届又大幅下降至28.3%,实证研究缺乏也是毕业论文生搬硬套,缺乏创新性的原因之一。2012届以来由于公共管理专业培养计划中增设了“社会调查和统计分析技术”课程,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的论文有相当程度的提升,其实际应用情况如何呢?我们以2012-2014届中使用了问卷调查方法的毕业论文为样本,从方法介绍、问卷设计、问卷分析三大方面来进行说明。学生对社会调查方法技术有一定的掌握,问卷设计比较规范,占比90%以上;但方法介绍方面有至少三成的论文存在无介绍或不规范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有的只简单介绍了调查概况,并未说明问卷的发放、内容、样本特征等重要信息;有的甚至只提到了问卷调查这几个字,关于调查的相关信息只字未提。还有一些对方法的称呼不科学,如将问卷法称为数据统计法,将文献法称为文献调查法、资料收集法,以为使用了二次数据的就是定量分析方法等等;而问卷分析方面则有40%以上的论文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问卷资料利用不充分导致分析不够深入。可见,学生对统计分析技术的驾驭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4)研究质量上,整体有所提升但精品匮乏。

历年来毕业论文饱受争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论文质量低下,以广东海洋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统计数据表明:2009-2014届学生毕业论文的成绩整体还算不错,良好和中等的比率之和约占九成稍强,特别是2014届本科生的研究质量有所提升,良好率接近75%,优秀率达到6%,是历届中最高的。但即便如此,历届中优秀毕业论文匮乏也是不争的事实,2009-2013年间优秀率均不足5%,精品匮乏直接导致毕业论文的理论指导和实际应用价值不大,多数学生只局限于为毕业而完成论文,缺乏开拓和创新思维,也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在毕业论文上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实践。

三、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措施

1.建立新的毕业论文时间进度安排制度

我们以“提前毕业论文初始时间,延长毕业论文设计周期”作为立足点,提出“建构式”教学模式,即致力于为学生创设毕业论文设计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自主达成意义建构,以便独立完成毕业论文教学活动。具体措施如下。首先,为毕业论文实践活动创设情境,学生在大三秋季学期就进入毕业论文教学的引导阶段。拟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开学初应由本专业教师对所有学生介绍毕业设计的意义、执行流程、选题、如何开展等大致情况,并特别强调毕业设计(论文)的评价标准及淘汰制度,使学生初步了解毕业论文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将一些功能相似的论文教学和实习实训与毕业论文实践环节整合起来,前后衔接,相互贯通。如学校文科专业在大四的毕业论文综合性实践教学之前,安排了大三秋季的专业论文和春季的专业调研等“预演预练”环节,但它们基本上孤立开展,各自为政,相互脱节,既徒增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又没有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真可谓是事倍功半。因此可将专业论文与专业调研整合,时间整合延长为四周(原来各为二周),内容整合在详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论文的撰写(改变专业论文为纯写作,专业调研为纯调研的现状,结果整合专业论文与调研报告合二为一)。通过前期的实践环节练习,实际上已为学生创设了毕业论文实践的情境。其次,在前期了解和亲身实践的基础上初步形成毕业论文实践的意义建构,学生在大三春季学期进入选题和文献查阅阶段。这一阶段分两部分进行:前半学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广泛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感兴趣的研究领域或方面,写一份总结报告或心得体会,这部分教师可不参与,主要由学生独立完成;后半学期由学生进行选题明确化,自行提出具体的题目和思路,这部分教师要给予相应的指导,评价其重要性、创新性、可行性。期间,教师应努力创造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如提供信息检索方法、组织讨论、发起会话,协作完成选题阶段的意义建构。第三,学生在大三暑假和大四的秋季学期进入资料收集和初稿撰写阶段。经过了缜密的选题阶段及各种基础课、专业课的学习,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又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这一阶段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鼓励学生展开调研活动,增进对选题的了解和认识,获取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而调研活动在校内一般难以展开(有关大学生问题的选题除外),因此安排在暑假进行;另一方面督促学生及时整理资料、总结提炼,得到满意的研究结果,学期末完成初稿。最后,学生在大四春季学期完成论文定稿和答辩环节。在紧张繁忙的就业、考研之际,学生只需完成论文的修改定稿,做好答辩的相关事宜。

2.建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顾问”的新导师制

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必须变革导师专属和决定制度,变教师“教练”角色为“顾问”角色,在整个论文实践教学周期要重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从确定选题、收集资料到论文撰写、论文答辩应始终由学生自主达成意义建构。首先在选题前半部分基本由学生独立完成,找到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方向,接下来根据学生大致的研究领域可指定1-2名导师作为顾问提供咨询和帮助,教师的任务是尽可能创设有利的学习环境,协助、促进学生高质量地完成论文实践活动,如共享信息检索方法,组织选题讨论会,提供调研方法指导等。

3.建立严格的评审和答辩淘汰机制

一方面要制定精确的评价标准,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现行的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指标多为定性指标,执行弹性大,应增加精细化的定量指标。另一方面要佐以严格的答辩淘汰机制,如广东海洋大学设置了二次答辩机制,这是一种相对温和的淘汰机制,关键是不能形式化,对于二次答辩不能达标者,一定要予以淘汰或相应的惩罚。

4.开展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的课程模块建设

一方面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结构,使之更为优化合理,服务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广东海洋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现有体系中社会调查方法技术课程的学时仅为48个,理论和实验各为24个,但事实上这门课程应用性很强,可加大学时量至54个,同时增加实验课的比重,从而更好地训练学生应用社会调查方法和统计分析技术的能力。另一方面课程教学中要大力开展实践型课程模块,除了传统的理论讲授和实验训练外,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如可以组织学生成立课外调查小分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定期调查活动,通过选题-收集资料-上机录入资料-分析资料的多次情景演练,在意义建构的同时应用能力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在最终的毕业论文综合考核中也会大显身手。

5.加大对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教学过程监控和质量考核

一方面要加大对指导教师的教学过程监控,对于选题、开题报告、论文写作、中期报告以及答辩过程都要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指标和标准,如可规定线下指导的次数和具体操作方式、重要环节的指导标准等;另一方面将指导数量与质量结合进行全面考核,并作为教师工作量的计算依据。要建立科学的毕业论文教学质量考核指标体系,细化定量考核指标,结合学生评价对相关教学环节进行质量考核,改变以往教师为权威主导、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6.积极构建师生良好互动的毕业论文教学网络平台载体

统计毕业论文范文2

关键词:毕业论文成绩;因子分析法;SPSS

1引言

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对4年所学的一次总结,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及通过查阅文献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来书写论文。毕业论文成绩的考核是有一定的流程的,一般是先由指导老师评分,指导老师评定各项分数后,将各项分数相加,得到一个总分,然后交由答辩小组,在答辩小组中,先由评阅人进行评分,再在答辩的过程中进行评分,判定学生毕业论文的成绩,答辩完成后,将材料交由学校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最终由学校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评定最终成绩,评定学生的毕业论文成绩分数,为学生进行排名。这种方式只能出现终极的成绩,但是并不能分析学生的个人能力和成绩差异的原因。因此,对学生的成绩的数据分析是非常必要的。找出一种合理的分析方法对学生毕业论文成绩进行评定,综合地分析学生毕业论文成绩,从而合理地评定学生的毕业论文成绩等级,让我们能更加清晰明确地了解学生的个人能力。若要将数据处理与分析和学生的毕业论文成绩分析相结合,需要一种综合地多元化统计分析方法。在这种大量复杂的学生成绩数据中进行分析和处理,找出影响学生成绩的各项因素,对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就尤为重要。而因子分析是多元统计学中非常实用的数据分析处理方法,这种数据分析处理方法是非常深入以及有着科学地解释性的依据。

2统计方法

运用因子分析针对学生的毕业论文成绩的构成,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为学生的等级评定和综合排名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对学生成绩的分析寻找各个影响因素,对学生的个人能力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也为学校的教学以及对学生的个人能力发展提供了一个科学合理的依据与参考。因子分析是运用几个相互无关的因子来代替多个复杂变量去表示数据变量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将数据的原始变量进行分解,将相关性比较密切的几个变量归在同一类中,这一类变量就称为一个主因子,用较少的几个主因子来反映原始数据的大部分信息以及如何使各个因子变量具有科学的依据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运用这种研究技术,我们可以方便地找出影响数据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以及它们的影响力。使用这种研究技术,我们还可以分析数据各个因素的相关性,可以科学地解决影响数据的问题,在复杂多维的数据中为我们研究大数据提供了便利。因子分析是根据数据变量间的相关性,运用几个因子来代表原来的初始变量,使这几个因子能用线性组合表示与初始因子的关系,这几个因子也称为公共因子,这种主因子是帮助我们简化了项目地复杂程度。因子分析不是简单地对数据原始变量进行组合,而是对数据原始变量进行分析,将多个变量分解为公共因子和特殊因子两部分。就是要找出数据中隐性的具有相关性的变量,利用少数几个变量在数据中独立的变量因子,然后利用各变量的测定来反映因子的情况。因子分析中是把变量表示成各因子的线性组合。在因子分析中,是寻找公共因子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它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公共因子,以公共因子来反映初始变量之间的联系。因子分析是为了减少分析初始变量的个数,利用变量间的相关性的关系,将变量分类,也就是说将相关联度高的变量分为一组,用共性因子代替该组变量。因子分析模型建立后,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应用分子分析模型去评价每个样品在整体中的地位,即进行综合评价。总而言之,因子分析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构造因子变量;二是如何对因子变量进行命名解释,然后根据步骤进行因子分析。

3实例分析

采用因子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法进行分析,来解决问题。通过分析论文成绩来分析。以表1的标准分析毕业论文数据,先在学校全体毕业学生中随机抽取30名学生的毕业论文,再通过数据分析来解析问题。为了在SPSS中使变量易于简便编写,先在这里设定A:目的明确,符合要求;B:意义与价值;C:选题恰当;D:查阅文献;E:综合知识运用;F:方法的应用;G:外文的应用;H:研究方案设计;I:文题相符;J:写作水平;K:写作规范;L:论文篇幅。先打开SPSS,录入数据,进行因子分析。从图上看,这个输出结果可以知道从数据中可以取3个主成分。取3个主成分时,原始数据的信息总量超过70%,并且他们的特征值都大于1,这说明数据反应的信息量是有效的。所以我们取3个因子,就是说12个变量可以综合成3个公共因子F1,F2,F3。

4结束语

在进行因子分析中,可能存在许多瑕疵。在数据上并不是大数据,只是小数据的分析,但是还是能反应毕业论文成绩的评定的。当然,这一切只是个理想情况下的假设,在现实生活中还是缺少一定的应用成分的。对于因子分析来说,就是就所有的变量集合规划,通过其相关性的联系,找出其公共的因子,将减少变量的个数,这样便于分析。

参考文献

[1]骆方,刘红云,黄昆.SPSS数据统计与分析[J].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07.

[2]王力宾.多元统计分析:模型,案例及SPSS应用[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03.

统计毕业论文范文3

关键词:应用心理学;毕业论文;本科生

一、毕业论文的现状

(一)毕业论文选题的现状。

1.选题性质

对2015年—2018年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性质和类型进行频数统计,选题研究性质以联系实际的应用研究为主,每年所占比例均为50%以上,科研课题和基础研究较少。选题类型除了1篇设计型以外,其余全是学术论文型。涉及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设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设计、心理咨询或辅导的个案研究、实验设计等设计类课题明显较少。

2.选题内容

毕业论文选题研究领域(内容)统计表毕业论文选题采用学生自拟与教师出题相结合,进行双向选择。从选题内容看,涉及领域较广,与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或在研课题、所学的主要专业课程及学生自己的兴趣相关。由表1可知,选题内容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居多。我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是以心理健康教育和人力资源管理为专业发展方向,但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研究比例不到8%。从普通心理学等基础研究看,相当薄弱,不过这与应用型高校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相一致。选题内容反映出课堂教学偏重于心理教育。从纵向看,学生在选题方面,研究领域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社会心理、人格心理、网络心理的研究在上升,特别是有些选题如《影响大学生网络消费倾向与网购满意度的心理因素———一项质化研究》《网络促销对大学生消费意向和非理性行为的影响———以H大学大学生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为例》等,与时俱进,选题较新,聚焦社会发展的热点,突出心理学的应用性、时代性和新颖性。

3.选题研究对象

选题研究对象以大学生最多,其次是中学生。虽然我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习包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行政管理)三个方向,面向中小学、医院、社工机构、心理咨询公司及政府机关等实习单位,但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及社工方向的研究对象相对较少。由此可见,毕业论文与实习有脱节的现象。

(二)毕业论文研究方法的现状。

1.研究方法

参照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分类及实际研究情况[1],从表3可知,量化研究最多,实验法、访谈法、个案法较少。在量化研究中,相关研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大多数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能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单变量及双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但调查法所用的问卷基本是借鉴前人编制的问卷,自编问卷较少,创新性不够。同时,还可以看出,实验研究太薄弱,还需要加强实验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等方法类课程的教学和训练,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2.统计软件和方法

对2018届65份毕业论文的统计方法进行频数统计,由表4可知,出现次数最多的是以均值和标准差为代表的描述性统计,T检验及相关关系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和运用,但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卡方检验的掌握和运用较少。总的来说,描述性统计的掌握和运用要优于推断统计。在方差分析中,有3篇运用双因素方差分析,但交互作用的分析存在解释不到位的现象。在研究工具的信效度检验上,信度的掌握明显优于效度,对效度的检验方法和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调查发现,论文中的关系研究大多数只研究相关分析,涉及回归分析的较少。不过,最近中介效应的研究有了一定的比例。随着统计方法的不断更新,学生开始涉及多变量之间及影响机制的研究,研究深度在增加。在统计软件的使用上,以SPSS软件为主,使用SPSS软件进行研究的有47篇,占18届学生毕业论文总数的72.3%。使用E-Prime编程软件的只有1篇,占1.5%,说明实验研究统计软件及使用能力有待增强。

(三)论文写作规范的现状

在论文结构上,按学院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论文结构包括:题目、中文摘要与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和致谢。正文包括绪论、毕业论文(设计)主体及结论。论文结构完整性总体较好。由于正文的序号、内容、表格格式等经常不统一,我专业于2018届开始统一按《心理学论文写作规范》[2]要求,正文包括问题提出、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结论,统一序号,用三线表,参考文献统一用APA格式。2018届毕业论文规范比往届明显较好。在论文结果的表达上,存在用词不专业、表达不规范等现象,如表格没有注明M±SD而直接写出数据,有的没有写出T或F值,有的没有显示P值。在研究方法上个别论文没有说明使用的软件及统计方法。在方差分析中,多重比较结果的解释和分析存在不到位的现象。个别学生甚至混淆T和R值,在相关显著性结果中没有用星号做标示等。

二、提升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对策

从现状调查可知,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选题以学术论文研究为主,设计型较少;以调查法为主,实验研究较少;选题内容偏重于学校心理学;量化研究的基础不扎实等。结合其原因,为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出以下建议:

(一)强化大学生的写作意识,端正大学生的写作态度

由于学生对毕业论文的目的、意义和要求等缺乏正确的认识,重视程度不够。大四上半学期学生精力主要集中在实习或考研,下半学期集中在找工作,写作态度不够端正,表现不积极不主动不认真,应付了事,前期进展缓慢,影响后期写作,论文质量难以提高。建议每年开展毕业论文工作的动员大会,让本科生认识到毕业论文写作的重大意义,毕业论文写作不仅关系到能否顺利毕业,而且对提高自身的知识和写作技能、培养自律、严谨、认真细致等态度,提高独立批判等思维能力都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二)加强基础类、研究类课程的教学,增加设计型研究

由于学生的统计基础不够扎实,统计方法运用能力不强,导致过程与结论深度不够。平时学生实验操作的机会较少,从问题提出、形成假设到变量的选择、统计处理、结果分析等训练不够,导致学生的论文质量不高。学生的科研水平与课程教学息息相关。一方面,基础类课程教学要突出应用,注重学术研究的融入,在教学中要及时补充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研究方法类课程。学生的科研能力是在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基础上,通过科研训练逐步提高的[3]。研究类课程对于毕业论文的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类课程涉及“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测量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与“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分析”等。针对我专业毕业论文的实际情况,应加强实验法、测量法、推断统计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实验设计、测量法及多变量的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增加实验设计研究,增加多变量的关系研究,训练学生的推断统计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学生的毕业论文可以结合实习单位,进行联系实际的课题研究,毕业论文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要学以致用,重视解决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体现学术研究的价值。同时,研究对象范围也可相应扩大。可结合目前中小学心理教师面试资格的实际情况,增加教育设计、心理辅导活动设计类研究,其毕业设计答辩时可以进行说课答辩,答辩包括设计的理论基础、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和内容及回答答辩教师的提问等,可以与教师资格证考核中的面试及中小学心理老师入职面试的说课形式一样[4]。

(三)以学年论文为契机,开展写作的专题讲座,注重写作规范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按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大三下学期会进行学年论文,通过学年论文的撰写,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查阅文献、文献综述、制订研究设计方案、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得出研究结论、撰写论文等能力。通过训练学年论文可以顺理成章地过渡到毕业论文的写作,为毕业论文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在小学期,可以开展心理学论文写作相关的专题讲座,如“心理学质性研究方法介绍”“脑电实验的介绍”“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如何写好毕业论文”等,培养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科研意识和能力。

(四)端正指导教师的态度,提升科研水平,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

由于专任教师少,学生多,指导教师在指导学论文时,还面临繁重的教学科研等任务,指导学生论文费心费力,给指导教师带来压力。同时,指导论文的课时报酬较少,缺乏激励机制,以致一些指导教师态度马虎,责任心不强。同时,虽然指导教师都是专任教师,但指导教师的科研能力水平不高,特别是统计和实验设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生论文的质量与教师的指导态度及科研业务水平息息相关。学校可组织对指导教师进行专业的科研培训,也可通过自学,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高校要合理分配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课时量,对指导教师的工作进行严格考核,对于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奖励,且在职称晋升、年度考核中给予加分,对于不按规定完成指导工作或有不合格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则按照相关规定追究其责任。对于获得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5]。

(五)加大过程管理和监控力度

毕业论文包括选题、开题、指导、中期检查、评阅、答辩、评定成绩、总结、评优等环节,但过程管理不够细化,平时监控力度不够,要上交材料时,一些学生才着急应付,保障不了论文质量。首先,在开题阶段,开题答辩小组要对课题的选题、文献综述、选题依据、研究意义、内容、思路及方法等给予质量测评,写出书面修改意见。开题后,学生主动向指导教师反馈答辩情况,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答辩后的指导,仔细研讨、修改和完善,最后由专业负责人或课程负责人统一审核,合格者方能通过答辩进行下一步的研究。其次,在过程阶段,一方面,对学生的研究进展进行监控,保留至少论文三次修改的电子版,不定期检查学生的研究进度,若有明显滞后等现象,则给予通报批评。论文负责人还要进行书面的中期检查和汇报。另一方面,对教师的指导进行监控,对指导次数(不少于6次)、态度、指导意见等给予书面记录,保留原始材料,若有教师指导不力者,则应给予警告。最后,对评阅和答辩进行监控[6]。若指导教师、评阅教师任一方不同意答辩,则要求学生返修后方能参加答辩。答辩前,为做好毕业论文的质量监控工作,对论文进行抄袭检测,并按学校相关规定严格处理。答辩时对其报告内容及其答辩情况进行质量考核,答辩不通过者,应重新修改直到达标后方能参加二次答辩,最终答辩不过者,将影响其正常毕业。

参考文献:

[1]吴杲,李超,顾海要.上海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系五届学生毕业论文的分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版),2003,32(12):92-96.

[2]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论文写作规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3]刘德成,武慧芳,阎献彬.从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看高校教学存在的缺陷———基于对河北省高校社科关系专业的调研[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10):52-55.

[4]丰向日.毕业教学设计: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成长的桥梁———基于天津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9):36-38.

[5]宋国建,王倩飞.医学院校本简毕业生学术不端行为心理因素分析[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0,33(3):207-209.

统计毕业论文范文4

[关键词]毕业论文;质量分析;影响因素

毕业论文(设计)是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1]写好论文,需要熟练、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要有广阔的知识面以及综合的信息处理能力。本科学生素质参差不齐,通过学习及论文写作,可以很好地整合所学知识,并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然而,现在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正在逐年下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近年来毕业生人数猛增,2017年普通本专科预计毕业生数达到7,804,685人[2],加上高校的“严进宽出”,使学校对论文质量的把控不严,进而导致学生及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态度上的松懈。另外,随着互联网的全面普及,网络层出不穷,粗制滥造的拼凑,使毕业论文质量进一步下降。本文以某医学院校2014级本科生毕业生论文为样本,通过对毕业论文分数、指导教师职称、实习医院等级、参考文献的引用等相关数据的分析比较,以期从中发现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并提出应对的方法。

一、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选择某医学院校2014级影像技术专业本科生共计130篇毕业生论文,对130篇论文按照论文成绩进行抽样,将60分以上的毕业论文分成4组,组距为10,每组抽取1/3,共计38份,逐篇阅读后从选题、措辞、写作格式等方面进行分析。

(二)调查方法

提取本科生毕业论文分数、指导教师职称、实习医院等级、参考文献的引用等相关信息进行数据分析。

(三)统计方法

采用数量(构成比)对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结果

(一)论文整体质量

2014级毕业生共130人,论文及格率100%,54%的论文分数集中在70~79分,26%的论文分数集中在80~89分,90~100分区间的人数仅占6%,整体论文质量中等偏上。

(二)存在的质量问题

通过对38份论文的通读、总结,发现2014级毕业生论文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共同问题:(1)选题的范围过大,或者选题较易,无深度,没有研究探讨的价值;(2)论据与论点之前逻辑关系不严谨,论据无法支撑提出的论点,部分结论无充分的数据支持;(3)用词造句过度口语化,语义表达不清,计量单位使用错误,欠缺规范性;(4)论文格式混乱、错别字、标点错误、引用文献的数量与正文中的数量不符等。

(三)实习医院等级、指导教师职称与论文得分情况

(1)44家实习医院,其中3家二甲医院,其他医院等级均为三级及以上(论文平均得分与医院等级关系见图1)。(2)论文指导教师职称分别为初级、中级、副高、正高(论文平均得分与指导教师职称关系见图2。(3)引用参考文献数量平均12.6篇,省级以上文献平均4.2篇。二者平均数量随着论文分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

三、讨论

(一)可能影响质量的因素讨论

(1)实习医院等级的影响,通过对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毕业论文质量与医院地理位置没有明显关系,与医院的等级在一定范围内成正相关,但并不是医院的等级越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就很高。(2)指导教师职称的影响,对本科毕业生论文而言,指导教师的专业知识高低并不是关键因素。即使初级职称的指导教师依然可以指导出高质量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态度起到决定性作用。(3)参考文献引用数量、质量的影响,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并没有因为参考文献数量、质量的提升而提高。相反,高分区间的论文中引用的文献数量、质量随着分数的增加有减少的趋势。作者查阅、研究参考论文的过程中,深入学习借鉴别人的优秀学术思想及理论等,才能提高整体文章的质量[3]。(4)毕业生学术态度的影响,从本次统计结果来看很多问题并不是毕业生专业知识不足、综合素质不够造成的。比如:错别字、遗漏标、引用文献数量与正文中的数量不符、字体行间距等没有统一标准、文章内容装订顺序错误等,直接反映出毕业生对毕业论文的轻视。根据对某校2013届毕业生发出的近400份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相当一部分的毕业生根本没有学术研究的兴趣[4]。近几年,有些专家对本科阶段是否有必要撰写论文产生了分歧。社会认知环境的变化对学术态度产生了不利影响。(5)学校及医院科教处管理问题指导教师在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认真负责的态度与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息息相关。目前,论文指导教师大多由医院医生兼任,学校对指导教师没有直接管理的权限。医院科教处负责督促指导教师工作,由于毕业生是在校学生,和医院没有利害关系,因此科教处对指导教师的管理工作较松懈。学校将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完全交给指导教师负责,在无法直接管理监督指导教师工作的情况下,没有采取相关措施引导学生。

(二)提高论文质量的对策

(1)实习医院等级由数据分析可知,毕业论文的质量与实习医院的等级在一定范围内成正相关增长。等级高的医院,有丰富的试验研究材料和病例,有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学校应尽量为实习毕业生选择三级及以上的医院。(2)指导教师、学校及医院科教处的管理从前面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指导教师的态度对论文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由在职的医生兼职指导教师,是一种教学相长的做法。医院为实习生提供了先进的试验仪器及丰富的研究案例,实习生促进指导教师主动补充新的理论知识,双方相辅相成,共同进步。学校和医院应该相互协作,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管理及督促。(3)从毕业生学术态度来看,毕业生对论文不够重视,写论文的时候,往往准备不充分[5]。要端正毕业生的态度,除了学校及指导教师的引导外,重要的是对毕业论文写作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从选题、开题,到答辩,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学校和指导教师的监督与指导。(4)学校创造良好的论文写作环境。学校可以提前开设毕业论文相关的课程或项目研究[6],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认识论文的重要性,并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对论文的写作进行强化训练。学校还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在大二或者大三就尝试让学生撰写相关课程论文,目的是让学生多阅读学术论文,学习论文中的结构、正确表达方式及格式,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总结

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与实习医院级别、指导教师的职称及态度、作者的学术态度成正相关关系。论文质量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可能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需要学校的努力和敢于创新的精神,需要医院的大力配合,需要指导教师认真负责,还需要学生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较高综合素质的优秀毕业生。

参考文献:

[1]张薇.PDCA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升中的应用:以安徽三联学院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2):101-102,105.

[2]毛盛勇,叶植材.[M].中国统计年鉴,2018:739-740.

[3]编辑部.参考文献的作用及要求[J].浙江电力,2017,36(10):58.

[4]蒋惠凤.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4(2):201,204.

[5]杨家强,徐应淑.提高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措施[J].基础医学教育,2018,20(2):163.

统计毕业论文范文5

关键词:毕业论文;管理;B/S架构;PHP

0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技术也飞速融入到各行各业。在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高校教学管理也必然迈上一个新台阶,一味地强调传统,多年坚守着同一种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计算机来进行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已经成为各大高校的主流模式。毕业论文系统正是迎合当代教学管理的需要。

1用户需求分析

毕业论文系统主要用于学校对毕业论文工作的管理,那么使用该系统的用户主要分为学生、教师和管理员。管理员又可以分为院系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学生要在该系统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写作、答辩等工作。教师要在该系统内完成学生的论文指导工作等。院系管理员使用该系统完成对学生的监管等工作。系统管理员则是要使用该系统对各种信息进行完善,对系统进行维护等工作。

2系统功能模块

根据用户需求分析中用户的类型有学生、教师、院系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每类用户进入该系统后,有相对应的界面和功能。本系统主要分为四个模块,分别是学生模块,教师模块,院系管理员模块和系统管理员模块。毕业论文系统模块如图1所示。

2.1学生功能模块

学生通过学号和密码成功登陆后进入毕业论文系统的学生界面,学生在论文管理系统中的主要功能如图2所示。

2.2教师功能模块

教师使用教师工号和密码成功登陆后进入系统的教师界面,教师在论文管理系统中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点:

2.2.1个人基本信息维护

教师的ID号、工号、姓名、学院和职称信息由系统管理员统一录入毕业论文系统,除了这信息之外,还需要教师填写电话、电子邮箱等信息。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这些信息进行修改,以保证系统内的信息与自己实际信息一致。教师可以使用该功能修改登录密码。

2.2.2查看学生信息

指导教师可在毕业论文系统内使用该功能查看所带学生的基本信息。

2.2.3课题管理

教师论文题目供学生选择,可对已的题目进行增、删、改、查等操作。

2.2.4上传下载文档

教师可在学生选题成功后,上传毕业论文任务书、毕业论文指导说明书、答辩申请表等文件。教师可下载学生上传的开题报告、论文或院系公告等文件。

2.2.5论文进程审阅

指导教师使用该系统查看并审阅学生所提交的毕业论文进程。指导教师通过审阅毕业论文进程,了解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进展情况,对学生进行指导。

2.2.6答辩成绩管理

参与答辩的教师对学生进行评阅、打分,并上传学生的毕业论文答辩成绩。

2.2.7查看公告

教师可以使用毕业论文系统查看毕业论文相关的通知和公告信息。教师登陆界面如图3所示。

2.3院系管理员功能

院系管理员使用用户名和密码成功登陆后进入系统的院系管理员界面,院系管理员在论文管理系统中的主要功能如下。

2.3.1查看学生信息

院系管理员可以使用该系统查看本学院学生的基本信息。

2.3.2查看教师信息

院系管理员可以使用该系统查看本学院教师的基本信息。

2.3.3审核开题报告

院系管理员可以使用该系统审核本学院学生提交的开题报告。

2.3.4答辩管理

院系管理员使用该系统对参与答辩的学生进行分组,并答辩分组信息。院系管理员可以对分组信息进行增、删、改、查等操作。

2.3.5数据查询统计

院系管理员使用毕业论文系统查看学生的答辩成绩等数据,可以对数据进行统计、导出等操作。2.3.6院系公告院系管理员可以使用毕业论文系统毕业论文相关的通知和公告。

2.4系统管理员功能

系统管理员使用用户名和密码成功登陆后进入系统的系统管理员界面,系统管理员在论文管理系统中的主要功能如下。

2.4.1学生管理

系统管理员使用毕业论文系统录入学生的学生ID、学号、姓名、学院和专业信息,用于学生登录系统使用。系统管理员可以对学生的信息进行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

2.4.2教师管理

系统管理员使用毕业论文系统录入教师的教师ID、工号、姓名、学院和职称信息,用于教师登录系统使用。系统管理员可以对教师的信息进行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

2.4.3院系管理

系统管理员根据学校内院系的变动情况,在毕业论文系统内对院系信息进行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

2.4.4院系管理员管理

系统管理员根据变动情况,在毕业论文系统内对院系管理员的信息进行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

2.4.5公告管理

系统管理员可以使用毕业论文系统对各类通知公告进行增加、删除、修改、查找等操作。

2.4.6系统维护

系统管理员要对毕业论文系统进行维护,包括软件和硬件方面。

3结束语

毕业论文系统基于B/S架构,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实现了学生通过网络在线选题、上传/下载文档。实现了教师通过网络出题,指导学生完成论文。实现了对学生毕业论文完成期间的全程监管。为学生和教师在毕业论文完成过程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极大地提高了毕业论文完成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樊伟宏,杨文婷,王昊,等.基于MVC模式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软件导刊,2017,16(4):129-131.

[2]张瑾.基于ASP.NET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2):43-44.

[3]曾婷.高校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软件导刊,2013,12(3):80-81.

[4]刘雅娴,刘小龙,徐辉.基于WEB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7(9):165-166.

统计毕业论文范文6

 

护理科研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护理学发展的程度,而护理本科生是护理队伍中在科研方面被寄予较高期望的群体[1]。然而,由于科研能力不足、毕业论文撰写障碍、紧张的毕业实习、就业压力以及各种考试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本科护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遇到很多问题。同时,由于毕业论文的通过与否直接关系护生能否顺利毕业,导致本科护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容易产生焦虑。鉴此,通过调查本科护生撰写毕业论文时的焦虑水平,并了解护生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缓解护生焦虑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0年11月—2011年2月实习后期,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广东药学院2007级四年制本科护生80名为调查对象。其中女64人,男16人;本地实习49人,外地实习31人。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已选定指导老师并完成了选题及开题答辩工作,实习时间为第6学期和第7学期,护生需要在实习期间实施课题和完成论文,于第8学期参加学院论文答辩,通过者方能毕业。指导老师为学院老师或主管护师以上、具有本科学历的临床老师。   1.2调查工具   1.2.1自制问卷   调查包括护生学习《护理研究》课程的相关情况以及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1.2.2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2]   适用于具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具有广泛的应用性。该量表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按评定症状出现的频度进行4级评分,1分“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分“有时有”,3分“大部分时间有”,4分“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其中有5条反向计分。将20个条目的各个得分相加再乘以1.25取得整数部分,即为标准分。SAS标准分≤50分为正常,51分~59分为轻度焦虑,≥60分为严重焦虑。   1.3调查方法   向调查对象说明此研究的目的,并向护生保证匿名调查和调查资料严格保密,征得护生同意后,以统一指导语对SAS和自编调查表的填写方法进行指导,以实习点为单位集中发放问卷进行填写,完成后当场检查合格后回收。发放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80份,有效问卷率为100%。1.4统计学方法采用SSP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本科护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焦虑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护生焦虑标准分为30分~67分(49.9分±7.71分),55.0%的护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期间感到焦虑,其中7.5%的护生感到严重焦虑。   2.2本科护生学习《护理研究》课程的相关情况   65%的护生对《护理研究》的学习兴趣不高或没兴趣,75%的护生该课程成绩为70分~80分,仅18%的护生对《护理研究》的教学评价较好。   2.3本科护生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3讨论   3.1本科护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焦虑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护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存在焦虑,且有7.5%的护生存在严重焦虑。可见,焦虑在本科护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普遍存在。适度的焦虑有利于人的成长和发展,但长期的、超常的焦虑会损害人的健康。由撰写毕业论文所导致的焦虑,不仅影响着护生撰写的毕业论文的质量,同时对护生的学习或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有调查表明,从护理教育者到护理管理者对本科毕业生科研能力的期望值过高,已超过本科毕业生实际拥有的能力[3]。本科护生科研和论文写作能力训练仍然是高等护理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主要难题[4]。因此,是否考虑降低对本科护生论文撰写能力的要求,把重点放在培养护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思维上,是每个护理教育者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3.2本科护生学习《护理研究》课程的相关情况   本调查中大多数护生对《护理研究》兴趣不高,成绩一般处于中等水平,对教学的评价不高。本院该课程在第4学期开设,为4学分,包括了医学信息检索及医学统计分析的内容。《护理研究》是本科生了解认识护理科研的基础[5],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护生的科研能力。在学习《护理研究》时护生可能没有意识到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思想上不够重视。若护生对该课程兴趣不高,没有掌握护理科研知识,在撰写毕业论文时会产生畏难情绪,易出现焦虑。因此,教师应通过教育使护生充分认识到初步的护理科研能力是本科护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同时改变以往的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方法,给护生创造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以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使护生对科研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   3.3本科护生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护生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忙于临床实习而无暇撰写论文,毕业前临床实习对护生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应激源。由于实习生活与理论学习期间的校园生活截然不同,护生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适应临床实习生活,因而护生会觉得没有精力顾及毕业论文的撰写。其次,实习期间参考资料不足也是护生遇到的主要难题,参考资料是撰写论文的基础,实习医院很少有可供护生利用的资源,在缺少资料的情况下,很难写出高质量的论文,而论文的反复修改会打消护生撰写的积极性。再者,在课题实施过程中,调查对象人数不足及其合作程度低阻碍了护理科研活动的进行,给毕业论文的撰写带来困难,影响护生撰写毕业论文的进度以及撰写的积极性。上述问题均会导致护生论文撰写障碍,影响护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使其出现焦虑。另外,由于就业压力大,护生需要抽出时间忙于找工作,导致无法集中精力撰写毕业论文。除了实习期间的出科考核,也有部分护生参加公务员考试或考研。护生忙于应付各种考试,撰写论文的时间大大减少,毕业论文撰写的紧迫感导致护生容易产生焦虑。#p#分页标题#e#   撰写毕业论文使多数本科护生产生焦虑,出现焦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关部门及护理教育工作者应从学校实际出发,指导护生合理安排找工作、实习、考试和论文的撰写等,在护理科研相关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训练[6],激发护生学习科研相关知识的兴趣,促使护生更好地完成毕业论文,缓解护生的焦虑。

统计毕业论文范文7

关键词:本科生;毕业论文;原因;对策

本科生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在本科教育、教学中的最后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因此,本科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撰写毕业论文是对本科生进行的综合性培养与锻炼,涉及专业知识、写作、思维方式等多种能力,是对学生文献检索与综述、独立工作、科研思维等多方面能力的考查,是本科生开展科研工作的初次尝试。本文分析了国际贸易本科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国贸本科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一)选题不当

选题决定了毕业论文的写作效率和价值,对论文质量发挥关键作用。但现实中,不少学生存在盲目定题现象,对毕业论文选题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国贸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存在两个最为突出的问题:一是选题过大,内涵、外延太大,需论证的问题太多,对本科毕业生而言,因时间紧迫、知识面窄、篇幅有限等因素制约,选题过于宽泛会导致涵盖面过广,从而难以驾驭。二是选题偏离专业。少数同学出于个人兴趣去研究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无直接关系的问题,从而脱离了专业培养目标。

(二)论证不充分

毕业论文的论证过程展现了作者的思维逻辑性,多数本科生的毕业论文都存在论证不充分的典型缺陷,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违反形式逻辑,具体表现为结构紊乱、层次不清、分类错误等;二是论据与论点间缺乏相关性或相关性较弱,在研究方法上大多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少数采用定量研究的论证中存在数据陈旧的弊病。

二、国贸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低的原因

(一)学生角度

1.思想上缺乏重视

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下,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好坏对学生毕业、就业以及攻读研究生均无影响,因此多数本科生忽略了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性,思想上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不情愿在毕业论文写作中投入时间和精力,普遍存在敷衍、拖沓的现象,论文质量当然无法保证。

2.科研素养缺失

毕业论文的撰写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储备和学术素养,科研素养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语言基本功较差,在论文中屡有错别字\句子不通顺的现象;另一方面是学生查找、理解相关文献和数据资料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不能恰当地处理原始文献和数据资料,仅会对手头资料进行简单的堆砌,不会使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对资料进行分析和再加工,提不出创新性的观点。

(二)教师角度

多数本科生都是第一次撰写科研论文,对毕业论文写作的流程、技巧等缺乏应有的认识,需要论文指导老师给予悉心指导,但现实中老师疏于指导的现象并不鲜见,因为指导老师不但要完成既定的课堂教学任务,还需完成特定的科研工作量,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去悉心指导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加之多数学生在大四期间都忙于在外实习或就业,指导老师只能通过电邮等形式了解学生论文的进展,较难对论文的质量进行有效监督,亦不会对学生提出严苛的要求。

(三)教学管理角度

毕业论文启动时间安排在第七学期末,期间涵盖了若干周的毕业实习,并正值学生就业及考研,这些都对毕业论文的时间、精力投入造成了一定影响,学生无法全心全意开展毕业论文相关工作。现实中,笔者指导的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经常以实习、就业和参加各种考试多次拖延,不能严格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来交稿。由于敷衍、仓促交稿,导致论文的结构和内容经不起仔细推敲。

三、提高国贸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一)选题

毕业论文选题的首要原则是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对于国贸本科生而言,应该具备应用基本专业理论知识来分析、解释现实经济问题和现象,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的能力。国贸专业本科论文应具备一定的应用价值,与现实经济问题紧密联系。鉴于选题的重要性,指导老师可以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将自己的研究方向等信息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介入自己的研究课题;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学科前沿、热点问题,作为专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二)注重对学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

科研能力和素养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立足于本科教育全过程之中,可借助各阶段的课程设计、科研项目的锻炼来促进形成。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第一,合理设计课程并提高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经济学原理、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统计学等专业理论知识,还要熟悉计量经济学软件操作。第二,开设专题科研讲座,让学生能接触到国贸理论前沿知识。第三,提高学生的文献检索、数据搜集能力。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常见中文数据库,如知网、万方等数据库的检索方法,还应让学生掌握国际组织,如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统计数据的查询方法。第四,鼓励学生申请学院、学校甚至省级别、部级别的项目,通过撰写项目书来锻炼文献搜索与提炼、社会调研、数据分析与处理等科研能力。

(三)强化激励与约束

在毕业论文工作启动伊始,专业系有必要组织一次关于毕业论文的专题讲座,详细阐述毕业论文的性质及重要性,让学生清楚认识到毕业论文的写作目的、要求和任务。强化激励的方法有:给获得“优秀毕业论文”的同学颁发荣誉证书,并支持优秀文章的公开发表;同等情况下,优先授予“优秀毕业论文”的同学“优秀毕业生”称号。关于约束机制,可行措施有:开题报告写得较差的同学,取消答辩资格;对在第一轮答辩之中评价较差的论文,要参加学院的二次答辩。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论文指导老师应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在工作负荷许可的情况下,设置关于论文指导教师的甄选标准。责任心缺失、科研能力较弱的老师不应担任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学校和院系要注重教师队伍科研水平的提高鼓励、支持相关教师接受科研理论与方法的培训,有条件的应资助教师多参加高水平的国贸学术会议,追踪本学科的理论前沿。

四、结语

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绝非一蹴而就、一朝一夕可实现,其中需要方方面面力量共同促进,学生的高度重视、指导老师强烈的责任心、学校完善的教学管理体制等缺一不可。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本科生论文重复率过高的不良现象,学校有必要加大相关投入的力度,购买智能化的软件以及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加强对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监控。高等院校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与管理亦需要不断自我改革、完善,促进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整体提升,提高本科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戴晓芳.本科毕业论文组织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以国际贸易专业为例[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0(3):105-108.

[2]李海燕,俞金梅,高志红等,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2):141-144.

[3]王高峰,赵增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J].科技视界,2015(29):36-36.

[4]苑萍,张炜丽,张泽等.加强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0):98-99.

统计毕业论文范文8

[关键词]应用型;论文改革;创新实践

本科毕业论文撰写是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科研规范能力的重要实践过程,让学生获得如何学习和研究的本领[1]。本科论文的价值不仅是论文本身,更重要的是完成论文过程中的经历和收获[2]。因此,毕业论文的价值不可忽视。近年来由于高校培养目标的变化,很多高校对毕业论文进行改革,尤其是应用型高校,为使大学生和社会需求紧密衔接,对毕业论文的形式、要求等都进行大幅度的改革。JH学院是一所应用型综合本科独立学院,自办学以来其毕业论文的形式一直仿照传统的模式进行,2016年根据现实需要正式出台文件对毕业论文(设计)实施改革。笔者以JH学院论文改革为例对毕业论文改革的实践途径、存在问题以及解决措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一、毕业论文改革的实践途径

JH学院在“夯实基础、注重能力、突显应用、培养情操”的人才培养目标下,改变原有毕业论文的单一模式,实现论文形式多样化,契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2017年正式开始改革,并且对相关创新型毕业论文的比例有一定的要求,以经济类毕业论文为例,要求改革的比例不低于10%。

(一)毕业论文形式多样化

在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对毕业论文进行分类化指导,创新毕业论文的形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性、实践性、应用性思维。对于经济类毕业论文,从原来传统单一的学术论文形式发展为形式多样的毕业设计:一是研究报告。学生根据专业知识开展调研,形成专业调研报告或案例分析报告。二是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学生在第五学期后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在公开学术刊物上发表的不少于3000字的学术论文,并以JH学院为第一单位。三是学科竞赛成果。学生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与专业相关的A类学科与技能竞赛,获三等奖以上的科技作品及其成果总结;四是创新创业项目。学生申请获批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经过审核结题的项目成果及总结报告;五是其他形式。经学术委员会认定的,可以代替毕业论文(设计)的其它实践成果。在毕业论文改革实施中主要以创新实践性论文为主,即研究报告、分析报告、案例研究报告等,统称为创新实践论文。

(二)增强学生专业方法的训练

一直以来,在传统学位论文模式以及传统专业课的教导下,学生对毕业论文改革并不完全理解和适应,并且对其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挑战。学生对实践调查方法、研究报告的撰写比较陌生,原有的教学计划并未有此类课程。经济类专业无论是学术论文还是研究报告、项目计划书都离不开调查研究。因此,JH学院经济系为了更好地开展创新实践型论文,采取了一定的具体措施。首先,有经验的教师对系全体教师进行培训指导,并参与具体的调查实践,使得青年教师对此项指导任务理解更加深入;其次,完善原有教学计划,对二三年级的学生增开《专业调研》课程,指导学生如何实施调研、撰写研究报告。

(三)差别化考核指导老师

为鼓励指导老师对毕业论文改革推进的积极性,JH学院对不同类型的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进行差别化考核。传统毕业论文指导每篇折算6个课时,而对创新实践型毕业论文则折算为8课时/篇。对于这种差别化的考核是有必要的,创新型毕业论文在工作量上较传统学术论文大,不仅和传统模式的论文一样需要指导学生阅读文献、搜集相关资料,而且在指导学生撰写研究报告的过程中,还需要指导学生如何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整理调查所获数据,这是创新型论文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JH学院对此考虑较为合理,对于指导教师本身来说,会对这一年的教学、科研等工作进行合理安排,年底工作量考核会更有优势,增加了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四)鼓励学生开展实践调研

毕业论文改革不仅对老师提出了挑战,也对学生有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和网络资料的梳理,需要实施具体的实践操作。例如撰写调研报告,需要设计调查材料、开展实地调查、整理调查数据,这不仅是对专业知识的实践运用,更是对今后学习工作的重要帮助。JH学院上至学院、下至系部和班级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锻炼能力,鼓励学生展开社会实践,参与各类学科技能竞赛。对于学科技能竞赛获得名次的指导老师、学生给予相应物质和精神奖励,而且学生会获得素质考核加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排名。

二、毕业论文改革实施中问题

随着培养目标的明确化,社会需求的多样性,毕业论文改革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必然趋势,然而,毕业论文的改革还处在探索过程中,JH学院在毕业论文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选题缺乏合理性

JH学院的选题模式是每个指导老师在学生选题前给出一些论文选题,然后综合在一起供学生选择。对于毕业论文改革的执行,需要增加不同于传统学术论文的实践性论文或报告类的选题。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选题雷同。实践性论文的具体性,需要对具体企业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因此,不同导师会给出同一类型的选题,例如“XX公司上市可行性分析”“XX公司进出口业务调查报告”等诸如此类大众化的题目。从理论上来说只要公司不同研究报告内容就不会重复,但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因为资料的不易获得性、知识的欠缺和思考的不成熟,因此很多内容都是借鉴其他资料,导致内容雷同,选题的大众化、相似性导致论文毫无特色。二是选题过大。部分年轻导师由于理论学术功底薄弱,给出的选题看起来“高大上”,学生在实践时却无法抓住重点,例如“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调查研究”,学生在实施调查时由于时间、精力等限制,只能就某一小地区的农村电子商务状况开展调查,因此所获得数据具有片面性,不能概括全国。对于此类过大的题目无论是传统学术型还是创新实践型毕业设计都不适宜本科生,会导致内容空洞无重点。

(二)指导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教师自身实践经验欠缺,如何开展调查、撰写研究报告、分析报告,缺乏规范、专业的训练。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老师有相当一部分是年轻教师,可能存在实践经验欠缺,对于调查设计、调查具体过程指导难以提供高效的指导。另外,青年教师课题相对较少,难以将学生论文设计与课题结合,导师亲自带领学生开展调查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学生只能凭自己的理解单打独斗,效果不是很理想。

(三)学生研究问题能力较弱

学生在大学四年更多的是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并没有开设“科学研究训练”的相关课程,没有受到专业的训练。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创作时不会查找文献、搜集资料,只会简单地在百度上进行搜索,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去查询资料、更不知道有专业的文献数据库。另外,学生对论文或研究报告中问题的陈述和论证不会运用数据或事实支撑,一方面不知道在哪能找到相关数据和事实,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弱,不会分析数据。目前,JH学院经还未开设《计量经济学》,学生更不会运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这是论文或研究报告撰写中一个重大缺陷。

(四)论文改革比例相对不高

JH学院论文改革自2017年正式实施以来,效果不是很理想,由于创新实践型论文指导和资料的搜集更为费时费力,更多的学生和导师还是倾向选择传统论文模式。因此,在2017年给定毕业论文选题时,很多导师并没有给出实践性论文选题。2009年四川大学初次进行论文改革时也面临同样的困境,90%以上的学生仍选择传统的毕业论文模式,而且敢于“尝鲜”的同学是那些在平时的实践锻炼中已经积累了雄厚的基础[3]。JH学院经济系2017届有毕业生413人,仅17人是实践性论文,占比4.12%,远低于10%的要求。2018届毕业论文实施时,由于院、系领导的大力推进,指导教师在命题时会有一定比例的实践性论文选题,学生只能选择此类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经济系2018届参加论文答辩的272名毕业生中,创新实践性论文为69篇,占论文总量的25.37%,上升非常明显。但如果是学生自己命题,结果肯定不会如此理想。

三、完善毕业论文改革的对策

毕业论文改革的呼声随着应试教育的推行早已有之,自2009年四川大学开启论文改革第一炮,已被广大高校接受并逐渐推广。然而,在论文改革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挑战,如何顺利推进本科毕业论文改革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完善课程培养计划,规范研究训练

调整本科课程培养计划,增加对学生进行相关规范训练的课程。例如,可以在大学一年级开设《科学研究基础训练》,通过学习,首先让学生了解学术论文、研究报告、项目策划书的结构与写作步骤;其次,教会学生如何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电子文献等资源,学会查阅文献、搜集二手数据等资料。大学二年级开设《计量经济学》,让学生学会如何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并对分析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大学三年级开设《研究方法》相关课程,主要目的为,对于不同的题材论文(设计)撰写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搜集数据,掌握问卷调查、体验调查等具体方案设计和实施的方法和技巧,而且带领学生实地开展,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入体会。

(二)实施专业化培训,提高指导水平

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推进的具体实施中,创新实践性论文不仅对学生提出了挑战,也对指导教师提出了高要求。因此,对指导教师开展相关培训非常有必要,首先教师本人需要对研究报告、实践调查的具体过程、步骤非常清楚。相关部门组织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年轻教师给予理论指导、实践经验传授以及亲身参与的机会。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指导论文的水平,也是对青年教师自我成长的极大帮助。

(三)研究选题具体化,评估研究可行性

论文选题方面应该具体可操作,避免大而空、实践调查无从下手的论文选题。同时也要考虑数据的可得性,有些具体研究的数据获得也存在一定难度。例如,“XXX出口贸易调查研究”等这类具体的研究选题在撰写的过程中经常得不到数据,原因是有些企业不愿意向外界公布,而中途更换选题时间上又紧张,因此导致整个研究报告只能从整体上泛泛而谈,没有具体数据和事例支撑。故在确定选题前要评估或者事先跟具体研究对象进行沟通,确保研究的可行性。

(四)调整时间安排,提高论文质量

多数高校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安排开始于第七学期末,第八学期末答辩结束。JH学院的论文时间安排也是如此,整体来看学生有半年的时间准备论文,应当非常充裕。然而,在这段时间,正是学生找工作、考研复试、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关键时期,学生真正用于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非常少,导致毕业论文质量不高。因此,毕业论文时间需要进行调整,一方面能够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另一方面不分散学生找工作等求职精力。学校可以将论文选题、开题时间调整到第六学期中,学生可以利用暑假时间进行实践调查,同时结合高校自身的暑期实践要求,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为防止学生拖拉等情况出现,可在第七学期开学后进行预答辩,预答辩后再对论文修改,毕业前进行正式答辩。这样既能够保证论文高质量地完成,也能保证学生最后一学期与学校保持联系。

(五)鼓励学生参与竞赛,丰富毕业论文考核形式

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学科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对参与者以及获奖者给予不同的奖励措施,增强学生参赛的积极性。通过参加各种竞赛,一方面能够获得项目设计规范训练的实践机会;另一方面,一定程度获奖作品可直接作为毕业论文(设计)参与毕业考核。学生的付出能够一举多得,同时为毕业论文改革的推进奠定了基础,丰富了毕业了论文(设计)的考核形式。

参考文献:

[1]时伟.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弃与存[J].中国高等教育,2010(7):45-47.

[2]田洪,陈绍友.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系统及提高论文质量的创新着力点探索[J].宁夏社会科学,2014(6):157-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