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平面构成》课程的教学改革

环境设计《平面构成》课程的教学改革

摘要:平面构成作为各类设计专业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对培养学生设计兴趣、开拓学生创新思维具有重大影响。然而,许多高校对于不同专业的《平面构成》课程缺少针对性研究。因此,文章从目前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的教学现状出发,结合理论和实践,从设计教育目的、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探讨环境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的教学改革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平面构成;教育改革

早在十九世纪初期,作为现代设计摇篮的德国“包豪斯”学院就开设了关于图形、材料和色彩的运用课程,也是设计教育中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的雏形[1]。目前,在各类不同设计专业中,许多高校都将《平面构成》作为艺术设计中三大构成首要的基础课程,目的在于通过对二维形态的分解、编排、组合等研究,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创新思维,为将来专业课的指导作铺垫。环境设计也称环境艺术设计,是指对建筑室内外的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和设计,包括室内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城市规划等,其涉及学科的广泛性使得该专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日渐增长。相比平面构成更偏向于二维形态而言,环境设计则更偏向于三维空间体量。因此,《平面构成》这一基础课的课程设置需要更具针对性,应注重平面形态与环境设计学科知识的交融性,培养学生对环境设计学科的兴趣。文章从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要点出发,总结了环境设计专业学习《平面构成》的必要性。首先,点、线、面是平面构成中的三大基本元素,而空间构成是在点、线、面的基础上加入了“体”这个元素,进而演变成为三维空间。所以,平面构成仍然是所有设计的基础,点、线、面也是室内、建筑、景观的平面、立面和形体设计的基本要素。其次,在平面构成中通常会采用抽象几何图形来营造所谓的构成感(即形式美的法则),例如运用线、面之间的转折、变形、扭曲等变化去创造不同具有构成感、运动感和韵律感的立面形态[2]。因此,在进行《平面构成》基础课的设计教学时,需要避免对所有的专业一概而论,应根据不同专业有针对性地结合专业特征进行教学,培养综合性设计人才。

1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的教学现状

1.1课程教学用书和授课内容单一

目前,在环境设计专业《平面构成》的教学中,征订的教材为于国瑞先生编著的《平面构成(修订版)》,同时,其他专业例如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设计、工业设计等的《平面构成》课程,通常也是征订同一本教材。甚至有些高校在教师数量配备不足的情况下会将所有专业的《平面构成》课程由同一位教师教授,导致不同专业在授课内容、课程作业、课程考核等方面毫无二致,课程侧重点也只局限于平面中二维形态的编排与组合上。除此以外,课程考核方式也会更加体现授课老师自身的研究兴趣和研究领域,但缺乏与相应专业的联系与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平面构成》的课程内容缺少侧重点和针对性。例如,经过调研发现,油画专业教师在教授《平面构成》课程时,更加倾向对环境设计学生灌输油画技巧,在课程作业设计时,要求环境设计学生进行单一绘画方面的训练,这样不利于初期接触环境设计的大一学生培养专业意识和三维空间意识。

1.2课堂氛围缺少活力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平面构成》课程在课堂中的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学生上课的学习活动更多只是“听”,听教师讲授内容,听教师分析案例,听教师评价作业,而非积极地与授课教师交流,使得课堂氛围缺少活力。对《平面构成》上课成效和意见进行线上调查问卷和线下访谈,有92%的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渴望和授课教师进行交流对话,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和联系,在注入课堂活力的同时,让课堂氛围更加轻松愉悦。针对目前“沉闷”的课堂氛围,其原因在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自身面对《平面构成》基础课的时候投入的时间、精力比专业课少,大多数教师不会精心钻研教学设计环节以力求学生理解知识点;另一方面,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初期并不了解《平面构成》课程的重要性及和专业的联系性,自然不愿意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与非本专业的授课教师互动。长期在这种“低气压”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会进一步丧失学习热情。

1.3课程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高校在开展《平面构成》教学活动时,教学模式仍然以传统的单一讲授式灌输为主,虽然教师上课过程中会根据不同构成表现形式和法则进行示例图形详解和操作示范,但是仅仅通过单向的示范法,学生无法对知识点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讨论,进而理解、运用,缺少设计的联系性和贯通性,导致高年级学生无法将大一学习的《平面构成》基础知识点灵活运用到高年级专业性更强的设计课程中,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设计相融合。另外,由于《平面构成》注重二维形态的抽象组合与运用,且室内设计、建筑设计等三维学科也更加考验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所以对学生而言,如何将具象思维转变为抽象思维至关重要,如果仍按照现有的讲授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不仅不利于学生在思考和实践过程中提高抽象概括能力,而且学生也会进一步丧失学习动力和学习目标。

1.4课程表现形式单一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基于《平面构成》课程性质是研究关于二维空间设计规律和设计方法的理论课程,所以大部分课程练习作业要求学生在限定的骨格单位内进行点线面构成、重复构成、渐变构成、发射构成、肌理构成、空间构成等手绘训练。使用的工具多为针管笔、颜料、卡纸等,颜色通常也以黑白为主,限制性较大,较为枯燥,作业模仿意味过多,缺少创意性构思与思考,对新的材料和技术运用性不高。在这种单一的课程表现形式下,一方面,无法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深入思考;另一方面学生对《平面构成》中的图形认知仍然停留在二维层面,无法建立《平面构成》与环境设计这一更加偏向三维空间学科的联系,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1.5课程后续影响力不足

由于《平面构成》的基础课属性,所以大部分授课教师和学生对于其的重视度远低于其他专业课,通常情况下会精简课程作业,并不会精心设计课程考核环节,结课即“结束”,导致课程的存在感低,后续影响力也较弱。反观其他课程,例如,在环境设计专业中,授课教师在面向《小型建筑设计》《办公空间设计》等专业课的时候,会要求学生将平时作业和结课作业制作展板和建筑模型进行展览,同时将作业内容整合去投递各类比赛,提高专业课程的后续影响力。两者相对比,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生对《平面构成》等基础课程的掌握程度较低,重视度也较低。

2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的教学改革的意义

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设立《平面构成》基础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通过研究二维形态的设计规律和方法,对环境设计专业中的平面图规划、空间布局等有所启发。然而,目前授课教师对环境设计专业的《平面构成》课程只停留在二维图形的研究,所以通过优化教学用书、提高课堂活力、增加课程表现形式、完善课程教学模式等一系列的变革,有利于学生初步接触专业性稍强的知识点,从而提高环境设计专业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理解二维形态和三维空间的联系和贯通,从而适应高年级专业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帮助学生在具有活力的课堂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有利于发掘学生的兴趣点,从而提高上课专注度和效率;有利于学生在实践教学和思政教学过程中提高设计思维和创新思维。综上所述,高校针对环境设计专业的《平面构成》课程的改革意义深远。

3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的教学改革策略

3.1增加辅助教学用书并延伸教学内容

首先,教师可以优化和升级课程教学用书,在原有教材(一般为于国瑞修订的《平面构成》教材)的基础上,增加关于初步室内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的基础书籍,作为辅助教学用书,主次搭配,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关于《平面构成》与环境设计的联系性等相关认知,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其次,教师可以延伸拓展授课内容和课程作业,融入环境设计专业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初步理解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等中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场地分析图等,与《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以及构成的表现形式等相关知识点相联系。例如,在关于点线面构成的课程作业中,可以让学生利用雪弗板、图钉、毛线、铁丝、颜料等各类工具,制作手工平面地图。在作业示范中,引导学生将不同等级的道路、河流等在地图中视为“线”,将不同尺寸的建筑在地图中视为“点”或“面”,将不同范围的绿地、广场等在地图中视为“面”等,要求按照该逻辑体系去综合分析地图中的场地现状[3]。这种将《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与环境设计中的场地分析图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一方面使学生初步形成对场地地图的认知,另一方面也大大增加了《平面构成》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联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图1、图2)。

3.2增加师生交流营造轻松活力课堂氛围

在课堂中改变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授课思路,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从严肃死板的课堂氛围转变为轻松活力、热情积极的课堂氛围。首先,目前教师站在讲台,学生排排坐的教室结构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围坐、教师走动的形式开展课堂学习,在物理距离上拉近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缩小距离感,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同时,也增加了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时的便捷度。其次,可以根据不同专业重新设计教学环节,在专业针对性和联系性较强的知识点中,增加上课思考讨论、延伸练习的环节,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例如,笔者针对空间构成这一与环境设计贯通性较强的平面构成表现形式,首先要求学生思考并且讨论分享自己感兴趣的空间构成实例,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兴趣点,树立学生关于专业的自我认知。再次,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用各种材料和工具表现出空间构成,提高课程的实际操作性,训练学生的三维空间想象能力。最后,在教师评价作品之前,可以增加学生评价作品环节,分为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加了解自己作品的优势与不足,促进互相学习的氛围。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使课堂更具有活力。

3.3在课程教学模式上增加实践环节

上课的地点不应仅局限于课堂中、教室内,教学模式可以延伸到课堂外,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课程教学中预留课时让学生外出考察,加强知识点的贯通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表明,只停留在教室内的教学方式具有局限性[4]。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到现实的建筑中,通过观察、拍摄、写生、临摹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点、线、面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除此之外,大一学生在写生实习期间,观察不同建筑的材质、不同景观的材质,完成肌理构成等练习。同时,了解体验当地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学生对实践的兴趣和热爱[5]。通过一系列外出考察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平面构成》的学习兴趣和重视度,使他们更加了解《平面构成》与环境设计的关系,加强对专业的认知。

3.4将传统和创新元素结合到课程表现形式中

首先,可以将传统建筑文化元素融入课程表现形式中。例如,第一步可以利用中国古建筑上单个彩绘图案,包括具象的花纹、龙纹、仙人、凤凰等,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第二步,训练学生将多个传统图案形态进行编排组合的整体构图能力,课程表现形式可以采用传统的剪纸手法,将剪纸的主题定为建筑群或者中式园林组合,进一步与环境设计专业进行联系[6]。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环境设计专业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国粹,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工匠精神,将文化遗产做到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同时积极响应总书记关于“课程思政”的号召,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7]。其次,可以在课程表现形式中运用新软件、新材料等。在课程练习作业中,除了传统的使用针管笔手绘,也要求学生利用Photoshop、lllustrator等软件进行二维图形的绘制和编排,增加学生对于软件的熟练度,响应信息化时代的教学要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另外,还要求学生进行拼贴作业,即运用生活中能获取的各种材料,将材料进行裁剪、切割再组合,提高学生对于形态组合能力的同时,还能从环境设计中的界面质地设计入手,增加学生对于材料的认知。

3.5通过作品参赛参展形式提高课程后续影响力

一方面,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积极鼓励学生将课程作业经过修改完善后参加各类竞赛,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提高课程后续的影响力。即使是《平面构成》基础课的授课教师也应该精心设计教学考核环节,包括平时作业和结课作业,作业内容可以贴近学院或者其他大赛的考核要求,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同时,学生参赛后获得的荣誉也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度。例如,可以鼓励学生将课程平时的空间拼贴作业在修改完善后参加学校创意活动。另外,在结课考核作业中,可以让学生以“环保”和“三维”为主题,利用各类环保资源进行创作,并鼓励学生将作品投递给绿色生活艺术创意展。另一方面,通过公益活动的形式将学生课程作业中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画作、物品进行捐赠,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爱心意识,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例如,可以鼓励学生将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作业,例如桌垫、杯垫、椅垫、装饰画、剪纸画等捐赠给一些特殊困难群体。

4总结

《平面构成》等系列的基础课对培养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探讨了在环境设计专业背景下,如何在各个方面对《平面构成》这一传统课程教学进行创新性改革,优化教学模式与结构,增加教学用书,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营造活力积极的课堂氛围。同时,将设计基础知识与专业进阶知识、课程思政内容相结合,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其更加贴近环境设计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对《平面构成》的兴趣与重视度。不仅仅针对与环境设计专业,其他专业的相关基础课也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侧重点进行适当改进。

作者:芮珂颖 刘迪 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