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业经济范例

数字农业经济

数字农业经济范文1

关键词:技术引领;农村数字经济;农业经济;融合路径

强调要加速打造数字中国,践行国家大数据战略;建设以数据为核心要素的数字经济。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主要代表的各类高新技术突飞猛进,以信息化为本质的数字经济发展可谓风生水起,在一二三产业场域正持续推广开来。《中国“互联网+”指数报告(2018)》表明,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体量达到了31万亿元人民币,占我国GDP总量1/3以上,新形势下要拓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遥感科技、区块链等多种先进技术,利用这些新变量促进农业经济增效提质。积极引领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有效融合与可持续发展,在推送双方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数字经济概念与特征概述

(一)概念厘定。本文借鉴2016年G20杭州峰会《G20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界定的权威定义:“数字经济指的是把数字化信息与知识当作主要生产要素、把信息网络当作关键载体、把有效运用信息通信科技当作经济结构优化与效率提升的关键推动力的诸多经济活动。”信息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本质。信息技术被大规模地用来提升与改造服务业、工业与农业等传统产业。如今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AI、AR/VR等多种先进技术正在逐步深入发展。应着力发挥信息技术创新优化的扩散效应、知识和信息的溢出效应、数字技术释放的普惠效应,以数字化、信息化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数字经济和农业经济的有效融合。鼓励以数字化改造农业生产、强化农业物联网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智能设备等当代信息科技和农村生活生产深度全面融合,推进农业大数据应用创新。

(二)特征概括。1.持续迭代性。数字经济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变化而持续迭代。信息技术具有高渗透性、快捷性、自我膨胀性、外部经济性和边际效益递增性。在此基础上,推动数字资源的融合化、互联化,扩大相关行业企业的发展空间,促进产业结构、产品服务结构的优化。经济活动的改进和经济环境的优化,主要通过信息技术的持续迭代来完成。2.可持续创新性。数字经济能够立足于实体经济进行持续性创新。通过信息技术创新、经济业态创新、运作模式创新、服务手段创新、运作模式创新等,提升产业信息化水平。利用大数据和信息技术促进基础设施形态的改变,让数字基础设施变成新型生产要素。3.互联互通性增强。数字经济借助更多技术手段让数据这种核心生产要素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持续推动产业实现高度融合。通过先进科技使需求侧和供给侧有机衔接起来,为相关企业或行业适应数字化经济的生存和发展奠定必要前提。

二、技术引领数字经济与农业经济有效融合的价值功能

(一)响应国家战略的需要。当前农村数字经济总体滞后的态势,已经对我国增强数字经济竞争力形成严重掣肘,因此要将促进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当作我国发展数字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2017年“数字经济”被写入了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的号召加快了大力倡导、积极发展数字经济的步伐。2019年5月中办国办联合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指出要把数字乡村当成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内容之一,加速信息化发展,持续发展和解放数字化生产力。数字经济的持续演进正在改变我国经济的传统结构,循序渐进地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结构优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信息技术的不断演变和持续迭代,会逐步拓展数字经济融入农业经济的应用场景。当前现代信息技术正积极引领着国内农村数字经济和农业经济逐步融合。

(二)建设现代农业的驱动。《纲要》明确指出,要重视打造以数据驱动、技术创新和知识更新为一体的乡村经济发展政策体系,正积极推动我国农业的数字化转型,加速推广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在现代农业管理生产经营场域的运用,推动更多更新的信息技术和畜牧业、种业、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渔业实现深度全面的融合与应用。积极发展智慧农业、科技农业、品牌农业,构建智慧农(牧)场,普及农(牧)业精准化作业。数字经济与农业经济的有效融合有利于深度挖掘农业农村的数字经济蓝海,能够提升农村生产经营管理效率,加快农村经济增长、农业发展方式、乡村发展动力、乡村产业质量的重大转变。

(三)助力三农问题的解决。它有利于增加农民就业机会与就业岗位,有望成为农民群众未来增收收入的关键来源。以农村淘宝为代表的农村电商是农村数字经济和农业经济有效融合并快速发展的重要见证。2017年阿里巴巴、京东多家电商平台的网络销售额达到了1208亿元,农村网上商店达到986万家,云集、拼多多、京东、淘宝、有赞等电商平台已经带动农村2800多万人就业。农村电商市场发展潜力、前景非常可观且农村电商市场远未饱和。近年来浙江省淘宝村出现了集群化、裂变式发展的态势,有1172个淘宝村和128个淘宝镇,分别占到全国总数的36.6和35.3%。当年浙江省淘宝村网店销售总额超过660亿元,大力推动农旅融合与创新创业,将卖产品和“卖体验”“卖服务”结合起来。它可以较好满足广大城乡居民对农村的特定需求,实现了数字经济和农业经济的有效融合。

三、技术引领下数字经济与农业经济融合的路径选择

(一)互联网+订单农业模式。信息网络的有效覆盖可以优化市场现有的资源配置,扩大生产要素的科学供给,对更多有潜力的宝藏进行深入挖掘。在数字经济场域,信息网络是特殊的新型生产关系,互联网+订单农业模式可以丰富信息数据的资源属性,化解传统农业生产经营销售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结合供求关系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从之前的“以产定销”过渡到如今的“以销定产”,在减少交易成本、优化产品结构中达到增效提质的效果。库车市得到宁波市的大力支持,随着当地信息化建设和农村交通条件持续改善,库车市实施了“种子计划”项目培训,主要面向高中毕业生、失业大学生和具备一定电商基础的社会人员。当地通过电商活动推销的库车大奎、香梨、核桃、红枣等农副产品,受到内地市场的热捧。该市还积极探索全面实施互联网+订单农业模式,农场主、农产品供应商、种植养殖农户以信息网络和互联网技术为主要载体,实时共享农副产品的生产经营管理信息,便于客户享受到价格合理、新鲜优质的果蔬生鲜。在葡萄、小白杏、核桃、棉花等集中种植区域全面实施互联网+订单农业模式,促使电商企业和当地农牧民签订二百多万亩的订单种植合同,带动当地贫困家庭年均增收超过9000多元。

(二)数字金融助力三农。长期以来农村金融有效供给的严重不足影响着“三农”场域的可持续发展。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进步和逐步完善,互联网企业与传统金融机构的结合日益密切,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学手段实现投资、支付、融资和其他金融服务。国内银行业正大力落实国家推进普惠金融的战略部署和业务规划。当前4G网络已经覆盖我国全部乡镇与超过98%的行政村,城乡同网同速的目标基本上得以实现。国家还将持续强化网络基础设施投入投资,为农业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夯实基础,持续凸显对农业经济的激活效应。有效满足用户需求是数字经济持续创新的直接源泉和发展动力。依靠数字普惠金融的普惠性、去中心性、快捷性,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满足分散普通的个体农户、小微企业、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需求不同、层次多元的客户群体的金融需求。阿里巴巴集团的蚂蚁金服与各类金融机构、政府共同建设超大规模的数据化平台,以农村小微企业、普通农民、返乡创业的农村大学生、种养殖户为核心服务对象,面向广大县域与广大乡村农民,协助各家金融机构下沉金融业务服务,联合中和农信与村淘等多家合作伙伴,为农民提供支付、保险、信贷等多种金融服务。2017年蚂蚁金服公司拥有1.6亿农村客户,2018年大致增加到2亿用户;2018年末,蚂蚁金服支农惠农服务为280多万农村用户提供的经营性贷款超过2500亿元,为农村两亿多用户提供各种支付服务,为1.9亿多农村用户办理保险服务,有力地促进了市场供需场域的效用改进。

(三)依托云计算技术打造智慧农业。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场域的智慧经济,是农业生产发展到更高阶段的产物。智慧农业借助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以增强农业管理生产能力,为农业经济升级转型提供有效、科学的解决方案。云计算技术平台实时传递信息数据,能够促进高效传递信息流、实时共享信息数据,进而实施针对性的生产经营管理措施,打造“优质高产”的现代农业,“润物细无声”地对农业人力资本进行改造,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顺畅达成“生态维护+效益提升+粮食增产”等诸多目标。智慧生态监测可以有效履行食品溯源功能,促进农产品绿色优质,深入推动打造市场化品牌,获得更有利的市场外部性;农田智能化服务,可以增加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借助人工智能科技的诸多精密计算,保障农业生产环境在可承受范围内实现可持续发展。信阳市光山县青龙河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实施的智慧农业模式融“政—产—学—研—推”于一体。它的主要亮点在于,首先利用相关科研院所设计的全程可溯源、可视化农田监测仪器与数字化农业云平台,采取“一稻两虾、一田两用”的稻渔养殖综合模式,借助云计算技术应用农业生产数据赋能农业管理,实现“稳粮增收、一田双收、一水两用”的良好效果。其次是为下乡返乡农业技术人才开展综合化服务,带动周边六百多家农户进行综合化种养,示范辐射效果之好出人意料;再次,把农业生产场域生成的相关数据传输至科研院所,在科研院所利用这些一手材料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专家库做出的诊断反馈也能够持续改进、健全农业经营生产管理。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的科研成果运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场域带来价值叠加的力量。新媒体对这些事情的宣传报道增加了信息传播效率,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它有利于形成科学的螺旋式上升循环转型,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发展,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与个体农户的合理衔接,强化农民的自我“造血”能力和内生发展动力。

(四)大数据技术协助双方有效融合。大数据技术是数字经济有效提升农业经济效率的重要措施,充分挖掘农村生产经营管理数据背后的问题和原因,实施针对性的反馈优化策略,进而推动数字经济和农业的有效融合,惠及农村社会网络的大部分群众,形成和发挥规模经济效应。2016年农业部了《农业农村大数据试点方案》,以试点示范逐步发展和运用农村农业大数据技术。重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试点和逐步健全以消费趋势为趋向的生猪全产业链数据监测措施。重庆市荣昌区充分利用当地猪种资源与“荣昌猪”品牌效应,建成了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和农业部、兽药饲料、国内各大生猪养殖机构、畜牧机械加工、生猪交易机构进行数据共享,为推动生猪生产与数字经济有机融合打造高效服务平台。在全国范围内构建了一整套系统化的生猪全产业链数据服务、数据分析、数据采集体系,在生猪生产结构性改革和单品种大数据应用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为金融机构、养殖大户、公众、企业、政府等多领域辅以科学的生产指导与决策依据。该平台采取自上而下的设计思路,从信息化、数据化服务上支撑国内生猪产业的发展,建成了生猪大数据标准体系、资源中心、运营中心、应用平台、服务门户和云计算基础平台。促进生猪生产数据资源的价值释放,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精准发力。借助大数据技术建立了生猪价格发现体系,搜集和丰富生猪全产业链信息数据,利用关联分析技术和分析模型,积极研究生猪价格周期波动的相关规律。通过为产业主体提供金融服务、数据服务,有利于增加经营生产效率,协助养殖主体改善融资难的问题。辅助生产经营主体实时把握市场行情,优化经营结构、经营生产科学决策、健全营销策略、增加经营效益。

四、保障农村数字经济与农业经济有效融合的机制建设

(一)扩大农村基础信息设施建设覆盖。完善的信息化数字化基础设施是促进二者有效融合的先决条件。要从数字经济生态圈塑造的角度促进区域间信息数据的互通互联。其一,加大信息技术工程、互联网在农村、偏远地区的有效覆盖程度,促进信息服务深入到农村基层中,全方位增强农户群体基于移动手机终端和网络体系基础上的现代信息技术、网络科技应用能力。让农村信息网络平台实现更广覆盖,适时维护与及时更新信息平台,强化农村金融信息汇聚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以充分整合、有效利用分散化、碎片化的农业经济信息。其二,推动区块链、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在农村普惠金融场域的科研、运用和普及。让更多互联网大型公司参与发展农村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形成“政、企、银、农、科”五位一体合作体系。改进支付、征信与网络监管机制体制,构建信用风险数据库与具有可持续特征的信用担保体系。

(二)信息技术有机融入农业全产业链。要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渗透性和溢出性,让信息技术充分融入农业全产业链条。数字经济的渗透性尤为显著,能够与农村一、二、三产业实现不同程度的融合发展。为促进信息技术在农业场域的渗透运用,应重视创新与研发涉农信息科技,注重培养培训农业经济急需的信息科技人才,紧紧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的专业信息技术需求进行涉农科技的研发投入与人才培养工作,增加农业生产、技术服务的实效性。详细来讲,要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以技术渗透、产业链延伸、制度创新等促使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农村一、二、三产业链,以数字经济积极变革农业发展方式,驱动农业走上内涵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道路。数字经济可以通过物联网、互联网等信息科技实现现代农业与农户种养殖产业的合理衔接。内蒙古自治区的土豆种植产业发展场域推行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借助信息技术分析气象数据、预测市场供求关系。引导农户科学调整土豆生产经营,为农民、企业、政府等提供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规避由于价格波动严重影响产业结构产生的负面影响,继而引导种植户积极把握市场预期。数字经济的溢出性使其在农业经济的融合发展中,将效益溢出到相关产业。如以乡村旅游和乡村农业生产为切入点,运营集信息服务、人工搭建、信息化农业、农产品深加工、自然生态于一体的休闲观光与农业生产加工景点,进而推动数字产业与农业经济融合发展,成为这方面的成功案例。

参考文献

[1]李玉清.数字经济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J].当代经济,2019(7):18-20.

[2]孔祥利,夏金梅.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价值逻辑关联及协同路径选择[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9(2).

[3]刘美平,孙玉瑶.深入推进我国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路径[J].生产力研究,2020(1):44-49.

[4]温涛,陈一明.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经济融合发展:实践模式,现实障碍与突破路径[J].农业经济问题,2020(7):118-129.

数字农业经济范文2

1.农业信息无法满足不同受众的多种需要。

不同的农业信息产品的使用者,他们对农业信息内容的准确性、及时性和质量要求都不一样,因此农业信息产品的提供者也必须根据受众不同的需要提供多样化的信息产品,从而满足不同层次以及不同水平的信息接受者的要求。然而目前,我国农业信息网站能够提供的农业信息大多是一些新闻时政和农业科技类信息,以及转载其它网站的信息,市场前瞻性和综合分析能力不强,关于地方农业经济的信息较少,不能体现区域经济特色,无法为大部分信息接受者提供满意的信息服务。

2.农业信息基础工作水平低。

由于我国农业信息化是近几年才受到关注并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工作,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我国农业系统的信息基础工作水平低,缺乏专门的信息技术人才来提供技术服务,特别是既深入了解农业知识又能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十分匮乏。调查显示,现服务于我国县、市两级基层单位中,从事农业农村信息工作的人员,大部分都不具有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本专科学历,很多都是从农业类专业毕业后通过计算机网络知识的相关培训而转到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岗位上的。由于缺乏具有专门的计算机知识的技术性人才,从事农业信息工作的人员只能从事一些初级的信息资源采集和工作,对一些农业信息还不能进行深度开发,使大量信息资源得不到利用,严重影响了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步伐。

3.农民的农业信息化能力不强。

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再加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使得农民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弱,农业信息意识和利用农业信息的能力较差。此外,很多农民在农业信息化的过程中没有接受专业的信息化培训,计算机水平较低,无法有效依靠网络获取和农业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阻碍了我国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网络信息平台的构建,对我国信息化在农村经济管理的应用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二、加强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首先,各级政府要把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切实做到领导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各相关负责部门要密切配合,尽职尽责,共同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各级政府应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高度出发,深刻认识承担的农业信息化建设投资主渠道的职责。同时,政府要在政策、人员、资金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为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提供充足的政策、人员和资金保障。其次,各级政府必须尽快制定一套健全完善的惠农政策,提供政策扶持,确保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要加强对农业信息化相关政策的研究,学习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研究和制定符合我国特殊情况的农业信息化政策支持体系,使农业信息化工作有法可依。调整我国利益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政府还要组建专门的监督队伍,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确保资金使用到位,防止因建设不当等原因而造成资金浪费的情况发生,严厉杜绝贪污腐败现象的滋生。

2.加强农业经济信息网站建设。

农业信息网站的工作人员要根据农业、农村、农民的信息需求,加强高质量农业信息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优化农业信息资源的交流与整合。根据农业信息资源接受者的不同,对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和处理,从而既能保证农业信息资源的完整、准确和实效,又能满足不同接受者的信息需要。此外,还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网站信息的交流与制度,加强农业信息资源的共享,提升信息的使用效率。

3.加强对农民与工作人员的培训。

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归根到底是农民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农村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农民的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并决定着农业信息化实施程度的高低。因此,要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从根本上说必须加强对农民信息意识和信息知识的培训,采用多种方式来充实农民的农业知识,普及计算机相关知识,提高农民对农业信息的使用能力。此外,还必须对农业信息化工作人员进行专门培训,通过网站知识推广和远程教育培训等方式全面提高信息服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升信息人员的业务水平,从而建立一只专门的优秀的农业信息服务队伍,充分发挥其在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此外,还可以制定又会政策吸引信息专业知识的人才参与到农村的信息化的建设中来,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化信息人才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有力保证。

4.加强农业信息网络与传统媒体的合作。

数字农业经济范文3

关键词:数字经济;河南;农业企业;对策研究

农业企业作为农业经济的细胞,在农产品市场成熟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农业产品具有其特殊性,在农业生产、运输的过程中,农产品易出现腐烂、破损等情况。在数字化经济中,农业企业需要有效加强风险防范机制并尽可能地减少农产品运输和存储中的风险。从这一意义上讲,农业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管理、降低农业企业风险是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1河南农业企业发展现状

农业企业广义上来讲是将劳动力、土地、技术等多项生产要素集合在固定地点上,进行农业经营活动,为市场提供相关农业服务的企业。农业企业将土地、劳动力、技术等转化成资源,构成基础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中的分子结构。农业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农业经济的基础。河南作为农业大省,主要的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籽等。稻谷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农作物产量的主力军,2019年河南稻谷产量为512.50万吨,2020年河南稻谷产量为513.71万吨。因此,充分研究河南农业企业,督促其发挥建设性作用对于河南农业发展来讲至关重要[1]。

2河南农业企业存在问题浅析

2.1农业企业整体运行范围狭窄,经营范围单一

河南占优势的主要农业企业有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科迪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而这些公司的主营范围是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冷藏,在农业培育技术上的创新较少。由于农业产品销售的盈利率较高,创新性的技术投资周期长、回报期不稳定等原因,大多数企业都愿意选择倾销型农业企业发展模式[2]。

2.2农业企业运营规模小,企业实力有待增强

河南龙头农业企业较少,大部分农业企业的经营规模较小,综合实力较弱,这导致河南农业企业整体处于发展水平较低的阶段。农业企业为农业服务,是农业经济的细胞。农业企业发展受限会影响河南农业生态环境,导致农业企业产业化进程慢、规模化经营管理体系构建差等问题,进而使农业企业最终发展效益难以达到最初预想值,形成双向恶性循环[3]。同时,宏观上,河南农业企业整体运营规模局限性也影响农业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3专业人才匮乏,农业企业发展缺少人才后盾

就目前河南农业企业管理的环节来看,在实现农业企业增值增收的过程中,一方面农业企业管理精锐人才较少且流失较严重,使得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无法建立起成熟专业的管理队伍[4]。另一方面,在农业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不完善,对新晋人才的引进措施不到位导致人才引进困难,现有人才流失严重,人才合理转化过程比较缓慢艰难。据综合数据,2021年河南省普通本科毕业就业人数302700人,其中农业类专业人才本科毕业生仅为6955人,农业类专业人才欠缺,精锐人才更稀少。所以,吸引农业人才并减少本省农业人才流失至关重要。

2.4企业融资渠道狭窄,产品和服务满意度有待提高

河南农业企业主要以中小型农业企业为主,近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小型企业融资难等问题更加凸显。在农业企业运行开端,农业企业发展的初始资金主要依靠个人所得的前期积攒、亲属及民间借贷或通过实物、信用抵押贷款等方式,资金筹集渠道狭窄[5]。一般而言,企业在初始阶段抵押物较少或价值低、银行贷款额度较少,通过民间借贷出现的问题比较明显,如融资金额较小、融资幅度限制多、回报期较长、融资人素质较低不利于沟通等。近两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河南许多中小农业企业因融资更加困难导致经营不善而关闭。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困难导致企业产品低端、创新程度低;企业服务基准较低、群众对于企业服务满意度意见较大等问题频发,究其根本是企业融资不到位,因此融资少、融资难等问题亟待解决。深度数字化背景下,企业服务满意度创新不再局限于满足简单新功能的开发和满足低端客户,而应当以各类创新主体同时参与价值共创为准则。

3河南农业企业发展对策

3.1创新企业发展模式,拓宽企业经营范围

创新是一切事物的灵魂要领。数字化大背景下农业企业的产品边界、组织边界和产业边界变得更模糊且具有动态性,农业企业应摒弃现有“倾销型”模式的原点思路,充分将经济全球化浪潮背景考虑其中。要想在农业领域深耕中落实落细,农业企业就要采取创新型运营模式。农业企业的创新点关键在于要实现运营模式的创新,现有的农业企业的运营模式比较陈旧,也许在本省的农业中有些许突破,但放置于全国或全球则没有竞争力[6]。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所有农业企业都应当思考如何进行创新。笔者认为,第一,各农业企业在思考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自身的技术发展实况,从中找出缺陷,在现代思想观念的支撑和引导下,引入数字技术,适时地将农业技术创新纳入企业内部的合理规划中。第二,企业管理者也可根据目前经济全球化大环境,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云储存等技术手段进行农业技术革新,找到农业人的痛点,进行行业深耕,跟紧技术和时代大潮[7]。第三,通过数字化手段,利用数字化平台去中心化、个性化的特点实现组织跨领域和跨区域资源拼凑,基于海量数据,在新兴领域和新兴市场挖掘新需求以提升农业企业市场适应能力。

3.2调整农业企业结构,优化农业企业运营模式

调结构,促发展。河南农业企业目前主要痛点就在于结构混乱,导致效率低下,加之新冠肺炎疫情负面影响,整体环境很不理想。明确将供给侧改革写入报告中,“三去一降一补”成为企业、社会调结构的基准。提出供给侧改革具有时代意义,是充分考虑市场、推动农业市场的关键一步。笔者建议,第一,在实现农业企业结构调整中应首先应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如大部分农业企业在运行中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粗放的管理模式;没有规范的内外部审计规则;财务管理系统过于陈旧等,对此需要针对性地进行结构整改。可采取实行战略风险控制、提高内外审计重要性的认识、规范内部控制、合理管控企业整体风险等措施。第二,在进行农业企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应该将产业结构、产品性质的特殊性,农业企业在经营中容易受到的环境、气候、市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考虑其中。第三,深化数字化条件下农业企业突破性、创新性导向[8]。创新过程具有偶然性和非线性的特点。农业企业可从技术导向、市场导向和价值导向三个维度进行农业企业运营创新。技术导向随着数据库更新速度加快、基础设施数字化共享、海量科研数据共享等有利条件的出现,其创新难度会有一定程度降低,为企业创新降低成本,企业应当把握住数字化机遇,勇于创新、善于创新。

3.3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吸引优秀农业企业人才

人才是农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导致河南省农业企业缺少精英人才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目前农业企业朝向现代化、科学化方向发展,所以需要更多更高水平、了解农业技术、熟悉农业管理的精英人才;二是农业企业工作地点大都比较偏僻,交通不便利,因此选择去农业企业工作的人并不多。另外,目前农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农业企业规模较小,企业的部分员工为管理层人员的亲属,因此企业难以形成高效、便捷、公平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于这个问题,笔者建议,第一,推进校企合作,在大学生临近毕业时进行预招聘,对于专业基础较扎实的人才率先进行农业人才调配、人力资源法律等知识的培训。第二,针对地区偏远的问题,可适当提高毕业生待遇,增加毕业生的租房补贴。第三,建立任人唯贤,非任人唯亲的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制度[9]。企业可建立每月绩效考核制度和完善的考核奖惩机制,通过制定更为完善、详细的考核制度来评选月度年度优秀员工。

3.4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提升品牌服务满意度

农业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资金是农业企业续航的马力。河南农业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方式单一、融资金额较少等问题导致农业企业发展规模较小、发展后劲不足、品牌塑造困难、服务满意度较低的现状。笔者建议,企业可从以下几方面改进。1)通过利用当地农业生产优势与国家有关的助农、惠农政策,最大限度争取多项资金、农业专项补贴等[10]。2)充分利用农村农业扶持金融政策,联合社会各界创建农业扶持金融基金,吸引更多基金注入农业生产过程。3)深化农业企业与银行的创新合作模式。借力乡村振兴战略,依靠“助农”“惠农”等农业政策增加贷款金额。4)强化企业资金使用监管制度,确保“专款专用”,坚决杜绝资金滥用、公款私用、款项不明等现象,确保企业资金要用在企业发展的正确轨道中,使企业具备充足的发展资金[11]。同时应注重打造企业品牌,提升品牌影响力,形成品牌效应,助力企业成长,并通过增加服务设备、设计调查问卷、组织调查小队、调查顾客满意度等措施找到企业服务中有待改善提升的地方,以进一步提升企业服务满意度。

4结语

数字农业经济范文4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农业经济增长;影响

众所周知,我国是著名的农业生产大国,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农业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也是国民经济当中的基础之一,这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的兴衰与农业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因此需要做好农业技术推广投资,把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有效的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推动农业经济迅速发展。

1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农业经济起到的积极作用

农业技术推广投资的核心就是利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来提升该技术在农业生产当中的使用效率,这样就可以在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的基础上提升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土地以及其他资源的使用效率。并且再次前提下,借助农业技术推广就能够有效的优化农业生产劳动人员的综合素质,从人工方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这样就可以提升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现阶段,我国在农业技术推广和投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农民综合素质相对较差,创新意识不足等,在加上我国广大农民群众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使得农民在面对新型科学技术时,很多农民因为害怕担心风险不愿意尝试新技术,不过也有一些农民尝试使用新技术并获得了成功,这样就能够吸引更多农民使用新技术,而使用新型技术的农民不断增加,政府投资力度也不断加大,形成良性循环,就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农业生产量,提高我国农业经济效果。

2农业技术推广投资的现状

我国当前农业技术推广投资现状主要体现为:首先,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环节之间产生了脱节,容易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上述三者之间不能实现有效融合,例如,农业科研单位没有融入到农业推广投资领域,而且农业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没有根据我国农业的实际状况来进行,这样一来就使得农业技术向着农业生产力过程的转变长生了阻力。其次,农业技术投资带动力相对较差,在进行农业生产时,推广农业技术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支撑,不过现阶段我国农业社会市场没有全面打开,所以农业技术推广效果并不理想。最后,由于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财政支撑多用于城市建设,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投资金额相对较少。面对这种现状,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农业技术推广投资,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经.经济增长。

3农业技术推广投资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策略

3.1加大财政支出,扩大影响

我国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重视,在此基础上提高财政支出力度,优化农业技术推广投资机制,针对推广投资领域实施详细的政策支持,例如,对农业投资当中的专项资金进行明确,借助农业部门对社会投资企业开展自上而下的推广宣传。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投资时,政府部门作为领头羊,只有做好政府资金支持以及有利于企业经济增长的政策的实施,才可以使更多款项用于农业技术推广,同时借助政府控股干预来推动企业改革。

3.2进行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

当前我国很多农业技术推广一味重视形式方面的推广,在工作过程中主要是行政任务的下派,并未根据企业市场的需求来宣传现有的农业技术,因此无法对农户们的技术需求进行针对性的解决。在当前的环境下,需要构建“从下至上”的新型推广模式,这样就能够有效的发挥政府农业部门的行政职能。在对农业技术进行多元化推广时,国家和相关政府部门需要进行相应的额政策优惠,增加各大隐患以及信用社对涉农企业或者农民个人的贷款额度,最大程度降低农户的贷款门槛,从而实现在经济的角度来减少农业新技术的相关成本。

3.3持续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投资

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时,政府的财政投资相对不足,为了有效的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力度,颁布相关政策,通过竞争机制,调整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的使用结果,实现专款专用的管理模式,并且由政府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不仅如此,还应该对农业技术推广的相关工作人员的待遇进行改善,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从而增加农业技术推广效率。不过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在增加农业技术推广资金的同时,一方面需要对投资总量进行科学规划,另一方面还应该加强对投资注入方式的选择。对各项工作的资金进行协调,从而获得良好的农业技术推广效果。

3.4加强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培训

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投资时,需要对农业技术的应用范围进行推广,在此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项内容就是农户对各项新技术的应用,这也是关乎农业经济是不是有效增长的关键点。所以,应该强化对农民的培训力度,通过专业培训班、专业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等方式,提升农民对先进农业技术的了解和应用能力,切实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强化农民对农业新技术的认知,使得农民主动参与到相关的学习与应用中,打破传统观念,应用各种先进技术,树立新型的农业技术理念,提升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水平,实现农业经济的增长。综上所述,通过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与投资力度,能够有效的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在进行农业技术研究以及推广时需要投入更多资金,强化政府扶持力度,同时保证这些专项资金可以有效的应用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此外,还需要全面了解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唯有如此才能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从而提升我国国民经济。

参考文献

[1]井明方.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J].农业与技术,2017,37(10):151.

[2]吴林海,彭宇文.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动态关联性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3(12):87-93.

数字农业经济范文5

关键词:数字经济;农业农村经济;作用;融合发展;建议

引言

数字经济是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随着数字经济的出现,促使人类经济形态向智慧经济形态转变,有利于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也有利于提高资源优化配置效率,更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而农业农村经济是我国经济中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使得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受阻。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有必要加强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经济融合发展路径的研究,充分利用数字经济的特征及优势,为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突破路径,进而促使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1数字经济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

1.1有助于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各地纷纷进行了产业结构优化,目的是有效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而数字经济的出现,给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以某市为例,该市在坚持发展绿色农业的原则上,充分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先进的技术,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建立起粮食高产示范区和实验基地,并构建具有自动观测、精准预报、智能互动等多元化功能的信息系统,及时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可靠的农业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也会实现粮食高产创造了良好的环境。除此之外,该市还在农业自动监测的基础上,在全市蔬菜标准园中建立起农业智能物联网,实现了土壤、气候及病虫害等实时监测,在农田管理方面,则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对农作物生长数据的分析,以便实现智能化的灌溉、施肥等工作,不仅有效提高了农作物种植的质量,也有效节约资源,实现绿色农业发展的目标。由此可见,数字经济的出现,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技术手段,可有效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1.2有助于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农业供给侧改革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改革的核心在于通过有效的调整,促使农民生产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能够符合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而数字经济的出现,将其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相融合,可促使农业向生产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进而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具体而言,在数字经济的作用下,可促使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发生转变,以往小农户生产规模逐渐向现代农业发展靠拢,同时能够加快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的进程。如某市借助数字经济的优势,大力发展农业农村产业数字化,以互联网技术进行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改造,建立起以消费需求为导向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不仅实现了农业生产标准化和规模化,而且大力发展了农产品品牌,实现了区域特色农产品优质优价,给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另外,近年来电商平台快速发展,也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较大的动力,农村经济发展也从“输血”向“造血”转变。主要因为电商平台的出现,使得农村优势资源得以有效利用,农民角色也变成了网民和网商,不仅能够有效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还能够实现农民增收,如此便能够有效激发农民的发展动力和创造力,更加有利于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1.3有助于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强调了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基础。而如何助推城乡融合发展,则需要大力发展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如此才能够打破城乡之间的物理壁垒,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具体而言,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可借助信息流促使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技术流等向农村地区汇集,如此便可有效保证农业生产中各个生产要素配比合理,各类资源要素得以优化配置,能更好地促进乡村的发展。同时在数字经济的作用下,乡村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及水平也能够有效提升。如某市基于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建立起了“一站式”的便民服务综合平台,该平台实现了益农信息服务功能全覆盖,打通了农村信息服务壁垒,农民足不出户也能够享受到各种便民服务。另外,该市针对农村环境问题,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建立起了全天候的电子监控系统,实现对监控范围内农田和农民居住点的有效监控,若发现有异常行为可自动报警,并实时传送至监控中心平台及负责人移动终端,有效解决农村环境监管的难题。

2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经济融合过程中面临的难题

2.1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完善。城乡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的数字鸿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于城镇,这也是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经济无法深度融合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偏远山区的农村,受到复杂自然环境的影响,网络建设难度大、投入成本高,难以实现农村区域全覆盖,如此便无法为农村村民提供网络教育、旅行预订、医疗挂号等便民服务,明显低于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

2.2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数字经济的出现,掀起了农村产业、新业态发展的热潮。但从整体的发展情况来看,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经济的融合,更多是体现在高产粮田示范区或现代化产业园中,而由于投入成本较高,使得一些关键应用的拓展和创新不足。另外,在数字农村标准化建设上也存在不足,缺乏统一的标准,以至于建立起的农业应用系统兼容性不足,难以实现数据互通互联。

2.3乡村治理能力有待提升。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目前仍然存在较突出的农村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的问题,导致农村民生领域较为薄弱,与城市存在较大的差距。如何促使现代信息技术向农村公共服务方面延伸,建立起完善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数字化治理能力,也成为当前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融合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

3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建议

3.1加大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要想促使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势必离不开数字基础设施的支持。各地政府应加大资金和政策投入,大力推进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落实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并着眼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大力发展“互联网+数字农业”的模式,一方面可促使城市各个要素延伸到乡村中,打破城乡二元次结构,另一方面也能建立起智慧乡村,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便民服务,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信息化发展的成果。

3.2积极推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经济深度发展,还需要全面拓展数字农业的应用范围,应在现有的应用效果基础上,着眼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目标,将一些关键应用不断拓展和创新。如可在农业产业园的基础上,建立农业大数据中心,积极推进物联网技术与农业生产相融合,实现对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精准化管理和全程自动化控制。或者可在电商平台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

3.3进一步完善乡村数字化治理体系。针对目前数字农村战略中治理能力薄弱的问题,应进一步完善乡村数字化治理体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借鉴城市先进的管理理念及方式,积极探索适合乡村社会发展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实现对乡村精准化管理和全方位的服务,进而提升乡村社会现代化治理水平。如针对乡村环境问题,借助信息技术建立数字城管网络系统,实现监管范围内乡村与居民点的全天候监控,并配置专职巡查人员,及时发现异常行为,实时管控和处理,从而有效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建设出美丽乡村。

3.4加大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推进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也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各地政府应加大农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建立起包含农业、商务、信息化等多个领域的培训体系,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重点培训对象,以此培养出一批善用信息技术、懂网络经营的新型农民。另外,向人才返乡创业倾斜,通过提高薪资待遇、提供融资对接服务、行业交流服务等措施,吸引更多人才尤其是年轻人返乡创业,从而为数字乡村建设发展作贡献。

4结语

总之,数字经济的到来,为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各地政府应加快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经济融合的进程,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优势,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进而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刘以敏.农业农村经济创新发展新思路浅析[J].黑龙江科学,2020,11(14):116-117.

数字农业经济范文6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农业经济增长;影响

农业技术推广投资是将科技转变成为农业生产力,将社会资金引入到农业结构中,以实现农业经济的增长,这不但需要政府和相关科研单位的努力,还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推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进而为我国的经济增长作出突出贡献。

一、农业技术推广投资的意义

农业科技是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就是为扩大再生产而投入农业生产领域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会比表现,农业技术推广投资,使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得到强有力的发展动力,能够不断改善农业的物质技术,是农业的生产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也是投资的多样化表现。此外,推广农业技术,对于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力,以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从目前来看,农业技术推广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一部分限制因素,如:农民整体素质偏低,传统思想影响过大,创新不积极,致使农业技术推广速度较慢。

二、农业技术投资推广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存在的问题

1.农业技术投资推广以政府投资为主。我国当前的农产业结构依然是以农民个体户为主体结构,以政府的财政支出为主要模式,由于受到相关农业相关技术成本过高、国内农产业的相关经济效益差、相关企业虽然是以农产业为核心而建立的,但他们的发展潜力有限以及,对农业技术投资推广的观念陈旧与认识不做足,从而造成了我国农业科技广泛推广困难,推广投资仍然由政府来承担等问题,严重的制约了我国农产业的发展。2.投资缺乏带动力。我国已经逐步的重视对农业产业链的投入,为了可以促进我国农产业的良好持续发展,国家也相继的出台了一些帮扶政策,对农产业技术的投资也逐年增加。但是,就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当前的农业技术与发达国家先进技术水平相比较,差距还是非常的大,我国推广投资力度不足,造成了预期效果的实现较为困难的局面。另外,在当前我国的农业财政支出中,农业财政支出所占比例较低,由此可以充分体现出国内对农业技术投资与推广的力度小、资金数额不大,造成了国内农业产业增长困难,很难从根本上取得实际进展。3教育、科研和推广严重脱节。实现农业技术的有效推广,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有效转化,必须要实现教育、科研和推广三者之间的有效融合。由于受到当今管理上诸多矛盾的限制,当前各自为政现象比较严重,没有实现三者之间的有效融合。尤其是在当前我国农业技术投资推广过程中,只有农业科研以及相关教育机构积极的响应共同参与其其中,但是,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作为农业科研成果有效推广的核心部门,却被忽略并没有实现完全的参与其中,从而造成了众多的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换率低下的状况发生。与此同时,在此种背景下,一些前沿的农业科技技术难以实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第一时间获取,其推广部门不能及时的对自身的知识体系进行更新,由此导致了其不能充分的满足当前的农业生产经营需求。

三、农业技术投资推广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策略

1.加强财政支持力度。当前我国农业产业要想实现彻底的改变与发展,国家可以通过出台一系类相关的倾斜政策,强化与完善当前的农业技术投资推广发展机制,增强我国农业技术投资推广的力度,对其的投入资金进行有效合理的运用。相关政府部门通过建立完善有效的绩效系统,加强增大对农业技术投资推广的监督工作,对投入资金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控,做到“专款专用”,合理使用过投资推广资金,提升其的使用率。此外,相关政府部门要依据实际的情况,来对以往经费使用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改善,要做到项目与事业费比例的科学、合理化,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奠定良好的基础,促使其可以有效的进行开展。相关数据表明,在当前的农业技术推广相关部门,80%以上的资金费用都用于工资的发放,严重的制约了农业技术推广活动资金流动与使用,在此种背景下,事业费用的拨款比重政府应该进行加大,有效控制在25%以上。2.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自上而下”的农业推广形式只是注重于应用推广,过于单一,对现实市场的实际需求没有起到充分的考虑。所以,必须要进行技术推广形式的改变,实现“由下至上”的技术推广模式的建立,做到农村科研机构、科研所等相关部门协力发展,以此来将政府投资的农业技术推广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同时,通过对多元化的金融投资机制进行有效的建立,相关金融企放宽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贷款门槛,以此来对民间资本的作用进行充分的、积极的发挥。此外,对非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科学分流,对基层推广人员的相应的工资待遇进行提高,以此来保障他们可以享有到应得的利益,大力兴办经济实体,有效推动非技术推广人员可以全心致力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对推广机构的影响力进行有效的提升,并将经营与推广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处理,以此来实现推动现代企业的发展。3.加强农科教结合工作。实现农业经济的经营模式的多样化、丰富化,以多元化、核心化等方式并存的模式来推动农业支柱产业链的全面发展,加大对农业推广技术人才的专业知识、创新能力以及职业素质等方面的培训与培养,实现农业支柱产业链的结构在源头上进行不断的健全与完善。一方面,建立校企、政校合作机制。为是实现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有效性,通过对政府各个职能单位、科研单位、企业三者之间的协作能力进行进一步的强化,以此来促进教育、科研和推广三者之间的有效融合,提高各职能部门参与积极性,以此来发挥各职能部门的最大功效,提高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换的转换率。另一方面,做好示范带头工作,通过结合当地农业技术现状,积极开展品种、科技示范等相关活动,以此来促进形象品牌的良好推广,实现农业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从而促使当地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四、结语

农业技术推广投资是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加快现代化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的生产产量,提高农民收入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农业对于科学技术的需求还在不断增长,这就需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工作。当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投资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投资渠道单一、产学研脱节、投资缺乏带动力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工作的发展,为此笔者结合以上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完善策略,希望给我国农业产业改革提供有效依据。

参考文献:

[1]董洁,王洪勇,王海燕.农业技术投资推广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探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6,(15):45-46.

[2]冉莉.探究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J].农技服务,2014,(11):8.

数字农业经济范文7

关键词:数字经济;新生代农民工;轻创业

一、数字经济背景下轻创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意义

党的五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之之前国家出台了《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对于1980年及之后出生、进城从事非农业生产6个月及以上、户籍地在乡村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创业发展机遇。随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不断加深,市场上轻创业现象大量涌现,如“康仔农人”“乡村小乔”等农民工代表运营的自媒体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轻创业是指以技能立身、轻资产投入、平台创业、快速交易等为特征的自由创业模式,包含微商、微店、社群团购、自媒体运营、直播带货、技能付费、知识付费等多种形式。轻创业是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进行市场资源整合,创业团队精干,个人单独创业或者兼职都可以完成,创业资本少到几乎不需要投入,主要依赖于社会化大分工和合作系统,实现按需定制与产品调拨,甚至可以实现零库存。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由于轻创业模式不需要太多资金投入,创业门槛较低,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为其轻资本创业提供了新模式,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新生代农民工轻创业现状调查——以河南为例

(一)调查目的

调查针对新生代农民工轻创业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展开,在对新生代农民工轻创业选择和阻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探索提升轻创业意愿和行为对策。

(二)调查对象

调查针对河南省新生代农民工,共641个样本。样本中,男性占36.6%,女性占63.4%;1995年~1999年出生的农民工占比最高(51.4%);学历方面,初中和小学占比14.7%,高中、技校、中专占比60.5%,大专及以上占比24.9%。

(三)调查结论

1.总体评价:轻创业意愿高,但实践度和满意度不高。调查中有轻创业经历的农民工占比为19.5%。没有轻创业、但是有轻创业意愿的占比51.2%。由此可见,有过轻创业经历的比例虽然不是很高,但是有创业意愿的比例高。在有过轻创业经历的群体中,对轻创业满意的占24.4%,不满意的占27.5%。其中,非常满意的轻创业项目占比最高的是自媒体运营,感觉不满意的大多是微商。

2.模式选择:青睐自媒体运营,微信、抖音为主阵地。轻创业模式选择中,占比最高的是自媒体运营、微商、社群团购,平台选择方面,占比最高的是微信,其次是抖音、快手。自媒体运营和直播带货平台选择主要还是集中在抖音上。

3.内在动机:时间自由。选择轻创业模式的主要动机,排在前3位的是:工作自由、可以兼顾家庭,疫情反复外出打工难,入行门槛低、创业成效快;不愿选择轻创业模式的主要原因,排在前3位的是:没有创业经验和技能、没有合适的创业项目和管理操作难度大。

4.影响因素:个人因素是主因。问卷调查从个人、社会、环境、政策和风险因素入手,设计了包含个人能力、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20个具体指标。通过调查发现:按照重要性,排名前5位的指标是:个人意愿、人脉资源、信息资源平台、疫情防控常态化和自主创业环境优化。由此可以看出,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更看重是个人意愿、社会资源和社会环境。

5.扶持需求:建设资源平台,提供技能培训。为了提高农民工轻创业意愿,我们设计了扶持需求方面的调查。数据显示,农民工认为轻创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产品销路、货源、技能。最希望的扶持方式是提供市场信息、搭建产品销售和服务咨询平台、开展技能培训。而培训中,最希望的培训是电子商务、新媒体营销和创新创业知识。

三、阻碍新生代农民工轻创业因素分析

(一)轻创业培训内容体系有待优化

当前的创业培训模式固化,大多注重于生产技能的培训,忽视了网络经济下创业能力、创业精神、创业项目、创业风险的指导。当前的培训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缺乏复合型的创业培训师队伍。目前培训团队基本为中职、大专院校的教师,比较单一,而且缺少针对性项目指导。第二,培训缺乏后续追踪服务。农民工参加完创业培训后,实际经营时还会因遇到各种难题而导致创业失败。

(二)农民工市场信息获取渠道单一

根据调查数据,农民工轻创业最希望获得的扶持方式是提供市场信息。在农村,市场信息的传递部分停留在“村委”传播或者熟人之间相传,部分农民工在个人观念、学习能力、接受新生事物方面都受限制,缺乏借助网络获取和利用市场信息的能力。

(三)网络经济政策协同性不足

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创业,从不同角度出台了政策措施,但是各部门之间存在横向沟通和配合动力不足的问题,尚未建立起部门协调机制。一方面,政出多门,造成资源浪费,职能的重合增加了人财物的损耗,弱化了政策对创业者的支持效果;另一方面,网络交易中商家信用还有待提高,互联网交易规则需要进一步规范。

四、推动新生代农民工轻创业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分层培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为了提高轻创业培训的针对性,要实现重点分层培训。具体措施有:一是更加注重培训团队和培训对象的选择。组建与高校、职教联盟、企业、当地农民协会、合作社联合的多元化培训团队,立足当地创业优势领域因地制宜地开展技能培训,更好地引导农民工创业;对具有与创业项目相适应技能和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对象优先进行培养和扶持。二是培训内容和模式的创新。根据轻创业的特点,开展网络运营、美工、推广等业务指导培训,培养“村红”和带货主播,让农民工加深对互联网经济的认识和理解,能够有效整合市场需求动态信息,成为内容运营的创作者和传播者。

(二)提供轻创业服务资源,搭建综合发展平台

重点建设集综合培训服务、专家服务、信息服务三大功能的综合平台:一是培训服务功能。针对新生代农民工轻创业特点,根据不同创业模式、创业阶段的需求,提供专业的创业培训教材、教具、基地;结合当地产业资源、地理条件和市场需求,提供相应的创业项目指导,通过理论教学、经典案例、项目考察等方式,提高农民工轻创业能力。二是专家服务功能。建立农民工轻创业指导专家库,为农民工轻创业提供创业、金融、营销、法律、财务相关知识和技术支持,实现全程辅导,项目孵化,助力轻创业成功。三是信息服务功能。建立农民工轻创业项目库,供农民工结合自身实际进行选择,减少创业的盲目性。平台可整合实时货源、销路等相关市场信息,以强大的信息资源优势,减少轻创业者的后顾之忧。

(三)优化轻创业协同政策,改善农民工创业环境

数字农业经济范文8

【关键词】数字经济视角;改进;农村生态;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策略

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的基础上,诞生了一种新的经济形态,那就是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影响范围很广,所以渗透性较强。在数字经济时代下,不仅可以给发达地区带来良好发展机遇,对于身处劣势地区的经济主体来说,同样可以享受到数字红利。

1数字经济内涵及其特征分析

1.1内涵。数字经济也可以被称作信息经济,这种经济形态的快速发展主要依靠信息技术作为支撑,所以互联网与通信技术就成为数字经济主要依赖的发展媒介。

1.2特征。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有着其自身的发展特点。首先是数字化,数字化对于数字经济来说是最突出的特征,因为所谓数字经济,指的就是整个经济领域进行数字化发展,所以数字化信息便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现阶段人工智能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先进技术都在数字化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只需通过在网络上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源,便能够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在制定发展战略规划的过程中发挥积极效用,促进构建新的商业生态环境。其次是融合性,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互联网+”模式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信息网络作为媒介,研究数字经济的融合性需要从三点进行,一是加快产业融合与升级进程,现在互联网行业和传统行业之间已经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既可以带动传统行业的改造升级,又不断有新的产品、产业等出现,比如对于农业这一传统行业来说,通过应用数字技术,可以充分挖掘农业中的发展潜能,从而可以促进农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二是推动产销融合效率,在数字经济环境下,消费者已经习惯于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消费活动,面对海量产品,消费者会详细进行比较,然后挑选性价比高的产品,而生产者与商家便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搜集消费者的消费数据信息,从而能够让产品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三是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融合,通过网络技术,政府能够实现对市场的宏观调控,也可以运用互联网平台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经济效益稳定提高。最后是普惠性,数字经济视角下,有越来越多的经济主体开始分享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比如对于贫困地区的人来说,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就业,像有很多农户尝试在网络上销售自己的特色农产品,也取得了不错效果,未来还会有更多人可以享受到数字红利[1]。

2农村生态与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关联性和发展现状

2.1关联性。我国是农业大国,所以农业经济发展状况会对我国综合国力提高有着重要影响。为加快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应该确保生态农业经济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如今,我们国家已经在农业生产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等优质资源,显著提高农村地区的建设质量。不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生态问题开始引起越来越多关注,人们清晰认识到只有做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才能为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条件。据此,未来政府以及环保机构还需持续推进对农民的环保教育和扶持工作,一方面能够让农民对保护生态环境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农业新技术扶持工作,既可以促进农作物增收,又能够让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科学的保护,为推动生态农业经济和国家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2.2现状。因为受到地区偏远、受文化教育程度不高、观念落后等因素的影响,现在我国还有很多农村地区仍然沿用着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既无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产品的品质也不理想,不少农户在农业生产中都有亏损情况发生,虽然国家已经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而投入大量资金、先进技术等,但是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比较繁杂且顽固,存在多方面阻碍,如农民在参与农业生产知识培训时,并没有深刻理解其中内涵,所以培训内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价值[2]。而且还有很多人对农业生态问题不够重视,例如焚烧秸秆容易造成生态环境污染,但还是经常在农村地区发生,很多农户不知如何对自己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运用,导致弄作品产品质量不高,进而不利于后续农产品的销售工作顺利进行。

3数字经济视角下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路径探索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已经开始进入到数字经济时代。基于数字经济视角下,很多行业可以从中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进而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对于农业这一传统行业来说,数字经济带来的宏利不够直接,相关部门还需继续加强对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路径的探索力度。

3.1完善农村信息建设环境,提高生态环保宣传质量。数字经济视角下,首先应该做好农村地区的信息环境建设工作,进而才能为生态环保宣传工作的推进创造有利条件。因为数字经济时代下,对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产生很大影响,所以相关部门可以在农村地区实施电信网、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这样有助于健康农村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进程,为城乡融合发展创造了机遇,使得农村数字经济发展不再受到约束,农民可以随时通过联网的电子设备来接收农业经济信息。有了良好的信息建设环境,便可以有序开展农业生态环保宣传工作,让每个农民意识到只有先做好农业生态环保工作,才能真正促进生态农业经济效益提高。比如政府部门可以根据地区划分来建立农业信息网站,对每个地区的生态环保情况定期进行更新,对表现良好的地区实施奖励,例如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免费提供销售渠道等。或者可以组织群众参与网络课程学习活动,这样群众能够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学习生态环保知识,既有助于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又可以促进农业经济效益提高[3]。另外,农业经济平台上还应该设置举报专栏,防止意外生态起火、或者人为滥砍滥伐的情况经常发生,避免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3.2扩大农业信息技术宣传范围,提高生态农业经济发展速度。数字经济全面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在数据的搜集、传达、分析、研究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积极作用,要想全面提高生态农业经济发展速度,除了要借助于信心技术做好生态环保宣传工作之外,还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来为农产品开拓市场,进而才能为生态农业经济带来更好效益。有关部门应该把“互联网+农业”这一发展模式在农村地区全面推广,信息技术不能只渗入到生产过程中,还应该和农产品的经营、流通、分配等环节相结合,使农户有机会面对更大的市场。此外,还需要将信息技术贯穿整个生态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从基础的水源、土壤、气候监测,到生态农业的灾害防控,以及后续的加工、销售等,都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对相关数据实施搜集、整理和研究,确保农业经济发展实现绿色化,既保护了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又带动农业经济增长,从而实现双赢目标。

4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经济视角下,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质技术资源支撑,且数字经济具有数字化、融合性、普惠性等突出特点,这也是其能够用于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不容乐观,阻碍生态农业经济健康发展,所以加强对数字经济视角下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村经济发展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表明,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实施完善农村信息建设环境来提高生态环保宣传质量、扩大农业信息技术宣传范围来提高生态农业经济发展速度等策略,全面提高农村生态建设质量,并带动生态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石海霞.浅谈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J].南方农机,2019,50(19):105.

[2]李素芳.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J].财经界(学术版),2019(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