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中同伴交往的有效性

小学德育中同伴交往的有效性

一、同伴交往促进道德的亲社会性,提升道德判断

道德判断就是对好与坏、善与恶、对与错等的判断,是社会道德在人身上的具体化。小学生和成人一样,对许多社会生活中的事情,需要运用自己的道德认识进行判断,从而做出行为决策,其道德判断行为具有典型的亲社会性。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认为,带有冲突性的交往和社会生活情境最适合于促进个体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学生的社会生活与交往更多的是同伴交往,学生在与同伴的社会性交往中能从成人设定和控制的、被动接受的外部规则中解脱出来,更好地融入同伴群体的生活情景中,促进学生产生道德判断提升的内在需要。小学生同伴交往的核心是处理学校同伴之间的关系,它最深刻、最根本的体现是社会道德的行为准则。其行为准则必定要遵循该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及其社会规范,也就是要遵循学校的行为规范、校风、校纪等学校道德规范。掌握这些规范的道德判断,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融入集体。而学生在融入集体的社会需求下,能更自觉、有效地在与同伴的交往互动中构建自我的道德判断。

(一)直接和坦率的同伴反馈,有利于对道德做出正确的判断

小学生年龄较小,对喜好反应较为直接。对积极行为,同伴做出肯定和喜爱的反应;对消极行为,同伴则做出否定、厌恶和拒绝的反应。如学校开展文明对手赛,当你对同学做出友好、礼貌的行为时,会得到同学及对手的认可,学生就判断自己行为是对的。而如果你做出不文明、粗暴的行为,将会被同伴否定甚至排斥等,学生就很容易判断其行为是错误的。

(二)及时的同伴反应,有利于对道德行为做出调整

德育教育具有及时性,道德的构建在离其道德行为发生时间越短效果越好。因此,当学生根据对方的反馈做出正确道德判断后,如果都依靠教师或成人进行指导教育,将无法保证教育的时效性,从而降低教育效果。我们必须重视同伴交往对道德的及时反馈,使学生及时进行自我调整,培养自我调控能力。如学校在文明对手赛中,运用文明光荣榜和文明巡查员等手段,建立学生对道德行为进行即时反馈的平台,引导学生形成对文明或不文明行为做出判断,并及时反馈给同伴的习惯。进而激发其积极改正错误行为,以得到同伴的认可,激发他们为了融入集体,自觉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提升其道德判断能力。

(三)具有针对性的同伴反应,有利于提升道德判断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认为,“学生道德判断能够理解和同化高于自己一个阶段同伴的道德判断,拒斥低于自己道德阶段的同伴的道德判断。”处于成长期的学生有较强的道德向上意识,常言道,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当学生与道德判断水平高于自己的同伴相处时,就会受到正面目标、榜样的激励,自主提升道德判断能力。同时,由于在同伴交往过程的耳闻目睹,与同伴道德判断的策略进行对比,进而产生道德元认知的矛盾。这种矛盾促使学生对自己原有的道德情感价值观产生质疑,并从同伴策略中得到启迪,进而有针对性地修正自己的道德区辨力与判断力。同时,在解决矛盾过程中形成新的判断能力,促进个体道德认识的自我建构。如学校开展文明对手赛,就是利用同伴的示范作用,利用对同伴高阶道德的追求,形成你追我赶、互相督促的氛围,使学生自觉构建、提升道德的判断能力。

二、同伴交往改变道德的他律模式,促进道德自律

马克思曾经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现代道德教育家布尔认为,儿童在8~12岁这一阶段,道德主要受外因与内因两方面影响,形成儿童德育构建的他律与自律两种模式。道德他律相对于道德自律,是指个体受所在群体及社会环境等外因的影响,它是屈从于外部压力或受外界影响,而不是出于内在需求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处于他律阶段,道德是被动接受,外界因素缺乏、失效甚至低效时,道德主体可能表现出不道德行为来。常规德育教育中,学生处于完全的他塑地位,被动地等待和接受锻铸与型塑,道德教育收效甚微,导致出现大量的道德问题。然而,外因的道德他律并非毫无用途,合适的道德他律甚至是形成道德自律的主要途径与方式。就拿小学生而言,同伴的拒绝、首肯、榜样等对其道德建构起着极大作用,这种同伴间的态度、看法或评价等外因,是学生由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转变的一个主要介体,是影响儿童道德自律建构的主要外在动力,远比成人对道德建构的影响更有效更直接。

道德自律则是个体在对自身行为、态度的道德判断下,进行自我调控的道德自我构建过程。即个体通过自省的方式对其行为、态度等进行道德判断,审定其对于自身道德观或社会准则的符合与否,并随之产生道德情感伴随而来的道德行为、态度调整等自我道德构建的过程。而此道德自律是学生与同伴交往中,受到同伴的首肯和群体认可等外因的道德他律影响,将自我道德认知和行为与同伴的态度与行为比较,认识到与同伴的区别,并对此进行对比与反思,继而在大量变化的例证理解下对道德进行重新自我构建。同时,也只有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学生才能走出成人为他们构建的所谓“权威”堡垒,并在同伴中得到尊重、互助,协同发展主观评判能力。利用同伴交往开展主动需求的德育活动,发展自律道德,促使学生的他塑地位被转换为主动的自塑地位。犹如学校开展文明礼仪的同伴互评、小组互助、班级自主管理等活动一样,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管理、自主评价的良好自主交流空间和文化氛围,让学生从教师、学校的他律逐渐转变为自我构建、自我发展的道德自律,提升德育活动有效性,实现德育的最终目的。

三、同伴交往解脱道德的自我中心,践行道德行为

自我中心是一种严重影响人际交往和道德构建的心理障碍,其为人处事总是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来解释世界。这种心理现象常见于1~5岁的幼儿,是该年龄段出现的正常现象。然而在6~11小学生中则会成为其融入社会和道德构建的严重心理障碍。因此,要学生在道德判断与认知后形成自我的道德行为,必须解脱道德的自我中心。皮亚杰、科尔伯格认为,“同伴讨论和争论,是促使儿童从道德实在论和自我中心解脱出来的必要条件,同伴关系也是儿童品德形成的主要因素。”日本教育家山下俊郎在《独生子女》一书中指出“:儿童的同伴交往,开始从自我中心的壳中解放出来,了解个体与同伴的异同,培养道德品质,不是社会和非同龄人的灌输,而是在其交往、游戏、实践等活动中构建的。”而且学生在群体或同伴交往过程中,同伴们更容易认同、接受与品德规范和社会准则相符的行为;同时同伴们更会排斥、拒绝与品德规范和社会准则不符合的行为。因此,为了更好与同伴交流进而融入群体,个体要发自内需而自觉反思厘正自己道德行为与态度,以便更为符合交往原则和群体准则。

但是,不少家长、甚至教师对学生同伴间的交往,要么不重视、要么认为是贪玩、要么害怕学坏,限制儿童与同伴的交往,更为加重了学生道德的自我为中心,结果导致学生道德构建更为困难。因此,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认识到同伴交往能促进孩子德育品质的形成。要充分利用如“文明对手赛”、“礼仪我能行”、“文明小伙伴”等同伴群体和交往这种非常有益的教育资源,使学生在群体中得到尊重和满足,促进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摆脱“自我中心”,促使学生融入群体中。学生为得到群体认可而出自内心对道德发展的追求,会有力促使学生在交往过程中不断修正、践行道德行为,提升道德品质。

四、总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同伴交往活动中的道德体验,能促使学生道德判断、品质、行为的自我构建,提升道德教育的有效性。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儿童也可能受到同伴一些错误的观念和不良行为的影响。我们还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的同伴交往活动进行良好的道德引导和品质培养,并运用教师、父母评价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同伴道德评价,让学生同伴交往活动在正确方向引导下趋利避害,真正实现学校道德教育的有效提升,促进小学生品德的健康发展。

作者:陈伯良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