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中互动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教学设计中互动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信息化教学正在深入推动教学改革,从“汽车制造工艺”课程“汽车制造工艺基本知识”教学单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入手,探讨互动混合教学模式在综合性技术专业课中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互动混合教学模式

“汽车制造工艺”作为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主干课,是一门主要研究机床夹具设计和典型汽车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的综合性技术专业课,具有涉及面广、理论性强、实践性更强的特点。本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部分内容也尝试采用项目导入或任务驱动等研讨式教学模式,即教师先提项目问题或任务,再在课堂上组织学生研讨问题、讲授理论知识、解决问题,但由于课时有限,传统的教学模式既不能很好完成教学目标,又不能很好地保证教学的实施,其根本原因还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本身的局限性。由于课程的专业性强,内容比较枯燥,传统教学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显不适应当今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1课程目标

(1)从课堂氛围上来说,就是要让本课程的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学生快乐,教师作为教练或引导员也开心,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任务的实施、讨论、测试等活动。(2)通过课前学习基本概念等知识,课前和课中进行测验或任务实施,把握好重点难点,并有针对性解决,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习效果。(3)从专业技能上来说,通过多样化的活动设计,在训练技能的同时也进行小组协作、课堂展示等多方面的能力训练。(4)利用多样性教学资源,让学生学习到更为先进、全面的知识,拓宽学生视野。

2互动混合教学设计

吸收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采用互动混合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上,让教师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形式上,采用线上视频教学和线下面对面互动教学相结合;信息技术应用上,将传统教学与视频、动画、图片等多种信息传递相结合;教学环境上,将现实课堂与课前课后网络虚拟课堂相互联结、层层递进、互动互补、融为一体;教学评价上,实现真正的过程评价、互动评价。从而实现课前传递知识或技能—课堂内化知识或技能—课后巩固和拓展知识或技能,互动和混合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2.1课前学习。教师课前视频、图片、课件、动画等教学资源,学生查看教学资源,参加答疑讨论、头脑风暴、课前测试等教学活动。课前学习流程如图2所示。

2.2课中教学。教师根据每堂课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教师在课堂的具体活动也不相同,但基本工作如下:(1)检查学生学习课前资源的具体情况,通过活动中的表扬点赞等给予鼓励。(2)分析课前测验的结果,发现学生的学习难点,给予解答和指导。(3)引入并课堂任务,澄清学习目标,引导和指导小组讨论,展示讨论结果,给予评价和评分。(4)布置课中测试题,根据结果分析和发现问题后,教师重点讲解。(5)安排课后拓展学习内容。课中学习流程如图3所示。

2.3课后拓展学习。(1)查看学生讨论答疑等活动中的言论和疑问,及时沟通指导。(2)查看课后测试或任务作业、学生互评情况。(3)如果有分组任务,查看提交结果,开展测评。课后学习流程如图4所示。

2.4考核方式。平时成绩60%,期末考试40%,其中平时成绩根据云班课经验值判定,资源查看占平时成绩30%,参与活动占60%,签到占10%。

3课程特色

通过云班课这个教学媒介和工具,转变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难点问题,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指导者,活跃课堂气氛。(1)学习资源来源更加广泛、灵活、生动;(2)过程评价更加公平;(3)学习时间地点完全不受限制;(4)引入企业人员参加答疑和讨论;(5)可以让学生在技能和素质方面得到较为全面的锻炼和提升。

4教学设计的思考

基于信息化的互动混合教学模式本身就是将传统教学和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各种教学模式的优势相结合,取长补短,虽然它有逻辑性和一定的稳定性,但这一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活动还是一个比较笼统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必须认识到没有一种教学模式能够胜任所有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能够实现某个或几个教学目标,有的能实现更多,并且不同的教学模式可能实现相同的教学目标,但有效的教学活动应该是多种教学模式的组合体。教学方法仅仅是在一定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而已。教学模式是战略,教学方法是战术。信息化只是在教学活动中实现教学目的的工具和载体,蓝墨云班课教学平台只是目前传统课堂进行教学改革的工具之一。信息化建设的本质是对传统填鸭式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但其核心还是倒逼教师升级教学理念,在不断学习、实践、改进中设计和创造出更加有效的教学活动,从而达到教学质量的真正提升。

参考文献:

[1]布鲁斯·乔伊斯,玛莎·韦尔,艾米莉·卡尔霍恩.教学模式[M].兰英,等,译.8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2]曾敏,唐闻捷,王贤川.基于“互联网+”构建新型互动混合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7(5):47-53.

作者:李小泉 单位: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