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安全性探讨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安全性探讨

[摘要]本文对加强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安全性的措施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以及结构特征,结合了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存在的牢固性、规范性、耐久性等安全问题,提出了加强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安全的措施。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安全性;措施;讨论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高速发展,建筑数量的增加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建设设计的安全性,是支撑建筑物稳定性、可靠性的标准,同时也是人们切实关注话题,因此,加强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安全性,对建筑事业发展有着较为关键的现实意义。

1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及特征

1.1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概述。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通常涵盖了上部结构设计以及基础设计。其中,基础设计依托工程地质勘测包括、上部结构类型、上部结构的荷载效应,以及实际施工技术水平、材料供应情况,进而对基础形式以及材料强度等级的确定,通常情况下,分为浅基础以及深基础;基础底面积的确定以及地基承载力的验算,以及基础内力计算及配筋计算;对必要的结构措施进行确定。上部结构的设计,主要分为了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筒中筒结构、砌体结构。在设计过程中,根据建筑设计对结构体系进行确定,对结构的材料进行确定;平面布置结构,初步选用材料类型以及强度等级等,对构建的截面尺寸进行初步确定;结构荷载计算以及各种荷载作用下,结构内力的综合分析;载荷效应组合;构件的截面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还涵盖了一些必要结构措施,应根据结构专业知识规范设计[1]-[2]。此外,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是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如前期设计工作质量不符合标准,影响后续施工顺利的同时,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对建筑企业建筑成本造成了提升的同时,威胁到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对整体建筑质量水平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土木工程结构的设计更是关系到了国家的事业发展以及国民的生命安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变革,建筑事业在我国建设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只有做好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以此保障工程符合国家建筑标准,推动了我国建筑事业稳定发展的同时,切实为我国社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3]-[4]。

1.2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特征。较比其他工程而言,土木工程项目通常为较为庞大的项目工程,与其他建筑类型项目存在了一定的差异化,在安全性方面所表现也不相同,不仅需要高质量的材料,同时还要牢固的建筑物维持,且在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做好预防灾害的基础,其中,不仅针对了自然性灾害,同时还报告了人为灾害。此外,土木工程建设运用的材料较为普通,在资金充足的条件下,可选用较为新颖的材料。土木工程涉及到的钢筋、沙石等材料很容易获得,且材料的市场较大,因此价格较为可观。

2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安全问题分析

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通常指建筑物为了防止破坏以及倒塌的能力,即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性、牢固性以及耐久性。土木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是建筑结构工程质量指标体系中较为关键的因素,其涵盖了建筑结构的承受性、耐久性以及牢固性。安全性在组成方面上,通常是设计和施工标准以及建筑物的检测与维修。土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结构的安全性主要从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上进行评估,其中涵盖了土木建筑结构工程设计工作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以及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检测、维护工作。土木建筑结构安全性的问题上,应提高土木建筑结构构件的承载安全度,以此保障结构的安全性。

2.1牢固性不够。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过程中,结构的牢固性对建筑质量的整体安全有着较为关键的影响。随着我国社会建设的高速变革,土木工程设计较差的牢固性已成为影响土木工程结构安全的主要因素,是现阶段土木设计面临的重要课题。虽然部分结构的牢固性在一定程度上不会对土木工程结构造成严重危害,但如出现特殊事故,局部的不稳定,就会导致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受到影响。在实际结构设计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牢固性较差的问题。此外,在实际结构设计的环节中,混淆构造柱以及承重柱会来带较大的安全事故。具体体现在土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没有注意构造柱以及承重柱的设计,导致在遇到地震的自然灾害情况下,由于构造柱做了承重墙进行使用,基础不牢固,进而对建筑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2.2规范性不足。现阶段我国针对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安全规范的相关规则缺乏完善,导致了权威性以及约束性无形中减弱,出现了工程质量较差的局面。此外,部分土木工程使用年限为几年,但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墙壁开裂、变形等问题,探析其因素发展,其结构设计的安全规范设计交底。较比国外土木建筑而言,我国规定的办公楼楼板承受的活荷载值为200kg/m2,而美国是240kg/m2,英国是250kg/m2[5]-[6],因此可以看出,我国建筑标准较低,导致了建造出来的工程质量较差。2.3耐久性问题针对土木工程项目结构设计的安全性问题分析可以发现,安全性不仅指土木工程项目结构使用的过程中,其表现出所设想的那种安全效果,同时更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长期性的使用过程中具备良好的耐久性。木建筑结构的耐久安全性,耐久性通常指在土木工程使用过程中,可以在规定的年限中发挥其正常功能,如耐久性存在明显差异或表现不足的情况下,不仅会对后续使用造成一定影响,同样会对后续土木工程建筑的安全性造成威胁。这一点在现阶段我国土木工程项目结构设计中同样并不少见,在对于需要长期性使用的土木工程而言,结构设计的耐久性较为关键。此外,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到温度、雨水、湿度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规避外界因素对土木建筑结构耐久性造成影响。

3加强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安全的措施

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态势下,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提高,我国对土木工程管理的安全性给予了高度重视,根据现阶段发展情况,制定了切实可靠的建筑行业全新标准。从结构设计方面考虑,设计人员应严格根据国家有关安全标准进行设计,全面提高工程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在设计过程中,升级方法应不断更新,不应停留在现有的小震靠计算,中震靠构造的方法对其进行设计,应针对每个工程进行中震下的演算,对容易破坏的主要构件进行其他加强措施,以此确保结构体系在中震下的可靠性,不仅保障了结构体系的安全性,同时也保障了其经济性要求。此外,有关人员也要从多个角度全面提高安全设计。

3.1加强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图纸质量。设计图纸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与土木工程结构的质量有直接关系,有关人员应充分重视设计图纸的质量保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考虑,以此保障设计图纸的安全性、经济性以及可行性。此外,鉴于施工人员自身素养以及理解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化,因此,在设计图纸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对设计图纸进行明晰化理解,对每个设计环节进行详细说明,并在设计图纸的过程中突出建筑结构施工的重要性因素,规避后期施工过程中,出现设计质量的问题或施工人员施工差异导致返工,切实保障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全面提高了土木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土木工程结构交付使用后,建筑责任主体方应对建筑的使用要求进行严格把控,建筑应按设计条件进行使用,规避出现超设计标准的现象,避免对土木工程结构造成可靠度降低的影响。

3.2强化信息化技术应用。信息化技术与我国建筑事业结合日臻完善的背景下,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利用理论知识以及信息技术结合对工程进行设计,全面提高了其安全性。例如:土木工程设计人员依托统计学以及设计原理,对土木工程受损因素以及缝隙产生的因素进行探析的情况下,利用信息化技术,将各种原因进行分类以及识别,将受损因素的发生概率以及发生规律进行统计分析,并将分析结果通过信息技术直观化呈现,为我国工程设计提供有力的数据参考。此外,土木工程逐渐与全新元素相结合,并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创造出更好且满足多元化需求的设计。例如:施工人员可利用现代化信息及时,对需要建设的建筑物结构进行分析,在通过综合分析后,依托信息化技术建模系统,制作模型,并进一步对模型进行实验,深度探析设计建筑物对自然环境因素的破坏的抵抗能力,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逐渐广泛,在提高了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效率的同时,全面提高了土木工程结构的设计质量。

3.3加强人员安全意识。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这些不稳定因素都是直接性导致危险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鉴于此,提高施工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安全意识管理水平,不仅可以有效保障土木工程质量得到提升,同时也为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有关人员应组织召开安全培养意识会议,从生动案例、操作规范、安全防护三个方面着手,并在此基础上,强化施工人员整体素质,施工人员是整体工程建设的主要因素,不仅要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同时也要提高施工人员业务水平、素质水平,以此来保障整体工程质量、效率。其次,引导施工人员注重施工规范性、安全性。要求人员根据设计图纸以及相关要求严格执行,并利用海报、公告等方式,全面宣传严格执行的重要性,保障了施工人员有序开展工作[7]。最后,结合施工标准规范、施工安全管理以及施工人员标准,制定了施工人员工作手册,将其落实在每个施工人员手中,引导施工人员正确认知施工过程,确保施工规范化、合格化、标准化的同时,为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奠定良好的基础。

3.4创设监督机构。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离不开有力的安全监督机构,建筑单位应成立专门监督机构,保持监督机构独立性、严谨性以及合理性,定期、不定期对土木建筑结构设计进行监督、监测,以此保障土木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安全性,要求人员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以及标准执行,以此确保土木建筑结构安全性的提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木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的基础,良好的稳定性、安全性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同时建筑结构设计人员较高的职业技能和安全意识是提高建筑物结构安全性的根本保障。

作者:焦怡彬 梁俪馨 单位:青岛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