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活动空间设计探究

交往活动空间设计探究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往活动成为了高校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这种活动提供的交往空间也成为了高校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交往空间的特点等方面展开研究,为高校的交往空间设计提出建议。

关键词

交往;交往空间;空间设计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交往是由于共同活动的需要而在人们之间所产生的那种建立和发展相互接触的复杂和多方面的过程。交往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是人的一种本能需求。

1高校交往空间的特点

高校交往空间必须要满足师生的交往活动,在满足必然性交往活动的同时,还要能引发偶然性交往活动。因此我们认为高校交往空间应具有以下特点。1)归属感:归属感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是人对于环境、对自身在环境中资格和身份的认同。人对这种空间有着特殊记忆与情感,是一种情感的诉求。学生在这种空间中畅谈、聚会、期许未来,获得心灵的自由与放松。因此校园的新建、扩建的活动中应当注意保护这种交往空间的归属感。2)层次性、多样性:多样性的大学生的交往活动需要层次丰富的空间与之相适应,从而满足个人活动、集体活动等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交往需要。交往空间应能渗透到从整体校园结构到局部建筑内部的多层次空间之中。3)综合性:交往空间应具有复合性。这种空间不仅能引发必然性交往,还能引发偶然性交往,从而提高了空间利用率。4)公共性与私密性:公共性与私密性是与人的不同行为类型密不可分的。空间可以分为公共开敞空间、半公共交往空间、私密空间。通常我们设计的交往空间是几种空间的复合体。

2高校交往空间的设计原则

交往空间的设计应以人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征分析作为设计依据。空间是为人服务的,它不能脱离使用者——人的实际需求。高校是为教学、科研、学术交往、行政管理等一系列活动提供场地的综合的空间环境。师生们大量时间都是在这里学习和工作,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十分密切和频繁,如何更好的满足这种交往活动,是评价高校内部交往空间设计的标准,也体现了空间设计需要“以人为本”的重要性。

3高校交往空间的设计要点

3.1交往空间的布局

景观与空间结合:在进行交往空间设计时,应将景观设计考虑进来,为交往空间创造良好的视野和环境。空间的围合方式:不同围合方式的空间影响着内部交往空间的舒适性。过分围合的空间封闭感较强,会降低交往空间的使用舒适度。适当的减少围合可以给学生丰富的空间和视觉感受。交往空间的位置:常用教室周围的公共空间使用频率较高,可以将交往空间设置在其周围,为师生提供驻足交谈、休息的空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增强其交往能力。卫生间附近也是师生经常驻留的地方。

3.2交往空间的尺度

以往我们进行空间设计时,比如教学楼设计时,通常以经济性为第一要素,这样设计出来的建筑除了交通空间就是使用空间。实际上我们应该看到,对交通空间的适当扩大并没有被浪费,这些空间使人们有机会在那里停留、交谈。这是一种对空间的有效利用,是交往空间的一种体现。此外,设计中可根据人流的分配将走廊设计成不同宽窄,这种设计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经济问题,同时可以创造多样、有趣的交往场所。当然,交往空间的尺度处理得过窄或过大都会使空间产生不舒适感,因此交往空间的尺度应处理得当。另外,过于单一的空间的形态以及缺乏边界的空间处理都会导致空间使用者感到缺乏亲切感,使用不舒适。

3.3交往空间的形态

在进行空间塑造时,从人的行为心理角度来说,拥有尽量多的边界是很受欢迎的空间形态,这种空间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能满足人们的依靠感和安全感。

3.4交往空间的采光与视野

交往空间应该引入合理的自然光线。空间内昏暗无光,人们便不愿意停留,交往活动更无从谈起。比如采光效果不好的教学楼门厅,即使人们短暂的停留也会觉得压抑。因此,在设计交往空间时,应使空间内部具有充足采光,从而促进更广意义上的交往活动发生。

3.5交往空间的针对性

不同的学科的教学活动要求和侧重点都会有所不同,因此交往空间的设计和使用情况也会不同。比如交往空间可以针对学科进行分散或集中布置。而对于专业教学楼,可以将展示空间和交往空间结合在一起设计。

4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教育更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和社会活动能力,重视在生活上的引导作用,使生活与教育不可分离。高校的交往空间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在高校的空间设计中注重塑造高质量的交往空间,为学生的交往活动提供舒适的环境,使学生在生活交往中得到教育,从而成长为高素质、开拓型、复合型的人才。

作者:朱炫 陈传锦 单位:重庆巴蜀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重庆建大园林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杨•盖尔.交往与空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陶国富,等.大学生交往心理[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3]王辉,等.环境空间设计艺术[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